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

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1

【关键词】欠发达;四有一创;良性互动;能力策略;权利意识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创新

2010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河北承德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基层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四有一创”社区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 有人干事。各地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居民自治选一批、公开招录大学生增一批、下派干部补一批、公益岗位聘一批,着力解决有人干事问题。引导和保障并举、培训和考核并重、服务和激励并行,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青年进入了社区工作队伍。

(二)有场所议事。按照民政部、中央组织部等10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规章的意见》要求,采取新开发小区建设一批、机关搬迁后划转一批、政府投入新建或租赁一批、原有社区改造一批的办法,千方百计增加社区用房面积,特别是在新建小区中,明确要求开发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无偿提供社区用房,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解决社区用房的同时,不断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所有城市社区配齐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备的办公设施。社区硬件建设的不断改善,为推动社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钱办事。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意见精神,市区两级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的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经费、党建经费,列入市区两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制定县区直部门和驻市单位联系帮扶社区办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四)有章理事。通过建立党支部、居委会、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单项工作委员会使社区成为组织健全、协调联动的有机整体;对党建、综治、社会保障等十几类几十项工作制定了相应制度,规范流程,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行重要事项社区党支部提议、党支部和居委会商议、党员代表审议、居民代表决议的议事方式,做到议事事项公开、议事结果公开、工作成效公评。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

在“四有”的基础上,坚持以打造文明、平安、和谐社区为宗旨,全面创先争优、争旗夺星、服务群众。

二、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惑

欠发达地区已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管理模式。但目前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并有其复杂的原因。

(一)政出多门,权责不一,难以发挥整体合力。探索形成的“组织部门抓总引领、民政部门牵头指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机制,虽被吸收写进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但由于部门之间协调不畅、权责不统一,而社区本身作为自治主体尚未发育成熟,导致能办事的不去办,该办事的不好办,自己的事没法办,难以发挥整体合力。

(二)社区工作内容职责不清,行政化倾向突出。在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下,社区管理的内容缺乏比较规范的划定,党建、计生、劳保、综治、卫生、残联、工会、妇联等十多项内容,最后都需要社区协办,而在交办过程中责权利、人财物又相脱节,导致社区组织超负荷运转。城市社区的基层组织履行了更多的政府职能,本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反而弱化。

(三)社区制度和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管理难度较大。社区制度和设施建设与居民需求矛盾尖锐,伴随着城镇化建设以及劳动者身份转化产生的大量社会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城市社区解决。居委会与物业公司协调难度大,一些小区业主委员会难以成立,甚至有些小区没有物业企业进驻,社区工作人员需要直接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四)社区服务不到位,服务内容单调,社会化程度低,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缺少集职业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

(五)居民的社区建设参与程度低,其素质和社区意识亟待提高。

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社区精神。

三、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主管理之间的协调

新形势下二者的关系应建立在对价值理念、公共利益认同一致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在处理与社区两委关系时,要从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向合作互助的关系转变,站在指导、服务的角度,对社区进行协助与监督,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的目标。二要转变政府对社区的行政管理方式,真正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提倡社区自主管理,尊重居民组织的自治权力、保障居民的合法利益和民利。

(二)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之路

要把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简化注册登记手续、实行公开评估,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积极探索并逐步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朝公益性方向发展。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能力。营造适合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优良环境,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通过制度化科学管理提高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社区建设精细化、法治化途径。借鉴全国各地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成功经验,将社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分类建档、科学管理的原则,整合区、街道、社区面向群众、驻社单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建立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管理和服务网络。探索以基层党建网格化为基础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区立法,推动社区法治化建设。

(四)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向专业化、产业化、规范化道路发展。按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类型科学划分社区服务,完善常规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化服务体系、建立志愿化服务体系、探索市场化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五)培养社区居民公民意识,倡导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的社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冀办发[2011]20号河北省委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意见》.

[2]龚维斌. 社区社团与社会管理创新[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6月.

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2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的调查研究环节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实际,就三里乡绿荫村在精准扶贫结束推进乡村振兴的过渡期间该村的接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绿荫村特色村寨建设初步调研方案,供局班子会交流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一、调研概述

1、调研时间:2019年9月-10月;

2、调研地点:三里乡绿荫村

3、调研对象:绿荫村村民代表。

4、调研方式:座谈、现场走访、资料搜集

二、主要问题

县民宗局自2014年以来结对帮扶三里乡绿荫村,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筹集资金及社会力量支持该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村级支柱产业、建设村级文化宣传队伍、倡导乡风文明等措施,该村将于2019年脱贫摘帽。鉴于县民宗局利用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对符合特色村寨建设条件的近20个村进行了打造,该村强烈要求县民宗局对该村的帮扶在精准扶贫结束后“扶上马再送一程”,在该村实施特色村寨建设,为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原因分析

(一)基本村情符合。绿荫村位于建始县三里乡北面,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三里乡集镇10公里,海拔1100--1380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森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产业发展良好。该村属于典型的高山小盆地地形,四面环山,东边与茅田东龙河村接壤,西边与三里乡中坦坪村接壤。该区域水沟纵横,水源较多,河道常年流水。该村现有耕地面积1055亩、山林面积5103亩。村级主导产业为金果,发展种植面积为300亩;茅三公路(乡道)贯穿全村,组级公路已硬化6.5公里,到组公路硬化率为70%。全村安全饮水分为集中供水和分散水池供水,其中该村4、5、6、7组属集中供水;1、2、3、8、9组通过因地制宜修建水池供水。全村9个村民小组,242户848人,全村劳动力428人。该村地形独特,形成了一个有山、有河、有产业的山水组合型生态村落,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及生态旅游观光价值。该村民房集中,产业兴旺,生态良好,乡风文明,又是丝弦锣鼓研习与民族舞蹈氛围浓厚的村落,民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具备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的条件。

(二)原则政策符合。国家民委、省人民政府要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特色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把特色村寨建设的特色民居建设、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生态保护优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与民族团结进步等建设内容结合该村实际统筹安排实施,推动该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文件可据《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2年4月6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7年10月14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8〕72号);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意见的通知》(民委发〔2013〕240号)。

(三)建设要求符合。(1)推动特色村镇实现保护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特色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位一体”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保护与修缮,保护营造技法、建造技艺和传统建筑风格,保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村镇风貌,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修缮,旧民居改造注重保持民族传统建筑风格,新民居设计建设尽量融入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符号,体现民族特色。

(2)改善特色村镇人居环境。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整治行动。加快特色村镇道路建设,提高建设质量,重点解决特色村镇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村内便道硬化。加强特色村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式供水。加强特色村镇农网改造,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提高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率。统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强消防、污水处理、防洪、防震、便民利民商贸网店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动改厕、改圈、改厨。建立健全村镇设施管护、环境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管理制度。

(3)提升特色村镇综合实力。按照全面推进、重点打造、提升效能的思路,加大特色村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共享城镇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推进特色村寨就地城镇化。推进特色村镇与精准扶贫工作、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的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加强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综合实力。

(4)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运用现代技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力度,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文艺作品,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质量,切实培育民族文化精品。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旅游景区。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调研,不断推出优秀文化研究成果。继续加大民族古籍的整理、研究力度,出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民族古籍整理成果。

(5)推动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多彩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形成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新高地。以现有特色村寨为载体,建设民族文化标志性工程及民族民俗文化场馆。培育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建立民间艺术人才资源库,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挖掘和创新民间文艺、民俗礼仪,壮大民族民俗传承表演队伍,深度融入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创建一批民族民间生态文化保护区,创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方式,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充分挖掘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史诗、音乐舞蹈等文化资源,创作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舞台剧及广播影视节目。

四、建议措施

(一)编制规划先行。结合该村高山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人居环境条件、山水林田布局、基础设施现状、特色支柱产业、民族文化氛围、乡风文明基础等因素,编制特色村寨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与驻村县领导许刚衔接,可争取华农大园林规划方面的专家技术支持)。

(二)五措并举。

(1)特色民居改造:鉴于该村4、5、6、7四个组在小盆地的平坝集中连片分布茅三公路两侧,区位优势明显,而且民居建筑风格、装潢层次相差不大,可采用奖补方式进行适当地添加土家族民居特色元素,在房屋侧面外墙进行民族彩绘修饰;对于1、2、3、8、9组的分散式民居采取个性点缀装饰,结合房屋周边生态环境与交通状况综合整治修缮,充分彰显民居特色。

(2)特色产业布局:结合县民宗局帮扶的长期收益型金果产业300亩,成立金果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金果林下实验性发展短期收益型矮杆经济作物盐藿50亩,平坝周边靠山林地块可适当发展长期收益型高山核桃;经与武陵山良繁中心李登朝衔接,可结合该村实际发展其他花卉林果品种;通过人居环境改善与实施绿色生态美化亮化净化措施,可因地制宜,选择以刘勋才、王其轩为代表的特色庭院较突出的两户作为试点开设农家乐或民宿,作为该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精心打造。

(3)特色文化发展:结合该村现有的丝弦锣鼓队、农村文化表演队,从技术培训、器乐配置、统一服装方面予以支持;结合邻村从事民歌搜集整理及排练的人力资源优势,在该村开展民歌传唱、演绎、培训,有计划分步骤打造民歌特色村寨;结合村村通广播和村委会KTV以及网络等载体,制定村级文化宣传教育及科普方案并组织开展村级文化赛事,积极传播乡风文明正能量;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推介绿荫村生态宜居宜游特色优势资源,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打造绿荫村生态网红。

(4)人居环境整治:一是结合该村平坝区域水沟纵横,水源较多,河道常年流水情况,沿3公里主河道进行河床清理、构筑溢水坝、沿河1.5米游步道建设、沿河特色太阳能灯安装、沿河道名族特色文化宣传栏设置;二是打造民族文化农村大舞台、建设生态文化活动广场、新修绿荫村民族特色牌楼和六角亭一座;三是分布实施村级主干道升级改造和组级路、入户路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四是对该村34个垃圾桶实行专人负责并监督村民垃圾入桶,加强三格化化粪池修建的宣传教育,提高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率;加强禁止露天秸秆焚烧、禁止燃放鞭炮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五是通过庭院绿化方式在聚集居住区门前以及金果产业林地边界规划布局条块式的花圃、点缀式花坛等花木绿植;加强现有村寨太阳能路灯及路灯广告牌的管护、修缮;经常性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宣传、大比武活动,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