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1基本情况
1.1经济社会及自然地理概况
东胜区地处西南部,区域总面积2160km2,建成区面积78km2,总人口58万人,城市化率达到95%,辖3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3个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并获评2014年度最美中国•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以泊江海子镇城梁村至海子湾村一线为界,东部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区。东部地区海拔1269~1584m,从泊江海子镇城梁村至最东铜川镇潮脑梁村,中间隆起一条东西走向的脊线,称东胜梁,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南北分水岭。该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地区海拔1367~1615m,地势较为平缓,西、北、东三面略高,中南部较低,近似盆地。该地区是毛乌素沙地的延伸地带,风蚀沙化严重。在全区总面积中,丘陵沟壑占42.97%,坡梁台地占24.8%,沙地占15.64%,滩地占11.78%,水系占4.81%。东胜城区地势平缓,平均海拔1460米,东北略高于西南,为丘陵所环绕。
1.2小型水利工程状况
我区历年来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主要以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淤地坝为主。截止2016年6月底,全区共有小型水利工程340处(座)纳入改革范围,其中,小型水库6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淤地坝228座。不在改革范围内的,主要包括个人投资兴建、企业自建自管自用产权已经明皙的小型水利工程。
1.3管理体制改革前、后的基本情况
(1)管理体制改革前后基本情况。①小型水库产权属区水务局和工程所在地镇政府共同所有,由镇政府农林牧水服务中心和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共同管理,使用权归村民委员会所有,维修经费主要由区水务局筹措。②水保淤地坝建成后已移交所在地镇政府进行运行管理,也未明确权属,维修养护工作及资金筹措主要由区水务局负责。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移交所在地镇政府,由工程所在地的村委会或社集体进行运行管理,维修养护费主要靠村委会或农民用水户自行筹措,维修养护经费没有稳定的来源,绝大多数工程基本上处于失修状态,带病运行现象普遍。(2)改革后,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情况。①小型水库产权归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所有,由所在地镇政府的农林牧水服务中心管理并承担安全责任,委托工程所在地村委会进行管理,区水务局监管。维修养护费由区水务局和镇政府共同筹措(区财政每年每座水库列入4万元维修养护费,不足部分由镇政府解决)。②水保淤地坝工程产权归镇政府所有,由所在地政府的农林牧水服务中心管理,委托工程所在地村委会进行管理,区水务局监管。区财政每年将维修养护费按0.5~1万元/座(骨干坝每年补助1万元/座,中小型淤地坝每年补助0.5万元/座)列入财政预算,不足部分由所有地镇政府筹措。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全部交给工程所在地的镇政府,并由产权所有者委托工程所在村社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工程所在地镇政府的农林牧水服务中心对辖区内所有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状况进行监管,维修养护费主要由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从水费中提取或自行筹措,区财政每年将维修养护费0.2~0.5万元/处(Ⅳ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每年0.5万元/处,Ⅴ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每年0.2万元/处)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2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2.1组织领导情况
为切实加强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区财政局、编办、人事及各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2.2政策性文件出台情况
2015年7月区人民政府以东政发〔2015〕48号文件正式批转《东胜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施方案》,改革工作全面展开。2016年11月15日,区人民政府又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对改革工作中的产权证颁发及后期运行维护等事宜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2.3分类明晰产权及颁发产权证书情况
在2011年水利普查的小型水利工程名录的基础上,区水务局又重新对全区的小型水库、水保淤地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彻底的摸底清查。对各级政府资金或上级专项投资超过50%的工程(包括水利水保部门专项资金及其它国家资金)投资建设的工程进行了再核实。改革过程中,共颁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书340份,包括小型水库6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淤地坝228座;个人投资兴建、企业自建自管自用产权已经明晰的小型水利工程不在本次改革范围内,未颁发产权证书。
2.4工程管理模式、管护主体、责任落实及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此次改革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所在地镇政府管理,对于国家专项或各级政府投资为主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水库、水保淤地坝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下放到镇政府,由镇政府的水利服务机构具体负责或委托村社具体管理工程;二是由相关事业单位负责工程运行维护,目前我区采取这种运行管理模式的主要是三台基水库,由区排水事业局负责运行管理。
2.5管护经费落实及配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我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改革过程中确立的工程产权所有者是运行维护费筹集的主体。由于本次改革范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绝大多数为公益性工程,所以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各类工程的属性、承担任务、运行情况,区级财政实行运行维护费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型水库4万元/年•座,日供水规模200~1000t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0.5万元/年•处,20~200t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0.2万元/年•处,水保骨干坝1万元/年•座,中小型淤地坝0.5万元/年•座。按照以上标准,每年补助运行维护费240万元。
3结语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2
一、灵活调度资金,较好地保证了人员工资等重点支出需要
针对上半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在预算执行中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对各项专款和各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视可能妥善安排,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通过努力,上半年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较好地保证了县直行政事业人员工资的发放。二是保证了企业养老、老干部医疗统筹、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保资金及盐矿债券的及时兑现,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保证了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今年全县安排城建资金8000万元,主要靠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取。为保证建设工程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往来资金,另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统筹预算内外资金,上半年共投入2600万元;四是集中在县级支出的村级三项经费、民政定补及纳入“一卡通”范围的各项支出均得到较好的保证。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调度组织财政收入
今年全县总收入任务625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250万元。为保持收入的序时均衡入库,我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年初多方排查财源税源情况并协调国地税部门,及时分解下达了收入任务,为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按月及时编制“丰县财政收入月报”,详细分析县镇财税收入情况、和其他县市对比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为保证资料的及时性,我们在月度终了后2-3天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送领导,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准确决策;三是参与制订了财税收入考核办法、财税三局考核奖励、开发区及木业商场税收征管等有关政策的制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四是建议并制定了财税三局财税征管工作月度例会制度,以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商量解决阶段性和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准确掌握财政收入情况;五是抓好罚没收入、水资源费、电力附加和水费附加等收入的管理工作,和综合股、票据办联合制订了核对、稽查办法,进一步堵塞了漏洞。经过努力,上半年全县和财政系统收入情况良好:1-5月份,我县财政总收入(含基金)完成31935万元,同比增收12817万元,增长67%,完成预算的51.1%,超序时进度9.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04万元,同比增收4999万元,增长48.5%,完成预算的49%,超序时进度7.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498万元,增长56.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入库2806万元,增长20.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8.3%。
三、努力规范管理,有条不紊做好各项改革和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部门预算编制,借助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严格预算执行,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档次。重点是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预算内外统筹安排,同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尽量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努力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尽力保证教育、支农等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性的政策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尽力向经济一线倾斜,努力保证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招商等必需支出。二是切实抓好乡财县管工作。重点做好镇级预算的编制工作,为强化镇级预算管理打下了基础。三是落实措施,配合国库股着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调控能力,规范资金拨付方式,合理划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建立用款计划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财政资金。四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制订了丰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申借款有关规定及办法。上半年在做好日常资金审核、审批的同时,与行财、政府采购中心密切配合,严格审查审批购管项目及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
四、积极、主动、认真地做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年财政系统一项重要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以财政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局领导及县主要领导汇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精神,并召集县财政各有关股室、县直各单位会计,就这项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具体部署,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认真、全面、细致地清理确定省与县、市与县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事项及划转基数,积极、主动与省市财政联系,清理核对省与市县之间、市与县之间政府性财政债务,并做好预算外资金分享集中与补助的清理和填报工作,为下一步理顺预算外资金管理关系奠定基础。
五、做好小车购置管理工作。
针对小车购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和县纪委一起对全县对全县小汽车情况进行检查,按规定统一办理保险,并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小车数量、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参考省市文件提出小车配置初步方案,给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较好的控制了我县小车购置上升的势头。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3
一、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区域新兴产业高地、区域物流服务高地、区域生态宜居高地、区域文化发展高地、区域科技人才高地”的目标要求,从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在“扩大总量提质增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绿色建设、一体化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等六个方面实现重大进展。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把加快国内发展与提升开放水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二)目标任务
1.破除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德发〔2010〕18号),变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体制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变革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来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变革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由政府单向投入城市向城乡全覆盖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由城乡不均衡向城乡均等转变,户籍管理由城乡二元管理向城乡一体化管理转变。(市农办、发改委负责)2.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扶持“三农”政策体系。在继续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完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的同时,鼓励城市资本下乡进行合村建区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以及适宜于农村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带动人才、技术和管理理念下乡。继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省市两级财力下沉,努力推动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引导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支持和引导发展以专业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市农办、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办负责)3.明晰农村产权,保护农民权益。逐步解决农村集体产权虚置问题,加紧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等各类产权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允许农村产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抵押等形式实现自由流动和取得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能够折股量化的尽量落实到人。搞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服务组织建设,配套建立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市场交易规则,尽快形成完善的农村产权流转体系。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权有偿转让和流转。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探索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多元化改革。(市农办、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负责)4.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入股、出租、抵押、融资等多种物权化实现形式,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和市场化。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条件下,允许和鼓励城市工商企业通过租赁、入股、接受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等形式到农村进行土地开发和经营,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程序,探索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取得和退出机制,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力度,在旧村改造和村庄整合中节约的土地复垦为耕地,除留作农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以外的剩余部分,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所得收入,全部用作农民拆旧建新住房的补贴以及发展集体经济和集体公共事业。(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负责)5.破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与加速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积极探索培育大城市的路子、机制和研究撤县(市)建区问题,着力提高城市化发展的内在素质和战略竞争能力。加速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达到小城市标准的县要争取撤县建市,中心镇的发展目标定位应为小城市,功能定位应能承担县城和县级市的副中心职能,并赋予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布局上不能过多过散,每个县和县级市的中心镇数量应限定在1-2个以内。把农村社区的培育纳入城镇化体系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鲁发〔2009〕23号)要求,人口目标规模要达到3000-10000人,基础设施与农村社区环境面貌建设的目标要求要达到小城镇的标准。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深化房地产管理体制和市场调控模式改革,努力把房地产业做大作强。(市住建局、民政局负责)6.建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机制,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和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要求,在集中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要建立农民和农村非农产业向中心镇与农村社区集中的促进机制。城乡统筹衔接的各类基础设施、各级财政安排的农村建设资金、各类公共服务及享受政府政策支持的市场化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布局,都应向中心镇和农村社区倾斜,以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探索研究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旧村改造和合村并建融入城市或向中心镇、农村社区集中。(市住建局、民政局、财政局负责)7.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在取消户籍二元化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专业人才、大中专毕业生、投资、经商、购房、进城务工人员的落户政策,消除进城务工、落户、定居的体制;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中村体制转变,将在市(城)区建城区内的农村社区转化为城市社区,让该社区的无地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积极探索研究小产权房的落户政策和管理方法。通过多渠道引导农民变市民,吸引各方人才进城落户,膨胀城市(镇)人口。创造消费,扩大内需。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暂住户口登记制度、外来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机制,研究推行居住证制度。(市公安局负责)8.深化环保机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提高排污收费标准、限制产业进入等多种措施,强化对落后技术、高消耗、高污染产业、企业和项目的约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测制度,推行总量减排、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责任追究制度。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激励约束机制和排污权指标分配管理体制,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市环保局、经信委、财政局、物价局负责)9.继续推进垄断行业和国有困难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打破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垄断行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对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探索实行公开招标和特许经营制度。继续深化国有困难企业改革。推动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布局调整,集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国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国土资源局负责)10.做大作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信贷支持、建设用地审批等各个方面,都要给予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以平等待遇,并研究制定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结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从部分竞争性领域的退出,要允许和鼓励民营经济通过参股、控股和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造和重组,发展混合型经济。加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方式,培植一批规范化、担保能力强的担保机构,着力构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搞好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管理,扩大市级再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尽快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努力破解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民营经济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现代企业制度,努力解决许多家族式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金融办、发改委负责)1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中央驻德银行机构改革发展;大力引进各类银行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试点工作;推动城市商业银行继续加快县域分支机构设立步伐,深化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为下一步实现跨区经营奠定基础;深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股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重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推动企业上市力度,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发展各类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建设多元化投资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政策性问题,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市金融办、人行、银监分局、发改委负责)12.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纳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机制、政策导向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源头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三类平台建设,健全支持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体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开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市科技局、经信委负责)13.改革外资外贸管理体制,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研究制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促进对外贸易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鼓励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出台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建立健全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应急反应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研究探索能够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作用的体制与机制,提升特殊区域的服务功能和运营效益。加强跨区域口岸通关协作,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明确开放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深化同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再造开发区体制优势。进一步下放外资审批权限,简化和规范外资审批程序,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制定利用外资培植新型战略产业、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和改组改造现有企业的政策措施。(市商务局、发改委、打私口岸办、海关负责)14.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就业的扶持政策,继续推进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的就业帮扶工作。完善支持自主创业政策体系,搞好政策平台、项目展示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和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建立失业预警和动态重点监控制度。(市人社局牵头、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15.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消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空白,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政策,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探索农民工在城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在农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提高各项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要尽快实现市级统筹。研究制定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新农合制度之间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探索建立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改革住房保障制度,把提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住房保障的重要形式,研究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和建立农村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市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负责)16.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管理科学化。根据国家出台的政府投资条例,研究我市加强政府投资管理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放宽对非公经济投资领域的限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根据省出台的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办法和代建制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我市的相关管理办法。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对规划、计划、财税、价格、建设用地供给和政府采购等调控手段的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导机制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机制,突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健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市发改委、经信委负责)17.深化节能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建立健全能耗统计、检测、考核体系,完善节能统计、检测、考核办法,强化节能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加强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强化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与沟通,提高对节能工作的统筹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节能评估制度建设,强化对高耗能项目的源头控制。建立市级节能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加强对节能项目、技术、产品推广等工作的支持。强化各级节能组织机构与节能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能长效工作机制。(市经信委牵头,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18.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认真落实医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抓紧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着手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并出台《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深化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工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文化体制改革,要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深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全面推进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领域,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辐射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市发改委、卫生局、教育局、文广新局、物价局负责)19.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推动面上改革不断深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鲁发〔2008〕19号)要求和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抓好已批复试点工作方案的落实,并加强检查与考核,切实试出经验,抓出成效;搞好经验总结,为面上的改革提供借鉴;根据试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相关的试点工作政策。(市改委牵头、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增值税;营业税;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30-02
营业税主要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商品与劳务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征收营业税日益显现出其不合理性和缺陷。因此,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大势所趋。
1 营业税改革的必然性
1.1 两税并行造成重复征税
增值税与营业税是两个独立而不能交叉的税种,交增值税时不交营业税,交营业税时不交增值税。两者的征收范围不同,凡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交纳增值税。两税的征收范围有一定重叠。货物和劳务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晰,货物生产需要消耗劳务和其他货物,劳务提供也需要消耗货物和其他劳务,因此,货物销售和劳务提供实际都存在重复征税,加重税务负担,不利于社会分工细化,有碍市场公平。
1.2 两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的影响,因而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拓宽,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
1.3 两税并行造成税收征管中的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采用的销售形式越来越灵活,诸如混合销售、兼营等特殊经营行为已相当普遍,而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纳税人往往无法正确划分销售额和营业额,反而可能利用税法的漏洞逃税避税,这就给税务机关的征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2 营业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营业税纳税企业改革之前承担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双重税收负担,在改革之后,原来营业税纳税企业变成了增值税纳税企业,因此只承担增值税的税收负担, 营业税和增值税双重征税的问题不存在了, 企业的税负减轻了。此外2009年我国推行了增值税改革,把原来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这一变化的重要之处在于企业购进的用于增值税生产活动的固定资产, 其进项税额由原来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变成现在可以抵扣。这样一来, 原来营业税纳税企业所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不动产)可以直接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这一措施的实施对原营业税企业来说税负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另外, 对于原来的增值税企业来说, 经常从原来的营业税企业购进货物或劳务,但由于对方是营业税纳税企业只能开普通发票,不能开增值税发票,因此,这些货物的进项税无法抵扣,造成这些企业负担比较重, 而营业税纳入增值税后,增值税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抵扣,消除了重复征税,其减税效果也将非常大。
3 营业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营业税的改革虽然是大势所趋,能促进我国税制趋向公平与合理。但营业税改革涉及面广、牵涉行业甚多,必然会引起诸多争议,也会面临诸多困难。
3.1 各行业之间税负差异的平衡
我国现行营业税按行业不同设置了三档税率,其中,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税率是3%,金融保险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是5%,娱乐业税率是20%(除台球保龄球以外) 。当这些行业改征增值税后,若按照当前两档税率征收增值税,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增值率差异性较大,如餐饮、美发美容、咨询等服务行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较少,税负会增加,易造成行业间新的税负不均继而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如果设置多档差别税率不符合现代增值税单一低税率的中性原则,会造成新的价格扭曲。此外,我国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涉及面广种类繁多,改征增值税若保留这些税收优惠明显有违增值税中性减少经济扭曲的征税原则,取消这些税收优惠,短期内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税收负担,引起新的税负不平衡,行业税负的均衡成为营业税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财政管理体制如何调整
根据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制, 营业税是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 增值税是共享税,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是75∶25, 由国家税务局征收。如果将现行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在我国目前地方财力已经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势必造成冲击,这恐怕是营业税改革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改革将难以成功。如果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的话, 是通过改变增值税的分成比例调整, 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调整,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3.3 试点地区和行业的推进力度问题
上海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试点后,下一步考虑逐步将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其他生活业等三个行业纳入时间表,有望在半年后启动“营改增”试点。北京已经获批试点,深圳、江苏、天津、重庆等地也已经提出参与增值税改革试点方案。如何扩大试点的地区和行业,最终要把增值税全覆盖营业税,从而取消营业税,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 解决的对策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4.1 合法减轻税负
对税负加重的行业,首先,要积极应对,不要有抱怨情绪。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复核现有的运营活动并以此来确认哪些活动和流程会受到影响,采取措施使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正确处理会计业务。其次,积极争取相关财政扶持。密切关注财税部门的相关政策动态,及时核对企业自身信息,完成相应的申请工作,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最后,咨询税务专家,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纳税筹划。
4.2 做好两税之间的分成比例
由于增值税是共享税, 营业税是地方税, 均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营业税改革必须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合。在目前地方财力已经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改革应该以不减少地方财力为前提, 这样才能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改革与财政管理体制的整体调整同步进行, 将增加改革的难度, 延缓改革进程。因此, 将改革后的增值税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返还给地方或者调整增值税的共享比例是比较可行的。根据目前增值税、营业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 可以调整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 并适当向地方倾斜, 调整后的中央和地方分成比例应为5∶5左右。
4.3 在总结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营业税的改革
关于营业税改革的推进力度问题,笔者建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营业税改革,避免采取渐进式的改革路径。这主要基于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利弊也会有不完善之处,任何时候都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改革方案。虽然分步实施的改革容易减少矛盾的集中爆发,做到循序渐进,更容易为利益各方所接受,但是营业税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货物劳务领域统一税制,逐步推行虽能避免过大的变动,但依然不能彻底解决营业税增值税并列征收带来的重复征税和抵扣链条割裂的根本性问题。此外,如果营业税改革逐步推开的时间拖得太久,在原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同时又会衍生出新的利益诉求及矛盾,容易固化过渡期,进一步加大实施全面改革的难度。
参考文献:
[1]贾康.为何我国营业税要改征增值税[J].财会研究,2012(7).
[2]包健.对营业税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6).
[3]邓钠.关于增值税预营业税合并改革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24).
[4]吴丹彤,李学东,丁建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8).
[5]向小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2(9).
[6]蔺红,厉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探析[J].财会通讯,2011(12).
[7]张斌.营业税全面取消后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2011(2).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5
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投资主体及其与投资客体关系的变革,以及它们的职、权、利的重新划分,其目的是要使教育资源能合理配置,从而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关系到谁来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学的根本问题,因而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将与办学体制改革,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及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紧密相联。因为教育经费就是办教育的资源,任何教育工作活动没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都将成为泡影,所以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体系中的基础改革,它的改革成效将制约着其它一系列改革,以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本文就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新体制的性质、内涵与互相关系以及如何落实新体制等作些分析,以求教于大家,并吁请政府和社会各界加紧贯彻实施,期求及早缓解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之困难。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这个新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由于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因此政府不仅通过政策的手段而且以投资的主体地位来调控影响高等教育的行为以保证办学方向、教育方针贯彻等的实现,最终就是确保教育的行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主渠道之外,辅之以其他多种渠道,它们是:
(2)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在明确主渠道--国家担负一定的培养费用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这是因为受教育者--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增加了知识,获得了本领,提高了能力,从而可以使自己增值,他将在未来的工作劳动实践中可获得高的报酬,因而他在学校中消耗的教育培养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所以就应缴纳相应的费用。由于学生交了费,相应学生应具有有关的自,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自,毕业后选择职业、工作岗位的自等;另外也可由用人单位以设立奖学金,或直接支付培养费等形式来支持所培养的学生,用人部门有权要求他们首先到该单位服务工作。
关于收费标准,原则上应根据学校为学生所创造的“经济性价值”的部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但具体操作上则应随着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逐步到位,目前只能按照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当前社会实际承受能力来决定,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收费标准可以不同。
(3)社会服务的收入。社会服务的收入主要指,在学校和地方、企业之间进行不同功能的优势互补的经济活动中的收入,主要包括:为地方或地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培训所需的各类专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和支援地方、企业办学;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合办联营生产企业,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地方高新技术开发以及参与地方、企业的咨询决策等。这些活动是以学校一方为服务主体与以地方、企业一方为投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各自所追求的最优发展的目标作为合作基础。在过去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服务一般是无偿的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有偿服务。学校以服务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由此学校可以获取相应的经费收入。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目标下,本着“服务”与“依靠”的精神,应该是相待以诚,相处以信,公平对等,互惠互利,决不能损害联系对方的利益。
(4)承接国家、地方政府或部门的科研课题任务的收入。这就是学校承接纵向课题所得的经费,这方面的课题任务一般都是国家政府部门有关国计民生较为重要的项目,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重大的任务。这里的经费投入,其投资主体是国家政府部门,当然这些课题任务的得到,是依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成就,通过竞争而争取到的。但这里的利益分配,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虽然课题经费要考虑成果的价值,但更多的是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成本消耗的需要来考虑经费的拨款,这不仅因为在主渠道拨款中有拨给学校的科研事业经费,更因为这是国家任务,它将影响国家的全局利益,学校也有义务承担这方面的任务。
(5)校办产业的收入。从直观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投资主体是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作为教育经费投资者,它所要的权则是要求学校给予有关学校的资产的租赁权,要求学校给予学校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权和校办产业的自主经营权。而最终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将按股份制的原则,学校作为校产、技术等入股的股额分取利润和国家给予校办产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所得的经费收入。校办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则与社会上一般企业一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从本质上看,校办产业渠道的经费收入是学校的自我投资。
(6)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及国外的资助和捐赠。
这一渠道的投资主体,当然就是捐资或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从现实来说,学校将无偿地接受他们的投入,他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选择权,或用于校园建设,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发展基金,或捐赠设备等。他们这么做或是出于慈善的愿望,要扩大他们的影响“扬其名”;或则出于对母校报答养育之恩;或则是因为学校为他们作了贡献给予进一步的报答和鼓励等等。但这方面的经费收入,对学校来说是随机的,很不稳定的,是无法预计的,所以是一种机遇性收入,当然它与学校的历史声望影响有很大关系。
(7)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来支持教育经费。这是国家政府给予教育的一种优惠政策,教育系统可举办金融机构,以融通资金。对学校来说,可以举办校内银行,开展集资、贷款等金融活动为教学、科研、基建、产业等融通资金。这将有助于教育资金的筹措。该渠道的经费来源可以理解为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政策性投入。
从以上对筹措教育经费的各个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就是投资主体的变革和改变对投资客体--学校的无偿为有偿,即从由国家政府--元化投资主体改变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它包括政府(含地方政府)、受教育者(受益者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包括海外人士)以及学校自身。不同的投资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渠道,对投资客体--学校进行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他们的投入力度是很不一样的。
2.各个投资渠道之间的关系
在各个投资主体之间有主有从,在主渠道之外其他各个投资渠道之间,他们的投入也不是一样的,但应该有个合适的比例,而目前的情况则尚无较为规范性的界定。以我校1993年度经费收入为例,全年收入经费共14922.3万元,其中国家政府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事业费、基建费)4671.03万元,占总经费的31%,学生收费835万元,占总经费的6%,社会服务收入2396万元,占总经费的16%,纵向课题费收入4236万元,占总经费的28%,校办产业经费收入580万元,占总经费的4%,捐资收入180万元,占总经费的1.3%,信贷收入413万元,占总经费的2.8%。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主渠道只占了31%,而纵向课题费和社会服务费收入所占比重较高,达44%;其次是学生收费、校办产业收入、信贷收入及捐赠,但他们的比重都较低。这表明目前政府拨款并不占主要份额,其它各渠道的比例较悬殊,而1993年我校累计财政赤字达5000万。为此,作为国家政府主渠道的投入要有较大增加才能真正成为“为主”的地位,其他有关渠道的经费投入也需要提高比例,适当调整关系,才能弥补学校财政赤字。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的经费收入情况如何呢?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89-1990年获得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资助占其总经费的69.3%,英国牛津大学1989-1990年度获政府资助占其总经费的50%以上,而公立大学一般获政府资助平均在40%以上;学费的收入有高有低,如伯克利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11.7%,耶鲁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24%;服务收入一般占总经费的22%;校产收入占总经费的3%-10%;捐赠收入占公立学校经常性收入的7%。上述国外学校经费收入的比例与我国情况相差甚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盲目类比,但可参考。
三、关键在于落实到位
新的高教投资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了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规律,它为增加高教经费的投入,保证高教经费有着稳定可靠的来源,带来了希望,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令人鼓舞。但环顾目前的现实情况则仍然令人忧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而实际上只是处于“略战”地位的境地,只顾上经济项目,建楼堂馆所,搞开发区等,却舍不得投资教育,甚至出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而学校教育经费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办学经费连续几年负增长;教师待遇偏低长期未获解决,近年来教师流失量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不稳;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和老化及实践环节经费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办学难以为继;某些政策性措施出台,事实上限制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水平不仅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而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基本需要,如此等等的现实情况和问题仍然困扰着高等教育。因此,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贯彻落实新的高教投资体制,使其切实到位、兑现。为此,针对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加速新投资体制的实现。
1.首先要思想到位,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深层次上解决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应充分认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取决于国民素质和大批高水平专门人才,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一种高度智力密集和高度科技密集型的事业,其成就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这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教育投资已为世界各国历史所证明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才能真正落实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一重要指示。
2.切实保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当前就是要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中,尤其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必须确保教育经费按不变价格计算有必要的、稳定的和不断增长的来源,从而落实《纲要》规定的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和“八五”期间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全国平均不低于15%的目标。
3.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制度,并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在收费标准上原则上应按学校为学生培养要创造的“经济性价值”的成本来收费,具体操作上可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逐步到位;收费的具体标准可因地、校、专业有所不同;学校应该有权根据本校的培养能力确定招收收费生名额;在不降低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家庭经济能力可招收一定名额的全额自费生。
4.学校为社会服务方面,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建议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所谓“政府搭台,厂、校唱戏”,如邀请高校参加地区发展的各种规划的研究、制订和实施;
建立半官方的官助民办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政府可组织厂、校分担任务,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课题或共建中试基地等;建立信息中心和信息网络,使供需各方能迅速、及时、准确、方便地沟通信息,找到合作伙伴。在社会服务成果的利益分配上,政府可制订政策措施,保证合作各方能平等对待,互惠互利。
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6
区委全委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大会开始时,副书记传达了刚刚结束的市委全委会议精神。会上,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年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一流首府经济,加快打造自治区综合实力强区”的总体要求,对我区今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市委全委会议精神,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切实提升首府城市服务全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一新的奋斗目标,体现了“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工作重点,是我区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指导,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形势,理清工作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大会期间,与会同志围绕书记的讲话,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任务,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努力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经济发展逐月回升、逐季加快,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充分说明区委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部署是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是有力、有效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但只要我们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特别是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落实措施准备得更加充分、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我们就一定能够克难制胜,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是一次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会议之后,全区上下要迅速把这次全委会议精神传达贯彻下去,切实把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按照这次全委会议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切实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
中央提出,今年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并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从我区实际看,增加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要顺应中央的投资导向,瞄准“三农”、民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领域,主动出击,在去年争取中央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努力再争取一批新项目,为增加投资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注重企业和社会投资,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上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并有利于优化我区经济结构、有力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的项目,为持续发展储备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近年来消费对我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加大,我们要以促进城市消费结构升级为重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进一步落实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政策。积极支持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发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在促进传统消费的同时,大力培育休闲、健身、娱乐、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按照发展大流通、建设大市场的要求,继续突出抓好中山东路、新华大街商业中心的改造提升和其它商贸街区建设,切实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其商业聚集力和辐射带动力。
二、大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刚刚结束的市委全委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从我区实际出发,按照书记在报告中所讲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进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切实加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构筑农企联结紧密、产销衔接良好、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支撑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推进1.5万亩设施农业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同时,要更加重视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技术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蔬菜保护地的利用率。继续加大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动物繁育改良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巩固扩大大窑、生盖营等村的生猪养殖规模。积极扶持沿山各村发展牛羊育肥养殖业。在发展工业发面。积极扶持现有工业企业改造升级,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以发展高科技工业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鸿盛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特别是要抓好刚才书记强调指出的内蒙古软件创意示范基地建设和通信级塑料光纤、F-12高强有机纤维等科技含量高、产值利税大、环保无污染的工业项目的实施,全力搞好协调服务,着力解决好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争取尽早建成投产,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成为我区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同时,要完善园区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各类企业的创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符合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需求的项目,提高高科技项目的集聚度,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呼包鄂“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基地的建设。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方面。市委全委会议强调:“在全自治区,呼市的绝对优势是服务业,这在区内是不可替代的”。我区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服务业作为我区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紧紧抓住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以金融、物流、总部经济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年,我区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达59家,为我区贡献税收5.7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21%,金融业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首府乃至自治区的金融中心。要下大力气,支持已引进的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金融业。在积极帮助兴业银行开业运营的同时,做好恒泰证券、开发银行等在我区的选址入驻工作,并要启动建设太伟金融中心和阳光诺卡金融中心,为金融企业的入驻创造良好环境。要抓住国家把我市列入全国17个节点城市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物流企业,重点加快呼运物流、华丰物流等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我区总部经济刚起步发展,今后,我们要采取硬措施,更多的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速度。此外,在大力推进圣水梁旅游景区、盘龙山旅游景区和保合少旅游集镇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发展沿山“农家乐”旅游。通过开展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加强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树立“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促进我区旅游消费,加快“一带三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打造宜居新型城区
按照我市加快打造“一流首府城市”的要求,把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围绕“3个30平方公里”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城区改造建设和管理力度,全面完成我区城市建设“十年巨变”目标任务。一是加快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新建项目的开工,通过继续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大力提升建成区品位、进一步完善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全面推动东河新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重点加快二环路以内的“城中村”改造,力争完成三合村、一家村、南店村还迁小区建设,同时继续完善上新营村、下新营村、毫沁营村、府兴营村还迁小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增添新动力。三是加大绿化力度,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启动成吉思汗广场扩建工程,完善成吉思汗公园建设。投入800万元,植树10万株,种植花草3.2万平方米,新建绿地2.2万平方米,加强北垣街、车站东西街等重点路段以及小街巷的绿化整治,做好展览馆东路北段、乒羽南巷等新建道路的绿化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四是提高管理水平。完成好“三城同创”任务,继续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切实加强“马路市场”管理,规范简易便民市场,打击治理“三乱小广告”。特别要进一步抓好“城中村”环卫专业化管理工作,加强城中村环卫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保洁水平。狠抓薄弱部位卫生整治,全面消除卫生死角。五是进一步完善市政路网建设。完成火车东客站四大街、成吉思汗大街取直段等7条市政道路和海东路跨河桥等3座桥梁的建设工程,修建一家村三巷、新城家园南巷等7条小街巷,综合改造车站东西街以及胜利路、迎宾北路等30条小街巷。
四、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这几年,中央、自治区和我市的惠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兑现好,不断增加民生投入,确保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63条意见”,扎实抓好我区各项民生工作。这里我重点强调几点:一是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充分发挥区市民服务中心和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对零就业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解决好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二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三是继续加强区市民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优化整合社区公共服务站,着力完善我区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四是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继续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力争两年内全面完成任务,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五是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五、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科学设置政府工作部门,强化部门责任,优化组织结构,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全市的工作已经全面开始,我区改革方案已上报市政府,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政府机构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抓好“三定”工作,搞好工作衔接,要严格执行人事、机构编制、财经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确保顺利完成,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最后,我再强调几项当前的工作:
一要认真谋划部署好新一年的工作。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次全委会和即将召开的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好今年的工作,争取全年工作的开门红。各地区、各部门确定今年的目标任务,要紧紧围绕全区的总体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可行、力求更好的原则,特别是要认真梳理好各自所要实施的项目,统筹考虑,精心安排,确保全区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谋划长远发展,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二要安排好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现已进入“冬闲”季节,保合少镇和成吉思汗大街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做好新旧“两委”成员交接工作,着手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安排。要组织动员农民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要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开拓视眼,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发展高效农业的能力。
三要切实安排好春节期间的工作。春节前,要组织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衣食、住所和取暖等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高度重视低保户、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五保户、军烈属、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要进一步抓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工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监管,让人民群众吃上用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和药品。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要提前安排、精心组织好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四要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在去年较为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区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我们的支出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今年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行政事业单位增资等民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财税征管工作,另一方面要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不必要行政开支,切实把资金用在发展最关键的地方,用在民生最薄弱的环节。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年终突击花钱、乱发奖金和津贴。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