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1

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15月--日是今年的母亲节。全省各级妇联围绕“传承美德·共议家风”的主题,把“母亲节”纪念活动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结合起来,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高原盛开”活动结合起来,与和谐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母亲节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理解母亲、感恩母亲、孝敬母亲的良好风尚。

一、广泛宣传,树立好风尚

各级妇联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通过报告、演讲、座谈、联欢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母亲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母亲对家庭、对社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在全社会大力倡扬理解母亲、孝敬母亲、歌颂母亲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学习优秀母亲、争做优秀母亲的浓厚社会氛围。省妇联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祝福短信190万人次,为全省广大母亲送去了一份温馨的祝福。省妇联以在学校、农村举办“传承美德共议家风”母亲节、喜迎“母亲节”暨“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高原盛开”活动、庆祝“母亲节”暨“最美家庭”表彰会以及慰问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等主题活动纪念“母亲节”。海北州妇联在全州范围内发放《感恩母亲孝敬母亲关爱母亲——海北州妇联2014年“母亲节”致全州广大家庭的倡议书》,同时在电视台播出。门源县妇联举办了“喜迎母亲节”广场舞比赛,展示了各族群众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组织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师生开展了“感恩父母孝行天下”主题活动。海南州妇联协调海南手机报平台,于5月8日至5月10日期间为全州万名用户发送慰问短信,为母亲们“送祝福”。

二、形式多样,歌颂母爱

各地妇联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通过举办征文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诵读国学经典、青少年制心卡片送母亲,在全社会唱响了母爱颂歌。省妇联、城西区妇联、城西区教育局联合在五四小学举办“传承美德共议家风”母亲节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五四小学三年级1班全体师生和家长及省妇联、城西区妇联、城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主会场的活动。同时,五四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制心卡、书写赞美母亲的粉笔字展示。省六一幼儿园开展了“温馨五月情,感恩在我心”主题活动,全体大班幼儿通过在超市里为妈妈挑选喜欢的节日礼物,自主购物和付款的过程体验;中、小班幼儿通过自制贺卡及手工作品,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省三毛幼儿园在全园开展了“爸爸妈妈我爱您”主题感恩教育活动会。以角色互换“今天我来当爸妈”的形式,来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伟大,让孩子们学会了理解父母,真诚地去体贴和关心别人。刚察县妇联、互助县妇联通过举办故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交流文明家风、晒家庭幸福照,表彰“好媳妇”、“好婆婆”,邀请“最美家庭”代表就自己的事迹进行宣讲,勉励广大妇女树立文明家风,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为“美丽乡村”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海西州妇联、尖扎县妇联分别在城镇举办“学会感恩、走向成功之路”、“女性如何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专题讲座,在乡村举办“美丽女人·和谐家庭”大讲堂,进一步提高妇女的文明素养,以女性的仪表美、言行美带动家庭的文明礼仪,以家庭的温馨美好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果洛州妇联结合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妇联组织深入乡镇、社区、牧户家中,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开举办了“温暖五月情·感恩母亲节”主题文化活动,营造感恩母亲、感恩祖国的良好氛围。德令哈市妇联协调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河东滨河路社区、河西朝阳路社区开展了“母亲节”送健康服务活动,为100余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妇检。大通县朔北乡各村推选出的10位巧手妇女进行了家庭厨艺大比拼活动,以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赢得了评委及观众的好评。

三、爱心慰问,传递温暖

海北州各级妇联上下联动,在全州范围内慰问了124户困难女工、贫困母亲、“两癌”患者和孤寡老人,送上了价值近5万元的母亲邮包、棉被、米面油等物资,带去了妇联组织娘家人的温暖和关心。海南州妇联携手州总工会、州红十字会,走访慰问了17户非公企业特困母亲,送去奶粉、棉被等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品、慰问金。黄南州妇联、同仁县妇联为46名社区贫困母亲代表发放了母亲邮包,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城北区妇联对工作在超市、环卫、学校等一线的30名优秀母亲代表进行了慰问。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妇联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为5位孤寡老人免费办理了公交老年IC卡。

“母亲节”活动的开展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而且丰富了广大参与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女性、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2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三道沟小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书画展览活动,活动也邀请了家长参加。希望通过画展的形式表达一下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次活动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感恩方面作了投资,每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奉献一生,让孩子通过手工、绘画表现一下对母亲的感恩和敬仰之情;二是在情感交流方面提供了相互探讨的机会,在闲谈中说说各自做母亲的快乐,起到了分享的作用;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浪漫的氛围中进行的。通过活动,使每位母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了身心的暂时调节,在休闲中凝集了人心、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品位。同时让孩子和母亲有个心灵的沟通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分别利用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作品不但构图饱满、颜色鲜艳、主题非常明确。

这次书画展,本着以提高书画爱好者的书画欣赏水平及创作水平;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广大同学的艺术情操;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为宗旨,为丰富学生生活,营造学院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收效上卓著。突现心灵之果,增强思想交流,体现新一代学生的风貌。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会把我学校的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楼,把,美术活动搞的有声有色。

总之,这次活动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成功的把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3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明感恩知感恩。

此外,为了使感恩教育更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学校各班在4月30日分别举行了“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队会活动。容桂街道关工委的8位老领导也应邀到我校参加了这次主题队会。活动中,关工委各成员对我校在感恩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学校感恩教育的每个环节都非常切合学生实际,有实效。顺德两家知名的媒体也对我校进行感恩主题队会的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详见5月5日《顺德教育信息网》、5月11日《珠江商报》和附后的照片、光碟资料)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员、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我校20--年“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宠爱集于一身,尽享荣华富贵,而全然不理解父母的辛劳,对父母的爱不领情,不道谢,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家人无私付出认为是天经地义……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扁滘小学2015年“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中根据德育生活化的原则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识,对感恩做到知行统一:

1.进行感恩专题黑板报评比:我们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并让他们将读后的感悟以黑板报的形式出版了一期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宣传组也在4月25日对学生们出版的.黑板报进行了评比,对优秀黑板报的出版人员进行了表扬和宣传。

(详见照片)

2.开展“我为母亲做些事,我对母亲说知心话”活动: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学校号召学生们积极为母亲多做事,对母亲多说知心话,回到家里,要懂得为母亲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

中高年级的同学,要尝试参与“帮母亲准备一顿早餐,帮母亲做饭洗衣”等并设计了活动表格。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活动月里,全校近700学生全都认真去完成了“我为母亲做些事,我对母亲说知心话”这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并按学校统一要求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记录。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学生们用自身的经历体验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也让学生更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而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也让父母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4为了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古二小学把5月列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并开展了“感恩母亲”的系列教育活动。5月21日中午,学校的德育组长邓苑甜老师利用小主人TV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总结。

古二小学围绕五月份的“感恩母亲节”开展了“母亲节——倾听、倾情、倾诉”感恩活动。活动主要分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3大篇。古二小学以感恩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邓老师表扬了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班级和个人。在这个“感恩教育活动月”里,学校号召学生们积极为母亲多做事,对母亲多说知心话,回到家里,要懂得为母亲捶捶背,为母亲分忧。全校学生都认真完成了“我为母亲做些事”这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并按学校统一要求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记录。通过些活动,学生们用自身的经历体会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也让学生更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而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也让父母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记录表上写道:“妈妈我爱你,我帮你捶捶背。”

“感恩母亲”系列教育活动,拉近了儿女与母亲的距离,加深了儿女与母亲的感情,让孩子与母亲的心贴得更近了。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5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莘莘学子通过手抄报,贺卡,写信传情等方式开展。通过一声问候,一个举动真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意。

看着同学们将一些信件寄出,好像看到一封封薄薄的信封承载着最深重的情意驶向养育他们的母亲手中一样欣慰。再看一份份富有创意的的手抄报,我们看出的是每个母亲的谆谆教诲,欣赏着一张张精致的贺卡时,我们体会到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在评比时,我们经常在挣扎犹豫,那一份份深情是无法用一等奖、二等奖来评定的。我们只能以庸俗的眼光将它们挑选出一些展示,我们展示的不是作品本生而是它们背后母与子的故事。

本次活动的总体效果较好,活动中吸引了不少学生,活动参与人员热情很高,还有部分老师参与进来,经过全体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母亲节活动开展顺利。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从个人到学校都有不小的收获。就个人而言,培养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和同学们相互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就学校而言,我们全体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时,更是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还有团队合作的各取所长,相信我们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协作的更好,这也可以为以后的活动积累不少经验。

同时本次活动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

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所以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在以后类似的活动提前做些准备,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使活动更加绚丽多彩,吸引同学。

总之,这次活动虽然组织不是很娴熟,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林辛小学的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的心愿,更让那些羞于在自己母亲面前表达爱意的同学有了一个方式。

小学的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2020小学母亲节活动总结精选4篇

小学母亲节活动总结2020精选5篇

2017小学母亲节活动总结

小学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

2019小学生母亲节活动总结

学校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2020

2019小学母亲节活动总结

最新2020年学校母亲节活动总结范文

2020小学母亲节活动总结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2

【关 键 词】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感恩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一些行为让人担忧。情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在中国孩子身上表现突出:不懂得父母家人的辛苦,想要什么马上就要得到;浪费食物、乱扔垃圾,缺乏规范意识。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感恩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得到恩惠、使人愉快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感恩解释为: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牛津字典》对感恩的解释为: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于他人。有学者认为,“感恩”是个体感知到外界给予自身的恩惠,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情绪体验。

关于感恩教育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学者陶志琼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与感恩、报恩和施恩有关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教育。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感恩人文教育。王律言认为,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开展合适的活动,让小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集体、社会以及大自然等充分接触,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来自父母、教师、同伴、集体、社会的恩情和来自大自然的恩泽,并自觉将内在体验转化为感恩行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一个教育过程。

综上所述,感恩是个体感知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和恩惠,并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意欲回馈的一种心理活动。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是每个人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在本研究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感恩能力、感恩行为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对父母、老师、同学、集体、社会以及自然的感恩情怀,并将感恩付诸实践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当前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问题

研读相关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学校感恩教育低效,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之间存在差距。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重智轻德的现状有所改变,但学校感恩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小学生感恩意识不强,感恩能力不高。

(一)学校感恩教育低效

有学者将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低效性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团队,班主任承担了较多的责任,其他任课老师尤其是德育老师承担的责任较少,并且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意识不强;小学进行感恩教育的形式多为“念课本”,其次是讲故事和由学生查资料发言,学校的感恩实践活动少,形式单一。

感恩教育的常规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写感想、表决心、立壮志,每逢节假日会组织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感恩老师的相关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但是一些感恩行动有些变味,教师节成了“教师劫”,家长认为不给教师送礼,教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对待。因此,有些家长尽管心里有意见,但不敢表达出来,敢怒而不敢言。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虽然不在少数,但一些活动流于形式,热起来的时候很热,一旦冷下去了就很难再热起来,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思考。

(二)小学生感恩行为与感恩意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从付荣、王律言、杜丛颖、万娟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学生都有感恩意识,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关照、同伴的帮助从内心是认同的,但在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父母表现还不尽如人意。小学生感恩父母、教师的行为有:父母心情不好时会安慰父母,帮父母干家务活;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送礼物给教师表达祝福;同学之间互相交换小礼物表示友好。小学生对自己得到的恩惠也有一定认知和体验,也有回报的愿望。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感恩行为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往往在学校设定的活动中会表现出感恩行为,但感恩的自觉性不够,不能把感恩举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责任感。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学校层面的问题梳理

学校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学校的感恩教育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育体制的顽疾和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导致一些教育者片面理解学校教育的使命,致使学校重智轻德,忽视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其次,不少教师的感恩教育意识不强,在平时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的责任较多,其他任课教师承担责任较少。

第三,道德教育教材逻辑体系不完整,感恩教育内容不系统,感恩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第四,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品德培养更多通过课程来实现,只要学生记住了相关知识,考试得了高分,似乎就认为达到了教育目标,对感恩教育的实效没有更多的关注。

第五,感恩教育所辐射的层面过于单一,只是在学校有所体现,但学校的感恩教育很多时候又流于形式,不少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没有将感恩教育活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作为青少年德育启蒙之初的家庭,没有把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

第六,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七,感恩评价机制缺乏。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建立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而且本身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目前一个很大的难题,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感恩行动与感恩意识之间有差距,学校所进行的感恩教育工作低效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小学生自身。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个人私欲、动机、本能肆意膨胀,社会极端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行为无形中影响到了感恩教育的实施;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报道也起到了负面效应:善良、同情他人会让自己惹上麻烦,帮助别人有可能换来无尽的麻烦和误解,这些现象对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造成了极大冲击。李晓平认为,不良社会风气导致小学生感恩品质缺失。万娟认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正在经受着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碰撞的考验,这对外界刺激缺乏足够辨别经验的孩子来说,足以让他们形成另类的道德判断标准;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也日益成为显著的不良社会因素;感恩教育缺乏榜样的树立与宣传。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杜丛颖认为,导致学校感恩教育低效的原因有:学校层面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团队,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理解有偏差,教师缺乏感恩教育的有关知识;学校中感恩实践活动较少,对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重视不足;缺乏系统的感恩教育体系。万娟认为,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付荣认为,小学对感恩教育的忽视,教师感恩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孝文化下的感恩教育资源缺乏开发和整合,感恩教育的方法不重实效等。

(三)家庭层面的原因

有学者提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与溺爱,错误的人才培养观念,即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感恩品质的培养;家校合作不足。王律言分析到:首先,家长偏重孩子智育的发展;其次,现代家庭中“4+2+1”的结构已成为普遍模式,这种家庭结构导致家庭成为一个没有“儿童世界”的家庭。再次,由于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以及家庭结构简单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比较集中,从而使孩子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奉献和付出。付荣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消解了孩子的感恩情怀,家长偏重学习成绩的期望误导了孩子的感恩方式。李晓平认为,很多父母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分数至上的层面,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视。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目标统一,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小学生自身道德发展水平的局限

小学生对感恩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发展到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感恩品质的评价,从只注意行为的结果发展到能综合考虑动机和结果的统一。对感恩原则的掌握从受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逐步发展到受内部道德原则和信念的制约。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从他律向自律发展,这个过程发生在八九岁以后,发展到自律阶段的儿童已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而开始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其主体性日趋显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成功父母为攀比的参照体系,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由于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一个过程,小学生由于自身道德发展的局限性,缺少对事物全面深刻的判断,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定。

四、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

将付荣、王养娟、汪依桃、李少平、程娟等人关于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环境层面。

(一)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李晓平提出,学校教育应正确定位:重视人格培养和习惯养成,将感恩教育活动常态化,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学校应开发系统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分年龄、分学段,定期给学生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利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相关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感恩行为和感恩能力。

(二)教师应提高感恩教育意识,做好榜样示范

李小平说:“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付荣提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为学生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有效开发并整合孝文化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挖掘课程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以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地球、感恩生命等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渗透模式主要表现在通过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活动、集体活动和学校生活进行感恩意识的渗透;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

除此之外,汪依桃还提出三种感恩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辨析式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中的感恩情境包括说明情境和体验情境;辨析式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交往中运用辩论、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澄清错误的感恩认识,抵制消极的感恩现象,在自我否定和自我升华中形成正确、合理的感恩意识。实践教育模式,是指应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培养社会群体的感恩情怀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苑玉华、祝琼提出,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在情感朗读中体验,在思维训练中深化,并付诸实际行动。

(四)创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

常少玲提出,营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增强小学生的感恩情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丰富感恩教育资源,完善感恩教育内容,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王养娟提出,应创设感恩氛围,唤起学生感恩之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感恩:开展感恩启蒙教育活动,举办感恩互动庆典活动,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资源。

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有:利用升旗仪式、广播、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感恩;在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感恩教育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写感恩日记做起,教会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恩。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策略,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层面,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策略。比如,学校重视营造感恩氛围,教师重视加强感恩教育意识,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儿童比喻为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这六位雕塑家就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儿童本人、书籍以及偶然因素。当然,对儿童的感恩教育,学校是主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是唯一的雕塑家。家长、社会同样是很重要的塑造儿童的雕塑家。只有学校、家长、社会这些因素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给学校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的同时,对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应该集中更多的注意力。

(五)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首先,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相互尊重体谅的关系;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是民主的,而不是过分宠爱或者暴力的,给孩子爱的同时也教会孩子去爱别人;再次,家长应抽时间陪孩子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培养感恩自然的情感;最后,家长发挥榜样的作用,言传不如身教,应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教会孩子如何去感恩。

(六)社会应形成对感恩行为的保护和支持系统

社会环境的各方面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在相关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出于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而被其家人告上法庭的案例,这样的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去帮助别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社会应加强对感恩行为的保护和支持,使好的行为能得到好的结果。首先,应充分挖掘、开发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开发感恩教育资源,形成系统的感恩教育内(下转52页)(上接76页)容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媒体网络的传播效应,加强对正面、积极的感恩事例的宣传,让小学生多看感恩故事,多听感恩报道,把感恩作为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和谦卑的人生态度,当作幸福的情感体验和一种能使自己努力上进的动力源泉。

总之,感恩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诉求,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应该齐心协力,做感恩教育的有心人,让感恩教育走入校园,融入生活,走进社会,这样感恩的氛围才会更加浓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友好。

参考文献:

[1]常少玲.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7.

[2]程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7.

[3]戴小媛,侯永新,梁媛.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

[4]杜丛颖.小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付荣.学会感恩――孝文化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6.

[6]李晓平.从小学生感恩行为现状中投射出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9.

[7]李云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园,2014,6.

[8]毛燕.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的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6.

[9]彭丽君,王德兴.浅析当代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7.

[10]秦忠利.也谈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1.

[11]热依拉・依布拉音.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青春岁月,2012,12.

[12]田琼瑶.刍议小学生的感恩教育[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2010,7.

[13]万娟.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3.

[14]王连福.小学生道德课程校本教材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5.

[15]王律言.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3.

[16]王养娟.小学生感恩教育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3.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3

摘要:作者从自身教育管理实践出发,阐述了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理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工作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入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典范。”班主任是全班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带好一个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理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和做新世纪综合型人才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意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班主任界定为:“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1]教育部在《意见》中把班主任工作高度概括成五项职责和具体任务。即: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2]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且绝大多数属独生子女,致使小学班主任工作既繁杂又琐碎。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起到一个春风化雨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本校本班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沟通的责任。

二、立身言表,提高自身修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常常把教师看作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因此作为班主任,会对其本职工作有无责任感,能否在仪表、言语、行动等方面,做好榜样,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品行修养、为人处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低年级的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向师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重视和关怀。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应当符合时代精神和自己的职业特点,给学生形成美好的印象和良好的影响。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人格修养,具备诚实、正直、言语文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榜样,深入了解、研究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上,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使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一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应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方有说服力。

三、用“爱心”感化学生,辅以“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感恩意识。在当今相对开放的社会,家庭离婚率相当高,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造成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学生升高中无望,只好选择中专,他们大都性格叛逆,不服管。在这些学生身上,班主任应当倾注更大的耐心与爱心,他们犯错时,除了批评教育以外,还要找出这些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并用“爱”去感化他们。笔者通常的做法是,以知心朋友的身份找他们单独谈话,使他们打开心灵之门,走出自闭的境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困难、挫折、迷茫主动告诉老师;同时辅以适当的“感恩”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不管遭受到什么不公、挫折,不要抱怨,不要认为人人都对不起自己,相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养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四、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要对“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对待,都应对他们充满炽热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捷尔任斯基也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偏向优等生,忽略差等生。这样的做法只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走向极端。充满爱的家庭才是温馨幸福的,也只有班级中充满爱,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须手段。尤其是在小学,班主任要时刻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五、放手开展班级集体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各种各样的班级集体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班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也可以把主动权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导演策划,自己组织协调,既锻炼了每个人的能力,又加深了班级的凝聚力。当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打球、玩游戏、讲故事,与学生共享活动的乐趣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品质以及人际关系都被你了解和掌握。这样我们便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缺点,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动力和闪光点。

六、做好总结

全面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班主任在不断的总结中,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吸取相应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我国班级授课的制度下,要求班主任能够全面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关心,这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较为繁重,但是只要班主任能够本着一颗爱心,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去完善自身的水平,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样才可以在班级管理中作出非常出色的成果,并且游刃有余。

结束语

教无定法,对学生的管理当然也是没有定法的,但是为了管理好本班学生,教师就要多花心思,多花脑筋在学生上,给学生创建一个优异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余俊.我眼中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09,(11)

[2]简飞.浅析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规律所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3)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4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创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目标下,落实感恩教育理念应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探析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出发,推导其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德育;感恩教育

感恩指有感于获得的帮助与关爱并乐于回馈的倾向。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修养。不懂知恩图报之人会被群体所谴责与排斥,而感恩之心的匮乏必将导致人情疏离、社会冷漠。鉴于此,人人都应学会感恩,甘于回报和奉献,并乐于收获感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和谐社会氛围,并成就个人的品格升华。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绪的感化与理性的教化,传递知恩的认同感与报恩的责任感,营造相互关爱与尊重的氛围,最终达成人格健全、价值观完善与精神升华的一种主题教育。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与普遍存在的过分包揽与溺爱的养育模式,致使不少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不仅过度依赖别人的扶助与照顾,还将获得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知足、回报与付出的意识严重缺失。这是道德的失落,更是教育的缺位。学校有责任通过教育培养学生互敬互爱的意识与个人责任感,帮助其构建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品德。因此,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下,在小学教育中推行感恩教育犹为迫切。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价值

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基本品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素质养成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人才评判标准的转变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育从以往偏重智育的模式逐渐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修正,并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随着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感恩教育与德育具有价值理念上的深度契合,应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版块。

(一)感恩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懂得感恩是回报与付出的前提,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进而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此意义上,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开展感恩教育可引导学生更加体谅父母师长的艰辛,体会自身肩负的期望和收获的关爱,从而更加具有个人和社会责任感。而责任感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增强主要依靠道德教育。因此,在个人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中的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二)感恩教育与人格塑造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当前,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方向性误区,过多地包办和过分呵护让孩子丧失了自立自强的空间。没有经历人生的挫折、体味生活的不易,导致孩子只能接受正面教育,欠缺处理负面信息的能力,进而无法成功应对之后的社会历练与人际交往。感恩教育的路径之一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正视负面情境,从而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对给予自己帮助与关爱的他人与社会心存尊敬与感激,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随着小学德育工作中人格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感恩教育的开展将与之起到互促互进的作用。

(三)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对生命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思考。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善待人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珍视生命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感恩教育,通过感识父母给予生命之恩,感激社会呵护生命之恩,可使孩子更易了解生命的内涵,领悟生命的宝贵。同时,感恩教育能帮助学生学会互敬互爱、和谐共存,而正确的生命观念只有在相互关爱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感恩教育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而生命教育的结果也会最终转化为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恩,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深化。

二、在小学德育中实践感恩教育的系统构想

(一)感恩氛围的营造:识恩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其根源十分复杂,涉及到文化、舆论、经济等诸多因素。就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失范与学校教育缺位是感恩意识欠缺的重要成因。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置于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估上,在德育方面存在长期的形式主义倾向。即便德育工作已被提上小学教改的重要日程,传统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仍然阻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深化。灌输式、注入式的道德规范传授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与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感恩之心乃有感而发,感性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渠道。为充分达成情感认同,首先需要营造感恩的情感氛围,将感恩的理念渗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拒绝感恩教育的模式化与碎片化。学校可因地制宜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巧妙穿插各种教育素材,通过将感恩典故编入课外读本、制作名人轶事的宣传画报、在集体活动上做主题发言等途径,使学生对感恩有初步认识,为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感恩层次的深入:感恩

在具备感恩氛围的前提后,学校可全面推进感恩教育活动。主要途径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课外主题活动,如班会、阅读会等。在教师主持下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交流,讲述身边所见所闻,总结感悟。教师可有针对地对不同年龄段、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的孩子进行特色化指导,达到个别点拨、普遍提高。在此需注意寓教于乐,不可功利性实施,更不能强制性传授,谨防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同时,学校也应适时进一步提高整个感恩氛围的水平,通过举办写作竞赛、朗诵比赛、感恩节活动、电影展播等形式,在激励学生积极争取荣誉、表现自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感恩价值的升华:施恩

从感恩到施恩的转变是通过强化感恩实践达到感恩教育最终价值目标的过程,也是整个感恩教育关键环节。在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和一定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施恩活动,以活动促进认识,以行为促成习惯。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向社会施恩的公益活动,如服务社区、帮助养老院孤老、向灾区捐赠等。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在小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的感恩活动,如向父母、老师、长辈等进行情感表达和行为表示。对此,学校可进一步制定认定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充分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从而促成学生自觉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养成。为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落实感恩教育,学校也可将评定结果计入学生成绩和档案,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考评依据。感恩教育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更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长期协同合作,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形成与健康全面人格的建立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感恩教育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切实落实,有效开展,以感恩教育带动德育,以德育促进感恩教育,从而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共进共赢。

作者:王玲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杰臣.实施感恩教育,突出实践体验[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1):92.

[2]陈永菊.德育更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116.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5

一、构建特色文化,引领学校办学

河沙小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心志的培养,“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定位,既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综合考虑了学校生源的特殊性,符合学校校情。在“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以“励志笃学,厚德立人”为办学理念,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1.特色定位的背景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河沙小学特色定位的大背景。培养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经得起社会风雨的洗礼。且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小学教育是学生求学的起步阶段,在此时期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才能使其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立志于学,成志于行。

河沙小学自身生源情况是学校特色定位的另一个背景因素。我校经过调研分析后发现,我校学生总体上乖巧、听话、动手能力较强,但学生在理想志气、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感恩等方面相对薄弱。基于此,我校提出打造“励志・立人”特色文化,希望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使学生能够树大志、立厚德,茁壮成长。

2.特色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志向是天才的幼苗。”“励志”即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达到立成学之志、立成长之志、立成才之志的目的;“立人”就是让师生学会立身、做人,尤其是要做感恩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意指自己对人有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由此可见,“立人”这一特色文化内涵,重在德育,只有学生立身做人,才能推己及人,造福社会。

在践行“励志・立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河沙小学通过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三大特色项目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志气,使“励志・立人”这一特色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育人目标更趋清晰。

3.办学理念的含义

“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实施需要一双能统领全局的“眼睛”,这双“眼睛”即核心办学理念。河沙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励志笃学,厚德立人”,“励志”“厚德”是教育途径和手段,“笃学”“立人”是教育目标。

“笃学”语出《论语・泰伯》:“笃学尚行,止于至善”,即专心好学的意思,而“厚德”即深厚的恩德,出自《淮南子・论训》的“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河沙小学以“励志笃学,厚德立人”激励师生的理想和志气,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志向远大、专心好学、懂得感恩、德性高尚的教师和学生。

二、推进特色建设,实践特色文化理念

1.建设“励志校园”,以景感染师生

“励志、感恩”是河沙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基于“励志・立人”的特色文化,我校以砖红色教学建筑为主色调,上面写有学校励志的校训和三风,充盈着阳光与活力。正对着篮球场的办学楼上悬挂着我校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在享受阳光体育之时亦能感受到学校的育人氛围。

走在校园里,一排排绿树环绕着篮球场和足球场。操场一角的老树下安放了乒乓球桌,供学生学习之余休闲娱乐。伴着朝霞或夕阳,不时可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身影,一切如画卷般和美。

2.打造“励志教师”,倡导德能兼备

为打造“励志・立人”的特色文化,我校致力于培养励志教师,在提高师德的前提下,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研训结合,使教师自身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志。

河沙小学通过集体教研和专业培训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的大环境,引进全新的教学思想,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观念;破除“一刀切”的教育观念,确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构建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相统一、共同发展和差异发展相统一的科学教育过程。

此外,我校以“课题带动、骨干推动”为动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群体,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目前,我校教师在科研上成果显著,已有“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品质培养的研究”“小学低年级以励志故事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如何在小学生中开展天文知识活动的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等市、区级课题研究;我校参加“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深入探索项目”研究,成为荔湾区第三批“跨越式”课题实验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给学校、教师、课堂带来了变革,我们的教师在研耕中成长,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励志“跨越梦”。

3.推行“感恩德育”,渗透育人目标

“感恩”是河沙小学“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育人目标之一。为此,我校将感恩渗透在各项德育主题活动中,该活动系统现已初具雏形。我校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生命健康教育五大重点,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帮助学生“立人”,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与感恩品质。

(1)通过教师节、建队日等重大节日,组织相应主题班队活动

如利用关爱老人社团组织主题活动;利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庆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培养学生形成感恩品质的同时提升学校在河沙社区的办学声誉。

(2)2010年9月成立了河沙小学关爱老人社团,以开展德育特色活动

该社团成员由少先队大中队干部20人组成,社团围绕“关爱老人,爱满河沙”主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把河沙敬老院作为创建社区少先队“感恩教育”的特色阵地,深入开展学雷锋“五册”(敬老册、拥军册、手拉手册、助残册、绿化册)活动。

(3)组建家校联系网络,实施家校联动

我校把办好家长学校的工作纳入特色教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并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参与感恩现场活动;观看孝亲励志电影;利用各大节日进行感恩渗透,教会学生关注孝道,学会感恩。

4.构建特色教育体系,激发教育活力

河沙小学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多年来不断推进励志课程建设,构建“励志・立人”教育体系,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1)“励志课堂”践行“六个优化”

课堂是我校实践“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主渠道。“励志课堂”的核心是积极导向,引导学生每天说好的、听好的、看好的、学好的,对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去自主思考。为此,我校认真规划,调整学科课堂安排,充分发掘教育点,在各学科中渗透励志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对“励志课堂”提出了“六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观念,面向全体,注重能力,发展个性,民主平等;二是优化教学目标,重视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优化教学过程,坚持精讲巧练,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重视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四是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法研究,注重学法指导;五是优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激趣,创设情景,挖掘潜能;六是优化教学评价,坚持动态地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会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上述励志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校本课程开发“多元化”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通过科技特色项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立足学校师生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在科学实践中立志为学,成就远大理想。河沙小学从地方特点、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特色项目的开展为载体,构建校本活动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内容打破年级,横跨学科,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有趣、丰富,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内容,通过感知、思考、实践、交流,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锻炼身体、陶冶身心的目的。

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坚持通过精品课程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心怀感恩之情。为此,学校编写荔湾文化精品课程“弘志・感恩”,通过励志、感恩故事,结合小学生的年级特点,通过榜样渗透和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的淳朴感情,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并对社区产生辐射。通过这些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的灌溉,渗透“立人”理念,使学生爱家乡、爱生活,激励他们做文明“河沙人”。

5.大力发展三大特色项目

目前,在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河沙小学体育、艺术、科技三大特色项目日趋成熟,成为打造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运动中养成坚韧的心性;艺术教育则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渗透“励志・立人”提倡的感恩元素,使学生在端正审美之余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科技教育让学生在科研求知中敢于探索,立志为学。

第一,在阳光体育方面,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展演风采”系列活动,以踢跳类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踢毽子、“8”字跳绳、定点投篮、定点足球、30米对向接力等阳光体育竞赛,在比赛中坚韧心志。学生以“励志”之心积极拼搏,赛出自己的风格,欢笑声、加油声溢满校园。

第二,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校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拥有一项艺术才能,并在艺术表演中渗透感恩教育。围绕“励志・立人”中与感恩有关的育人元素,我校教师在小品编剧中渗透感恩元素,如以“武松打假”为主题,让学生感受感恩和诚信教育。我们还在美术科中渗透感恩教育,如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翰墨飘香之中书写眼中的感恩世界。

第三,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校围绕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开展植物种植系列活动,组织认识分辨植物的课程;设置植物种植园地,营造学科学、重实践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树立志向,从而成志于行。我们让学生动手感知科学,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科学的描述与交流。

小学感恩教育总结范文6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继续办好校红领巾广播站,通过选定广播站站长、音乐编辑、播音等负责人,经过培训,由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资源,开展新闻快报、好歌推荐、英语天地等栏目。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加强少先队干部的培养。我校少先队把少先队干部的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少先队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少先队每月培训一次干部,组织他们学习《中国火炬》、《少先队员》、《中国少年报》等报刊,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锻炼了他们服务技能,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拓宽队干部的视野并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各中队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我们就升旗仪式的排队、走路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系统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少先队大队干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 

三、实推进少先队基础设施建设,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我校一贯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促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我们始终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举,着力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在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基础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 

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坚持“六好”教育,本学期加强六好教育监督岗的检查。每天由大队部组织大队委员,强化对全校学生的卫生、两操、礼仪等方面进行检查,每天检查每天公布。每天中午还派一个班的同学到各处值勤,做好校园保洁工作,保持学校卫生,维持学校秩序,阻止同学们疯打。每周五进行一次卫生大检查,从各年级中抽一个年级的组长和值周领导一起,共同检查清洁区和教室的卫生情况,并由此作为学期末文明班集体评选的依据之一。检查校园的洁、齐、美,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3、坚持“中队黑板报、班级文化评比”制度。黑板报主题和学校德育活动安排主题和大队活动主题一致,本学期中队黑板报要求每月一次,一至二年级师生合作完成,三至六年级由学生独立完成,每次都定期检查,纳入相关评比中,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突出主题、每期必须有学生自己的心声、且形式要多样灵活、版面要美观大方,栏目设计各班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黑板报设计已成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坚持“主题队会观摩”制度。主题队会是展示学生活动成果的场所,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舞台,这学期大队部和分管德育的行政,还对各中队主题队会进行观摩和抽查,肯定了活动开展较好的中队。 

四、强化活动,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 

1、“紫阳小学一年级队前教育”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培养了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 

2、“尊敬教师、热爱学校”主题活动。使少先队员们从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体验到尊敬老师的愉悦感受。 

3、“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展示了学生综合素质,活跃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文字编辑处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4、“国歌大家唱”让少先队员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队员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5、“我们在队旗下成长”的大型建队日主题活动,发展了一百多名新少先队员。队员们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少先队的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责任感。 

6、“让爱心托起希望”主题活动,通过对我校身患红斑狼疮的占念露同学生进行捐款,将爱心教育引向深入,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综合实践活动让少先队员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到湖北的人文知识,激发了少先队员们热爱祖国的壮志豪情。 (1)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8、“学会感恩、爱心永恒”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少先队员们的思想素质,让队员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增进师生家校之间的情感,促进文明礼貌校风的形成,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少先队工作只有围绕学校的中心,联系本校实际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与中队辅导员密切合作;只有得到校委会的大力支持才有推动力;只有以活动为龙头,牵动德育灵魂工程的实施,才能推进工作稳步发展。同时,我们也明白少先队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高,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欠缺,学校的卫生和学生安全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少先队教育活动偏少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力度,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力度,推动我校德育系统教育工程,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