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范文1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4月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定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的综合协调、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2017年,我县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农业增效和农业增收为核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2018年底,实现“三变”改革工作所有村(居)全覆盖。2020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完成集体经济成员认定12.17万余户(45.31万余人),完成162个涉农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颁发股权证12.17万余本,登记赋码和股权证颁证率均达100%。重点打造128个省级示范村,占行政村总数73%,贫困村16个,纳入“三变”试点村13个,覆盖率81%。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网络,县、乡两级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设服务站。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土地流转,办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出具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登记权利证明书(他项权证)等相关工作。县金融办设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价格评估工作办公室,成员由农业农村局、发改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具评估报告。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逐渐建立起一套集合同鉴证、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贷款为一体的工作流程,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二)科学合理选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抵押贷款工作,是对“三权”分离新型农地制度和“允许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两项内容的尝试,必须审慎稳妥、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由点扩面实施。因此,普定县在全面分析全县涉农企业的经营现状、市场前景等情况后,最终选择思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目的是为改革积累经验、探出路子。第一笔贷款发出后,我县及时召开工作推进分析会,逐渐在全县范围推广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
(三)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设立准入门槛,申请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的经营主体需集中流转连片土地50亩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申请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还需一次性支付土地租金1年以上。建立贷款资金监管机制,由金融机构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人监管和核实、密切关注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县财政和贷款农户按一定比例逐年提取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分担各种因素造成的抵押贷款资金本息实际损失,最大限度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制定出台了《普定县规范推进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以财保公司为承保单位,将韭黄、茶叶、商业林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新险种范围,试点探索“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农村土地经营权(含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等特色农业保险模式,进一步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不断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实物折算地租式:如定南街道、马官镇的土地流转以当年农作物的价格折算为租,水田以每年570斤谷子的当年市场价,旱地以每年500斤玉米当年的市场价折算。农户土地入股式:如秀水村整村流转承包耕地,以土地入股为基础,探索出“秀水五股”(即:人头股、土地股、效益股、孝亲股、发展股)的综合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土地变股金”的结构性转变,完成全村土地入股村公司9380亩,涉及全村农户892户,土地股按1000元/亩/年(周边土地流转300-700元/亩/年)进行分红,每年平均发放930万元土地股金,实现了从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的“三无”贫困村到生态秀水、美丽乡村的嬗变。企业保底回收式:如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部分农户向种植企业提供土地建设大棚,由农户自行栽种花卉,企业提供花苗和技术并按照保底价将花卉回收销售。土地“同进同出”式:如化处镇针对政府引进的大户,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先向农户流转土地后,再以“同进同出”的价格转让给大户。
(五)着力解决资金短缺。以县农村信用联社为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和矿产资源开发权“四权”抵押贷款工作,制定完善了《普定县“四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普定县“四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抵押登记办法》等措施。目前,已向普定县亮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普定县韭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78家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颁发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县农商行、农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累计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77笔共计2.09亿元。
(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鼓励农民以承包主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资源入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目前,全县共引进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9家、家庭农场160家、专业大户168个。
(七)创新“村企合一”模式。采取“一村一企、村企合一”的模式,在全县175个村(居、社区)各投入1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基金“资金池”成立产业发展公司,并整合相关资金和项目,打捆注入到公司“资金池”中,统一安排到村(居、社区)公司领办、创办或参股的合作社具体实施。对村集体的资源和资产,开展清产核资,结合“三权”促“三变”改革,做好多权同确颁证,包装进入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融资,不断做大做强“资金池”蛋糕,助推发展步伐。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农业设施装备仍然较落后,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上洪涝灾害和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的毁坏,造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制约了我具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春寒、冰雹、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二)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科技人才缺乏,示范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同时,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较少,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统筹力度不够,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农村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共服务比较薄弱,农村户籍、就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公益性事业等方面与城市相应水平仍有差距。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适应“三变”改革试点需要,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为运作准则,建立完善相关财政、金融、土地、股权交易、人力资本、保险等多方面全方位配套政策。出台鼓励社会各块力量参与“三变”改革政策,对企业或社会爱心人士作为获取有关信贷、政策优惠待遇的加分条件,对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基层锻炼必备、党政干部提拔任用优先要件。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法;成效;民乐县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总面积3687km2,耕地面积8.6万/hm2,辖10个镇和1个城市社区管委会,总人口2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86万人。全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同时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稳定增产的“最大硬伤”和“明显短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7%,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9%。近年来,民乐县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产增收的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稳定粮食生产空间,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杜绝增量、消化存量、严治抛荒、深挖潜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推进,民乐县把过去在水务、农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单位实施的项目相近、投入相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及资金集中整合到民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逐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统一规划、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彻底结束了过去涉农项目各自为战、建设资金“撒胡椒面”的状况,将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有机结合打出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从示范点建设到全县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富民之路,不断补齐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短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有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促进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民乐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41万hm2,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1.91万t。
1主要做法
1.1加强组织领导,推行项目建设“双管”法人制
为加强对民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政府牵头主导、部门分工协作、镇村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民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作为“主管”法人,全面负责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点加强部门间的技术交流和工作协调;同时为有效保障土地平整工程建设、群众筹资筹劳、矛盾纠纷化解、工程建设管理及质量安全等工作的实施,项目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项目村村干部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协调工作组,作为“片管”法人,严格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和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宣传,引导各项目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动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形成了由点到面、集中连片的良好局面。进而推动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1.2加强资金整合,多元融资重保障
民乐县耕地南北落差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单位面积投入资金较多,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补助,项目缺口资金比较大。为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民乐县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优惠政策,通过争取地方专项债券、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引导群众筹资投劳等方式,统筹安排、形成合力、集中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突出重点,高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形成项目资金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田建设资金整体效益,建成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1.3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控制体系,确保工程建设任务按期全面完成。同时,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与农业产业布局、设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有效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在规模、布局、灌溉效果上充分体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要素,为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灌溉基础条件。
1.4推行企业委托代建,集约经营提效益
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前提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积极推行企业委托代建,引导有能力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采取以土地流转费抵顶群众自筹资金的方式,确保项目投资足额到位,助推项目建设按期顺利进行。同时,针对长期以来土地分散化、碎片化不利于农业耕作机械化实施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以“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为主要内容的“一户一田制”,形成“一村一大块,一块一产业”的基地生产模式,有效破解了耕地碎片化、耕作不便等问题,方便了机械化作业,机耕费由原来的3000元/hm2下降到2100元/hm2,有效降低了劳动成本,实现了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推动农业向集约化发展、农民向职业化转型、农村向城镇化迈进。
1.5突出建设管护并重,健全机制促长效
坚持把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采取“管灌+滴灌”双模式设计,实现了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按照“建管结合、建管并重”“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村集体管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制定了《民乐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实施方案》,明确了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项目村按照75~150元/hm2的标准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收取管护资金,由村委会统一支配,用于高标准农田设施后续管护与维修。强化管护责任,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有机衔接、有效统一,建立健全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制度,形成建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良性运行。
1.6深化“三变”改革拓展,利益联结助农富
为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的带动作用,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形成的各种固定设施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变成股金管理,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入股分红的收益。同时,将新增耕地全部归集体所有,按照“村集体资产+经营主体+收益”的模式量化入股,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使后续管护经费得到有效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逐步形成了以现代戈壁农业为引领、六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
2建设成效
通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明显提高,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田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灌溉成本,特别是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灌水条件,减轻了田间灌水、施肥的劳动量,大量节省了田间劳动力,使得农民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劳务输出创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促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
2.1保障了粮食安全
通过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民乐县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田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耕地质量至少提升了1个等级,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玉米等粮食作物平均产量提高了1500kg/hm2,平均产能提高了10%~20%;马铃薯(大西洋)平均产量由原来的37.5t/hm2提高到现在的52.5t/hm2,产能平均提高了4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全县粮食安全根基,有效实施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2.2促进了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区耕地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更适合大型机械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竞相流转土地,2021年民乐县规模流转土地面积达3.773万hm2。大力推行“一企一基地、一业一基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产业,积极引导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全县种植马铃薯1.467万hm2、高原夏菜0.667万hm2,为全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产出效益明显增高、财政税收贡献突出,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双赢”目标。
2.3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业耕作机械化水平普遍提高,土地逐步趋向规模化经营,吸引了更多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前来洽谈土地流转事宜,项目区土地流转费用由原来的3000~4500元/hm2增长到现在的7500~9000元/hm2,群众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土地规模流转将青壮年劳力彻底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同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2.4提升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得发展,在耕、种、防、收等环节,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托管服务,实现规模种植、集约管理、订单销售,促使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产业集中,推动全县农业从传统、粗放、低效型向现代、集约、高效精细型转变。
2.5筑牢了西部安全生态屏障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广泛推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农田灌溉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化肥利用率由40.3%提高到61%,农药利用率由40.2%提高到60%,水资源利用率由50.3%提高到72%,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着力改善了土壤性状,提升了耕地地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发展戈壁农业和生态绿化,大幅度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使民乐的山更美、水更清,实现了戈壁变绿洲、荒滩变良田,筑牢了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3结语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范文3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是全局稳定的“定海神针”,是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同步小康的“强大支撑”。
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的目标,贵州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全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并以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活、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因地制宜 在“特”字上做文章
3月14日,贵州省政府与农业部签署《共同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大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试点省建设,为贵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山地是本底,现代是手段,特色是路径,高效是目标。”贵州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家榆认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贵州农业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充分发挥农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贵州曾深受“山地”的困扰:山多田少,产业发展难成规模;交通不便,机械耕种难以推广。可是,山地既是短板,也是长板,它带来了天然的屏障和多样的气候,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品质――贵州,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宝地。
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心用好“山地”的优势;农业工作者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山地”的特点;还有一大批农民先行先试,深入挖掘“山地”的潜力。
“我们这里是亚热带气候,低海拔、富热量、无污染,最适合火龙果生长!”承包了50亩荒山种植火龙果的罗永梅说。2000年,贵州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将火龙果引进罗甸,曾受到不少质疑。罗永梅等村民却看到了市场潜力,成为最早种植火龙果的一批农户。如今,他们已获得丰厚的回报,罗甸火龙果也“后来居上”,成为全国首个火龙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镇宁的樱桃、湄潭的茶叶、赫章的核桃、威宁的马铃薯、晴隆的羊……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贵州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路,在“特”字上做文章,“十二五”期间,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其中,茶园、辣椒、火龙果、薏仁等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首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32个,6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83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2016年,贵州省农委组织编制了《贵州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产业突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蔬菜、辣椒、猕猴桃等九大产业在三年内实现突破发展。“要推动这些特色产业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商品化和品牌化发展。”袁家榆表示,贵州将增强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和增收贡献率。
“接二连三” 在“融”字上下功夫
6月3日,家住凯里的杨丰一家,驾车来到麻江县乌卡坪蓝莓生态产业示范园游玩。他们在蓝莓丛里拍照,在大棚里采摘水果,在湖边散步聊天,在农家乐里用餐住宿,还品着包装精致的蓝莓饮料和蓝莓酒。
与此同时,在凯里民族医药产业园,货车将大批中药材从田间运到车间。年产3500吨中药饮片、2000吨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线即将全面建成投产,覆盖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药材种植基地将与生产线连成一体。
一方面与工业“携手”,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一方面与旅游业、服务业等“并肩”,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贵州在“融”字上下功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接”出了新业态,“连”出了大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914个,总产值完成1383亿元,年均增长24%。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优质农产品资源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向精深加工、生物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省委农工委专职副书记,省农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介绍,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目前全省已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点110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家、中国美丽田园15家、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3家、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1条。
值得关注的是,全省共有40家省级农业园区被列为旅游景区,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湄潭县现代高效茶业示范园区、白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成为农旅一体化发展的样板。
事实上,农业园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不仅“接二连三”,还成为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38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3689家,培育农民合作社3901家,家庭农场2000多家。其中,有334个园区以农业生产和加工为主,融合流通、休闲农业和小城镇建设功能。480.8万农民在园区从业,其中包括新型职业农民近7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县城平均水平40%。
对此,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陇财村村民卢兴邦深有体会。几年前,陇财村还是一个贫困的布依族村寨,村民靠种植水稻勉强度日。如今,这里是普定县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还是集采摘观光、冷链储藏、葡萄加工、电商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卢兴邦也转行当起了老板,他经营的“陇财布依人家农庄”每天都热闹非凡,一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
“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在园区找到了工作,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呢!我们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变好了。”正如卢兴邦所说,园区不仅是加工聚集、企业集群的载体,也是旅游观光、电商服务、开放合作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园区为农民脱贫致富、创业增收提供了有效渠道。
激发活力 在“效”字上见成果
5月30日,省农科院杨文、孟泽洪两位博士来到德江县水吞牛村核桃种植基地,指导村民防治虫害。
6月1日,农业专家詹永发就当前农作物生产适用技术,给松桃县硐口村村民上了一堂技术课。
……
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可见。截至目前,10661名农业专家参与到“全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中,分赴500个乡镇,组建了85支由“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农业创业者”组成的农业特色专家团队,大大充实了基层技术力量。
为了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贵州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除了技术人才外,投资商、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以及随之而来的资金和资源,逐步向农村汇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更大的动力则来自于内部。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让“三农”焕发活力、迸发动力。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不仅让六盘水舍烹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转变,更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树起了农业农村改革的标杆。
――湄潭县承担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2015年12月成功敲响全国入市第一槌,既破解了企业的用地难题,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贵州被列为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省份,目前已有12798个行政村开展确权工作,有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精准扶贫“四看法”“十子工作法”等农村改革实践经验成为全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