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文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1

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翁卡同志作了全面的工作总结和部署。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的思想保证,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努力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定位更加准确,坚持融入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服从于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展示了自身作为和形象;载体更加活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涌现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合力更加集聚,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方方面面协同运作的格局不断完善;实效更加明显,这些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逐步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氛围,这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结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支撑也是分不开的。

在新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市第三次党代会把建设“文明*”,确定为今后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意识层面的工作,作用和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面临的“矛盾凸显期”,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意识复杂化、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有关。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正确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以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从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始终盯住一个“实”字,从*实际出发,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一、虚实结合,促进和谐

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谐风气的培育,虽然表现为人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但简单的灌输教育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整个社会实践,做到虚实结合,虚功实做。首先,要有实在的切入点。要紧紧围绕推动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在“一点一线一重心”发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新农村建设、开展创业竞赛、改善投资环境等发展重点中,努力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思想氛围,体现精神文明的动力和支撑作用。其次,要有实在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要选择百姓关注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具体问题,坚持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抓实抓深创建载体,尤其是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军民共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增强针对性、提高融合度,根据各地各部门的特点和职能,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使创建的过程成为营造发展环境的过程,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过程。再次,要有实在的落脚点。要把能否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是否群众满意、公众认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衡量和评判标准。无论县市还是部门,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是不是先进,不单要看抓文明创建的力度和效果,还要看参与全市工作大局的积极性,看完成党委、政府部署任务的主动性,两者不能形成大的反差。精神文明考评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真正反映出文明的程度。

二、好事做实,坚持为民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和目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方面。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力度持续加大,惠民政策持续出台,给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内涵、提升作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面向群众,从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各项活动,多建设群众普遍欢迎、方便实秀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如公益性文化项目推介、农村文化解“四难”、经常性“三下乡”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更加注重服务群众,紧密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履行,不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宣传思想、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平安建设”、诚信建设、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真正在创建活动中体现服务群众、为民惠民。要更加注重帮助群众,通过城乡“互动联动”、文明共建、连片创建、村企携手等形式,推出一批群众反映较多、受惠面大的实事好事,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众,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总之,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帮助相结合,讲道理和办实事相结合,努力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长期坚持,点滴积累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2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

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煤炭企业 精神文明 建设

一、精神文明建设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煤炭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煤炭企业要发展,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有一支技术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好的职工队伍,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句古话叫“安居乐业”,职工要“乐业”,首先必须“安居”,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使大家真正“安居”的环境,从而使广大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汇集强大的发展合力。

第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能发挥最佳效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成功者。市场经济与企业之间各种因素的竞争,人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不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煤炭企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煤炭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发展后续资金不足,这在煤炭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部分煤炭企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少、落实少,致使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使企业逐渐失去发展的机遇。

第二,煤炭企业职工素质良莠不齐。由于行业性质所限,少量职工素质低,技能水平差,造成一些领域特别是安全压力、成本管控等方面人为因素增大,安全管理难度大、经济运行质量低,使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信誉度。

三、煤炭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所采取的方法

1.注重员工道德的教育,确保价值观正确。煤炭企业要想使得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员工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并且还要确保员工的价值观正确。煤炭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以及思想是否先进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提高煤炭企业在社会上地位的一项有效措施。加强煤炭企业员工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确保员工价值观正确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煤炭企业相关部门要定期的开展一些有关以道德教育为主体的活动。相关道德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时刻突出企业员工道德素质。员工在接受相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第二,煤炭企业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的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煤炭企业开展相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正确的认识清楚企业员工道德教育的主体。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活动当中,煤炭企业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生产实践当中的相关活动,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加强道德教育的积极性。

第三,煤炭企业在对企业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使得企业党员干部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企业的党员干部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真正的提高整个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那么党员干部必须充分的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严格的规范自身的言行。总之,煤炭企业要想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那么首先必须对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确保员工价值观的正确性。

2.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工作。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工作是确保煤炭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一个有效措施。煤炭企业做好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煤炭企业在对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将新型人物与以前企业的老员工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时代感能够得到很好的突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的新员工继续传承企业老员工的一些优秀的工作作风,以此来提升企业员工为自身企业献身的精神。

第二,煤炭企业在对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过程当中,一定要使得企业的领导与企业的员工进行很好的结合,做好认同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煤炭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般都是由企业的相关领导来进行最后决定的。这些目标要想真正的实现,那么必须让煤炭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清楚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员工在认识清楚企业的发展目标之后才会更加明确的进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注重企业内典型人物与企业外部典型人物的宣传工作想结合。煤炭企业在对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的过程当中,除了宣传本企业的一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之外,还要将全省以及全国相关典型人物的事迹在企业进行大力的宣传。企业员工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才能增强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总之,加强企业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工作,是确保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

3.注重员工待遇的提高。煤炭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得自身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以此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生存。因此,企业在发展自身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多听取一些员工的要求,然后尽最大可能的满足企业员工的要求。煤炭企业在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之后并且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一定要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待遇提高。员工的待遇提高真正的得到了一些实惠之后,将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煤炭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吴海林.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4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推进创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办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由综合秘书处负责本办精神文明建设有关工作,并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规范化学习型党支部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本办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本办精神文明建设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自查、年终有总结。在年初制定本办支部理论学习计划时,就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列入其中,使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理想有道德,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一位好公仆。党建工作规范有序,“”制度健全,坚持每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团结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作风民主。

(二)健全管理制度,优美工作环境。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制定了学习制度,综治、平安建设、上下班、财务、值班、来访接待、车辆管理及使用、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党员活动日、党内监督、民主生活会和廉政制度。二是强化民主管理,推进本办党务、财务公开。三是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平安单位工作。制定综治平安建设措施,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轨道。全面提升工作环境优美和服务规范高效工作,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和“创先争优”双服务活动未载体,开展市农办领导班子及有关处室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切实转变本办机关及干部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5

2020年,XX区按照“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域宣传”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揽,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上健康发展,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一、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一)网格包保不懈怠。继续按照《XX区2020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区网格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参与帮助包保社区网格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点位达标不反弹。继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标准(2020年版)》,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进行常态化包保,定期对包保点位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着手整改,建立点位包保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所有点位都有人问有人管,确保点位随时处于达标状态。

(三)志愿服务不打烊。由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及社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执勤交警,针对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乱穿马路、随意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四)宣传发动不停歇。区深文办督查组定期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继续在“文明同行·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以文字+短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曝光;区属各媒体平台持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别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力度不减,深文热度不降,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

同时,将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坚持构建全员参与体系、全域文明矩阵、全民创建网络、全时宣传格局,打造优良秩序;创新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优美环境;优化交通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守护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净化市场秩序,注重旅客体验,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认真总结,及时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资料汇编及工作亮点材料汇编已完成编制并如期报送。

二、稳扎稳打,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XX区2020年“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8+N”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创建省级文明镇3个(其中板桥镇已申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市级文明镇3个,区级文明镇2个,文明镇创建占比100%,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1个,区级文明村44个,文明村创建占比达88%,预计2020年底,文明村镇创建比例达100%。

三、久久为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根据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对照省、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区级文明单位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发动辖区内区级文明单位复查及各行各业单位申报,将辖区内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区级文明单位创建。通过上报材料,初步筛选、考察走访、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等环节复核评选出区级文明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XX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省文明单位5个、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14个、区级文明单位30个。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预计2020年11月完成复查考评工作,并将在年底进行表彰。

四、绵绵用力,认真做好文明家庭评选

(一)开展标准化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文明家庭出发,形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氛围。创新推出“五有”“6+N”标准化创建品牌,结合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方案》,发动全区家庭积极参与评选,2020年申报省级文明家庭 户,获评1户。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4户,市级文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97户,镇(街)级文明家庭1500户。

(二)开展示范化创建。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培育良好家风等为目标。积极认真打造XX区大连路街道成都路社区和XX区板桥镇板桥村两个文明家庭示范点,目前已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并且稳步推进开展活动。

(三)开展成效化创建。一是榜样引领有示范,通过鼓励文明家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创建,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二是凝聚群众有突破。架起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建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式开展工作和活动,逐步形成了一种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居民对文明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村(社区)综合满意率提升5各百分点,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创建过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目标,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贡献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更加凝聚积极向上,文明进步和谐氛围。

五、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文明校园创建,我区各级文明校园共58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1所(XX区第十三小学)、省级文明校园1所(xx航天中学)、市级文明校园15所、区级文明校园41所。

(一)强化领导。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上实行“五个纳入”,纳入全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印发转发《xx区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评估细则》等文件,确保目标任务、责任主体、项目经费、考核督促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学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两个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制定文明校园八标准(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德育阵地、教师队伍、特色课程、活动文化、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质。

(三)强化教育。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通过设置永久性公益广告、经典朗诵作品征集、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彬彬有礼xx人。

(四)强化宣传。在聚焦XX、903频道等区属媒体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全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措施等,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区级先进评比,择优往市级,省级、国家级报送,2020年共计表彰了区级“三好学生”1040名,优秀学生干部220名,先进班集体200个,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对广大师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在全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目标管理考核中扣除贯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级报送文明校园的资格,督促学校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六、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制定《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展示阵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阵地资源。认真学习借鉴赤水、清镇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内容、有工作资料)打造文明实践场所阵地,在50个社区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

(三)开展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义务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群众喜乐闻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少年宫2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6所,贵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7所、市级财政支持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所,市、区财政支持的社区少年宫1所,实现全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受益学生30000余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我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场地落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全区共落实乡村少年宫专用多功能室300余间,落实室内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用于科普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操作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 、用于文艺训练、展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等场地。

(二)抓设备落实。指导各项目实施学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通过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添置书画用品、音乐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相关活动器材,少年宫的各项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三)抓人员落实。在动员学校积极发展现有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的同时,鼓励各项目实施学校积极聘请校外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活动的文体骨干、先进人物、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目前,全区共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并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民间艺人15人,聘请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协会的会员23人,并面向社会招募各个活动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抓活动落实。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在全区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2020年9月,XX区承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举行“送一盏月亮给祖国”主题作品征集展,收到来自全区中小学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乡村少年宫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周六和寒暑假,开设“兴趣爱好班”、“四点半学校”、“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航天小学本着“沐浴活动阳光、享受活动阳光、和谐健康成长”的办宫理念,开展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活动,共设活动项目24个,十三小学在正常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项目的基础上,到裁缝店收集废旧布新开设布贴画活动项目等,XX二小少年宫注重寓教于乐,在美乐思维空间中开设科学类项目共计7个,包括声、光、电科学体验室、STEAM、机器人作坊,航模、校园电视台节目采编。

同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宫一档”的要求,及时对各项活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项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详细记录,形成了详细完备的档案资料。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本年度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态长效化管理有差距。虽然已经部署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但在动态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问题容易反弹,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二)议事协调机制健全有差距。虽然XX区文明委早已建立相关机制,但仍有制度规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将文明创建情况真正与各单位奖金绩效挂钩,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

精神文明建设范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当前农村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坚持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新思路。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是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在县,基础在乡镇,组织实施在村。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二是探索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应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应亲自抓政策制定和工作部署,亲自进村入户抓示范引导,认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育新农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水平。通过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其次,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通过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第三,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坚持重在建设,加快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文化服务下移,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丰富农村文化活动;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文艺院团送文化产品到农村,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农村文化产品;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挖掘和传承特色民间文化,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贴近农民群众、长期扎根农村的乡村文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