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媒体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1
⒈配合政府主旋律的新闻事件策划
在我国,新闻媒介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方面又属于信息产业。这就决定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双重角色:既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者,要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又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天然使命。因此,配合党和政府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成为我国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媒体策划新闻事件以配合舆论宣传的做法屡见不鲜。
央视新闻频道策划组织的“我的”大型电视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适逢胜利七十周年,向各级媒体发出了大力弘扬精神、纪念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指示。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央视在践行上级指示、唱响主旋律方面首当其冲。怎样才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开局面,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呢?“我的”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实践。该活动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路为主线,由“我”亲自采访见证人,亲眼发现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的艰辛与豪迈。团队沿途所见所闻以同名专题节目的形式播出,创下不俗的收视率,相关主题网站、勇士的博客也及时推出,与受众进行全方位的资讯、情感交流。
事实证明,像“我的”这样以策划社会活动、制造报道客体的形式来配合政策走向和舆论导向,为主旋律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大大增强了宣传的亲和力,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参与度,比以往那种面目可憎的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⒉媒体自我宣传的新闻事件策划
当今媒体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占据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是每位媒体老总最关心的问题。策划一些新、奇、巧的新闻事件来进行媒体自我宣传,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
在实践中,这类策划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本媒体为宣传对象,直接进行自我宣传。为此,媒体常常组织编印宣传性的文字、图像资料或者组织专门的展览会,等等。其宣传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媒介历史、媒介的优秀人才、媒体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可以是技术实力、优秀品牌等。
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神六’搭载《解放日报》上太空”的策划。2006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全世界的目光在同一时刻聚焦,这种强大的注意力资源,其稀缺性可以说是千载难逢。《解放日报》审时度势,高调运作,用上等丝绸特制了《〈解放日报〉“神六”发射成功纪念特刊》,搭载“神六”升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进入太空的报纸。策划人员将该报定位为向外太空传递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在头版刊登了百年前中国最早见诸报端的天文地理知识文章《地球说》。《解放日报》此举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方面这样评价:“(该活动)弘扬了人类不断追求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新闻媒体为传播思想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对这一奇思妙想也是颇为得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神六’,我们向太空发射了一个创意……丝绸是我国古代上等的书写载体,而神舟六号是我国最先进技术的结晶,用最先进的科技搭载最古老的文明,传达的是一种穿越古今的见证,传承的是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显然,这是媒体策划新闻事件自我宣传的一个怪招,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另一种是媒体通过策划主办形式多样的旨在推广品牌的大型活动,间接进行自我宣传,如组织各类论坛、演讲、展览、宴会、颁奖晚会等等。通过策划这样的活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一个媒体的实力,提高知名度,给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品牌印象。如《南方都市报》策划的纯粹品牌活动“华语系列传媒大奖”(包括“华语电影大奖”、“华语音乐大奖”、“华语文学大奖”)、“世界华文广告论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广东行”、“社区电影巡回展”等等。这些活动的主题有的似乎与媒体本身关系不大,但因为整个活动过程都十分注重媒体形象的传播(如logo和报纸版面图片以背景板、单册、海报、白皮书、礼品等形式出现),因此能起到积极的品牌宣传作用。
总的来说,媒体策划新闻事件进行自我宣传,其实质是媒体利用公关手段创造自我亮相的机会,是媒体对自身形象的费心经营,如果运作得当,宣传效果远大于同等投入的形象广告。
⒊公益活动类新闻事件策划
这类策划是最常见的。媒体之所以对策划公益活动乐此不疲,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类活动往往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乎国际民生和公众福祉,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轰动效应;其次,可以体现媒体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价值取向,容易为媒体赢得社会认同。
比如,自1991年创办至今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最初就是由首都新闻界的几家单位发起的,每年组织记者做“万里之行”,奔赴全国各地,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广泛的舆论监督,促进了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为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一臂之力。
又如,北京遭遇非典时,京城很多纸媒推出专刊特刊,向群众介绍防治非典的知识,而《北京青年报》独树一帜,推出“天使基金”活动,每天至少拿出一个整版的广告位,以10万元起(正常情况下一个整版彩色广告约为30万元)为抗击非典募捐。该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企业反响热烈,募集近六百万元资金,为战胜非典作出独特贡献,《北京青年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令人更加尊敬。
很明显,公益活动类的新闻事件策划凸显了媒体公共利益服务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有利于媒体发挥关怀弱势群体,优化社会结构,推动社会进步的建设性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⒋营销主导型的新闻事件策划
这是指媒体策划举办的那些与经济挂钩的商业色彩浓厚的活动,它们主要以销售盈利为目的,即通过活动本身赚取一定利润,并间接吸引增量广告,创造价值,为媒体带来利润。
《南方都市报》在这方面非常擅长。早在2002年,《南方都市报》就开始策划主办中国南方汽车展、国庆房产大联展、明星足球赛等营销主导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主办方的初衷就是以活动为着眼点,吸纳企业客户的广告投放和读者、目标消费者的门票资源。每届车展、房展,单门票一项就能为主办方带来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的收入,此外还有大量前期与后续的报纸广告收入以及展位费等,营销业绩令同行叹服。
应当说,营销主导型的新闻事件策划从根本上突破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同时,媒体在操作过程中积极寻求与其他行业的对接与融合,形成了跨行业的产业链条,有效拓展了经营空间,增强了与社会各行业的互动,这既有利于行业间合作的双赢,又在客观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2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文化景观;文化生态环境;文化性状;文化认知;文化观念;应对策略;传统;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一、有关当前网络新媒体话题的背景
近年新媒体造就的文化景观时常让人惊讶,网络导致传统文化显得落伍而新词层出不穷。当人们欣欣然为杜甫涂鸦般“射箭”、“舞蹈”时,经典的去魅已经表现无疑。而所谓网络间谈论的“屌丝”兴旺时,我们的讶异更为明显。新媒体时代不可改变的到来,的确改变了文化生态环境、媒介文化性状、受众文化认知途径,以及改变了许多以往的文化观念。在网络和新媒体的现实面前,无视自然可笑,不知对应也难免危险。世界景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周遭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现实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侵入我们的生活而日渐形成非虚拟的社会,我们的发展不能无视必须正对。对于影响世界的网络新媒体世界的认知,是学术机构必须做的工作,由此开题之前,不妨和大家梳理一下大学学者的研究认知特点以便为后面的讲座提供参照:第一,独立思考和对现状的理性把握,学术研究不以正误为讲授标准,研究为何正误才是我们的意义,不唯上才能有学术的眼光;第二,逻辑为主,不太注重现实政策的一些限定性,同时又有个性思辨,很可能是非标准的认知,但我们需要思考的分析,自身逻辑与否是器重所在;第三,在大学里,我们通常以传授观念为主,育人为本,所以,思考现象的基点是真理探索和站在人本的角度上。
以一个不久前的例证来说明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凤姐现象。曾经传闻有关部委叫停网络传扬的“低俗凤姐”这件事。媒体议论到主管部门新闻发言人在武汉的一次演讲谈及要封杀网络低俗的凤姐,这当然是文化主管的职责;但学术的看法却还有差异:抵制低俗是中央的精神无可厚非,但何谓低俗却需要目中有数,而封杀是不是政府所为值得研究,对于现象后面的社会潮流深处却亟需给予文化的揭示。
我们来回看网络上关于凤姐事件的基本情况:其人身高:1.46米,学历:綦江师范学校获中师文凭,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大专文凭。工作单位:上海家乐福超市。显然她并没有出众的资质,但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凤姐对伴侣要求严苛而超常:
1、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2、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3、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4、身高176-183左右。长得越帅越好;5、无生育史。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
如此不起眼的女孩却有如此超乎寻常的要求令人瞠目,因此她成为网络红人之一。网络时代引起关注的多是不同凡响的人或事,这一传媒的受众津津乐道异乎寻常的消息,而凤姐就是凸显的人物,借助新媒体,她不断刺激人们的眼球,看看她在网络时代引起轰动的最出名的语言能不哑然失笑?谈到自己的才能,凤姐居然宣称:
1、“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
2、“爱因斯坦绝对没我聪明,他发明电灯的嘛!”——老天啊,风马牛不相及,爱迪生发明电灯啊!
3、“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奥巴马才符合我的征婚标准。”——随口胡说攀附无边!
4、“我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我。在智力上他们是不可能比我强的,那就在身高和外貌上弥补吧……”——胡言乱语的形容,还居然把自己应当有的自知之明转换成了他人应当自贬的理由!
5、“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显然,大家都发现口无遮拦的凤姐有些不可理喻了。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3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300-01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极度高频和深入地被高校师生群体使用,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的特征
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对于我们全面分析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困境和挑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
新媒体使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受众,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互动性大大增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周期性,新媒体是即时传播,人们几乎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二)内容的海量性与共享性
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使信息存储空间达到了无限量。同时,这些信息又是任何人都能获取的,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
(三)方式的多媒体与超文本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运用了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技术,丰富了信息呈现的手段,使受众的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体现出了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特点。
(四)服务的个性化和社群化
在新媒体传播中,受众可以各取所需,体现了新媒体个性化的服务特征。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人们通过一定形式的分类,也形成了一些社群,逐步发展成为牢固的人际互动网络。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挑战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信息量小、互动性差、覆盖面有限等特点与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冲突,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碎片化时间需求不断增加
“碎片化”是指人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在生活各个间隙获取信息已成为新常态。如何整合和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影响,已经成为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覆盖面的重要课题。
(二)共享性空间拓展不断增多
新媒体技术手段使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关注现场活动之外,搭建更为广泛的网络平台,使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互动提供最广泛的共享空间,是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影响面的重要因素。
(三)互动性表达需求不断增长
移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互动表达空间,每个校园文化活动需要一个可以交流对话的氛围和环境。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互动平台的搭建是提升参与兴趣的重要保障。
(四)主动性选择意愿不断增强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和媒介,建立在新媒体传播思维上,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参与方式和创新活动平台载体,真正契合活动对象的各种需求,是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的原则
新媒体为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了活动空间和时间的拓展,使活动的形式、内容、载体等方面不断丰富。依据新媒体传播方式特征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设计,是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遇到的新的挑战。
(一)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新媒体传播方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使不在现场的人通过网络参与,从而改变了现场参与者为单一主体的状况,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交映的多元主体局面。
(二)由单一内容向集成信息转变
新媒体传播手段让更多量的活动信息、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更具拓展的活动整体延续,为增强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由单一传播向多媒体传播转变
校园文化传统活动现场感受是唯一、单一的传播方式。新媒体通过网络媒体将各种传播形式“兼容并包”,将现场感受进行最大限度的传播,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主体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在活动内容、组织方式、载体的创新,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新时期焕发新的魅力。
(一)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化平台
新媒体的类型很多,基本可分为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类型,而在高校群体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网站、手机、微信、博客、网络社区等平台。校园文化活动要致力于这些平台特点的研究,借用新媒体搭建最方便、最快捷、最高效的信息推送平台,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全面的传播。
(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多元化内容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和针对需求的活动内容是校园文化活动成败的关键。在活动的策划中,关注校园群体的实际需求、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设计集教育性、娱乐性和生活化的活动内容,提供菜单式的活动清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多媒体传播
多媒体传播方式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校园文化活动要综合利用好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校园群体的各种感官,吸引更多参与者和拥护者。活动过程音像的全程记录,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图文、音像推介,活动中间的多媒体表现,都是提升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方式;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空间载体,旅游与旅游景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立足于新媒体营销传播环境本身,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的新媒体营销传播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促进旅游营销理论的发展,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独树一帜、极富特色,能够为旅游业发展搭起良好的平台,造就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目前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营销管理方式不完善,太过于表面化,应在整体推广上,以及简单包装上下功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要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迎合当今游客的现实需求。因此利用新媒体的活跃特点,针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自身情况,确立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新型旅游营销体系。对以往营销手段进行细致分析,保留效果好的营销手段,优化以往效果欠佳的方法,融入新思路,新手段,运用认证微博,进行话题营销,同时采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手段多方面进行景区公众形象的打造。
1 加强信息营销平台建设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信息营销平台的建设,要注重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结合,将信息平台的信息真实呈现,能够客观地对景区环境以及景区特色进行反映,增强游客对网站的信任度,这是发挥网站作用的关键。信息营销平台的建设,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是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及根本;第二、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即扩大信息营销平台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将有用信息进行更好地传递,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信息。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新媒体营销发展过程中,要牢牢立足于信息营销平台建设,将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贯彻其中,加强信息宣传,更好地提升品牌建设,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更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在线营销模式的发展。信息营销平台构建过程中,不能忽略在线营销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把握这一点,扩大企业的品牌传播,让更多人意识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以此推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2 开展旅游微博营销策略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在利用新媒体营销过程中,可以借助微博大V的影响,给予一定的报酬,对自身进行宣传。微博大V在对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将信息有效传递。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人们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理解,以人员推广所占比例最大,让人们认识到这个景区。但是在借助于微博营销过程中,注重对信息的有效编排,并将一些有用的图片信息附带分享,这样一来,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宣传作用。且要注重对微博功能的留意,考虑到微博的使用率。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借助微博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必须要考虑到受众范围的大小。因此,在利用微博进行新媒体营销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到微博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等优势,将信息进行有效、合理加工后将信息进行发出。
3 推进网络视频营销
网络视频营销模式,可以对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动态方式进行表述,人们在观看网络宣传视频过程中,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宣传模式,更好地拉近了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可以加深消费者对景区的了解。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以应用网络视频营销模式手段,录制相应的视频信息,以这种方式进行景观的宣传。在进行网络视频营销过程中,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进行视频信息采集过程中,要注重对重要信息的采集,能够对反映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特征的景点进行录制,注重视频录制的大小和长度,对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能省则省。其次,在进行网络视频信息宣传过程中,要注重成本效益选择,并且保证视频信息录制的生动性,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再者,需要保证其视频信息录制的高质量性,在反映出当地景观实际情况的时候,要保证视频信息具有趣味性,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观看;最后,在进行网络视频营销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渠道,即如何将视频信息进行推出,增加受众范围。在进行视频宣传过程中,可以起一个新颖的标题,引起用户的注意,并且将视频信息在大的门户网站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视频信息,增加点击率,获取更多人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支持,推动景区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4 开展网络社区营销活动
通过开展有效的网络社区营销活动,可以加强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意识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提升其知名度。网络社区营销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新媒体营销模式的要素进行分析,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把握,更好地发挥出新媒体营销的作用和功能,这是实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发展的关键。在进行新媒体营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网络社区营销活动的应用,将网络营销与现实营销进行紧密结合,扩大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宣传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几点:第一,综合性。进行资源的有效组合来丰富旅游项目的内涵,从而提升旅游吸引力;第二,差异性。要注重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为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关联性。虽然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社区营销活动要注重立足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和指向性。只有将服务推给那些需要的人,才能促进业务的达成。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在利用社区网络进行宣传过程中,可以单独地设置“景点帖”,通过这些帖子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通过社区宣传,激发人们的旅游意识。
5 建立网络品牌专区
建立网络品牌专区,是目前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新媒体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选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利用社会化服务增强旅游品牌。采取社会化的服务,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以活动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并将相关活动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布。这样有利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品牌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网络的关注度,将会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2)注重搭建完善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必须构建完善地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将自身的信息充分刊登在互联网上,有利于消费者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且要保证信息刊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够弄虚作假。因此随着关注度的提升,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网络品牌也会随之提升,并且在网民心中逐渐树立。(3)注重创造与游客双向沟通互动的平台。了解游客情况,并能够建立有效地数据信息库,对游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更好地发掘游客的内在需要,从而对自身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品牌专区的建立,目的是加强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对游客的情况进行了解,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为游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5
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利用新媒体环境能够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对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和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新媒体环境中,不同的信息资源丰富,文化传播途径多、传播速率快,同时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人数较多,因而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高效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文化传播的认识相对比较落后,仍是采用传统的媒体渠道,传播形式单一。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仍旧是通过传统的纸媒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的新式进行文化传播和艺术宣传,部分是通过广播和电台节目进行文化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媒体等资源未充分利用,故而造成与受众的互动性减弱。
(二)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幅员辽阔,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地域、文化和思想意识上存在较大差异,因为文化内涵和形式也上也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意识的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造成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缺乏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的文化因素较多,人们在面对巨大的信息资源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化产品,因而民族文化在传播中需要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增加不同受众群体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新性缺乏
不同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丰富,不论是戏曲、歌舞、文字、语言还是风俗习惯等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些文化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快餐”文化观念的误导,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缺乏沉淀和创意,特色文化打造中过于急于求成。新媒w环境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便利,但是在信息“大爆炸”中,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创新度不够,产品创意不足,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
二、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问题解决对策
(一)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应该积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特色,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传播不能局限于传统媒体形式,要与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合,促使文化传播的受众和传播者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例如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通过不同的官方平台进行文化活动的宣传,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促进受众与文化活动主办方形成一种沟通和互动。另外,多媒体环境中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活动对不同的文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包括少数民族歌舞、节日等。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通过传统的纸媒如图书、报刊等宣传,有效性和实效性有限,但是通过新媒体环境,利用不同网络平台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内容,能够促使文化多元性发展。
(二)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
新媒体环境中,不同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文化传播和宣传提供技术基础,但是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与现代技术融合,通过不同的文化产品生产打造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新媒体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媒体技术,主要技术支持和应用基础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在其前提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可以与不同的网站、微博、微信、博客和各种手机APP合作,将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在各种新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展现,扩大文化宣传的受众范围。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文化品牌塑造和宣传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服务项有效增加。
(三)内容创新及发展
文化传播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同时在文化市场中,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多样,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人文意趣浓厚,但是在文化产品竞争中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需要发掘不同的文化内容,实现文化产品之间的融合,促进文化发展动力和潜力提升。例如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打造少数民族服装品牌和饮食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业等服务业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不同的网站平台做好积极宣传工作。另外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和内容等可以在形式上予以创新和发展,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受众互动,以抽奖和活动体验形式吸引人们的文化兴趣。
三、结语
新闻媒体策划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1 博物馆职能的演变
自商代开始,中国人就有收藏古物的习惯,但是最初的目的是祭祀、显示财富和装饰。从宋至明清,除了皇室收藏之外,官僚、士大夫的私人收藏逐渐形成风气,但是他们的收藏品往往仅供个人赏玩,秘不示人。19世纪末,清政府派出官员去海外考察,在考察中,称博物馆为“积宝院”“集宝楼”“集奇馆”,后来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最早使用“博物馆”一词翻译,并逐渐传入中国,称为“museum”的固定翻译,这也拉开了博物馆在中国出现的序幕。
20世纪初国内博物馆的职能是“开发民智,救亡图存”。1956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指出博物馆的职能是“三性二务”,其中“三性”是指: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二务”是指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中国博物馆职能在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影响。从博物馆的“收藏”与“保护”的职能定位,到博物馆的“研究”与“陈列”的职能加强,再到博物馆的“传播”与“交流”的职能拓展。博物馆定义的每一次变化与调整,都使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概念更为宽广和深刻。
2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产品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的内涵,国内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叶朗教授提出: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这一观点突出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并列的地位。《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建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的传播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变原创为资源开发,变保存为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该定义全景式地描述了整个文化产业。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是运用产业化的手段实现文化的传播。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并且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层,所以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借用文化产业的内涵描述。博物馆是文化艺术活动的生产和销售系统,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使用产业化的手段实现博物馆文化服务和传播的职能。
博物馆的文化产品体系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即通常所说的“文化服务”)两类。传统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以“无形产品”为主,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博物馆纷纷开发各种文化创意的有形产品,组成了目前各大博物馆的文化产品消费区域。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进,传统的讲解式的无形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要。本文对博物馆文化产品体系进行初步的设计,见表1。
表1从两个方面对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划分。首先是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这是依据产品的形态划分的;其次是核心产品和延伸产品,这是根据与博物馆教育和文化服务职能的接近程度划分的。
3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3.1 构建数字化博物馆
2011年12月中国文物报刊登《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0年)》。此纲要明确了未来10年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并提出了博物馆建设的“重大项目”中就包括“中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
关于数字化博物馆的概念,研究学者在几年的讨论中基本达成共识,就是“将实体博物馆所应具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再造和呈现,是在信息时代以数字技术对博物馆职能进行的再现、延伸和扩展。”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二是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而出现的虚拟博物馆,这既是传统博物馆被数字化的结果,也是传统博物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数字化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成为博物馆开发无形文化创意产品新的思考点。
目前,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主要是进行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展示各类藏品信息。在应用软件研发和局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影响的项目主要有数字故宫、数字敦煌,以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信息化工程。2003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利用这个平台,国内的博物馆界可与世界接轨,全面探讨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
3.2 创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手段
博物馆产品是指参观者从博物馆的各类学术、展示、休闲娱乐、公共服务空间中获得的各类商品和服务,包括观众服务、保护与修复服务、信息服务、文物鉴定、展览活动、学术研究资助、教育活动与博物馆商店等。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手段。
3.2.1 增加商品的多样性
博物馆商品应当能够实现游客“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目的。博物馆商品,彰显着博物馆藏品背后的历史文明,彰显着着博物馆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也承载着参观者的参观体验。因此,产品开发应当着眼于藏品、借助展览促营销,这是保证博物馆商品营销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
3.2.2 创新营销理念和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营销理念应当采用混合渠道,保证博物馆商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和互补。比如:上海博物馆不仅加强与国内博物馆的合作,而且与国外各大博物馆在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方面开展合作。这为我国中小型博物馆的商品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藏品资源有限、资金来源有限的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加强与大型博物馆合作销售,或将其特色藏品授权于大型博物馆开发,能取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2.3 强化品牌意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陆续出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知识产权实施推进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这有利于博物馆商品特色品牌的培育。在法律保障之下,应当加强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品牌意识。
4 结 语
目前,人类生活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数字化时代,变革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和全球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所具有的作用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越它最初成立时作为“文物仓库”的状态,呈现出多维发展的态势。博物馆职能的转变和延伸将拉开帷幕,新媒体技术扩大了博物馆与多种学科的交叉,其跨界融合的功能为博物馆信息化发展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安.博物馆12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汪振军.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3]刘惠媛,章光和.博物馆的美学经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