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隐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1
“瘦肉精”动物不同、组织部位不同,“瘦肉精”代谢时间是不一样的。从整体上看,“瘦肉精”在动物身上的代谢时间比较短,一般都在临近出栏时才使用,但是个别养殖场户对此不了解或不负责,对“瘦肉精”代谢时间考虑不周,对动物一直使用“瘦肉精”,留下了肉类食品安全隐患。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动物养殖禁止使用“瘦肉精”,可实际畜牧养殖未真正做到这一点。兽药残留对食品动物用药后,兽药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可能残留在动物体内,降低动物产品的有毒物质,一旦被人食用,危及人的身体健康。病死动物上市畜牧养殖过程中,部分动物死亡,其尸体应该掩埋或焚烧。但是一些养殖场户在利益驱使下,将病死动物低价销售给小作坊、饭店。这些病死动物可能死于流感、链球菌病等,被人食用后,势必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微量元素超剂量在动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若动物缺乏微量元素,轻则生病,重则死亡。但是现实中,部分养殖场户由于缺乏微量元素使用方面的专业知识,或盲目提高经济效益,不按照标准使用微量元素,造成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及食用者身体健康。
畜牧养殖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增强养殖场户、商家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为了防治动物食品安全隐患,首要工作是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增强与之相关主体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①畜牧养殖场户、商家是动物食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动物食品安全水平。为此,食品安全部门对主体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会议,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②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能力。不少消费者认为猪肉越瘦越好,鸡蛋红蛋黄是生态鸡蛋,没有识别假冒伪劣产品能力。对此,应加大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和假冒伪劣产品识别能力,坚持购买经过检疫的合格产品。一经发现生产者和经营者违法乱纪行为,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加大动物食品检测力度,建立诚信奖励机制相关部门依法加大对动物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增加动物食品的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以及养殖场户活畜抽取血液或尿液化验检测次数,查出的不合格产品依法予以处理,相关的养殖场户、经营户等也要依法处置。与此同时,及时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和违法乱纪养殖场户经营户。将检测结果与诚信体制连接起来,在公示中用不同颜色字体标注出不合格产品和商家名称,降低相关商家诚信等级。检测时,严加控制抽样环节,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真实可靠。强化养护场户监管,规范养殖行为为防控动物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食品质量,必须极加强养殖场户监管,规范他们的养殖行为。①对养殖场户从业者进行专业知识、政策法律等方面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的畜牧养殖技能,减少无意识的不当操作,同时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定。②对养殖场户的各项生产记录严格检查,中如免疫记录、用药档案、微量元素使用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一经发现问题给予严格惩处,规范养殖行为。把畜牧养殖环节的生产记录检查情况和诚信等级结合起来,若发现不良记录,可降低相关者的诚信等级。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动物食品安全隐患防控责任责任明确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部门责任和个人责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将动物食品安全隐患落实到部门身上,责任部门对畜牧养殖场户实行分片区管理,分给个人监管,建立常态管理机制。若出现安全问题,立即按照责任分工追求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避免责任追踪不力。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2
应用情况该方法目前在厂址选择、风险评估、安全生产、供应商选择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张先起成功地利用TOPSIS法对邯郸市化工区地下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计算数据对污染情况分级。该方法在食品卫生方面的应用也有所报道,梁祖美统计福建莆田市5年来食品卫生监督数据,并运用TOPSIS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功地对1996-2001年间食品卫生监督质量水平进行综合比对评价;陈孟裕也曾利用美国军工标准建立了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评价体系,但其研究并未对进出口食品的风险因素具体深入分析,也未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述;郭爱明利用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最适于该食品企业的生产决策,使利润得到了最大化。在风险量化方面,袁博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五种不同的航空装备研究技术方案的风险进行了量化研究,并根据风险大小确定了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
2TOPSIS法在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当前,在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域,检验检疫机构对监管工作风险的研判主要是依靠定性判断,为科学定量地评价工作风险的变化,并清晰地认识这一变化趋势,进而采取更加合理的前提方案或纠偏措施来降低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风险,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笔者试图将TOPSIS法应用于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评估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建立评估模型,从而为检验检疫机构评估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提供一种科学方法,这样,风险决策制定才能将所有不确定性范围的信息考虑在内。其基本步骤如下:
2.1成立工作风险分析专家小组。根据《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中关于食品安全专家小组组长和人力资源的要求,风险分析专家小组至少应由以下人员组成:组织内分管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法制专家;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链的各类业务专家,包括食品原料初级生产的安全控制(如种植、养殖和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食品加工、检验、检疫、检测、食品风险分析和HACCP专家等;工作流程监管和官方证书签发管理方面的专家;人力资源管理和纪检监察方面的专家等等。若本单位或部门缺乏某方面的专家时,可以从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或企业聘请外部专家。
2.2由风险分析专家小组确定进出口食品有哪些工作风险,并进行分类。同时,整理近年来进出口该类食品的进出口贸易和监管情况,例如检出的超标情况,监管队伍人员和资质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和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的数据,以使评估建立在广泛的数据基础上。
2.3对风险因素量化评估。风险分析专家小组在对这些数据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的依据是美国军工标准MIL-STD-822C。该标准风险评价由危害严重性和危害发生的概率等级组合而成,用半定量打分法构成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和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如表1所示。以该指数矩阵将风险评价进行科学量化。其中A、B、C、D、E表示危害发生的频率,I、II、III、IV表示危害的严重性,具体如表2和表3所示。之后根据评估结果建立原始数据矩阵。设有m个评价对象(用于比较和研判的工作风险),n个评价指标(即风险因子),则评价对象的多指标评价矩阵X=(Xij)nm。其中(i=1,2,…m;j=1,2,…n),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值。该矩阵模型如下:在评价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中,为了使该模型便于计算到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使不同产品在不同情况下的工作风险评估有相同的参考值,更具有可比性,规定矩阵Xij的第一行为风险最小的情况,即数值全部为20,矩阵最后一行为风险最大的情况,即数值全部为1。
2.4同趋势化处理,构造规范化矩阵。构造根据公式①进行从而形成规范化矩阵Zij=(Zij)mn.然后根据规范Zij,确定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最优解和最劣解,即为矩阵Zij各列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最优和最劣向量,分别记为Z+=(Zmax1,Zmax2,Zmax3,…,Zmaxm),Z-=(Zmin1,Zmin2,Zmin3,…,Zminm)。一般情况下Zij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即为最优解和最劣解。由于本研究在对风险因子打分的时候,风险专家小组已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权重,因此未计算加权矩阵。
2.5计算到理想解的距离并综合评价。计算规范化矩阵Zij中各方案到理想解的距离Di+和最劣解的距离Di-,然后计算各样本点与理想解的接近度Ci,Ci值越大,效益越好,表明离最优解越小,风险就越小。这样,就可以按照Ci来量化地反映某种食品进出口监管工作风险的大小,并加以比较分析。Di+和Di-以及接近度Ci的计算公式如下:
3评价体系应用举例
为使本文的研究贴近实际,笔者结合日常工作举例分析。连云港市进出口紫菜涉及到近百家企业,2012年的进出口额约为5亿人民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海域的污染加重,紫菜产量和市场行情的变化等等,进出口紫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应用,即可定量反映近3年来进出口紫菜监管工作风险的变化情况。应用步骤如下:
3.1风险评估小组的建立。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人力资源,建立风险评估小组,由分管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组员包括一线监管人员、检测人员、HACCP体系专家、法制和纪检专家、紫菜养殖和生产加工企业主等,以确保对进出口紫菜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3.2整理和分析进出口紫菜风险因子和近年来的行业风险数据。
3.2.1通过整理数据和记录确定进出口紫菜监管工作风险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产品风险,队伍风险和其他风险,每个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4所示:
3.2.2从以上三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入手,统计近3年来我市进出口紫菜的风险和贸易变化情况,具体统计数据和情况见表5。从表5反映的情况来看,在产品风险方面:总的来看近3年来我市进出口紫菜不合格的批次都在增多。一是每年都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且批次呈上升趋势,2012年甚至出现了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二是2012年以来出现了2批次的重金属超标。其中重金属方面主要是针对出口到欧盟和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这些对镉有较高要求的国家。三是今年以来检出2批次的添加剂超标,对于风险点A4,2012年我局从进口韩国干紫菜中检出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阳性结果,而该物质在GB2760-2011中不允许使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166号风险预警,要求各口岸加强对韩国进口水产品的检测,凡该类物质阳性的均不得进口。因此,风险点A4的工作风险程度较高。在队伍风险方面:我局近年来监管人力资源数量基本没变化,而且随着参与课题立项的增多,队伍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随着国家局和省局陆续出台和完善相关监管工作规范,我们的工作依据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近年来新进人员的增多,也导致了由于不熟悉业务造成的风险。在其他风险方面:一是2012年以来中日领土争端不断升级,这给中日贸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
二是2012年由于气候的变化对紫菜产量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今年我省沿海三市紫菜原藻减产40%以上,这对国际国内紫菜价格和供求关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三是今年以来实施了新的《紫菜原藻养殖基地备案细则》和新的《干紫菜等级标准》,在紫菜交易会以及企业定期监管时加强了对企业体系文件和记录的审查,同时,2012年我局积极指导有意愿的企业提高管理和检测水平,整改存在的不符合项,从而上升为一类企业,这些措施也相应降低了部分风险。但是,从近年来进出口紫菜贸易数据来看,近3年来伴随着风险的增加,进出口紫菜的批次,数量和金额基本都呈增长态势。即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工作风险也在增加。
3.3由风险评估小组依据MIL-STD-822C对每个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得出最终风险系数。风险评估小组在会商的基础上分别对每个因素综合打分,并据此建立多指标评价矩阵X=(Xij)nm。其中i表示评估的对象,即不同年份的监管工作风险;j表示评估对象的某个因素,因此Xij表示的是第i年监管工作风险的第j个因素打分情况。其中不包括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根据以上风险和贸易变化情况,由风险评估小组结合多年一线实际工作情况,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打分量化,科学评估每个风险的系数,经过打分统计,建立的多指标评价矩阵如下:
3.4将以上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3.4.1在本文的研究中,风险指数越大,工作风险越小,对结果有正影响。采用公式①进行规范化处理,经计算得到的规范化矩阵为:3.4.2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确定。由于原始矩阵Xij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分别为最优情况和最劣情况,因此计算得到的规范化矩阵Zij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分别为最优解和最劣解,分别记为:
3.5计算到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以及与最优解的贴近度。根据以上数据和公式②、③,计算最优情况和最劣情况,以及2010年到2012年风险评估向量到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并依据公式④计算与最优解的贴近度。计算数据如表6所示:
3.6结果分析通过以上风险评估将风险量化,并计算得到表6的结果,该表为我们科学呈现近年来进出口紫菜监管工作风险变化情况。通过结果发现,近3年的Ci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2年的Ci值远小于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同时2011年Ci值相比2010年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综合分析认为近3年来我市进出口紫菜行业的监管工作风险在呈增大趋势,且2012年工作风险增幅较大,这提醒我们监管人员,尽管相对于其他动物源性水产品来说,进出口紫菜风险稍小,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必须重视近年来风险的快速增加,需要对整个工作链进行风险排查,并对关键风险因子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降低进出口紫菜工作风险,进而采取更加合理的前提方案或者纠偏措施来降低进出口紫菜监管工作风险,保障进出口紫菜的安全。
4讨论
TOPSIS是一种成熟的统计学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日常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中,是一种方法的创新,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这种量化的风险数据使我们对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风险变化情况了然于胸。该评价体系结合了风险评估和TOPSIS的优点,既可以通过Ci值的大小反映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的总体评价,也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给出所有风险因子的风险系数,因此可将二者结合从宏观和细节方面选择措施对工作风险加以控制。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对该方法的应用作探讨:
4.1依据该评价方法体系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根据该评价体系计算得到的Ci值用以判断某类商品监管工作风险,Ci取值在0-1之间,该值越大说明越安全,风险越小。每一次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其影响程度都不同,相应的Ci值也不同,因此,可根据Ci值的大小确定选择何种监管措施。具体到某类商品而言,可将Ci值科学的划分为几个区间,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判断每个区间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程度,当Ci值超过某一阈值的时候,应当在日常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宽松或者相对谨慎的监管方式,或者为监管方提供预警,表明该食品进出口监管工作风险处在临界值。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各个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工作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设置一系列可以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数据,然后分别计算其Ci值,将该值作为阈值。这一模式的建立为监管方采取何种程度的监管措施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这样的管理也更加科学。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3
长期以来,我公司严格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我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按照各自的分工,从企业资质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出厂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管理情况、标注标识情况、销售台账记录情况等10个方面,逐条进行自查。根据企业自查情况,企业感觉各方面做的尚可,基本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于稍有差次的,及时做了整改。现阶段,企业基本能做到系统管理,按标准要求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现将企业目前能达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资质情况:企业名称为四川新良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址是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大石工业园区内,生产许可证编号为:SC10651080200071,营业执照为:91510802314414185Q,各种证件全在有效期内。
二、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本厂主要采购的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所有物品均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购进,购进时索取了企业相关资质证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严格遵照了GB2760的要求,并做了详细的原辅材料验证记录及进货台账。
三、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我公司每天安排专人对产区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在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的卫生,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期养护设备设施,每批产品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均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的整洁情况,班班检查。工作人员更换专用工作服后,经人员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车间。验收合格的原料从原料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设备。从原料到成品及成品库均保持独立空间,没有人流物流交叉感染的现象。
四、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我厂配备了架盘天平、分析天平、电热干燥箱、水浴锅、旋光仪、分光光度计、PH计、超净工作台、台式培养箱、显微镜、蒸汽压力灭菌器等检验设备,具有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检验人员获取合格的检验资格证书。按照国家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和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我公司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料均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并索取相关的证件。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及《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组织生产,未遇到购买不合格原料和出现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六、表示标注情况:我厂生产的各个单元产品的包装上按照相关规定印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代号,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标识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产品的贮藏方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七、销售台账记录情况:我公司建立了销售台账,记录了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售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以及购货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购货者的名字,地址、销货场所等。
八、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企业积极并严格执行各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九、企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我公司所有和生产相关的人员均参加了体检,取得食品从业许可证书(健康证),并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技术和知识培训。
十、企业售后服务和产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我公司主要消费者都是回头客,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消费者投诉。我厂已经设立消费者投诉登记本,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应对机制,确保一旦出现消费者投诉情况,能及时作出反应,力保消费者权益。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4
一、 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认识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置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时刻牢记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制定并实施企业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
二、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显着位置张贴。
三、 保证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前提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超范围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四、 保证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对患有"五病"的从业人员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并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五、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认真落实进货台帐登记、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六、 落实餐饮具、工用具、容器清洗消毒制度。食堂厨房垃圾做到密闭无渗漏存放,并及时清运。 七、 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检查库存食品。不购买、存放、使用亚硝酸盐;不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库房内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或不洁物。 八、 熟制加工的食品做到烧熟煮透。
九、 改善餐饮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努力提升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级。
十、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十一、服从卫生监督管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问题在限期内整改到位,保证不重复发生存在的问题。
十二、学生食堂不进行冷荤凉菜的制作销售。
承诺单位:(盖章)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5
关键词:电信终端产品;YD_T993;防雷;2类电源;纵向防雷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089-02
1 理论的依据
电信终端产品是用户直接使用的产品,其通信线路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所以在雷雨天气中,通信线路可能被雷击。为了杜绝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被雷击的可能。国家颁布YD_T993-1998对产品的抗雷击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并通过3C认证保证实施。对于带双绞线端口和一次保护的电信终端设备,国标规定设备要能承受4 kV,10~700μS的浪涌电压波形40次,摘机,挂机下分别测试。每次间隔不小于1 min。其中横向正负极性测试各5次。纵向正负极性测试各5次。设备内阻15 Ω,限流电阻250 Ω,雷击实验汇总如表1所示。
对于二类电源产品,产品没有与大地直接连接,所以在电子产品检验测验的时候都没有做纵向测试。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做纵向的雷击测试是有问题的。自然界中纵向的雷击比横向的雷击多的多。国家的配电系统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TN-S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使用一根单独的保护接地导体线。
TN-C-S系统:在系统某一部分中,中线和保护接地到体现的功能合并在一根单独的导线上。
TN-C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中线和保护接地导线功能合并在一根单独的导线上。
在整个系统中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有的配电系统中,除标准的TNS系统外,TNC-S和TNC系统的零线和PE在某个地方都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外界雷击产生TIP或者RING 对地的电势差(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大多数),存在对PE的电流泄放路径。这样一来就要考验二类电源产品的对地防雷特性了。
2 理论的证明
图4是在TIP和PE端加浪涌,在N线捕捉到的波形图。这证明了N线和PE线确实存在通路。所以我们的实验室的配电系统是属于后面两种。
3 产品的安全隐患
后两种配电系统供电的情况下,电信终端设备通信接口到电源接口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左边L、N、PE分别是配电系统的零线、火线和大地。接着是电源适配器部分,2类电源只有两针,也就是说不和大地直接相连,在适配器变压器的主副级之间有一个C2安规电容,可以泄放静电。在往右是一个空白的方框,是设备数字电路的缩略表示。接着是设备通信线路TING和RING,根据国家标准主次之间一般用T2变压器隔开。TING和RING之间有一个横向的防雷管D1。在往右是两个补偿电容C3,C4,最右边是RJ11插座。
从图5看如果TIP(或RING)对PE产生电势差,那么TIP对零线就有可能有电势差,这时电流一般通过补偿电容和安规电容泄放。但是存在多种情况,
①通信端口的隔离变压器耐压不够。电压击穿通信端口一端的隔离变压器到地。通信异常,或者电源端口的隔离变压器耐压不够。这样的话会产生火花,不满足YD_T993的合格标准。
②便携设备在PCB layout的时候空间很小,特别是在2类电源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N线和PE有可能短路的情况下。TNV和SELV之间的安全间隔不够,那么浪涌就会从TNV电路直接空气放电到SELV电路,造成SELV电路的损坏和火花。
因为原厂提供的隔离变压器的电气隔离水平是用恒压测试得出,所以为了证明隔离变压器的耐浪涌水平,我们把隔离变压器单独拿出来实验。在变压器的主次之间加浪涌,间隔30S,实验100次,每次都是6kV电压做了如下实验,如表2所示。
如果变压器的耐压水平不够也将造成设备的损坏。我们在做实验时,浪涌主要是通过电容和空气放电的方式泄放。空气放电形式在实验和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多件设计不合格的产品的损坏。
4 结 语
①建议中检所测试2类电源的电信终端产品的纵向防雷性能。
②建议企业在即使在2类电源也使用三个防雷管,构成T型电路。在浪涌造成设备损坏之前,把浪涌泄放到设备的相对地(与零线短路的地)。
③建议成本有限制的企业拉大TNV和SELV电路的电气间隙,测试电容上面提到两种电容的耐压水平。考虑通过电容把浪涌泄放掉。
参考文献:
[1]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附录V交流配电系统[S].
食品安全隐患范文6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建立“责权明晰、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据《食品安全法》,决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镇、街道办事处的信息互通与联动配合,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无缝隙、全覆盖”监管。
(二)基本原则
1.定人定片。整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力量,以镇、街道办事处为单元,每个监管部门为每一个镇办固定2名以上执法人员,将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定人定点定责,到位到点到人。
2.定时定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会同镇、街道办事处,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规定,定时组织食品安全巡查。建立食品安全巡查记录档案,对巡查中掌握的情况、采取的措施、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详细工作记录,规范归档管理。
3.定权定责。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和综合信息的采集、整理和记录,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监管部门能够准确掌握所负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数量、位置、经营及信用状况等信息,做到“六清”,即监管范围清、监管企业底数清、经营状况清、重点企业清、执法情况清、监管责任清。
4.定奖定罚。定期、不定期对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评定结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成绩,并兑现奖惩,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彰,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给予通报批评,对造成恶劣后果的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二、落实监管责任
1.区食安办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具体要求,督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镇、街道办事处联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掌握全区食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好来自镇、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分类登记和处置工作,协调难度较大、涉及多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隐患处理工作;向市食安办上报本级职能范围内无法完成整治的重大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2.各镇、街道办事处按照监管联动机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应建立各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配合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掌握本行政区内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建立食品安全企业电子档案;及时将排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上报区食安办协调处理。
3.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本部门职能开展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掌握所监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处理区食安办转办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组织对镇、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确保监管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食品安全监管有关规定,在各自辖区内开展日常巡查,掌握辖区内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排查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按规定建档立帐,上报有关信息。对于较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改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依据相关法律督促生产经营企业限时整改;对于其他情况较为复杂、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跟踪落实,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3月15日-3月31日)
分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完成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的前期动员和相关准备工作。
(二)摸底排查(4月1日-5月31日)
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职责范围内食品经营企业进行细致梳理,以镇、街道办事处为单元分区域定位,以职责为标准分人员定位,建立区划明确、职责明晰的被监管企业名录,并向各镇、街道办事处公布。
2.镇、街道办事处对行政区内食品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突出对小作坊、小门头等“小、散”食品经营业户的摸底排查,对所有排查业户建档立案,同时对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被监管单位名录,及时将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业户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由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业户办理相关证照。
3.区食安办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的反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探索建立全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的网上实时查询,全面掌握、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全区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三)推进实施(6月31日-12月31日)
按照“统一部署,上下结合,互为联动”的原则,根据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确定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以下程序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1.各镇、街道办事处在本行政区内开展日常巡查,排查各类食品安全隐患,相关信息由镇、街道办事处登记上报区食安办。对于较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改的食品隐患,督促相关生产经营企业限时整改。
2.区食安办利用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完成各类信息的汇总、分析及登录工作。对应相关监管部门职责,将未完成整改、性质单一的隐患问题按监管职能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对于性质较为复杂、跨区域、跨部门的安全隐患,由区食安办统筹组织联合查处。
3.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及时处理区食安办转办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对于职能范围内的应主动解决,及时反馈整治情况;对于情况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应主动协调,形成合力,抓好落实;对于不属于区级职能范围内的应及时向区食安办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并主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4.完成隐患整治后,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将整治情况逐级反馈至区食安办登录结果,区食安办将反馈信息转至相关镇办,由所在镇办对登录的结果进行核实,经核实完成整改的,区食安办登录结案。
四、工作考核
(一)考核主体。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的考核,具体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对镇、街道办事处主要围绕组织食品安全巡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围绕组织实施工作、执法任务完成情况、落实联动机制工作目标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
(三)考核办法。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考核坚持日常检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验收相结合的原则,以区食安办的专项检查和日常督察为主,按照联动机制工作目标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对镇、街道办事处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和评定,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执法能力水平的新型监管模式。各镇、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及时调度解决推进落实过程中的问题矛盾;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健康运行,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注重配合。各镇、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围绕联动机制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大局观念,充分发挥基层区域优势和部门职能优势,科学整合监管资源,健全完善监管网络,推进实施信息共享,主动担当,配合联动,加快形成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