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1
我国也对气象系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必须要沿着国家改革的方向不断的努力发展很难。
2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分析
该气象局设置机关办公室、人事教育科以及业务科3个管理科室。下面设置4个直属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气象台、科技中心、防雷中心以及核算中心。下面对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2.1许昌市气象局人员情况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昌市气象局相关部门现在有在职职工83人,这其中有53人为市局工作者,6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据着总人数的80%左右。此外,44人具备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副研级的高工业有6人,这些人共同承担了许昌市气象的相关工作。
2.2许昌市气象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分析
在做好相关的业务服务以及现代化工作等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气象文化的建设也同步的进行。这样的工作态势营造了一个风气清正、干劲十足的工作氛围,使全市的气象科技服务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个良好的态势。从2009年发展到现在,许昌市气象局获得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金单位、服务第十届中原花博会的先进单位、全省重大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以及人影工作等的先进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2.3服务职能方面的扩大
许昌市近几年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给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积极的地方的相关政府以及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联合政府和相关的部门下发文件,把气象部分的具体工作列入到地方的事业规划,尤其是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积极的开展多个部门的工作会议,和相关的部门建立好联系,遵照“资源共享”的原则,来进行科研和业务等方面的合作,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发展行政管理职能以及部门的优势,也围绕着全市的经济工作来推进全市的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快速、稳定的发展。
3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尽管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已经快速稳定的在发展,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脚步,是亟待解决的,下面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相关的解决措施也进行了总结。
3.1气象部门自身特性带来的问题分析
气象部门属于双重管理的部门,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要对气象局的工作进行很好的领导和协调,把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加入到中央和地方等同级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之中,这样保证充分的发挥社会大众以及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等服务的功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许昌市气象局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仍然有部分地区的事业费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经费投入力度。因此,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切实的解决那些影响气象事业发展的大问题,促进地方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能够跟得上国家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脚步。
3.2防汛抗旱工作方面的问题分析
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对于水资源的讨论也是一个热度持久不退的话题,因此,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防汛抗旱方面也是气象科技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基于上述水资源的重要性,就需要气象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降水观测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尤其是重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防汛抗旱都需要气象相关部门提高降水预报、预案以及情报的准确度和及时度。加强对于气象传播设施的建设,把乡镇的气象信息服务站作为纽带,来进行信息传播设施的建设,以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气象信息。此外,对天气预报播放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调整,设置在收视率比较高的时间段,使辖区范围以内都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气象信息,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由于不能及时接受气象信息而采取措施导致的灾害的发生。
4结语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96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不仅在一些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运用气象科技振兴农业以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然而,除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形势的发展下,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还包括: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复杂多样,每个地方的气候特点还各不相同,加之农村属于气象服务的边远地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也比较薄弱等,这都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起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对气象服务部门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以及人才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
1.1 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由于我国的气象灾害频发,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端的天气,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气象服务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部门结合多年的数据积累,能够更好的进行分析,并对灾害性的天气进行预报,这样就可以及时把消息传送给农民,方便让农民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减少农业损失。
1.2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振兴农业的发展
农业气象服务部门通过对各地气候特点的分析,选择了合适的作物种类,并通过高技术对作物的长势及土壤进行分析,更好的指导和培育了农作物的发展,从而优化了农作物的种植,另外,还根据区域的地形特点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业的综合化大生产,从而达到了振兴农业发展的目的。
1.3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工程。到2012年,我国的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的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设施农业从农业种类上划分,主要包括园艺和养殖2大类,由于我国设施农业大多数为农户自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而且农业又与气象服务工作紧密相关,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和灾害性,需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这就提高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使得农业气象服务增加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从而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气象保障。
2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气象部门提供的传统的农业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多样化。目前,尽管许多的县都已经配备了气象信息员,但由于培训力度不大,技术水平低,导致气象预报存在不准确性和不及时性,这就很难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指导,这也说明了农业的气象服务水平还比较低。
2.2 基层设备还比较陈旧
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气象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基层气象部门的设备却还是比较陈旧的,没有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代化程度不高,依旧使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布局气象局,这都导致农业气象部门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业发展。
2.3 农业气象服务范围较狭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在逐渐多元化、综合化,然而农业气象的服务领域只是集中在粮食生产上面,针对其它方面的还比较少,尤其对设施农业,如林、牧、副、渔业的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的比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 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策略
针对上文阐述的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发展策略是: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完善气象服务体制,及时更新基层设备,做到预报气象灾害的准确性;要积极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
只有充分解决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才能更好的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从而完善气象服务工作,实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清,焦庚英,许晓利,祝必琴,陈庆,肖金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气象问题及服务措施[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 3G时代 可持续发展 手机气象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3G手机的发展与普及,3G手机已经取代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G手机气象信息服务也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最方便快捷的一条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手机气象服务分为公益性质和商业性质两种,目前在我国主要发展的是商业性质的气象服务。
1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用途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能源的开发使用,自然灾害发生的也越来越频繁,其中气象灾害高达85%。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所以预防自然灾害是目前我国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首要任务。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可以告知人们提前预防自然灾害,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作为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气象信息服务以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为广大人民提高了方便。
手机服务具有广播电视无法替代的特性,在传播方面更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对传统的传播媒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手机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人们手中,而且传播范围广,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收到。这种传播形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的发展也越来越科技化,除了最初的接打电话外,将变成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
近年来3G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气象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把人们接受气象信息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并要求提供某种特定服务信息,进一步增加了服务业的服务功能,为社会经济带来有效发展。
2手机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
由于3G手机的迅猛发展,气象部门抓住这个机遇,让手机短信与气象业务相结合,积极响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让气象服务适应3G时代的新形势。先进的通讯手段是气象部门的发展依据。目前我国主要推出手机气象短信产品,它的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可以直接面向大众,为人们的防灾减灾做出了重大贡献,逐渐成为服务大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社会上取得了很高评价和经济效益。
现在的手机气象服务大多是天气预报和预警预报,主要是以短信定制的形式为主,运营的经费主要是定制包月的服务费。相比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的服务费而言,这种形式可谓是便宜简单,还可反复翻阅查看。这种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再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并且越来越深入人心。
3手机气象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虽然我国气象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尤其在通讯业手机短信这方面,为开发商赢得了非常丰厚的利润。与国外相比,我国气象服务业仍属于低迷状态。主要原因是我国包月服务收费比较低、使用客户较少,国家也只是象征性地给点补助,还没有形成商业化市场,因而致使我国气象经济市场发展较缓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
基于手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将多种多样。还有很多通过免费短信提高天气信息的供应商也在不断出现,在市场上逐步形成影响力,最终将导致信息包月服务被淘汰。互联网的发展,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段。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新升级了更好的技术,使用户获得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明显更好,同时应用也更广泛。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在盈利方面也有所创新,确保气象信息服务范围更广,这也是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目标是,要立足于现有的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继续深化发展短信气象信息,增加其知名度。主要借鉴国外手机气象服务的创新成果,再结合我国气象技术的发展成果,加大人力物力开发气象信息服务新产品。在SMS方式的基础上,开发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软件等新型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目前,日本的消费者可以通过3G通讯,直接在线上观看气象视频报道,让消费者领先国际服务,随时随地可以掌握世界各地的天气变化情况。由于我国已经开始推出3G技术产品,大多采用手机网站或是腾讯客户端软件。
4结束语
我国科技一日千里,手机气象服务更是要经过不断创新,不能满足于目前状况。与世界接轨,提高竞争水平,是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3G的发展,使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只有不断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确保手机气象服务信息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被市场淘汰。具备上网功能的3G终端将逐渐普及,通讯理念深入人心,在合理的市场气氛下,手机气象服务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罗雪玲.市(州)级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我国气象部门对社会开展气象科技服务业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科技产业,服务内容涵盖专业气象服务、“12121”气象信息电话、手机气象短信、电视天气预报、防雷技术服务与工程及与有关传媒合作传播气象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全方位辐射气象信息,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需要提供气象保障。气象科技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气象部门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强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二、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经过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发展了主导性项目,逐渐形成了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多种服务并存的新格局。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以气象信息为主服务项目得到较快发展。利用气象科技服务这一孵化器,逐步把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12121气象信息电话、气象短信、防雷检测与工程等项目,培育成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柱项目,取得了市场优势和发展的主动权,为气象科技服务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了气象基础业务,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气象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目前气象科技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定位存在误区。
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程度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符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上,缺乏长期发展的意识和思维。
2.气象科技服务体制不规范。
气象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运行机制缺乏新的突破,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够,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政企界面不清,政事职责不分,事企工作交叉,执法、管理和服务的主体不清楚、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十分突出,不利于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3.气象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对于气象基本业务体系,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仍然缓慢,认识仍需统一,不少规律仍在摸索,不适应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需要,不适应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4.人才匮乏问题制约气象科技服务发展
多学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水平高、力强、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匮乏,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气象科技服务新一轮大发展的瓶颈问题。
5.气象科技服务总体科技含量低
科研开发机构不健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开发的针对性不强等,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偏低,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理念,加快发展
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出公共气象新理念,并将科技服务纳入了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基本业务的范畴,为科技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新形势下要改变以往“纯创收”的观念,把科技服务当作气象基本业务的一部分,象抓基础业务一样抓好科技服务。将科技服务发展理念由原来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转变到“依法、规范提高科技服务内涵、科技含量和队伍素质,从而建立和谐目标体系,用‘好’统领‘快’”上来。
2.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要继续加大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让社会公众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查处社会上擅自转播转发气象信息、违法开展庆典和防雷工作的行为。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行政管理职责的同时,也为科技服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强化内部规范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科技服务工作科学、规范和高效。尤其是要加强科技服务收入、支出、成本核算、国有资产、合同(协议)和印章等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服务队伍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气象科技服务也不例外。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快速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一是将气象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全局实施人才战略的范畴;二是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选拔和培养好懂气象、会经营、善管理、廉洁奉公的气象科技服务带头人,懂市场、会开拓的经营人才,以及懂气象、知市场、会研发的专门技术人才;三是要研究制定符合气象科技服务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四是要重视和关心编外聘用人员。科技服务岗位上聘用人员较多,应逐步消除身份障碍,缩小待遇差距,解决好这部分人员的“五金”及职称评聘等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5
关 键 词:服务创新;精益物流思想;饭店;顾客体验满意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这个新型概念来自于“精益理念”在物流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而“精益理念”则出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和丹尼尔1990年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和后来著的《精益思考》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消除物流中非增值消耗,开发出新的产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国内学者田宇和朱道立在介绍这个理论思想时认为,“精益物流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有人认为,饭店企业只要拥有了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施以精益物流思想的精益管理了。其实不然,饭店企业想持续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从竞争者手上抢走市场份额。要抢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有两个方法:第一降低顾客和你做生意的成本,使顾客容易和你做生意;第二个方法是为顾客做得更多,也就是提供更多的价值给顾客。
一、相关概念
1.服务与饭店服务
国内外目前对于服务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对于服务的特性,大多书学者都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无形性、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不可储存性、过程性。
饭店服务是一种发生在饭店内的活动,外延扩大的饭店服务还包含着营销活动。从供给角度看,饭店服务由不同部门、不同种类的产品组合而成:从需求角度看,饭店服务由物质产品、感觉享受和情感体验(顾客在心理上所感觉到的利益,如地位感、舒适感、满意度等三个方面组成。饭店服务产品以体验属性为主。
2.创新与服务创新
创新一词最初源于熊彼特(1912)的《经济发展理论》,此后,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引起了学术界以及实业界的广泛关注。
“服务创新”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服务创新是一切与服务相关或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从狭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发生在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与活动。服务创新是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创造新的市场价值而发生的服务因素变化,是对服务系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改变的动态过程。
饭店服务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内涵,即服务的态度、技能,服务项目以及服务程序等无形资本,饭店的服务创新是通过对原来服务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信息处理,从而创造出新的服务或改进的服务。
二、 服务创新相关理论
1.服务创新特性
业界一致认为服务特性决定了服务创新本身的特性,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影响了服务创新的无形性、服务创新的新颖度界定、创新形式的多样性、精益物流思想及创新的适用性等特征。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尤其对于饭店这样人际互动较多的企业来说,其服务创新更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由于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征,顾客不仅带动了创新的出现,还亲自参与创新过程。服务创新具有的多种特性说明精益物流思想的企业在开展服务创新时,首先应当从顾客需求出发,根据顾客需求来确定创新服务的创意,以此确定以何种层次的新颖度及形式进入市场,并运用有形化措施,来改善服务无形性对顾客接受新服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饭店服务创新的分类和重点
Heany从服务新颖度界定角度提出了六种产品创新的方式,可以将此六种方式当作是对服务创新的一种分类,分别是重大创新、创始业务、在当前服务市场中引入的新服务、服务产品线的扩展、产品改进和形式改变。
吕建中提出,饭店服务创新(新产品开发)主要包含三块内容,即:全新服务新产品的推出、改进服务新产品的推出、仿制服务新产品的推出。
三、精益物流思想下的饭店服务创新理论基础
由服务创新和饭店服务创新的特点可以看出,重视顾客需求,以顾客特点为导向是饭店服务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
1.饭店顾客需求结构
人类的需求由低至高可以分为从生存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级(马斯洛,1943)。一般来说,低一级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在需求满足的进化过程中会形成结构升级。按照市场引导生产的原理来说,需求结构的升级会导致供给结构的变化。按照赫茨伯格的激励一保健理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两组相对独立的“需求群”,它们对人的行为方式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激励性因素(情绪需求)是关于成功、成功的认可及受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当这些愿望得到满足时,人就表现出满意感。这些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理论也可引入饭店对顾客需求的认知中。
研究顾客需求结构,是饭店服务创新的起点。希尔顿(Hilton)饭店集团为扩大商务旅游市场份额,认真分析了商务顾客的共同需求:个性化、独一无二的服务;私人的入住及结帐服务;在特定的楼层拥有自己的会议室、餐厅;舒适豪华的浴室及现代化的商务娱乐设施。基于这些分析结论,集团对各饭店作了很大调整。
了解顾客需求结构,对研究饭店的服务创新具有深刻的意义。无论是某一项具体饭店服务,还是综合的饭店服务,均可理解为一种整体产品。饭店服务整体产品通常由核心服务、形式产品(支持)及附加服务(超值服务)。在当今饭店核心服务、支持服务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超值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超值服务产品层面的创新应称为饭店服务创新的重点。
2.顾客体验价值
“顾客价值”是指“顾客的需要”在“情感”上被满足的程度。
在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对顾客进行深入理解来识别顾客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Slater & Narver指出能不断为顾客创造优异价值,需要销售商理解购买者的整个价值链,不仅是价值链的现状,而且还需要了解这一价值链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顾客优异体验价值是顾客在不断地消费体验价值链上每一关键时刻后,对超越期望后的体验产生的一种整体感觉和评价,它是顾客体验消费中不断学习和认知的结果。
综合顾客体验价值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提升顾客价值是让顾客不断上门的重要原因之一,饭店经营者应当时刻关注和认清顾客在市场上所寻找的价值,然后通过不断的创新活动来满足顾客的这种价值需求。
3.顾客满意理论
顾客满意(CustomerSatisfaction)这一术语来源于心理学,其相关理论首先由美国消费心理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普遍重视。
饭店顾客满意度的高低实际上是顾客通过对饭店产品和服务的可感知效果与他们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当可感知效果小于期望值时,顾客不满意;当可感知效果等于期望值时,顾客满意;当可感知效果大于期望值时,顾客高度满意甚至忠诚。因此,决定饭店顾客满意水平主要有三项影响因素,即顾客期望价值、顾客质量感知、顾客价值感知。
顾客期望价值、顾客质量感知、顾客价值感知三者紧密相连,共同决定着顾客的满意水平。而服务性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可以直接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还可以在更多与顾客满意度相关的“无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作为重要的竞争变量提升企业的整体竟争力。
4.服务的质量因素理论
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促进了旅游饭店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人们消费意识的复杂化、多样化和层次化,使得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认识、理解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为由低需求向高需求方向发展,由物化技术层面向精神方向倾斜,由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变更。在此背景下,对服务质量的管理成为饭店管理的核心内容。
质量因素分析是指对质量进行细致分解,充分理解其中内涵,研究其构造,并以此为依托,通过对服务性质、性能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各部分服务操作的技术要求,达到管理目的。一般来说服务质量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部分,主要有吸引力因素、理所当然因素、无关系因素、逆反因素、物理性因素五种因素。质量因素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质量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做好管理的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1,(4):46-49.
气象服务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34-01
本文通过对当前电力营销现状的全面分析,深入内里,挖掘营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问题深入探讨,提出一些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电力营销策略的建议,为以后电力营销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一、当前电力营销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因为供电企业具有的电力客户的不可选择和市场垄断等商品特性,导致电力企业存在着以电能生产为导向的滞后电力营销观念,以至于电力企业员工形成了不重视客户需求的传统习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所谓市场营销即在市场大环境下将潜在交换转化为现实交换,以期实现人类的欲望和需要。其是一种市场经营的企业行为,最终是为了开发新客户,以获取交换产品价值时产生的利润。电力营销同样适用于这个原理,电力市场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电力营销应当将顾客需求作为销售点,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力商品经济、可靠、安全、合格的要求,使顾客享受到满意而周到的服务,最终实现电能使用价值的交换,获得利润。然而实际上,当前电力公司所具备的市场营销理念十分的薄弱,公司员工只是将工作职责定位于完成本本岗位、本部门的工作,却忽略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卖电”,更忽略了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电力销售的主要工作轴心,且潜在意识里普遍认为电力销售只是营销部门的职责,缺少企业上下为营销工作的大局意识,造成了电力市场开拓效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较不理想的结果。
1.2 服务意识淡薄
由于供电企业的经营地位和状态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其在市场上的行为并不成熟,并没有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相当部分的销售人员其对销售的理解仅定位于对工作的简单的执行上,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特别是当颁布实施《电力监管条例》后,用户加深了对供电双方义务和责任的认识,用户认识到自身所应享受到的服务,对用电企业的服务要求更加强烈,但目前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无法到达人们要求的水平。
1.3 客户满意度低
所谓的客户满意度即顾客是否对所购买的电力商品满意,满意程度如何。由于当前的供电企业在市场上的电力销售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因此其市场定位依旧是轻营销重生产,企业发展策略、电网建设规划和检修停电等产生环节为其关注的重点,忽略了客户的要求,不能依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相对应的服务,给顾客带来停电损失和麻烦。导致偏远地区和居民的正常用电得不到保障,使客户不信任电力产品,造成了客户用电的消极心理。
二、新形势下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建议
上述在电力市场营销市场上出现的问题都说明必须改善营销策略,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为此电力企业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重新安排电力营销的相关工作,以客户满意、市场稳固、电能优质和营销先进等标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并依据市场变化对营销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供电企业才能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中得到发展。
2.1 创新市场营销策略
根据客户用电需求,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1)深入分析用电需求的特点,推出符合条件的电能产品,如高效办理用电业务,提升各项用电服务及延伸服务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2)细化市场,稳固与开拓市场。根据不同的用电市场需求,实施高效的售后服务策略,宣传清洁、高效、快捷的电能产品优势,培育新型用电市场,开挖潜在电力市场、培养客户用电习惯。(3)压缩和减少中间环节,供电企业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将因政策、金融、气候等变化导致的电价异常波动控制到最低,以保护用电客户的利益,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4)大力开展用电需求预测与需求侧管理技术的研究,实施超前服务,引导客户合理用电,积极推广有利于环保、节能的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客户用电效率。(5)健全市场开拓激励机制,如建立Qc成果转化效益重奖激励机制,鼓励全员积极开拓市场。
2.2 坚持教育引导和奖惩并重的原则,不断优化营销队伍的服务水平
通过各种形式,结合《电力监管条例》对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服务、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方面的专业培训,培养真诚服务、积极热情的营销职业习惯和遵章守纪、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全面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让顾客享受到个性、契约化的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实现资源整合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营销体系。
电费收入是供电企业唯一的收入来源,因此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显得格外重要。需要增供扩销,抢占市场,才能让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形势下,作为供电企业,在农网的营销中,应当树立长期的利润观点,建立自由电价选择机制。可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一套可供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电价机制,创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用电环境。还可根据一天用电的不同时段实行分时电价,低谷电价低于基本电价,对于高能耗用户提供电力直供服务,培育用电量大的用户,并帮助用户合理降低用电成本,及时解决用电过程中的难题,提高用电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用电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达到实施灵活电价策略的效果,避免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