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1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估目的
全面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促进各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学校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第三条 评估原则
(一)统一标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并按照统一要求开展评估。
(二)统一程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按照“学校填报数据、省级实施、国家总体评估”的程序开展。
(三)客观公正。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进行评估。评估程序透明,评估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注重实效。强化结果运用,为办学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第四条 评估范围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
第二章 内容与工具
第五条 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和办学效益等六个方面。
基本办学条件:主要考察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校舍及信息化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主要考察学校教师配备与结构。
课程与教学:主要考察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开设结构。
校企合作:主要考察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时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情况。
学生发展:主要考察学校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办学效益:主要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和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程度。
第六条 评估工具包括数据表、调查问卷和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
数据表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表》《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情况表》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情况表》,由学校填写。
调查问卷包括《校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分别由学校校长和一定比例的学生填写。
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将以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校验、汇总和分析。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学校在规定时间登录指定网址,按照系统操作说明和提示步骤,认真完成相关数据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在线填写调查问卷。
第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数据填报进行指导和过程监督。督促学校按规定时间上网填报相关数据信息,保证所填数据真实可靠。
各省登录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获取本省学校数据信息,分析撰写完成省级评估报告,并以函件形式报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第九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和省级评估报告,建立数据模型,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国家评估报告。
第十条 学校填报的数据是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能力的基础,学校应认真、准确填写。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核查填报数据的质量情况,如发现编造虚假信息和瞒报等现象,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
第四章 结果运用
第十一条 向社会国家评估报告和省级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第十二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评估结果提出整改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校改进工作,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三条 各地依据评估结果,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评估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提高政府重视程度,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学校及主要负责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指标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4.信息化教学条件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6.生师比
7.“双师型”教师比例
8.课程开设结构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12.年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
13.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14.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15.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16.3年巩固率
17.直接就业率
18.专业点学生分布
19.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
二、指标说明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指学校通过各种财政渠道获得的经费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预算外、专项、经常性补贴等,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指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与在校生总数之比。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是指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实验、实习、科研等仪器设备的资产值。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指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总面积与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之比。
4.信息化教学条件:指中职学校保障教学的信息技术条件情况,包括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上网课程总量情况等。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指学校校内实践(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教学的工位数,即实践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做中学”单元数,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6.生师比:指学校每位专任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数。
7.“双师型”教师比例:指学校“双师型”(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比。
8.课程开设结构:指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等课程开设情况。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指上学年在校学生参加校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指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基地)实习时间,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指学校接受企业订单(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合同约定相关就业和服务年限的订单)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指学校每年度用于支付企业兼职教师报酬的总金额。
12.年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指学校每年度专任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总和,以及每年度学校专任专业教师人均参加企业实践时间。
13.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指企业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设备在学校,产权属企业,学校有使用权)的总资产值。
14.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指学校当年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
15.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指学校当年已获取所学专业国家资格认定体系内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仅统计国家统考类或人社部统考类证书。
16.3年巩固率:指学校毕业班学生数占该年级入学时学生数的百分比。
17.直接就业率:指学校当年已直接就业(含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
18.专业点学生分布:指各专业点在校生分布状况。
19.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指学校学生数最多的几个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程度。“区域”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县(市、区)。
权威解读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关要求,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制度,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暂行办法》制定出台的有关背景和考虑?
答:由国家制定标准并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职业教育评估,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估制度,有力促进了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我国先后开展了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试点评估、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选、示范中职校遴选与建设评估等工作,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以往的评估工作更多的是作为重点校、示范校建设的抓手,而忽略了对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监督和指导,且评估以现场考察、定性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管办评分离不够、第三方参与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等,导致评估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国家有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普通中职学校办学保障条件薄弱,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急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如何充分发挥评估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激励、导向作用,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切实高办学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院校评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随着管办评分离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建立健全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转变评估方式和评估手段,推动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便捷化提供了可能。我们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需要,落实管办评分离工作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基础上,促进各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学校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记者:请问《暂行办法》是怎样制定的?
答:《暂行办法》的制定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工作:
一是开展基础性研究。通过调研,了解了国内外职业院校督导评估工作经验和做法,明确了建立完善职业院校督导评估体系的思路和框架。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明确了构建职业院校督导评估的办法和模式,初步形成了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的基本思路。
二是进行指标体系研发。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状,从“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办学效益”六个方面,组织研制了能够反映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的评估指标,并开发了包括数据表、调查问卷等相配套的评估工具。
三是形成《暂行办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和工作需要,对评估工作进行整体设计,起草了《暂行办法》草案。并广泛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和中职学校校长的意见,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提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修改,并经书面征求成员单位意见后再次完善,形成本《暂行办法》。
记者:请问《暂行办法》主要做了哪些规定?
答:《暂行办法》共5章16条,分别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的目的、原则、评估范围、内容和工具、实施方式和结果运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第一章主要对评估工作依据、评估目的、评估原则和评估范围进行了规定。第二章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评估将采用的工具作了说明。第三章则明确了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和工作要求。第四章强调了评估结果的运用。第五章为附则。
记者:请介绍一下《暂行办法》对将接受评估的中等职业学校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答:《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的范围是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
记者:《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评估内容有哪些?相应的评估工具是怎样的?
答:按照“结果导向和可操作性”要求,《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估内容涉及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和办学效益6方面,共19项指标。
“基本办学条件”方面,主要考察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校舍及信息化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方面,主要考察学校教师配备与结构。
“课程与教学”方面,主要考察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开设结构。
“校企合作”方面,主要考察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时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情况。
“学生发展”方面,主要考察学校在校生巩固率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时考察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办学效益”方面,主要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和主要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程度。
上述内容综合在一起,基本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水平。
评估工具主要由数据表、调查问卷和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组成。数据表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表》《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情况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情况表》,由学校填写。调查问卷包括《校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分别由学校校长和一定比例的学生填写。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将以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校验、汇总和分析。
记者:按照《暂行办法》,评估将如何组织实施?对有关部门和学校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评估工作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采取“学校填报数据、省级实施、国家总体评估”的方式进行。学校按规定时间登录指定网址,完成相关数据表格的填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数据填报进行指导和过程监督;从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获得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分析撰写完成省级评估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按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和省级评估报告,建立数据模型,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国家评估报告,并以适当方式。
由于学校填报的数据是评估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学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暂行办法》要求学校认真、准确地填写。如发现编造虚假信息和瞒报等现象,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
记者:请问与以往相比,此项评估有什么特点?
答:与以往的中等职业学校评估相比,此次办学能力评估在评估主体、评估方式以及评估结果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评估主体上,《暂行办法》规定,评估工作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评估标准、统一评估程序,统一部署开展,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工作,不再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来开展评估工作,提高了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其次,在评估方式上,《暂行办法》要求,评估工作应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对学校工作做出评判,不再简单地以现场观察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依据,促进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便捷化。
第三,在评估结果运用上,《暂行办法》强调,评估工作要注重实效,既要发现问题,又要督促整改,真正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为学校办学提供指导和帮助。不再单纯地把评估工作作为甄别学校优劣、进行等级判定的手段,充分发挥了评估工作应有的监督和指导、激励和导向作用。
记者:如何保证此项评估取得实效?
答:评估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评估结果的运用至关重要。《暂行办法》强化了评估结果的运用,规定要向社会国家和省级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评估结果指导和督促学校改进工作,并将整改情况上报;要求各地依据评估结果,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暂行办法》还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评估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及时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2
关键词:资产评估;增值率;价值准确性
众所周知,准确性是资产评估质量的核心和最高标准,也是衡量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全面素和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提高资产评估的准确性是评估行业需要长期努力和追求的目标。本文研究某地区地区评估机构在对地区所属国有资产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主体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影响资产评估价值准确性得程度如何?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得出评估目的和评估主体对国有资产评估的影响。
一、某地区2011-2013年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状况
本文以2011年1月1日一2012年12月31日某地区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为研究对象,考察近三年来市属国有企业有关资产评估价值准确性的现状。通过查阅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内容,本文共得到65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其中,2011年披露23份,占总数的35.38%: 2012年披露21份,占总数的32.31%: 2013年披露21份,占总数的32.31%。分别对2011-2013各年度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进行整理、分析,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2011-2013各年度各类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概况(见表1)。
为了说明各项目增值率的集中趋势,我们引入了各项目增值率的“中位数”这一统计量。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一定顺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它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其特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显然,中位数将全部数据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包括50%的数据,一部分数据比中位数大,另一部分则比中位数小。
二、某地区市属国有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准确性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介绍
1.本文以上述65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为研究样本。
2.本文以下计算的各年度的评估资产评估增值率、每一年度各项目的资产评估增值率等平均增值率的计算方法:
平均增值率=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之和-调整后的资产价值之和调整后的资产价值之和×100%
3.为了更客观地反映资产评估的准确性,本文在计算平均增值率时没有剔除评估增值率呈异常现象样本;但为了对比总资产增值率的均值和修正值,在计算修正值时,本文剔除了资产评估增值率出现异常值的样本。
(二) 三年总体样本资产评估价值准确性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整理这65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其总资产增值率和增值额总体分布情况见表2、表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共有8笔资产评估业务增值率超过100%,而增值率最高的两笔业务更是达到了414.51%和360.68%,还有9笔业务增值率小于-50%,也就是说减值率达到了50%以上,最高的一笔为-88.04%。从增值额上来看,有2笔业务增值额超过5,000万元,有2笔业务减值额超过5,000万元,分别各占到总样本的3.08%,减值额最大的两笔业务的竞高达-19,583.29万元和-18,663.34万元。
表4、表5分不同类别交易性质介绍了增值率和增值额的变化趋势,表中:修正值均是根据样本情况,从该类别样本中剔除由于特殊因素造成异常值后的均值。
从表4、表5从可以看出,总体样本增值率均值是27.14%,修正后是17.62%;增值额均值是-146.82万元,修正后是-483.87万元。这也就是说,平均每评估一次,资产就减值了146.82万元,而企业经过评估的每1元资产,平均减值了0.0271元。样本总体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
(1) 资产非正常处置占很大的比重。这与我国近几年国有企业进行兼并、改制、破产重组的大环境相适应,而资产非正常处置评估增值率与增值额在所有评估业务中,准确性比较差。
(2)在上述三项非正常资产处置中,准确性表现为正方向增值的为国有股权界定和资产重组。在国有企业中,从事国有股权界定的原因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老国有企业中,改制不规范,需要重新确认股东各方权益。在旧的经济体制与环境下,由于会计制度的不规范,国有企业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应资产实际价值,造成企业权益不准确;二是在老国有企业改制中,股东中如果有职工持股会,势必造成对于国有资产低估,以便达到职工持股会在新企业的权益中占有较大比例;三是企业进行改制,需要确定国有股权价值。在统计分析中看到,资产评估中,增值最为显著的是第二种情况。笔者在对国有企业的评估核查案例中,也验证了此点,这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之一。因而在国资监管机构成立后,国有产权界定工作是工作的重头,这也是评估增值率过高的原因。
(3)资产重组中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均值为159.75%、修正均值99.21%,增值额均值2,106.95万元,修正均值1,026.89万元,这是整个样本中,评估准确性最差的一组。造成在资产重组中,资产评估增值最高的样本,有其特殊原因。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原来资产中的土地都是国家无偿划拨形势,账面价值为0,因此,在重组过程中,土地价值均以有偿使用作价入股,造成价值畸高,甚至成为影响个别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的唯一因素,对此笔者做了修正,就是对账面价值为0的土地资产以同类型、同地段的土地价值作为企业土地资产账面价值调整数,经调整后,增值率修正均值99.21%,增值额修正均值1,026.89万元,这也远远高于其他样本。究其原因,主要近几年土地资产价格上涨很快,某地区很多国有企业的驻地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居于市中心位置,土地增值很高。企业的总资产随之水涨船高。
(4)企业破产的资产评估增值额与增值率成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表现为减值率与减值额。从表4,表5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破产中,资产评估增值额均值是-3,434.23万元、修正均值是-3,420.12万元,增值率均值是-51.35%,修正均值是-31.25%。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某地区大部分国有处于破产的企业大部分已经关停多年,企业仅有留守人员,企业账务多年无人进行管理,仅仅是保存状态,多项资产的折旧计提没有进行,企业现存的实物资产已经毁坏或不能使用,账面价值水分很大,经资产评估后,减值巨大,同时考虑到破产企业的资产拍卖,评估师们还进行了资产快速变现处理,因此评估价值准确性发生反方向变动很大。同时由于破产企业在某地区数量较多,因此给整个样本统计分析结果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整个样本资产评估增值均值以及增值率均表现为负值,这种结果的特殊性是基于近三年市属国有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5)在资产非正常处置样本中,资产拍卖与股权转让评估增值率与增值额最为接近真实价值。
从表4、表5我们还可以看出,资产拍卖资产评估增值率均值为10.46%,修正均值是9.63%,股权转让资产评估增值率均值为14.73%,修正均值是12.12%,前者低于后者。但同时我们发现,资产拍卖资产评估增值额均值为671.27万元,修正均值是587.44万元,股权转让资产评估增值额均值为716.29万元,修正均值是686.79万元。两者比较接近。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国资监管力度加强,国家相继对国有资产评估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尤其是国有股权转让和资产拍卖,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套完备的程序和监督机制,监管制度逐步完善,所以信息披露相对也越来越规范,这是一种进步。
(三)研究假设
我们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假设:
评估目的是资产业务对资产评估结果用途的具体要求,主要描述评估的使用者以及哪些决策者将受到评估结果的影响。由评估目的决定的评估目标不同,委托方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资产评估的增值水平也不同,因此,有以下假设:
假设1:资产评估目的不同,资产评估的增值率也不同
考虑到我国近年国有企业改革和破产划分为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等实际情况,很多资产评估不是企业自主或者市场行为,而是由政府主导进行的。政府主导的资产评估要考虑的市场行为很多,例如招商引资、拓展企业经营领域、企业快速破产等,所以,一般来说,政府主导的资产评估增值水平要低于企业自主资产评估的增值水平,因此,有以下假设:
假设2:评估主体的不同,资产评估增值率不同
(四)研究设计
①对于假设1我们运用两独立样本的曼一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评估主体不同的资产评估的增值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对于假设2,我们运用多独立样本的K-W (Krusal-Wallis)检验,检验不同评估目的下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研究模型
两独立样本的曼一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和多独立样本的K-W (Krusal-Wallis)检验的思路我们在本文不做赘述,主要看结果的影响和经济学的解释。
(五)实证结果及经济学解释
(1)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就评估目的而言,将所搜集到2011―2013年的资料按资产拍卖、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国有股权界定和企业破产等目的分成5类,本文对65份评估报告书摘要按评估目的分类,分布状况如下表(表6):
(2)表8不同评估目的增值率差异Kruskal-Wall检验
表8所显示的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同的评估目的所得的资产评估增值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验证了假设1。
(3)表9不同评估主体资产评估增值率差异Mann-Whitney检验
表9所显示的检验结果表明:就评估主体而言,不同的评估主体对资产评估增值率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证明假设2错误。
四、实证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了某地区国有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与资产评估增值率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将资产评估增值率按评估目的进行分类,对不同评估目的的增值率作非参数检验,我们发现:不同评估目的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评估专业机构、人员在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目的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估方法,注意到了对不同目的的待评估资产区别对待,说明某地区资产评估质量得到改善,资产评估人员素质有一定程度提高。
(2)本文的研究表明:我们所担心的由于政府出面或者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多采取招商引资等活动影响企业自主经营,脱离市场等原因有可能造成资产评估结果失真的局面没有出现,说明国务院国资委12号令《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方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企业资产评估实务操作中增值率不实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控制,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资产评估监管政策的得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在完全信息的市场条件下,各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才能发挥最大效率,而事实上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想模式,现实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过程中广泛存在着通过降低资产评估质量,竞相压价,进而获得更多资产评估业务的现象。因而,在不完全竞争的资产评估市场上,市场常常失灵,为了维护经济的有效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必须采用相应的监管的微观经济政策来纠正资产评估市场中的不经济现象。
在作者查询某地区备案和核准的资产评估报告中,还披露了一些没有披露数据资料或只披露查阅具体数据的时间、地点、评估目的等信息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由于时间、地点和保密等因素的限制,本人不可能查阅到这些具体的数据,也就没有把这些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因此,根据本文计算的一些指标还需进一步的验证。(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评估中心)
参考文献: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3
关键词:土地评估;行业现状;改革措施;风险规避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market ceaseless and perfect, the transfer of land use rights, transfer, mortgage, price of shares, the auction activity is brisk with each passing day. Assessment of the land as a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service industry, in both land value for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provide quantitative ba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assessment industry practic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industry, elaborated land to assess the risk of connotation and type, put forward to advance land assessment industry reform ideas and to avoid the industry risk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land assessment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measures of risk aversion
中图分类号:{F12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码:
1、土地评估行业的执业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日渐成为重要的经济要素之一。在土地资产市场化交易过程中,土地评估行业日渐发展、壮大。我国土地评估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执业标准有待规范、部分地价评估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管薄弱、公信力较差、风险意识不够、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阻碍了土地评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土地估价行业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如下:
1.1部分地价评估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
①没有地价评估内部技术质量控制制度,无人对估价报告的质量进行把关;
②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运作不够规范;
③没有土地估价报告档案管理制度,给资料的查找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土地评估企业内部治理问题
①企业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一部分评估企业承接业务时恶性竞争,竞相压价,执业时随意省略评估程序,造成评估质量下降;甚至迎合委托单位的不当要求,出具虚假报告,导致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土地资产评估或是其他资产评估的评估细则还不够明确,使得执业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
②业务流程不够科学。土地评估企业多以条线型管理模式为主,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是业务承接、承办、出具报告、收费等全过程是条线形的,易使客户产生只与公司的条线发生业务关系,而不是与公司发生业务关系的错觉;二是三级复核的人员均来自于承办业务的条线内部,易使三级复核流于形式;业务收入与工资奖金等个人收入紧密挂钩,利益的驱动难以保证条线人员严谨的执业态度;三是条线内部人员较长时间一起工作,利益结合又很紧密,很容易形成小团体。
1.3土地评估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主体不明确
土地作为价值待估资产,按照目前来看其价值的确定方式划分可以由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甚至可由资产评估师提供其价值的评估报告,则势必要对相应的不同执业人员进行具体监管。现实中多方监管带来的是监管的低效和执业中的严重违规,从而导致了土地估价机构存在短期行为多、恶性竞争严重的现象。
①部分评估工作以“公关”为中心,迎合顾客的不合理要求,置评估规程和规范于不顾;影响了评估服务的质量,危害了行业的声誉,损害了行业的利益;
②各估价机构变相改动收费价格。评估服务收费是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收费标准实行全国统一。有些评估机构为了达到争取市场份额的目的,自行推出收费标准,并向金融机构、企业、法院等公开,给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③同行之间互相诋毁,大搞价格战,在市场竞争中不择手段。监管不力势必导致土地评估行业中出现不合理竞争格局。
1 .4土地评估执业人员的执业素质不高,土地估价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①部分地价评估人员不了解土地市场行情,不收集土地市场中地价交易样点,不研究土地市场运行规律,造成土地估价工作质量低下。
②土地评估过程中广泛存在“人情价”、“以收费高低定评估结果”等违规做法,违背了评估人员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
③部分估价人员接受估价委托后,不分析待估宗地周围各种因索对待估宗地地价的影响程度,不调查待估宗地的房地产权利状况,只是室内查看、翻看委估人送来的几份材料,就进入评估程序,造成土地估价报告缺乏科学性与可信性。
2、推进土地评估行业改革的措施
2.1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评估报告质量是土地评估企业的生命线,是立身之本。评估企业内部治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设立风险管理机构、不断推进土地评估行业的自律监管,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职能对会员机构的约束作用。制定“土地估价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土地估价师守则”,规范土地估价机构和估价师的行为,用法制的手段规范内部土地评估机制。
2.2逐步实现土地评估企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逐步限制土地评估企业的有限责任制形式,鼓励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合伙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如提高评估收费标准,增加评估收入,提高估价师和评估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同时加强评估业务流程的控制。建立逐级质量检查制度。针对线条管理模式中的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实行评估质量责任制,使评估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的评估人员的评估工作都有高一层次的评估人员来检查。实行评估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把评估过程中影响土地评估报告质量的因素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2.3继续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行政监管对评估机构的约束和规范能力。要对原来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方法进行思考、进行创新,营造土地评估行业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尽快制定土地估价行业管理的各项规章,明确行业协会、土地评估机构和注册土地估价师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完善处罚措施,使违规者、失信者在利益上受到损失,建立接受社会监督的反馈机制。
2.4切实加强土地评估人员执业素质的后续教育, 提高土地评估行业的整体业务服务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对估价机构在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起来研究;学习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规范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公德和行业道德。
3、土地评估风险的内涵、类型
土地估价风险,是指由于估价人员的估价活动所可能带来的经济上和法律上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但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还可能包括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主体即包括土地估价机构,也包括土地估价人员。土地估价风险中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包括警告、停业整顿、吊销机构等。主要类型如下:
3.1故意性风险:估价机构和人员不执行行业标准和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所致,
3.2过失性风险:由于估价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或粗心大意,而使出具的估价报告失实,造成严重后果,从而承担经济上的损失和法律上的责任。
3.3委托方提供虚假情况的风险。如果估价师不能洞察这些虚假信息和资料,必然会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评估报告。
3.4技术操作风险。估价人员素质水平低,对于土地估价基本理论掌握不牢靠,缺乏实际估价经验,在参数选择和方法运用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也会产生一定的估价风险。
3.5内部管理和不协调风险。如代表机构的公章被随意使用;机构内无统一的评估报告书格式;内部没有定期的案例讨论以使土地估价师分享项目经验和技巧。
4、土地评估风险的规避
4.1对土地评估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与内涵:随着土地评估的工作量急剧增加,为了规避风险,减少费用,在接到一个土地评估项目后,应先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其本质是在正式评估之前对评估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通过对拟议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合理安排时间及人员,规避风险,保证估价质量。内容包括确定估价对象;土地位置描述包括地产座落位置、街道、街坊、地号、门牌号;土地范围的界定;土地类型的界定;对估价对象存在的抵押权、担保权、地役权、地上地下权等他项权利、相邻关系权利要详加说明。
4.2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4.2.1经济可行性分析
成本估计与效益分析两个方面。对于成本估计应该全面规划,避免因对工期考虑不周而导致工作日不断增加,费用一次次追加的状况。效益分析是对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的分析。
4.2.2技术可行性分析
①风险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是土地评估存在着各种风险的根源。估价机构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在一定收益下使风险最小甚至完全回避风险。
②技术分析:根据该项目的目标,考虑目前的技术能否完成项目评估。
③资源分析:论证是否具备评估项目所需的各类人员和工作环境。
4.3建立土地评估的信息查询系统
土地估价执业环境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不畅。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最好由行业协会和有条件的估价机构来建立信息网络,尽力收集迅速变化而有众多的地产交易信息和规范性文件,从而使土地估价师在执业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和文件,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专业意见,使客户满意。
4.4建立土地估价风险保障制度
4.1建立土地估价机构风险保障金制度。定期从估价机构的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风险保障金,建立估价机构风险保障金账目。
4.2建立土地估价人员执业风险保障金制度。使估价人员强化执业风险意识,时时意识到应遵守职业道德、按照评估法规、技术规范从业,为委托方提供客观、公正、可信的估价报告。
4.5强化估价人员的风险意识
土地估价师应强化风险意识,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工作,拟定科学的评估计划采用正确、恰当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制作全面规范的估价报告,
参考文献:
【1】刘秀娟:加强监管 规范市场――土地估价行业存在的问题与破解途径,《中国土地》,2006年第6期。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4
一、工程风险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做好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风险评估能够使被保险人充分认识存在的风险,对项目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至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和减低风险。同样对于保险人而言,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是否能够接受被保险人的投保要求,厘定合理的承保方案与费率,并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工作,可以说风险评估对于保险人来而言是所有承保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其意义可见一斑。
在工程风险评估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客观的、专业的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情况,明确工程存在哪些方面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并结合工程的风险状况拟定合理完善的风险管理建议。
二、风险评估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风险评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工程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在风险识别过程中,保险人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对工程项目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1、查阅工程项目相关资料。一个工程项目涉及的信息和资料非常庞大,风险评估时,应利用建设单位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大量有效数据和资料对工程项目的初步情况做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主要应查阅的资料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承包合同、承包金额明细表、工程设计书、工程进度表、地质水文报告和工地略图等。
2、现场查勘。工程建设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过程,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对工地进行现场查勘。在这个过程中,风险评估人员需要提前与聘请的工程师做好准备工作,拟定详细的现场勘查计划,根据工程保险方案的具体需要,带着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勘查。
在勘查过程中应当以聘请的工程师为主,提出需要重点了解的专业技术问题,评估人员协助做好摄像、拍照、绘图、记录等工作。
3、与工程有关人员进行会谈。在情况允许和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评估人员应当尽可能的与工程相关人员进行会谈。其中重点包括:业主、设计方、承包人、监理人、贷款银行等的主要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通过与这些有关人员的会谈,不仅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工程本身的情况,还可以捕捉一些其他的相关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掌握到了工程的基本资料和情况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专业和系统的筛选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步骤包括:整理相关资料、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做定量分析、对照风险调查表逐一分析风险以及确定最大可能损失。
在这些步骤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做定量分析。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工程所能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所以风险分析的第一步是风险分类。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1、直接物质损失风险,指对工程项目本身,包括已建、在建、设备材料、施工机具、工地已有财产造成直接损失的风险。2、间接损失风险。3、预期收入损失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完工导致预期收入损失的风险。4、责任损失风险,包括由于过失和疏忽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在风险识别与分类的基础上,需要对工程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就是确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哪些属于工程的主要风险,哪些属于次要风险。
量化分析的核心是确定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损失概率通俗的来讲就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概率主要包含了二层内容,第一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面项目遭受损失的次数。例如,一个大坝施工,大坝设计的抗洪能力是50年一遇,但是施工中的围堰设计是5年一遇,分析就可以看出在施工中的损失概率大大高于完工时的损失概率,同样对于这个大坝在雨季施工的损失概率大大高于旱季施工时的损失概率。另外一个与损失概率相关的内容就是在风险事故中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单位的比例。例如,在一个大坝的工程中,洪水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占总工程的80%,而在一栋办公楼建设中,洪水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量比例只占40%,就可以分析洪水这一风险对于大坝工程比对于房建工程的损失概率要大得多。损失概率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统计理论与大数法则,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应当以大范围内,周期性的同质风险作为依据。
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损失幅度。损失幅度指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损失幅度的估测指标也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估测一个风险单位在每次事故中最大的潜在损失,第二是在一定时间内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额。
明确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对于清醒的认识工程风险,有效进行风险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在工程项目中有关风险防范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因素而展开的,例如,在一个项目中,一定要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进场施工,就是降低损失概率发生的措施,而在施工中必须要戴安全帽、施工时要拉安全网等措施,就是减少损失幅度的方法。
三、工程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工程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本身。主要是指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建筑材料等。在建工程主要从工程施工过程去评估,重点关注在建项目属于何类项目、采用何种施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是否成熟等方面。例如,目前国内许多大跨度结构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这些工程的施工工艺大部分都是没有先例和经验的新工艺,设计也是采用的概念设计,这些施工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存在一定的风险,此时就需要去评估这些新的工艺和技术是否存在一定的理论根据,是否经过研究和论证。
在工程项目中机器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工程项目自身的设备包括电梯、空调、配电供水设施等。二是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具和设备。评估第一类机器设备风险特别要注意采购合同,不同的采购合同对设备安装工作风险承担的规定不同,有的合同只提供设备不负责安装,也不承担安装风险,有的是提供指导安装,只承担部分安装风险,有的就全部负责安装,风险也由供应商承担。所以在评估是需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安装指南、质量保证、索赔合同等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对于施工机具和设备的评估关键是评估作业环境和条件,还有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
2、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重点是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业主是工程项目的的主要关系人,也是风险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所以在风险评估时应当考虑业主对工程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和态度、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能力、对建设资金的筹备满足能力。
承包商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在风险评估中重点是评估承包商的资质,目前建设部根据建设业绩、人员素质、资本金和固定资产、设备能力、年完成产值等方面的因素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资质等级,不同的资质允许承接的工程级别也不同。但是,也不能过于盲目的依赖资质的考察,应当还注意结合了解承包商实际的人员、技术、设备、经验和管理等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和与相关人员洽谈,判断是否与其资质相符合。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于监理单位的风险评估主要是考察技术、管理和信用。考察监理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合格监理技术人员,因为在施工现场监理的职责就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所以要求监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管理方面考察的重点是监理单位的内部制度和内控能力;信用方面则是考察监理单位的诚实信用程度。
3、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因为工程项目通常处于一个开放的场所,涉及周围环境较广,所以在风险评估中应当注意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所处地的气候、地质、社会和法律环境。
气候环境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最为突出。因为工程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整个工程裸露于周围环境之中,建设期间抵御外界气候影响的能力较弱。在对气候环境的评估中,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不同的分析。譬如,在沿海地区应重点注意台风和暴雨,在北方应注意冻害和龙卷风;而水库、大坝应重点评估雨季、洪水期到来的时间。
地质环境因素是一个最隐秘、最复杂的因素,也是值得重点评估的一个因素。因为大部分的项目都会设计基础工程,在基础工程中,无论是基坑开挖还是打桩埋桩都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譬如,隧道、地铁都是大面积、大工程量的开挖项目,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都是需要进行深基础施工的项目。在地质环境因素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地质条件有:地下水位情况、地下土层土质情况、持力层深度、溶岩地质情况、地基冻融条件情况等。
社会环境因素是一个综合因素,包括人文因素、治安因素等。建设项目在所处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当地的治安状况不良,就可能增加设备和物资的盗窃风险,如果工地周围人员较多、建筑物管线密布,将会对第三者责任风险产生较大影响。
法律环境是指项目所处地的法制水平,这方面的因素包括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司法制度和监督机制的健全程度,还包括在当地法律环境下周围居民或企业的法制观念与意识。法律环境的评估主要考虑是否可能会产生针对第三者责任的侵权责任人,如环境责任等。
四、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和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就是将风险评估的重点和结果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5
关键词:英国;政府;高校;绩效管理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兴起,管理者开始强调组织产出,绩效成为管理的焦点。企业率先运用绩效管理手段分析与测量业绩。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开始关注高校的产出,因而将绩效管理引入对高校的管理之中。通过绩效管理,政府不仅可以对高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量化测评,帮助高校了解自身的办学状况,而且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分配高等教育经费以及加强高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绩效管理的涵义
绩效指的是业绩和效能。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是单位体在既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结果以及在达到结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单位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组织,本研究中的单位体是组织。绩效管理源于企业管理,是一个不断提升企业、部门和个人绩效的持续的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达到既定目标参与绩效的制定、实施、评价和反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绩效信息、评估、绩效监控、评价和绩效报告的整合[1]。在公共管理领域,绩效管理是指在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定量与定性、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刚性规定与柔性制约相结合的基础上,公共部门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产出最大化的过程[2]。笔者认为,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不断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包括设计绩效指标、收集相关数据、测量评估绩效和绩效报告。
二、英国高校的绩效管理
英国政府自削减高等教育经费之后,就开始关注英国高等院校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绩效。英国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高等院校绩效评价组织,组织并实施对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估。英国政府对高等院校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收集绩效评估相关数据、评估英国高等院校的绩效和绩效评估报告。
(一)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早在1985年,英国政府就资助由亚历克斯・贾勒特勋爵领导的“效率研究筹划委员会”对英国高校进行绩效评估。在绩效评估工作中,将绩效指标分为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内部指标主要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和毕业生就业率等特征;外部指标主要反映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情况;运行指标主要反映高校内部的运行情况,包括单位成本、教职员工的工作量、场馆设备的利用率等。
1986年,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与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开始负责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制定绩效评估指标的目的在于为相关英国高等教育部门提供高校绩效的可靠信息;为类似性质的高校间的比较提供了可能;使得高校能够依据基准评价自己的绩效;帮助高校获得政策方面的信息;便于公众对高校进行监督和问责。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认为,绩效指标应体现高校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资源与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关系,绩效指标应尽可能是可测量的[3]。同时,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制定了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第一,绩效指标应与高校的目标密切相关;第二,绩效指标应易于测量和比较;第三,绩效指标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第四,绩效指标准应易于理解、可信度较高;第五,绩效指标反映高校具体运作的情况;第六,绩效指标应系统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投入-生产-产出”的全过程。根据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制定的编制原则,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于1986年联合编制了英国第一套大学绩效指标体系,并于199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大学绩效指标体系和财政管理健康指标》,沿用至1997年。
但在1992年,英国高等教育结构从二元制变为一元制之后,英国政府并没有建立新的衡量大学与学院绩效的统一的指标体系。1997年,英国政府才委任绩效指标督导小组(Performance Indicator Steering Group, PISG)制定新的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该小组的成员主要来自英国各基金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大学校长委员会成员的大学和学院、校长常设委员会。1999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根据绩效指标督导小组制定的指标体系,出台了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而从2003年至今,由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负责出台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英国高校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并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每年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总体来看,英国高等教育绩效指标的变化不大,保证了绩效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见表1)。
(二)收集绩效评估相关数据
英国高校绩效评估的数据收集由PISG负责,为不增加绩效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PISG从英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机构收集数据[5]。2004年以前,PISG从高等教育管理统计小组(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tatistics Group,HEMS)提供的关于英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信息中抽取所需的信息。而自2004年开始,PISG从HESA获取相关数据。HESA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统计部门,每年都会发表有关英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高校的财务状况、收支状况、科研状况、学生数量、入学率与毕业率等。这些数据为评价英国高校的绩效提供了充足信息。PISG依据HESA的绩效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筛选,以满足评价英国高校绩效的需要。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PISG坚持以下原则:首先,绩效评估数据的收集必须依据HESA的绩效指标体系;其次,收集数据时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有的数据,如果需要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更为详尽的信息,必须提出充分的理由并量化所需成本;最后,在未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正之前,PISG不能对高等院校的绩效结果作出评判。
(三)评估英国高等院校的绩效
英国高等教育系统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各高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科研水平、师资条件、学生入学要求以及生源地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PISG通过设置基准来评估英国高校的绩效。基准是指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作为起始尺度的标准。基准可以帮助一所高等院校了解自身的绩效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同时,它也决定两所高等院校的绩效是否具有可比性。因此,基准应具备以下特征:与测量的绩效密切相关;基准在不同高校间的差异显著;基准不应受到高校的控制和影响。此外,在原有基准的基础上设立了位置调整基准(Location-adjusted Benchmarks),以测量不同的区域位置对高等院校入学率的影响。如果高等院校的绩效与位置调整基准之间的差异为1%~2%,表明位置因素对入学率不产生影响;如果二者间的差异大于2%,则表示高等院校的入学率受所处位置的因素影响较大。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表示高等院校的绩效指标高于基准,“-”表示高等院校的绩效指标低于基准。如果是空格的话,表示高等院校的绩效指标与基准的偏离程度在给定的波动范围之内,或者与基准的偏差不超过3%。此外,在对比两所高校的绩效时,只有当两所高校的性质相似,才能对他们的绩效指标进行比较。如果两所高校所采用的基准不一样或差异较大,那么,绩效指标间的差异应归因于两所高校情况的不同,而不能得出两所高校在绩效方面的高低。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的绩效指标与基准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但如果想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差异的产生,就需要标准差来说明某个特定差异的显著与否。标准差由方差的开方所得,因此,应先计算某所高校的指标与基准的方差。假设在基准中包含的要素共有C类,并有U所高校参加评估,那就形成了基本的C×U的网格。对于高校j的方差通过var(Dj)=■■?姿2ijkvar(Pik)得出,其中var(■jk)=■*jk/njk,■*jk=0.5■+0.5■jk。Dj表示高校j的绩效指标与基准之间的差异:Dj=Pj-Ej,而高校j所有的绩效指标与基准之间的差异Dj=■■?姿ijkPik,其中,?姿ijk=■?啄ij-■,?啄ij=1 ifi=jo if≠j;Pj表示高校j指标的概率Pi.=■=■■njkPjk;Ej表示高校j的基准的数学期望Ei=■■njkP.k=■■■■,其中,Pk表示高校j在基准类别k的学生的比例的概率p.k=■=■■njkPjk。[6]
(四)绩效评估报告
在对英国高校的绩效进行评估后,进入绩效管理的最后一步――出版绩效评估报告。1999年至2003年,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负责绩效评估报告。从2004年至今,由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负责出版绩效评估报告。绩效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绩效指标的设置背景,以及对指标、基准、标准差和各种表格的描述与说明;第二部分是正文,由表现英国各高等院校绩效指标的表格与数据组成,用以说明英国各高等院校的绩效情况;第三部分是附录,主要是对正文中涉及的概念、基准、标准差的计算方法的解释和说明,以及对绩效指标、基准的补充说明。
三、英国高校绩效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保证绩效评估组织的独立性
从英国高校的绩效评估工作实践来看,尽管由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出版绩效评估体系并提供绩效评估所需的信息,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具体的绩效评估工作是由PISG负责。PISG成立于1998年,起初的主要职责是为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提供建议并为国家教育与就业局等类似的机构制定绩效评估的指标和基准。现在,它负责英国高校的绩效评估。PISG是相对独立和自治的机构,通过会议的方式讨论与绩效评估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技术议题,政府不参与PISG的具体工作。而我国对于大学绩效的评估始于2011年,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负责。该中心是教育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其组织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会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也会影响我国大学绩效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和透明。因此,建议成立类似于英国PISG的独立机构负责大学绩效评估,具体的绩效评估工作完全由独立的绩效评估组织负责,政府部门应做好服务工作,为绩效评估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二)增加绩效评估组织成员的多元性
英国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估组织是PISG,以及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下属组织绩效指标技术小组(Performance Indicator Technical Group,PITG)。PISG和PITG的成员都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苏格兰政府、威尔士政府、威尔士高等教育局和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基金委员会(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苏格兰拨款委员会、威尔士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其他利益相关组织(全国大学生联合会、英国大学、威尔士大学、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而我国的大学绩效评估组织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其成员的构成主要以研究人员为主。尽管研究人员可以保证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但成员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反映其他利益相关组织对绩效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不利于对绩效评估工作的监督检查。因此,我国大学绩效评估组织应建立一支由来自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为高等院校提供资金支持的部门或单位、大学、社会独立团体、大学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和机构的代表组成的绩效评估队伍,以保证大学绩效评估工作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三)提高大学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英国大学绩效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入学指标、辍学指标、毕业指标、研究成果指标等,涵盖了大学“输入-运行-输出”的全过程,同时在各指标之下设置了分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定义和说明。此外,通过基准和标准差保证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从我国大学的绩效评估工作来看,只通过投入和产出比这一经济指标评价大学的绩效,其适切性引起了广泛的质疑。第一,评价指标过于单一。绩效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绩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因此,我国大学绩效评估工作开展之前应先制定科学完整的绩效指标体系。尽管绩效指标不能覆盖大学的全部工作,但应体现大学“输入-运行-输出”的主要方面,体现大学组织的特殊性以及大学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次,合理设置基准。基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评价结果,因此,应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基准,并对基准进行解释和说明。同时,应对大学各项指标与基准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利用统计学的标准差说明差异的显著程度,详细介绍计算过程,并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审慎处理大学绩效评估结果。2011年,我国以排名形式公布了对教育部72所直属高校的绩效评估结果。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所大学都有独特的使命,并体现高等教育的不同方面。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和大学内部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依据简单数字排名反映大学绩效的高低,大学绩效排名也不能科学地反映大学绩效的实际情况。因此,建议不对绩效结果进行排名,而采取绩效评估报告的形式,针对每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参考文献:
[1]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s in OECD Countries[M].Washington, D.C. OECD Publ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1995:34.
[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
[3]Burton R. Clark, Guy R. Neave.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M].Pergamon Press Ltd,1992:1414.
[4]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dex.[EB/OL]http://hesa.ac.uk/pis,2015-02-15.
企业考察评估报告范文6
【关键词】 资产评估; 监管; 有效性
一、概述
从2004年的四川泰港到近年的PT南洋及正和股份,由于资产评估而引发的一系列上市公司欺诈问题已逐渐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及财政部组织的行业检查也表明,执业质量不高是我国资产评估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仅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归咎为评估师职业道德低下或执业能力有限,但当类似情况一再发生时,就不得不考虑整个行业监管运行失效的问题。
二、现状及分析
(一)以资抵债
就以资抵债的资产评估而言,评估价值的公允性值得关注。如美尔雅集团大股东用以抵债的磁湖山庄,其账面价值为9 627万元,而评估值竟达16 596万元,评估升值幅度高达72%,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抵债资产实质并不盈利。再如,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股东西钢集团以767 197.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偿还西宁特钢16 966万元的应付账款,对于这项重大的以资抵债,其报告中只提到了该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为18 155万元,而该项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只字未提,投资者从何了解抵债资产的质量呢?在对以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债资产的评估中,由于折旧、减值等因素的存在理应使得评估价低于账面价值,但很多企业却是评估价值接近甚至超过了所抵欠款的数额。如,ST冰熊的大股东分别以用于冷柜生产的机器设备和雪苑宾馆房产冲抵上市公司的两笔欠款,其中,用于冷柜生产的机器设备账面价值为1 260万元,而评估价为1 413万元,略高于1 409万元的债务数额;雪苑宾馆房产账面价值为906万元,其评估价为1 065万元,与相冲抵的债务额1 065万元基本接近。这不得不让人们质疑,所有一切都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此外,还有很多企业,如ST东盛等,公司以资抵债的资产评估价之所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于评估机构是在基于较好的业绩基础上来进行估价的,但最后这些资产却没有达到承诺的盈利水平,上述这些欺诈行为显然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企业合并重组
为了重组保壳,2009年11月宁波银亿控股集团以承担部分债务为条件,从S*ST兰光原控股股东兰光经发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并计划注入旗下房地产资产。在这一过程中,银亿房产100%股权溢价增值率为285%,评估后的资产溢价近3倍。除了未考虑仲裁结果的影响而乐观地将一些项目产生的长期应收款增值外,更多的是其账面余额仅为19.7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结果增值了22.3亿元,总值超过40亿元,增值率达到113%,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该项资产增值成为导致净资产最终评估增值2倍多的主要原因。类似的还有*ST亚华,股改重组后,其五家房地产公司净资产总额由评估前的9.14亿元骤增为45.68亿元,评估增值36.54亿元,增值率高达400%。在房地产市场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下,2008年3月31日及2008年12月31日估值竟然与一年多前估值相等,这不得不让投资者质疑评估的公允性。
2009年,沪深两市87家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账面值合计1 727.89亿元,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为2 748.77亿元,评估增值率平均为59.08%。不难看出,资产评估已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定价的核心。截至2010年4月,全国资产评估机构已达3 500余家,注册资产评估师3万多人,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达到8万多人,由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批准的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有70家。2007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对其会员进行了执业质量检查。本次检查是资产评估行业第一次自律性的检查,共选取了22家特别团体会员及其11家分所作为检查对象,共抽查资产评估机构正式出具的122份评估报告,其中抽查价值评估报告82份,占抽查报告总数的67%以上,主要根据现有的准则、规范等着重考察评估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与2004年的检查相比,虽然很多方面有所改善,但此次检查中所涉及的本质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包括评估执业质量、事务所内部治理等。随后在2009年全国性的资产评估检查中,上述问题同样存在,如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评估增值率显著高于出售资产的评估增值率、少数评估机构对于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以及单项资产的具体评估政策方面选择性地使用评估方法、部分项目评估方法的选用以及评估结果的取舍受制于交易各方在博弈中的主动权、交易的目的、交易的关联性等多种因素,从而大大影响了交易定价机制的正常运作。这些情况的出现,除了新准则自身的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产评估行业的执业监管亟待加强和提高。
1.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少独立性
评估业务的委托主体错位及评估机构没有真正独立使得评估师在执行业务的时候缺少独立性。在委托人、资产占有方、评估师构成的三方契约关系中,只有当评估师能完全依据事实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受任何影响地出具评估报告时,所作出的评估结果才是公允的。由于管理当局与事务所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或利益关系,因此从理论上说可以保证其公正性。但由于业务的委托人实际上是公司的管理当局,而董事会决定评估费用的权力又被管理当局控制,因此聘任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委托主体的错位极大影响了评估师的独立性①。同时,部分从会计师事务所分离出来的评估机构实际上没有真正独立,部分合并成立的评估机构合并后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多头管理依然存在,作为独立性重要“保障”的内控体系也未予以真正实施。因此,如何在资产评估行业中保持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独立性,减少相关方的利益冲突(Beauchamp&Owie,1988),客观独立地出具评估报告是监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规范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机制
截至2010年,财政部、中评协等已了18项评估准则②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办法,包括《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自律惩戒办法》、《会员诚信档案管理办法》、《资产评估行业谈话提醒办法》、《资产评估执业质量自律检查办法》、《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等,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制度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但迄今为止,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及资产评估法尚未出台,很难从法律上赋予资产评估的地位及明确权利和义务,且资产评估准则的内容也过于简单,难以为评估师及评估机构的执业行为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规范和监督。因此,应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准入、退出和惩戒机制,继续推动资产评估准则的建设,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三、对策
(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准则体系
美、英等发达国家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早,在这一方面的经验较多,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资产评估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如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应由关联交易的受益人即大股东等出面聘请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对交易的资产实施评估,而应由中小股东联合聘请,即实行少数股东聘请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通行惯例相一致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及准则、指南等来对原则性条款进行更详细的解释③,规范评估程序,建立诚信档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退出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通过评估立法从根本上解决评估行业管理体制问题。
(二)推行合伙制组织形式,加大责任比重
改变以往由事务所兼营评估业务的做法,由专营评估机构或第三方评估团体开展评估业务并全面实行合伙制。在推进资产评估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同时,适当加大事务所及发起人或合伙人的风险责任比例,增加违规的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的赔偿责任,提高违规者的投机成本,避免资产评估机构为利益驱动而与企业联合造假的行为。
(三)促进业界合作,加强共享力度
随着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资产评估与会计业务的合作也日趋加强,进而使得会计信息责任体系由以往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二维责任体系发展成为会计责任、评估责任和审计责任构成的三维责任体系。作为其应用的保障,评估机构应与会计部门积极沟通,加强配套数据库的建设,明确相关价值确定的方法、影响因素等,或适时出台相关的操作细则,以加强对资产评估职业界的指导,促进会计界与审计界对公允价值等评估结果的认可和采纳。
(四)加强自律监管,建立双重监管体系
行业内部自律监管和政府外部监管是保证评估行业执业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行业自律检查是目前规范上市公司评估业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目前环境下,评估机构应进一步提升行业自律监管水平,完善监管制度,强化执业质量自律检查,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加强评估行业与政府的协同监管,实现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有效统一。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充分披露,但在市场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能否真实、有效地对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披露,则需要资产评估行业的紧密配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加强资产评估问题的理论研究,尤其要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实践中涉及到公允价值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业务相关准则的制定工作,完善涉及上市公司相关业务的评估准则,提升执业规范化程度,规范评估实践应用,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促进整个评估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沪举行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监管交流会议[J].中国资产评估,2009(1).
[2] 严绍兵,王莉莹,等.中国上市公司资产交易中评估结果与交易价格之间差异的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08(5).
[3] .中国资产评估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几点贡献[J].经济研究参考,2007(6).
[4] 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N].中国会计报,2010-01-08.
[5] 张牡霞.财政部:资产评估应更好服务于经济建设[N].上海证券报,2010-09-11.
[6] 河南冰熊保鲜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2-03-02.
[7] 上市公司2009年度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专题分析报告[N].上海证券报,2010-04-16.
[8] 孙树明.资本市场与资产评估[J].国有资产管理,2010(1):29-31.
[9] 关于对特别团体会员进行2007年度资产评估执业质量自律检查的通知[S].中评协[200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