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1

【关键词】整体化模板;连接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外墙整体化模板是一种免拆卸的永久性模板,该模板不仅具有支撑成型的功能,而且可成为建筑结构中的保留部分。此外模板还具有保温功能,大大节约了劳动量和装修费用。利用整体化模板可节约大量拆卸模板和倒运模板的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风荷载产生负压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采用连接加固来确保系统在不可预见情况下的安全性。要求制作连接件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表面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塑料套管和圆压盘应采用尼龙等材料制成。整体化保温板中的连接件存在热桥效应。由于不锈钢材质的连接件顶部大多数没有做防热桥处理,容易导致热桥部位水蒸气冷凝而使连接件锈蚀,在模板表面常可见连接件部位发黑、局部剥落直至影响整个模板体系的质量。另外,连接对整体化模板体系的紧固性和安全性也存在负面影响。首先,连接件对整体化模板面层的抗开裂性有负面作用。在热应力作用下,整体化模板的各面层由于线胀系数不同导致热胀冷缩程度各不相同,面层的较大变形在受到相对较硬的圆盘的限制,圆盘周边较易开裂。其次,整体化模板受到负风压作用时,连接件这个刚性支点限制了整体化模板两个连接件之间的模板出现的弯曲变形,应力集中无法释放,使其中央部位弯曲变形增大,易造成外饰层的脱落。

连接件计算中基本假设

为了评价连接件对系统传热的影响,首先计算没有安装连接的系统的传热系数,然后在同一个系统中安装相应数量和直径的连接件,再计算其传热系数,上述传热系数的差值除以连接的个数,即得到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贡献值的增加量。为了研究连接密度和连接件直径对系统传热贡献值的影响,在不影响需要的精确性的前提下,做了如下假设:第一,连接件分别与XPS板、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接触,但与XPS板结合面较大,故只考虑锚栓在XPS板内的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忽略XPS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第二,忽略真个系统的纵向的传热,只考虑系统横向的传热系数;第三,连接在墙体上为均匀分布,每平方米上连接件个数相等;第四,连接件为各向同性材料,忽略塑料套管的影响,看成直径为D的简单圆柱体,并假定连接件与XPS板接触紧密,没有空腔。

传热模型的推出

首先计算墙体各部分材料的热工参数,如表3.1所示。对于多层材料平行墙体,总热阻采用如下进行计算 ,其中,R总为围护结构总热阻,或传热阻; Ri为内换热阻,取 =0. 11㎡·K/W;Rj为第J层热阻;Re为外换热阻,取0. 04 ㎡·K/W。对于一定面积的墙体,假设每平方米分布连接件的个数为n,则连接件的密度为n个每平方米,热阻分别为,对于单位面积的墙体,由于保温层包含连接件和XPS板,属于复合材料构件,其热阻可视为并列关系:,连接件截面面积,则XPS保温板的面积,由此热阻的简化公式,传热系数为

计算结果及分析

利用以上所导出的公式,先分析连接件密度的对传热的影响,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传热系数计算表

连接件密度(个/㎡) 系统传热系数(加连接件)[W/(㎡·K)] 系统传热系数(无连接)[W/(㎡·K)] 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贡献值[W/(㎡·K)] 是否满足标准

2 0.5363 0.5303 0.00302 是

3 0.5393 0.5303 0.00301 是

4 0.5423 0.5303 0.00301 是

5 0.5453 0.5303 0.00301 是

6 0.5483 0.5303 0.00301 是

7 0.5513 0.5303 0.00300 是

8 0.5543 0.5303 0.00300 是

9 0.5573 0.5303 0.00300 是

10 0.5603 0.5303 0.00300 是

20 0.5898 0.5303 0.00297 是

30 0.6189 0.5303 0.00295 是

40 0.6475 0.5303 0.00293 是

50 0.6758 0.5303 0.00291 是

由表中数据可见,随着连接件密度的增加,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的贡献值是减小的趋势,可以得出,当连接件的密度为2个/m2时,单个连接件对系统的传热贡献值为最大0.00302W/(m2·K),满足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所以,钢钉形式的连接件是可以采用的。实际中所用的连接件的数量范围内,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的贡献值基本稳定。随着连接件密度的增大,传热系数增加,基本上呈现线性关系。

如果改变连接件的直径,由推导出的公式得出的传热系数如表3.2所示。

4.2传热系数计算表

连接件直径(mm) 系统传热系数(加连接件)[W/(㎡·K)] 系统传热系数(无连接件)[W/(㎡·K)] 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贡献值[W/(㎡·K)] 是否满足标准

2 0.5343 0.5303 0.00079 是

2.2 0.5351 0.5303 0.00096 是

2.4 0.5360 0.5303 0.00114 是

2.6 0.5370 0.5303 0.00133 是

2.8 0.5380 0.5303 0.00155 是

3 0.5392 0.5303 0.00178 是

3.2 0.5404 0.5303 0.00202 是

3.4 0.5417 0.5303 0.00228 是

3.6 0.5431 0.5303 0.00255 是

3.8 0.5445 0.5303 0.00284 是

4 0.5477 0.5303 0.00347 是

4.2 0.5477 0.5303 0.00347 是

4.4 0.5493 0.5303 0.00381 是

4.5 0.5502 0.5303 0.00398 是

4.6 0.5511 0.5303 0.00416 否

4.8 0.5529 0.5303 0.00453 否

注:计算连接件对传热贡献值得影响,以每平方米5个连接件的数量计算。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当连接件的直径在3.4mm以内时,随着连接件直径的增加,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的贡献值与其呈线性变化,当连接件的直径大于3.4mm时,随着直径的增加,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的贡献值增加的速度加快,呈曲线上升的关系。当锚栓直径增加到4.6mm时,单个连接件对系统传热增加值0.00416W/(m2·K),不满足小于国家标准规定值0.004W/(m2·K),所以,建议采用直径4.6mm以下的连接件。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2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统计 数据信息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核算

一、 认识统计

传统概念中“统计”一词通常解释为数据的收集与数据的解说。其实现代的统计学已被积极推广到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进行模型分析、如何做统计决策以及动态数据如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与预测等多个领域。现在不仅政府部门需要用高效率的统计方法来调查人口、财经、交通、教育、国防等状况,民间各大行业、工商业界的经营者,也常借统计数据来评估公司是否处在预定的目标状态、营运状况是否有效率等问题,并借此来比较其他同类型企业的营运状况,用以评估或改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寻求最合适的经营模式。

二、企业统计的作用

企业统计是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整理成表格或文章,供各级领导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之用,同时向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就像是个国家的大车间,企业统计是为填报上级管理部门的报表而设置,因而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自然主要是首要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生产经营者,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拼搏,这样虽然企业统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的职能还是存在的,但已经不是首要的,首要的任务是如何从企业统计这个企业管理基本手段的专业特点出发来为企业生存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统计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快速、高效、直观的数据信息。由于财务核算其数据往往是事后,不能非常及时地提供各种数据。同时,财务数据也具有相对抽象性,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统计数据可以根据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各种格式的数据,如产值完成情况、订单完成情况、利润完成情况等数据,格式也可以灵活提供。统计可以是动态的,随时随地的。统计为企业在向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申报各种项目、获取各种荣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必不可少的资料。企业在申报如国家名牌、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各种优惠政策、评优等活动,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规范、科学的统计台账等资料,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有的企业统计数据无案可稽,往往数据间自相矛盾。经常出现“数据打架”,前后不一致,延误了项目或优惠政策的及时申报,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巨大损失。统计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的现代化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很多是企业统计的内容,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许多工作是靠统计工作来完成的,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统计的现状

1.国外企业统计现状

发达国家经济状况较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大的优势,其市场经济体制也比中国完善,统计学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国外大型企业拥有一套完整的统计系统,其对企业经营信息统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施统计监督,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2.国内企业统计现状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企业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为国家制定计划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还没有根本变化,新的统计调查任务要求又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要求企业统计人员,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国家法律规定的各项统计任务的同时,不断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转轨变型积极进行探索,紧跟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有新进步。但是统计工作目前还面临困境,重要表现在:

(1)“报表型”工作状态没改变

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统计部门。

企业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条件下,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信息,但面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关的多层需求,企业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种“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

(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一般只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严重不足。

(3)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反差

企业统计队伍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一般都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的要求进行的,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4)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邮政业务在迅猛发展,因而邮政的业务开发、经营管理、网路改造、体制改革等方面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旧的经验对此难以提供圆满的解决办法,因而这几年展开了一些邮政理论研究,气氛比较活跃。相信这些研究会促进邮政的改革。不过,邮政数十年来是接受计划经济管理办法来进行组织建设和进行管理的,在这些工作中形成许多理论概念和认识、思维方法等,难免融人种种计划经济理论思想,若不加区别地用以研究今天的改革问题,势必会影响研究的深人。因而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中注意克服这类影响,重视观念更新。

一、体制改革与相关理论概念的变革

从制度经济理论看来,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方法。而它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作支持的,因此,体制改革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经济理论改革。虽然,因邮政管理体制过去同电信合在一起,邮政组织管理中许多制度、规则、方法多基于实践经验,因而邮政还未能形成一种完整的体制理论。但是,邮政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改进等等,必然有一系列潜在的理论概念、理论思想起着指导作用。这种概念、思想却都是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形成和汇集起来的,恰恰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反而使我们难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往往在不自觉情况下影响着我们的研究工作。举企业改革为例子。这些年来,很多人议论,盼望邮政能仿效一般工商企业一样,通过向企业放权,达到搞活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邮政“企业”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实际也是忽视了“企业”一词概念的涵义,在体制改革中已发生了变革。在计划经济理论中,凡是能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就是经济实体,就是企业。这种解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适用的。因计划经济体制将经营决策权集中于统一的计划部门,企业既无权支配自己的财产,也无权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进行决策。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利益主体,也缺乏为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所必需的行为能力。其作用,只相当于一个生产单位。所以可用生产上能否独立核算来界定这生产单位的责任,名之谓“企业”。在计划经济管理上是可以运作的。这种核算,实质是按计划价格统计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耗费,主要是作为编制计划中求得平衡的一项依据。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它的责任不只是组织生产而是组织经营活动,要利用好它拥有的资财和人员,采用一切合法的手段求得企业的发展,财产增值。所以它是一个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有机系统。这是“企业”一词概念的内涵,显然起了变化;当年以生产上“是否能独立核算”作为标准来区分是否能建立企业,自然也不合适了。邮政部门设置的多触企业,其营运特点本来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邮政是社会基础设施,它要向社会提供公用服务;更由于生产上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因而它营运的效果,主要应从它的整体效应及对社会的作用来体现。过去邮电部门按着计划经济管理制度的要求,将一些邮政局所和生产部门作为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邮政网中的一个生产单位,它们不可能单独提供完整的邮政服务,根据邮政的生产特点和邮电合营等情况,很难进行真正的独立核算。但为了贯彻计划管理的要求,就设计采用了“企业产品”这一概念,将它们生产完成的作业量转换成为“企业产品”量,并制定了产品价格……,凭借这些措施使它们可以独立核算,一些生产单位也具有建立“企业”的条件。这样一些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中,还可以仿效工商企业的办法,对之进行经济管理。因为当时对工商企业的管理也类同于对生产单位的管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同了;一般工商企业有了自主行为能力后,就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之施加影响。而邮政所谓“企业产品”并不是商品,它不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数企业又不能提供完整的邮政服务,难以形成完整的主体利益,故多数邮政企业不可能具备完全的自主行为能力。如果只仿效一般工商企业的办法对原来的邮政“企业”放权,并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各“企业”之间,“企业”与全网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辨明某些模糊的理论概念。辨明这些理论概念有助于我们去认识改革的实质和邮政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改革。从对“企业”一词理论概念的验证,就可理解到企业体制改革要有两方面的变革:一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行为主体利益关系的变革;二是对组织经济运作方式的变革—因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而造成细密的分工后,各单位、个人为了使自己的劳动能获得有利的报酬,就必须实行交换(在制度经济理论中即称为交易)。因而交换中就体现了各种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负责按计划生产产品,而产品也由国家的计划来交换,因此只能有单一的利益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各种行为主体均有独立的利益,它们都要通过各种商品交换来实现价值,获得利益。随着复杂的商品交换形成了相互间复杂的利益关系。由此,政府管理经济的运作方式也要改变,由原来凭藉行政的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运作指挥调节,转变为运用法制和经济政策、法规等手段,对各主体的利益施加作用影响,藉此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法制在这里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替代了计划经济管理中的行政命令,以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来规范各种利益主体的行为。首先是由法律来界定各类主体的权力(责任与权力对称,权力包含利益,即我们一般称责权利统一);其次,在此基础上制订各种交易规则(法规)规范各主体的行为。没有这些法规规范,政策也难起作用。因此,有人称市场经济为法制经济,企业在这些法制规范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下,选择它的经营方向和交易方式。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组织交换并不限于市场组织,还有科层组织和待合组织。所谓科层组织(Haieraehi。),即在统一组织中以分层、分科作分工授权,在统一监督下组织交换,也就是企业形式。因为交易行为有不同构成特点,包括这类交易的数量、频次、距离、专业性等等。如数量相当、距离分布广、频次较多,由市场交易可提高效益;反之如频次不多、专业性又强、只有很少单位从事这项生产,那么应纳人企业内部,避免造成被动,有利提高效益。两者组织方式不同,但凭藉法制、界定权力,制定行为规范等原理则是值得采取的,邮政按它的企业性质和生产特点,应该采用科层组织这类体制方式。但邮政服务也有市场,它的网路终端部门就会感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些作用需在科层组织的营运中迅速得到反映、象我们这样一个国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的国家,对反映的情况处理也会因地而异。因而我们的邮政体改将采用综合组织体制,应按此情况,用法制经济原理来建立“企业”,划分权力等等。需要说明,本文并不是要讨论邮政体改方向,只是借此说明在理论研究中辨明相关理论概念的必要性而已。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行为 产权制度

一、市场经济中企业性质与财务行为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私人产权与契约自由。私人产权的基本含义是财产的归属主体是私人,并且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完全是私人作出的。私人产权是给予人们对体现在物品上的那些必然发生矛盾各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物品的可能用途施以人为的或强加的限制,而是对这些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私人产权的排他性意味着所有者有权选择用财产做什么、如何使用以及给谁使用其权利,所有者(或者他授权代表他的人)决定用财产做什么,其占有由其决定产生的收益,承担由此而来的成本,使“收益和成本向个人集中”。私人产权的排他性将选择如何使用财产和承担这一选择后果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外部性内部化”。私人产权因此使所有者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求带来最高价值资源的使用方法。然而在私人产权条件下,要想使拥有财产的人将之用于带来最高价值的用途,使资源配置有效率,就必须使个人能自由缔约,即要使人们在处置其产权上享有尽可能大的自。即私人所有权为将商品配置到具有最高价值的用途提供了激励,而契约自由则将商品配置到具有最高价值的用途提供了可能。由此决定了标准的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厂商”;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能够提供“充分信息”的竞争性市场;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激励与约束并存”、“所有者与经营者共享”的权利安排。企业作为“厂”商,必须能够自主地进行生产,即成为所谓“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其性质是“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企业作为“商”必须能够对价格作出灵敏的反映,即成为所谓“独立的商品经营者”或“市场主体”,其性质是“契约的联结”。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追求的财务目标一定是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财务行为模式必定是“市场寻利”;在投资上企业追求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以及净现值的最大化;在融资上企业追求最优资本结构和最优融资顺序;在利润分配上,企业则注重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其结果必然是企业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效益”也相应地提高。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行为是由市场经济制度(私人产权与契约自由)所内生决定的。

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性质与财务行为

国有制下政府必定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一方面,作为产权主体,政府要履行所有者的职能,即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实施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评价、考核、奖惩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实施监督管理,包括国有企业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增减资本、股权转让、投资和融资等重大事项;对企业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扩大国有资产的再生产,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产品等。另一方面,作为政权主体,政府则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即通过促进竞争、控制诸如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以及提供公共产品等来提高效率;通过税收和支出项目等手段,向某些团体进行有倾斜的收入再分配,从而增进平等;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失业,降低通货膨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法制等。其结果必然是“政资合一”和“政企合一”,国有产权的性质不能不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使原本是经济性的产权高度行政化。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系列的附属物,是政府这个超大型科层组织中的小科层组织;传统国有企业的性质是“行政性的经济组织”或“综合性的社区单位”。同时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或“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因此,传统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必定是政府过度集权、“国有国营”,经营管理者没有经营权。而政府过度集权、“国有国营”的后果则是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亦即“既不负盈,也不负亏”。由此决定传统国有企业不可能成为独立从事财务活动的市场主体,其财务目标只可能是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产值指标。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模式必定是“重产值、轻效益”,囤积各种投入品;没有风险意识,没有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没有资本结构的概念;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其结果必然是国有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都十分低下。由此,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传统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国有制和指令性计划)所内生决定的。

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企业的性质与财务行为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企业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则是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效率和效益低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首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出,开始了初步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其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确立,标志着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第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第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使市场化改革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障碍。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最终确立,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市场取向不可逆转;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渐进式改革。即所谓的“双轨改革”、“体制外改革”、“增量改革”、“边际改革”、“局部改革”、“补贴改革”、“特许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国有企业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则是“放权让利”,其间经历了初步的放权让利、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这一“市场取向”和“放权让利”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改革前“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变为竞争性的市场,国有企业逐步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但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并未涉及,国有制仍维持不变。由此导致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必然从改革前的“国有国营”变为“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必然从改革前的“国家控制下的综合性的社区单位”或“行政性的经济组织”变为“内部人控制下的综合性的社区单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也必然从改革前的“父爱主义的既不负盈、也不负亏”变为“母爱主义的负盈不负亏”。国有企业在逐渐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的市场主体和财务主体的同时,却仍然面临着软预算约束。由此决定国有企业所追求的财务目标一定是“留利最大化”或“内部人收益最大化”。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模式必定是“市场寻利”;在投资上具有“投资偏好”,企业甚至有可能在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也进行投资;在融资上则具有“融资偏好”,企业无论是否有好的投资项目,都绝不会放过融资的机会;而在利润分配上则表现为“少分多留”,其结果必然是国有企业有可能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效益”却不断下降。据此,我们

不难得出结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企业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国有制和市场化改革)所内生决定的;其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与财务行为的合理化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6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含义是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本土化,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前面我们曾经谈到,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者盲目模仿西方经济理论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其著述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这不仅影响学习和研究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文风。我们提倡在理论研究中保持本土化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要按照汉语言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来传导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写出中国人能看得懂的文章,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介绍也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弄懂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并对中国国情有充分了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异国的理论,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将西方理论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并发展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见,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不但是一个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技术问题,也是提高研究人员素质、端正研究作风、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