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1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伏牛两山脉在境内交汇,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相分流,地势呈中部高、东西低。全县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全县辖8镇11个乡3个街道办,352个行政村,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万人,耕地面积133.7万亩。

一、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1.发展现状。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在泌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截止今年,已在县工商局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02家(含97个家庭农场),组建联合社1个;注册资金总额6.93亿元,入社农民21.08万人。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处于全市先进位次。

2.发展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较快。2007年,泌阳县发展合作社9家,2011年时发展到157家,到目前已达到702家(含家庭农场),发展速度居全市第一位。郭集镇、羊册镇、马谷田镇的合作社数量都在50家以上。二是覆盖范围较广。目前,泌阳县合作社已基本实现了七大特色农业(牧、菌、烟、林果、油料、蔬菜、茶)全覆盖和乡镇街道发展无空白。三是服务功能较强。合作社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为宗旨,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题,促进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四是带动作用较大。近年来,合作社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如泌水街道办事处十里居委果蔬种植合作社,通过转包、租赁等方式从村内农户流转土地2100多亩种植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合作社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带动了社员及周边农户产品销售和增收致富。

二、当前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泌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较好,但总体上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数量不少,个头不大,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1.发展规模小。一是社员人数少。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每个合作社真正入社的社员人数平均不足30户,社员在100户以上的不多,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农户、多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非常有限,与县里提出的2015年合作社社员户数要达到农民总户数3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6.93亿元,但由于相当一部分社员是采取以土地经营权、林木等实物作价入股,以现金方式入股的并不多,从而形成合作社账面资产数额庞大,而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

2.内部管理差。一是各类人才相当紧缺。合作社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问题相当普遍。以合作社牵头人为例,全县合作社理事长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高中(中专)学历的占40%。二是民主管理有待加强。虽然泌阳县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以“三会”(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架构,但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合作社“一股独大”,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合作社在财务收支、社务公开、经营决策等方面遮遮掩掩,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社员参与管理、加强合作的积极性。

3.造血功能弱。一是“空壳社”现象较为普遍,利益联结散。由于合作社创办时间不长,其经营状况具有不可预计性,很多社员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与合作社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合作社“两眼向上”,仅仅盯着政府扶持的一点项目和资金,没有把心思用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上,成为只有一块牌子、一个章子、一张桌子的“空壳社”。二是合作社创办的经营实体少,创收能力弱。据调查,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中,创办了农资配送、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经营实体的合作社不到60家,很多合作社基本不具备创收能力。三是市场运作化程度不高,营运效率低。一些合作社缺乏明确的办社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建立合作社发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和部门帮扶合作社制度,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及时研究解决合作社在发展、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部分产业民主管理好、运行质量高、带动作用大、基础牢、发展后劲强的合作社实行结对帮扶,从项目上给予倾斜,从资金上给予扶持,从技术上给予支持,从业务上加强指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2

2009年,以推广测土配方肥为主的国裕金丰合作社一成立,李光欣就入了社,并成为蒋庄分社负责人。随着入社农户的增多,对测土配方肥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据李光欣介绍:“最初,合作社一个季度只能卖出几吨测土配方肥;现在村里70%的农户都入了社,每季度测土配方肥销售量增加到了六七十吨。”

对于入社的好处,李光欣深有体会:“加入了合作社,就可以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测土配方肥,签订购销合同,免费享受各种技术指导。总之,种地比过去省心多了,踏实多了。”

说完,李光欣一拍大腿,说:“走,田地里看看去。”

在两块麦田的交会处,李光欣停了下来,让记者比较两块麦田里麦子的长势。抬眼望去,左边麦田整齐稠密,麦秆泛青;右边的麦田则麦子稀疏,麦秆已经枯黄。“左边地施用的是合作社提供的测土配方肥,肥力足,长势好,现在还在灌浆,没有脱肥;右边地施用的是其他肥料,肥力不够,现在已经停止生长。”

测土配方肥的优势很明显,国裕金丰合作社副理事长王振基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天旱,但施用测土配方肥的麦田亩产至少能达到800斤,而施用其他肥料的麦田亩产估计只有六七百斤。

上午10时许,田野里麦香阵阵,村民三三两两地来到田间地头,近在眼前的收成给村庄平添了几分喜气。

农民吃了定心丸

国裕金丰合作社理事长孙耀志告诉记者,多年的农资经销经历,让他看到了农资市场上的许多不良现象,如农资价格的突飞猛涨,假种子、假农药的见缝插针,农户的苦不堪言等。抱着为乡邻做些实事的心态,2009年4月,孙耀志和另外两家农资经销商联合成立了国裕金丰合作社。

成立伊始,国裕金丰合作社就把“把握农时,解决农事”作为服务农民的首要原则。利用自身优势,与河南省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机构和省内外7家知名农资生产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引进了40多位资质颇深的农业技术人员,打造了一支实力颇强的人才队伍。

为了让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实惠,国裕金丰合作社直接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分社,减少中间环节。在运作模式上,以社员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签订购销合同,严格进行测土化验、配方研制、最低价供应、技术指导、建档总结,有效解决了种植户技术“没谱”,农业资料“没底”的困惑,为群众提供了从物资供应到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在生产过程中,国裕金丰合作社以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组织技术人员对社员农户适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构林镇杨渠村村民张新堂说:“作为农民,最关心的是粮食能不能高产。我和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同后,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来地里测土化验,进行技术指导,让我省了不少心,并且粮食产量也提高了。”

测土配方肥,让农民尝到甜头

应农户需要,国裕金丰合作社提供了种子、农药等多种农资产品,但主要以推广测土配方肥为主,致力于打造邓州测土配方肥第一品牌。

所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农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减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肥施用方便,消耗量小,施用之后不需要再施其他肥料。实践证明,施用测土配方肥,每亩地至少可降低肥料成本15元,增产增收60元。特别是2010年,施用测土配方肥的玉米长势喜人,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较往年亩均增收110元。

村民刘泽民早就尝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甜头,今年他家的16亩麦田全部施用了测土配方肥,望着颗粒饱满的麦穗,刘泽民一脸喜悦:“再过10多天就该收割了,但直到现在我这地里的麦子还没脱肥。以前用其他肥料,从没这么好的长势。今年是大旱之年,但亩产也能达到800斤。”

开辟富农路

两年多的时间里,国裕金丰合作社每年直接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示范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万余亩,农户入社积极性高涨:“去年入社农户4000多户,今年又增加了1倍。”

邓州市政府提供的宽松环境、市农业局派来的农业技术专家、乡镇政府开展的宣传推广……政府的保驾护航,让国裕金丰合作社的发展更加稳健有力。

付出就有收获。合作社给农户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得到了农户发自内心的感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组织方式多元化

一是能人大户带动型,由当地具有技术特长和营销才能的大户牵头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牵头型,以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创办的专业合作社。三是龙头企业依托型,由龙头企业牵头发起,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四是政府领办型,由政府牵头带领农民兴办的专业合作社。五是社会部门兴办型,主要是由科技、农技和供销社等部门牵头兴办的专业合作社。

(二)运营形式多样化

从服务范围、经营特点看,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产销一体化型,围绕本地拳头产品,联合专业生产大户,组成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服务、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二是加工储存型,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加工储存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的专业合作社。三是运销服务型,这种类型本身不生产加工,只搞运输和销售。四是技术信息服务型,根据专业生产的需要,联合大户,在生产各环节上提供技术、物资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合作社。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

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界限,建立跨乡镇、跨县市、跨行业的合作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作空间更加宽广,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四)服务领域全程化

大多数合作社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的同时,不断努力拓展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良好生产经营体系。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现有的专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太少,流动资金短缺,经营项目单一,自身实力不强等问题。

(二)运行质量不高,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部分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虽然制定了规范章程,但许多流于形式,没有建立合作社财务账簿,财务管理混乱。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

(三)合作意识欠缺,服务功能不完善

合作社社员小农意识浓厚,大局观念不强。合作社服务层次低、服务项目单一,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等层面上,很难做到提前、产中、产后全程一体化服务。

(四)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能力受限制

目前大部分合作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又都位于偏僻山区,多数合作社所在地区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发展能力受限。

(五)资金短缺,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

自有资金不足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瓶颈”。财政在扶持合作社方面的资金投入几乎为零,农民因缺乏有效抵押物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合作社经营遇到严重资金困难。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一)明确思路,加快发展

明确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树立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必由之路的观念。发展一批具有特色产业资源的合作社,依托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组织跨地区、同行业的大型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倾斜,即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合作社发展,税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应视同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免征税款,有关部门对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项目应优先立项,优先提供土地,把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项目、农机补贴项目优先向专业合作社倾斜。

(三)创新信贷产品,扩大融资渠道

金融部门应把专业合作社确定为农村服务重点,加大信贷服务力度,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互质的贷款公司,促进农村融资渠道多元化。

(四)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健康、规范运作

健全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保证民主管理和社员的主体地位,健全财务、营销等规章制度。建立合作社积累发展机制,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保持专业合作社的稳定性、连续性发展,提高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

(五)引进管理人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鼓励大学生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对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指派技术人员协助管理,使专业合作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许宝峰.专业合作社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商业会计,2005;2

[2] 苑鹏.关于合作社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再认识.中国农村观察,1998;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4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合作社税收政策掌握较少,纳税意识淡薄。通过了解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办情况,每个地区都存在挂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少,但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较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游离于正常税收管理之外的现象,这说明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税意识不强。

2、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核算不健全。(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财务核算管理还没有成熟经验,个别细节没有明确。譬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本社农民成员之间的核算应该使用何种凭证尚未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2)部分合作社的成立初衷不纯,是以追求政策支持和信贷支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目的,他们不愿意核算的太清楚,甚至人为的造假账来应付管理。

3、税务机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监管力度欠缺

缺乏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征收管理办法。虽然出台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在税收征管的程序针对其特殊情况的相关规定的修正严重滞后,至今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出台和成型的管理经验,这使得税收管理无章可循。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税管理的建议

1、认定免税资格,保证涉税信息准确。应定期从工商部门取得开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对超期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应及时与企业沟通,责令其补办税务登记,纳入正常税收管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免税资格申请的,应坚持实地调查与资料备案同步,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审批免税,不符合条件的,按规定及时征收税款。

2、做好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工作。要有计划的对一线农村税务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只有一线农村税务管理员真正吃透相关法规政策,才能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征收管理工作。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农村税务所(分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将关于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其吃透政策、用好用对税收优惠。

3、规范发票使用规定,加强发票管理和审核。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以收购其成员和非成员的产品对外销售,又可以向其成员和非成员销售生产资料等,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与所属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交易和结算关系,因此在发票的使用上建议上级明确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其成员和非成员的产品均可以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收购其成员产品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不允许抵扣,向其成员和非成员销售生产资料、对外销售产品均可以开具普通销售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只是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分开核算,免税收入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修改完善税收征管系统相关模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税信息采集中关键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业分类和税种核定进行明确,结合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和增值税免税农产品规定的要求,将其列入“批发业”中的“农畜产品批发”或“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等类别比较合适,如果以加工为主的,也可以列入“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有关类别;对综合征管软件系统的相关模块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税务登记表格和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税资格认定项目等,增加免税项目类型和免税项目原因等文书审批选项。

5、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征管长效机制。做好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的信息沟通工作,及时对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可能的农产品产量,提供劳务的能力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合作社;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供应链管理;经济学原因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比较快,但还是没有从实质上突破农业面对的困难,因为农民增收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尤其是供应、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程度低。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应运而生。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其必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在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合作社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合作社联合农户具有局部信息优势,可以大量减少交易费用

诺斯指出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关键。“制度变迁中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稀缺的,从而存在正的信息成本。”然而局部拥有的信息是可以无成本或者低成本取得的。

家庭经营规模小、数量多,因此对于公司而言详细收集农户的各种信息不太可能,原因在于成本会很高同时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而合作社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真正的合作社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理性思维还有理性情感。”合作社与农户的交易是建立在熟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传统交易。成员之间非常信任,农户会认为提供这些信息是为了帮助自己,所以他们会很愿意而且会主动提供准确、详细、全面的信息。威廉姆森认为,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由于合作社能很好的掌握成员的信息,减少了大量的交易费用,这就为这种制度的变迁提供了动力。尽管其组织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与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减少和农业生产利润的增加来看,组织费用的增加不会影响到这种制度的创新。诺斯认为制度安排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而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主体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就会率先设法克服这种障碍,从而导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一体化恰恰能让农民获得在目前的这些经营形式都无法享有的农产品附加值,所以这种制度会被创新是合理的。

(二)成员相互信任产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有效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成员们之所以自愿提供关于家庭和邻里事务的信息仅仅是因为他们感觉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信赖它;相反,如果他们是在与外部机构打交道,他们是不会愿意揭示任何敏感的局部信息的”。大量降低交易费用的前提是让农民知道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

根据Draheim的看法,合作社既是一个社会团体,又是一个企业;合作社是通过经济和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治理。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合作社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合作社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利益,监督比较容易,能很好地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促进合作社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农户会自觉地按照要求进行生产,理性的农户不会采取投机行为;而且邻里之间会相互监督,控制了内部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了监督费用,降低了组织成本,为这种制度变迁创造了条件。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合作社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避免内部机会主义的出现,从而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

农户生产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这个博弈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利润的分配、农业生产技术的供给以及面对市场风险时农户和企业的行为等。

(一)博弈过程中的利润分配问题

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在“公司+农户”这种模式中,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收购价格上,价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这种生产模式的稳定性。

公司与农户利益分配博弈如表1,在这一博弈中压价是公司最有利的策略。公司具有信息优势,所以公司先进行选择,即压价。如果农户是理智的且是一次博弈,农户最优的选择只能是卖。因为缺乏市场信息,如果选择其他销售对象,农户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如果采用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一体化模式,均衡状态变为农户选择卖,公司不压价,这样就能实现利益共享,从而保持这种模式的稳定性,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博弈过程中农户与公司的技术供给问题

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然而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会增加生产成本。公司和农户选择提供技术的前提是自己提供技术得到的收益为正且大于对方,但实际上农户与公司在技术供给上的博弈如表2,如果一方供给,那么供给方将会有利润损失,而不供给方将得到好处;如果都供给,那么大家平分得到的利润,这时利润少于单方供给时选择不供给的那方得到的利润,所以理性的公司和农户都会选择不供给,最后的均衡是都选择不供给。

如果采用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合作社是为社员服务的,而且成员之间是平等共享采用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的,所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就能得到应用。

(三)农户和公司面对市场风险时的博弈

农产品进入市场就有风险。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农户和公司没有平等的谈判地位,风险基本由农户来承担。博弈过程如表3,市场风险大时公司在信息上占有优势会选择不收购,农户生产必然会有损失,如果不生产就不会有损失也不会有收益,均衡是公司不收购,农户不生产。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就会出现农户已经生产而公司不收购,这样农户必然会遭受损失。市场风险小时,如果农户没有生产公司也不会有损失;如果农户生产公司会选择收购,公司和农户都会有收益,最优策略就是公司收购,农户生产。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力量、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受到损失的只有农户。如果采用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在面对任何风险的时候,农户与合作社都是利益共同体,不会让农户单独去承担风险。

经分析可知,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在利润分配和面对市场风险方面农户始终是处于弱势地位,无法获得应得的收益;同时也发现合作社主导的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

农业生产面临资产专用性问题,其与农户需要面临的风险呈正相关。解决的办法是将农户的下游企业与农户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将农户联结起来与企业进行谈判,即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应该发展一体化农业将附加值留在农民手中。为了很好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提出了基于时间的竞争这一概念。“基于时间的竞争其要点是压缩从产品开发阶段到生产及递送到最终顾客手中整个周期中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以取得竞争优势。”这就涉及到供应链的管理,将其应用到传统的农民合作社管理过程中,转变成新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社。从播种到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采用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从采摘到销售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总成本,为农产品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而且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还能获得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同时采用一体化模式供给农产品,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稳定了货源,也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户、合作社和农产品零售企业面临的风险。

从图1可以看到,通过合作社将农户联结起来,统一购进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再将加工好的农产品销售给连锁超市、出口企业和加工企业等。这种将供应链与合作社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同时还降低了农民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资产专用性问题;缩短了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时间,克服了农产品易腐易烂的缺点,保证了新鲜营养的农产品供应。

综上所述,在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合作社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大量降低交易费用,避免内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同时合作社还可以解决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润分配、技术供给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体化是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的新形式,是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新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的组织制度选择。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Holger Bonus.作为一个企业的合作联合会:一份交易经济学的研究[A].Furubotn, Richter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教材[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黄明东.农业投资困境:政府与农民的博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4).

5、邓俊淼.基于时间的竞争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行业协会功能整合视角的探讨[J].农村经济,2007(9).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范文6

一是完善内部运作机制。通过健全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保障其操作运行的规范化。二是引导多主体、多形式创办合作社,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模式,开展农产品种植、养殖及其生产、加工、销售等系列化经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有乡镇全覆盖。三是增强合作社自我提升能力。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自身积累上下功夫,用足用活有关扶持政策,合法规范地启用民间资金。通过扩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增加规模效益,拓宽服务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促进合作,建立互助发展渠道。鼓励现有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合作社与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社与合作社的结对活动,寻求资金援助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增强发展动力,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切实提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不断加强对社员的法律法规、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社员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更好地促进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一是鼓励合作社人员主动学习,主动向专家咨询,提高社员专业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培养一批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的财会人员,提高合作社管理能力。三是加强道德教育,在进行各种知识、技术培训的同时,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员的道德素质,培养优秀的合作社带头人,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三、认真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在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大户投资或入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发展能力。二是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更高层次健康地发展。

四、尽快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

针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设立专项担保基金,为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另一方面应鼓励县域有实力的企业为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同时,金融部门也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开发创新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产品。此外,还要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实行授权授信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其贷款难问题。

五、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系

建立村镇银行及资金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本联系,增强其各自的合作基础和社区性特征,强化其对农民的资金投放和市场定位方面的效应。推动行、社生产合作和产业发展,并以农户的持续增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