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1

[关键词] 生本作业 教材特点

作业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就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目标不明,“盲”练。为练而练,盲无目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有的作业空、大,教师不作铺展,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形式单一,“呆”练。不顾文本的特点和价值,一律采用“读读写写”、“背背记记”、“我想对xx说”,单调机械,形式呆板,缺乏思考性。

缺乏梯度,“散”练。不顾学生、文本的差异,不管是否已掌握、能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或每次只是做些前后不相干的零碎作业,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一、关注文本价值进行设计,让作业练有所获

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避免了老套的机械的作业形式,让不同的文章体现出不同的作业指向,对丰富文本主题有着深刻的意义,学生也会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作业才是切中学习价值的合身作业。

1.因文而异,凸现价值

选入教材的课文,每篇都是文质兼美但又各具特色。作业设计时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发展儿童不同的能力。在学完名人名篇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去读它的姊妹篇,扩大学生阅读量。如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主题单元,学习《少年闰土》后,指点学生去读鲁迅的相关作品,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后,可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更深层次地去感受鲁迅的文品和人品。而《山中访友》、《山雨》等文情并茂的课文,易于学生熟读成诵,就布置他们多读,在读中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独特感受的同时,积累美言佳句丰富语言。

2.精读略读,各有侧重

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作业的安排上应该体现出不同的要求。

精读课文,要引领学生紧扣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词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讲究精细的、充分透彻的阅读,要读懂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仔细地揣摩它们的本义和言外之意。因此,作业应更体现重点段落、词句的语言训练。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读个大概”,不必过于在词句上拖泥带水,强调阅读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还要加强课内外联系。因此,作业应体现阅读方法的运用,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3.课后习题,适时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机械性的练习没有了,提示性、方向性的问题增多了。这本身在要求我们不做机械作业,作业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课后习题进行精心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后习题1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可以从朗读入手,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获取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表达出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可以指导、启发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通过“当他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又怎么想”这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还可以形成书面语言,变成书面作业。

精心设计,适时运用课后习题,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有效地促成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生本作业”的实施

生本作业的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将语文作业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的作业具有教材相应的内容载体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总和。为了达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生本作业,目的在于形成理想的作业方式,充分发挥生本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内+课外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素养。课堂的时间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挤出时间进行教材的学习,作业只能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语文的课程安排语文课堂中,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完成部分作业(课堂内容的巩固等),少许剩余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举措。

四年级配套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五年级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这些阅读题,都是编者以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精心设计的作业,将这些作业穿插在课堂阅读教学的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既能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又能有减少学生课外的作业量。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就较少,可以在课外用较短的时间完成。

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在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生本作业的设计就是将作业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进行优化,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以最小的作业量,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

(二)独立+合作

根据作业的内容,我们把语文作业加以区分,以便于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完成形式。对于传统的积累型作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或复杂性作业,可以组织学生作业小组,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

作业本作为学生巩固性的练习,大部分要求学生以独立的形式完成。如词语的积累,生字的音形义等,各种类型的句子练习,都是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生本作业的实践中,我们设计把前置性的作业作为生本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许多课堂上教学任务前置到教学前,课堂上只是把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即可。

(1)自主学习式。这是教师把前置性作业通过书面形式下发给每个学生或张贴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完成的一种形式。它面向大众化,是最普通的形式,适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所有学生都需掌握的重点内容。

(2)合作探究式。此种形式适合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体不便于完成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相补充、互为印证,从而做到解疑释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圆满地实现教学预期。

(3)情境体验式。情境式作业让学生去体验,以期得到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如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一课时,老师在课前设计了如下的情境:

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春天,亲近春天,欣赏春天的花、草、小动物,感受春天的风、雨、阳光、天空,观察人们的衣着、行动、语言等。

三、反思

生本作业的探索,从指向教材的单元主题,抓住文本特点,而“练有所获”,因延伸了语文园地,而“开阔心思”。在生本作业的设计实践历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学生亲历作业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语言,丰富语文素养。

只有做到真正从学生出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生本作业设计与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才会尽情地释放,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专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08-02

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比单纯传授知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作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文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健康的德育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的培养和培训。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1.专业知

主要包括学科知、一般教学理论知、课程知、学科教学知、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教育情境知,还包括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等。

2.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班集体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与理论性知互化的技能、人际交流的技能等。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情操、信念和道德操守,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新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吸收高师其他专业的长处,重视学科专业知的教学和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又要注意保持中师的传统优势,注重学生“三字一话”等职业技能的训练。从培养目标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提出了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综合的知能力和系统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知道专业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清楚决定专业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此,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解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当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整合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

适应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整合相关类课程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的“中文专业”,形成了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的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要相对宽厚一些,因此需要对相关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从而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的学素养。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实用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的能力。这一阶段的训练反映了学生运用已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会做小学教师。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的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多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文字和图形表达、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教师技能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新增有关新课程和信息社会等所需的现代教师教育能力。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应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要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例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得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4.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日趋明显。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修养,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认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3

一、各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1)幼教特点

德国幼教注重孩子的真实,自然的生活;注重独立性和自由发展与规则意识相统一;注重孩子兴趣与灵活计划相协调;注重融合教育适应性培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上,工作实践――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培训。

日本幼教注重幼儿身心发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环境协调能力,注重孩子的真实,自然的生活,基本生活习惯培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有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实践――培训,实践――进修――实践――培训,日本幼儿教师注重培训。

美国幼教注重幼儿自然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孩子主动性培养。教学方式上,做游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培养上,对学历上要求不一致,经过严格培训――实践――在职培训。

中国幼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社会、艺术、科学语言。在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上,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

(2)小学教育特点

德国小学教育是义务阶段全免费,基本半日制教学,主要遵循个性自然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基本每个年级都有手工课,教学课堂主要以讨论为主,进度慢,压力小,遵循直观性原理,自由活动原理,一切从儿童出发原理和整体性原理。主要教学过程: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儿童经验――独立完成――教师引导――接受新的经验。侧重实践活动过程、合作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内容。

日本小学教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手工课和手工绘画,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强调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开放式教育,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重视基础、技能、健康、道德、劳动和安全教育,重视生存方式、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日常社会规范的培养,强调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最著名的是每位小学生必须在学校吃中午饭,锻炼学生的家政方面能力。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生的“学”,

立足于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融入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侧重学生独立性和实践性培养,强调人际交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实用为基础,注重情景教学。

中国小学教育注重识、读和写,侧重理论教学,以老师讲述为主,内容多,学生独立思考少。

(3)中学教育特点

德国中学教育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6-18岁),学生可以选择接受12年的全日制学校教育,也可以选择9年全日制学校教育(有些州为10年),再加上3年的职业教育。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教材则是部分免费的。侧重实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纳入中学教育范围,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美国中学教育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培养,繁多务实的课程,同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鼓励个性发展,强调全面发展。探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侧重个人本位主义,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式。

日本中等教育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各为3年。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从事某种职业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态度以及根据自己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对其思想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并培养他们具有公正的判断力。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各种学科和课外教育活动构成,道德教育通过整个学校教育活动进行,重视个性原则;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观点、重视全面发展。

中国的中学教育主要集中课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和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二、分析

(1)发达国家在幼教方面都主张幼儿遵循实践活动自然发展,德国与日本和美国相比对幼教关注要少,但强调基本一致:独立自然发展和社会规则的教育。

(2)发达国家在小学教育方面都成为国民教育的重点,强调自然个性发展,轻松愉快学习,直观实践理解,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由实践活动――理论――实践,既注重了人的自然性的发展,又注重了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强调了实践在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都开设了手工课和家政课,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重要性,德国和日本还强调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教育。

(3)发达国家中学教育除了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强调的重点基本和小学教育基本相同外,同时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未来生存职业活动方面的教育,包括一些职业技术应用课程都纳入中学学习内容,特别是德国基本每所中学处担负学术方面的课程还担负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

(4)我国基础教育模式基本是理论讲授,也就是先说后做的模式,很少实践课,教学内容多深度深,学生独立性得不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忽略,强调孩子的社会性多,自然性少。

三、总结

从基础教育的特点看中国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思维方式单一,忽略过程,然而创新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从而导致我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地在实践中找规律,扩散学生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潜能,绕开传统的思维,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养成创新敏锐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希玉.浅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27).

[2] 吴中仑、罗士刚、张耘著.《当今美国教育概览》,河南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4

2013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发展方向,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通州区政府、朝阳区教委、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本期,我们分三个版块对小学规范化建设情况作专题报道:一是北京市教委委员罗洁的综合报告;二是区县学校的经验交流;三是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10月启动,2012年底全面收官。五年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统筹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等的贯彻落实,统筹中小学校安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同步实施,统筹迎奥运、国庆60年、纪念建党90年等重大活动的教育契机,部门协同,市区合力,实现了各项预定目标,全市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规范、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1.注重建设,基本实现小学教育规范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加强硬件、队伍、制度三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干部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下面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五年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

从办学条件来看,累计投入192.5亿元,完成648所小学762个校址加固改造,新增专业教室3267个,实现计算机配置每10人一台,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率为94.07%。

从干部教师来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校长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举措,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44.0%提高到81.7%,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59.5%上升到87.3%,正职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5.5%。

从制度建设来看,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测、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建设。

2.加大统筹,加快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建立目标约束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布局调整、教育公平、管理方式等三方面统筹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差距。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小学建设规划,实现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小学教育配套建设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小学45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全市小学从2007年的1235所调整到目前的1081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水平。坚持“两为主”政策,2012年公办小学接收随迁子女28.6万,占比达74.7%,比2007年接收比例提高约10个百分点。各区县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朝阳区采取政府委托办学形式,海淀区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台、石景山、房山则大力推动随迁子女融入教育。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通过引入城区名校、城乡手拉手、“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和城镇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如朝阳、通州、大兴、平谷等区县集中引入和建设一批优质小学分校,延庆县26所小学与市区59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深化“学区化”“校区制”“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

3.强化质量,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强化导向”“减轻负担”“拓展平台”上下力气,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符合首都教育发展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制定《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个体收获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施小学减负行动,从专题调研到经验挖掘,从全面梳理到难点突破,分年度、有侧重地稳步推进小学减负工作,着力构建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高效课堂”构建成效明显,东城、西城、大兴、顺义等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面向所有小学生搭建普惠性发展平台,拥有1276家资源单位的社会大课堂和每年两亿元投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实践育人拓展了空间;面向部分学有所长的小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如雏鹰计划、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面向特殊需要群体搭建成果共享、倾斜支持的平台,如牵手计划、融合计划等。

4.释放活力,努力推动小学教育特色发展

五年来,我们抓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推小学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首都特色。落实国家课程,优化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等6大类专题教育课程,以及《北京精神》等特色地方课程;区县开发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如东城蓝天博览课、昌平区的爱家乡系列乡土课程等;各小学开发出种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区域特色。全市组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培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农村教学集体视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积极探索建立学科教学标准。各区县多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石景山区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房山区提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门头沟区采用小片联动、跟踪培训、校本教研、骨干送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小学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鼓励学校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实现“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海淀区的“绽放计划”、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燕山的“燕翔行动”都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与首师大建立“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五年来,陆续推出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体育艺术项目传统校、百年历史老校等特色学校。

经过五年的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来看,城乡教育布局得到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生均经费比2007年翻一番,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从区县来看,区域教育更加适应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精致教育”、“阳光教育”等区域特色显现,11个区县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学校来看,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实现飞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从学生来看,学生发展平台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和参加国庆游行等重大活动中,首都中小学生均表现出色。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让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软硬并举、内涵发展的正确工作导向;二是坚持行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政策引领的可靠制度保障;四是坚持顶层设计、目标管理的可行推进路径;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展示交流的有效实施策略。

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小学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首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如何认清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如何回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小学教育能否持续科学发展。

1.准确把握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好小学教育,必须要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小学教育的基本地位、学段特点、教育性质出发,把握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

从基本地位来看,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论是学习年限、学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师总量都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中之重,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

从学段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处于幼儿园和初中的中间阶段,起着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与前后学段的连贯性。这个阶段学科门类少,课程综合性强,应试压力小,德智体美易于有机融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性质来看,小学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有法律规定、政策性强,必须强化政府保障,体现普惠公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小学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客观认识小学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科学研判形势、客观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做好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推动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认清四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生源持续增长,形势非常严峻,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任务很重。从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小学生源持续增长的势头将会延续到2020年,而且每年的绝对数量也在增长。就目前全市小学学位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直接影响首都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仍然集中突出,短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不管是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是择校问题、减负问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学阶段。由于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头绪多,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何缓解这些棘手问题考验我们的智慧。

三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局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仍然突出。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北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教育布局和均衡状态又将被打破,出现区域性结构失衡,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些地区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信息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云技术引领首都教育新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的推进实施,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如何继续在建好、用好数字学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来带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发展面临考验。

3.积极回应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

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必须把以下三方面需求积极转换成首都小学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需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的要求,到2015年,我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当前,要在积极组织首批11个区县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如期实现丰台、平谷等5个区县完成均衡发展任务,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国家验收。

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3686美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性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需要接受小学教育的随迁子女在激增,他们的基本入学需求应予以充分保障。

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小学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去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积极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中国梦”的学习宣传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首都基础教育来说,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对“两基”工作的要求和首都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也是首都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首都小学教育既要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更要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应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注的价值导向,尤其要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其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生活的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建设、德育、体育、融合教育四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出发,按照“育人为本、尊重规律、转变方式、提升品质”的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公平、优质、特色、和谐”,以“自主学生、卓越团队、魅力学校、品质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实施小学教育品质提升计划为工作抓手,推动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今后,推进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将重点从公共服务保障、育人质量提升、文化品质培育、和谐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供给保障、创新供给方式。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办学条件、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标准化,构建与完善小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小学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小学入学高峰带来的教育增量需求,提高对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以数字学校为重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丰富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多种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是注重育人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彩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和卓越教师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建立减负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更加关注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多彩课程”计划,提高小学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推进“智慧课堂”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名优教师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造就智慧型、专业化的卓越教师团队。

三是注重文化品质培育,重点推进校章制定、学校文化和魅力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小学校章制定与实施,完善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学校文化示范校。以“课堂深受学生好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学校深受学生喜欢”为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争创“魅力学校”,提升首都小学教育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5

关键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趋激烈,教育的国家战略和优先发展地位也更加凸显。高师院校承载着为国家教育事业输送基础型人才的时代使命,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则是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规范和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为在高师院校培养阶段就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2014年,教育部发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通知,在江苏、广西、河南三个省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全国高师院校师范人才培养加快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一、专业认证是推动高师院校实现“三标”的建设过程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接受的各级各类检查和评估,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测评原则,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虽然出发点都有着眼长远发展的考虑,但很多时候还是“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判。与之相比较,本轮专业认证则是从专业建设的一线操作实际,引领教育行政管理者、高师院校实施者、地方资源参与者、师生群体受益者协同推进,体现了从立标到对标,再到达标的“三标”内涵建设特点。

1.立标导向

标从何来?教育部试点工作通知已同期《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国标”),可以视为立标的重要政策依据。该试行标准涵盖学前、小学、中学和中职教育四个类别,为国家开展各层次教师培养专业资质认证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高师院校对教师培养专业进行建设和评估确定了重要指南。以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例,其对规划、课程、实践、师资、条件、质量、学生等方面提出了各项具体要求。因此,立标工作应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以“国标”为参照,以教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思路,全面对接本省、本地区、各高校专业建设基础现状,逐项分解、优化并重建省级认证体系和校级认证细则,从而形成落实国家意志、突出省域特点、体现高校特色的专业发展目标导向。

2.对标调整

如何对标?高师院校首先要组织校内涉及师范专业建设的所有单位对“国标”进行全面深入学习,充分理解国家层面对培养教师的总体性要求和规格性标准,认真明确当前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问题和改革路径。[1]其次,依据省级认证体系和校级认证细则,分别组建对标工作团队,着重在校级层面、从自身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传统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廓清学校办学优势和所处方位,阐明师范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定位,重组师范教育资源,形成顶层设计路线图。再次,以目标责任制的方式,着重在二级教学单位层面加强专业建设现状剖析,查找出对应国家、省、校要求的“短板”问题和制约因素,分项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同行经验和客观诉求,经学术委员会通过后报学校审批形成专业建设方案。

3.达标建设

怎样达标?这是一个多维主体、各方联动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过程。[2]一方面,高师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应严格按照专业建设方案落实日常工作,每月进行相关量化测评,每学期形成专项分析报告,针对问题制定下学期重点工作任务,期中诊断问题解决情况,期末复查问题解决成效,循环递进式倒逼专业建设发生系统性质变。另一方面,地方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作为协同主体,应从用人单位角度与高师院校形成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师范生人才培养进程,提供现场情境教学资源和实践教育基地,指导师范生在真实教学生态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师范生作为人才成果主体,应从终身从教信念和幸福职业生涯立志,主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积极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点”基本要素

从“国标”内容看,小学教育专业标准包含七个维度:办学理念、定位与规划,课程结构、实施与评价,合作机制、环节与实践,教师结构、能力与提升,条件保障、匹配与改善,质量管理、调控与监测,学生毕业、就业与发展。据初步调研,就部分高师院校而言,相当一部分内容不会引发办学行为的实质性转变,尤其是一些过于宏观、理性和模糊的表述,更不容易激发学校内驱动力。[3]但笔者认为,仍然有“四点”基本要素触及了问题的关键。

1.满足需求是专业认证标准的逻辑起点

一所高师院校,既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更要回答“为谁培养这样的人”问题。毫无疑问,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然是培养小学教育师资,但事实上未必所有高师院校的专业定位都完全符合国家、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因此,专业认证标准首先要认证高师院校专业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该专业在学校总体办学定位中处于什么位置,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发挥什么作用,在专业平台和载体建设上具备什么优势等,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潜心做出科学规划,切实把小学教育专业摆在更加需要办好的专业序列中。其次,要认证高师院校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即是否有对国际国内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是否有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精神的解读,是否有对本区域内外大量用人单位的调研等,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扎实开展专业反思,主动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第三,要认证专业本身在高考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即看第一志愿填报和录取率、看平均录取分数和高低分差、看新生报到和巩固率等,这就要求高师院校着力提升专业吸引力,努力打造小学教育在高考生源中的品牌需求效应。

2.优化资源是专业认证标准的关键支点

通常来讲,一个标准体系的建构,需要有严密的结构关系和完整的内容支撑。“国标”中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37项内容,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标准框架,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为师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4]一是课程资源按未来教师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即结构上体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内容上增加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学科专业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小学教学优秀案例的学分比重。二是教师资源按“师者师”的更高要求进行配置,即职业精神上要有鲜明的从教情感、施教德行,队伍结构上要守住生师比底线、达到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吸纳大批优秀小学教师担任兼职教师,专业能力上要通晓当前小学教育发展态势、具备一定时期小学教育工作经历。三是硬件资源按专业训练需要足额保障,即场地面积、网络设施等达到按本专业师范生人均测评的要求,专业教室、技能训练室、实验实训室等充分满足小学教师个性化培养需要,专业图情资料、数字化资源、小学学科教材等数量充足、使用方便。通过认证这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提供,会很大程度上推动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上自觉走上转型之路。

3.协同实践是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亮点

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长期处于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主要表现在教学场景基本集中在高校内部、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科本体知识代际传承、教学方法完全习惯于从书本上和课堂中传输,教学评价高度倾向于授课教师单向评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走向开放,协同创新逐渐成为广受教育系统内部青睐的全新理念。在小学教育专业认证中,同样有必要准确认证高师院校协同合作单位共同培养小学教师的亮点做法。一是看高师院校是否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优质小学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有无数量足够、稳定持续的教育实践基地,几方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教学研究等方面有无实质性的具体协作行动。二是看高师院校是否真正落实师范生定期安排到基地学校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实践教学环节是否贯穿培养全过程,校外实践内容与校内理论教学环节是否做到有机衔接。三是看高师院校是否与基地学校实行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导师团队的数量和工作目标、任务、方法等是否合理,基地学校导师在师范生实践环节评价中怎样发挥有效作用。4.提升质量是专业认证标准的价值终点任何检查与评估,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指向“质量”这一终极目标,小学教育专业认证也不例外。高师院校办学的质量与其他类型高校一样,总体上可以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但毕竟挂“师”字头,就得以“师”立校,育“师”兴校。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就需要严格认证高师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质量。首先,是能够通过现场观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认证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否具备长期从教的专业理想和为人师表的良好气质,通俗地讲,就是有没有在将来当好教师的基本“范儿”。其次,是能够通过操作演示、工具测量、数据分析等方式,认证师范生应对真实教学问题的实践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能力、自我反思与合作研究等;认证高师院校在大数据、云时代背景下,是否具备数字化、常态化的培养质量信息收集、评价、整改意识和行动。再次,是能够通过微型答辩、档案查询、追踪反馈等方式,认证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情况,认证毕业论文适应学术规范和专业发展情况,认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水平及初次就业率情况,认证从事教育工作率、长期从教率情况。[5]

三、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类”观测指标建构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学教育专业有其鲜明的特殊性。[6]一是该专业具有成长性,它在高等教育专业领域中是一个举办时间并不太长的年轻专业,各高师院校的专业培养工作仍然处在比较艰难的摸索过程中。二是该专业具有复杂性,它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覆盖面广。三是该专业具有综合性,它几乎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学科,且在基础教育中占一半以上比重。因此,建构认证标准应分“四类”考虑指标观测点。

1.基础类指标

基础即原则性特征,反映一所高师院校开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合理性,主要包括以下观测指标:一是专业定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符合国家、地方教育发展需要;专业办学理念导向性正确,遵循小学教师培养规律。二是课程结构体现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类型;教学大纲要素齐全,课程目标明确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中,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例较高;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置相应教学班额。三是教育实践基地数量能够满足师范生各种教育实践需要,高校与实习基地有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四是教师队伍近年无违规违纪事件;专任教师熟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数量足够,能够胜任师范生培养工作;有近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业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与教学水平;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平均满意率较高。五是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生均培养经费达到学校平均水平。六是近年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考录取情况良好;有各类教育管理制度。七是毕业生专业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经考试达标;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实际,达到培养方案目标要求。

2.发展类指标

发展即生长性特征,反映一所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的阶段成效,主要包括以下观测指标:一是专业定位符合并能推动学校发展规划有效实施;培养方案文本规范、内容充实,体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二是课程设置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比例设置合理,必修课都有具体的教学大纲,选修课绝大多数有教学大纲;建立师生参与的教学评价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评价。三是与地方教育部门、小学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基地学校具有师资、管理、课程和教改等方面优良条件;指导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双导师”结构优化、数量足够。四是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和专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比例较高;专任教师参与小学教育改革研讨、深入教育实践基地了解小学课程与教学实际;有团队和名师建设规划。五是专业建设经费预算纳入学校年度部门预算,专项管理,分项核算,专款专用;分期分批改造传统实验实训条件,专用教室或功能室管理规范,利用率高。六是有近年培养质量监测分析数据或统计报告;定期开展各教学环节检查,内部质量评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七是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有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就业的专项指导培训。

3.差异类指标

差异即个性化特征,反映一所高师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的区域性、地方性个体色彩,[7]主要包括以下观测指标:一是专业办学理念对接当地小学教育发展真实需求,符合学校实际且具有特色;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认同专业,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二是选修课程包含人文社科、自然科技、艺体卫、创新创业、教师教育系列和网络精品视频,满足师范生个性发展需求;选用国家级或省级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加强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与地方教育部门、小学共同形成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运行效果好;遴选、培训、评价“双导师”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四是专任教师来自国内外或省内外不同高校;兼职一线优秀小学教师所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较高;教师能将自己科研资源向师范生开放,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教师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五是专业建设经费应设有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经费专项;教务管理系统、小学教育专业网络平台建设及运行良好。六是积极推进综合评价录取制度,探索免费师范生提前批录取制度;关注教学督导,落实领导干部和教师听课计划。七是近年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取得良好成绩;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积极为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有利条件。

4.核心类指标

核心即本质性特征,反映一所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主要包括以下观测指标:一是培养方案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与经验,与地方政府、教研机构和小学协同制订、修订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有前瞻性,与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培养条件充分匹配。二是课程设置逻辑严密,模块科学,能有效为师范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优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紧密结合小学教育实际,突出实践导向的课程内容安排;深入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改革;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三是采取多种措施在本区域内外共建共享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教育实践环节实现课程化、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四是专业负责人是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首席专家或教学教改成果奖主持人;专业必修课教师近年有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竞赛奖、指导学生奖;兼职一线教师具有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称号。五是建立全过程监管小学教育专项资金批复、下达、使用、验收机制;支持教学、科研、管理和全体学生活动的技术平台、网络设施运行效率高;六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学定位适时调整招生;内部质量评价结果在专业建设改进中充分体现;七是毕业论文率较低;对口优质就业率较高。总之,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是一次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其目的是在专家引领下,促进高师院校自我评价,推动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8]因此,对全国数百所高师院校而言,该认证标准既是底线合格标准,也是特色创新和质量水平标准,还需要在各地、各校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振香,张艳.以专业认证为导引构建探究型专业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37-39.

[2]孙进.德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程序与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88-95.

[3]何敏娟,胡莹;开展专业认证,推动内涵发展[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4):1-4.

[4]袁东敏,彭波.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6):139-142.

[5]邓涛.中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办法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6):35-44.

[6]李明.基于院校视角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策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2):51-56.

[7]王玉.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6(1):73-76.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6

 

多数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各种技能,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于知识的需要程度,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此不赘述。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不同国家有不同概括。但其中的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共同的,也是基本的。澳大利亚学者的技巧分类和我国教育专家的技能分类能充分说明问题。

 

澳大利亚学者把教师应具备的技巧分为七大类:“(1)动力技巧;(2)讲授及交流技巧;(3)提问技巧;(4)小组个人辅导技巧;(5)培养学生思考技巧;(6)评估技巧;(7)课堂管理与纪律”。

 

我国专家则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虽然中外专家的分类条目和名称有一定的出入,但表达、设计、组织、评价等技能均涵盖其中,这说明这些技能为基本技能,各国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从国内教师专业特点角度看,这些技能可以具体表现为:(1)普通话;(2)书写(写字和写文章);(3)教学设计;(4)班主任工作;(5)说课评价等。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随之增高。毕业生单靠知识学问而立足于基础教育已经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学校对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培训要不断加强,否则就不能适应国家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规定“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里,国家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资格、教师能力、教师业务素质给予了强化似的规定,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能力、有水平地完成教育任务,而要想完成好这个任务,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学生担负起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传承的重任。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是该项任务完成的关键。

 

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主体来源,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加强其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基础,也是完成传承历史文化任务的关键,在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学生时期(师范教育阶段),就力争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教师基本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考核观测点。2013年出台的沈阳市“和平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一条评价标准“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说普通话。”这里,把教师的技能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来评价,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该标准虽然只是“和平”一个行政区的,但足可以代表整个沈阳市。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师范专业,依然存在传统基本技能训练缺失的现象。拥有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在这两个专业中,传统的技能教育、训练搞的还比较好,如南京晓庄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是由三级师范而晋升为一级师范的,要更好一些,而其他专业的师范生,和由师专升为本科的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技能教育就差很多,他们更注重理论,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管理人才,考研究生和进行理论研究无疑是高水平的,但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可能就差一些。甚至个别的学校只有条文,只有制度,而缺少施行。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本科组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年会,讨论和制定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发展策略,同时展示各校的技能水平,进行评比。但其他的专业,很难见到全国性的发展策略会议,讨论技能训练方面更是凤毛麟角。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师范教育阶段,培训师范生的技能至关重要。而用什么模式来加强师范生的技能培训,怎样更好地实现“提高师范生技能水平”的目标,则是各个高校自己的特色,需要总结,以便推广。

 

2 模式的构建

 

什么是模式?字典中的解释“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一个设计较好的模式是这个领域某一事项完善成熟的标志,意味着可以推广使用。本文是教育定性建模的一种,是通过实施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模式,再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可借鉴的材料,供大家参考使用。本文“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构建”,来源于辽宁省教改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本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六个师范类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一个非师范专业。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六个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在这六个师范类专业中,也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历史传承,构建不同的训练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施行。其中0.5是指每天早晨半小时的技能训练,从早晨7:30至8:00,我们称之为早检。早捡内容包括普通话、写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国学、儿童歌曲五个方面,每天进行一项。而6指的是教学计划中开设的6门技能课程,包括口语、写字(毛笔字)、音乐、钢琴、简笔画、教法。这种模式是全体学生技能训练的计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技能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些训练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和展现自己特长的平台,因此,我们成立了各种特长活动小组如儿童文学创作、书法、故事城堡等,目的就是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表现,发挥特长,从而带动一般。但这是一个非常态的内容,只是针对有兴趣、有需求的部分学生,所以并未归结到训练的模式当中。

 

2.2 模式二:0.5+6+X

 

该模式在小学教育专业施行。其中0.5+6部分与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内容完全相同。小学教育专业在0.5+6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师范生基本技能的缺失,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强化。小学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在第七学期,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教师技能的重要性。“X”的内容是第八学期开设“书法、美术、舞蹈、声乐、英语、科学实验、科技辅导、儿童文学与创作、儿童心理研究与咨询、课件的开发与应用”10门技能训练选修课程,每名学生在10门课程中必须任选1-3门自己感兴趣、有基础或感觉需要加强的能力课程,加以强化训练,借此增强基本技能。此项内容不占学分,相当于课外特长活动小组,是学生需求的补充。

 

2.3 模式三:0.5+3

 

该模式主要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四个专业施行。这四个专业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早捡制度,完成0.5+3中的0.5内容,即每天7:30-8:00技能训练,时间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同步,但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训练的内容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四个专业在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把早捡列入到课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中。与计划中开设的3门师范生基本技能课程——口语、写字和教法构成0.5+3的模式。目前,这六个专业,三个模式正在实践中运行,互相借鉴,互相促动,使师范学院的学生技能训练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体系。探索新的、适合师范类学生特色的技能训练模式并加以实施一直是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坚持实行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为此先后出台了《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实施方案》《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前5分钟安排规定》等多个方案与实施计划,并坚持实践,经过了多年的打造,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已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