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按类招生 分流培养 现状

按类招生、分流培养, 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招生模式发生了改变,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资源配置、专业布局和学生个性的满足等方方面面。

按类招生,分流培养是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采取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加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大类招生已逐步被社会、考生了解和接受。目前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的现状如何,成效怎样,本文拟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1.1按类招生分流培养逐渐得到师生及家长的普遍认同

从2003年以来,大多数“211工程”学校实施了按类招生,在重点大学的感召之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按类招生, 按类招生逐渐得到教育专家、高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和接受。他们认为高校实行按类招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办学效益的提高。对学生来讲,按类招生加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扩大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后再选择专业方向,目标更加明确、选择更加理性。

1.2 构建了按类招生背景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中心环节,各地方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的总体方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即指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由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通识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是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1.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各地方高校实行按类招生的新模式以来,逐渐改变了以往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代之以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积极推行了以学生自主择择专业、课程、教师、时间为核心的学分制,逐步实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修订了以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从而建立了一套与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1.4实施了规范有序的专业分流

目前,许多实行了按类招生的地方高校都先后进行了专业分流的试点,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专业分流的文件与方案,对专业分流的原则、模式、依据、程序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都坚持了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既考虑社会需要,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主要依据“志愿+考核”的方式进行。分流前,由各学院统筹安排,从专业教学条件出发,制定具体的专业分流方案,包括分流专业、分流人数、时间安排、专业宣传介绍、填报志愿,确定分流名单等,经公示后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审定并备案。

1.5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行按类招生专业分流,减少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学生入校后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专业选择的理性思考,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由于很多学校都依据志愿加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成绩是第一位的,很多学生为了选择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学习更加自觉主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1.6促进了弱势专业的调整与优化

据一些地方高校规定:进行专业分流时,学生填报专业分流志愿数少于20人(有些学校是10人)的专业一般暂不开设,该专业在第二年分流时如果仍少于该数,则该专业在下一年暂时停止招生。因此专业分流使弱势学科专业发展面临萎缩和调整,强化了弱势学科专业的危机意识。弱势专业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专业内涵发展,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专业分流对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2.1学科门类不齐,相近专业分布不尽合理

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是实行大类招生的基本要求,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学科门类不齐,单科性专业较多,缺乏相关支撑专业,配套性较差。同时相近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同一学科大类下的相近专业隶属不同院部,或者个别学院的所属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这种不合理的专业隶属关系不利于按类招生。同时也导致了同样名称的类,各学校旗下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如有的学校“工商管理类”只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3个专业;而有的学校的“工商管理类”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7个专业。

2.2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实行按类招生分流培养,需要实行相配套的选课制与导师制,需要有充足的师资、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但在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许多地方高校出现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师资短缺,教师教学任务过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选课等制度也流于形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照本宣科、满堂灌比比皆是。

2.3专业分流不能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志愿

由于按大类招生所包含的专业存在冷热差异,加上学生选择专业的从众心理、趋同现象等原因,全部满足学生志愿是不可能的。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和就业前景佳的专业,学生们争先填报,冷门专业却无人间津,最后只能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主要是成绩)进行分流。自愿未能得到满足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2.4弱势专业的学风问题比较突出

专业分流出现了两极分化,成绩好的学生大都集中在优势专业,成绩差且表现平平的学生集中在弱势专业。差生组合在一起,觉得所学专业前途渺茫,毫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逃课现象十分严重,班级凝聚力差,集体活动难于开展,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少、相互帮助不够,学生管理非常困难,这将不利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同时给大学班级管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3.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按类招生实效性的对策

按类招生分流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招生模式发生了改变,它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资源配置、专业布局和学生个性的满足等方方面面。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按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实效,必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3.1科学构建专业框架,合理设置招生口径

专业框架的构建和招生口径的设置是按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应在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学校的专业布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地构建专业框架。在结合学校自身教学资源和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切合实际地设置招生口径。招生口径如何设置?是按大文大理、或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或按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整合,必须要在深入分析校内学科专业情况的基础上慎重进行。因为招生口径的设置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按院系招生的,应尽量以学科群组建院系,尽量避免相关相近学科专业分属在不同院系。

3.2加强专业建设,给学生更多专业选择机会

按类招生分流培养,不仅不能忽视专业建设,反而还应该加大专业建设和改造力度。因为学生选择专业的主体依据是专业建设所显示出的竞争实力,即专业的师资力量、发展前景、就业质量等。学校应对那些发展前景好、目前相对弱势的专业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植,切实加强弱势专业的师资队伍,改善实践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弱势专业变为热门专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

3.3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大课程信息量,也是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为保障学习质量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把教学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在一起,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3.4加强信息预测与反馈,妥善做好专业分流

专业分流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安全稳定,如何保证按照学生志愿、专业布局、社会需求,公平公正的进行分流十分重要。首先, 精心编制专业分流方案,在分流前要对各专业近年来的建设状况、就业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各专业的就业前景等进行预测,动态调整专业人数,以供学生参考。其次,要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向学生展示所谓“冷门”专业的发展前景,引导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要根据信息预测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爱好、特长做出理性选择,不要盲从。

3.5重视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弱势专业学风建设

专业分流使差生多半集中在弱势专业,由于他们的专业志愿未得到满足,思想波动较大,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对此必须及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真心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此外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弱势专业的学风建设。教师应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包容学生的个性。用自身的职业道德塑造学生、敬业精神感染学生,业务水平提升学生。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01203)“地方高校按类招生、分段式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锐,邵强.高校按类招生的理性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3):88-90.

[2]许玉清.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3)64-65

[3]边士洪.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6(5):78-79.

[4] 李玲霞.按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的具体实践[J].吉林教育.2008,(16):12

[5] 姜静.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0):83-84.

[6] 熊晓燕.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2

关键词: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校企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办学主体、双方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起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按照通用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也是根据这个思路来构建。

一、改革措施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重点在于,将每门课程都按照工作实际过程选取典型项目,所有专业课课程教学都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在实训中掌握理论。在培养方案修订中,与建筑企业和建设部门积极联系,获取与课程教改相关的信息,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改革方案中,使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宗旨。

1.注重自学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要想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建筑市场立足,扎实的通用能力、自学能力和灵活的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专业基础课开设时不要追求多而全,而要抓住主干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坚持学一门通一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信心。

2.注重核心技能锻炼

强化职业教育理念,为学生社会生存打下坚实的本领。以建筑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实习促就业,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辅,重视实践教学。第五至六学期开设了40周的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从学徒阶段上升到熟手阶段,让他们熟悉岗位,增加从业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

(1)以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每年都将定期对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走访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建筑市场中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适用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等做出修订。

(2)“以证选课”的课程构建体系。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根据职业特点,构建了模块式与阶梯式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某些课程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为考证服务目的。

(3)开展“订单式”培养。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根据建筑企业的需要,为了保证专业对口、专业培养的质量,克服种种困难,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

二、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新模式提出的依据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采用“1234”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职业教育五对接(一是专业与企业对接;二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对接;四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五是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上提出。这一教学模式结合安全技术管理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提出,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是模式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

2.“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指“一体”,其基本内涵是: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以技术、技能为主线。

2指“二素”,其基本内涵是: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强调文化素质。

3指“三段”,其基本内涵是:第一段:第一学期在校的基本技能学习;第二段:第二至四学期进行工学交替;第三段:第五至六学期在企业毕业实习。

4指“四阶”,其基本内涵是:让学生从第一台阶的生手,通过自我学习上升到第二台阶的孤手,再通过学徒制上升到第三台阶的学徒,通过最后的毕业实习上升到第四台阶的熟手。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融通,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融通,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相融通,这是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具体途径。因此说,“1234”人才培养模式正是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构件体系要求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四段三结合;3122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与实践,创新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四段三结合”的“3122”双循环人才培养新模式,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了工学结合教材、精品课、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成效显著。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建筑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校企合作重新确定专业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分析本专业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改变原有“3+1”单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建筑施工专业“四段三结合”的“3122”双循环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段三结合”的“3122”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 “四段”是指第一阶段以在校教育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做合一;第二阶段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专项实训为主,强化技能培养;第三阶段以在校内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为主,为顶岗实习夯实理论基础;第四阶段以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校企共育、共管。“三结合”是指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就业与顶岗实习结合;“三结合”在四个阶段相互渗透,其核心是“工学结合”。

1.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目标要求,参照岗位技能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原则,构建 “四段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订,确定了学生必须具备四项核心能力,使课程体系更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形成了“两段式岗位能力渐进”的实训体系。

1.3完成配套的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重新制订了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了考核方法与教学评价改革。建设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开发完成了专业教材,建设核心课与精品课程,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先决条件,从而完成了与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配套的课程内容改革。

1.4构建过程评价、多元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学校设计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调控。为确保评价模式的顺利实施与运行,制订了《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方案》等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作业文件,构建了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条件保障

2.1加强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正确方向提供保障

以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专业研讨会;定期召开道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会议,为形成科学的“3122”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而保驾护航。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实现,学校全面加强了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队伍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并提供在资金和其他各项条件方面全力支持,为改革的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2.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改革的落实提供实训条件保障

学校通过校企共建等途径,建设了“建筑施工专业实训基地”,与多家施工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实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需要。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

3.1校企合作建立改革团队

学校建立以专业教研室牵头,外聘专业教师及企业专家参与的改革小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改革中所制定的主要方案必须要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校企合作确定专业人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为充分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企业和相关院校进行学习调研,并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理事会,共同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定位,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3.3科学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和工作任务

根据确定的专业人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对工作岗位的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对完成岗位规定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等方面的职业行动领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对初步形成的在“312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用人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意见,并走访征求优秀毕业生意见和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再次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优化和完善。

3.5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新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了学生及教师由学校单一管理、评价、考核的制度,建立了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创新与成效

4.1建立了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创新与实践,已形成我校建筑施工专业专业特色的“四段三结合”的“3122”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教学效果良好。

4.2课程体系建立,教学内容改革完成

通过建设,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标准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出版配套教材;制定了标准详细的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精品课、核心课建设完毕,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课件;形成了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现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系列实施细则;制定了评价模式实施标准,完成了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

4.3教师队伍素质普遍提高

通过 “3122” 培养模式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校教师资源软实力建设效果显著。

4.4学生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312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大幅度增强。

4.5用人单位给予好评

“3122”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真正能在实施“学习―工作”+“工作―学习”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运行操作,学生始终保持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学习成长。实习学生的表现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5.结束语

面对现阶段中职教育现状,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形成特色的建筑施工专业“3122”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职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质量工程;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于2007年获校级质量工程立项,2009年获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立项。三年来,项目建设坚持以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逐步形成一整套改革实践的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特别是注重将“四条主线”、“四个学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荣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二等奖,学生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实验区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三年来,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实验区改革实践

1.1紧密结合学位评审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大家充分认识到人才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三明学院作为教学型地方性本科大学,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应该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培养能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凝练出“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十六字教学理念,并在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2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1]

目前中国的大学层次不一,各个层次的大学代表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就成为各个高校能否有特色,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而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认真研究、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基本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际上是教育部给予各个高校如何根据自己的社会定位、办学目标去探索人才培养途径的尝试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可以有施展的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在模式创新中必须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来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在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清楚的条件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相符合,这是创新实验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3努力构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将实验区改革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除了模式创新性、先进性外,更关键的是模式的可操作性,能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活动中加以实施和实现。本实验区提出的模式具有通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P[2]P。实验区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经验、

新模式基本指导思想P[1-2]:全面贯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三明学院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教学理念;坚持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来启发、教育和要求学生;教学中坚持基本理论、核心能力、基本技能、人文素质等四条培养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坚持以计算机学科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编程能力培养为主导,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外显能力的培养,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规范化、系列化。切实加强教学、思想政治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质量工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强,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海西建设服务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1.4实验区改革成效

实验区改革实践3年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已初见成效。

1) 本项目作为三明学院《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内容之一,2009年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排名第三)。

2)2010年11月,2007级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参加2009首届海峡(三明)动漫大赛《生肖足球》获该赛设立的唯一最佳创意奖,《酒后驾车》获第三名。

3)2010年5月,2008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组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编程大赛(ACM),与全国100多所院校同学同场竞技,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铜奖。

4)2010年4月,2008级学生临时组队,参加福建省年职业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获三等奖。

5)2010年6月,由200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班陈夏、李嘉琪同学制作的《数字安贞堡》作品,在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获最高优秀奖。

6) 本实验区启动班级2006网络工程专业班的毕业设计,获优秀等级的作品数占整个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四分之三。

2实验区改革的思考

历经三年多的实验区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教学改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多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才的思考,这种思考其实是改革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困惑,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设计,更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培养路径的问题,它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上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是一个总体的要求,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体现和落实;下启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给出要求,对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也就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对过程的设计很可能被忽视,最终出现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培养方案很新,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跟上,教师们对培养方案的理解不到位,每门课程的教学未能达到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因此,在精心制定培养方案之后,更重要的是抓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的落实。

前面说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高级工厂,学生的质量也就是产品质量,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的做法引入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如图2所示。

此模型也叫“三次质量关”管理模型。从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只看最后结果。把好成品质量,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社会。首先从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就牢牢把好设计质量,也就是把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质量,否则,过程工艺和出口检验机制再好,产品也未必受社会的欢迎。所以,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中必须认真调研学习,既要了解市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必须从学科专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精心从功能、过程和出口检验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反馈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整个实验区的改革工作。

2.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建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

为实现大学大众化教育和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从战略的高度审批新建了一大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提出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型大学的分层次办学的思想,对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宏观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大学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开始从草创期进入成长期,如何办好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摆在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成长道路,不能简单模仿老本科大学的发展道路,只有认真贯彻教育部在审批这类大学时的初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让大学教育接近社会需求、接近工程实际,是大学教育回报社会的正确追求。在办学中实实在在地按教学型的要求,搞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建设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本科硕士点博士点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高校来培养硕士、博士?这样的模式硕士、博士质量又如何?当今在各个行业最缺的是工程师这一级善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是中国实现人力资源大国梦想的关键,因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该为国家实现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服务。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植根于本地(以地/市为划分单元),各个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支柱产业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的人才种类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不论发展何种产业,都需要大量工程师级的应用型人才。这也就给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留下了发展空间,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根据自己所处地方的实际,努力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当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部在高校招生政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等方面应该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2.3建设一支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干部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绝非易事,必须有一支懂得高等教育内涵和规律、清楚学科内涵和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管理队伍,使改革的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建立起由系领导、教授和热心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组成的领导团队是顺利推进模式创新的关键。

2.4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让全体人员理解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团队外,让全体参与改革的教师理解

改革的意义、改革的内涵和如何进行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获得成功,真正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为再好的设想或改革方案最终的落实是通过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没有全体教师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要想让教师们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一是要让教师清楚改革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系和改革的意义;二是要建立起相应责任制和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使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建立一定的学习培训制度,及时把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改革的具体要求告诉全体教师,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总的要求就是通过改革活动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我们实验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3结语

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探索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虽然得到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好的想法,但如何培养好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一个摆在地方性新建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卢昌荆.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4):15-17.

[2] 卢昌荆.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刍议[C]//三明学院. 全国新建综合本科大学第七次研讨会议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24-227.

[3] 庞思勤. 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R]. 北京:全国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专题研讨班,2010,5.

Innovational on Experimental Area for the Practical IT Talents Development

LU Changjing, QIU Jinming, LIN Keming, YAN jianjun

(Department of 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4, China)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5

一、“县校合作”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职院校可助力县域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阶段,以县域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的“校县合作”模式通过8年的建设,率先在制造业领域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特色,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上,各方将拓宽合作领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县校合作’从单一的科技合作向一体化合作发展,建立“资源整合、多赢共进”的全方位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此为契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新近成立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将继续引领“县校合作”的发展方向,续写新的篇章。

2、休闲度假旅游的不断兴起,旅游教育可加速行业转型

众多学者认为,休闲度假旅游、休闲产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经济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发展速度非常迅速[2]。宁海县作为徐霞客开游地和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拥有海洋、温泉等特色资源,2011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亿元,已有9大旅游景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2家,现已将休闲度假旅游作为拉动消费、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推进,亟需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徐霞客旅游学院的成立正当其时,能够发挥其支撑作用。

3、旅游管理毕业生培养方案有待提升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分别在地理、历史、经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相继成立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规模庞大,质量不高;专业同质,缺乏特色;理论滞后,脱离实践;课程求全,体系不佳;技能不足,训练较少;以及师资培养不畅,教材建设落后,教学方法呆板等,难以完成培养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往往达不到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且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失率较高[3],此种状况亟需改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始于2001年,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先后尝试了“岗位课程”、“工学交替”、“订单式”、 “2+1”等多种模式改革,导游资格证通过率、首次就业率等多项指标领先于同类院校,具备了一定的改革经验和基础。

4、高职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专业人员急缺的局面,但在培养质量上却无法完全满足客人需要和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水平仍尚待提高。如何与地方县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良性互动,与旅游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是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进行提升水平应重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持续改革和创新。

二、“四维联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

我们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政府、企业、学校状况,了解旅游职业岗位需求及岗位技能,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摸清了旅游工作岗位与教学环节内在的对应关系,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机构、时间、空间、人员“四维联动”的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1、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的机构联动模式

“县校合作”层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共同组建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宁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和宁海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走向全面合作,便于教师开展研究、服务实践锻炼。专业与旅游主管部门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局下属的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培训。教师与旅游行业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协会合作,成立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在学生与旅游企业对接层面,新开辟一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作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并尝试共建营业性的酒吧及旅行社。探索发挥高职院校、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资源共享,共同投资和建设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如此,校县搭台,从上至下,多层对接,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全面联动,在纵向延伸,在平面延展,形成从上而下的环环相扣的各级各类机构,成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保证。

2、探索“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的时间联动模式

在教学安排中,高职阶段三年实践不中断,每个学期有训练,认识实习、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层层递进。我们推出实践学分,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在旅游企业进行兼职打工,反复强化,不断深入,从而实现时间的“分段分时联动、课内课外联动、学期内外联动”。同时,还将在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产业经营理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借助优秀旅游企业的外力促进专业发展:研究旅游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举办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活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企业交流讨论,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授课或讲座,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担任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发教材,以及旅游企业赞助并参与导游风采大赛、小批量订单培养、企业提前录用毕业生及做好行业名师带徒工程,加大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日益贴近岗位和企业需要,最终服务于当地旅游经济。

3、探索“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空间联动模式

将探索把课堂与职场相连 ,努力尝试理论学习与职业工作的一致性,如:在校园进行导游基本功训练,在景区进行景点讲解训练,在本市进行地陪导游训练,在华东地区进行全陪导游训练。不断加强实践,积累服务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同时,结合线路踩点、景点采风、课余兼职、跟团实习、顶岗导游、义务导游、撰写导游词大赛、摄影比赛等,大力推行工学交替,加大实践学分比重,使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先进的生产现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战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创设真实环境,努力往“课堂即职场、职场设课堂”的方向迈进,使得空间联动起来。由于学生有多次在旅游企业工作的机会,有多次与旅游企业接触的机会,也有了更多双向了解和选择的机会,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和顺利就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实现零距离或近距离就业。

4、 探索“人员身份互换,多方互惠共赢”的人员联动模式

我们选择合作基础良好、关心高职教育发展、管理先进水平的高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为合作伙伴,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行社的生产和服务,参与导游培训、线路设计、活动策划、营销推广,并为其旅游景区的开发、导游词的撰写、服务程序的设计、管理过程的诊断、在岗员工的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为宁海县提供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指派专人为学院实验旅行社提供人力支持等。同时,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研究、培训、服务一条龙。

三、“县校合作”下“四维联动”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我们的改革方案以机构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以管理为保障,以人员为动力,创造了“多元参与,多层对接,共建共享,永续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重心下移,服务县域,面向基层培养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受制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和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配置不均等原因,高校毕业生中真正深入县域就业的不多,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县域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局面。我们主动适应县域发展需要,找准旅游专业在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面向旅游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旅游人才,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面向岗位,工作导向,工学结合提高实践有效性

我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面向导游、酒店服务等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基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和获取从业资格的需要选择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所学能所用。同时,注重在做中学,在工作当中获取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既能反映真实生产的复杂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又可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功能的实践实训教学场所,工学结合将能大幅提高实践(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3、多元参与,多层对接,拓展服务社会广度和深度

我们充分考虑了地方上的县政府、旅游局、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的多元参与,又在学校层面有相应的徐霞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师、高职学生的参与,通过徐霞客旅游学院、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旅游培训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校企合办旅行社或酒吧、企业实践(实训)等,让专业教师迈出校门,让企业骨干走进课堂,让学生服务于企业,拓展了师生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4、利益驱动,各方合力,助推校企合作的永续发展

在“四维联动”模式下,各相关方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县级政府追求经济发展及形象提升,旅游局追求旅游经济发展及行业地位提升,旅游协会期望增加凝聚并解决问题,旅游企业渴望获取人才及提升素质;高职院校追求扩大办学空间及社会影响,专业教师期望自我提升及施展才华,专业学生期待提升技能及增强就业竞争力……在组织、制度保障下,各方投入资金、设施、设备、智力、人力及其他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共享建设的成果,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永续发展。

四、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保障机制

1、政府支持的推动机制

我国高职教育尚处低级阶段,且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若无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验表明,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资金投入,是推进专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县校合作中,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奖励措施和经费资助,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维联动”改革中必须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

2、校企互惠的利益机制

在高职旅游专业改革与建设中,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获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廉价劳动力,争取到政府对企业的鼓励政策、因校企合作而带来的良好社会声誉,以及学校对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而学校的利益体现在:得到企业设施、环境和师资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完成实践实训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使得它们为了自身需求的利益而主动付出,通过互利共赢来维系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是必须重点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包括功能设定、机构设置、环境建设、人员配备、日常运行等,应做好教学、师资、学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应建立评估机制,从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评价,教师的配备、进修、考核 ,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参考文献】

[1]熊惠平, 蔡泽伟. “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下移”发展简论[J]. 教育与经济, 2012, (4):43-4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6

关键词:经管类院校;安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真爱生命。因此,人们对生活与工作中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目前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并且亟待提高,近期我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14年5月2日的广东省珠江口水域两船相撞事故、2014年5月3日的广东省茂名市一个在建石拱桥发生崩塌事故、2014年4月7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下海子煤矿发生的透水事故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随着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社会职能对安全工作者的要求,已不再简单地归结为只是研究解决具体安全问题或个别安全技术的专职人员,而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的安全管理加技术的通用人才。对于承担如此重要社会责任的安全专业人才,国家需要,北京需要。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各院校安全工程专业都在探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文的研究内容源自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经管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本文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分析经管类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希望能对我国经管类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甚至是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借鉴作用(以下简称安全工程专业为安工专业)。

二、经管院校安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经管类院校自身问题

经管类院校,顾名思义是以经济和管理为主的院校,强势专业一般为金融、经济、管理、会计等,安工专业为弱势专业,所以经管类院校安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有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学生报考经管院校的时候工科专业为非首选专业,致使工科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调剂专业或次选专业,所以学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学习缺乏认同,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安工专业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数学、物理、实践等内容要求较高,课程难度相对更大,使学生在经济管理环境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第三,在就业上,经管类院校安工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他综合性大学或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更难被社会认可,这些因素对安工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诸多困扰。

2、实践教学问题严重

2012年,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的《2012―2013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显示: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质量排名为第46位(中国总体排名是第29 位),是中国7个“创新”指标中最差的指标。这表明,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甚至是经济的发展。在麦可思公司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不能达到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意味着高校人才实践能力提高任重道远,高校毕业生非专业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1]

同样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安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目前财经类院校安工专业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设备利用率低

我院的矿山安全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的设备都是国内较先进的设备,但是购置的时候缺乏整体安排,没有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合理购置,致使许多实验设备闲置。

(2)学生实践效果差

在学校安排的实习中,没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和量化的考核指标,实践环节的考核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印象来打分和评估,不能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缺乏公平性和竞争型,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走马观花,达不到实习应有的效果。

(3)学院及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应聘到高校教师岗位,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教授内容大都是按照书本内容照本宣科,不清楚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学校对学院的考核内容中关于实践教学部分内容也没有明确和量化,导致学院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4)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性不够

实践内容整体规划性差,内容陈旧,安工专业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不少教师仍然采用多年不变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现代的安全管理工作脱节,更不能完全契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也没有按照教学安排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所以现阶段的实践教学根本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2]

(5)实践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实践活动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限定之内,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践活动,但是实际上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3]

3、专业依托性没有优势

安工专业一般依托于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如:矿山、化工、建筑、交通、机械、石油、航天等行业,但是,像我校这样的经管类院校没有这些能与安工专业相辅相成的上述行业的专业。从国内所有安工专业来讲,经管类高校的安工专业的方向性不明显,与其他类学校的安工专业学生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如何将我校的安工专业办得有特色是我们现阶段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4]

三、改革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晨,我国的安工专业教学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关于所谓的“小安全”和“大安全”的争论也出现在我国安工专业的教育和研究领域。很多学者都认为“大安全”指的是能应用于所有行业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安全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的人才往往被称为安全工程通用型人才,“大安全”的培养模式能为学生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拓宽安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所谓的“小安全”是与以往的行业性安全有区别的,教学的重点是以“大安全”的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深入学习和研究某个行业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这种培养的人才被称之为安全工程专业型人才。[5]

由于我校属于经济管理类大学,安工专业的行业依托性差,所以我校的安工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应以“大安全”的培养内容为主,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语言功底,并且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对各个行业的安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课程安排上以安工专业的基础理论为主,例如系统工程、运筹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课程,并且开设比较常见的行业安全课程使学生对各行各业的安全问题都有所了解,由于经管类院校的特殊性甚至可以尝试开设经济管理专业领域的安全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2、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1)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计划相符合,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前后顺序性,能配合课堂教学,并且能验证和启发课堂教学,例如安全管理课,在课堂教学上讲了很多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被验证,学生将很难理解并且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应用,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可以在实践环节设计一些下学期将开设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可以提前对将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下学期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2) 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互惠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

企业方面:企业能开放各个部门的管理流程与工艺流程让学生参观与了解,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由资深的工程师给学生培训。学校方面:给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输送优秀人才。

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根据社会对安工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教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企业和专家共同讨论哪些课程是安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哪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较多、哪些课程属于了解性的,课程与实践教学如何配合问题,课程的逻辑性问题等。

之后在学生入学时学校可以聘请在企业工作多年资深的工程师为学生介绍专业的应用情况及专业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对安工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对专业有信心和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在学生入学后实行小组导师制。一年级的时候由导师辅导学生基础课程,在二年级之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每个学期结合课程和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设计一些专题项目,按照实际项目工作方式由各小组分别完成,最后由导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给各个小组打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更加熟悉专业的内容,也能使学生及早地适应项目工作,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和工作打下基础。

聘请企业的专家给安工专业的学生经常性的开展讲座和培训,使学生能够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并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

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由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打分,打分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分数最后录入学生的成绩单。

根据企业的需要,学校安排专家给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基础的培训和指导,并分担企业的改造和研究性项目。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地观摩和实践,使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经管类院校的特点,分析出安工专业在经管类院校存在专业弱势、专业依托性差、培养方案难确定、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经管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并提出强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改革方案,希望能对经管类院校办好安工专业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为我国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指导意义。(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祥春.陈金伟.毛燕军.赵鹏飞.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学科专业建设.2013(16):53-56.

[2]董黎刚.财经类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69-273.

[3]周德红. 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改革.2012(12):25-26

[4]田震.马小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多样性人才培养.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17-19.

[5]肖知国.大安全模式下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合理模式探讨.重庆大学学报.2008(10):75-78

(下接第70页)

无论是留学归国的学生,还是被强迫剪辫的农民。随着民国的建立,男子剪辫稀松平常,他们便将不满转移到女子的剪发。

因此,鲁迅小说中就出现了一个相关联的意象:手杖。假洋鬼子用手杖打压那些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反抗者。而N先生的手杖则带有鲁迅先生的主观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那些麻木不堪的国人的痛打。

(二)启蒙者即革命者

革命者在政治革命后陷入了惶惑,他们找不到出路,民国显然不是他们之前设想的样子。在革命队伍里人的目的并不相同,有些人是想帮人们摆脱被压迫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对革命的前途思考清楚,有些反清只是想恢复汉人的统治。

革命者通过暴力获取胜利,但却没有在精神上解放人民。他们和民众之间有着很深的思想隔膜:被解放者不能理解革命者的思想。西方的革命是在社会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而中国的革命始终在摸索着前进,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少数的。革命者没有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在同一个层次上,他们不能相互理解。

四、结语

正是人们消极适应环境才使鲁迅从“辫子”角度抓住人们的共性特征进行解读:一个国家的出路不仅在于进步的人群,更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的任务不仅要推倒旧的社会制度,还要将心中的旧思想彻底清除。他们对自身的悲苦命运缺乏个人意识,落入苦难而不自知,对此,鲁迅怀着对人民的关怀,不断斗争为他们争取做“人”的资格。(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张成.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文化解读[J].硕士论文,2006.

[3]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8-53,76-121,54-63.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43-255.

[5]周作人.关于鲁迅[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217.

[6]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