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1
(1)建立推进和评价组织:本公司组建专门的卓越绩效推进办公室来进行专项的推进工作,综合协调机构设在公司办公室,也有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卓越绩效推进办公室。我们的跨职能项目组由9人组成,包括公司企业管理、发展与规划、市场与营销、质量与技术、生产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的领导或骨干。
(2)自评员培训:公司除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以外,还培养了一批自我诊断评价的骨干,即自评员,培养对象主要是跨职能项目组成员。我们主要采用请外部专家进来培训的方式,但也采用派出去参加外部权威机构举办的自评员培训班的方式。至今公司有12人分别获得了宁波市卓越绩效管理自评员、见习评审员、评审员证书,为企业有效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建立了一支自我诊断与评价的骨干队伍。
(3)撰写“组织概述”:卓越绩效评价从组织概述开始。由于组织概述是组织的一幅快照,显示组织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撰写组织概述是有助于组织关注其关键过程和结果,识别出关键的潜在差距。当从中识别出问题或不足时,就可以直接指定并实施改进计划”。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企业发展的历程,提炼出企业文化提纲,进一步确定企业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并由此来撰写“组织的概述”。
(4)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进行自我评价的准则和合适区域;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项目组为主体,选择自评师建立自我诊断评价组;制定自我诊断评价计划,包括评价时间、场所、评价内容和评审分工安排。
(5)实施自我评价:自2012年起,我们开始建立了完善的卓越绩效自评机制。每年依据《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标准和遵循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评分指南,制定了自评计划,并按自评计划逐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与评价。根据模块,从总经理开始,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别撰写自评报告。充分运用SWOT科学分析方法,识别企业目前和将来优势和挑战,确定改进机会和顺序,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与措施,最后提出综合性的自评报告,附上详细的评分表。
(6)制定并实施改进和创新计划:在完成自我评价之后,展开自我评价汇报会。组织向高层领导报告自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讨论公司的重要优势与改进机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实施跟踪改进。如我们通过客观的自评诊断,及时发现公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地看到“公司制定的战略太‘单薄’,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不够细化,品牌和信息化建设欠深入”等弱项。为此,我们制订了具体的措施进行改善和创新。持续的改进,驱动了公司经营成熟度的稳步提高。
(7)“学习循环”与政府质量奖的申报:近几年来,我们依据上述模式中的第四至第七步的完整学习循环过程(评价、改进、创新、分享),经过多次循环,公司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得到明显有效提升。同时,还对自评方法本身进行了评价和改进。与此同时,公司相继进行了政府质量奖的申报工作。
2组织自我评价与追求卓越方式
由于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评价,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部分,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部分,以方便、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我们充分把这两部分相互关联的评价方法进行有效应用。初期我们自我评价仅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获得了感性方面的评价结果,后来我们在实际评价中采用了定性与定量联合使用的方法,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得到了全面科学的展示。同时,我们通过借鉴第三方评价(政府质量奖评价)的方法和结果,结合自我评价活动时,获得的就如何开展高质量自我评价的经验,深切体会到:“自我评价是组织自觉地采用某种标准,对其活动和结果全面、系统、定期地进行评审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追求卓越。自我评价强调的‘自我’,即组织是进行评价的主体,具体可采用‘一步到位’式和‘循序渐进’式来进行”。而我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主要采用“一步到位”式进行。
(1)“一步到位”式:对于经营管理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组织,可以直接采用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全面的评价准则和评分系统,进行系统的评价。
(2)“循序渐进”式:是对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又担心《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学习与贯彻太复杂、太浪费时间的组织所采用的一种常用方法。初期可以通过撰写“组织概述”,对组织进行一个快速、概括的评价,确定组织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出关键的潜在差距(例如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直接指定并实施改进计划。其后,再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简易评价表(如卓越绩效评价表)在组织内部进行较深层次的评价。当组织的经营管理比较完善、成熟时,再全面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及其评分系统进行整体、系统的评价。
3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收获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括三大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其中,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为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公司自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严格遵守《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建立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1)多途径创优质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公司通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进,更加重视品牌的建设与培育,以品牌拓展市场,走一条以质量创牌、技术创牌、知识产权创牌的经营之路。运用各种宣传工具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宁容牌”产品的荣誉感,增强品牌意识,使争创名牌成为每一员工的自觉行为;确立公司技术中心的优先地位(如人才、设备、场地等资源的优先配备),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开发,加大投入力度,以减少能源、材料消耗、增加技术含量,积极开发市场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的新品(如绿色能源电容器等),确保企业旺盛的创造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公司的产品在全面达到GB3667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特别是美国EIA-456、日本JISC4908和欧洲EN61048的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使“宁容牌”电容器在国际市场上达到日本日立公司的质量水平要求;生产的高温灯具电容器通过美国AEROVOX公司105℃2000小时的寿命试验。经过多年的执着追求,“宁容牌”电容器相继获得了浙江省名牌产品、宁波市知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也得到顾客的广泛好评。目前“宁容牌”电容器已成为国内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行业中具有规模产量和悠久的著名品牌。公司总经理被评为:“2013品牌宁波年度杰出人物”,公司荣获“2013年中国电器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企业”称号。
(2)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公司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提炼,最终形成了“诚、容、专、开拓者精神”的企业文化。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通过多种方式和载体的宣传、贯彻后,公司企业文化已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合力。同时,为公司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建立了系统的公众隐忧预见和应对机制,通过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更加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将参与和组织各项公益活动作为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公司2013年10月在遭受严重水灾损失的情况下,还向余姚灾区捐款。公司组织志愿者多次进行维护交通秩序、参加食品安全监督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承担良好社会责任的意识。
(3)树立了“大质量”的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我们对卓越绩效管理的精髓有了更新的理解,建立了使企业走向卓越的“大质量”过程管理体系,即“用体系管控过程,用过程管控结果”。引导我们不再局限于狭义的产品质量概念,而系统地对企业的理念、行为、方法、结果进行梳理,集中精力去找到相对于标杆企业、竞争对手的优势和改进空间,制定改善方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4)积极开发新品,加快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公司:“品牌运作、营销建设、先进制造链、科技创新”四大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为一个生产交流电容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中心根据市场走访、调查,通过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国际最成熟的先进制造设备优势,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开发了风能电容器、大容量直流储能电容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开发了一批应用于坦克等军事设施的电容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40项。近年来,公司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有5个。同时,公司技术中心攻克了一大批技术难题,成攻掌握了核心技术———安全膜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投放市场的产品呈现出价格低、性能优、质量稳定可靠的高性价比的优势。公司现有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省级研发中心。
4我们的体会与感悟
近几年来,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荣誉,而是实实在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正、经营结果’七个方面得到变革与提升”。所以,我们认为“:要取得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良好效果,关键在于企业如何选择和使用。使用得当,能促进企业人员技能提升、管理升级和战略目标实现,使用不当,劳民伤财不说,还可能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据我们所知,国内很多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之所以不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导入程序不科学,以至于基础薄弱,导致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不适用或者无法推行。当然我们也知道:“科学合理的卓越绩效导入程序虽然不能保证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成功运行,但是规范的程序可避免出现遗漏、错误,为卓越绩效管理正确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经过了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我们认为:“企业引入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必然希望解决某方面的问题,企业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多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弱项方面的问题,而实际上,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弱项,必须找到根源。只有通过全面的诊断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进而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卓越绩效管理方法解决以及选用何种模式解决”。第二步、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基础工作。我们认为:“任何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以一定的基础作为支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尤其如此,如果支撑体系的基本条件不存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必然无法正常运转”。自我们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工作以来,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
(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对《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的学习,我们知道:“战略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导向,战略目标不清晰,卓越绩效管理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虽然对于我们公司而言,起初尚没有完善的战略体系,而且短期内似乎也难以建立系统的战略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即公司通过对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明确当年年度经营目标和重大工作计划,为卓越绩效管理指明方向,然后逐步加强战略管理。经过不断循环,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
(2)梳理工作职责:在卓越绩效管理实践中,我们清楚知道:“工作职责是企业内各部门、岗位为完成企业目标而承担的各项任务的结合,卓越绩效管理中的评估环节是基于工作职责划分对各部门、岗位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衡量”。为此,我们在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时,对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梳理。在梳理职责时,我们采取至上而下分解、再之下而上补充的方法进行,即首先将企业的主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明确,然后将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到一起,就主业务流程所涉及到的工作任务明确划分到各部门,然后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将部门工作职责分解到各岗位,各岗位任职人员结合现有的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部门工作职责,最后形成了一本实用的《岗位说明书》,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有效考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建立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在推进卓越绩效管理的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挖掘和提炼了一批“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企业精神”等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广泛认可,正逐步形成了基本信念和认知。而形成的这种信念和认知,对全体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和指导作用,已显现出良好的效果。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2
关键词:采油厂;岗位绩效;考核管理
岗位绩效考核是月度工作日内所作出的工作业绩作为单位的评价的基础,考核者根据员工个人及所在部门设定的“任务卡”,通过测评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质量标准等分析员工的责任感、纪律性,工作技能、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做出考核。
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利于考核者了解被考核者真实的想法,并详细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环境,珍惜被考核者的诙成果。根据被考核者的缺点和问题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或对原有发展计划进行调整,对员工的晋升和培训发展提供依据。
层层分解绩效目标
工作任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决定着考核的实效。因此,企业围绕整体工作目标和经营绩效,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为各部门及所属员工提供制定月度工作任务的依据,使大家的工作有明确目标。
例如:厂年初将原油生产任务确定后,会根据各单位部门所属业务按总年度和月度为指标量化分解下去,根据完成与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而各单位部门又会根据所属岗位的不同分解制定目标和考核指标,采取月度统计、季度分析、年度奖惩,从而激励和带动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指标。
建立工作任务卡,任务卡中有明确的任务内容,拟完成的时间,需协助的部门和个人等,个人将任务卡建好后,负责人要根据是否与部门的任务以及企业的最终目标相一致来对个人工作任务进行审核。
明确岗位考核标准
各部门负责人科学地进行工作分析,充分了解本部门员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根据个人制定的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考核,使考核内容和员工的岗位紧密结合。最终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测评员工的整体表现。
员工月度考核表中,“自评分”栏由员工填写,“部门评分栏”由部门负责人填写,“评定分数”栏由主管领导填写(均填写具体分数)。每月5日前由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员工考核结果交主管领导审批。自评分为部门对当月工作的自我评价,仅作为分管领导的评分参考。考评分为分管领导对该部门当月考评的最终评分,本表每月5日前随员工的绩效考核表一起上交。
员工考评得分=月度工作考评得分*70%+月度综合表现得分*30%,以主管领导最终评定为准。
建立沟通卡透明测评,在“两测评”考核表中,都有自评分一栏,促使大家“回头看”总结一月工作,并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上一层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以沟通卡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相互学习的依据,更有效地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也使得上级的测评更客观准确。当对公布的考核结果有异议时,也通过“沟通卡”的形式进行申诉,并将处理结果向大家公示。
形成体系稳固效果
为做到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坚持“闭环管理”的原则,形成考核体系,依据每次的考核结果及时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及改进方向,时刻提醒员工增强自主意识。同时把奖金提出一部分作为基本奖,在基本奖的基础上按岗位、职称、出勤、奖罚,还有每个人的绩效考核总分按比例进行计算,得出实发的奖金数,这样既照顾了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的付出,也充分体现了绩效考核的意义。
年终汇总考核实效
到年末,将每月考核资料进行汇总,得出员工一年来的工作表现和评价各部门一年的工作优劣,形成一年绩效考核的全貌。管理者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地对所管理的人员、部门进行评价,对员工个人的发展方向、职位晋升、岗位调整、先进评选等做出准确分析,也对各部门的工作方法,长远计划做到有效指导。对长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真正解决顽疾。员工个人也对自己一年的表现有个全面的了解,用以指导对个人发展目标的确定和工作计划的调整。
岗位绩效考核管理,推动员工强素质、精技能、增干劲、促生产,使人力资源发挥更强效力,形成共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强大合力,保障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大发展。
参考文献: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3
1.绩效经理人概述
1.1绩效经理人的定义
绩效经理人由国家电网公司创建并广泛应用,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员工和团队绩效,并通过观察、辅导、反馈以及提供资源,使员工能力素养持续提升的直线经理人。对A公司而言,绩效经理人指公司所属各级组织(公司本部、基层单位所属部门和班组)负责人。
1.2绩效经理人的行为特征
绩效管理人是推动绩效管理实施的中坚力量,既对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又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确保公司整体绩效目标与员工个人绩效目相一致,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提升绩效经理人的能力素质及工作热情,对企业战略目标落实和员工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根据绩效经理人的具体工作,可将其职责归纳提炼为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目标制定、沟通辅导、过程管控、绩效评估、结果反馈和员工培养。笔者认为优秀的绩效经理人应具备以下行为特征:
在目标制定方面:具有全局观念和以人为本理念,能够兼顾公司业绩目标和员工个人成长,科学制定部门和员工绩效计划。
在过程管控方面:能够知人善任,向员工合理配置资源并适当授权,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对工作任务过程中关键节点有效把控,及时纠偏。
在绩效评估方面: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制定员工考评规则,依据个人业绩和贡献度对员工进行考评打分,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热情与动力。
在结果反馈方面:及时向员工反馈绩效考评结果,就存在的问题和工作表现与员工进行沟通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员工培养方面:具有员工“成长导师”理念,将员工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目标都作为自己应思考的问题,乐于与员工沟通交流,帮助员工分析成长目标和路径。
在沟通辅导方面:能够关注员工工作任务推进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员工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在提出要求的时候耐心听取员工建议。
2.建立评估体系
鉴于绩效经理人的以上特征及绩效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笔者以促进公司发展、帮助员工成长为导向,以推进“绩效评价向绩效管理、绩效沟通向绩效辅导”转变为目标,围绕绩效经理人履职“行为转变”这一着力点,建立了全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共包含“一三六”绩效评估模型、调研问卷两大部分。通过实施测评,一方面深化公司各级绩效经理人履职评估的认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提升公司绩效管理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广大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思想认知,激发动力与自尊,培养意识和责任,打造一支努力担当、能力胜任、高效协同且得到充分授权的员工队伍。
2.1“一三六”绩效评估模型
所谓“一三六”绩效经理人履职成效评估模型(见图1)是指“一个目标、三级行为、六项职责”,即以评选优秀绩效经理人并提出反馈为目标,设立三级绩效行?槠拦捞逑担?考察绩效经理人在六大项核心职责的履职成效差异。
三级绩效行为评估体系(见图2)是基于绩效经理人的职责,对其行为特征进行归类分级,形成一套行为特征评估体系。以总体履职行为作为一级行为特征,以六大核心职责作为二级行为特征,以六大核心职责的细分职责作为三级行为特征,全面、系统地考察绩效经理人的履职成效。
2.2设置调研问卷
在确定三级绩效行为评估体系后,需要依据第三级行为特征,进行具体题库的设计。在此过程中,一是要做到评估点的全覆盖,确保各行为特征与测评题目对应关系。二是明确每道题中的各选项的分值。
目前,依据已有的16项三级行为特征,共设计了50道题目。考核者可根据阶段考核的不同侧重点,对题库内的题目进行差异化组合,形成具有针对性内容和不同测评路径(如自评与他评)的调研问卷。
3.实证研究
3.1调研实施概况
A公司针对本阶段重点考察的九项三级绩效行为,从题库中有选择地抽取了12个题目,形成本轮测评的问卷(满分100分),以公司本部为试点,开展了2017年度第一次绩效经理人履职成效测评。本次测评覆盖22个部门,目标对象共62人,其中部门正职22人,部门副职40人。测评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部门正副职分别填报自评问卷,进行自我评价;副职以下员工填报他评问卷,对部门正副职履职成效进行评价。据统计,本次测评共发放1040份问卷,收回1040份,其中自评64份,他评986份,问卷100%收回,经过效度、信度检验,数据有效可用。
3.2绩效经理人履职成效数据分析
本文从整体履职成效差异、三级绩效行为履职成效差异、正副职履职成效差异、认知差异四个维度,对绩效经理人的履职成效进行分析。
3.2.1 整体履职成效差异
据统计,本次测评最高分为92.70;最低分为70.33;平均分为85.50。其中,履职优秀(90-100分(含))的绩效经理人共9人,占比15%;履职良好(80-90分(含))的绩效经理人共58人,占比77%;履职不甚理想(70-80分(含))的绩效经理人共5人,占比8%;履职不合格(60-70分(含))的0人。
3.2.2 三级绩效行为履职成效差异
据统计,九项三级绩效行为的整体平均得分为6.83。其中,沟通效果、适当授权、公平公正、知人善任等各项职责的平均得分高于整体职责平均得分,表明绩效经理人在这些职责方面履职优异,需进一步保持。科学决策、辅导帮助、绩效反馈、答疑解惑、培养提升等各项职责的平均得分低于整体职责平均得分,表明绩效经理人在这些职责方面履职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进一步改进。
3.2.3 部门正副职履职成效差异
在整体履职成效方面,部门正职的平均得分为86.27,副职的平均得分为85.07,表明部门正职的履职成效整体优于部门副职。其中,部门正职在科学决策、适当授权、公平公正、科学决策、绩效反馈、辅导帮助、答疑解惑、培养提升等职责上,履职优于部门副职;在知人善任方面履职略逊于副职。
3.2.4 认知差异
所谓的认知差异是指部门正副职自评得分与员工他评得分之间的差值。认知差异可用来分析绩效经理人与员工之间的认知是否一致。
据统计,部门正职认知差异较大的职责为培养提升、辅导帮助,反映出正职仍普遍仅仅关注部门业绩,未牢固树立员工“成长导师”意识,对员工个人能力和成长需求认知不足,仍需在这两项职责上力求认知提升,以更好地履行职责。
部门副职认知差异较大的职责为绩效反馈、辅导帮助。反映出副职与员工的沟通更多停留于简单告知考核结果和工作方法,而缺少对于开拓思路和提升工作技能的辅导。部门副职仍需在这两项职责上力求进步,更好地履行职责。
3.3绩效评估结果应用
经过数据分析,本次测评共筛选出9位优秀绩效经理人,他们能较出色地履行各项职责。同时,也发现绩效经理人在科学决策、辅导帮助、绩效反馈、答疑解惑、培养提升等职责方面普遍存在履职不足的现象。
由此,我??制定了绩效经理人履职成效测评个人报告,对其总分排名、履职有待提升的职责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
在制定员工个人成长目标与安排工作时,您应科学考察员工能力,兼顾部门业绩目标和员工个人成长需求,在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您应主动关注员工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对重点环节主动耐心辅导和帮助指导,不仅进行思路性讲解和启发,还应对当前问题告知具体的解决措施,帮助员工提升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在管控任务进程时,您应适当、合理授权,但兼顾关注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以突出重点的过程管控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在开展绩效评估时,您应根据事先公开的考评规则,按照员工的业绩情况、对部门贡献度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情况,公正确定考核结果并主动向员工进行反馈,对存在问题进行辅导,并在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改进计划。
在帮助员工成长方面,您应牢固树立员工“成长导师”意识,将帮助员工确定成长目标和路径作为自己的履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修正沟通辅导方式,采用适于员工接受的方式推进双向沟通。
在修正认知差异方面,您应进一步加强与部门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期望,实现双方对履职标准及要求上的认识一致,提升行动协同性,将绩效管理执行更加到位。
4.结束语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4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 标准化管理 科技管理
世界在前进,我国在改革。社会要发展,中国要创新。“创新”在中国大地上肯定是一个高频词,也是一个时事热词,足见创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党的十七大,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又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无论是中央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均表明科技创新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又对管理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主要关注于研究产出指标,而忽略了对科技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所以,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一套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标准化的管理规则,并进行政策设计,对科技创新运行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概念界定
标准化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领先企业的重视。为清楚阐述本文观点,现把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加以界定。
科技创新。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的原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指制定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本文指的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通过制定规范,形成标准,引导企业对自身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的评审进行监督。是一种新的科技管理方法。
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设计
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标准化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均未有针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性指导方案推出。
本文提出的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系列政策,采用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的标准模式,从组织建设、制度建立、投入管理、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研发成果、技术改造效果、创新培训活动、运行绩效考核、企业自评、专家评审、标准化级别认定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它以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有关政策和要求为指导,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第三方评审评价和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并可持续改进和提高管理绩效。
该系列政策,通过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简称《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简称《考评细则》),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及其运行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和考评定级;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简称《评审办法》),指导评审工作和评审专家管理。评审时,评审人员据此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进行指导和量化考评,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
2.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
科技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应联合国家层面的推广标准《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政策,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起自身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标准《规范》应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由科技部提出并归口。建议由科技部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标准化管理、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起草制定,并请尽快、试点示范、推广。《规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要素:
2.1.1 创新组织
企业应建立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负责人职责、组织机构建立、研发机构建设。
(1)负责人:企业中主管研发的负责人是本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落实研发的各项工作和基层科技创新责任制。
(2)组织机构:企业应设置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负责国家法律法规(如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企业所得税法、合同法等)、科技政策(如技术创新、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等)、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的收集、识别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产品设计开发、技术研发、工艺方案制定,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技能培训、操作规程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建档,科技信息搜集,科技情报分析、科技报告备案、科技档案建立等与企业科技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应定期召开以企业研发、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负责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直接管辖企业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
企业应建立法律法规、地方要求和标准的清单台账,使企业依法经营,并及时识别、更新与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政策,按照政策完善修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通过利用和执行有关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
(3)研发机构:企业应建立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应具备足够的能力把握创新机会,选择创新方向和技术路线,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企业还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和开发企业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和主导产品。
(4)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国家创新工程师认证工作的有关政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企业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创新工程师,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创新培训师。还应对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进行卡尔通(Kirton)创新--适应性人格测评,组成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团队。
2.1.2 创新职责
企业应实施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技术研发管理和创新活动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1)目标与方针:企业应制定以“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造就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科技创新方针,制定与科技创新各要素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综合目标和年度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按时、有效完成,目标宜量化,通俗易懂,便于全员理解执行,并可考核评审。
(2)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制定所有部门和人员以科技创新为职责的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将创新活动的开展目标化、量化、职责化,并可进行考核;创新责任制应文件化、可考核。
(3)科技创新规划和计划:各级组织应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规划或计划,分解企业的总目标,保证科技创新方针和目标的落实及按时、有效完成。
2.1.3 创新活动
企业应树立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战略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创新战略:企业应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按其指导方向制定各级(集团公司―企业―车间―班组)年度创新活动计划,全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如科技知识普及、创新因素识别、研发讨论会、技术攻关方案研讨、科研项目研究进展报告会、项目验收会、专利申请、创新培训活动等。
(2)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要求、企业标准和企业生产特点,制定科技创新管理系列制度,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如研发经费计提和使用管理制度,确定研发费用提取标准,自行提取,专项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保证研发投入按制度的规定支出,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制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纳入单位整体财务控制体系,杜绝各类违法违规使用经费行为,保证研发和创新资源(人员、资金、设备、场所、技术、方法等)对科技创新的有效保障。制定产学研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助力。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技术需求、技术转让、科技成果、科研项目、技改项目等各类清单。
(3)科技创新活动台账和费用台账:企业应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创新因素识别、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研发项目)等各类台账及费用明细账(如研发费用、科研项目费用、人员培训等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费用等明细账)。企业的决策机构、科技创新机构负责人应按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规定的支出类目建立台账,便于考核评审,并保证研发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专项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
2.1.4 创新培训
企业应针对自身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健全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等管理措施,为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展全员创新能力培训(创新培训)。创新培训应有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记录,有总结,有提高,全面提高全员的科技创新素质,并将创新培训纳入企业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1)管理层:培训领导层和管理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宣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创新文化的建设等。
(2)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创新方法”(如TRIZ理论)等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熟练运用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及自觉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
(3)员工:员工岗位技术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工艺技术原理、创新思维等培训,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知识积累,使员工能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可创新性的识别(创新因素识别),找出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小改小革;或将识别出的创新因素进行登记上报,便于研发部门随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难题,提高创新实效。建立员工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和优秀创新成果评选表彰等激励机制。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目标,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一人一档记录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和创新培训情况。
2.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
为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运行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应按照《规范》,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考评细则》是根据《规范》制定的量化的用于打分、评审的细化的规则。
《考评细则》应由科技部,提出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评审工作要求和企业申请评审达标的条件,科技管理部门可据此对申请达标企业进行标准化等级认证。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等级可由高到低划分三个级别,首要条件是取得《生产许可证》,依等级的不同还可以规定标准化运行时间的长短,自评得分的多少,以及取得知识产权的数量或运行期间推向市场新产品的数量等,对企业提出申请认证的等级加以限定。《考评细则》核心内容是“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表”,该表应按照《规范》要求的各类要素、企业达标内容、评审方法、评审得分(扣分)等列表,必要的话还可列出否决项,便于评审人员据此评审。
《考评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主要针对创新组织建设、创新制度建设、全员研发职责、研发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创新工程师比例、研发成果数量、知识产权数量、技术改造或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盈利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科技型企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情况、创新培训等几个方面,考察企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创新责任制制定与执行情况、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竞争情报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获得有关科技奖励、研发成果记录册、科技报告档案、知识产权登记册、创新因素识别档案等,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进行考核打分。
2.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指导评审工作,应由科技部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并负责监督指导全国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省级、设区的市级(以下简称市级)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辖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一般应明确以下几点: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企业由科技部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二级、三级企业的公告和证书、牌匾的发放,由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
科技部确定一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并公告二级、三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一般来讲,三级企业的评审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由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组织实施。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是科技管理部门,也可以是其确定的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中可聘请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完善各要素及运行绩效,提高考评得分,但所聘专家不得在专家评审时出任评审专家,以保证专家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市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专家库,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标准化提供专家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按照自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
另外,还应对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评审人员、评审专家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和要求,企业自评的管理、申请流程,评审时间节点及安排,评审计分规则,审核发证、监督管理等工作进行说明。
2.4 创新绩效
按照《评审办法》要求,企业应由创新机构负责人牵头组成自评小组,或外聘有评审资质的专家对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绩效进行咨询、诊断、评审,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运行绩效。
2.5 定级认证
依据《评审办法》,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定级认证,包括企业自评和专家评审(即第三方评审)两个阶段,首先由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企业自评, 企业的自评人员(或外聘评审专家)应依据《规范》的具体要求,按照《考评细则》列明的评审标准,进行各要素自评打分,然后参照《评审办法》中规定的得分计算公式,进行自评得分,达到《考评细则》中要求的相应等级最低得分后,可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交自评报告,并提出考核评审申请。
科技管理部门收到企业提交的评审申请后,即可委托评审组织单位(如创新方法研究会)进行评审组织和授匾管理工作;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授权获得评审资质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及其评审专家对企业进行运行绩效评审,经评审、总结,找出问题,提请整改,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水平;考评得分用以确定考核企业的科技创新标准化等级,考评通过者给予一级、二级、三级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授匾挂牌。
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的推广
为增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自觉性,本文设计提出的这一整套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政策,包括《规范》、《考评细则》和《评审办法》等系列文件,可用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管理、考核和评审。为推动该政策的实施,建议应先行试点并制定配套政策,如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力度,使达标企业所获“科技创新标准化”级别高低与科技项目经费的支持挂钩,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的认定挂钩,推动该标准化管理方式在企业的运行,以促进达标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标准化的运行绩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5
一、 目的
1、 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 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
二、 适用范围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 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
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
(1) 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
(2) 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
(3) 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
(4) 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行为品格(10%):百分考核记录情况 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 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 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
(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 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 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 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 (关键事件加减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 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
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
(5) 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 销售业绩(40%):平均销售任务完成率;换算成40分制。
② 工作职责履行情况(10%):有失职行为减分,按要求高效高质量完成本职责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加分。不间断记录,每月评一次。半年汇总一次并进行完全评定一次。(要多奖励,多加分,多给员工肯定鼓励员工不断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③ 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交给员工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效果,由任务布置人负责评定,每次大型活动或任务结束评一次,或每月部门主管评一次。(依据04年下发的《关于大型活动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对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表现记录)
④ 业务技能测试(10%):部门组织的各项较重要的考试和测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门出题、组织,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测试成绩人力资源部备案)
注:非营业员岗位:“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占30%,“临时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占20%,“业务技能测试”成绩占20%。
2、机关职员考评
(1) 机关职员包括总办、财务、企划、人力四部门的主办级以下人员(不含主办)
(2) 机关职员半年考评一次,一年综合考评一次。
(3) 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工作计划制定及完成、工作目标确定及达成评定等
(4) 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成绩的25%)
① 行为品格(5%):从百分考评记录 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从言语行为等典型事件 考评员工职业素质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等 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为积极完成工作,自觉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 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临时性关键工作任务时的协作性和配合性,如主动积极承担更多工作加1分,无故推卸扣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扣分时要考虑员工实际工作情况)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恰当地宣传公司政策 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政策。(及时、自觉、主动为公司声誉、方针政策作正面宣传加1分,反之加语言不录使公司声誉爱损扣1至2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 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 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5%)
① 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10%)——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或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② 日常工作的自我管理情况(10%)——如对员工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目标制定情况、工作合理性安排情况等进行评定。(计划时间安排是否恰当,是否适宜,可操作性如何,具体工作安排效率如何?由上级主管进行评定,员工自己评定)
③ 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情况(10%)——针对大型活动或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分配,评定员工所负责的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评定)
④ 工作职责履行情况(20%)——直接上级对员工定期进行评定,失职减分,承担职责外工作加分。(注意只扣分不加分现象,要多给员工肯定鼓励)
⑤ 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5%)——每月直接上级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定。
3、管理人员绩效考评
(1) 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岗的正式任命的主办级以上(含主办)管理人员。
(2) 考评周期:一年考评一次,每个月汇总各项评定成绩。
(3) 考评方法:百分考评汇总成绩、典型事件加减分、部门工作计划制定和总结评定、对部门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下属员工表现和总体考评成绩、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或两票制考核等。
(4) 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言行品格(10%):从百分考评记录 考评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自我约束能力。
从言语行为、向员工宣讲公司政策、指导教育等典型事件 考评管理人员是否支持和正确宣贯公司制度政策,能否正确教育、引导员工行为。
②职业素质(10%):(年度评议一次,上级评、下级评、同级评等)
u 行政部办公室——平衡、谨慎、可靠、谦虚、守时、亲切、宽容;
u 人事部——公正、高尚、慎重、诚实、敏锐、亲切、善劝等;
u 销售经营部——主动、热情、灵活、敏锐等;
u 市场企划部——机警、远见、信心、勇敢、进取、创新、应变等;
u 财务部——认真、细致、严谨、智慧、开源、条理等;
u 企管部——灵活、热情、爱心、温善、耐心、节俭、善劝等
③工作态度(5%):迟到、早退、事假等 考评员工出勤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关键时刻能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加1分,关键时刻斤斤计较耽误工作进展扣1分。
部门间、同事间工作协调配合情况 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协作性和责任感。(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④精神面貌(5%):管理者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积极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积极正确地宣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 是否自觉地向员工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和下属的态度、特殊时期的表现等
考评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考评方法: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5) 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① 部门工作安排与分配(10%)——考评管理人员的工作统筹安排能力,(由企管部评准时性,由总区域高层领导评定计划和目标的质量,部门主管自评,下属评定其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② 部门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和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把握、管理能力和对部门工作的改进能力。(上级领导评、其他部门评、管理人员自评)
③ 部门各项工作计划完成和目标达成情况(20%)——考评管理人员领导下属对工作对公司的总体贡献价值。(企管部根据监督情况进行评定,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④ 部门临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5%)——考评管理人员在领导下属员工完成临时大型活动或任务的执行情况。(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由活动总负责人评定,高层领导对总负责人评定,同时进行典型事件记录)
⑤ 下属员工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5%)——考评管理人员教育、指导、管理下属员工的能力。(从部门违纪情况和下属员工总体考评成绩考评)
⑥ 各项财务指标考核(10%)——经营部门销售指标、利润指标和成本节约等,职能部室的成本控制和利用指标等,此项由财务部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外部因素后综合评定。
⑦ 各项综合能力评定——由直接上级对管理人员的分析决策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此项评议在年底管理人员述职时进行评定,作为平时汇总分项成绩的补充。)
⑧ 二票制考核:按公司二票制考核规定执行,即每年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员工和领导投票考核,员工投票达60%支持率和赞成率即通过第一票,通过第一票后进行第二票上级领导投票50%以上支持和赞成率即通过,两票全通过后公司将下任命书。
注:最后两项不作考评内容,只作管理人员述职二票制考核的参考成绩。
四、绩效考评具体执行步骤
1、 每个月企管部提供员工百分考评情况,人力资源部对每人的百分考核进行分类、统计记录;
2、 人力资源部同时对员工病事假情况进行统计,定期进行换算成百分制;
3、 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典型事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加减分,部门主管和员工对工作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定。企管部负责收集资料信息上交人力部。
4、 每半年人力资源部进行收集汇总百分考评、出勤情况、各部门三个月的记录和评定表,每年七月初组织半年度的综合考评,作为日常考评记录成绩的补充,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
5、 每年七月份人力资源部将各项成绩按比例划分,采取科学的折合方法,把员工的各项成绩换算成可比较的百分制成绩,并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优秀、良好、中、差。
6、 每年七月底,人力资源部把员工半年度的绩效考评成绩汇总上报,同时把每人成绩反馈到部门和员工,要求各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改进的面谈并提出改进计划上报人力部(作为下半年考评的依据),
注:绩效改进面谈期间同时也是“考核申诉期间”,具体按考核申诉规定执行。
7、 每年八月初,人力资源部针对半年度的绩效考评综合成绩,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人才储备、培训发展教育等各项结果处理建议方案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具体实施。
8、 每年底进行一次管理人员的二票制考核,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民主评议。作为管理人员日常考评记录的补充,占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总成绩的一小部分比例。
9、 每年底员工考评如半年度考评,再加上上半年绩效考评成绩,综合后为员工全年的员工绩效考评成绩。
10、 下一年的第一个月中旬完成年度考评,下旬完成成绩汇总和信息反馈,第二个月提出奖惩、薪级调整、岗位调动、培训发展教育、人力储备等各项结果处理措施建议方案,批准后执行。
五、绩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或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
(一)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管理实施监督和结果运用的部门,对考核制度、考核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负责,为提高管理队伍的绩效管理能力负责。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具体担负如下职责:
l 提出公司统一要求的人事考核实施方案和计划;
l 宣传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计划,公布考评的标准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处理政策;
l 为评估者提供绩效考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
l 收集各项考评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定期的汇总,为员工的考评成绩提成信息反馈和改进建议。
l 组织实施职能部室的绩效考评,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二票制考核和年度的民主评议;
l 监督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按计划和规定要求落实执行;
l 针对考考核结果提出奖惩、晋升、降级、岗位调动、培训等结果处理建议,并根据领导批示进行执行;
l 收集考评评估意见,进行绩效管理评估和诊断,不断改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
l 整理各各种考评资料并进行归档、备案、保存。
(二) 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一线经理,即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因为对每一个普通员工的绩效管理和考评,是由部门主管或经理直接执行的。
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各部门的主管或经理主要担负如下职责:
l 设立本部门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指导下属作好各岗位的工作实施计划和达成目标的标准要求;
l 对下属的品行导向和绩效改进进行持续的沟通、指导和监督;
l 按要求定期对自己和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计划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并定期上交人力资源部;
l 为下属员工提供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并帮助下属制定改进和提高实施计划。
l 协助人力部门宣传绩效管理思想、制度及相关要求,同时客观及时地反映本部门对绩效考评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 企管部按期向人力资源部提供百分考评、员工出勤情况记录、各部门工作计划或总结上交情况、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公司大例会进对各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定数据表等资料信息。
六、 绩效考核审诉制度
员工如果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有重大疑义,可以在拿到绩效反馈信息表的15天之内,向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企管部或人力资源部接到投诉后,双方合作共同对申诉事件进行处理。
对申诉的处理程序如下:
1、 调查事实:与申诉涉及的各方面人员核实员工申诉事项,听取员工本人、同事、直接上级、部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以使能对申诉的事实进行准确认定。
2、 协调沟通:在了解情况、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促进申诉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和理解,与申诉双方当事人探讨协商解决的途径。
3、 提出处理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的情况下,对申诉所涉及事实进行认定,确认在绩效管理中有是否存在的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对申诉提出处理建议。
4、 落实处理意见:将事实认定结果和申诉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双方当事人和所在部门总经理、并监督落实。
七、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应该达到的效果
l 辨认出杰出的品行和杰出的绩效,辨认出较差的品行和较差的绩效,对员工进行甄别与区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l 了解组织中每个人的品行和绩效水平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让员工清楚公司对他工作的评价,知道上司对他的期望和要求,知道公司优秀员工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l 帮助管理者们强化下属人员已有的正确行为,促进上级和下属员工的有效持续的沟通,提高管理绩效;
l 了解员工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公司的培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l 公司的薪酬决策、员工晋升降职、岗位调动、奖金等提供确切有用的依据;
l 加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性,从粗放管理向可监控考核的方向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八、 绩效考评结果处理
1. 考评成绩汇总后对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正态分布和排序:前5%优秀,20%良好,30%尚可,20%差,最后5%较差。
2. 前5%优秀的员工作为加薪或晋升的对象,前10%的员工将给予一次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最后的5%作为降级的对象。
3. 前10%作为进入人才储备库,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作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同时作为公司重要岗位提拔首要考虑对象。
4. 后25%作为重点培训教育和改进的对象,人力资源部将配合部门主管为此部分员工提供教育、培训、工作绩效改进等相关的指导。
5. 对于不按规定和要求配合工作,违反规定提供虚假资料信息,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将按照百分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奖惩。
6. 其他处理政策和措施有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九、 附则(待定)
十、 各种附表(待定)
品行考评所用各种量表:
1、《百分考评汇总统计表》——遵章守纪分数(人力部用,见附表3)
2、《员工病事假等情况统计表》——出勤分数(人力资源部用)
3、《顾客意见统计表》——考评员工星级服务规范掌握和运用情况(满意加1分,不满意加1分,顾客表扬加1分,顾客投诉扣1分)
4、《典型事件记录表》——考评员工在关键工作(如大型活动或任务)中的言行品格、工作态度、精神面貌;(部门主管用)
5、《民主评议表》——考评期未用,对员工综合工作表现、能力素质、人际关系等进行考评;(上级用、同事用、员工自评用)
6、《职业素质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业绩考评所用量表:
1、《业务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成绩统计表》——考评员工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2、《销售完成率统计表》——考评期内的平均完成率折合成百分制。(见附表3)
3、《个人工作计划和总结评定表》——评定工作计划和总结是否适宜、客观;(部门主管评下属员工用,如附表4)
4、《临时性工作任务执行评定表》——评定所有参与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
5、《日常工作职责履行记录表》——考评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优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因个人原因失职扣分。
6、《部门工作计划和总结、目标评定表》——考评管理人员工作计划和组织执行能力;
7、《民主评议表》——考评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上级评议、下级评议、同级评议)
其他量表:
1、《绩效考评反馈信息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各项成绩给各部门和各员工提供详细的考评结果反馈表。
2、《绩效改进面谈记录表》——绩效考评结束,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总体考评成绩,为了进一步改进员工绩效,要求各部主管或经理与要下属进行绩效改进面谈,并作好记录,面谈后管理人员与员工达成共同的计划和目标。
3、《绩效考评论断评估表》——绩效考评信息反馈后,人力资源部将针对每次的绩效考评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对绩效考评工作作出诊断和评估,以更好的改进后期的绩效管理工作。
说明:
1、 以上所列各种表格均是此“绩效考评方案”暂定所用表格,因时间紧迫,附表中只做了简单适用的几个表格。其他表格会在以后抓紧时间做出,敬请谅解。
绩效自评与改进计划范文6
关键词:绩效考核;机关部室;指标;考核
绩效考核通过过程考核、结果验收实行过程化管理,不仅能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评判,另一方面能通过评估结果对员工的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良好的更正、引导。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如何进行考核指标设置、权重划分;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客观地评价机关的工作实绩,激发干部职工的潜能,全面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机关部室绩效考核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主要是期望通过考核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考评体系,但效果并不明显,这和企业的内部结构、人员素质等都有一定关系:一是对绩效考核认识不到位,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绩效考核都有错误认识,管理层觉得绩效考核只是企业用来管理员工的工具;而员工认为,绩效考核是企业又多了一种罚款方式,变相扣钱。由于照搬制度,强硬实施,而员工出现抵触反感的情绪;二是考核体系不完整,缺乏统一性,企业中的机关部室众多,人员复杂,每个部室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都是不同的,仅仅是照抄其他企业的,则会因为差异很难推行,同时也会因为有些部室的岗位无法量化不能考核,导致绩效考核失去原有的公平性;三是考核办法死板,不全面,考核结果失真,企业中大多机关部室考核内容简单,一般是考勤是硬指标,其他就是领导评分。这及其容易出现考过程级结果的失真,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2如何对企业的机关部室进行绩效考核
现将本单位对机关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供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借鉴和参考。公司为了加强部室的管理和职责履行,本着“干什么、考什么、管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将年度工作报告要求、月度经营分析会、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部室管控指标和职责履行纳入机关各部室考核,将部室考核与优化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绩效结合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共性经济指标考核:将公司的年度重要经济指标转化为机关各部室量化考核的共性指标,在考核目标值未能实现的情况下,根据考核标准进行得分扣减,并将单项指标考核设定了80%-120%的涨幅控制。(2)部室专业管控指标考核:公司根据每个部室所履行的职责、管辖工作范围的不同,结合各部室的实际情况,设立与部室相关联的专业管控指标。各部室均按考核标准进行得分扣减。并将单项指标设定了80%-120%的涨幅控制。(3)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机关各部室根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制定本部室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分解到每个月,再分解到每个科室岗位,每月对照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评考核得分,再通过机关绩效考核小组进行复核。部室各成员根据部室月度计划加以细化,依据自身所管控的工作范围制定个人月度工作计划。部室领导应严格审查部室各成员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整性。(4)综合管理考核:对机关部室个人的职责履行、制度执行、计划管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等进行综合考核,对因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失职、渎职给集团公司造成损失、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迟到、早退现象等行为制订了相应的扣分标准。(5)正项激励考核:为引导部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通过降本增效,开展多种经营等多种举措,在部室工作考核过程中设立正项激励标准,正项激励的项目可包括对生产经营、工程建设、资本运营、项目发展等方面有重大贡献、在生产工艺、设计开发、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创造发明、革新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效益等等,各部室可对照 “正向激励考核项目和标准”项目,每月提出正向考核加分申请,由正向激励审核组对各部室申报的正向激励进行检查核实后,按规定确定出正向激励得分,提交集团公司考核会评审,报集团公司审批后执行。(6)其他方面:集团公司除主要有以上五项考核以外,为了避免考核方式的单一,每月征求各子分公司对机关部室职责履行、专业指导、管理和服务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及改进建议,并纳入机关部室的考核,使得各分子公司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反馈到相关部室,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有效地加强了部室的职责履行。公司成立由公司分管高管领导为组长的机关绩效考评小组,制定了月度绩效考核流程。每月各部室按照规定时间上报月度工作计划、工作履行自查报告、月度绩效考核表,由机关绩效考评小组对各部室工作业绩、履职情况、正向激励等情况进行核查,形成复核意见提交考核会。在机关全体人员范围内召开考评会,在会上通报各部室绩效自评情况、正向激励申报情况、各子分公司反馈意见、考评小组对履职复核意见。将考核结果汇总计分,报公司领导审核后,公布当月部室的绩效考核得分结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机关各部室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通过自我核查、分子公司考评、绩效考核小组核查,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机关部室人员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3公司对机关绩效考核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
(1)对机关各部室的共性经济指标和专业管控指标的考核中,因设定的预算值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使得各部室之间考核得分误差较大;(2)因各部室工作履职的难易程度不同,部室在制定月度工作计划时,会“就轻避重”,将易完成的工作列示,较难完成的工作会先做,在确定能完成的情况下再列入月度工作计划中,存在人为调整因素,不利于考核的公允性;(3)机关绩效考评小组在对各部室职责履行考核的复核过程中存在难度,因各部室的工作各有特点,对各部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了解的程度有限,职责履行是否到位难以有准确的评判标准;(4)正向激励中所列示的项目主要涉及荣誉、经济效益等标准,对以荣誉、经济效益等为主要工作的部室因工作中主要参与对外的活动较多,正向激励加分较为普遍,而公司其他内部管理部门因涉及对外业务较少,所对口的上级部门如没有开展争先创优、评选先进等事项,就无法获得正向激励加分项,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今后在工作中需修订及完善的方面
(1)公司在对共性经济指标和专业管控指标设立目标值时,需切合实际,目标值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实际值连续两至三个月与目标值偏离较大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剔除不可控因素,进行修正。使之在实践中更加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真正成为检验和衡量各部室工作的尺度和标准,使先进者当之无愧、中间者自叹不如、后进者口服心服,把机关干部的心思和注意力吸引到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谋发展上来。(2)对各部室月度职责履行中,将难度较大、当月无法完成的工作项目,制作专项工作的计划推进表,在月度工作考核过程中陈述工作完成情况,并与月度工作考核挂钩。积极营造“抓绩效考核、提执行效能、优经营环境、促企业增效”的良好氛围。(3)对各部室职责履行的核查,需公司分管专业部室的高管领导给予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月度专业部室的工作计划内容是否完整、工作中的不足、需要改进的项目、履行到位需要肯定的项目、需要推广的项目。使每个机关干部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在绩效考核中得到充分有效地显示,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绩效管理体系。(4)在正向激励考核的管理中,积极探索修订适应各部室的加分项目,既要有难度,又不失公平,还能调动员工拓展工作的主动性。使每个机关干部职工都要深深地认识到,“干多,就会有奔头”、“干少,不会有希望”、“不干,绝没有出路”,在集团公司上下形成考核出实绩、考核出人才、考核出干部、考核出效益、考核出动力的良好导向。(5)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机关干部对绩效考核的认同感。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排除干扰,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考核者应与被考核者保持不断地沟通,包括定期的书面报告、讨论会等正式沟通,及非正式的会议、闲聊等非正式的沟通。从绩效指标、考核程序、评分标准、奖惩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不断对现有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找出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机关的绩效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渐渗透的过程。还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各部门管理者在工作中强化绩效考评意识,丰富绩效考评手段,细化绩效考评指标,使机关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张璇 单位: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