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1

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器材及学生素质的限制,仍然无法很好地开展教学,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2、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3、注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2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1009-0320

国内刊号:21-1329/G4

邮发代号:8-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3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小学开始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但是缺乏目的性只是盲目开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由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学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再加上数学作为一门教学难度比较高的学科,需要教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现阶段小学领导和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及考虑的关键问题。只有做好了数学教研工作,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意识薄弱,教研活动缺乏科学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的数学教研领导能力比较差,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管理方面,而对教研活动没有提起充分的认识,科研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对教研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导致教研活动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创新性也不足。再加上部分小学由于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数学教研活动开展的需要,致使教研工作往往不能按时、有效地开展,所以,最终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提升[1]。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由于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在开展数学教研活动的时候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往往会产生分歧,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数学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积极性,导致现阶段我国小学整体教研氛围不和谐。也有部分学校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走走教研的过场,制作相关教学方案、教研记录等资料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说课、评课活动也都是为了应付,并不能切实发挥作用。这样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研的形式,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整体效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有专家讲座加学习交流、研究课加反思研讨、专家课题加辅助研究等形式。这些教研活动形式单调、单一,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愿意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教师不想教研、不愿教研的最根本因素。小学教研活动效益难以提升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教研活动内容陈旧,大多都是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等先进教育理念视而不见,导致教师失去了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2]。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不断更新研究内容,教研内容要尽量新颖、新鲜,跟得上教育发展的潮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做好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对策

(一)树立科研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科学性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之所以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领导及教师科研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小学校长必须首先树立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组织能力,能够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其次,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必须提高重视,为数学教研活动开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设立学校教研专项研究经费专门为教研活动服务。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不断学习外界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以及新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进而使教研活动切实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服务。

(二)改进教研内容和教研模式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现状,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要明确主题,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多考虑细节问题,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某些教师在教授奇数偶数时,对奇数偶数的界定不太统一。部分教师认为0为偶数,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2的倍数为偶数,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在非0自然数内研究倍数,那么偶数当然不包括“0”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师统一认识,明确小学阶段这一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从而使教师更好的进行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3]。

(三)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

教研评价和课后反思是数学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目的是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自主思考、自主反思的过程中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不是高、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这也是教师教学质量能够得以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小学校长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学校领导和资深的教师组成数学教研评价小组,不定期在各个班级中听课、评课,在课后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课堂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进而促进教研活动得到高效的落实。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也要在课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评课教师对的评价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认真分析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需要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树立科研意识,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模式,做好教学反思和评价工作,从而使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更具科学性,更好的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永晔,宋新. 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9:44. 

[2]吴成业.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 学校管理,2015,03:40-41.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4

【摘 要】当今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加入到了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行列,这就给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意义,然后简单阐述了专业化素养包含的内容,最后重点分析了做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专业化;教师;培养

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教师是搭建教育理念和进行教育时间的载体,文化知识传播的桥梁,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新型知识都必须通过教师来教授和实现。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师就很难在教学中坚持和贯穿整个课改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推进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养对于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小学生合理提高和发展,打牢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包含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第一,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定位。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第三,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3.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3.1提升整个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培养的认同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需要经历全面的专业培训和培养,然后进行和考核,达到入职要求后,才能成为专业化的数学教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享有与律师、医生等工作者同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国家政策应该对专业教师提供政策上的保证,相应提高其社会地位,确保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例如保证专业人才优先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学历层次,关注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等。

3.2加强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知识的学习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数学教育方面的知识。当前小学数学教材的特征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教授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合理、科学的应用教材,必要时可以突破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数学教育理论水平。我们应当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大潮和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做好教师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工作,保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系统和灵活运用数学教育理论,及时更新陈旧的数学教学理念,提高数学教学思想水平。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不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师不同的阶段需求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入职前进行小学数学教师上岗培训,在职中定期进行教育学习和培训,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名师名家讲座及新理念和新课程的培训学习。

3.3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实践技能

教育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教育实践包括四个方面,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教学见习主要是通过观摩别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做到深入了解小学校园的生活如班级生活、集体生活、课外活动等;初步掌握小学数学教育内容、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等,领会和掌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增强小学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实训主要是指教师们一起共同讨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共同讨论、集体备课来形成成熟的教学设计,通过不打断的模拟教学、评课、上课、听课、反思、改进来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教育实习主要是指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实习,做到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环节,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工作上,并不断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提高自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健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情意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构建自我的职业角色和规划,形成丰富的教师的专业情意。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情意需要具有专业的情操、专业的意向、专业的理想和专业的自我发展方向。专业的情操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性情操,对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对教书育人这一职业赶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专业的意向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专业取向,对数学知识的殿堂要敢于探索、锐意进取,对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要执着向往,不断为小学数学的教育事业奉献。专业理想是要对所从事的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敢于不断向往和奋斗,以做好、做强、做大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作为奋斗的理想。

3.5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培训

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需要的是系统完备的职前和岗前培训,还需要完善有效的职后培训。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育行为能够主动进行反思、感悟,做好教育科研活动、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合理的职业化培训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小学数学教师职后培训可以说是专业化发展的延续、补充和深化,是需要我们所有教师代代传承和坚持。

4.结束语

小学数学专业化素养培训是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有效的做好这一环节,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香花结合,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才能更具竞争力,才能尽快成为小学数学教育者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张基益.本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邓飞雁.成熟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及消解对策[D].湖南大学,2012.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5

1、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初小衔接的“过渡期”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发展。小学以直观现象为主要思维特点,正在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中学生要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意义识记为主。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形象、直观的思维为主,慢慢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逐渐增长。他们喜欢参与活动,但对老师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性,对教师的信任度比较大。然而很多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思维方面的差异,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很多小学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初中之后成绩却不好了。

2、中小学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六年级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进入初中后,则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但学生往往还是习惯运用算术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好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5倍小7的数是8,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为(8+7)÷5,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

3、中小学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二、提高中小学数学衔接实效性的对策

1、针对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的问题,教师应在新生入学的前段时期要抱着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例如学校去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消除新生对新的学习挑战的恐惧。或者可以邀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和新生一起进行座谈会,学习一些过渡期的经验、学习经验。教师在面对新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的时候要适当引导,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带着包容的心态给新生充分的过渡时间。

2、针对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的问题,应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还应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课本成了“习题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小学数学教学讲座范文6

一、转变观念,认识提问价值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提问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提问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启迪行为,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优化发问,提高应用水平

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设问技能。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2.提高发问技能。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3.提高理答技能。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三、提问的转移

提问的转移就是把老师提问调成学生提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质疑问难”的积极作用。然而,让学生“质疑问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暂的过程,它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一开始,学生当然不能提出很有深度的问题来,必须靠老师长期的鼓励、启发、诱导,学生的问题才会逐渐由表及里,才会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次,教师在“质疑问难”中要有一种求真意识,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也不可加以讥讽、嘲笑,可先启发学生再认真思考,能否独立得出结论,如不能可让同学间互相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经过讲座后无法自行解决时,教师可点拔、启发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有些问题教师不一定有把握,便应实事求是,等课后查资料或与别人商讨后再作回答,切不可为自身的面子而乱说一气或干脆一拖再拖,不再提起,这样会让学生失望,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如:在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时,在学生利用长方体、立方体、圆柱分别画出了长方体、立方体、圆形后,教师请学生思考:“球可以画出什么图形?”由于受到生活习惯用语的影响,几乎全班同学都认为“球可以画圆”。对此,教师不发表意见,而是让两个学生上前来画一画,一人按球一人画,结果怎么也没画成一个圆,下面看的学生急着要帮忙,于是教师又请了另外几个学生上来画,还是不行,经过几次试验,学生开始对“球可以画圆”产生了疑问。“到底能不能画圆呢?”学生急于找答案。于是教师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球画一画,然后学生间相互交流作品,评价自己、别人画的是不是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为“球画不出圆”。“球为什么画不出圆呢?”学生带着疑问对球仔细观察,并于其他几种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球没有平平的面所以画不出圆”。这样,教师通过层层设疑,让学生在迫切的需要下带者问题去学习,使学生在“疑”中互动,主动参与了探索新知的全过程。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学生形成朋友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才能,使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延革.中小学数学.小学版[J] 中小学数学杂志社2006年第4期.

[2]陈晓明.数学月刊.小学版.[J]2006年第4期.

[3]朱乐平.现代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