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质量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质量体系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1

关键字: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通俗地说是指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构建信息系统的完整性。而加强质量管理的环境监测质量所要求的监测环境监测是很重要的,不仅要有这方面良好的认识,同时还需要经过环境监测过程建立一个环境监测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的体系。目前,这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怎样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一、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的体系

环境监测方法的标准和技术的规范是实施监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其完善是提高质量监控的重要部分。第一,加强科学的研究,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第二,实施监测仪器准入的制度,并保证监测的依据可靠;第三,稳定监测技术的水平,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第四,建立监测方法的验证机构,并保证工作的标准质量。

2.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的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真实性,代表性,准确性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监督。第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第二,完善其体系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来将其体系明确化,强化其管理,负责环境监测数据的;第三,完善其体系还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改善,还可以保持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的国情,想要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需要在原有的环境监测模式上,改造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

4.完善监测质量控制制度

健全并完善的制度始终是质量控制的根本。首先,明确管理的机制与职责、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然后,完善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控制体系;最后,建立环境监测机构的标准化的质量评估,特别是要制定出程序和监督的全新概念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5.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的建设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素质的监控环境质量的人员。监测人员的素质不仅包含其业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其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人才的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环境质量监控人员的素质,不仅局限其业务的能力,还包含了其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在监测队伍中的素质也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如果各地的监测机构不重视监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烈,这会导致监测队伍不能完成繁重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人员对技术的意识和质量管理的认识,以监测和改进的评价机制为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

二、建立健全的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的调查调查,发现我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以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考核以及检查为主导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从一定的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进步。但是,这种模式也让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使得质量体系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就美国而言,政府层面的环境保护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级机构共同负责;而日本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则是由环境省内设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水/大气环境局负责,同时地方也都会设有相应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通过与美日两国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所以强化创新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势在必行了。所以,建立健全的监测质量监督机制,是开展质量监督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

总结: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工厂,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防治大量工厂为我国公民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工作,使得我国公民生活水平变得更加美好;还可以为政府、国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1):1-4.

[2]黄卫东.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147.

[3]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创新我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4):1-4.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2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类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促进产业经济提高的同时,做好环保、质监建设等工作,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结果要结合四个方面去体现:其一,结合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科学评价环境质量结果。其二,结合污染分布状况,确定主要污染源的位置,或判定污染源成因,为环境监管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执行依据。其三,逐步积累监测资料、技术文件等资料,为环境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总量控制监测资料。其四,通过实际样本监测数据的分析积累,为完善、更新、制定国家相关环境建设法规、标准等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执行结果的必要前提。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污染源的判定、污染物数据的收集采样、相关数据技术参数的科学定量分析等研究,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结果,才能确定环境监测报告最终评价是否完整与可靠。目前,国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未能立足实际

实验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工作要以实际环境监管采样数据为准,即通过数据的采样、收集、分析等工作,才能将进一步分析出数据的监测误差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以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的精密度与可靠度。虽然,目前国家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努力与付出,取得了不少行业工作成果,但在获得成果的同时,环境监测业务流程中仍然伴随不少问题,值得业界人士关注。首先,目前有不少环境监测实验室未能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常表现为质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其次,不少环境实验室或上级监测站点仅仅在质量控制工作中比较重视常规考核,而相对忽视实验室实践技术、监管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再者,许多监测工作相关组织活动的开展,未能量化、定量分析数据指标等,仅体现为以点带面,笼统分析各项数据。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结果体现不尽人意也成为必然。

1.2监测网络健全程度不足

就目前的国内环境监测网络完善问题而言,我国环境监测也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具备统一标准的环境监测网络。如,不少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交通、渔业等组织监管单位的监管网络,拓扑结构职能发挥常常重叠监测。同时,各组织部门、单位的监测站虽然能够获取相关监测数据,但由于监测网络未能完善建立,或未能实现同一监管,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监管执行、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等无法实现同步与协调。此外,不少重要监测数据的分析未能实现地域性共享与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导致大量数据闲置与浪费。以水质污染监测为例,国家在《水污染防治法》中23条明确强调,重点地方排污单位必须要安装水污染物自动排放及监管设施,同时要求和环保建设主管行政单位的监控设施形成区域设备联网,以促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区域地方相关管理体制的落后、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不少地方区域范畴内,也未能完全具备监管设备联网控制的技术条件。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环境监测必须要准确系统地阐明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准确全面地获得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及其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环境信息,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为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必须强化自身质量建设和监督评价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因此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加强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工作,已是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2.1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要通过培训、宣传以及实际工作等多种渠道来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推进质量管理工作。首先,提高管理层质量管理意识、理顺监测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各种质量体系中都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并将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作为必要工作程序,其目的就在于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保证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配备,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体系化和制度化管理理念。质量管理工作与监测设计、规划、资源配备以及布点、采样、检测、数据处理、审核、综合分析、评价等各个监测环节相关,需要全体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三,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且要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经验,并根据监测领域的拓展和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增加工作交流机会,为抓好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为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当前工作的需要,应尽快修订和完善5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6等制度,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而且要根据这些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保证全国一盘棋。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同时,还应该应用制度的监督管理、法制约束能力,树立监测信息的法律地位,加强法制观念,保持监测结果的严肃性,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第三,应加快适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P评价制度或体系的研究,并尽快形成规范化的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量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等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

2.3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是对环境监测全程序实施监督和质量评价的系统工程。质量体系是包含了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涉及整个监测工作全程序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并且通过例行监督评审、复审不断得到持续改进。促进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环境监测站,无论级别如何、现有设备水平和人员条件如何,都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效能,将与监测技术和监测质量相关的所有制度、要求以及领导的管理理念和意愿,融入到质量体系文件之中,并通过体系的监督机制,全面提升监测站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2.4完善监督机制

环境监测是典型的个人活动,是生产者在指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独立活动。因此,完善监督机制和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同样重要。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逐步形成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监测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2.5拓展质量控制领域和手段

应尽快拓展质量控制领域,将新的监测领域,如在线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快速检测仪器、应急监测以及有机污染物监测等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并尽快开展这些领域的质控技术研究。质控技术在保留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明码和密码样的测定以及质控图的基础上,应扩大到布点、采样、数据与质量分析等整个监测程序。应开展采样设备、监测仪器及标准传递设备的量值溯源和标准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规范标准和管理。

2.6健全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首先,要保证资金投入,特别要保证质控实验室的配备,保证仪器检定、标准样品或考核样品购置、组织或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实现第三方审核或评审等费用。国家应将其纳入固定年度计划并专项使用。其次,应加大环境标准物质开发力度,尽快建立研究体系,弥补海洋、生态、生物、大气降水、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标准样品的不足,扩大现有标准物质的适用范围。应积极拓展研究渠道、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快开发速度,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第三,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系统地清理、修改和完善现有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有计划地填补新监测领域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空白。第四,应建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准入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尽快改变目前仪器质量良莠不齐、测试原理不统一、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差异、不同系统之间缺乏可比性和市场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从监测硬件上把好质量管理关。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五性0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各级领导关注的工作之一。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环境监测工作者为之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水环境污染也随之加重,我国的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环境质量监测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而建立反应水环境状况的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可大大提高水环境管理能力,国内外针对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

水环境;水质监测;水环境预警系统

我国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深入,很多城市都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系统、科学合理的监控监测工作。1988年,天津作为首个试点城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已有2289个监测站,其中地市级站391个,县级站1799个。国家、省级监测站和部分发达城市环境监测站具备了常规监测、有机物监测及应对一般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95%以上地市站、70%以上县级监测站具备了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以及相应的预警体系。然而现行的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流域层面的水质状况,流域层面的监测网络不完善,监控断面、点位布设不能完全代表水质现状。监测指标简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缺乏科学性。现场、机动及应急监测能力不足,移动水质分析监测能力不强,不能实现快速、适时的水质检测。不能及时掌握水环境变化的动态和及时快速的做出预警。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为真实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系统、科学的技术手段,并对水环境污染情况提供及时、科学的预警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国家和地方监测网已涵盖各环境要素,“十二五”末,我国主要水系已经建立145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地表水系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1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研究范畴

我国现有地表水水质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的监测体系,在线监测涵盖了污水处理厂的进口、出口,以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重点企业也都部署了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施监测废水流量、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防止偷排、超排现象,还缺乏城市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立,急需结合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特点构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水环境监测体系核心为指标体系、预警方法和预警阈值,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影响因子之间又存在的复杂的关系,因此水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水体所处的气候条件、地区经济条件,都直接影响到水环境特征参数的选取。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开展预警方法模型的研究,这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2国内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

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报道很多,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时空、预警方式、目的,水环境预警可分为很多类型。根据警情发生的紧急情况分为渐变式和突发式。渐变式预警是指水环境危险状况经过了长时间的累积、潜伏、演化体现出来的,该种形式的预警侧重对环境因子时空变化趋势分析、预测,同时考虑不确定因素;突发性预警是指警情发生的很突然、没有征兆的出现,关键在于时效,要求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预警、预报、应急方案。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对水环境状况、敏感源历史、现状分析、评价,利用定性定量的评估模型和方法确定其变化趋势,以形成对突发性和常规敏感状况的预警预报,进而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1]。水质监测预警系统逻辑结构一般为确定警情和警源、分析警源、确定预警级别、采取预警院等几个步骤。目前对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和水环境质量预警(对水环境质量未来可能发生期望的预警)法两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包括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ANNs)评价法、物元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水环境质量预警根据资料情况,通常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通常用于资料缺乏、因素复杂、主次因果关系不明确、主要影响因子无法实现定量分析的情况,随着GI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逐渐被引入定性分析中。定量分析一般是结合模型来进行,由于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数学、统计学、逻辑学等学科为基础,相对科学、系统,比较常用的有SD预警模型、EFDC、WASP等,预警模型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入,大大推进了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随着环境信息收集方式、信息传导方法、预警模型、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警应急系统广泛应用于、气象、地震、农业、林业、城市交通等很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建立重要流域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鄱阳湖、滇池等地都研究构建了预警体系[4]。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大致可分为湖库型的预警体系和流域、河网、河流的预警体系。基于水环境安全研究[5],太湖的水环境监控预警系统[6]、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预警平台[7]和多中心多指标的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8]等已经建立。我国辽河、桂江、汉江等流域已建成水质预警系统,河网区的水环境预警方法体系[9]、流域生态系统预警管理整体框架[10]、流域水环境预警与管理系统[11]等预警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完善预警系统的数字化信息。

3国外关于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

国外的水环境预警系统研究起步较早,其构建思路已相对较为成熟。德国的多瑙河、奥地利莱茵河、美国密西西比河、英国泰恩河、法国塞纳河都开展了水环境预警研究[12,13,14],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德、匈、奥等几个欧洲国家共同研究了“多瑙河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纳入了沿岸各国的警报中心PIAC、PIAC间的信息传输系统,还纳入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机构作为支撑,该系统建成后,在多瑙河流域水质趋势变化、保障周边水质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4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性工程,在不断吸取各方经验的同时大力推崇各领域协同合作。例如,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到预警体系中,建立共享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库,结合GIS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不断完善现有预警评估模型,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层面上的宏观整合,构建实用、完整的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环境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詹晓燕,薛生国,张建英,等.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4):290-293.

[2]张波,王桥,孙强,等.基于SD-GIS的突发水污染事故水质时空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348-351.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4

关键词 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203-01

1 影响社会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

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每年国民经济收益水平持续上升。环境是决定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环境工程监管更是政府部门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表现。但是,在市场经济多元化转型时期,多种因素影响了国内环境的质量水平。

1)开发因素。社会化大生产活动刺激了国内外市场的消费增长,也给企业的生产资料供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持企业生产物质的持续供给,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在开发工程施工期间未能重视环境保护,随意开采使用生态资源造成了资源流失,也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

2)污染因素。环境污染是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各种污染问题大大制约了企业生产经济的发展,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不同形式。以大气污染为例,工业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时所产生的“三废”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情况严重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明显的危害。

3)监管因素。政府在带领地区搞好经济建设阶段,未能重视生态环境面临的各种问题,监管力度不足也是降低环境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如:政府机构规划城市改造工程项目,未考虑城市改造流程里带来带来一系列污染问题,监管制度的缺失让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限制了环境质量水平的提升。

2 环境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其主要是掌握和比较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寻找污染治理重点;为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回顾评价。回顾评价是对已经建成的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了解工程兴建后实际的环境变化情况、环境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针对实际出现的不利影响,提出改善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并为今后新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水利部门对三门峡水库、丹江口水利枢纽、新安江水库等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做了初步评价都属于回顾评价。

2)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目前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对研究水域当前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域现状环境质量优劣等级,并为工程前后环境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3)预断评价。预断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某地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3 构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鉴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环境质量监管力度,及时指出环境改造工程存在的不足。建立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要求环境监测部门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编制一套科学、完整、可行、有效的环境评价方案。其必须需要遵循的“三个优先”原则:①环境优先原则。评价环境质量的根本目的是指导企业或个人搞好环境工作,立足于社会未来长期的规划发展,环境工程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发挥其绿化效果。因此,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必须以搞好环境为根本目的,充分带动其它人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②效益优先原则。环境效益不仅体现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从事生产制造的工业企业,在完善内部生产环境及降低外部污染的前提下,还要注重经营收益水平改善。企业可以引进高科技辅助生产,建立高效节能型的生产工艺;③发展优先原则。发展是社会改革的第一要务,环境评价工作应在发展观的指导下完成。评估机构收集环境工程的相关资料后,应重点分析所采取的环境改造措施能否适应未来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促进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监测促进环境监理的顺利进行

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污染源监测,使例行型监测向监督监测型转变,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监测水平,为环境监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环境监理在技术上必须依靠环境监测,在履行职能时必须以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1)环境监测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既为环境监理提供有效的反映环境状况的信息,同时又是衡量监理行为和监理效果的手段。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是实施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污染设施运行等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监理行为的成功与否。

2)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作用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监理执法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尤为突出。环境监理属于环境管理体制中的监督执行系统,其职能是现场监督执法;环境监测属环境管理体制中的支持保证系统,其职能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等等技术类工作。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作用的具体体现为:环境监测对基层征收排污费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

3)环境监测为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提供指导。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是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理部门在现场监督检查中,判定排污单位的环保设施是否在正常运转、排放浓度有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处理效果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只能对污染源及其排放口进行采样分析,由监测站及时、准确地提出监测报告,以此作为监理部门对排污单位是否要做出限期改进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的依据。

总之,环境对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部门在注重经济改革建设的同时,也要对环境工程改造实施全面性的管理策略。针对环境质量评估结果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必须要及时制定有效的方案处理。

参考文献

[1]黄盛初.2009年环境监测报告中体现的问题及处理[J].中国社会,2010,20(13):11-13.

[2]张爱荣,徐静.煤矿吨煤成本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煤炭学报,2010,32(2):221-224.

[3]王万恩.环境工程对城市结构改造的先进意义[J].环保评估,2011,22(18):133-135.

[4]曹代功,杨昌明.关于现代工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绿色经济发展,2011,14(8):32-34.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5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立法机制;革新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5-009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5.046

绿色发展思想下的关键在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助推作用。就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此种情况必须予以遏制。为此,尽快完善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工作水平,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保环境质量日渐好转。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1.1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对环境保护工作而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基础且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各种环境指标进行监测,进而获取对应的监测数据,用以指导相关工作。但是,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差因素,导致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并不足以支撑全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因此,通过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使其可以对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全面支撑,进而取得重大成果。

1.2增强环境监测能力

在社会不断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暴露出的环境问题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如此,随着生活、生产节奏的改变,环境问题开始表现出连续性、综合性、追踪性的变化趋势,这也就要求环境监测工作应当从原本的周期性工作转变为连续性、综合性的监测。不仅如此,由于各种监测技术不断更新,监测设备不断优化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相关部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但是,部分部门单位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新技术、新设备,导致环境监测工作还停留在低层次的阶段,不符合社会发展。因此,通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增强这些部门单位的环境监测能力。

1.3促进经济发展关注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并非只是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其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但是,大多数人环保意识低下,尤其是部分污染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对环境恶意破坏,致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因此,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可以引起相关企业和人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法律约束不到位

法律约束不到位是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虽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条文可以对环境监测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规范作用。但是,从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情况看,这些法律条文的约束力远远不够。从这些法律条文的实质内容上看,其主要是针对环境监测单位的职责、标准等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规定,并未从细小的地方做出详细阐述。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法律条文并不具备太大的操作性,难以对环境监测工作形成指导。不仅如此,在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条款中,甚至存在和国家规定相抵触的问题,这就导致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展开。

2.2管理体制运转不畅

从环境监测工作的等级分类看,其主要是分为国家、省、市和县这四个级别,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环境监测单位的等级不同,在整体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和拥有的职责也都不同。就国家环保部门而言,其核心工作就是规划整体的环境监测保护工作方案,并对各省市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巡查。而市和县这两个级别的环保部门主要是落实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接受省级环保部门的管理和领导。在这一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体制当中,各级层职权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市、县这两个层面,甚至存在一定的工作冲突。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难度,还产生了大量的内耗,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除此之外,由于国家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经费投入偏低,地方财政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不够,导致开展相关工作存在一定阻碍,致使管理体制运转不畅。

2.3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偏低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部分工作环节,更是需要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高级专业知识。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环境监测工作队伍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具有高学历人才的占比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为47.5%,其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比不到10%。这一比例如果只考察县级单位,还会进一步下降。由此不难看出,高水平工作人员的缺少,是制约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3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策略

3.1完善立法,加强法律约束

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而言,需要通过完善立法的手段,加强法律约束,才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并发挥作用。首先,对环境监测工作在法律上进行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对各级层环保部门的职权范围予以明确,以便相关工作能够切实展开。其次,需要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行为规范进行明确的阐述,尤其是某些关键环节的工作的操作流程,遵守标准等必须予以明确规范。最后,加强法律的监督。环境监测工作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其和法律本身的目的是一样的。因此,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地说,应该法律规定中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行为、过程、结果、效用和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以此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得到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其可行性和可操行性的考虑。只有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规,才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切实作用。

3.2革新环境监测体制

基于当前体制运转不畅的问题,必须对其重视起来,通过合理的手段对环境监测体制进行革新,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现状。首先,建立垂直均布的环境监测工作体系,以国家环保部门牵头,以此布置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工作,形成垂直的工作体系。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消除职权不清的问题,明确各级层环保部门的职权。其次,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是导致环境监测体制运转不畅的一大原因,因此,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及时迅速。比如,可以细化各级层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责,优化管理机制,将过去的统一管理革新联动管理,扩大环境监测司职权,赋予其一定的行政职能,加强相关工作的落实。最后,搭建第三方管理平台。引入第三方机制,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透明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其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组织公益机构和民间人士组成第三方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对各级层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相关工作顺畅运行。

3.3构建高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

基于当前高专业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必须构建一支具备高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才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进步。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对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培训,和当地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其次,基于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机制,直接从高校引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着重培养,使其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后备力量。最后,建立淘汰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考核,逐步淘汰素质水平低的人员,补充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4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却对其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基于此,应该完善立法、革新机制以及构建高素质工作队伍,切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以促进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池怡,潘见阳,徐伟.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2015,(7).

[2]卫新亚.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11).

[3]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环境质量体系范文6

1.教育体制较为落后。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属于较新的学科,它的发展必然要迎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然而,一贯以来的教育体制仍然较为落后,从而造成了该门课程发展新需求与落后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到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科性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它的主要特性就是综合性、整体性以及更新性。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处理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并要能够根据时展变化来及时调整知识结构。然而,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该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尤其是一些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各种模式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大大影响到了该门课程要求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要求。

3.办学理念不尽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定位并没有达到合理、科学的地步,一些学校在开设该门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是否具备开设的充足条件,而是随波逐流的开设该门课程,从而使得其教育定位无法具有规范性,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真正具备所需要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一些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类课程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很多文化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应该加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而这又直接到了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二、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策略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很多与新时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说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没有遵循市场经济活动要求,教学目标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等,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问题,切实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1.积极改进教育思维与教育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由于缺乏与现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从而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各个学校在进行该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努力顺应时展的实际情况,尽快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切实树立起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它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也是非常强的,应该与实际的工程项目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在开展该门课程教学的时候,尽快树立先进的教学思维,采取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打破文理科之间的界限,让该学科的学生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从而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性的实践才能。

2.采取实践性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然而现实的教学状况并没有真正重视其实践性,更多的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忽略了其实践性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要从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采取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因此,各个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实践体会,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并发展理论知识,从而让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3.准确定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

由于很多学校对于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把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为混杂性质,从而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好。实际上,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领域,具有文理兼具的特性,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级的能工巧匠,应该来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该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对于该门课程的认知和定位,把它看作是一门高尚的学科,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模,尤其要提高生源质量,重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向,从而真正为社会输送出具有高级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4.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考核机制。

环境设计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教学体制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殊性,改进现有的学制设置情况,制定出符合该门课程人才培养需求的施教机制和教学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认证考核机制。这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原先的学制设置改成没有固定学制的设置,让学生的入学以后就积极参与到社会学习与活动中去,学生的学期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灵活变动,但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对这些学生的考核工作,要让他们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获得成长与进步,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由此可见,该门课程教学中应该实行以实际动手为主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和灵活多变式教学手段,并辅之以严格的考核机制与管理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师队伍质量,因为他们才是该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真正核心力量所在。这是因为该门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他们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和参与者,我们必须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不仅提供给这些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比如说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外,还要给他们配备多功能模拟实践式教室、研究所式教室、车间作坊式教室、工作室式和公司式等的教学场所,让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各种教学空间来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出他们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者作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