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1
讨了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模式演变的一系列问题、模式和动因,以期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所启示。关键词:道路;土地利用;街廓尺度
城市在任何一个时期其形态、结构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演变,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密切相关。中国城市在微观的道路和土地利用层面上,按其规划建设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空间形态特征划分,可以分为四种模式:封建传统模式,近代殖民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
1 封建传统模式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采用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城市建设以政治本位为基础,以巩固封建政治中心, 维护中央集权, 加强防御管理为目的。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强国穷民的政策,因此“坊里制”在封建社会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城市主干道和坊墙,将划分好的坊墙交予居民各自建设,坊内街巷基本是自发形成,与城市宏观整齐划一的方格网布局相比,坊内杂乱无章。城市道路-土地利用模式是粗放型的大网格道路与自发生长的小街巷双重叠加。
2 近代殖民模式
1840年后,一些列强国家开始在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目的是满足贸易、商业、行政与居住等活动,因此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明显强化。城市殖民地区规划初期道路面积率普遍达到20%-30%,有的甚至高达40%。红线宽度在10-30m之间,大多保持在15-20m。街廓尺度相对较小,典型街廓的短边在40-200m之间,大多数保持在50-150m之间,形成了殖民时期的小尺度密路网模式。
西方国家认为地块划分必须保证每个地块与城市道路等基础市政设施直接相连。一般短边为40-200m之间的街廓在初期地块划分时,会被分为两组背对背,至少有一侧临街的地块。如果街廓短边大于200m,在其中所划分的地块纵深尺度过大,超过正常建设项目所需的尺度,造成土地浪费;相反,如果街廓短边小于40m,这时仅能容纳一组地块,会出现地块腹背临街、道路网密度过高、基础设施浪费等问题。
3 计划经济模式
1949年后,采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政府职能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受前苏联影响较深,注重功能分区,倡导城市土地公有制,反对土地投机和私有制,强调城市道路的分级。这个时期,道路与土地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道路唯一的目标就是满通,因此道路要尽可能的宽,交叉口要尽可能的少;对于土地,则是满足其实用功能,内部选择越大外部干扰越少为好。因此,街廓要尽可能大,穿越要尽可能小。在对前苏联城市规划的效仿与借鉴中,计划经济下中国城市普遍采用大尺度稀路网模式。
计划经济下,土地没有价格,城市的开发建设除了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耗费大量的政府财政收入。另外,在当时,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关注,道路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划经济几十年以来,政府只能集中财力,拓宽或者新建一些稀疏的城市干道,以及少量郊区道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一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3.58m2,道路面积率为7.34%,这一数据与殖民时期殖民区20%-30%的道路面积率可谓相差甚远(如下图)。
计划经济下城市主干道间距通常在700-1200m之间,最小也在500m左右。街廓短边多在200-500m之间,约为封建时期街廓短边(300-1000m)的1/2,为殖民时期(40-200m)的2-5倍。街廓内部容纳了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单位。
4 市场经济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代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渐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城市路网大多采用网格骨架,但是尺度上明显大于殖民模式尺度。由于传统文化深根蒂固,规划设计者的固有定式,政府执政者的长官意识以及规划管理机制缺陷等等因素使得市场经济下的城市道路-用地模式依然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而且今天的城市随处可以看到上述两种模式的残留。市场经济下的道路系统规划,很大程度沿袭了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即在大尺度稀路网模式下进行道路分级和交通分流,由于小汽车的剧增和工程技术的进步,1990年代以后出现了城市快速路,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树形道路交通体系。
市场经济时期城市主干道宽度为40-65m,道路间距约在500-1500m之间,与计划经济时期数值基本相同。快速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为70-100m,有的城市的快速路的红线宽度甚至达到180m。在此时期,次干道和支路的宽度与数量上也普遍提高,例如,在计划经济下,次干道红线宽度一般为20 -30m,少量在15-20m之间,支路低于7m。而市场经济下,次干道红线宽度达到30 -40m(一些中小城市在25m左右),支路一般在18 -25m左右,窄的也大约在8 -15m左右。
在些大城市的新建地区,如北京商务中心区、深圳福田区、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虽然仍保留树形交通体系,但是已经开始增加次干道和支路的密度。北京商务中心区道路网密度总和达到8.9 Km/Km2,深圳福田区与上海陆家嘴的路网密度均在8 Km/Km2以上,超过国家现行标准5-6Km/Km2,达到了国外城市8-10Km/Km2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表现出明显的树形分级结构,但是次干道和支路已开始向密集均等的网络状转型。这些地区的道路面积率也因为次干路、支路的增多有所提高,基本达到殖民模式下20%-30%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30%-40%。我们可以从深圳、上海等新建地区明显看到次干道、支路对疏散交通的作用,但是在中国一些城市一些地区仍存在对次干道和支路进行强行分工的现象,严格划定其规模尺度,甚至忽略支路的建设。再加上城市大多还保持之前封建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改善,因此,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1990年代后,新建地区城市街廓尺度小于计划经济时期,大多街廓短边在150 -250m之间,少量为70-150m之间。一般情况下,街廓短边边长在200m以上时,在该方向上就会出现地块细分,,形成100-150m进深的街廓。当短边在100-150m之间时,如果不进行细分,则会做成100-150m进深的地块,如果细分,就可以做成背对背的两个地块,进深为50-75m。当短边在70-80m时,一般就不会在该方向上进行细分。
5 启示
一种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中得到保留和继承的越多,说明其越稳定,适应性越强。换言之,城市某一片区在演变过程中如果新增的道路越多,说明其之前的模式越不合理,反之,如果新建道路较少,则说明初始规划模式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越高,后期所需的城市投资也越少。
北京金融街地区在规划初期采用传统封建模式下的大尺度稀路网模式,在90年代的改造中,围合中心区的四条主干道是沿用民国时期主次干道的位置,同时保留了原来的5条东西向胡同和1条南北向胡同,继承原来道路数量总共为10条。另外,在改造中新建了14条城市道路,占到新区道路总量的60%。在仅仅50年之后的重新改造后,北京金融地区的道路体系发生或要发生巨大的本质性改变,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拆迁和改造费用。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2
【关键词】分税制 转移支付 财政国家化
分税制后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县财政控制加强,县级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财政,在很大程度上要按照中央的意图行事,县级财政开始国家化。
一、政治算术:转移支付的强化
转移支付从来就是各国进行财政控制的主要手段,是调节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相当有效的经济杠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的财政贡献率越来越大,工商各税的比例迅速提高,上级补助的份额在预算内收入中份额开始下降。同时由于当时财政“包干制”的财政分权体制催生出大量地方利益主体,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开始“体制避税”,把本地资金大量从预算内转向预算外,因此就整个财政收入来看,即把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合并一起算的话,上级补助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会更小。在1994年分税制后,中央实行了财力集中的财政体制,把地方工商税的主要税源上收,地方以前的主体财源――工商税的份额和绝对量都大幅度下降,因此地方各级政府普遍财政自给率下降,而县级政府是自给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级政府。与此同时,县级财政收入中上级转移支付的比重迅速上升,取代工商税收成为主体财源。2002年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使转移支付在县级财政收入中的数量和份额都持续上升,县级财政进入了靠国家转移支付支撑的时代。
上级转移支付成为县级的主要财政基础,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分析。
从“以工哺农”的角度理解,转移支付是国家财政补贴农业的一个主要直接渠道。回顾建国以来县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凡是县级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比例较大的时候,往往是县级财政困难、高度汲取农村资源的时候,比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分税制后。县级财政的困境往往会使他们把财政收入重心转向最基层的农村,汲取农村和农业的有限剩余,加重农民负担,转嫁自身的财政负担。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上级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国家开始减免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两免一补”等专项补助,使转移支付成为减轻农民负担、结束“以农立国”,开始进行“以工哺农”政策的直接通道。从这个角度看,县级财政基础的转换是国家“以农立国”战略终结的一个具体体现:一方面县级财政无需再从农民和农业身上寻租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国家把大量的专项补助补贴农民,财政支农资金的比例加大。
从地方财政收入自的角度来理解,县级财政的国家化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力的集中和上收。
我们有个有趣的发现,就是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下相比,上级补助的收入占县级财政财政收入份额在1994年分税制后更大,在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时期,县级财政自给率比在分税制时期要高,它的主要财源是本地的税收收入,而在分税制后,县级财政自给率大幅度下降,它的主要财源变成了上级转移支付。也就是说,在号称财政分权的分税制时代,县级财政却与号称财政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失去了更多的财政收入自。那么,分税制到底是财政集权抑或财政分权?
1994年的分税制,在确保提高中央“两个比例”的指导思想下,制度的设计让中央把税收大头拿走,在1995年迅速实现了中央提高“两个比例”的目标。由于中央把财政收入大头拿走,使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而支出却由于政府的自利性而增加,因此地方整体财政自给率下降。在地方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是下降幅度比较大的一级政府。
这个改革结果应该说是完全在中央的意料之中。在分税制初期,考虑到地方的既得利益,中央采取了“承认既得,增量调整”的政策。在正常的各级政府间税种分配之外,另设一块“税收返还”,以及增加转移支付的形式和数量作为中央对地方配合推行分税制的利益弥补。把中央增加的税收大部分返还给地方。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之和减去中央下划给地方的收入),全额返还给地方,保证地方既得财力,以此为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
因此在分税制后数量比较大、名目繁多的转移支付就成为县的主要财源,取代了以前工商税收的主导地位。
中央财政增加的大部分收入都要返还给地方,这种做法虽然和以前差不多,但实质却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与原有体制比较,中央税与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征收,可以保证中央财政的税基不受侵蚀,抑制中央财政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因为税收返还是按一定的条件核定的,因此有利于地方政府约束财政支出。总之,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与转移支付制度,能增强中央的调控能力,税收返还又是中央和很多省份作为对下级政府集中财力的手段之一。各国在解决集权问题上,都采取了控制或削弱地方自的财政基础的做法。中央政府收走了税收的大头,因此地方政府的财政必定依赖于中央,中央掌握着控制地方政府的资源,就是权力,这种权力主要体现在财权上。既然中央拿走了大部分税收,那么地方在财政上就处于弱势,中央再把它收走的税收的一大部分通过财政拨款和政府补助的形式最终用到地方上,财政拨款和补助是获得地方参与、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手段。
从地方支出的资金来源来看,县级本级财政收入远不够自己的支出,财政自给率低,而上级通过大量的转移支付控制其支出。也就是说县级不仅财政收入高度依赖于中央的转移支付,而且它的财政支出也高度依赖于中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县级财政的国家化也意味着中央对县财政支出自由度的控制,即县财政支出权被弱化。
因此,尽管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县的财政收入,使之可以维持运转和进行一些财政支出,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央通过转移支付作为一个财政手段,对地方的收入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控制,这才是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这个运行机制其实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一个政治算术的过程和结果。正如林尚立所说,“对地方进行财政控制的核心原理是:中央政府作为全国性的政府应该掌握国家财权的总体支配权,从而保证中央政府应有的权威和地位;为此中央政府应控制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并以此形成地方在财政上对中央的依赖和中央能有效地协调和指挥地方的政府间关系。”
二、财政自主性的衰微:预算内对预算外的替代
在计划经济体制、包干制和分税制时期,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关系一直随着财政体制的变迁在不断的变动中。因为在地方总财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这两个渠道的任何一个,地方征收的钱越多,它的收入中必须与中央政府分享的部分越少,在支出上受的限制越少。事实上,中国体制中的转价定价,实质是一种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避税。”对于县来说,预算外收入多少的变动也是此逻辑的体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整体上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紧,因此这个时期预算内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绝对优势,预算外收入除了个别年份,总体上都处于一个非常弱小的位置。
在包干制时期,由于中央的放权让利,地方掌握了大量的经济管理权,因此地方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热情空前的调动起来。同这个时期中国的整个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一样,县的财政汲取主动性提高。而每年的财政总收入是一个定量,预算内和预算外的关系总是此消彼长;一个国家的财政总收入在每年也是一个定量,地方的自有资金和中央财政收入也是成反比的。中央与地方在财力上的分布实质是总是一种你弱我强的关系,因此这个时期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的高度膨胀,预算外资金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预算”,相比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明显要小。预算外收入的膨胀,意味着县的自有可支配资金权力的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手段弱化。
分税制后,由于中央把主要工商税源上收,因此县的本级预算内收入陡然下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县的本级收入重心再次转移到预算外,只是包干制时期预算外资金膨胀是县为了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而分税制后预算外收入的相对强化只是为了寻求一个“吃饭财政”。在分税制后预算内收入日益被转移支付控制的情况下,县的预算内收入和支出也随之受到上级的支配和控制。但相当数量的预算外收入仍为其提供一定的自有资金和可完全支配的支出,在预算外收入里面,乡镇统筹自筹占取了相当大的比重。
2002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镇统筹自筹,即县的预算外收入失去了主要财源,且其在短期内很难有反弹的空间和渠道,因此预算外收入明显衰落。它的衰落,使县的财政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预算内收入几乎替代了预算外。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预算内对预算外的替代。
分税制后尤其是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成为县预算内收入构成的主体,而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主要财政手段。因此县预算外收入的被替代,意味着县的主要财源均在中央和省的控制支配之下,既然收入来源处于被支配地位,那么支出也相应的要按中央的意图行事。从这个意义上,预算内对预算外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县财政自主性的衰微,县财政进一步国家化。
县级财政的国家化使国家更有利于利用财政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标,控制基层政府,县级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和省。我国宪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县级财政在宪法上仍是一级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尽管现在县级财政国家化,县级财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县更是高度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但它仍是一级相对独立的财政利益主体,只是限于财政手段的控制,县级财政基础对上级的依赖,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主的客观条件,财权的弱化必定使其自主性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许正中、苑广睿、孙国英:《财政分权:理论基础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月。
[2]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3
我国物流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1.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产信用不足。
造成我国物流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行业执行国家指令、实行政策性经营,充当政府调剂物资的运输工具,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大量政策性负债,经济体制转变后,国家财政对物流企业政策性负债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二是自身因素。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物流企业没有适时转换经营角色,缺乏竞争意识,自身发展意识淡薄,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经营性亏损。同时,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企业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企业效益,无法积累利润。经济体制转变后,物流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由于自身发展资金长期不足,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丧失发展动力,造成物流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1999年,物流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70%以上。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资产负债比例较高,难以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更不容易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从我国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技术含量来看,总体技术装备落后:所拥有的设备和设施,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经陈旧、老化;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物流企业在利用资产进行抵押融资时,由于资产信用度不高,金融机构对其评估价格自然偏低。同时,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资产技术水平偏低,发展潜力不足,银行不愿对其贷款,物流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额度有限。
2.信贷机制制约物流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部门在贷款过程中均实行“谨慎性原则”,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并建立了一套手续繁杂的审批程序,同时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依靠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而且担保连带责任重大,很少有单位或个人愿为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在办理财产抵押过程中,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较高,而贷款抵押率较低。一般房产抵押率为70%,生产设备抵押率为50%左右,动产抵押率为20%—30%,而专用设备抵押率只有10%,而物流企业的资产主要由专用设备构成,贷款抵押率明显较低,同时金融部门还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用度来调整贷款抵押率,并且抵押物品还要满足金融部门的其他要求,在这种体制下,物流企业融资额度十分有限。由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融资费用较高,贷款抵押率较低,现行信贷机制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金融部门注重“盈利性”,在信贷过程中倾向于“短、平、快”项目,而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金融部门不愿对其贷款。
3.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可以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目前,我国企业尚不能完全享有自由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权力。如果企业要发行债券和股票必须经营业绩良好,达到一定的标准,然后经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批,通过后才能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且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主要在公开市场交易。由于资本市场的严格限制,物流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26家上市物流企业,从分布情况来看,上市物流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效益良好的大型物流集团。从融资规模来看,26家上市物流企业共筹集55亿元资金。无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融资规模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A股市场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发育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不能成为物流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4.社会信用危机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使得金融部门产生“惜贷”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经济普遍不景气,企业负债偏高,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②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有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多头开户,分散资金,逃避监督。③企业借改制之名,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社会信用的危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被迫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并制定一系列贷款条件和担保措施,将一些有强烈融资需求的企业拒之门外。物流企业也被这些条件和措施限制在门外。同时,由于社会信用危机的影响,企业间资金相互拖欠问题也比较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融资。
5.社会各界对物流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国家财政对物资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明显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瓶颈效应。另一方面,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企业对生产和管理比较重视,但忽视购运和储运等流通环节。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掀起物流热潮,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发展我国物流的对策,部分企业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但是,“物流”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时间较短,进入实践领域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各界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企业的融资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完善我国物流企业融资体制的建议
1.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部资金。
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3—4年内允许外资拥有运输和储运等企业多数股份或拥有全资子公司。因此,物流领域应立即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导国外投资者向国内物流领域投资,与国内物流企业兴办各种物流方面的合作项目。如广州市政府已经引导运输企业与沃尔玛、UPS、联邦快运等国际著名物流集团合作,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我国物流企业资产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久的仓储设施,需要进行改造,我国应利用“入世”的有利时机,扩大物流开放领域,积极引进外资,缓解我国物流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2.完善资本市场,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比例。
国家证监委应对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的审批上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允许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发行不同期限的长期债券和进行股票发行试点。有关职能部门可以考虑在每个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二板市场”,为该区域物流企业提供筹资场所。
资本市场的完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融资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建立正常的债券或股票的柜台交易市场体系,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完善金融体制,调整信贷结构。
在现行金融体制中,金融机构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或者投资于利润率高的成长型企业。因此今后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信贷标准,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执行信贷过程中,要增加透明度,切实减少贷款环节,缩短贷款时间,降低融资费用。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于某一产业或者行业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必将应运而生。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支持建立物流行业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对物流企业的融资活动,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同一区域的物流企业也可建立互金融组织,以加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能力。
4.建立财政融资体系,筹集民间闲散资金。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充足,而企业积累不足,大量的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应适时建立财政融资体系,以国家信用作担保,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筹集民间闲散资金。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目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中长期低息贷款。这种融资体系的显著特征是不增加财政负担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将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融资机会。
5.建立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借鉴国外发展物流的经验,我国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建:①直接贷款。主要由财政部门对物流企业提供贷款,所涉及的范围仅限于区域性物流中心。②协调贷款。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协调,对物流企业进行贷款。③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设立担保机构,以财政预算、税收补贴等多种形式注入担保资金。由担保机构充当物流企业的贷款担保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行担保贷款是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该体系并不是为所有的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其所涉及的范围限于有发展潜力、布局合理的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
6.建立财政扶持体系,提高物流企业融资能力。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4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目前有将近7亿人口的年龄在60岁以上,这一数字预计到2025年将翻一番,并在2050年达到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各国养老保障政策分为哪些类型?现行制度是什么情况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为此我们采访了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潘锦棠教授和鲁全老师及美世养老、风险、金融咨询业务大中华区合伙人陈琪恺等专家,来为我们系统解读目前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基于筹资主体的三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实践来看,由国家法定的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国家养老金,是养老保障的基础层次,用以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而国家养老金的类型,就成为一个国家养老保障类型的划分基础。
根据鲁全老师的介绍,全世界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从养老金的来源也就是筹资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劳资双方共同的责任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发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俾斯麦政府,这种制度由劳资双方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以此为劳动者年老之后可能带来的收入下降做出补偿。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将个人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且养老金水平与个人缴纳保险费用的数额和时间相关联,是一种“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
这是现代意义上养老保障制度创建的肇始,它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与德国的集体主义、合作主义思想潮流也有关系。而政治家俾斯麦的个人领导和工会力量的强大,则是推动这种制度形成的另外两大因素。
目前世界上除了德国以外,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养老制度都采用这种模式。
均等化的保障
——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障型)养老保障制度
二战以后,世界分为东西方阵营,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型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建立的福利国家制度,打破了德国由劳资双方缴费的单一形式。北欧也是这种制度的典型性国家。
这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政府税收筹资,统一向企业和个人征收养老保险税,给所有老人提供完全均等化的养老保障待遇,不与工作期间的收入有任何关联性。
该制度的出现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二战之后,虽然英国是战胜国,但当时英国的经济全面凋敝,政府急需重建国民信心,必须给民众提供一个完全平等的福利保障,以此使国民更加团结,共同努力重建家园。
国家保障型
同一时期在东方阵营,以苏联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为代表,也产生了一个比较类似的制度——国家保障型养老制度。这种保障制度与福利国家制不同,它的养老金不由政府筹资,而是由国家的代表,即企业或单位提供。鲁全老师说,“因为在公有制或者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企业都是公有的,其实也就是国家的一部分,所以由企业提供养老保险金,也可以被看作是国家保障型制度。” 目前朝鲜地区还在继续采用这种制度。
自己对自己负责
——完全积累型养老保障制度
20世纪70年代,智利出现了一种完全由个人缴费来承担自己以后老年生活的保障制度。鲁全老师介绍,这与以往的养老保障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金来源方式由劳资双方转变为完全由个人积累。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再分配,也就是说劳动者年轻时储存的资金,最终成为年老时自己拿到的养老金。
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资金筹备方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当时智利军政府上台,从美国归来的一批政治家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个人负责,体现在养老保障制度中就以强调个人责任为特点。
这种制度的代表性国家还有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他们的相同之处都在于采取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筹资方式。
鲁全老师分析,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由于筹资模式不同就有着不同的责任主体,“保障制度模式的划分,本质上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不同。”社会保险型责任主体(即资金来源)是劳资双方;社会福利型(国家保障型)责任主体是国家政府(国家财政);而完全积累型的责任主体则是个人。混合型制度模式,则是这种责任主体之间互相博弈而形成的。
新形势下的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
世界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人口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单一类型的养老保障制度都在实际运行中先后遭遇不同困境。鲁全和陈琪恺认为,混合型制度模式是目前乃至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多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障模式,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而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美世陈琪恺女士分析,由于世界各国普遍的人口老龄化,人寿的增长,全球金融市场今年的表现以及全球竞争所带来的商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好的方来应对变化。可以看到并且能预计到的变化方向有:首先,国家养老保障将加大覆盖面,增加对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其次,从福利既定型计划转向缴费既定型计划。在减少代际转移、增加个人缴费和最终福利收获联系的同时,也将投资风险及寿长风险管理移交至个人。最后,个体将比过去更依赖个人养老金的积累来为养老生活做准备。
亟待完善的中国养老保障
根据鲁全老师介绍,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确立实行混合型养老保障模式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5
[关键词]体制改革 政务接待宾馆 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土地上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过去,政务接待型宾馆经济效益都由政府财政统包下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经营者都没有危机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内的宾馆酒店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整合和激烈的竞争,曾为行业羡慕的政府接待宾馆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种类型的宾馆面临着新的抉择,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完成了工商注册,从完全依赖财政拨款到完全自给自足。
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为政务接待型宾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务接待型宾馆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面对市场竞争,采取对策来应对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
推进政务接待型宾馆的改革,不仅涉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理顺,更关系到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由于冗员过多和职业上的“铁饭碗”,分配上的“大锅饭”大部分员工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推进政务接待型宾馆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推进政务接待型宾馆的改革,总体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人员经费和公共事业费用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其次,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再次,要发挥政务接待型宾馆接待服务的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差异化定位、差异化战略,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模式,发扬政务接待的优势的同时,增加对外经营服务,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各类人才,提高接待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接待水平,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接待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员工积极向上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各类人才,调整充实接待服务人员队伍,优化队伍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妥善安置好老职工(年龄已不适应在前台工作,或者文化水平低不能适应相应工作,又没有提前退休可能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人事管理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样一来养闲人和养退休员工的负担很大,这部分不在岗内退的员工工资就占宾馆工资总额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给宾馆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宾馆不得不雇佣大量的临时员工,以满足接待工作的需要,这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负担。科学调整布局,形成确保重点,多轨并存的结构。对那些不能胜任现在岗位的老员工,组织他们学习一些适合一定年龄段、体能还能担当工作,使他们找到生活的价值,又为宾馆减轻了经济负担。宾馆需要创新才能发展,而创新就需要那些做事坚决果断的人,需要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懂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突出政务接待的优势和彰显特色大背景,开始由单一性政务会议接待向综合性接待服务宾馆发展。从政务接待唱独角戏到多种经营服务同台演出
企业竞争实力、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内涵,都影响企业品牌的创新。精益求精、细致入微” 接待工作“零差错”一直是政务接待宾馆对接待工作的要求。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一是以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和外语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进行业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提升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倡精细管理,改善管理作风,优化工作环境,以人为本,加强现场管理力度,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服务技能竞赛,彰显政务接待宾馆优势――国宴特色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饮食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广大消费者对饮食文化有更新的期待,处使我们不断推出新的美食佳肴,为中外来宾提供优质服务。三是采用新技术既是管理的需要,更是客户的需要。会议活动的质量高低,不但跟主办方的水准有关,也跟酒店的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构建大接待格局上做文章,切实打造大接待的科学发展,大接待不只是管理体制的创新,还包括工作对象多元化、工作范围扩大化、工作方式创新化。工作程序规模化、工作协调网络化等等。从简单的迎来送往到细致入微服务的转变;从被动服务到主动(热情)服务的转变,从个别部门单独接待到对部门联动接待的转变;从简单的会议接待到会议服务项目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型接待服务转变
三、弥补短板,完善功能。接待服务功能不足是当前影响发展的最大短板,要做大平台、创新机制,拓宽渠道。整合力量软硬并重。会议酒店应该具备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会议管理信息系统,可对会议场地、宴会场地、广告展示、公共区域、设施设备以及配套服务进行资源统筹,实现销售、协调、服务、收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系统化管理。现在的会议形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信息层面显得尤其明显。客户的需求已经完全突破了以会议场地服务为核心的范畴,大量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会议酒店能够紧跟步伐,实现信息服务功能升级换代。会议酒店还面临着用工成本、能源费、食品价格等多种成本上涨的严峻挑战。
四、以人为本,为宾馆的发展提供智力源泉。政务会议接待型宾馆的可持续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员工。企业经营风险是什么――莫过于人。善待员工、善待客人,他们就会善待企业。这类的宾馆特点之一就是低端劳动力的比例较大,要不断完善培养成为完全符合岗位标准的人。善待这些员工就有了成功运营的保证,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因为服务质量、控制成本、市场口碑,其实都取决于员工。
(1)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其他任何外因和要求都等于零,等于没说。我要干好和别人强迫要好,结果和效果绝对不一样。为什么必须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首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次,是双向选择的结果,至少在下一选择之前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三是客观的要求。接待的主体和客体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水涨船高、永无止境。所以我们必须精益求精,不懈努力、不断规范、不断创新。关于饱满的工作热情,就是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2)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技能、积极进取的精神。进取可以创造工作,主动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会善待时间、抓住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作,要懂得接待工作的程序,要熟悉具体的操作,不断培养卓越的执行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做事果断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应变这一点非常重要,接待工作中,变化是常态,不变是不正常的,所以任何接待都要有预案,除了书面预案,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变不慌,灵活多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范文6
论文摘要:科研院所转制后,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与挑战,生存与发展是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奉献精神,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灵魂,精心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土地上揭开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凡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院所完成了工商注册,从事业型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从依赖财政拨款到完全自给自足。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体制改革,为转制科研院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转制科研院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生存和发展是当今转制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现在,全国各转制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的新路子,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大多数的转制院所成立时间早,且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院所要与时俱进,要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公司保持了长盛不衰。”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饱和、产品的同质化、服务的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迫使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及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使得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的企业有很多。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有新生的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广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显而易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并将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去管理企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团结企业的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4)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增强员工的信心,具有稳定的作用;(5)能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具有约束的作用;(6)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设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区各单位在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万变之中,求这个“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宗”就是企业文化。有人说:“一个企业成功几年靠机遇,成功十几年靠权威和手段,成功几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论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人们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从表面看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同时,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企业的雏形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是转制科研院所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科研院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链;四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科研院所以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神,创世界一流”。从他们的企业精神不难看出,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本企业的鲜明个性。因此,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秉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构筑自己本企业的文化体系。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将事业型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创业型,这一重大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科技型企业的诞生。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者生存勇者上。面对机遇与挑战,科研院所必须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认真地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氛围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这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诚然,科研院所要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锅饭”的旧观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还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号召力,渗透力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国开发类科研机构有5000多家,职工总数约56万人。在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数具有成立时间早,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殷、各类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另外还有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坚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建设一个以企业文化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科学技术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老一辈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建立了多行业多学科的科研体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研队伍。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业基础,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优势
转制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整体上看,其文化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对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单位的荣辱与兴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才能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确立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单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科研院所有技术成果的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科研院所不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老一辈科学家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克服种种的困难,开创了科学技术的崭新天地。在国防科学、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石油冶金、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帽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又创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是,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优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特点,将优势文化概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中,确立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燃.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中国外资,2008,(6).
[2]王孝清.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经济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