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教学;重要性

一、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概述

(一)何为素质教育舞蹈教学

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是面向国民的教育,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舞蹈教学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前,舞蹈教学重点在于培养专业人才,舞蹈这门艺术教育依旧面临普及性的问题,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有教无类的艺术教育,是所有学生享有的权利;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育,在专业舞蹈院校,为的是培养舞蹈演员,而普通学校的舞蹈作为一种教育的艺术手段,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思维,能够在活动中丰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力求在过程中培育学生素质修养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的次数减少了,创造的机会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学的现状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我们的舞蹈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们传统舞蹈观念有所转变,开始看到舞蹈的素质教育影响,在小学学段中,过半的学生对开设舞蹈教学有所期待,还有少数学校出现了在编的舞蹈教师,但舞蹈教学在普通学校的发展还有上升的空间,例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为了管理学生,课堂气氛紧张;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学校的舞蹈教学由体育或音乐老师来完成,有失舞蹈的专业性,在学校的监管方面,管理者对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普及性认识有限,在教师教学的奖惩和管理方面有待提高。针对以上现状,要优化小学舞蹈教学,从真正意义上发挥舞蹈教学的作用,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课堂角色,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以保持学生课堂积极性,更需要管理者增加对舞蹈教学物质和精神方面支持,组织互动式的舞蹈活动,引进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舞蹈教学的魅力。

二、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一)小学学段在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地位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具备自己独立的性质和任务,其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形成一定的品德素养和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对公民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小学教育是进行中等教育的基础。从国家来讲,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小学学段的教育必须是基础教育且区分于专业教育,其教育内容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素质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德育作用

舞蹈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肢体活动,而是一种力求在过程中使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的教育,是能够潜移默化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舞蹈教学在德育方面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及培育良好品德,学生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可爱,大胆好动,舞蹈教学正是通过身体进行形象表现的艺术教育,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生动有趣的舞蹈教学相比传统课堂,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其次,舞蹈教学内容往往带有故事性和深刻内涵,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通过了解传统和国外的舞蹈种类,学会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元性,这无疑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舞蹈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涉及集体表演的环节,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为集体、他人着想,通过一次次的排练,又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所以,舞蹈教学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智育作用

舞蹈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有律动地充分展示肢体,协调身体各部分,积极进行视听觉的结合,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智育中对学生技能的塑造过程。首先是对学生观察模仿力的培养,例如教授音乐课程《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进行舞蹈动作创编,基本的动作语汇就需要学生在自然中进行提取,学会观察是模仿的前提条件,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观察模仿的能力;第二,舞蹈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示范动作,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编,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能够增加学生的表现自信心,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求新思维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培养;第三是舞蹈教学对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作用,一个舞蹈作品的完成有时需要小组合作,当大家的思维火花碰撞时,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部分,这样的一次次合作中,便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体育作用

这里所提到的“体育”,不是在讨论课程中的体育课,而是指对学生身体包括意志力的培育作用,素质教育舞蹈教学不是所谓的“四肢发达”的运动,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产物。儿童时期是学生身体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小学舞蹈教学通过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了机会,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四肢包括肌肉进行合理规范的训练,不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更能让学生在仪表仪态方面获得优势,除了对学生身体的外在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舞蹈教学中有一些代表性的动作需要反复练习,他们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一遍遍地排练,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苦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美育作用

1.舞蹈美育理论的发展

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出现了“乐论”。这其实算得上是“美育”的早期形态了,在孔子的“六艺”中,认为德育教育离不开礼乐,并倡导“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宋代之后,人们对曲解了舞蹈的美育功能,直到明代朱载堉开始呼吁恢复舞学,乐舞美育开始重新回到正轨,王国维先生在1903年提出“美育”概念,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西方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强调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真善美,同样看到美育作用的是我国第一代教育家先生,他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直接阐释了舞蹈的美育意义,舞蹈是有内部冲动,不被约束的运动,要在合乎节奏的运动中体验舞蹈。他们的美育观都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剧作家席勒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席勒看到人们被工作束缚,没有自由,人的本性被印压在职业中,基于这样的现象,席勒提出了“游戏冲动”的理念,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的,当人们需要快乐的时候,游戏冲动就产生了,具有“游戏冲动”的人,必然是愿意亲近艺术的,席勒利用艺术的游戏冲动因素,使人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原本严肃的知识,席勒说:“快乐的无规则的跳跃变成了舞蹈。”舞蹈为人们带来快乐。舞蹈美育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而审美是成为理性的自由的人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四肢自由而一致的舞蹈美育是造就人们幸福和完美的重要艺术途径。

2.从美育角度分析素质教育舞蹈教学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离不开一个“美”字,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更是精神世界的升华过程,目的是追求完满人格,让人们体验生活的乐趣。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的美育影响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教育因素:首先,舞蹈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舞蹈美育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肢体,认识自己的身体,学生编创的动作必定是基于他的本性的,这是自由的四肢和本能的意识的统一。舞蹈教学通过多样的身体展现形式,多重的情感空间,在与自我,他人的交流中,使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的思想境界,舞蹈因为具有这样的艺术特殊性,在最初只是改变人的外在,后来不知不觉地完善人的内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美感,提升审美水平;其次,舞蹈教学能够带领学生爱好“美”,要成为真正具有审美的人,必定是在继承共有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自我,即人的审美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影响和熏陶。舞蹈教学具有生动独特的美感体验,学生在创编和欣赏他人的舞蹈作品时,实际上实在进行审美活动,通过不断提升审美水平,使学生能够看到“有趣”的世界,舞蹈教学在引导学生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世界,通过舞蹈教学升华人的内在世界,成为真正热爱“美”的人;最后,舞蹈教学的重要特性在于能够创造“美”,舞蹈教学首先是开放性的课堂,学习交流的氛围是“自由”的,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展示的作品都是原创的而非是老师教的,在探索和求新中,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此时老师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产生“美”的作品,这也是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创造性是区分于传统教学的最大特征。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艺术学校学生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1-01

目前,中等艺术教育面临的素质教育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手机智能化的不断升级和互联网的普及化,使得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空前扩大,使得广大青年学生的思维多元化、思想复杂化趋势加剧。

第二,由于法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渗入校园,拜金主义和物质享受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时有发生。由于学生家庭经济基础的差异而带来现实生活的差异,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炫耀、攀比的意识,影响他们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和自力更生等优良品质及性格的养成。

第三,近年的招考方式和多年的教学传统使得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相对薄弱。造成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欠缺和人文素养薄弱。其次是,艺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第四,随着大批毕业生的走向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在学校所学专业与社会现实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感,尤其是社会实践技能缺乏,尽管专业素养很强但综合素质却相对较弱,社会适应性和事业创新不足。

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乃是强有力的措施。

一、加大思想品德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艺术学校的学生年龄大致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肃校风校纪,并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日常活动中去。第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成立德育委员会,由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学科设专职支部书记主抓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第三,活跃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使学生有进取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第四,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遵守纪律的观念、文明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强化文化课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第一,要调整课时比例,细心研究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在遵循文化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不同,调整文化课程比例。目前,艺术类中专多采用全日制普通初、高中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时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科学地精选、取舍,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文化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二,注重教研,探讨艺术学校文化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组织文化课教师参加“新大纲、新教材”及各种教学改革研讨会,定期到重点中学听课、观摩,积极撰写教改、教研论文,研究艺术类文化课教学如何在课时少等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HttP://

第三,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开设各种文化辅导、补习班。对文化课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对入学后文化成绩较差的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小班形式补课,使之尽快达到中等生水平;对参加高考的毕业生开办高考补习班,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升学成绩。

三、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人才质量和水平如何,关键在于学习了什么课程,从所学课程中获取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因此,中等艺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在课程体系中,根据实用、实效的原则,形成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核心、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技能服务的课程体系结构。

第二,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心里素质等。首先,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应放在首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事,更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其次,作为艺术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知识修养,同时也要具有较深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灯芯的知识传播给学生,才能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一名教师只有勤于学习、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才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追求新的目标。

第三,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要建立校、科两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学科评价机构由科主任牵头组成,学校评价机构由校学术委员会组成;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对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各学科的专业主课;并把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科主任及个人,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职、晋级及岗位工资的重要依据;还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全面素质的稳步提高。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在英文中把个性称为“personality”可译为人格。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给个性下的定义是:“个性(人格)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个性的内容包括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重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一、 学校教育主导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体育属于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外在表现,结合观察和思维活动参与的一种心理体验的活动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特殊的作用。

二、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个性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实现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充分发展。日本的前川崎雄在《体育理论》一书中说:“求得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民主的个性,人格的独立性,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协作性,以及在生活中有良好的心情,团结、公正、信任感,承认规则和规定。”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在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与体验到成功和喜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气质、智力、能力、需要、动机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关注和实现个性化培养,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发展的需要

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格尔指出:“体育不能限制,而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在体育教学中提倡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勇于对教师的教进行质疑,能够发挥潜力。在游戏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游戏知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课下创编游戏。要求所编的游戏必须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课上老师把组织权交给同学们,只在旁指导,让学生自己组织、嬉戏,以获得快乐、轻松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中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2)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得以展示。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学中,应运用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原则,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等待。提倡分层教学,异求达纲。在教学目标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在体育学习中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与分析能力;自编锻炼计划的能力;自我医务监督能力;锻炼的组织能力;利用各种条件进行锻炼的能力等。

(4)利用小集团学习,使学生不同的个性得以体现。小集团是一种自控式的教学形式。是指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集团,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利用小集团的协同关系,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并向自控学习目标过渡。

(5)设计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认同度。将个性相似的学生编排在一起进行分组教学。一般采用兴趣分组法、体能分组法、目标分组法、性格分组法、同质分组法、异质分组法等。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自我修养

当前,每年从高职院校护理毕业的学生,已经慢慢成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一支重要的队伍。高职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自我要求也能比较贴近企业的实际要求,因此被广大用人单位所接受。从2008 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合劳务市场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时过八年,如今应该可以说这项改革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延续以往的教育模式,在学校里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走出校门进入职场要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较低水平的职业素养却不相匹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即在办学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对学生进行职场认识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1、职业的内涵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从目前高职学生就业的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劳动方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往往需要相关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加强,增加了一些以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为表现形式的内容,职业的内涵也由此扩大了。

2、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有着共同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职业情感是人体对某种特定职业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职业人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地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引发强烈的职业热情,形成对职业的长久注意力,时刻关注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新信息和新技术。

二、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措施

1、按行业、组织特点确定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标准

在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标准要明确,什么标准才算是有素养,在很多国家是有标准的,把标准定下来后,就按此培养。

确定标准,让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前,规定在完成专业教育计划以取得毕业证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获得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

参照标准,明确所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学生可根据即将从事的职业所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参照所确定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能力要求,评价自身职业能力的优势与缺陷,平衡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的发展,同时可通过确定的职业能力框架为学生制定即将从事的职业标准提供指南。

按照标准,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评估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时,集中衡量通过学习之后职业素养的获得与保持情况,比衡量已完成的各种学习活动更优越。也就是说,在评估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时,应评价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职业素养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不是评价其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

2、结合专业开发职业素养教育课程

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因地制宜,可开发相应的选修课程,加强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加深对专业的研究。

3、在专业教学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

创设职业问题情境,加强职业道德训练。如通过模拟学习,可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模拟各种真实情境。有意识地了解行业的历史,激发对职业的情感体验。培养从事该行业的自豪感和意志力,由对职业的好奇转变为对职业的兴趣,由此产生对从事该工作的强烈职业情感。

在专业教学中,有些行业岗位有其特殊性,无法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职业习惯的养成因缺乏恰当的环境而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仿真环境,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这样也可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养成职业习惯。

参考文献: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0-01

新时期教学工作重点已经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方向发展,作为小学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那么作为小学教学工作者而言,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通过方法和形式创新来推动素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下的大胆创新能力。小学教育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尚小所以对待身边的事物认识水平有限。作为教师应当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经过教师因时而宜,设置情境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便不断地得到提高;其次,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下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下,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将更愿意去寻找出“奇形怪状”的美,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培养了他们想象美的能力;最后,素质教育酝酿下的德育品质。小学生的德育品质除来自于家庭以外,更多地源自于学校。而教学过程中对品牌教育的渗透则可以对学生的心灵和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保障素质教学实施之路走的更加坚实和长远。

首先,把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坚实,教师要对语文课堂教育内容做好针对性的把握工作。具体可以通过倡导自主、合作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尊重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说法,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去发掘自己疑惑的事物并努力去证实自己的质疑;还可以通过精先教法。语文教学课堂上要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所以更多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和探索;另外,还可以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多媒体教学也慢慢走进小学校园。教师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更宜于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所以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融合将更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其次,挖掘教材内容探明蕴藏思想内涵。为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所以实现语文学科内容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炼,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思想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把握学生的年龄,从年龄上寻找挖掘点。为了使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素质因素得到学生的接受,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年龄是否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真正思想素质传递给学生。对于小学教师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要保证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浅显易懂,针对高年级同学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要适中,这样才能收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成效。对学生思想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本着务实的态度,以教材内容作为依托,避免离开书本谈论。另外,带领学生从情感目标着手进行思想挖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课文并能做到理解课文,通过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中作者的情怀。在不断地指导下,学生们将会更加热爱生活,并能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发展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美。

最后,探索有效的语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现行的考试机制,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探索有效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内容综合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并不怎样,但其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出众;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不错,但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这都说明以单一的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改革语文评价内容,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着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其弊端已不言而喻。只有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才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我们不妨在学生的语文评价中,采取笔试、口试、活动中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必将受到学生欢迎。

三、结束语

探寻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使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也只有针对性和把握性的工作才能保证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施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建军,朱紫檀,江任东.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0, (03).

[2]刘芳. 试论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形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10, (04).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积极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将教学活动面向所有学生,使学生素质得到发展。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以及理念,真正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全方位培养小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奠定小学生综合素质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普及和落实素质教育。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人格,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思想,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交流,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能会得到挖掘,也真正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1]。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际动手操作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再对其面积进行总结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些数学较好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一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就会落后一些。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还会有一些后进生没有完成。此时,教师不能只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还应该照顾到没有完成任务学生的“面子”,教师可以这样评价:“看看这些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当然,没有完成的学生,你们能够坚持完成任务,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一直秉持认真细致的原则,同时还能够稍稍提快速度,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评价,不会使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感到不适,反而会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自然未来的学习兴致会更加高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向学生传递了一种思想,那就是平等、公平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二)培养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同时逻辑性、抽象性也较强,如果小学生能力具备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他们在其他学科,甚至其生活上,都会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会大有裨益。例如,有一个长方体纸盒,其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逐渐建立其数学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找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下面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①6×5×2是求出()的面积;②6×4×2是求出()的面积;③5×4×2是求出()的面积;在算(6×5+6×4+5×4)×2中,括号内部的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括号外面还要乘以2?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自己可以一步一步完成对整个题目的思考,进而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之后,利用有效的讨论,提高学生质疑能力,通过取长补短,由教师进行点拨与归纳等,结合对于学生的重视,让学生去探索,使其自学能力不断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养成,也会掌握更多独立学习数学的方法[2]。(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因材施教”就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极为推崇“因材施教”,历经了几年前的传承,发展至今。各位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普及和落实下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兼顾学科特点与学生特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发展学生学习个性的同时,逐渐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构建和谐课堂、培养数学思维、尊重个体差异等手段,奠定小学生数学基础,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本文首先明确了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具体实施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赖健新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龙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