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35-1
近几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取得一定成绩面前,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比如,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效能的发挥等等,以上问题是农机的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实际情况。
在机具保有量增加的前提下,全市可耕地机械化程度提高到了80%,另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农具推广工作成效明显提高,机整地、机播种、机插秧及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促使农业机械化在生产中发挥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位于主导产业优势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起到了较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1.2 推动了生产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
农机生产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一种新模式,是目前开展农机化的上佳选择,对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发挥农机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具有非常深远的重要意义。
1.3 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过去的一家一户农民面对大市场变成了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闯市场,通过规模生产和规模销售,降低了农产品生产和运销成本。
1.4 加快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向社员推广农机新技术。二是农机合作社通过示范、培训等形式,向社员推广适合本地区作业的精量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三是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农民需要,从创新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入手,实行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模式,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生产服务单一
主要集中在小麦、水稻的机收、机耕及少量的农用运输。
2.2 组织程度不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应对风险能力差。
2.3 内部管理不规范
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有待规范,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也不完善。
3 对策
3.1 争取政府重视
各级政府应将组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列上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制订规划,拿出具体扶持政策,切实抓出成效。
3.2 加大资金扶持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议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在每个乡镇重点投入建设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将其他可以集中的项目资金重点投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3.3 创新发展模式
农机专业社的发展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盈利能力。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联手重组,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积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助其顺利发展。
3.4 加强服务指导
从目前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农机推广部门要积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使众多的农机生产合作社真正成为这些惠农政策的受益者,使农机生产合作社在推广农机的新机具、新技术的同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2
和谐社会须扶弱济困,共同发展,一切信贷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价值和自身经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农村信贷更应如此。在我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村经济其重要支撑仍以农户为主,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农户的贷款需求,中央惠农政策始终把农户和涉农信贷需求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除了直接信贷服务的收益,财政还对惠农信贷服务有专门的补贴,另一方面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投向相对弱势涉农贷款主体(包括农户)贷款价值最大,加大农业信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使金融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经济价值实现有机统一,树立金融良好行业形象。经济学家尤努斯,因把穷人的银行从孟加拉国办到世界许多国家,成效卓著而获诺贝尔和平奖,这启示我们:弱势信贷或农村信贷不但助推致富、也助推文明进步,满足此方面的信贷需求的意义不局限于经济角度,要高度重视、积极对待。
财政和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手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要树立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紧密结合的工作理念,形成支农发展叠加效应。农村信贷服务所取的输血造血功能作用是财政补贴不可替代、自力更生无法弥补的。尽管国家惠农补贴不断加大,因天灾人祸、农业生产基础脆弱等的客观存在,农户简单再生产的小额信贷需求仍有存在的价值,惠农补贴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贫困户贷款的重要保障,要减化手续,降低门槛,放心放贷,发挥好信贷救急作用,同时农户追求勤劳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也要创新服务、适应需要。
贷款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发放,农村贷款的发放要坚持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相适应的原则,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和信贷方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当前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信贷怎样服务好?经营层、管理层、监管层都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对农户参与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既可从一般农户贷款的角度给予恰当的信用贷款,也可在专业合作社内部采取一定方式组建联保小组办法给予联保贷款,也可尝试在从专业生产合作社与农户开展包括信用合作在内的广泛有效合作的基础上,对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授信或者担保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涉及的农户贷款,可探索规范龙头担保的方式发放农户贷款,对此类公司的贷款也要探索有别于一般工商企业的信贷产品和管理方式,如按产业链封闭贷款、仓单质押等;对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可探索将农户各类财产、生产要素、业主素质等量化评分,开展综合信贷授信的方式给予信贷支持。
从拓展发展空间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树立将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业特色优势经济资源相统一的理念,选择好贷款对象、贷款用途、信贷管理方式,着力支持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对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大户及龙头带动一般农户的信贷服务,要转变观念,创新信贷管理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实践;对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以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多种经营要重点关注、倾斜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信贷需要,彰显着农村广阔的经济天地,商业性金融眼光对此不应短视;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要与农科部门紧密配合,建立与信贷+技术的支农合作新模式,使贷款的有效性和技术的适用性有机统一,促进涉农贷款主体稳健经营;农村外出打工人群是城镇化的推动力,他们家乡住房改造的信贷需求或是返乡居住县城的住房贷款需求已初见端倪,要高度关注,及时满足;十报告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推进,孕育着许多新的信贷领域,要密切关注,及时跟进,不断拓展深化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空间。
针对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多样、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衔的特点,灵活确定信贷服务管理方式。对不同用途的信贷主体在贷款的期限、金额、贷款方式、还款方式、利率以及管理考核工作评价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实施差别化管理,切忌一刀切。要针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及农村交通环境条件等因素,尽量简化对农户的贷款手续程序。传统种养业要依规模确定扶持的对策,对自给自足生产的信贷需求要优先满足,对面向市场为主的信贷需求,要按照农户综合经济实力及市场前景引导信贷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当的信贷关心。农村天地广阔,信贷需求多样性、各地需求差异大,对涉农信贷要给基层更多的授权,特别是保持县市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的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好。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3
“一村一品”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在1979年提出的,倡导每个县、乡、村都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挖掘或创造出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产品,并尽快形成特色品牌,带动一方群众共同致富,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自“一村一品”运动开展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泰国,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便开始由单纯依赖以大规模工业化为特征的外发型发展模式,转为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特征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将“一村一品”运动作为基本国策,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马来西亚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由“一村一品”逐渐扩展到“一地区一产品”。通过选择发展特别的产品及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中央政府通过设立的特别管理机构,来制定包括创业人员培训、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以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质量、改进包装及标示、创建品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蒙古通过中央政府及各省成立“一村一品”运动协调会议,举办各种交易会、开展技术培训和提供创业支持来缓解国内农村地区贫困、首都人口过度集中、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各种经济及社会问题。
自“一村一品”运动开展以来,在中国也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比如江苏省扬州市某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枫杨树为该区红桥镇的一大特色资源,过去主要用来做板凳、桌子,经济效益不好,发展前景黯淡。近些年来,红桥镇探索出了开发利用枫杨树的新路子,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枫杨树,为当地13家笔刷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原料。目前已经生产出鞋刷、女士化妆笔、宠物梳等几十个门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年产值达7000万元,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000人,对活跃本地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村一品”能够在我国推行,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家庭实行多种经营、市场经济引导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自实行以来,广大的农民都得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对于解决温饱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下,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无法继续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在这种形式下,用“一村一品”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来发展农业及解决农业发展的困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一村一品”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
在了解“一村一品”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一个村子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前后出现不同的问题,找出制约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蜜蜂张村是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的一个村子,该村历年来都有种植烟叶的传统。2001建立了首家烟叶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由政府协调引导,其目的是组织烟农连片种植烟叶,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合作社烟农以土地入股,县烟草公司以技术、物资入股。合作社社员,可以优先享受公司的技术服务和每亩烟田300元左右的物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使入社烟农从合作社成立初期的280户,发展到2004年的359户。在2001年到2004年期间,烟叶生产更是迈上了新台阶。2004年全村2403亩烟叶亩产值1802元,户均收入10447元,在河南省优质烟基地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在这个阶段,政府的引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政府专门成立了烟叶生产办公室,制定出台了《烟叶生产工作意见》;对烟农建立档案,实行户籍化管理;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搞好技术服务。对连片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地块免费犁耙、供应地膜和肥料,使烟农亩均减少投资150元,椹涧乡蜜蜂张村种烟面积达2403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7%,烟叶生产总收入达432.5万元。蜜蜂张村呈现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了该村土壤适合种植烟叶的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实现了小康梦。
今年笔者再次走进该村,了解蜜蜂张村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如下问题:由于长期种植烟叶,不注意土壤营养的配制,以及种植没有得到有效的科技指导,长期的烟麦、烟薯套种使这里生产的烟叶质量下降,已经形成的“一村一品”优势已不复存在。
从烟农那里了解到,现在他们种植烟叶的面积比着往年要少很多,真正的种烟大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寥寥几户。对于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有很大的顾虑,除了生产成本高外,大规模种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比如天气的不适宜可导致烟叶的生长状况不好,严重影响到销售。目前大部分的农户,或者利用自家一部分土地种植烟叶,或者就干脆不再种植。另外,他们反映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很好地落实下来。前几年一到种烟季节都有人下来宣传,并且还有补贴以及技术指导,但是现在这些都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原来的烟叶生产合作社也形同摆设,很少能发挥作用,并且长期无序的烟叶种植结构(比如烟麦、烟薯套种)使得土壤结构改变,影响了烟叶的质量。
通过蜜蜂张村发展这种一好一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其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政府的有效引导、支持和扶助。从日本及相关国家的发展情况看,“一村一品”运动都是在政府的倡导与推动下开展起来的,“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政府的有效引导,可以使这种发展模式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倡导标准化生产,可以加快“一村一品”的发展进程。比如蜜蜂张村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每逢种烟季节,政府部门都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宣传,给予技术指导,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全村的烤烟设施从过去的土炕转变为现在使用的标准化烤烟设施。同时,政府可以在人才培训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比如可以利用有效的媒介、或者举办商品展销会等来扩大该村的产品影响力,从而推动“一村一品”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其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蜜蜂张村过去繁荣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可以起到很多有效的作用,使农民进行组织化、标准化的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一村一品”中的品牌特色,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般是由政府牵头、农民自愿成立的社会团体,其功能以进行技术交流为主,进行组织生产和经营: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组织、统一植保、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可以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经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强大的金融支撑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专业合作组织要真正发挥作用,要在产前提供市场信息,科学确定农民的种养品种,集中购进生产资料;在产中负责技术指导;在产后负责农产品的精选、分类、包装和运输,然后通过批发市场或直销进行销售。
其三,注意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根据各国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他们都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蜜蜂张村近些年来烟叶种植冷淡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烟叶的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缺乏改进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热情,在种植烟叶的过程中过于相信经验,而不重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无法达到烟叶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激发他们进行农业经营管理创新的热情,提供发展农业经济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培训,可以直接学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4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不断的出现。现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劳动者为了共同进行农业生产或者有关的经济活动,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经济组织,包括了以共同生产为目的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共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为目的的供销合作社,以共同吸收和使用信贷资金为目的的信用合作社,以及某一生产环节的合作组织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并且在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总产值,促进农业整体经济水平提升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缺陷,而这些弊端的根源则是中国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因此,为了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要建立起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组织,为其发展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关键之一,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是稳定农业发展,建设和谐农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农业市场上,由于绝大部分农民都是以单一的个体进行经营,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足够重视,还会受到强势群体的利益侵占,造成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下降,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将单一的农民组织结合起来,通过共同劳动,分享生产资料等,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以群体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农民更容易受到保护,逐步提高市场主体地位,同时也降低了单一农民生产的风险,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也在很大幅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的农民因素。
2.2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管理水平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发展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经验不足,在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匮乏,成为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自愿加入的农民,因此,组织的每一项决定都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农户成员的意见,这种类似于“民主管理”的方式,更大程度上避免了错误决定的出现,帮助新型的技术能够得到尽快实施,它的出现,为农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被引进,这对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管理水平,促进管理模式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也让农民逐渐意识到管理是提高任何先进措施的重要保障,对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2.3有利于扩大农业市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农民单一进入市场的弱势现象被打破,这种有以组织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合作组织能够摆脱单一的形式,提升农民的市场地位,提高竞争力。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源的合作共享,这样有利于增加农业种植的品种,互利共享的合作方式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民有更多的精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提高产品种植技术上,这对于开拓农业市场,提高农业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2.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在劳动力基础上的,这决定了在其管理上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发展,这对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分散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民依靠自己的劳动力,利用仅有的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种植,不仅成本大,还有很大的风险,农户之间很容易由于一点利益就产生矛盾,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帮助解决这一矛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将农户组织起来,它更需要农户之间的精诚合作才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不仅仅使农户在经济上受益,还能够让农户体会到农业政策真正落实到身边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其合作意识、监督意识和守法意识等都在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户之间团结友爱、共同进退,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提高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的建议
3.1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发展合作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够照抄照搬成功地区的经营模式,而应该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总结出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吸取成功地区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农业发展特点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要求做出合理的规划。
3.2加快制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规范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公共积累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自愿出资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一员,其主要动因是实现自我服务、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尽管社员入社并非侧重于追求投资收益的回报,但合作社在经营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盈余,这种盈余的分配是对社员直接实现经济利益需求的满足。由于合作社不同于普通营利性企业,在盈余分配上也体现出了不同于普通营利性企业的特点。
一、合作社[1]盈余的性质及分配顺序
(一)合作社盈余的性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会有一定营利(收益减去成本之后的剩余)。该营利一般不叫做“利润”,而称为“盈余”[2],以区别于营利性企业。以色列学者也认为,合作社盈余不是利润,因为合作社不同于私人企业,合作社的目标是保证社员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服务,而不是寻求盈余最大化,如果寻求盈余,它将增大社员与合作社交易的成本,从而降低了合作社向社员提供服务的质量。盈余仅仅是维系合作社正常运转的安全额度。{1}49,50
从根本上讲,合作社的大部分盈余产生于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是参与交易的社员在与合作社的交易中所创造的,在合作社中,社员就是主要的“惠顾者”。这与营利性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股东之外的顾客是不同的。“对于服务性合作社而言,其年终按交易额(量)分配的盈余,实系当年来自社员‘多收’或‘少付’的价款,乃属于社员储蓄性质。”{2}147对此,有学者进一步解释道,就消费合作社的盈余而言,其乃是社员的多付“价款”,也是合作社的“多收”。就生产合作社的盈余而言,它其实是社员“少收”的款项,也是合作社的“少付”款项。{3}148合作社“盈余”的性质决定了它特定的分配方式。
当然,合作社的盈余也有少部分来自与非社员的交易。合作社也可以与非社员进行交易,只不过这种交易一般受到限制。如美国联邦《卡帕·沃尔斯坦德法》规定,合作社与非社员的交易额不得超过与社员的交易额。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规定,除特定情况外,非组合员在一个业务年度之内利用组合业务的份量,不得超过组合员在该业务年度内利用业务份量的1/5。其限制目的在于鼓励社员利用合作社,防止合作社异化为普通营利性公司。在我国,有些合作社即通过价格差异吸引社员、限制非社员利用合作社。如笔者调研的北京市大兴区庆各庄甘薯协会,在出售种苗时,对社员实行0.05元/棵的价格,对非社员则实行0.2元/棵的价格[3]。在这种措施下,欲获得优惠价格则需先取得社员资格。由于对于非社员利用合作社的种种限制,尽管合作社小部分盈余来自与非社员的交易,但该部分盈余不会占据主流地位,改变不了合作社盈余的性质。
(二)合作社盈余的分配顺序
合作社盈余分配涉及多方面利益。首先是社员利益,还包括合作社自身发展以及债权人利益等。所以合作社盈余分配也要兼顾这些方面。
首先,合作社盈余在缴纳税款后,应首先用于弥补亏损。合作社虽不像一般营利性公司那样强调资本维持,但其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自有资本为前提。如果在弥补年度亏损之前进行其他分配,那么,必将导致合作社自有资本减少,直接影响合作社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还会导致合作社偿债能力下降,损害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第二,发放股息。合作社的股息发放与一般营利性公司的股金红利的发放有所不同,后者性质属于剩余分配。而合作社股息由于受到“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的限制,往往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分配。在西方,股息与贷款利息一样被视为成本。有学者指出,合作社股金红利是一种以“成本”形式存在的剩余。{4}175—177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在《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声明》也明确要求,股金红利的分配应当置于提取公积金之前。在我国农业合作社实践中,有的合作社即将股息列为成本,如山东省莱阳河洛奶牛养殖销售服务合作社章程规定:“身份股只付利息,一般不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股息列成本。”但更多的合作社还是将股息发放置于提取公积金后,甚至在按交易额(量)向社员返还盈余之后。本文认为,在我国农村资金缺乏的实际情况下,股金对合作社来讲是一种稀缺资源,合作社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即便并不将股息计入成本,也需要在盈余分配时,于提取公积金前派发,这样应有利于解决合作社资金紧张的问题。
第三,提取公积金。公积金是指合作社为扩大合作社事业、弥补亏损以及转增社员股金等目的而从合作社税后盈余中提取的累计资金。公积金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弥补亏损保证合作社的偿债能力,提高合作社信誉。根据学者对西方合作社的研究,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社员维护其所在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程度,其二,合作社对其所需货币的供给状况。{4}179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是否提取公积金及如何确定提取比例的权利都赋予了合作社章程,由合作社自主决定。
第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是根据法律或章程规定,从盈余中提取并用于合作社集体福利的款项。合作社公益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合作社社员的集体福利,如进行教育、培训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此未做规定,本文认为属于缺憾,因为这不利于合作社社员集体福利的提高和改善。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 马铃薯 有效营销 增产增收
风调雨顺是农业生产的最高理想,但是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存在着一个“悖论”,就是农民在某年度获得产量上的丰收后,但是在收入上难以获得增收,即“谷贱伤农”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使我省马铃薯在丰收年份实现有效地营销,使种植农户实现真正的增产增收。
青海具有高原独特的“冷凉性”气候条件,农业区土质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的发生率较内地同类地区低,这些条件确保了我省马铃薯的高产和优质。但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青海本地的同学,种植农户虽然几乎年年获得丰收,但是没有获得增收,今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蔬菜市场上马铃薯的价格攀升很多,但是收购商在从农民那里的收购价格却几乎没有变动,造成我省马铃薯种植农户难以增收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机制不健全。我省马铃薯的销售市场极其狭小,除在城市蔬菜市场销售和每年秋后农民赶着马车自销外,再没有任何其他销售方法,也没有专门的市场。所以,人们对土豆销售市场意识很淡漠,面对“突如其来”的丰收,从下到上都感到无法应对,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2)营销渠道不畅通。土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本应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尤其是销售的各个环节,应该相互贯通,形成体系。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几乎没有销售渠道,为数不多的个体商贩,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杯水车薪。
(3)加工企业形不成规模。青海马铃薯的加工企业极少,并且形不成规模,粉条、粉面大部分都从甘肃等地引进,本省所谓的“粉条村”、“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大都出不了县,某年马铃薯丰收了,人们忽然想起了加工企业。
(4)青海省的科技研究落后、劳动者的素质较低,难以对马铃薯进行产业链的有效延长,我省农户只是收获后直接出售,难以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西方的农场主富可敌国,最主要就是在他们农场的旁边就是农产品加工工厂,延长了产业链条,如果只是简单的把是农产品收获直接出售,那他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地主”。
(5)我省加工厂商对马铃薯的定位不对。加工厂商还只是把马铃薯定位为能够加工成简单产品的原材料,他们在思维上就没有把马铃薯定位为生产高档产品的原产品,高低档次不是农产品与生俱来的属性,如果只是将它定位为农产品本身或还是将它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低档产品,厂商加工出来的也只是低档的产品,“肯德基”的薯条和我省出产的淀粉用的是同样的原材料,但是这两种产品所获得利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必须对马铃薯重新定位――加工高档产品的原材料。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树立大市场观念。青海省近几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虽然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还存在问题。
(2)运用信息网络疏通销售渠道。青海马铃薯销售不畅,就是在这之前对土豆产品缺乏信息的传播,缺乏媒体的宣传,人们对青海马铃薯的优势知之甚少。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通过马铃薯销售的教训,青海人真正懂得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积极鼓励并扶持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并可以适宜的对其在财政上和税率上进行适当的倾斜。马铃薯问题引出了青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落后的话题,不光土豆的加工形不成“气候”,大豆、油菜加工等,都还处在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4)土豆品种的改良。近几年青海在种植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有些品种可与世界水平的马铃薯媲美。但是,喜食马铃薯的青海人,总爱种植属于传统类型的、含糖量、含淀粉较高的品种,这种土豆煮食、蒸食、烤食都是上好产品,但不适宜加工企业的要求。
(5)建立一个农产品期货市场和产品畅通、透明、公开、权威的农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使相关企业在农产品贸易中掌握真实客观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对维护期货市场的完整性,对保护市场公开,维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6)政府要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多样的马铃薯生产合作社,主要包括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业劳动合作社、共同使用农业设备合作社、农业技术中心和多功能的合作社,使农民加入合作社;并且在马铃薯的产前、产中、产后,政府必须要求农民经纪人、企业购销人员以及各级土豆协会,让他们定期定时出现在种植户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措施对我省马铃薯市场开发、农民增收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省政府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投入力度,真正落实通乡油路、人畜饮水工程、教育“两免一补”、扶贫整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可以不断激发农户积极发展生产的热情。
(7)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农药,从马铃薯生产和农业投入品源头上严格把关,通过实施优质专用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良田建设、先进农机装备、病虫害防控、马铃薯加工转化等项目,提高良种马铃薯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
(8)要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打造高原无公害优质马铃薯及其产品,创造更多的高原品牌。另外,还要加快对高原特色马铃薯的无公害产品认证,鼓励各地对特色产品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志,提高信誉度和知名度。
(9)除了第上面所提到的品牌战略,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对我省的马铃薯进行宣传。
①我省旅游业发达,可以做土豆宴或土豆火锅,让外地旅客品尝,打开青海土豆的知名度。土豆宴,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的菜肴都是由土豆为原材料做成,包括西餐里常用的土豆泥(蔬菜土豆泥)、土豆片、香辣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汤等等,当然,这些菜肴的做法必须体现青海地区特有的风味,有自己特色才是土豆宴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我省各种面食品都可以考虑用土豆粉为制作材料,如互助有名的面食――狗浇尿饼可以考虑用土豆粉做。
③利用每年度的青海国际清真食品节的时机,把各种土豆制作品在食品节上进行展销,让外国客商知道和认识青海土豆食品的优质,打开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