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1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结合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建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深入分析目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指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并依据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与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水平;多指标综合分析法;综合评价;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24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62

Promoting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AN Kuang-sheng

(Envioroment and Planning Department,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alyze the major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point out the developmental pat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ropose specific worka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indicator;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en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4-03-1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041)

作者简介:范况生(1977-),男,河南济源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数字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电话)15938386248(电子信箱)

fksheng@sina.com。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崛起的目标和途径。但是,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积极主动地把发展农业的思路调整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上来,把全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上来,着力拓展农业领域,实施产业化经营,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一个必须解决且富有极强现实意义的课题。

1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河南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考虑选取指标的简单性原则,而且要考虑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选取指标时主要遵循系统性、可比性、代表性、可操作性、连续性、独立性原则[1]。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并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计算的角度出发,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及农业生态化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子系统。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也体现了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要求。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直接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子系统反映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和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等特征;农民生活水平子系统则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生态化水平子系统体现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特征[2,3]。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总目标、4个子系统和14个具体指标。其中,第3层次具体指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农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土地利用的生态可持续指标体系和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等确立的。这些具体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子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状况,对于描述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科学合理的。这3个层次共同构成了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表l)。

2 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

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测度河南省1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通过以下4个步骤来进行: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第二,对各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第三,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第四,利用一定的数学统计方法来计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因此,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直线型标准化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成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时,假设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比例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比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一个评价基数值,将被评价方案的指标实际数据与其相比,从而得到一个比例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i为被评价方案指标得分值(即评定系数),Ci为被评价指标数据值,Cmax为被评价指标数据最大值,Cmin为被评价指标数据最小值。

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一个国家出于政治经济或资源等方面的考虑,在不同指标之间总会做出重要或更重要的选择对比,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确定各项评标的权数,首先根据表1 确定的指标体系,编制由经济发展水平(B1)、科技发展水平(B2)、农民生活水平(B3)、农业生态化水平(B4)4个指标构成的权数矩阵,并进一步编制第3层次具体指标的权数矩阵,最后由决策者和专家对所列的指标项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进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然后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在满足排序一致性的条件下,最终求出各具体指标评定值的权重系数(表1)。

2.3 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

根据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层次分析,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分析模型组,该测评模型组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目标测评模型及其子系统测评模型。

目标测评模型:N=ΣBi

子系统测评模型:Bi=ΣZiWi

其中,N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分,Bi为各项主体指标得分,Zi为各项个体指标标准化值;Wi为各项个体指标权重[4]。

3 各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

利用《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各市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搜集整理,得到河南省18个市2010年各个指标数据(表2),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表3)。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河南省18个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值(表4),根据评价分值,可将河南省18个市分成3种类型: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较好的区域,包括焦作市、济源市和郑州市;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一般的区域,包括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商丘市、许昌市、漯河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和平顶山市;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落后的区域,包括南阳市、周口市、信阳市、开封市和驻马店市(图1)。通过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区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呈现出以郑州市、焦作市、济源市为核心向外围扩散递减的趋势。

4 政策建议

本研究根据多指标综合分析结果,结合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对每一类地区进行分析,并从中央对农村的支持政策的角度出发,给出其相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5-8]。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好地区的发展策略

该区域包括焦作市、济源市、郑州市3个市。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化水平都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虽然该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进程:一是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提高企业层次和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二是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提升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装备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2 农业现代化发展一般地区的发展策略

该区域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河南省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小,带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特色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

4.3 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后地区的发展策略

该区域包括南阳市、周口市、信阳市、开封市和驻马店市等5个市。从地理位上看,这5个市主要位于河南省南部、西南部和东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都远低于发达地区。这是由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因此,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完善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今后应加强政府对农业方面调控力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链;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 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4):1634-1635.

[2] 王淑英.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4):487-492.

[3] 陈春霞.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9,25(6):184-186.

[4] 邵一姗,李豫新.西北五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新疆农垦经济,2010(2):45-51.

[5] 李雁航.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J].河南农业,2011(1):64.

[6] 王树山.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2

党的十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实现现代化则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王国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成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期正式出版,专门就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是一部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和研究特色。

对象的聚焦性。全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问题展开,以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为战略目标,高度聚焦于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区域实现”两大基本问题,突出分析了约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人地矛盾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等“关键瓶颈”,并立足于不同地区受瓶颈约束的现实状况,深入查找农业现代化“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分析适合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道路“梯度推进”和“差异化发展”的具体实现模式。

指向的实践性。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约我国现代化实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该书从历史探源视角,在系统梳理和认真研究了农业现代化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必要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紧紧指向如何立足国情、农情,在我国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重压力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问题。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和制约瓶颈,分别针对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条件,研究归纳了现代化实现的不同模式和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

内容的系统性。全书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环环相扣,逻辑层层递进,结构浑然一体。该书首先从阐释经典作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论述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入手,系统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以及制约因素,特色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主要目标、基本方略、责任主体和主要手段,接着突出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农业发展区域导向和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状况,科学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实现模式,最后从整体上研究了确保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保障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观点的创新性。书中第一次在理论界科学界定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模式”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提出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可以在走同一条道路的前提下实施不同的模式。指出农业现代化道路侧重于“性质”问题,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方向,而农业现代化模式强调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式及发展形式上的规律性,更具现实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六大特色”。科学分析了约束中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关键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农业主体功能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域差异化实现模式。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精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所增加,但中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显示出来,更没有显示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强大竞争力。

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适合西方的国情。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除以廉价的资本取代昂贵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农业现代化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来的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可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讲述的是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情形下的农业现代化,这条道路对于有着严重过剩劳动力的中国农业是否适用值得商榷。相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其说它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如说它为西方农业现代化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因为就大田农业而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就是改变劳动的投入方式,这是西方农业现代化首先从以资本替代劳动开始的首要原因,在机械化全面铺开之后,才有化学化、生物化等其他农业现代化技术。这种以节省劳动力为基本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注定了其产品的劳动含量较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但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不应局限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满足。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在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时,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的不足,却无意识地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全新空间,这就是特种农业的现代化,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果说大田作物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种农产品满足的就是人们特殊生活的需要。舒尔茨理论应用的结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种农业的出现和特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也许是舒尔茨当初提出这一理论时所没有想到的。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4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劳动力(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研究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古典经济学派在市场竞争前提下研究劳动力市场,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然而,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20世纪60年代,P.Doeringer和M.Piore提出了二元人力资源市场理论,将人力资源市场划分为两个级别,强调人力资源市场的分割性,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形成。

(2)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的研究

刘易斯(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结构,即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模式,并且将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1961年,拉尼斯和费汉发表了《一个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工业部门发展的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均衡发展的关系。

(3)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发行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增加,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我国20世纪50年代起,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表述和设想。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含义、特征与标准(李周等,1990;《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章宗礼,1980;李果仁,1992;范晋明,199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的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周战强,乔志敏,2012)。③战略措施。(王广斌等,2002)。

(2)关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元结构说”(朱镜德1999);“二元结构说”(蔡昉等2000、2003、2005);和“四元结构说”(朱农2005)。李建民(2002)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3)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①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大部分是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证。(蔡坊,2005)(邹薇,2006)、(李伟,2001)和(李谷成,2006)。

②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腾建华(2004)、程伟(2006)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偏低,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和就业,而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所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

③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路径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单调,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张藕香,2006)。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投资形式。(白菊红,2004;罗明忠,2006)。

三、理论评价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早已分别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从单纯的产业发展视角进行研究,没有将其置于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之下进行考察。以往的政策实施,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过分强调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强调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过分强调城市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活力。从具体的政策执行上,倾向于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等非人力资本要素的开发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对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然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从实践上,应探索一条通过增加农村人力投资存量、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新途径,以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要素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选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

[4]张藕香.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白菊红.农村家庭户主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关系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李谷成.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省农村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7]腾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4).

[8]邹薇.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9]雅各布·明尔.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范文6

当今世界,社会诸方面高速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农业生产力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最现实的选择,又是舍此无他途的“华山一条路”。

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考察世界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机械化程度,都是农业发展中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分析我们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把握其基本发展规律,是做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当前,从我国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深入解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农业机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其广泛地推广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彻底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对于实现人类的最终获得解放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以导出: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关键在农业。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形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主要的手段和途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和必经的途径。

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对解放人类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农业机械化不动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

毋庸置疑,无论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局来看,还是从发展农业机械化本身来认识,都必须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农业机械化不局限于一村、一场、一县、一地市,甚至于一省、一国、而便其融入更广阔的社会范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业机械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兼容并蓄,吸收更先进经验、技术的滋养,积累领先一步的资本,以求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把经济效益提高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机化有关单位要增强活力,就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技术报服务和经营服务活动中增加积累,并努力争取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经济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备条件,空中是建不起楼阁的。

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当前,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开辟综合经营。具体来说,县、场级农机化服务机构的站、校、公司要大力发挥技术技术、经济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规模区、片的农机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使之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同时,要积极扶持、指导乡镇、作业区、村、队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户开展社会服务,逐步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网络。

加强国际交流,融入农业机械化世界大市场。敢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参与到农业机械化世界性社会化服务中,这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国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极大推动促进作用。同时,我们的经验、技术、设备对外部市场的发展进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促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依法行政,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其产业的弱势特征和需要扶持保护的本质特征日显突出和重要,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和以市场为唯一主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在范围内,是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的。

实际上,对农业机械化采取必要的保护、扶持措施,是农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符合WTO的相关规则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要求的。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实现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