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体育的概念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哲学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对“民族”一词最早使用的学者是梁启超,他是第一个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汉族”、“藏族”、“蒙古族”为其它民族称呼的可能是黄遵宪。到了现代,社会学家宁骚对“民族”一词做了新的探究,他在总结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个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两个特征来强调民族,既强调了民族历史过程与稳定性,并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形态”是应该具有这六个必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所指的“民族”具有时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贯穿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东方地域与西方地域的实体性概念。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大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有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界定。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以下解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白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包括了以武术为主体的武艺、养生导引气功、以游戏形式满足人们娱乐需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形态。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2 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是各种文化理念、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的综合体现。宗教和传统体育同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及转变过程中,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本质特点,其发展历程多数以为背景,如:富有原始气息的彝族摔跤体现一种对毕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蕴浑厚的传统武术无不体现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国民族体育史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既有对技术层面的影响,也有对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2.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金字塔,无数古代哲人概括总结可知,中国的哲学主要分为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观,在日常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等领域无处不体现着哲学思想的火花。如: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就体现了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民族的传授与继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的方式逐渐趋于传统化和现代化,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在同一个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径延续的,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传统和现代两种。

首先,是传统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因其运动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有以下几种:(1)家族型传承。如传统武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其形成过程带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残余,在传授武术技术与文化的方式上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同类家族而不传外来血亲等。这些封建的传承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及文化之间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传承。宗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合体。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战火四起,宗教信徒为了维护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与绝技作为护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中也结合大量的身体活动来增加活动的氛围。我国的几大宗教都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道教武当太极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这些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及武术文化,都是以一种系统规范的方式进行的,其内容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3)区域民俗文化型传承。古时我国疆域辽阔,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常规的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承,只是地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趋势的长期性导致武术文化的单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及武术流派。民俗性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如:摔跤、秋千在闲暇时举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们的心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动需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如:舞龙舞狮在节日里表演与比赛都是为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

其次,是现代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及取缔。因此传承方式要顺应时展的主流思想,现代传承方式因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侵权行为、遗弃观念日趋严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在现代社会中被竞技体育文化所替换。因程中应从国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法,从体育产业、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角度去赋予传统武术应有的法律保护效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更加有力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赋予传承人及参与者应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不断传承的结果,不同的人群、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承者,传承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参与者是民族体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参与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等于没有了传承者,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给予传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要的生活保证,给予参与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如:采用传承者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等级制度,举办参与者传统体育文化及运动项目运动员级别制度并与升学考试挂钩等法律权利,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2

中国究竟有没有体育产业(sport industry)?

要谈体育产业,首先要从“体育”的基本概念说起。“体育”这个词,是从英文的sport翻译过来的。那么sport是什么呢?Sport一词来自古法语的desport,原意更接近于“休闲娱乐”,leisure。将sport翻译成中文,我们得到了“体育”这样一个词。

或许从最初的翻译开始,我们就曲解了sport的本意。用“体”和“育”两个字组合而成,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形态,表现出典型的中国功用哲学观。

然而,sport从来都没有将精神与肉体区分的意思,相反,从雅典古奥林匹克遗址,到英国公校的sport传统,再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价值观,都是通过参与肢体竞技,以实现精神和肉体的更高结合。而我们在接受这样一种完全西方化的文化概念时,一开始就将精神和肉体割裂了,甚至出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的歧视性语汇。

在中国,体育被等同于“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确实是竞技体育的一种体现,但绝不是体育精神的全部。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五大价值观――自尊自律、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和通过参与运动获得的自身满足感,没有一条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胜利主义追求,也无意通过sport来提升国与族的诉求。这五条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port关乎个体,关乎每一个个体在参与sport当中获得的自身提升。

因此,sport的真谛,不是成堆的金牌,而是关乎每个个体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只有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再完全区分对待,淡化金牌和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诉求,体育才能恢复其原貌。

曲解了sport的原义,就很难界定和区分体育产业,更不可能为其发展开辟出真正的道路。

在中国,“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于美国经济分析的热衷。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先把体育产业划分出来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体育经济最发达、市场最广博、系统最完善的国家。

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才提出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当得知早在1980年代美国的体育产业就占其GDP的1%时,国人恍然大悟,原来,国民经济中还有这样一个组成部分?原来,每天跑步打球游泳,也能纳入到宏伟壮丽的GDP中!

然而,经过很多年的探索,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只停留在好高骛远的经济概念游戏上。中国有体育竞技、无体育传统;有众多的体育品牌,无深厚的体育文化;有潜力巨大的体育市场,无架构井然的体育产业。体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种隔靴搔痒的舶来文化。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在还没有真正全面、准确地接受sport这个概念时,就急不可待地将它工具化、政治化了。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弄懂体育是什么,又盲目提出一个体育产业的概念,而且攀龙附凤地添上许多相关不相关的经济数值,得出的只能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庞然怪物。

因此,要推动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真正的原动力,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广泛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体育事业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说仍然秉持以取得金牌的竞技体育为导向,以精英体育诉求为目标。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体育产业只能舍本逐末。由此诞生出来的一些体育品牌,也都是围绕狭隘的竞技体育,也只能集中在几个极其有限的体育传播平台上。“这一刻,看中国”这句广告词,就高度概括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缺失。

因此,体育产业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应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体育参与程度。当跑步的人更多了,打球的人更多了,看体育赛事和体育电视节目的人更多了,对各种体育产品以及服务的要求更高了的时候,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政府作为社会引导主体,应该从这样的方向入手,去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只有把体育还给社会、还给人民,才能真正带来体育产业的秩序化,带来体育产业的未来繁荣。

(作者为体坛周报社副社长)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竞技运动 哲学认识论 方法论

一、东方和西方:运动哲学认识论传统比较

尽管运动中实用哲学这些领域的多样性,曾经有哲学传统占支配地位的趋势:分析哲学。这不是忽视大陆哲学还没有发展一个运动的哲学文献。事实上,这个标签(也就是人们的看法)本身就有点误解了,而且这作为西方哲学的传统,对东方哲学没有重大意义,但在日本对运动哲学文献的贡献已经发生了显著的作用。假设哲学研究总是有关观点的表达,那种表达的习惯用语就是:什么能说的问题。与这种观点相对比,运动生物医学的自然科学表达一种世界语言,这种世界语言覆盖了技术合理(科学方法)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在大陆的传统下工作,已经大大地发展了存在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的领域。虽然,这种认定本身被地理学的考虑而驱使(这个工作发源于欧洲大陆的学者社团);有学者发现运动权利的哲学家横穿过世界利用了那些传统。

同样的,在分析哲学的一些开创者事实上来源于欧洲大陆的理解下,西方哲学的盎格鲁美国人的占支配地位的传统正在令人误解。然而,表现我们世界经验的不同图画,对所有的学者或哲学传统和运动哲学的努力来说,是共同表现的哲学原则。在说英语的世界中赋予了分析传统的统治,为了在运动哲学中,使当前的发展讲得通,一些更加明确的消息是被要求的。分析哲学作为一个本质上的概念的询问出现(它的目的是基本的)。它经常被收集在学界关于哲学的研究成果中,这类似于在知识的花园里工作。作为第二顺序的活动,它的中心目的是通过清晰明白地阐述它们概念上的地理学,为其他的学科提供稳固的基础。以上主要讲分析哲学是什么,以及一些观点和应用,没有谈到运动的方法论问题。

很多运动哲学家争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分析哲学的时期。这是什么意思并不完全的清楚。在这个课题下,我们度过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智力发展的时期,而这在运动哲学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射。仔细关注概念的分析将总会是哲学家工具、运动关键概念、游戏和玩耍的驱使研究分析的主要成分。而这有一个明显程度的下降。现代文学的流行已经是大量价值论的观点从社会的和政治的运动哲学发展到运动道德领域的迅速增长。哲学家已经清楚了抛弃分析哲学表面上中立庇护的必要性。独立标准化立场继续发展(而不是反对),补充了那些在逻辑上必需的概念的正确性。如果这些争论在社会科学文献上已经变得狂怒,那么很清楚的是,运动哲学这部分的理论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它的假定条件是:运动的潜在的不同概念的理解是明确的。同样的,在道德规范方面,运动哲学家已经尝试赞成不同道德哲学理论获取运动本质和运动行为本质的这种倾向。在这些领域,哲学家们已经产生了有关运动道德规范本身竞赛性质的新观点,无论作为合同或者身体研究范本,或是效用,或是美德。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已经经常与知识其他主体实验法的研究相联系。这个知识对普通的语言哲学家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了。这些普通的语言学家通过过去的五十年,看到自己正在中立地剖析其他语言学的用法。

二、运动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虽然早期的分析哲学家看到他们自己正在阐述其他人在他们的讨论和研究中所用到的概念。但是,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在这个认识中,我们能够说自然的、社会科学的、人文学科的研究员,已经使他们在运动概念上的研究中变得更加诡辩。所以,运动哲学家的传统角色之一就是为其他人实行他们的研究扫清概念上的场地。这个角色虽然从来没有完全消失的趋向,但是已经削弱了。在政治上,就像在道德规范上以及研究的其他分支上,总会有争论。争论是关于什么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哲学问题,因为这些争论从它们自己的领域是可消除的。然而,概念上的集中和经验主义的模棱两可都是方法。运动哲学家们正在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实验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上。不过,他们对特征的集中研究仍然是排外的概念。每个赢得名誉的哲学家仍然在探索,以使事情正确,即使对事物事实可能是什么没有清楚的、无异议的认识。它的任务是通过对话,通过关注清楚说明观点(观点的目标是真理)所必需的正确论点来达到寻求真理的目的。在这种意义上,哲学并不尝试变得纯粹。运动哲学家也不会在他们处在一个完全中立的立场上去尝试着观察运动。正如实证哲学家所预示的,哲学家陈旧的哲学理想像一个理想的观众,具体表达了一种那些社会没有任何地方能有的运动社会的观点。如此一种观点在当代的运动哲学中已经很大程度地消失了。因而,用一种明确的意识,运动哲学正在回归它旧的许诺,把智慧带到涉及我们从事的运动哲学思索问题上去,并且不只是关键概念的详细、技术地分析。

参考文献:

[1]黄璐.《运动哲学杂志》(JPS)简介[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108-109.

[2]刘欣然.文明的滥觞:古希腊荷马时代的体育思想溯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1-4.

[3]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39-242.

[4]周建东.论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本位缺失[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16-18.

[5]黄璐.李力研体育学术精神追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4): 336-338.

[6]刘欣然,乐严严.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J].体育学刊,2009(12): 27-31.

[7]黄璐,刘建国.体育学纯粹理性批判[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1):1-5.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2013030166)。

作者简介: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4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五千年的文化发展至今,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求建构一个较为深入的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注重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项设现状,着重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伦理教育功能的探析,在解读人文内涵与体育伦理道德的联系基础上,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人文内涵建设及其伦理教育功能协调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从民族传统体育、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二者相关研究的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伦理道德视角下的民传统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伦理道德;教育价值

1、民族传统体育与伦理道德相关内容

1.1定义与性质

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世界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是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性质:民族传统体育学从学科性质上来讲是认识和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且具有与体育运动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性质。它运用教育学、体育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和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各领域的矛盾问题。

1.2学科背景

民族传统体育学涉及到很多教育学的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要揭示该学科所研究和解决该领域中的特殊矛盾和根本性问题。因此从学科研究对象的科学界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学属于教育学门类。

2.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但二者的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

伦理道德的内容既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是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是以道德、伦理与法律相结合,探讨社会的德行规范。

3.伦理规范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结合

很多传统文化被掩埋在历史的深渊,在一代又一代的科研者的艰辛探索下,有些历史文化被挖掘出来并得以保护和传承下来,在此更要明确的认识到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峥嵘岁月里,当前所挖掘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等待着我们后人的努力,且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要了解到任何文化变相创新都以继承为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耕时代的血缘宗法伦理道德和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伦理道德两大阶段。前者是以社会整体主义形式为特征;后者以个人为本位,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如果说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那么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产生则是对后者的否定之否定。具体地说,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可以以全新的内涵在形式上肯定农耕宗法发展阶段上获得的以社会为本位的群体精神、社会情感和心理定势等文明成果。

4.从体育专业的视角来看

现代生活方式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原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项目濒临消亡的危险,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基础已经动摇或不复存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工作中,科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素养。特别要深入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内容如:

(1)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范畴及学科体系问题既:传统武术的范畴及其体系、传统运动养生的范畴及其体系、传统运动休闲与娱乐范畴及其体系。

(2)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传统性、现代性问题既: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的关系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关系。

民族

5、民族传统体育道德教育内化

体育活动是一种生命自己建设自己,补充自己的过程,它所要成就的目标,是保持增强身体生命力的未来状态。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自觉的未来目标和理想而对自然本能的节制,对身体现实状态的超化,都表现了道德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就是反省内求。反省内求的实质是通过体认来呈现内在于自身精神之中的完满人性以成人的道德精神修养途径。反省内求的道德精神修养途径的基础是完满人性在于修养主体自身精神之中。修养主体需要经过修养活动才能把完满的人性呈现出来,所以要“修道之谓教”。

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教育所说的反省(内省)是通过体认自家精神可以知道本善之性存在于我自身之中,将其呈现以成人。这不是分别主观客观的认知方式,而是一种体认方式。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诛正鹄,反求诸其身”。不用通过学习和认知就能获得认识,这是一种体认论,是道德认知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种恻隐之心不需要逻辑证明,只要向内体认自家精神即可得知。体认到自家之善几何,则呈现出几何,也就成人几何。所以内省在这里是一种体认成人的途径。

6.传统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功能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人的言行严格的受到传统价值的约束,伦理道德是衡量人的行为好坏与否的标准。长此以往,形成了唯道德价值论,道德上的成就是人生最具价值的成就与此同时,伦理道德的教化价值也日益显现,而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则是突出在首要地位。如武术、气功、棋类等传统项目中,流派众多,门类烦杂,讲究正宗嫡传和遵循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强调精神情感,讲究养神、养性、养德。体育是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对该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及内容体系的形成起主要作用。我国传统体育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养生活动消遣娱乐等体系。

(1)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开发都还处在基础阶段,因此从我国民族发展的现状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使之上升为理论,逐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

(2)民族传统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包含了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上,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如何更新传统体育人文内涵建设,使之与伦理道德教育相协调发展,则是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关键。(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8.3.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5

一、我国现行试用教材的体育本质属性

有的人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约,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等许多非体育本质属性的东西看成是体育的本质属性放到体育的定义中阐述;有的人将“攀登运动技术水平高峰”作为体育的主要目的来提;还有的人说:“竞技运动是体育整体中最本质的内部特征。……竞技运动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唯一标志。”更有的说:“竞赛、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构成其生命力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竞赛、竞争,体育运动不仅没有活力,而且没有存在的价值。”我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研究此方面的学者商榷。

“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体育有很多属性,如身体运动、文化、游戏、娱乐、竞技、教育、健身、比赛等。在体育的众多属性中,体育概念所反映的只能是体育的本质属性。而体育的非本质属性不能在体育概念中反映出来。我认为,体育概念中反映出多种体育本质属性是不恰当的。首先,丰富文化生活不是体育的特有属性,尽管在体育过程中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服务,但它不是体育特有的。其次,用社会活动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来给体育下定义不大妥当,一是因为“社会活动”这个概念本身比较含糊;二是尽管我们可以说“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它并非体育的直接上位概念。最后,增强体质并非单纯的生物学问题,其包括了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体质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身体形态、生物机能、运动素质、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及精神状态。所以,体育本质属性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观点是全面的、正确的。增强体质就是通常说的“使身心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壮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是健康者。

综上所述,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多本质和脱离教育范畴谈体育本质的现象,给实践和教学造成了困难,违背了体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说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并没有否定体育的其他目标和功能。体育中有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军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它跟我们所讲的体育本质不是一码事。我们由衷地希望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在遵循运动取胜规律的前提下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研究体育规律的意义

1.体育规律的含义认识

“所谓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一切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一种联系都是规律,只有本质联系才是规律”。“所谓本质联系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必然联系,他由事物的内部性质或本质所规定”。由此可见,体育规律是体育过程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体育过程中内部诸因素的联系有很多,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只有那些本质联系才是规律。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人的体质。所以,体育内部诸多因素的本质联系就是指诸因素与增强体质的联系。例如,体育的目标与手段之间本质的联系是两者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体育过程中选用手段、确定负荷、场地设置、用具选择、采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必须符合增强体质这一目标的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体育基本规律分析

只有从体育过程中主体(教者与受教者)、客体(人体)、媒介(教材的诸方法与手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规律。我们认为,体育过程中有3个基本因素: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客体(自然、社会和心理特性相统一的人的身体),以及作为两者中介的包括运动文化在内的体育手段。只有从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体育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我们认为有两条基本规律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二是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一致性的规律。

(1)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

受“运动即体育”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实践中存在着选用的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大纲、教材、课本,基本上是以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传统的运动项目――田径、体操、各类球类的技战术为顺序安排教材。这其实是对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规律的违背。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手段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就不可能取得增强体质的理想效果。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是普遍的,而一致是有条件的。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就是两者本质联系。它是一条至关重要的体育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体育的主要任务就只能落在口头上。

(2)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规律

传统体育的概念范文6

本文作者:林秀华工作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消费态度和体育商品记忆的回归效应较好,其中体育消费态度解释生活方式的份额最大,可见在体育商品消费范围下,体育消费态度是影响生活方式的最主要的因素。居民接受对外部体育消费品的刺激,与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连接在一起,使自身的体育消费认知、体育消费情感、体育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结构,这种内在稳定性的体育消费态度一旦形成就会调节外部体育商品的对自身刺激的影响,这种即具稳定性而又带有调节性的态度影响了体育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引起了消费者对时间和金钱的态度发生变化以及消费品选择的方式发生变化,所以体育消费态度成了体育消费者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影响了人们如何花费和利用时间,影响人们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从而会间接的影响到体育消费购买决策的变化,所以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个人与心理因素同属于内在因素,而环境、社会与文化因素则为外在因素,通过内、外在因素彼此交互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汇2〕。表2显示:外部影响因素中的体育营销活动、体育文化、人口环境对生活方式具有较好的回归效应。其中体育营销活动能够解释变异量所占的份额最大。可见体育商家设计营销计划,提供优质的服务,确定商品的价格、促销,甚至是商品的创意等营销活动是影响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体育营销商通过智慧创造自己的营销产品,把这些产品与体育消费者进行价值上的交换,从而完成营销目的,这种营销活动导致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和个人对商品普遍观点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购买活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发生偏好和关心,对某些产品的意见评价发生变化。体育文化解释的变量份额较小,但也影响着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都会影响生活方式,人们体育锻炼氛围,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与体育有关的意志、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影响可以间接的导致人们体育消费购买决策发生变化,因此也不能忽视体育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表3显示:价格意识型、时尚型、物质型生活方式对消费决策具有较好的回归效应,其中价格意识型生活方式解释变量的份额最大,其次是时尚型生活方式。体育消费者中有一部分人对体育商品的价格很敏感,不太注重品牌的好坏,而注重的是购买到廉价的体育商品,这部分人群对体育品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最高,在体育商品消费兴趣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意见,最后使消费动机发生变化导致消费者对消费相关问题认识加深,对商品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评价和购买信心,强化了购买意愿,最后导致商品的购买和购后的一系列过程的产生,实现了购买决策。还有一部分人群喜欢体育运动和体育冒险,热情开朗有时尚的体育商品意识,购买体育商品是为了完全的表达自我,这部分人是以时尚为特征的生活方式进行体育商品的购买,这种稳定的购买决策态度、倾向和习惯的心理特征使消费者进行商品信息加工,完成消费决策过程。所以这两种生活方式是影响购买决策重要的消费风格。综上所述,内外影响因素通过生活方式对购买决策的连锁反应体现在:内部影响因素中的体育消费态度和外部影响因素中的体育营销活动和体育文化影响着价格意识型和时尚主义型消费人群,最后导致这两个人群完成购买决策过程的实现。

体育消费动机、态度、情绪对体育消费自我概念的回归份额排在前三位,其中体育消费动机对体育消费自我概念的影响程度最高。体育消费者在消费前对体育产品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产品追求实用,渴望买到廉价的体育商品,体育品用起来比较方便,希望买到新奇样式的体育品,购买体育品是为了追求美等心理动机,这些动机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象产生正强化的作用关系,对品牌形象的态度表现的积极,使购买意愿加强,从而使消费者体育消费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一致。体育消费态度对自我概念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态度定义为: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3,。人们对体育消费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强化商品在意识中的概念,从而促使个体购买体育商品,使自我意识发生变化。另外也不能忽视情绪对自我概念的影响,消费者对体育商品进行反应与消费者需要之间的态度体验也影响这着自我概念的变化,从而间接的促使购买决策发生变化,应当引起重视。表5显示:体育消费群体、体育文化和社会身份对自我概念的回归效果排在前三位,其中体育消费群体所解释变量的份额最大,其次是体育文化,再次是社会身份。体育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到体育的目的,通过持续的交往联系起来共同活动的具有社会关系的人群〔们。这些人群可能成为某一或某类体育商品的月的消费者,这些人群多数对体育商品非常热衷,这种对某种商品具有目的性的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自我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使自我概念发生内在的变化,促进消费行为发生。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产生的体育文化对自我概念产生了影响。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倾向程度加强,愿意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方便性、廉价性的体育产品。另外,个人对自己作为社会某个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和附加在这些成员群体的评价和感情等方面也影响着自我概念的内在变化,体育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不能脱离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知,是影响自我概念发生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就被用来解释消费者行为〔5]。表6显示:情感自我、家庭自我、事业自我都对体育商品购买决策具有回归效应,其中情感自我回归效应最好,其次是家庭自我,再次是事业自我。可见体育消费者在消费中追求个人情感上的心理满足,情感得以宣泄这类人群最容易产生购买决策过程。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是为了满足自身内心情感的需要。还有一部分人群进行体育消费品的购买是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促进家庭和睦和幸福,这部分人群从事消费的目的是以家庭为主。同时一些人群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事业的体面而进行体育消费。所以当消费者对体育商品感受与自我概念结构特征相符的时候,就会加强体育消费者对商品形象的认知,这样就会促使购买决策过程的发生。从回归结果可见,情感自我型的自我概念人群最容易形成购买决策过程。所以体育商家应该考虑这种现象,自我概念内部元素结构会决定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因为自我概念的每一种类型都会产生某一种购买动机,同样类型自我概念结构会赋予同样商品以同样的形象。综上所述,内外影响因素通过自我概念连锁放应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表现在:内部影响因素中的体育消费态度、动机、情绪和外部影响因素中的体育消费群体、体育文化和社会身份影响着情感自我、家庭自我、事业自我型三种人群,最后导致这三种人群购买决策的实现,其中情感自我型人群最容易进行体育商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