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以住宅建筑来看,由于建筑高度不断攀升,从经济适用性和应用普及来看,近几年来,与大多高层商业建筑采用钢结构不同的是: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主体更多采用钢-混结构进行高层建筑的建造和设计。而近几年针对民用高层建筑采用主体结构的是以钢结构还是钢-混结构为主攻方向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推崇钢结构为主攻方向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在当前住宅产业化趋势之下推行钢结构具有:材料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防潮、抗震性能好,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实施产业化住宅实施以及二次优化设计) ,但钢结构存在防火和腐蚀的典型问题,而作为民用建筑住宅的成本来看,钢结构的经济成本较高。
随着近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对抗震等硬性指标的规范,以往砖混结构的住宅正在逐渐被钢-混结构所替代,虽然钢-混结构较之砖混结构成本会高出很多,但在抗震等规范指标下与钢结构主体比较成本要低出许多。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民用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钢-混住宅结构的因素之一。
二、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1.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而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2.应用先进技术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价
各种构造设计,均要注重整体建筑物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效益,即综合效益。在经济上注意节约建筑造价,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降低经常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效益而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应做到合理降低造价。
4.注意美观大方
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决于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和立面处理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计对整体美观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栏杆的型式、阳台的凸凹、室内外的细部装修,各种转角、收头、交接处的接头设计.都应合理处理.并相互协调,注意美观大方。
三、影响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如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人群、家具、风雪及地震荷载)两类。荷载的大小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着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风载是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主要因素,风力随着地面的不同高度而变化,在沿江沿海地区,风力影响更大,设计时必须遵照有关设计规范执行。
地震荷载也是主要荷载。地基土的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颤动;横波使建筑物产生前后或左右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但这三个方向的运动并不同时产生,其中横波的振动往往超过风力的作用,所以地震力产生的横波是建筑物的主要侧向荷载。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的高低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释放能量愈多,地震越大,震级也愈高。故震级是地震的大小指标。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所定地震烈度为依据,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2.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不同,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气候条件有许多差异。太阳的辐射热、自然界的风、雨、雷、霜、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有的构、配件因热胀冷缩而开裂;有的部位出现渗漏水现象;有的因室内过冷或过热而妨碍工作等等.放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该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伸缩缝、设隔蒸汽层等等。以防患于未然。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往往遇到火灾、爆炸、机械振动、化学腐蚀、噪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故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隔声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四、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框架柱剪力调整
受力需要:框剪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弹性计算变形协调所得的框架柱剪力较小大震作用下剪力墙筒体及连梁出现裂缝后刚度退化框架柱剪力将大大增加。抗震需要:提高结构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问题:是否需满足节点力系平衡――调整相连框架梁梁端剪力弯矩。
分析: (1)框架柱偏压,轴压比控制,配筋一般由构造控制,剪力调整――柱承载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2)框架梁纯弯,梁端弯矩调整,配筋成比例调整,增大剪力调整――梁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实际结构承载能力向强梁弱柱方向发展,不利于整体结构强柱弱梁延性抗震; (4)台湾、日本、美国震害表明,整浇楼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墙柱破坏严重,楼盖梁板一般未出现破坏。
建议和对策:
(1)小震作用下柱剪力调整十分必要; (2)不必拘泥于地震作用下框架节点力系平衡; (3)不必调整相连框架梁梁端弯矩剪力。
2.框架柱轴压比控制
抗震受力延性需要:避免大震作用下框架柱压屈脆性破坏。现行规范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抗震规范6.3.6条或高规6.4.2条):
分析:地震作用下,中柱所受轴力较小,边柱、角柱所受轴力较大,尤其角柱迭加斜向扭转作用所受轴力最大。建议和对策:框架中边、角柱轴压比控制宜参照1984年高层建筑结构学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区别对待适当调整,中柱适当放松,边柱不变,角柱适当从严。建议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3.框支框架倾覆弯矩控制
背景:现行规范规定框剪结构,控制框架结构承受倾覆弯矩≤50%整体结构倾覆弯矩。现行规范尚未提及框支框架结构承受倾覆弯矩的控制。美国、日本、台湾震害表明带转换层结构主要破坏形态为大震[5]。作用下筒体剪力墙连梁开裂后,框支柱承受轴力过大,压屈破坏。建议及对策: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增加地震作用下框支柱轴力。水平量化控制――控制框支框架结构承受倾覆弯矩≤50%整体结构倾覆弯矩。效果:有利于落地墙,筒体加强。有利于减轻框支柱受力,提高结构抗震,抗倒塌能力。
4.地基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控制的要素:控制长期重力荷载作用下地基基础的变形及其差异变形;满足重力荷载水平荷载组合作用下地基基础承载能力要求。建议和对策:强化中央区,弱化边缘区。减小重力荷载作用下地基基础最大沉降及盘式差异。沉降斜率,改善结构工作性能,提高结构安全度。经济合理。
5.结构扭转变形控制
计算原则:采用材料弹性,楼盖刚性的计算假定。采用水平地震作用下楼盖角点竖向构件水平层间位移。建议和对策:宜用第1振型,不宜用振型组合。双向作用宜参考IBC采用另向效应的30%计,不宜采用均方根法。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2
前言:在油藏设计、钻井设计、完井设计、压裂设计等单项设计优化中,单项措施的优化同时考虑其它设计因素,并根据其它设计目标进行调整,使各设计相互适应、协调统一,实现地质、工程 “一体化”优化设计。
1、油藏设计优化
(1)平面位置优化
CN64井水平段设计目的层为沙三中二砂组1号砂体。为了确保水平井具较高产能,该井部署在油层有效厚度大于10米区域,平面位置优选在CN64斜6井以东,采取分段压裂的方式投产。根据邻块实测压裂裂缝方位在NE60-80°,水平井走向垂直于人工压裂裂缝方向,设计水平井井身轨迹呈南东-北西走向。该井为平面三靶点水平井,A靶点位于CN64井井口方位332°,距离231m;K靶点位于纯深1井井口方位97.8°,距离930m;B靶点位于纯深1井井口方位75.7°,距离808m。
(2)垂向位置优化
CN64块纵向上发育两个小层,根据完钻井油层分析,1号层为该区主力小层,平面分布稳定。因此,CN64井水平段设计目的层为沙三中2砂组1号层。由于目的层油层上部渗透性较好,采取压裂方式投产,因此该井垂向位置优选在油层中上部,设计A靶点垂深2675m, K靶点垂深2711m,B靶点垂深2711m。其中设计A靶点距离油层顶3.0m,距离油层底9.0m;K靶点距离油层顶3.0m,距离油层底12.0m;B靶点距离油层顶3.0m,距离油层底12.0m。
(3)水平段长度优化
根据CN64块油藏条件,该井设计水平段长度为1200米。
2、钻完井一体化设计优化
针对低渗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完井技术的特殊性,改变常规水平井单纯依据“靶盒”考核井眼轨迹控制精度的做法,强调地质目标实现、井身井眼质量控制、压裂完井管柱下入、优快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设计。
在井身结构优化方面,依据完井管柱要求,采用了三开井身结构,技术套管下至A靶点,二开采用Φ241.3mm井眼,三开水平段为Φ152.4mm井眼。技术套管下至A靶点目的是封隔产层以上不稳定泥岩地层,有利于后期1200m水平段安全顺利施工,同时降低斜井段摩阻扭矩,有利于完井压裂管柱的顺利下入。
3、压裂设计优化
一是从油藏出发优化施工规模。为了有效控制缝高下延,避免压穿下部2号砂体,利用CN64-7井的测井资料计算了垂向应力剖面,开展了压裂参数的优化。最终优化后,最大加砂规模:34.7m;最大施工排量:4.9m3/min;最佳支撑缝高:36.57m;平均砂比25.9%。
二是针对裸眼压裂开展了小型压裂测试,分析储层滤失特征。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在CN64平1井主压裂前,实施小型压裂测试,以获取储层的破裂、滤失等特征。
小型压裂共泵注Viking D压裂液130m3,泵注排量0.5-3.8m3/min,停泵测压降106min。 压力降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存在多组裂缝闭合特征。第一组裂缝系统闭合压力16.55MPa,第二组裂缝系统闭合压力为16.3MPa,闭合时间为55min。计算压裂液效率为23.8%。压裂液效率偏低,反映裸眼储层滤失大,应增加前置液比例至60%以上,加砂设计中前置液比例由46%提高至60%。
三是根据完井工具优化各段泵注排量。由于裸眼完井分段压裂完井管柱的各级球座直径差异大(2.9-6.1cm),为了保证工具性能,进行各段施工排量优化,优化结果如下表:
通过压裂裂缝尺寸计算、小型压裂测试及井下工具性能要求三个方面的综合优化,最终优化出各段施工排量3.8-4.9m3/min,加砂规模9.4-34.7m3,砂比6.5-38.7%,施工压裂液2770.8m3,Carbolite 30/50 支撑剂240.3m3。
通过该井在运行管理、方案优化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分析,我们将做法总结概括为以下经验:“项目组、要健全,例会制、利运转,全过程、自主监,测工期、准备前,油钻完、优化先,一体化、保生产”。
(三)认真剖析、总结固化,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1、油藏设计经验及建议
(1)在油藏设计方面取得的经验
在构造研究方面,我们认为搞准油层顶面的构造深度是油藏地质设计的基础。针对CN64井区井控程度较低的实际情况,首次引进了“变速成图”这一新技术落实微构造形态,并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通过井震结合,作出井区间隔为2米的微构造图。从实钻效果看,CN64井A靶实钻深度与设计深度只有1米的误差。
在储层研究方面,首先利用井区老井资料初步描述出井区的砂体等厚图,随后进行地震相研究,进一步明确地震波阻抗反射轴与砂体厚度的对应关系,再结合波形分析、地震属性提取等技术进一步验证成图。CN64井的各个靶点都选在了有效厚度大于10米的范围内,保证了投产后具备较高的单井产能。
在轨迹优化方面,基于以上工作,我们在满足地质要求的基础上,考虑井深轨迹的平滑,尽量的简化靶点的数量,不断优化钻井轨迹。CN64井长达1230米的水平段上虽然只设计了A、K、B三个靶点,最终的全井储层钻遇率达到了100%。
(2)对油藏设计的下步建议
一是在井控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建议先实施导眼,以进一步明确构造及储层情况,保证钻井中靶率;
二是油藏地质设计完成后,与钻井院结合,选取合理的钻井靶前距,以降低钻井风险;
三是由于多采用裸眼分段压裂的方式投产,对井身轨迹的平滑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满足地质要求的前提下,钻进时不能轻易调整轨迹。
(3)油藏设计小结:
1)可以固化的工序、内容:
一是进行构造和储层研究时,要在常规手段初步描述的基础上,再利用变速成图、波形分析等物探新技术进一步验证后成图。
二是进行轨迹优化时,要在满足地质要求的基础上,考尽量的简化靶点的数量。
2)需完善的内容:
一是根据水平段的长度选取合理的钻井靶前距,以降低钻井风险。
二是A靶附近井控程度很低时,可考虑先实施导眼。
3)需开展试验的内容:
密切注意当井身轨迹穿越地震反射轴附近的变化点时,岩性及电性的变化,来判断变化点是否是小断层所引起。
通过对油藏设计的实施和分析,我们将油藏设计经验总结概括为:“变成图、微构造、少控点、忌多变”
2、施工经验及建议
CN64井2011年1月30日开钻,4月28日安装井口完井,历时87天。完钻井深4066m,水平段进尺1221m,储层钻遇率100%,油层钻遇率84.8%。平均全角变化率小于10 °/100m,平均井眼扩大率4.62%,达到了完井管柱封隔器卡封要求。
在钻井工艺技术优化方面,我们通过钻井施工分析取得以下经验及建议:
一是遇阻情况预防及处理。本井第一次下入定向钻具,在1005m处遇阻。根据本井经验,使用公锥刮刀通井划眼可解除阻卡现象。
二是优化靶前距。CN64井A靶实钻位移288.38m,靶前距相对较短,定向钻进时间长,增加了钻井施工难度,建议适当增大靶前位移(大于300m),同时技术套管下深必须覆盖A靶点,确保后期施工安全。
三是优化水平段井身轨迹控制点、全角变化率标准。在满足后期压裂施工的前提下,建议尽量减少轨迹控制点,降低全角变化率标准,有利于井身轨迹平滑。坚持“靶为准、缓找平、保平滑”的原则,尽可能不大幅度调整井斜、方位,既确保在油层中上部钻进,同时有利于后期完井管柱顺利下井。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 TPACK 地震灾害教学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P315.25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防灾十年”世界会议提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理念下,地震灾害教育成为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多地震。在地震灾害中,如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由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可知,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的不健全,学生具备的灾害意识不够,对灾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因此,通过地理课堂开展地震灾害教育,培养中学生具有地震灾害意识,掌握紧急救援、互助逃生、防震避灾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推动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提升,实现全民地震灾害教育的目标。总之,进行地理教学中防震减灾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2地震灾害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
地震灾害教育主要涉及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必修1-3的部分单元阅读章节。地理课堂中,多采用“以老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以课本为基础”,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使得教师主要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这种抽象的语言使课堂知识讲授变得枯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概念框架。TPACK特别强调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职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这与目前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TPACK框架进行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向课堂的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课堂的参加者向课堂的主体者转变,教学形式、课堂内容、评价方式也向着着新课改所倡导的方向转变,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地震灾害教育的理想选择。
3基于TPACK框架的地震灾害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
3.1教学准备
选取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与地震灾害相关章节作为教学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理念,教学前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3.2实施方法
首先,教师播放汶川大地震视频,通过PPT演示文稿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展示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地震的监测、报道等。并由教师提供我国地震的相关资料给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讨论、总结我国地震的特点,每个小组派出小组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观点。
然后,再由教师汇总并总结各个小组的观点,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该阶段结束后,教师还将对本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及细则,明确告诉学生。教师向各个学习小组提出依据上阶段总结的地震的特点,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索活动,分析造成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以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本组的成果。展示结束教师小结。
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状况,观察同学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能力的表现。总结同学们的实时表现,对其中表现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把表现优秀的学生颁为“防震减灾小明星”使其定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模拟演练指导。教师总结本节课对地震基础知识和地震灾害的学习,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依据评价标准及细则进行评价。
4总结
这样的地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被忽视,而是发挥的相当充分。即在教师在指导、示范和归纳总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TPACK理念进行地理教学,既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地震灾害教育在地理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不对称、师生相互适应时间较长、学校教学资源较为缺乏、学习内容系统性不完整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修正。
参考文献
[1] 杨毅.“国际减灾十年”简介[J].中国减灾,1999(1):62-63.
[2] 宋雪交,赵振斌.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68-69.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地震救援 装备 建议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139-02
1 引言
装备在地震应急救援尤其是地震救援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探索创新装备配备,总结、分析、研究如何建立完善按建制配备与按专业配备的装备配备模式,提升装备训练、装备作战、装备储备、装备运输“四个一体化”水平,事关政府灾害危机管理水平、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地震应急救援战斗力建设,能有效提高应对各类灾害危机能力,能有效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能有效提高复杂恶劣条件下、重特大灾害事故中的攻坚能力。尤其是随着高新装备的不断配备,如何编撰体系健全、贴近实战处置要求的技术项目操作规程,对于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尽快熟悉、掌握技战术和高新装备操作的要领,加快地震应急救援核心战斗力的形成意义重大。
地震属于大灾,而大灾一般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因为先期到场力量不足外,更是因为不少地方平时的装备建设仅仅是为了满足“达标”,结果一遇大灾往往难改“敌强我弱”态势。因此,各地应将满足“达标”为主向满足大灾救援需求转变,努力构建以“科技含量高的攻坚装备”为核心的新的体系攻坚能力,形成攻坚克难的“杀手锏”和战斗力新生点。体系攻坚装备,就是由若干个攻坚单元或“杀手锏”装备,在现场指挥部指挥下,构成完成不同攻坚任务的拳头集成,从而生成高效的救援能力,其目标是实现攻坚力量的科学组合、救援行动的有机配合、救援效能的高效聚合。装备是一项复杂、具体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体系攻坚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体系攻坚能力成为战斗力新生点”的思想,研究和把握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特点规律,以大灾救援需求为牵引,积极推进体系攻坚装备建设,为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奠定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地震救援的主要任务
2.1 营地搭建
地震发生后,大部分房屋垮塌,没有垮塌的房屋也基本形成危房,救援力量需要在空旷区域设置若干营地搭建区,就地搭建营地,不仅要满足救援、办公和休息需求,还需要有生活垃圾、排泄物等物质的处置措施,而搭建的位置选定、搭建方法和牢固程度都必须满足地震救援需求。
2.2 垮塌建筑救援
地震会导致钢砼多层建筑倒塌、房梁楼梯断裂、墙体开裂等各种整体、局部破坏形式和因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被困、埋压现场,并会形成若干个竖井、巷道,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坍塌形状,尤其是巷道内包含水泥板、钢筋网、木栅栏等障碍设施。要使用搜救犬搜救、雷达生命探测仪、音频探测仪搜寻、视频探测仪定位,并要开展挖掘、破拆、切割、牵引、伤员现场急救与转移。
2.3 深井救援
地震发生后,深井、斜井、横坑等部位极有可能有人员被困,并且存活的几率很大,救援人员需要根据井口情况,灵活运用救助器材辅助救生;在黑暗、狭窄、污染空间开展通信联络、照明等,并设置现场安全员对内部救援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和方式。同时,结绳法、滑绳自救、支点和三脚架设置、坚井救助等方法都必须要能正确运用。
2.4 废墟搜寻救援
由于地震坍塌可能导致车辆埋压、人员狭小空间被困等情况,救援力量需要设置大面积搜索区域,利用搜救犬、人工、仪器进行搜索,救援队伍通过破拆、支撑、牵引等技术清理埋压物上的建筑废墟,待清理完毕后通过破拆将被困人员救助至地面,在进入内部搜索的同时也必须避忌危险区域,搜索作业时不能触及危险区域。
2.5 地下建筑救援
地震发生后,地下建筑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在湖泊及有水的地形,容易发生水倒灌进地下建筑,给被困于地下建筑的人员带来二次伤害,尤其是建筑包括横向和纵向管道,并有圆木、钢筋网、钢筋混凝土板、砖墙、斜道、圆管等障碍,需要救援队伍利用破拆、顶撑、转移等救援技术将被困人员和遇难人员救助至地面指定区域。这不仅需要进入水域作业能力及防护,还需要专门破拆工具的选择和方法和钢筋网的切割和处理,同时还要避免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需要对倒塌建筑结构作出安全评估,方可组织人员进入废墟救援。内部救援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必要时实施顶撑防护,听到撤离信号后,作业人员要迅速有序撤到安全地带。
3 地震救援装备配备
地震救援的主要任务在上文已经做了介绍,那么如何从救援任务着手,不断加强地震救援装备建设,从而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提升装备配备实战化
始终坚持以任务需求为导向,有序推动装备科学发展。加强装备评估论证结果运用,优化装备结构。强化特种车辆配备,包括地震救援车、综合抢险救援车、多功能消防车、水难救援车、搜救犬运送车等应急救援车辆,专业救援器材随车配置。强化个人装备配备,根据各作战分队的人员编制,按建制配备基本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各作战分队72小时内的物资实施自我保障的要求,配备个人携行包。强化保障装备配备,统一配备野外生活保障车、医疗救护车、移动式电源应急车等保障车辆,保障器材随车配置,为减少装备器材的非作战损耗,还应配备相应的训练装备。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化服、隔热服、避火服;堵漏器材,如金属堵漏工具等。
3.2 强化装备管理规范化
基本形成分级、细化、配套、全面的装备管理制度体系。推进装备统型建设,救援车辆和救援人员基本防护装备纳入集中采购;规范装备采购合同技术文本的制定程序,强化前期论证,建立救援车第三方验收制度。发挥装备技术骨干作用,开展片区装备互检互查工作,推行装备助理员、装备质量检验员、装备技师对新购装备验收制度。加强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维护,建立完善主要装备电子履历表,提升包括装备规划制定、采购配备、实力统计、使用维护、维修等在内的装备全寿命管理水平。
3.3完善装备保障体系化
明确装备维护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装备检查、维护保养岗位责任制。发挥战勤保障的技术服务实体作用,定期开展装备巡检、测试、校验、标定等工作,提高装备完好率。开展特种装备接装培训,实行装备采购前期论证制度。所有装备操作使用人员达到“一懂两会”(懂基本性能、会检查、会维护保养)要求;装备技师达到“四会一懂”(会维护、会管理、会示教、会指导、懂维修)要求。
3.4推进装备队伍专业化
进一步优化装备专家库,为装备建设评估论证、规划、采购、维修、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开展装备管理干部、装备技师的预任和在岗培训,提升装备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按照编配标准,配齐配强装备技师,强化落实装备技师岗位津贴等待遇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装备配备、应用技术,研究建立完善按建制配备与按专业配备的装备配备技术标准,提升装备训练、应用、储备、运输、投送的能力和水平。
3.5确保装备运用全员化
(1)加大装备日常普训普考力度。要定期组织装备训练考核,推行装备技术运用岗位培训制度。选送有装备维护特长、热爱装备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参加培训,采取以一带十的方式发展培养装备技术人才。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5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抗震能力设计;建议
钢结构建筑是目前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建筑结构不会受到地震的较大影响,这种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虽然在地震下会出现大变形的情况,但是也不会出现倒塌的情况,从而保障了建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这种抗震性能也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才能够实现,下面本文主要就针对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设计及建议进行深入的分析。
1 钢结构建筑的震害特点分析
1.1 节点连接破坏
节点连接破坏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框架梁柱节点破坏,另外一种就是支撑连接破坏。其中造成框架梁柱节点破坏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节点的下翼缘处出现了严重的裂缝问题,而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钢结构梁的上翼缘部位在进行焊接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腹板的支持,所以使得焊接缝受到了影响,进而就产生了裂缝。同时,焊缝本身就存在一些质量上的问题,这样也会造成框架梁柱节点破坏的出现。另外,焊缝在金属的冲击下,韧性逐渐下降,钢结构性能的要求也逐渐的降低等情况下,也会使得框架梁柱节点出现严重的破坏现象。
采用螺栓支撑连接的钢结构,支撑杆件螺孔之间的剪切滑移,节点板端的剪切滑移以及支撑面的断裂都会降低钢结构的稳定性,钢结构建筑的支撑结构中影响抗震性能的抗侧力部分,一旦发生地震将会首先承受地震的水平作用,如果建筑的某一个楼层的支撑发生损坏,将会削弱整个楼层抗震性能,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
1.2 构件破坏
框架支撑结构中,常常会出现支撑杆件失稳的情况,也会出现杆件断裂损坏的情况。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设计,那么地震就不会对支撑构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在多次的地震的冲击下,即使杆件出现变形的情况,也会很快的恢复到原状,从而确保杆件的稳定性,但是在地震突发的地带,支撑杆件由于突然受到巨大拉力的影响,这样就会使得杆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稳的问题,钢结构建筑也会逐渐的转变为塑性屈服的状况,而在拉压次数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钢结构建筑的承载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在拉压力超过钢结构建筑承载力的极限时,在杆件支撑的中心位置出,就会有塑性铰的出现,而当杆件的塑性铰为反向形成状态时,则支撑杆件的抗拉刚度也就会慢慢的恢复到原位。
1.3 构件的倒塌破坏
就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墨西哥出现的大地震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在这次地震中,有3栋采用钢结构进行修建的综合性大楼,其中一栋出现了倒塌的情况。而其他的两栋则并没有倒塌,只是出现了严重的损坏,这三种大楼都是在受到地震冲击力的影响下,支撑结构体系出现了纵向或者是横向的偏移,从而发生了倒塌或者是破坏的情况。
由于地震的影响,使得这三栋建筑的质量重心出现了偏差,刚度重心也距离较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效应相对较大,钢柱在承载力上相较于地震冲击力来说要小,由于地震的冲击力过大,超过了建筑结构所承受的极限,从而就会出现严重的破坏或者是倒塌的情况。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在对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抗震性能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规则对称的结构体系,从而使得钢结构建筑具备更强的抗震性能,以此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钢结构的抗震体系
钢结构建筑在目前大家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其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了钢架结构体系、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等多种体系形式。其中框架结构体系有着较强的延展性能,在这种结构体系中,抗震性能较为突出,然而,却没有较强的抗侧刚度,在高层建筑中,并不适用,也无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虽然具有较强的抗侧刚度,能够有效的对高层建筑起到支撑的作用,但是在支撑构件的滞回性能上,表现并不突出,无法对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的消散处理,这就使得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无法发挥出其实际的效用,在抗震性能上相较于框架结构来说较弱。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钢结构体系均就有一定的缺陷,在应用上也具有局限性,所以,相关的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钢结构建筑体系,给体系就是框架偏心结构,这一结构主要是利用偏心梁所具有的剪切屈服性能来对地震能量进行消散处理,使得地震的冲击力可以降低,从而使得支撑结构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这样就能够使得钢结构建筑体系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3.1 合理选择钢结构建筑的场地和地基
选择建筑场地之前,首先应该结合整个建筑的需求,掌握建筑所处场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资料,对建筑场地进行综合评价,将建筑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区域,尽量避开对抗震不理的地质结构,例如软弱场地、边坡边缘等。为了避免钢结构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结构产生裂缝、倾斜等,使建筑结构构件过早进入塑性区,同一结构单元的结构不能设置在不同的地基上,应该加强地基的整体性和刚性,不利场地和地基应该采取补救加固措施等。
3.2 科学合理设计钢结构建筑的结构
首先钢结构建筑形状力求规则和简单,这样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比较明确,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比较小,在抗震设计中尽量要求建筑形状规则和对称,来减少刚度中心和质量重心的偏移。其次是钢结构建筑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应该连续变化,在楼层平面内均匀变化,并且沿着建筑结构竖向变化也要均匀和连续。
4 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建议
选择建筑场地和地基必须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钢结构的地震反应,而钢结构的地震反应将会直接体现在钢结构的震害上,对于无法避开的场地和地基应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于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注意以下两点:建筑结构形状力求规则和对称,这样能够减少刚度中心和质量重心的偏离;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承载力要均匀连续变化。综合考虑钢结构建筑各种因素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钢结构应该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保证建筑结构的必要刚度和强度,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以及耗能能力。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而本文则主要选取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抗震设计内容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所占有的地位不可取代,合理的遵照相应的抗震设计原则,并制定出具体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案,依据抗震设计方案来对钢结构建筑中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确保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郑玉峰.浅析钢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2]陈晓光.钢结构抗震设计浅谈[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11).
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形成机制;稳定性
地质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下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缓慢、间歇性、地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由于其灾难性大,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预测困难,治理费用昂贵,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
1 滑坡的形成机理
1.1 产生滑坡的条件
产生滑坡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地质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紧密关系:
1.1.1 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低和抗风化能力弱,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会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页岩、煤系地层、片岩等以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较易发生滑坡。
1.1.2 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产生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1.1.3 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例如土体是有一定坡度的斜坡,才有可能发生滑坡。
1.1.4 水文地质条件:水对斜坡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软化作用、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还有浮托力作用等。
第二个条件,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能诱发滑坡。
1.2 滑坡的分类
迄今为止,国内外滑坡分类的方法很多。本文只根据滑坡的诱发因素来分类。触发滑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降雨和地震是最常见的滑坡灾害的诱因,人类的工程活动也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总结起来总共有四大类型:天然边坡、工程边坡、地质环境边坡和水环境边坡。
1.3 滑坡的机制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导致。分析滑坡滑动机制的方法很多,本文只运用力学计算法在理论上对土质滑坡作定量评价。常用的力学计算法为刚体极限平衡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①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平衡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②破坏面上的强度由凝聚力和摩擦力(C、Φ值)控制,即遵循库仑判据;③滑体中的应力,以正应力与剪应力的方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即均为集中力;④以平面课题来处理。土质斜坡可分为无粘性土斜坡和粘性土斜坡,对这两种斜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2 滑坡的防治和稳定性分析
地质滑坡防治指的是预防与治理两方面。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础,在滑坡灾害未产生以前,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滑坡治理是一项对潜在不稳定或已发生的滑坡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2.1 滑坡的防治基本原则
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基准期内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及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防治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建设相协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防治工程的有效性与主体工程使用寿命一致;
2.1.2 工程措施应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简单易行,力求安全可靠;
2.1.3 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材料、施工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做到技术上可行的原则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2.1.4 按先后顺序考虑绕避、排水、减载压脚,支挡防护措施,同时体现综合治理的原则。
2.2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主要有:绕避、地下水排水工程、减重和反压工程、支挡工程、滑带良工程等几个方面。
2.2.1 地下水排水
地下水排水主要采用平孔、渗水盲洞、支撑盲沟等工程,结合虹吸排水。其最大优点是可以自流排水 ,降低滑坡地下水位,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2.2.2 减重和反压工程
减重和反压工程对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体是比较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措施,其效果对厚度大、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更为明显,但前提是需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滑体外形、降低滑体重心,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2.2.3 支挡工程
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以及滑坡床陡、滑动较快的滑坡,可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方案,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坡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工程主要包括大直径抗滑桩、锚索和微型桩。
2.2.4 滑带土的改良
滑带良目的在于提高滑带土的强度,增加滑坡自抗滑力。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同时,在滑坡治理工程竣工后还需要通过监测以检验治理效果。如发现治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就需要修改设计或进行第二期治理工程论证。如治理工程达到预期目的仍需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判定是否有工程设施失效而需要及时维护。
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恰当使用上述几种方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理,方能达到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3 以茂县白溪乡余家沟村滑坡灾害为例进行分析
3.1 地形地貌
滑坡区位于茂县白溪乡余家沟村,勘查区附近整体为剥蚀侵蚀中山沟谷地貌,属邛崃山系岷山山脉,群山连绵,谷坡险峻陡峭,沟谷狭窄。勘查区位于“V”字型沟谷西侧斜坡上,整体地形坡度较陡,坡向130-150°,斜坡坡度20~ 40°,局部约50°。勘查区海拔高程约2580~2848m,高差268m。斜坡表面多呈台阶状,台阶高约3.0-10.0m,斜坡顶部大部分地段岩石出露,斜坡顶部及底部沟谷植被较为茂密,中下部主要为耕地。滑坡处山顶最高点高程为3100m,前缘沟谷最低高程为2580m,高差为520m。
3.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从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时间、变形现象等方面分析,滑坡形成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及水的作用。
地形地貌:滑坡整体处于斜坡上,斜坡坡度20~40°,局部约50°,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空间形态。
地质构造:勘查区地处石大关弧形构造带赤不苏倒转向斜上,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岩层产状总体为158°∠48°,斜坡坡向130°~150°,岩层倾向与坡向基本同向,为顺层斜坡。滑床基岩为千枚岩,岩层裂隙发育。从地质剖面上看,滑坡岩土界面坡度较陡,为不稳定的斜坡类型。
岩土性质:滑坡体物质有粉质粘土和含碎石粘性土组成,基岩为千枚岩,岩土界面成了斜坡中的软弱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活动面。
地震因素:余家沟村滑坡位于地震活动频繁区域,历史上发生过多处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滑坡土体内形成大量裂缝,成为降水下渗通道,同时降低土体的强度,对斜坡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如森林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垦、切坡、滑坡体下部切脚,滑坡体中~上部人为加载、渠道渗漏等。在一定程度下对斜坡的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岩土性质、水、地震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斜坡的不稳定。
3.3 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HPI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局部地段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局部处于欠稳定状态。经过分析对比,近期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因此暴雨工况下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地震工况下对滑坡的影响。对余家沟村滑坡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HPII次级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这一带为农田,对余家沟村危害较小,可不考虑进行专门的滑坡治理工程。
由于降雨为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建议在滑坡的后缘设置一条截排水沟,将斜坡上部的雨水引出滑体外,并对该滑坡体范围内因地震而产生的裂缝进行回填夯压,以降低雨水对滑坡的不利影响。
HPI滑坡中部为余家沟村主要居住区,尤其是居住区1居民更为集中,根据滑坡对居住区的危害程度,建议对余家沟村居住区1进行治理。考虑施工条件,建议在余家沟村居住区1下方新修的道路旁设置抗滑桩,对于局部陡坎高度较大的地段建议设置挡土墙。
根据勘查资料,抗滑桩桩端持力层建议以强风化千枚岩为持力层;对于需设置挡土墙的位置建议以含碎石粘性土为基底持力层。
本次勘查,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防治工程布置处地下水贫乏,根据附近的建筑经验,地下水及土体对建筑材料均无腐蚀性。
4 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规模的扩大,灾害损失也愈来愈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水利等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形成了滑坡的一个高发期。有人估计我国每年因滑坡灾害损失约20-30亿元。因此,加强对滑坡的认识,了解滑坡的形成机理,及时对滑坡进行勘测和防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崇午.浅谈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防治.科技资讯.2010.NO.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