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 颍州区 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推广 作用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07-01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积极示范引导,促进企社对接,大力推广行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全区农机化设施农业装备新突破。截止目前,该区已建成规模化农机专业合作社21家,其中国家级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5家,市级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4家。建成一级维修点3个,二级维修点8个,三级维修点62个和2个专项维修点,农机维修覆盖面达95%以上。同时,积极推动合作社开展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跨区作业、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多种服务形式,提升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区内作业服务总面积达80万亩,占全区农机化作业总面积56.7%,跨区作业面积达150万亩,作业范围扩大至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1.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驱动力

1.1.1从我区的实践看,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积引进、示范、推广全新的农机设备和新技术。通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新的机械设备和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加快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发展进程。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如水稻插秧机、玉米全过程联合收割机以及小麦精量播种机,为我区农机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2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发挥机械化联合作业优势,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质量。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组织优势,集中应用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将机械化生产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集体优势,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促进我区农机机械推广工作全面开展。

1.2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手段

1.2.1农机专业合作社转变了过去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大大提升农业耕种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进程。

1.2.2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现代农业机械生产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从而更好适应现代农业关于农业机械推广的要求。

1.2.3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机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农民群众只需要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就能够得到最先进、最快捷和最优质的生产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地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重视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资金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难以购进大型农机设备,对农机推广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

2.2 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质量不高。现阶段,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其服务层次、内部管理、运营机制以及组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问题都是阻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重要制约因素。很多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一定的办社经验,都是摸索着前进,农机设备的所有者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分离,难以实现农机设备的高效利用。

2.3 由于农机推广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着农机维修、配件供给、农机操作人员能力提升的一些系列发展问题。

2.4 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比较混乱。由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合作社内部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组员随意脱离合作社,准入门槛较低,一旦农机专业合作经营不好,就会显著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会严重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分析

3.1 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政策方面要不断出台关于推动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科学引导工作,及时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约束农机专业合作社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在资金方面更要多给予支持,领导要及时转变理念,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精准资金补贴,提高农民群众的入社积极性。

3.2 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质量,促进机械作业质量提升。要针对各个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因地制宜的做好建设指导工作,要坚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服务形式的市场化,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的优势和水平,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3.3 切实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要通过培训教育,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者传输先进的管理理念,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合理的管理制度,要规范每一个入社成员的行为,提高准入门槛,最终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

3.4 切实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应该统一思想和工作理念,深刻分析和研究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加强引导,深入地区做广泛的调研,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促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作用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更加专注于农业组织化建设,特别强调加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双阳区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充分的肯定,助推“三城一区、幸福双阳”建设进程,为双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动农民快速致富农业专业合组织是一种秉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生产方式和经营分配管理采取合作制度的经济合作组织。此组织能够充分同现阶段的农村经济条件、以及特有的农产品相结合,将特色农产品作为合作基础,并且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进而将农业生产同当地市场合理结合起来,最终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下平稳运转。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本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数量,同时能够实现城乡文化需求的互换,满足各层所需。在实际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中,能够加强各项科学技术的交流,丰富农民知识掌握程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完善发展,市场会更加活跃,农民技能会更加牢固,农民收入会更加增多。

1.2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能够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对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组织,进行重新的塑造和创新,在市场、农民、以及政府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首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能够发挥工作职能,实现对农民的指导和引导,将国家惠民政策和产业政策具体落实到每一环节,避免出现生产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其次,农民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下,将自身需求及时有效的想政府反映,同时能够及时获取政府的有效答复,以及相关农业政府和科技方法等信息,进而有利于实现政府对农村经济的针对性、以及实施性调控。合作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合作性,有效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进而将服务覆盖所有的生产、流通阶段。

1.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能够积极利用闲暇时间,对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方针进行解读和学习。在学习阶段,农民可以相互交流探讨,以此提升自身农业科学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进而找寻处促进农产品销售、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拉近农民之间距离,帮助农民掌握市场营销信息、以及农业种植技术,以此扩展农民视野。

1.4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如果农业发展无法同市场经济具有一致性,将会限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实际经营手段,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农民力量有限,只有充分结合所有农民的力量,加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才能提升农民抗风险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于,在农民进行生产的基础之后,对农产品的经营活动全权负责,将所有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以此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以此提升农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按照市场行情进行农业生产,防止出现生产的盲目性,使农民处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位置。

1.5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度,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农业的向前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制度在一些方面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但是由于产量有限,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采取规模化经营,农民的自有土地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掌管,负责统一的经营和管理,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提升土地使用率,保证农民收入。

2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几项建议

2.1双阳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重视起来,将核心设定在《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上,严格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推动其发展。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基础,将主导产业视为纽带,以“民办和民营以及民受益”作为中心原则,对“基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推广并实施,依据各地不同的有利条件,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心放在特色农业的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创办上,鼓励各地农民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去,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建设专业合作社。

2.2重点关注培训方面,将培训基地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对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学习加紧完善。

2.3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尽量发挥各个社员职能的作用。依照各个专业合作社不同的特色,将对应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来,并保证该结构具有合理的运行和决策机制。

2.4在政策方面,要将扶持力度加大,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法律素养。此外,因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要给予合作社宽松的环境。并且国家相应的法律应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保护。因此,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提高社员的法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3总结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新农村建设;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33-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村庄上,落实到农民生活的空间上。因此,发展好农村中经济合作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位

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群体的竞争力,按照“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形式的组织。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目前,农村的土地主要有三种经营方式:一是承包农户自己经营,家庭收入有限;二是承包农户将土地转让给村庄里其他人经营;三是承包户进城打工,土地由缺乏劳动能力的留守人员经营。这三种经营方式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小农经营,规模经济低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土地制度的创新改革就顺势而为地提上了日程。学者温铁军认为: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基本体制性矛盾的双重制约下,只有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改变三农问题面临的外部条件与加强小农村社经济内部化制度建设并重,才可能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实现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他倡导在农村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学者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意识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来发展乡土工业,从而使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收益真正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并认为合作社是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相竞争的一条可能的出路,“我们的制度根本上是要使经济生活融合于整个生活之中,使我们能以生活程度的伸缩力和资本主义的牟利主义相竞争。(2)237具体来讲,它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及风险。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思认为,任何一项交易活动,都存在着交易成本。而有效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可以发挥经济规模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同时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弱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2.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地位。现实中,农民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由于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往往是高价的农业生产资料接受者和低价的初级农产品的提供者,是农业剪刀差的直接受害者。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可以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不对等地位,维护农民权益。

3.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农业合作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了农业的增值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新机制,这是农村继以后,在农业管理、产业组织和经营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4.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分析。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仍处于探索徘徊的阶段。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1)加强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现阶段地位依然薄弱,这需要国家强有力的介入干预。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推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流通体制改革”四位一体的改革,为农村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要发挥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贷款渠道,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在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2)完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里的土地流转不包括农户间自发的、小块承包地的代租代耕,而是指土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经营权向业主、种田大户以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公司流转。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前提和用途管制的原则下,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方式,允许农民或社区集体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同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按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方式组成利益共同体。

(3)培育新型农民。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做好技术推广、定向培训等工作,重视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一批具有企业管理理念的农业经营者,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大户,并通过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示范周边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此外,应完善和强化农业推广服务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

总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加强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更好更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文集(第2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高伟.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J].南方经济,2002.8.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19-02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政策,必然要推动农业的发展,这其中又少不了科技的支持。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本人对此存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如下。

1 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 农机技术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推广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创新成果众多,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农机技术的推广,很大技术都将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反之正是由于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才使得这些可信成果得到很好的应用,真正的发挥农机技术的作用,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

1.2 农民应用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完善

科研人员在研究这项技术过程中一定也出现过或多或少的问题,有些问题科研人员能够通过理论研究去改进,但是有些不足只能在实际应用中被发现,此时离不开农民的反馈信息。为了使技术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就一定要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进而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科研人员将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对技术不断完善和补充。

1.3 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推广存在很大需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例,因此农业生产还是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民仍然想要调整和改善农机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能更加方便、更加轻松、更加节约时间等。正是由于农民的这些需求促进了农机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2 农机技术推广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利影响

2.1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了农业的发展速度

农机技术的有效推广,对以往较为传统的生产工具进行了改善和提升,可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农机技术向着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方向前进,提高了农业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农机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

农机技术是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农机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负担和压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更为国家节省了资源,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2.3 农机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

农机技术的推广有效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当这些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做,他们就会去寻找更多的途径去发展,青壮年选择进城打工,不仅创造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身素质。这样一来不仅改变了农村人口结构,而且促进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

2.4 改善了农村环境,为保护环境献上一份力

环境问题时困扰国家甚至世界的难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能有效改善环境问题。农机技术的推广保护了自然资源,减少了日常生活中对用地和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农机推广,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更保护了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2.5 推动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农机的推广为农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剩余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修身养性,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提高了生活品质。例如,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许多农民在空闲时间都喜欢去跳跳舞,不仅锻炼身体,更由此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新农村氛围。

3 如何才能最好的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3.1 分析农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要想农机技术很好的发挥出作用,首先要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见效显著。农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各式各样,而且每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在对农机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存在的农业问题对农民进行培训以及教育,争取解决农民的问题。对于农民关心的问题也要积极回答,解答内心的疑惑,满足农民的需求,有利于农民接受你口中所说的新技术。

3.2 制定科学而且合理的推广方案

科学而且合理的推广方案,不仅提高了推广的效率,而且效果更佳显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推广方案,首先一定要重视农机技术推广,我国农村地区地域非常广阔,各自都拥有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的发展,为不同的地区制定合理的推广方案就十分必要,不能一味的照搬或者照抄来进行推广。例如,可以先在一部分小地区尝试推广,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完善方案。

3.3 制定补贴政策并且将其进一步完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对于那些偏远、落后地区,可以制定补贴政策,帮助他们更好的使用这些农机技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由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新的补贴政策,满足不同的地区的不同需求,实现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已经进行一段时间的推广,一种技术在某个地区已经将近饱和,要适当减少补贴标准,反而对于那些新推广的技术要加大补贴力度,保证推广技术的平衡已经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使得农机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对这项技术进行宣传推广工作。为了较好的开展工作也可以利用媒体方面的资源,对农民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或者也可以利用政府的优势对农民进行宣传,增加农民对此项技术的信任感。还可以对农民展示农机技术的成果,如果有感兴趣的人,更加可以带他们体验这些新技术,加强自身感受与认识,接受这一新兴技术,确保农机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健锋;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2年12期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的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的推广。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要实现农机技术推广符合农业发展需要,切实服务于农业,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 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1 农机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借助于推广

农机技术的研究成果必须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才会有作用。这就需要农机研究人员深入到农村宣传国家的政策如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宣传农机的新技术和产品,并组织农民试验示范,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 有助于农机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完善

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发现许多技术问题,通过反馈,农机研究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使机器更适用于农业生产;在推广过程中,可以了解农民对机器技术的需求,通过对农民以实践过程中的建议,农机研究人员可进行产品二次开发。

2 农机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农机推广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农机技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机械化进程,机械化也支撑着农业生产。农机技术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符合经济作物发展的需要,并对农副产品深加工起到支撑作用;农机技术推广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加快了农村的建设速度,提高了新农村的水平和质量;使农机在实践应用过程得到完善和发展,拓宽了农机的使用领域。农机技术可使秸秆还田,变废为宝,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

2.2 农机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有主导作用

农机推广调整了农业生产的结构,使新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农业机器的应用。而农业机器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农机技术发挥着主导作用,及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得农业生产节省了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农机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农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许多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如秸秆的废物回收利用使得环境污染减少,肥料的减少支出变向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等等,这些技术都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技术储备。

2.4 符合农民发展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现场解决耕种中的各种问题,让农民学习农机技术,并提高农机应用水平,这也符合了目前农民的需求。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部门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推广,农村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提高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5 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促进劳动力转移

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农业生产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使用安全、低毒、小污染的农化用品,这对农田和农村自然环境的污染的减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农机技术的推广,使得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服务领域或养殖企业,在企业中除了可以学习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增加了收入。

2.6 农机推广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经济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大力推广农机技术,用现代先进技术装备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农机技术的推广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通过技术推广,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农民的产量和收入不断增加。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行业中去,推动其他行业发展。

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不可忽视的。先进的农机技术可以改变生产结构,改善农业装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广大农民要充分认识到农机技术的重要性,不要对农机技术持怀疑、观望或抵触的态度。我国政府在农机技术推广时再加大宣传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服务及技术完善和二次开发,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农机技术带来的好处,让农民在使用农机技术后真正得到切实的利益。只有落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才能让农机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枝林.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24).

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范文6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思路

(一)树立支农支牧新理念,坚持“三个取向”

一是坚持“三农三牧”取向。按照为“三农三牧”服务的经营方向,努力改进服务方式,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将农村信用社办成“农牧民的银行、农村牧区的银行及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只要农牧民需要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就要研发创新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工具和相关措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三是坚持“双效”取向。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争创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效益和支持效益,达到农村信用社、农牧民互惠双赢。

(二)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

当前的信贷支农支牧要从支持传统“小”农牧业向支持现代“大”农牧业转变。首先,深化支农支牧内涵,拓展支农支牧的领域和外延。其次,从支持传统农牧民向支持现代农牧民转变,重点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新农民和新牧民,提高农产品、畜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再次,从支持传统的农村牧区向支持新农村新牧区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的生产力,启动农村牧区消费市场,当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坚强金融后盾。

(三)转变支农支牧新策略,突出支持“三化”

在支农支牧工作中,重点支持“三化”,即农牧业产业化、农村牧区城镇化、农牧民现代化,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举措

(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牧民的增收是基础和关键。一是“多予”。就是要积极扩大“三农三牧”贷款的总量。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三牧”的投入,确保每年新增“三农三牧”贷款的比例,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充分满足农牧民合理的资金需求,不要让“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再次出现。二是“少取”。就是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减负即增收。对用于“三农三牧”的贷款,特别是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一定要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不宜将信贷价格走高,尽可能给农牧民以利率优惠,减轻农牧民利息负担,做到让利于农牧民,反哺于农牧民。三是“放活”,根据农村牧区农牧民的实际,灵活放贷,方便农牧民贷款。要灵活确定“三农三牧”贷款的对象、额度、期限,不宜搞一刀切,尽可能满足农村牧区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经营方式,方便农牧民贷款。要加强“三农三牧”贷款风险控制,确保“三农三牧”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促进“三农三牧”贷款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二)放大小额农贷支农支牧效应,促进农牧民共同富裕

千方百计做好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按照调查建档,初评公示、审查定级、授信颁证、凭证放贷、按时年检的流程,规范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应尽可能满足信用农牧户的信用需求,逐步扩大农牧户信用等级评定面,持证农牧户在授信额度内贷款满足率100%。与此同时,对不符合小额农贷条件但想通过诚实劳动脱贫的农牧户,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资金支持,采取“财政贴息、信用社贷款、农牧户用钱”的方式,发放财政贴息小额农贷,释放支农支牧效应,帮助更多的农牧民脱贫致富,从而达到农牧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深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要科学设计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在农村牧区认真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嘎查)、信用乡(苏木)镇及信用社区的评选活动,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信贷准则,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文明信用户给予信贷支持,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培育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牧民。

(四)实施惠农服务“一本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