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1
一、目标任务
探索“社企共建”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机合作社与对口企业开展社企共建,建立社企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从而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提升农机装备结构水平,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通过社企共建,扩大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覆盖面和经营规模,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发展一批有特色、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我区将建立2个“社企共建”试点单位。
二、重点工作
1、建立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帮扶联系制度。鼓励农机企业积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具给予批发价或其它形式的购机优惠待遇;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使用新机具、新技术,反馈区场需求和产品质量,展示农机使用效果,宣传农机品牌,逐步实现区域农机作业服务全程机械化。
2、开展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示范点建设。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农机企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沟通交流,系统调查、认真研究、结合实际,鼓励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服务点、品牌农机售后保障服务点建设;促进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机企业,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承担各类农机维修保养、农机配件供应和品牌农机“三包”服务等。
3、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鼓励农机企业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培训基地,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操作使用、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技术维修人员。
4、积极提供农机综合服务。鼓励农机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拓区场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兴建机库棚和维修场所提供规划支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提供各类农机综合服务。
三、具体措施
1、开展调研。在发展比较好的农机合作社广泛开展调研,了解合作社的现状和需求,就合作社农机装备结构、售后保障及维修服务需求、业务管理水平及操作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调研。
2、主动与农机企业联系。主动向农机企业通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向企业优先推荐农机示范合作社,了解农机企业的合作意愿,为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牵线搭桥,在互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助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促成“社企共建”合作。
3、督促双方履行职责。农机企业及时为合作社提供农机信息,提供所需机种和配件,对农机手开展驾驶操作、保养维修等技术培训,提供农机让利销售或其它购机优惠待遇;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为企业新机具示范推广,为农机企业提供实时实地的农机使用信息和农机作业运转情况,反馈区场需求和产品质量,为农机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提供一线资料。
4、扶持措施。对参与“社企共建”的农机企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购机补贴、项目申报及合作、资金扶持、示范社评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四、相关要求
1、加强对“社企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2
1成立农机合作社有效解决农机利用率低的问题
结合本区内农机推广实践情况,农机使用普遍存在利用率的问题。加上农机购买费用昂贵、投资收益回报率低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使单一用户购买耕、种、收、打农机具的现状变得不现实。同时,加上农机种类繁多,农机价格昂贵、农机经营规模有限,使着更多的民众对农机具的购买是望尘莫及。虽然说这些年政府不断调整购机补贴,但是仅靠个人的力量购买种类繁杂的农机具,且将其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实体,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成立农机合作社,将有效整合农机资源,将分散的力量凝集到一块,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实体,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成立农机合作组织将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农机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在于扩大农机服务力度,实现面上的农机推广,根本上实现以机养机的目的。一经成立的农机合作组织,将成立规范化的机务管理制度和劳动管理制度。农机的使用,将更加注重实际使用功效和经济效益。尽量确保在低油耗、低成本输出的前提下,实现高劳动收益的获得。农机的服务,尤其是在服务价格的制定上,将更加切合地方实际,制定统一的收费和作业标准。而且,毋容置疑的是,农机合作社制定的服务费用将明显低于散户经营的收费标准。有资料显示:农机作业的劳务输出明显比人力、畜力作业的劳务输出,每公顷节省415~485元。所以,农机合作组织的成立,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作业成本。同时,农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在抢农时、省种、省肥等方面,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3成立农机合作组织将加快闲置劳动力的转移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西欧等国,他们的农业劳作由90%以上是由专业的合作社来完成。随着这些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成立,农村潜在劳动力很大一部分得到解放,确保更多劳动力输出。自21世纪以来,尤其是国内外市场的打开,新疆各地经济实力得到飞速发展。在近几年来,基本上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开发的转变,社会经济水平的大跨越是相当显著的。有资料显示:自2010年来,新疆本地各行业劳动力缺失正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飞减。为了填补缺失的劳动力,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成立的有效尝试,建议本地各地市积极探索成立农机合作社,解放潜在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富余劳动力向更多行业的转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意义;方向;要求;对策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就菏泽市而言,2007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仅3个,2008年发展到43个,2009年则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山东省农机专业合作社会议以后,农民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热情日益高涨。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55个,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社的目标。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应充分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把握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总体要求,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1]。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1.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菏泽市农机化的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是从1984年在中央允许农民购置农机具以后,农民就开始购置一些小型农机具以替代人畜力开展作业。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1996年,全市大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发展到70万~80万台,使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小型机械为主,基本是户户种地,家家购机,自购自用,主要是以使机具替代人畜力作业,目的是减轻劳动强度。在这个阶段是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第2个阶段是农机服务产业化形成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农村首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购置大型农机具,农机化事业得到迅猛快速发展,全市大型农业机械数量迅速增加,农机大户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购机户主要是以组织机械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增加收入。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也促进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大型拖拉机达到3.6万台以上,大型联合收割机超过1.6万台,农机专业户达12.5万个,其中农机大户达1.5万户,农机服务产业化收入达30多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化综合水平,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购买农机具是为了给别人作业,通过开展作业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增加收入。农机服务产业化随之形成。第3个阶段也就是从目前开始,通过农机统一服务,土地逐步向农机合作社流转,形成多种形式的生产服务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逐步通过农机作业服务转向开展土地经营,形成粮食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目前是大户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农机服务合作社,整合和优化农机资源,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高机械利用率,提高农机经营效益。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农机统一服务,逐步参与土地流转,最终实现集约化经营,将逐步从农机专业服务转向土地经营形成粮食生产合作社。
1.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机化水平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重要措施
目前,菏泽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农机化发展已进入高级阶段。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必须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粮食作物各个生产环节及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不是靠单户单机能够完成的。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规模化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和信誉度高,在激烈的作业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能满足耕种收作业的服务;也可提供浇水、植保和农产品初加工全过程作业服务,不仅能提高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而且能推动全过程机械化,是农机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市25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全市40%的作业面积,实行规模化作业面积达5.67万hm2以上,开展机械植保、浇水灌溉和田间管理作业面积达2万hm2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1.3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只有通过全面快速提高农机化水平,才能够解放生产力,才能把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收入。在不改变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家庭经营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开展合同订单作业、代耕代种作业,实行土地托管、土地租赁承包等,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促进土地有偿流转,实现规模化作业效益。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进程[2]。
2发展方向与总体要求
2.1正确把握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发展方向
建设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时应该把握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在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作业方面下功夫。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土地托管、土地租赁,实现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只有坚持这一发展方向,才能引领农村农民的发展潮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才有生命力。
2.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五化”要求和需要实现的3个转变
一是建设标准化。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坚持一定的标准,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和发展。首先要依法工商注册登记,建设配齐配套设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要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和发展前景来确定。库房建设要标准化,办公设施要现代化,配件仓库、维修车间设备要齐全。各类配套机具齐全,能承担耕种收管作业服务。二是经营企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就要坚持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首先产权关系明晰,合作社内部股份、产权责任、权力义务要明确,不能含糊。其次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组织农机合作社经营,要讲效益、讲核算。最后是服务要讲质量讲信誉。只有坚持做到这几个方面,合作社才能有生命力。三是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和合作社章程,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其次是建立健全财务、机具、安全生产、人员等各项管理制度,并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内部要明确分工,职责清晰。四是作业规模化。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要向规模化发展,只有坚持规模化作业,才能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合作社才有经济效益。在当前机械作业服务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探索作业的规模化,才能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转变。五是生产科技化。农机生产要坚持科技化。首先要使用适用、先进、环保、节能、可靠的农业生产机械。其次是提高农机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使用节本增效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机积极性。通过实行“五化”要求,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趋于管理规范、程序完善,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当前,正处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起步阶段,要想建设规范、标准、有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建设过程中就要努力实现3个转变:一是从农机大户流动式、即时性作业向固定式作业转变。目前,开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多数采取流动式即时性的作业交易。这种方式在前几年大型机械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对提高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促进全国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大型农业机械发展速度较快,作业市场也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若再无计划无目的地流动作业,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也会使农民盲目地购买机械,造成资源浪费。这就需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把机械组织起来,先签作业订单、作业合同,再有计划地组织作业,由流动式作业变为固定式作业形式,减少机械盲目外出作业和转移费用以及农民盲目购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从而可有效增加机手收入。二是从分散、零星作业向规模化作业转变。目前,机械作业地块分散零星,是造成作业效率不高、作业效益低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农民签订作业合同和订单,积少成多,以达到规模化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可积极推广土地托管和土地承包等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形成规模开展作业。只有达到土地规模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才能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员的经济效益也就会相应增加。例如,牡丹区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外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定价,统一调度作业,避免了机械盲目无序转移和农机户之间恶性竞争。就小麦免耕播种而言,1台80拖拉机带免耕播种机仅播种3.33 hm2/d左右,通过合作社改变耕种方式,实行统一服务,统一供种,播种可以提高到8 hm2/d左右。通过本地作业和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每台农机具可增收15%~30%。且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实行玉米机收、秸秆覆盖和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作业成本可比分散传统种植方式降低225元/hm2左右,可增产小麦5%~10%。东明县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规模化作业,统一供种、供肥,可节约作业成本855元/hm2左右[2]。三是从农作物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向农作物全过程机械化转变。农机大户开展作业由于服务功能不全,只能进行一些耕种收作业服务。而农机专业合作社集合了各种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其服务功能,在耕种收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向机械植保、灌溉、田间管理、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拓展。这样一方面拓展了服务,增加了效益;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转移到非农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例如巨野县大屯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曹楼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植保和统一浇水,可节约成本300元/hm2左右。
3发展对策
3.1领导推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它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尽管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机制和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农机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机部门要把合作社建设列入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积极给党委、政府做好参谋,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农村各项政策资源,全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4]。
3.2政策促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土管、工商、税务、物价、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各级农机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资金、场地、登记、税收、贷款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在补贴机械种类上,根据全市农机化发展实际与合作社开展作业需求,放宽补贴类型。对争取到的农业项目和上级农机科技创新项目都优先安排合作社承担。对达到“五化”要求的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库房建设或作业费进行补贴。并且为合作社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并在技术指导、跨区作业及挂牌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便捷服务,调动农民组建或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3.3市场驱动
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市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市场求发展,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创新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给社员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要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等环节向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延伸,从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流转经营和生资、技术、信息服务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带动社员共同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3.4典型带动
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走典型带动的路子。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并认真总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及时推广。
4参考文献
[1] 吴明录,张建,姜爱敏.沛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0(3):15-17.
[2] 魏粉霞,段世勇.东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农机化,2010(4):17.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
合作社实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积累。按照进退自由、民主管理和服务农民的原则依法办社,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其服务范围涉及的农产品加工、农机运输、粮食生产各环节,逐渐朝着经济作物的领域发展。农机推广站和专业合作社的结合,能够以农业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为基础,通过农机装备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农机化新技术的运用,整合生产要素,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机化的发展水平,推动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
一、农机化推广与专业合作社结合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农机化推广体系是以省、市推广总站为基础,以县农机推广站牵头,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为纽带的纵向推广模式,这种模式使农业生产一线的需求不能及时反馈到企业,造成研发的农机产品与农机市场脱节,围绕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建立新型纵横互补的农机化推广体系,着力解决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突出的问题,满足农业机械多元化的需求,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和的科技转化率。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凭借独的服务、管理、技术、机械、资金等优势,实现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将农机推广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保证土地经营规模拥有良好的基础,加快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实现粮食的机械化生产,进一步培育出社会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规模化能够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土地产出效益的提升,实现农民的增收减负、农业的增效提质、粮食的增产稳产,推动农业机械的良性发展。通常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多是由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干部、乡镇中心主任、懂技术与会管理的农机大户等担任,能够做到“八有”,即有账务、有车间、有场地、有微机、有牌子、有库棚、有制度、有办公楼。可以说,通过农机推广与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的结合,能够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模式,便于农机技术推广的顺利实施,实现农业农机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农机化推广与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的路径
1.开展社会化服务
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合作社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逐渐成为农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通过跨区域作业和规模化作业,对农户土地承包权不进行改变,鼓励农户自主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①实行跨区域作业:合作社要想适当增加作业收入,使作业面积有所扩大,延长作业时间,必须要以自身作业服务为基础,优化整合资源,积极与其他农机大户进行跨市或跨省作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双赢。同时合作社可以实施订单作业,与外出务工人员和种粮食大户签订作业合同,从运输、机插、机整、机耕等环节出发,实行机械化的全程作业服務。②实施作业服务制: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服务,农户只需交纳相应的服务费用给合作社即可;或者是合作社向农户提供部分的机械化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③实行土地流转承包制:农户出租或流转自己的土地给合作社,自己不需照用田地即可领取粮食或租金,积极投入到非农产业。
2.创新运行机制与经营方式
合作社主要是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减轻农民负担来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想保证农机推广站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合作社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采用谁投资谁管理的方式,按股分配收益,完善相关制度,如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等;同时合作社通过优化组合农业额机械,采用大规模作业服务与市场管理机制,以此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的目标,创设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②建立全新的合作体制。合作社是以农业联合发展为主,采用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旨在为农民服务,通过股份制的方式进行民主管理,其股份由农民、企业投资者、单位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加入合作社时,不设最低的出资额限制,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机械、货币等方式入股,并由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③加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提高效益。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后,原的农业基础设施因权属不明,年久失修,引水渠、机耕道、生产便道等农田基本设施无法使用。为了更好的推广农业机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作业成本,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牵头,加大投入,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健康发展,农机化管理推广部门主动做好农机化服务工作,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农机设备和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农机具能正常使用和达到相关作业要求,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既让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尝到使用农机的甜头,又对农机化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推广。
3.加大新技术推广培训力度
农机化推广和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结合,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机化工作,对农机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补充和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对两者的结合具有清楚的认知,如农机合作社基本是由农机大户组成,缺乏专业的信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力度明显不足,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明确农机化推广和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农机化管理推广部门则要遵循“扶强扶优”的原则,做好服务指导工作,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依据,一方面加大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从而更好的投入农机化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户、机手的培训力度,让其掌握农机驾驶、操作规程及简单的维护保养知识,改变合作社员和农机手的经营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农业的观点,培养出一批有经营头脑的技术型农机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而合作社要打破以往自身的条件限制,坚持以农民为主,依章程办事、以法律法规办社,用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息烽县在推广新技术时,由合作社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向农民宣传水稻机械化栽插的优势,使农民认识到机械化种植在劳动效率提高和增产省工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做好实验示范工作,建立200亩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示范基地,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推广奠定基础。
三、结语
在现代农业推进步伐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农机化技术推广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进农机化的发展,将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和优势进行充分显示,更好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农机化推广与专业合作社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创新运行机制与经营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和新技术推广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减负、农业增效提质、粮食增产稳产,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文胜.谈农机推广站与专业合作社的结合[J].农机科技推广,2015,12:52-53.
[2]柴文胜.推广站+合作社新模式为农机推广发展添新翼[J].南方农机,2013,02:25-26.
[3]柴文胜.农机推广新模式促农机推广发展[J].湖北农机化,2013,03:23-24.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76-02
前言
南陵县现阶段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并包括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农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同时采用的农机化也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对现代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购机补贴的不断增加,安徽省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极高,安徽省南陵县作为一个国家级现代化农业试点示范区,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同时农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1.发展中采取的主要方式
1.1对领导机构的强化
安徽省对于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进行强化型的组织领导,改变方式、改革创新,切合落实好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1.2政府的支持
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也出台政策对购机需求的补贴。同时对于全程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在全省范围内提供了资金支持。
1.3经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南陵县日趋成熟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日趋壮大的同时,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制定了合理发展合作社的标准,并明确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2.主要结构
南陵县作为早期试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成为了多种不同模式的合作社,其中代表的有农机大户联合性质的、专业共同出资的、以及承包流转土地相结合的集约经营方式等。
3.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
安徽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均为证件齐全,各项社务管理制度已基本逐步完善。为广大省内外农户提供农机专业服务,合理收取费用,产出归社员所有。
4.发展中的优势
4.1解决季节性问题
安徽省南陵县由于气候性的原因,农机专业服务时间短,季节性强。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合理安排跨区作业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至此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状。
4.2有利于新机具的推广
农业合作社的开展为农机专业合作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有效的将合作社成员集中在一起,通过现场试验示范,让农户们对于新农机具的应用有了进一步了解,这都为新机具得推广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4.3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
采取机械化的管理,提高了安徽省南陵县的水稻种植和收割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
4.4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目前农村大量年轻务农人员外出打工,农村劳力紧缺。有效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有效缓解农村劳力不足现象。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1.1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与大型机械的差距
南陵县地处半丘陵半圩区,圩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农机化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土地的分散经营化、种植品种的方式结构不同等特点致使大型机械难以发挥其突出作用,使其效率低下、成本增高。此二者需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机械作业与当地规模经营问题的有利结合,提高效率,合理发展。
1.2扶持力度欠缺,资金不足
资金支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条件,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是其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基础。切实落实好国家政策是合作社顺利实行的标志。
1.3合作社缺乏高管人员
合作社的管理模式也不符合当今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安徽省南陵县农机化高效优质的发挥。农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培训都安排在4月份之后,而农机人员4月份之后都忙于本地或跨区作业了。
2、南陵县解决方式
2.1积极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安徽省南陵县将土地集中在一起,鼓励农民以各种方式实行入股进社,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经营体制中,形成农机化的良性发展。
2.2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提供
加大资金的投放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多购多补、累加累补等方式。同时银行在信贷上也应该出台一些优先政策扶持。党和政府也一定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优先发展重点。
2.3加大培训力度,配需高素质人才
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利用年初农闲时节,采取多种样式和渠道的分期、专业化培训,培育一些懂技术和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有利于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的水平和活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2.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层结构,加大对农机专业化的推进,促进其向标准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2.5适应农业产业调整、做好新农具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新机具的支持,机械化的使用同时也需要新农具的适当推广应用。
2.6改善发展环境
合作社的发展环境是决定其是否能发展下去的关键,切实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7合作社的建设规模要适宜
南陵县在合作发展当中最大限度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扬长避短,形成合力,有利于其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应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安徽省南陵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热情,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农村的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促进了多种要素的有利结合发展,这一先进的发展状态是良好的,虽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短暂性的失误,但南陵县都以采取合理化的措施进行改革提升,正一步一步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 胡伟;张竹音;宋樱.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政策扶持[J].农机市场.2009(04)
[2]. 徐大志.浅析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意义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02)
[3]. 张蓝水.重在施展特有的农机专业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刍议[J].农机科技推广.2010(05)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烟叶;基地单元;建设措施
为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实现原料保障,国家局提出开展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并制定基地单元建设的工作规范。各地围绕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基地单元。做好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要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围绕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这个核心开展工作[1],在落实基地单元建设过程中,要抓好工商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种植主体培育、合作社建设、基层建设和技术落实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工商合作建设解决的是建设导向和工作规范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的是种植主体的种植环境问题,种植主体培育解决的是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合作社建设解决的是规模化种植后的技术落实问题,基层建设解决的是种植主体的指导服务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就是为了提高烟叶质量及效益。
1 工商深度合作
工业企业作为烟叶需求方,在基地单元建设中主要发挥导向和监管作用。开展基地单元建设要求工商深度合作,工商深度合作一方面要按照规范要求签订基地单元建设相关合作协议,约定双方责任、义务以及生产、收购、调拨等相关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工作平台和抓手,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工商双方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平台,可以是共同参与的国家局层面的烟叶原料相关科技项目[2],也可以是工商合作中心或者工商研联合办公室,甚至可以是工商双方的原料培训基地、科技示范园,以及目前皖南烟区与安徽中烟共同建立运转的联合实验室的形式(皖南特色优质原料开发研究室),集试验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示范为一体,将工业技术研究推向生产第一线,实现技术研究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真正将大田生产作为优质烟叶原料供应的第一车间。
2 完善基础设施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烟叶生产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减轻自然因素对烟叶生产的影响[3],另一方面也成为促进烟叶发展的扶持政策。基本烟田是烟叶发展的基础,通过各种土地流转方式,盘活烟用土地资源,实现长期稳定种植是基本烟田存在的意义。烟水工程关系着烟田灌溉和防洪抗涝两大工作,特别是建设大型水源性工程对于解决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影响意义重大。烟路是农机通行作业的保障。育苗工场和密集烤房(烘烤工场)是集约化经营的载体,建设好此2类设施的关键是以轮作为前提确定好建设区域,并与当地政府协调好占地问题。烟草配套农机具作为减工降本的主要方式,随着国家及行业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其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将越来越大,特别是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探索研究,将进一步推进机械化发展,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3 培育烟叶种植主体
目前已基本形成“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掌控在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4],并不断改进完善新型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基本组织的特征始终不变[5],这就意味着规模化生产的主体将长期以烟农为主。培育种植主体,最终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烟农队伍,稳定烟叶种植面积[6],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烟农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技术培训,对烟农开展包括生产计划、用工组织、服务管理、服务评估、总结交流等内容的培训,可以极大地促进技术落实,增强规模户现代烟叶生产意识和自身管理意识,合理组织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减少用工投入,提高烟叶技术落实到位率,实现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烟农生产收购工作情况开展评估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技术落实,提高烟叶质量。通过配套开展烟水、烟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预报、灾害预警等信息化服务,建立含政府、行业甚至是烟农在内多方融资的烟叶生产灾害保障资金,给烟农购置意外、养老等福利保险,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烟农种植烟叶的后顾之忧,以稳定烟农队伍。
4 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顺应市场经济潮流的需要,加快农业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着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反映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7]。近年来,国家局倡导的烟农合作社是指为烟农家庭经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最根本的意义是推动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组建烟农专业合作社后,如何使合作社发展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确保旺盛的生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核心服务环节带动整个专业化服务环节。利用合作社自身优势,农机富余则在农机租赁使用维护上做文章,劳力多则在
雇工服务上做文章,立足核心服务内容,以点带面逐步发展。二是处理好多种经营。利用烟草设施开展多种经营是盈利的一个方式,发展多种经营要有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以及生产规模,维持市场的稳定订单,烟草行业自产自销生命力不强;此外,防止市场形成后对烟叶造成冲击,导致烟农不种烟叶改种其他多种经营作物;不能耽误烟叶生产。
5 加强基层建设
基地单元建设管理的主体是基层站,基层站建设主要做好2个方面工作:一方面做好硬件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站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烟叶业务运行管理和内部管理工作。烟叶业务运行管理就是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以专业服务为支撑,依据业务流程规范组织烟叶生产收购调拨工作。基层站内部管理,要坚持“岗位全面,侧重技术;分工合理,职责清晰;完善制度,强化执行;绩效管理,强化考核;业务培训,建设队伍”的原则,围绕烟叶业务运行开展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基地单元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
6 参考文献
[1] 熊娟,王湘渝.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5,17.
[2] 解莹莹.工业企业参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36-338.
[3] 肖卫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169-170,192.
[4] 李家俊,刘明国.中国特色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以贵州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197-201.
[5] 张光辉,呙亚平,蒲元瀛,等. 现代烟草农业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30-4332,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