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1
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公然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也是美国。且不说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首先提出“要购买国货”、“要招工本国人”等违背“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下策,竟然公开出台“政府救赎”的举措。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奥巴马政府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救赎GM、克莱斯勒等公司,等于拿美国纳税人的利益去补贴底特律汽车行业……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转移支付,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把应该淘汰的汽车公司养起来”。“政府救市使得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则――通过受挫逼着人们去纠正非理――无法发挥出来”。可见,“救赎,更多的是美国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系统性的经济危机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让人想起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特大经济危机后,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著作中,提出过一整套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政策。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总量分析理论”,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消费和投资。有目共睹,凯恩斯的政治经济学说,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对缓解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出现的周期性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起着巨大的作用。凯恩斯的学说,也应当与时俱进,无论是美国“古典学派”,抑或英国的“剑桥新派”,当然更包含现在的“新凯恩斯主义”,都应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贡献新的智慧。
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上个世纪20年代,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土地集体化,开始了计划经济的创新纪元,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从1930年开始,每年按12%-13%的速度增长,让人们看到了计划经济的曙光,许多人得出了“计划经济”比“自由经济”更好的结论;即使不实行计划经济,至少应接受凯恩斯“政府干预企业”的观点。我们建国之初,苏联是“老大哥”,按照“老大哥”计划经济模式,邯郸学步,一学就是30年,到“”结束时,我国的经济状况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老百姓除了双手和勉强居住的房屋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到1978年,我们才明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易帜”后的东欧各国也都纷纷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更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面对这次金融海啸,中国特立独行,诸多拉动经济的举措引起世界的瞩目。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2
关键词:影子经济;经济体制;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0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18-03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经济体不论其采用何种经济运行体制,都会在其主流体制之外存在一个占有一定比例、如影随形的伴生物,这个伴生物通常与当时社会通行的法律规范相悖。苏联称其为“平行经济、第二经济”;目前俄罗斯称其为“影子经济、违法经济、隐蔽经济”等。
20世纪的俄罗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试验,一次是中断市场经济运行而全面采用命令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次是彻底放弃运行了大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虽然两次制度变迁的方式相近(激进),但方向、目标迥异,其伴生物――“影子经济”自然无法同质。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子经济”于夹缝中生存,运行成本(风险)较大(表面上看),却对“短缺经济”形成有机补充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后的“影子经济”借经济转轨出现的漏洞而大面积生成、变异乃至泛滥,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对俄罗斯真正意义上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离散作用。源于对这一经济现实认识的不同,苏联和俄罗斯(1990年代后)历届政府对此采取了不同的规制方法,取导了不同的效果。
一、对“影子经济”的理解与界定
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法伊格在研究苏联时期这一问题时认为,命令式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的中央(国家)所有制和生产活动的中央计划和控制的经济,如果这被视为第一(官方)经济的话,那么不由中央计划决定或不包括在生产资料国有制中从而逃脱中央控制的经济活动就是第二经济;而从法律的角度看第二经济则包括投机、计划欺骗、行贿受贿、欺骗顾客、从事被禁止的交易活动等等。可以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苏联“影子经济”比较权威的界定。
经济转轨意味着俄在放弃命令式经济体制的同时,还无法在短期内构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这无疑会陡增界定这一特定背景下“影子经济”的难度。俄国家统计委员会1998年1月31日出台的《关于评估隐性(非正式)经济的方法论原理》中认为“影子经济”是“隐蔽的”、“非正式的”、“非法的”经济活动形式。参照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这一现象理解的同时,艾德加・法伊格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也给了我们视角和思维逻辑上的启示。这样一来,转轨时期的“影子经济”就可以被理解为:离散市场经济体制、有意违反现有法律法规和正式条例,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获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经济行为。其中,“离散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对于转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目标而言的,因为这一时期的法律、法规不但在内容上存在巨大漏洞,而且也存在着执行上的孱弱,一些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违法的行为在俄却可以大行其道。而这恰恰是制约市场经济构建的“瓶颈”。
二、“影子经济”的成因及运行机制
“影子经济”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成因和运行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
苏联在政权确立初期中断市场经济运行、选择命令型计划经济体制,除受制于当时的内外环境外,还使其更多地承载了国家和政党的意志。为了获得公众对国家义理性的支持,政府必须以保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回报。然而,一种违背规律的制度安排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支付巨大的成本,其运行和产出效率也不可能借助制度本身得到保证。当愈积愈多的问题无法通过变革体制得到解决的时候,公众就不再对国家的义理性提供支持。产业结构安排失衡、经济运行低效引致的短缺经济环境下,为了获得必要的商品与劳务,社会成员不得不在体制外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寻找供给,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二经济”就这样被体制本身形成的短缺引致出来了。
计划经济时期“影子经济”的运行有几种彼此关联却又性质不同的途径(形式)。一是得到法律认可的私人经济,包括私人农业和建筑业等;二是没有得到法律完全认可的交易行为,如房屋出租、医疗服务、集体农庄工业生产等;三是被法律严令禁止的行为,包括投机、盗窃或其他挪用社会主义财产、走私、非法外汇交易等;四是普遍存在却无法以法律约束和杜绝的特权行为、对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侵蚀等。
经济转轨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对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义理性支持,认为通过制度变迁既可以消除短缺经济,也可以使“影子经济”合法化并使其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础。事与愿违,“影子经济”非但没有消除,还在转轨期呈现出了变异、多样、扩大和公开等趋势,在一些领域大有取代合法经济的迹象。这其中有国家为支付转轨成本提高税率所引致的个人、企业逃税行为,也有投资主体为规避投资风险而将资本大量移出的现实,更有无法统计的暗地交易行为,其直接和根本的诱因在转轨本身。
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轨确是一种公共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案本身的最优性和转轨条件的成熟性,正是这两方面的缺陷孕育了后期多领域、深度化的“影子经济”。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一卖了之”的私有化的确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转轨进程的不可逆转,但70余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成为少数“俄罗斯新贵”的个人家业,则为“影子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果能及时调整转轨策略并以法律手段规约金融寡头等的违法行为,“影子经济”势必缺乏泛滥的充分条件。但叶利钦时代被“俘虏”的政府无法、无力制定和执行适应市场经济构建需要的各种法律,精英管理者和民众也天真地将市场经济视为万能的制度,殊不知成熟的市场经济已演变成法制和宏观调控的经济模式了。即使政府成为利益集团寻租的工具,其本身承载的义理性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为支付社会运行和转轨的成本、稳定当时的经济形势,政府实行过财政和货币“双紧”的政策,高达利润60%-80%的税率促使更多的经营者要么放弃生产经营活动,要么避税、逃税和隐蔽生产经营。法律的缺失、政府功能的缺位及社会环境的恶化,使各种危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经济不断出现。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彼时的一些“影子经济”现已变得阳光合法,如私人经济、合理的投机行为等;一些依然被严令禁止,如行贿受贿、走私、贩毒等。由于转轨时期环境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复杂,“影子经济”运行的机制则更加多样化。这主要包括:一是借助私有化合法地以低价或国家补贴的形式控制优势企业,然后出售、转让牟利;二是先内部人控制企业再转移资产,使原有企业成为空壳;三是借助合法企业的产权转换从事犯罪
经济或洗钱;四是以逃税获利的法人和自然人行为,以及更多的无法进行统计的交易行为(如海关腐败)。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俄罗斯“影子经济”的成因及运行机制可以看到,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成因比计划时期更多样化,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对目标主体经济的形成和运行的危害更大。
三、“影子经济”对主体经济的影响及政府行为
“影子经济”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与主体经济并存,这在任何经济体制下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国家对这一经济形式的态度及处理方法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理论设计的角度去考察命令型计划经济体制,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苏联也是凭借这一体制在20世纪的前50年完成了工业化、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并奠定了苏美争霸的格局。但特定环境下取得的绩效不能掩盖体制本身的脆弱性,为维持计划体制的刚性,苏联政府曾出台了许多法律防止逃脱中央控制的经济活动(“第二经济”)对“第一经济”的侵蚀。当命令型计划体制形成的短缺经济难以为继,政府开始放松对带有合理成分的“第二经济”的控制。这在当时最适合私人经济发展的农业、农村住宅建筑和零售业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据1979年的苏联官方资料,全国农业生产中,自留地产出:马铃薯占59%,蔬菜31%,肉类30%,奶29%,蛋33%。
如果说“第二经济”中的合理成分被松绑、释放出一定能量可以弥补短缺、缓和供需矛盾的话,那么另几种形式“第二经济”对任何类型体制的危害都是致命的。由于产权界限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国有资产被大面积侵蚀、官员借助行政权力干预经济并成为其收入的来源之一,从而形成了计划体制下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一群体从维护既得利益的角度去维护业已失效的计划体制。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第二经济”都对“第一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不可小视的摧毁作用,后者甚至成为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主要依赖路径。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比例更大、分布领域更广、层次更复杂,规约的难度增加。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转轨过程中“影子经济”给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其中分布在一些领域的影子经济对处于坍塌状态的国民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提供了330万个就业岗位,农业和林业部门也吸纳了270万人就业。政府在转轨的特定时期对这一类“影子经济”的默许(或无暇顾及)合理却不合法,但却帮助整个社会度过了近十年的经济衰退期,这也是俄政府在这一特定时期获得义理性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因制度缺陷催生成的,如大量侵蚀国家资产、垄断经营、非法贩卖武器、非法向国外转移资产等离散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子经济”则是无法以数量或比例来测度的。进入普京时代后,俄罗斯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取向的转轨调整为“现代市场经济+俄罗斯国情”目标,从税基、税率的调整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规约金融寡头到改善投资环境,从朝令夕改的命令到完善的法律制度出台等等。诸项制度的建设不但使经济运行更加透明,也使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设获得了有效的制度保证,国家的义理性也在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3
关键词:经营理念;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7―03―14
作者简介:杨成利(1963―),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科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引入经营理念必要性分析
树立经营管理理念,是成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在一些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市场营销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成人教育招生、就业等活动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综合效益为驱动力的市场运行机制已普遍存在于各大学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之中。经营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经营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成人高等教育有主观的、客观的和实际可能的需求,这些需求既受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行为的影响,也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办学部门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的影响,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完全是市场化的。也就是说,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应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生源市场化的特点,详细调查成人高等教育需求指向、生源流向以及受教育者家庭教育经费支付能力,加大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根据人才市场及学习者的需求进行调节的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进一步确立,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体制上发生了变革,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已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效率成为我国企业和政府的一个共同追求。与企业、政府的改革力度相比,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落后于社会的变革,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在招生、教学、科研、人事制度、资源分配等方面与目前的市场经济很不相适应。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扩大,但我们的成人高等教育供给却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二者未能实现充分的对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自身未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办学模式,不能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市场环境获得要素支持。成人高等教育身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成人高等教育应对传统办学理念进行反省,在管理中引入经营理念,设法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经营理念即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引入经营理念,并不像企业一样以赢利为最终目的,而是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的人才培养体制和管理机制,使成人学员、成人教育教师、办学条件这三个基本要素以最佳状态结合在一起,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成人高校在价值形态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然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由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更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发展态势和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1.生源不足,竞争无序
从生存质量上来看,成人高校大都处在专业陈旧、生源缺乏、资金不足、找米下锅的饥饿半饥饿状态。最近几年出现的乱招生、乱许诺、乱开口、乱发文凭等严重问题,多发生在成人高校。为了生存而淡忘国家政策甚至铤而走险,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发展而不惜弄虚作假,欺骗学生及其家长,破坏有序竞争,破坏教育形象等等。
2.专业单一,课程陈旧
专业设置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单调、陈旧、脱离实际,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是社会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而是“生产”什么“卖”什么,并且故步自封,调整改革不及时、不到位,因而缺乏吸引力。同时,大多数成人高等学校是单一学科型的,专门性极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人才输送一对一,本系统自产自销,而对教育改革和专业调整,又很难施行大手术以突破传统,超越自我。行业的社会性变迁对其影响也很大,成人高等学校总是随盛衰涨落而动荡起伏,生存根基不牢。另外,课程体系老化,计划呆板,教材陈旧粗糙,缺乏新知识、新信息、远离素质教育,抓不着社会发展态势,抓不着学生,反过来自然要影响生源,招不来学生,因此生存和发展更是大问题。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仍然占据一定位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办学思想到办学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注重学历而不讲求真才实学、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强调规模而忽视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额招生、划片招生的情势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这不仅限制了成人高校的生源,而且给成人学员的学习造成不便;各成人高校之间壁垒森严、互不沟通的局面仍未打破,从而使得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日益增多且日益严重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症结还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和管理理念的陈旧落后,因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引入经营理念,形成经营型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思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和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经营理念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运用的基本思路
1.加强质量观念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生源质量整体有所下降,学生基础变得参差不齐,加之教育资源的短缺,这些都威胁到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但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办学质量都是决定成人高等教育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加入WTO后,我国的科技发展将更为迅速,知识、技能的更替将更加频繁,对劳动者素质、能力的要求将日益提高。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所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胜任本专业工作,也能适应“学非所用”的环境。
“质量第一”是一项重大政策,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因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必须牢固树立质量观念。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管理策略,从而实现更高的质量标准和顾客满意率。人才质量不同于产品质量。人才质量建立在现代人才观基础上,同时又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相连。因此,用户的用人需求不同,质量标准也会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和人才供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成人高校必须按照用户要求,培养出大量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2.增强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就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WTO所带来的激烈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成人高校一方面要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实力,另一方面将自身的办学行为、育人质量及学术成就转化为自身形象,并通过形象宣传和媒体造势以形成社会认同。随着办学自的逐步落实,成人高校将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人高校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自身形象漠然处之,必须注重自身形象设计和宣传,在办学竞争市场中塑造良好的办学形象,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主体的认知,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优势。
当前成人高校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办各成人高校之间,二是民办成人高校更多地参与,三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同我们的竞争。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日益大众化,人才的买方市场已经实现,教育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理念,增强竞争意识。
3.确立用户第一的思想
用户就是使用人才的单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以后,成人高校培养的人才到底合不合格,培养的质量高不高,都要用户说了算,用户成为最终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权威。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校要确立“用户第一”的思想,按照用户的需要来安排办学活动,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人才供给服务。
成人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面向市场,但最终要落实到人才需求的用户身上。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国际化大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当局提出改进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实际,以适应成人学习者的主体需要,适应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出发点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内容,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设计,以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重建人才能力结构,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课程模块化组合,使得新型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灵活性、复合性和衔接性。
4.强化效益意识
效益意识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以人才培养成本为核心的投入产出意识。它包括四个方面:(1)人才培养的成本意识;(2)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3)按照用户要求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4)成人高校的盈利水平和资本价值增值水平。目前,要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就必须对办学规模进行调整,科学界定合理的办学规模,避免由于不切实际地扩招而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手段应该体现时代特征,应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去,不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益。另外,成人高等教育应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用户、服务学员”的宗旨,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师资优势、设施优势,举办各类面向全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包括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心理培训,艺术培训、影视培训等等,拓宽服务范围、端正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社会服务求得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成人高校追求经济效益,才促使成人高等教育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努力增加投入产出比,保持学校资产的价值形态的增值,为学校发展获得资本积累,使学校发展得以良性循环。
5.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脱离行政指导的套路,真正落实办学自,成为真正的人才培养主体。从市场需求出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成人高校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形势,认真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国民消费结构和教育需求,以及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各方面情况;了解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与政策导向,特别是要联系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进行行业经济的分析与研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培养人才,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先导性,前瞻地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培养口径,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开办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历、非学历、全日制、非全日制的教育;办好特色专业,改革学制,使学制更为机动灵活,更适合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人们进修、学习。
因而,成人高校必须对人才市场进行认真的了解和调研,离开了市场,成人高校就会失去办学方向,对学校定位不明确,在人才市场上就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成人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思想,真正按人才市场需求来安排自己的人才培养活动,使人才培养和需求在动态中实现平衡。
参考文献:
〔1〕夏家夫,焦峰.成人教育管理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叶立群.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陈中永,郭永昌,刘彦.当代大学管理中的经营理念〔M〕.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4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从全国看,在宏观政策导向上,中央将更加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地方发展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将会逐步缓解。从全省看,省委、省政府确定陕南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有序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复线建设为突破,促使陕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将继续加大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矿产建材、水能开发等重点产业的建设力度,在产业政策等方面对我们十分有利。从全县经济发展走势看,生态优势更加明显,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高,生态资源开发速度正在加快,经济基础发展的整体活力在增强,特别是随着西康高速公路和西康铁路复线的陆续开工建设,*即将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将日益显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势头更为强劲,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加快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切实更新思想观念
观念更新是突破发展的前提。*的贫困落后,不仅仅是历史、地缘、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在于观念的陈旧、市场经济意识的落后。长期以来,按照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一直采取“等、靠、要”的态度等着更多扶贫资金的大量注入,这无疑失去了许多发展的良机。当年温州在相当艰难的环境下依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特别是上百万的温州人凭着敢闯敢拼、精明强干、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走南闯北,创办企业,开拓市场,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自身有了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国家的支持和外界的参与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外部的资金注入才有可能变“输血”为“造血”功能。近年来,我县一些引资企业的投资受到许多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市场经济的观念,人们的思想中还深深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对外来的投资者有一种排斥的意识和敲诈现象,导致许多合作项目不能顺利的进行,坐失了商机。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是发展经济的主体,政府对经济的发展无非只是起到推动作用,甚至于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是市场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观念的转变。实践表明,凡是政府部门对新生事物采取积极欢迎尝试态度的地区,经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政府部门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不能接受来势汹涌的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对新生经济事物采取过左做法横加干涉的地区,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只有政府转变了观念,顺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政府本位”转向“企业本位”,并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保证市场经济的运行,国民经济才能健康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着力于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理解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从宏观的角度看主要是调控职能,政府要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从微观的角度看,政府主要应做好对微观主体既企业发展的引导、市场竞争环境的维护等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政府部门对企业仍然干预过多,控制过严,服务不周。民营及引资企业普遍反映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尽如人意,这无疑对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可见,政府及部门必须真正转变角色,退出市场,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市场主体完全让位于企业,并给企业创造宽松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作为企业,也要走出靠国家、靠政府的惯性思维,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要有不服现状、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以及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锲而不舍的经营作风,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率先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民营经济不仅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的形成,使得东部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而且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进西部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民营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代民营企业具有体制创新、机制灵活、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势,具有管理水平高、经营有特色、产品更新快等特点,容易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走向大市场。因此,要抓住时机,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目前,我县民间资本闲置的问题相当明显。据统计,到2006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5.3亿元。“藏富于民”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因此,我们在实施“工业富县”战略、抓改革活存量、抓项目增总量、抓管理提效益、进一步提高工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必须采取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通过“放水养鱼”的政策,激励支持全民创业,培育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之路。
四、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民营经济的活跃需要商品市场尤其是专业市场的带动,专业市场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枢纽。因为中小企业缺乏构造营销网络的能力,其商品流通必须依托于专业市场的拉动。如民营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浙江省,八十年代涌现出来的众多的专业市场,包括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轻纺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桥头纽扣市场等国内外闻名品专业市场,为当时的民营中小企业走向全国市场提供了重要发展依托作用。*发展专业市场,必须注意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稳步推进,要以板栗、核桃、中药材为重点,将专业市场建设与农村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市场拉动“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要在建设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划行归市、规范经营,解决经营户以街为市、乱设摊点和占道经营的问题。
五、突出经济强镇建设
对于*的发展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如何使全县特别是90%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走向富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东部沿海发展经济的经验看,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江浙一带小城镇非常发达,对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走城镇化的道路,促进城市化进程,以云盖寺、木王、达仁、回龙、青铜关、米粮、大坪、茅坪、高峰为重点,发展5至10个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尤其是乡镇经济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小城镇时,应吸取东部的经验,不能遍地开花,应严格做好小城镇规划和合理布局,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各种资金和资源向小城镇集中,有重点地进行建设和扶植一批经济强镇。同时要注重规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对一些比较集中的小乡小镇进行合并,确保地域面积和人口都达到经济规模,从而突出经济强镇的作用。
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经济转型;厂商关系
一、经济转型的界定
“转型”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结构的改变来增减事物功能的过程。而“经济转型”这一概念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与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内容,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涵。从狭义角度来看,经济转型指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一种经济体制向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广义角度来看,经济转型可以指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是从经济体制的层面着手,侧重于制度形态的转型;经济转型也可以指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即从原来较低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向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主要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考虑,侧重于经济形态的转型。还有学者将经济转型理解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即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开放程度的转型,即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这些理解都是符合经济转型的内涵的。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发展的历程。这一历程也引起了我国的市场一系列转变,因此这里还需要提及的一个概念是市场转型。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研究市场上供求双方实力悬殊与变化;其次是由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的转型。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市场转型可以说是同步发生的,都对我国渠道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引发的市场转型对我国渠道关系的影响。
二、我国经济转型对厂商关系的影响
1.关系冲突加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厂家和商家都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企业没有经营自,厂家按计划生产,商家则按计划收购与销售。厂家和商家没有自主选择交易活动的权力,只能听从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进行交易。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外资企业逐渐进入中国以及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意识逐渐渗透,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厂家和商家不需要去追逐自身的利益。而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体,厂家与商家都开始以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刺激了渠道组织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但相应也引发了组织间的一系列矛盾。这一趋势往往导致了渠道冲突不断,渠道系统极不稳定的局面。
2.权力重心下移。在计划经济时期,制造商在营销渠道中拥有较大的权利。由于处于卖方市场,制造商在整个渠道中处于主导地位,即使中间商手握重要渠道资源,也只能依附于制造商。而在市场转型期,随着买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上的商品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在成倍的增长,这使得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也促成了制造商的渠道权力逐渐向其下游发生转移。
3.关系管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个封闭的市场已经逐渐转变成一个开放市场。这加剧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但目前我国企业的渠道关系管理能力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厂商关系而言,大多数厂商缺乏关系管理的能力和先进的理念,仍在使用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进而出现一系列诸如渠道关系不稳定、缺乏信任等问题。
三、构建我国和谐厂商关系对策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构建市场导向的厂商关系。在经济转型期,厂商关系不协调实质上是厂商双方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博弈的结果。经济和市场的转型要求厂商必须建立起各渠道成员共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理念,更加关注消费者,以渠道整体效率为中心,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厂商关系。这就需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销渠道。它要求各渠道成员在设计分销渠道时,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将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分歧都考虑进去。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销渠道要求能够及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鲜明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向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期望的价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渠道的整体效益,促进厂商间协调的合作关系,形成厂商间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双赢。
2.实施关系营销,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随着国内企业渠道关系矛盾重重,许多企业都寻求解决途径。实施关系营销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它要求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他们各种经营资源的支持。同时,厂商之间在双赢的合作机制基础上形成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专业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施关系营销,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已成为今天企业优化自身渠道关系的重要手段。
3.加强信息化管理, 提高渠道管理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提高渠道管理能力首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渠道信息化与传统的渠道管理方式相比具有显而易见优势,它可以疏通企业的各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渠道的客户关系以及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等。企业引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形成网络化、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渠道关系管理方式将为企业提高渠道管理提供一大契机。
参考文献:
[1]韩中和著.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营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林原著.经济转型期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机制研究 公共选择与政府规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的优势范文6
[关键词]国企改制;体制转变;观念转变;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115-01
国有企业改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变革。因此,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关注。改制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到底要改变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哪些问题、实现哪些转变,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改制。结合企业改革、改制的相关资料和一些案例,浅谈对企业改制的一些认识。
1 国企改制的意义
企业改制就是要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新体制、新机制,实现高效的工作局面。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企大部分都存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经营管理缺位、经营者权责不清、管理混乱、决策缓慢、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如果国企仍死守着计划经济那一套不放,不肯进行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就必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被迅速淘汰出局。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从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
2 国企改制的目标
国有企业改制的目标应该是给企业解除制约其发展的体制,给企业一个在市场上充分施展的自由空间,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总的目标之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的企业,改制还将起到不同的作用:对于有资源、有潜力、在市场上已经获得某种竞争优势的现有条件较好的企业,改制将改善其内外部环境,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拥有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因体制问题处于困境的企业,改制是使其能够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对于长期亏损、自救无望的企业,改制将成为其保全和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实现企业转变的最佳选择。
3 国企改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企改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形式上完成改制后,走完的仅仅是第一步,漫长、艰巨的改革旅程才刚刚开始。为使改制能够真正达到前面所述的目标,保证企业在实施改制后能够顺利地踏上正常发展的轨道,改制企业需要实现三大转变,即体制转变、观念转变和模式转变。这三大转变就是企业改制不同层面的任务。
体制转变,就是通过对企业产权关系的调整,彻底改变产权主体虚位、责任主体不清的局面,将企业变成一个在市场中能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消除对企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体制障碍。这些,是目前大多数改制企业已经完成的事情。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产权的调整是企业体制转变的前提,但产权关系的调整并不必然会带来体制的转变。如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有的甚至都是上市公司,虽然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完全变了,但是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某些行政隶属和管理关系仍然存在,仍然直接或间接在影响着企业的运转,责任主体仍然不清,形成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让改制企业无法自主决策、自我发展。
观念的突破才是成功的关键。与体制转变相比,改制企业的观念转变要难得多。只要企业对改制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再有一个好的策划方案,那么随着新企业注册登记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完成,企业体制转变的基本目标多半能够达成。但观念转变包括对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调整,包括经营者对权利、责任与利益关系的重新认识,包括对已经习以为常的原有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反思与批判,更包括对新管理理念、新管理方法和新管理制度的学习和适应。观念转变的目标是使追求效率、追求效益和追求效果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想法和行动。观念转变的重点和难点则是对于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的重新认识。所以,在改制过程中,如何理顺员工劳动关系也是重点之一。
国企职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对企业体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但是对自身思维和行为方面早已被深深烙上的旧体制、旧观念的痕迹却认识不足,从而也造成观念的转变成为极其痛苦的过程。几十年旧观念的褪去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碰撞―思考―自我反省―改变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各方(包括领导层、中层干部及职工)的共同努力。作为员工,更需要领导层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只有寻求有效对策,引导员工观念良性发展,才能促进企业顺利改制和有序经营。所以企业改制要实现观念转变,需要从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其一是领导层具有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理念,具有坚定的信心、极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因为在政策执行时,会遇到来自各层面的质疑和阻力;其二是形成一种更新观念、调整行为方式、激励员工的制度环境,促使员工严格按照制度实行新思路、新办法;其三是营造一种促使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企业文化环境,给企业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对人意识改变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所谓模式转变就是使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的转变。就是对具体工作事项、操作模式以及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都能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模式转换有形的表现是企业以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的变革,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清晰、执行高效就是成功转变的表现;无形表现则是人们对待企业和工作态度的改变、人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方式的改变。模式转变是企业改制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是体制转变和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检验模式转变是否到位的最简单方法是看改制企业是否做到了每个职工(至少是每个干部和业务骨干)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种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强烈的做好工作、达成目标的愿望和动力,同时也有必须做好工作和达成目标的较强的外在压力。
以上所述的“三大转变”是所有企业实施改革的工作核心。其中体制转变是前提、是基础;观念转变是灵魂、是关键;模式转变是目标、是结果。只要顺利完成了体制转变、观念转变和模式转变换这“三步曲”,就可以宣布企业的改制工作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