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1
关键词:芳香植物;精油;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TS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8302
1引言
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是指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的一类香料植物[1]。芳香植物的用途很广,是调味品、药物和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因芳香植物产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以及大多不存在毒副作用等原因,其开发和利用在国外发展迅速。
资源综合利用是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随着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和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资源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但是,芳香植物提取过程中的废弃物没有很好解决,提取过程不但有废弃物产生,而且冷凝水不能循环利用,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降低了芳香植物所创造的价值,而且污染了环境。因而研究芳香植物的生态化提取及加工的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芳香植物生态化提取及加工
2.1芳香植物生态化提取技术
芳香植物精油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压榨法)和新型清洁方法(微波诱导法、吸附法、分子蒸馏、超临界水萃取、液体CO2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早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非常普遍,至今仍被人们沿用和改进。有机溶剂浸提香料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此方法易损失头香,难以避免化学溶剂的残留,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使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微波诱导法制取的精油品质好,色泽浅,质地纯,但单独用乙醇或己烷为介质都只能获得部分主要成分,即使两种介质一起使用,仍有一些主要成分无法提取出来。分子蒸馏方法对精制热敏性、高沸点的天然精油有一定优势。超临界水萃取的精油纯度高,前后处理的要求较少;但萃取时温度压力都较高,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强,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有一定限制。液体CO2对植物中所有的亲脂性化合物都有很高的溶解能力,该法获得的产品含蜡少,但选择性差,而且选择性地去除高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比除蜡还难。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流体在超临界状态具有高溶解能力、高扩散系数、低黏度的特性而进行的有效成分提取的新技术。它对用一般传统分离方法难以解决的低沸点、易水解、水溶、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显出独特的优势,但无法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要取得高品质精油需采用多级萃取,难免有化学溶剂的残留。
综合以上各提取方法,水蒸气提取方法提取过程既不会有化学物质的残留,也不会造成香气的流失及影响品质, 故笔者认为水蒸气蒸馏方法是最符合生态化提取的最佳方法。
2.2芳香植物生态化加工模式
生态化提取装置的提取原理如图1所示,收获原材料后得鲜花枝叶,可经两种途径获得产品。途径一,可经留香干燥、留香灭菌技术获得芳香植物干燥产品,包括干燥花叶、香饰香品、调味料。同时废弃的秸秆可经发酵还田作农肥。途径二,将鲜花枝叶放入蒸溜釜中,由锅炉提供水蒸气,蒸溜釜中材料沸腾后产生的蒸气进入冷凝管,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蒸溜釜中的蒸气经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冷凝水可经凉水塔冷却后再次进入冷凝管,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进入油水分离器的液体,出现分层,上部的为精油,下部的为芳香蒸溜水,经包装可依次制成各种精油、花水等产品。 蒸溜釜蒸馏后剩下的煎汤经旋转蒸发、喷雾干燥两个过程,可制成生物农药;同时也可经精细加工做成食品添加剂。残渣经烘干、粉碎可制成动物饲料。
3芳香植物生态化提取及加工的生态学分析
芳香植物生态化加工体系的本质是模拟了生态系统的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原理,按照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一般规律,在原有食物链中引入新的链环,延长或完善食物链组合,增加第二、等三级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做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总体来讲是利用植物有机体为营养源,通过有机能、化学能来分解植物体,将有机物质转变为无机物质的过程。在深加工过程中利用食物链加环原理,添加一些能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设备,这样做提高了该体系中能图1芳香植物精油提取及加工的生态化模式量和物质的循环的效率,使芳香植物的深加工体系真正成为一个无废物、无污染物的排放,所有副产物都转变为产品的生态化加工工艺。4芳香植物生态化提取及加工的前景
在以前的芳香植物加工过程中,对花水、煎汤、残渣等废弃物未进行有效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该工艺是集芳香植物生态化栽培技术、生态化提取加工、留香干燥灭菌包括生态产品精油、花水、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干燥花、调味品、香饰品等产品为一体的物质多重循环利用的生态工艺,也是完全实现精油副产物——芳香蒸馏水、煎汤、残渣等的再利用,并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加工系统无任何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完全生态型的加工工艺。因而该工艺是一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生态农业技术,也是一种能使农业更好地走生态化、高附加值、健康化的发展方向的生态农业技术。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王勇,等:芳香植物精油提取及加工的生态化模式探讨工程与技术
参考文献: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2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3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新认识。
传统的认识是: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建立起一统天下的公有制,才算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并且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观点来行动的。字串3
但是,这样的观点未必正确,未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如于光远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社会主义者确有消灭私有制的愿望,却没有把私有制彻底消灭干净的事实。之后他又鲜明地说:“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公有私有并存的社会。”还说:“马恩从来不说公有财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①
字串4
我很赞成于光远先生的这一论点,只是我同他的论述不完全一样。我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消灭私有制。为什么不能消灭呢?因为消灭了私有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原来的认识必须修正。字串9
事实上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党的十五大报告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当然包括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也包括多种形式的私有制,更包括公有私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没有私有制就谈不上是多种所有制。这当然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是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大的发展。然而十五大报告讲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再怎么长,也总归是一个暂短的过程,一百年不行,两三百年总行了吧!那么,初级阶段结束后怎样呢?我的看法是:整个社会主义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共同发展。不能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以后,一下子就要变成公有制的一统天下。字串2
为什么整个社会主义都应当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呢?一个基本的根据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应当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至今我们还看不到可以用别的什么体制代替市场经济体制。以往我们采用和试行过的计划经济,因为它彻底失败了,才改行市场经济的。而体制上的市场经济概念,理论上即商品经济概念。由于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是不同的所有者交换产品、交换劳动的经济,因而它的微观基础必然是和必须是不同利益主体的所有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必须以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为基础,市场经济只能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二者要相互适应才行。单一的公有制是排斥商品交换的,它也排斥竞争,并且难以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实行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专业化和协作化的发展,促进不同主体间各种各样的交换,促进竞争,促进发展。这当然不是说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永存。就具体的所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来说,它们都是历史的,它们既有生就有死,都不会是万岁,并且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着的。它们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公有私有并存,并不是说其具体形式不再变化和发展,而只是说现在还看不到也不清楚将来用什么别的形式可以代替它们。反正不能再回过头来搞以往那种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了。如果有人还要那么搞,必然发生历史的大倒退。可能吗?绝对不会。字串9
如果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应是公有与私有并存,那必然发生另外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因为资本主义也是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它并不是全部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我现在形成的观点是: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来看,除了原始公社这个人类社会初期的历史时期以外,迄今为止,所有社会都是多种所有制并存。不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公有与私有并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不是单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国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以及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我们观察和判断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特征,不仅要看到它们是不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更重要是看作为主体和主导的是什么所有制。根据这个分析方法,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主体和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是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不就区别开来了吗?
字串4
(二)对五十年代的对资改造完全可以重新认识
字串3
如果前一个问题谈论的是未来,那么本问题要论证的则是过去。它们都与现实中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特别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着一种内在的、逻辑的关系。我坚决反对这样一种观点:五十年代消灭私有制经济是对的,现在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也是对的。这纯属风派观点,而不是一种严谨的学术观点。但仅仅这样论述是不够的。字串2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4
1.市场经济多主体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如在所有制结构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并存,形成了市场经济主体百花争鸣的局面。这种市场经济多主体大大解放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一方面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主体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促使社会经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追求效率成为经济发展口号和市场基本规律。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共存,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从市场经济的运行上来看,其大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追求公平,崇尚个性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实施统包统销,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公平,讲究竞争。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及激烈的竞争体制,利益的分配不再以平均分配为目标,主体成员与其创造价值直接挂钩,每个利益主体不可避免的要求分配公正和机会、竞争均等的要求,市场经济以尊重每一利益主体的独立、平等为前提,在价值分配中寻求公正合理性的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益分配。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活动主要由国家统一配置,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打击了经济主体个性的发挥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和资源位置的一种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奉行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模式,人们开始崇尚个性、开始追求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发展环境。
二、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价值观体系
1.公平为主,效率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应注重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公平和效益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一致的关系,寻求两者协调一致关系,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须解决课题之一。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发展经济过程中收入差别的存在,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而在实施分配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强调公平为主,效率兼顾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提高,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2.兼顾个体、集体、国家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经济主体竞争激烈,竞争是市场活力的源泉,没有竞争就不可能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但有竞争力便有利益冲突。过去的计划经济实施平均主义,过于强调集体、国家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严重地打击了个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热情降低,必然致使社会平均效率降低,从而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而,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机制。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个人、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培养爱国情操,形成良好社会道德。经济主体应追求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保证其行为合法性,彼此间形成规范有序的合法关系。国家司法部门严格遵守法律约束,严格执法,打击一切不法行为。理性把握经济与经济秩序间的平衡协调,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和谐统一。集体和国家充分重视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则需提倡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国家利益至上,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协调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并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5
【关键词】按劳分配 机制 实现
一、重建按劳分配实现机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所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分配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对社会产品作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提供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但合理的分配制度尚需合理的实现机制作保障。我国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情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又日渐凸显。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而分配不公的基本表现之一就是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报酬较低。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报酬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现机制已基本失灵,而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现机制尚未建立。因而,要推进社会建设、遏制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按劳分配实现机制。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使劳动者真正做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人民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因经济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要保证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关键是要切实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表现。这一分配制度的实现必须有相配套的实现机制,而这种实现机制与社会经济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按劳分配制度是通过国家下指令、发文件的方式实现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掌握着全部社会资源、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经营者,而且还是大小事务的管理者,这种“三合一”的地位决定其自身有充分的基础条件来实现按劳分配。然而,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按劳分配不可能通过国家下指令、发文件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按劳分配呢?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他们有一套增加劳动者报酬的机制,亦是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这套机制是以法律作保障的,它包括允许劳动者游行、示威、罢工,通过工会与资方谈判,向资方施加压力。
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和思考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从国情出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造,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将其与社会主义结合了起来,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化程度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其与社会主义结合运行的过程,依旧有不少问题凸显出来。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废弃以往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原来旧有的思维、管理模式和利益格局。但是要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公有制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市场经济则追求的是社会个体的利益。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依旧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计划经济体制残留下来的粗放模式,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在新的市场经济机制下,我国部分地方开始一味的追求经济快速的腾飞,甚至将GDP的增长率列为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致使很多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盲目地采用了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发生了碰撞,加大了社会发展所受的阻力。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即先易后难,双轨过渡。但是在逐步进行市场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却没有及时对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体制进行改革。这便导致市场经济体制后期呈现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明确、计划和市场不分明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用计划代替市场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在宏观上进行调控,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残留的旧思维、旧管理模式,政府过多得参与到了市场中,从而干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继而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行业被政府企业所垄断等情况。使得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得不到保证。同时目前市场的法制法规还有待完善健全,制度上有很大的漏洞。这便导致市场上不时的出现法治与人治纠缠不清、权利和资本的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现象,滋生了制度性上的腐败。部分官员利用制度上的缺失损公肥私,非法得力,使得社会发展的阻力不断增大。
(三)收入差距增大,造成社会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由于其在制度、规范上的缺失,导致了不公平的现象的产生。在顾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时却忽视甚至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并由此导致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和阶层分化的现象。
二、对问题的思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我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和问题。但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是不变的。在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和难题的首要条件。
(一)改变以GDP作为经济增长唯一性指标的旧有思维。GDP的增长是衡量经济增长的诸多指向指标之一。在估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时,我国政府应当适时引入其它类型指标。将多个不同的指向型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估。不宜再将GDP指标作为考核一个政府官员政绩的唯一性经济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再次出现部分地方官员为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提升而使用“三高两低”经济方式的情况。
(二)正确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大前提并没有变,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变。我国政府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更应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姿态进入经济运营的过程中,充分行使其所有者应有的职能。我国市场还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生产力的水平较为落后,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够深,整体欠发达。因此,政府对于市场的指导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宏观调控上,同时还肩负着建设、培养、组织、改革市场等一系列职责。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就可以随意作为。政府的职能必须明确化,规范化,避免再次出现计划代替市场的现象。同时,国家政府可以限制性开放一些垄断行业。在国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另外,国家政府应该完善监管市场的相关机制,从制度上铲除腐败出现的土壤。
(三)解决好收入分配的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准则。效率优先,即将市场机制引入收入分配领域,承认收入的差异性。同时兼顾公平,即尽量缩减甚至消除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在权力上实现公平。由此可见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的一剂良方。而同时国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提升国民对物质生活条件和收入分配的满意度。
小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已过去了20余年。在实践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颇见成效。但是就当前而言,其面临的问题是也十分的艰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大前提: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然后改变旧有的只以GDP指标为参考的经济增长评价体系,引入新的评价指标,不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同时,国家政府应充分行使并明确的职能,规范相关制度。最后,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提升国民对物质生活条件和收入分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顾钰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1):128-131.
[2] 徐春.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J].学习与探索,2009,(3):31-34.
[3] 周新城.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若干思考[J].经济经纬,20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