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1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价值体现
纵观当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构建能够在日常管理期间体现出凝聚、调适、约束、激励、导向以及辐射等功能。如何利用特色企业文化的优势作用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已然成为企业的关注重点。分析现阶段企业文化管理的价值体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和氛围价值
人们生活环境的创设与营造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企业生产运营环境的营造,受到企业文化的直接影响。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各项业务活动或流程的开展均能体现企业文化的身影。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为企业创设有助于发展与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亦可以引导企业职工端正工作态度,以更为积极、严谨的态度参与企业经营中,进而实现对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显著提升。在企业环境与氛围创设过程中,职工个人素质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文化构建强调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加大对职工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对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度。另外,企业文化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依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团队精神的不断强化,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凝聚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而针对团队精神的发展与培养,则需以和谐、平等的企业环境氛围为前提,只有让职工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方可实现职工与领导在企业发展期间同心协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共同努力。
2.组合价值
企业在日常运行发展中文化管理的开展存在组合价值,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所体现出的多维性、多样性功能价值。纵观企业管理形式的转变,无论是成本控制、制度管理,还是行为科学管理,其管理重点仍以硬件为主,即在企业管理期间强调各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但固定、单一管理方法的应用,使得企业发展中管理开展难以体现更多功效。而将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管理中,可实现对企业硬件、软件管理的融合开展,立足于制度、精神以及物质层面实现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依据企业发展需求创设不同环境背景,并通过对管理方式组成的合理应用提升企业日常管理水平,发挥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组合价值。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顺应时代变化的标志,象征着企业进入现代企业管理和文化资本投入阶段。
3.虚拟价值
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人本理念的最高体现,其中虚拟价值可以表现为以客观想象的形式凸显企业管理目标,即在观念层次引导职工进行发展目标的统一而形成的价值。企业文化管理重视对精神文化力量的应用,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看到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现,但是立足于长远发展角度,企业文化渗透于管理中可以获取超乎想象的作用及其价值。
本文以海尔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企业文化管理价值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首先,海尔员工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其次,里层海尔文化。依据自身发展情况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品牌无国界、缺陷产品即为废品”等理念,以期通过发挥文化思想的虚拟价值促进企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形成。同时,此种企业文化的虚拟效应能够帮助企业在文化战略管理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障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如品牌无国界理念的提出代表海尔企业重视市场拓展;缺陷产品即废品表示海尔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表现出海尔对企业传统的产品淡旺季思想做出抵抗,通过虚拟精神的引导帮助企业实现文化的深层次发展。
4.发展价值
企业文化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能否维持长久发展的状态,企业的建立需要全体职工统一目标与理念。企业组建由大量人才构成,而要想保证企业稳定发展,需要采取相关手段措施加强对全体人员行为、思想的规范与控制,借助相关制度章程保证各行为的规范化进行,并实现思想约束。而在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在保证企业运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表明,企业文化管理有助于帮助企业进行员工价值导向的引导与规范,并且企业文化管理可以在某种程度而言体现为企业群体角色认同。良好且合理的企业文化管理可促进职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做到在日常工作期间为职工主动传递积极信息,并通过对集体意识的树立来实现对职工行为与思想的规范,以更高的凝聚力来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1.注重对核心价值观传承
企业文化构建是企业创设良好氛围环境、优化职工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基础。而要想构建契合实际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可从核心价值观传承入手,帮助企业重新定位价值高度,避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定位差异化的现象。针对传承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开展,可结合以下两点。做到在行为文化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渗透。作为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常用手段,在行为文化中渗透核心价值观较为便捷与直观。例如,在会议、联欢活动、庆典等重要活动中领导者以讲话、演讲等形式为管理人员进行价值观念的传递与渗透,管理层再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在日常管理期间对企业职工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与影响,引导职工在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自觉做到对自身行为、思想的规范。通过长期在行为文化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实现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逐步形成集体准则,以行为标准化、流程化的形成达到核心价值观传承的目的。
(2)制度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融合。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所构建的相关制度标准及其遵循理念,具体涵盖生产经营、人力资源以及营销服务等方面理念。企业文化构建在某种层面可体现为企业价值理念的形成过程,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企业职工行为规范中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可通过制度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促进企业文化构建。倘若企业运行期间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意味着企业制度丧失应有的权威性,甚至会对其他制度的落实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制度制定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传递,最终会演变成对文化的“口头”传递。对此,企业需重视职工对制度认知与态度的转变,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引导其主动进行制度执行。此外,制度执行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与职工自身价值观念碰撞、融合的过程,最终对公司文化逐渐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将企业文化逐渐融合与自身行为中。此外,企业需在制度体系中纳入人文关怀制度,真正地实现在企业各方面进行以人文本理念的贯彻。
2.重视通过管理手段促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构建需要做到对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即保证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具备可行性与执行性。依据对企业发展现状的构建,提炼、汲取适合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采取线上宣传、领导言传身教、员工宣扬、培训教育等形式进行企业文化的强化建设。鉴于此,企业需要从企业管理模式、手段优化方面入手,以期通过管理优化来促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具体措施囊括。
立足于企业价值观进行管理流程优化。依据对企业价值观的分析转变当前企业管理流程,剔除与价值观不相符的管理行为与方法。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同时,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职工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等情况,需依托于奖惩机制的应用来实现权责明确,避免企业管理期间不良习气的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构建。同时,需做到对企业管理流程的持续更新、完善,避免在时间推移背景下逐渐衍生出管理不合理的行为,保证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管理始终保持一致性。立足于企业价值观进行管理制度完善。依据企业现阶段文化构建现状的分析,构建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保证其制度的实施可以为企业文化构建提供支撑。同时,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愿景,促使企业目标制定与员工自身目标推进保持步调一致,实现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2
【关键词】 老年人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健康教育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白内障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下简写Phaco+IoL植入术)指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2~5mm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将晶体核粉碎使其呈超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吸出,术毕留晶体后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将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4月的100例行Phaco+IoL植入术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4月100例行Phaco+Iol植入术高龄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6.6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共158只眼,术前视力光感~0.2,术后三天视力>0.5。
2 护 理
2.1 术前指导。
2.1.1 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年龄较高,视力差,文化差异,对手术疼痛的畏惧,手术能否成功等容易给患者造成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护士在接待新住院病人时,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病房环境,针对不同的心理,以科学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发放白内障宣传手册,并向患者说明手术采用表面麻醉,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缝线、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加强其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鼓励家属参与,提供心理社会支持[2];让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使之消除疑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2.1.2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做好血常规、血糖、胸片、心电图等,眼部专科检查(视力、眼压、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球A超等)。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7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术前三天常规滴氯霉素眼水6~8次/日,术前无须禁食,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术前晚予安定5mg口服以保证睡眠充足,指导病人术前半小时术眼滴美多丽眼水4~6次,充分散瞳,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眼位配合手术医生。扶送病人到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毕扶病人回病房,嘱当日安静休息,尽量少活动,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在术后一周内特别注意避免低头,咳嗽,剧烈改变等,以防止人工晶体脱位。
2.2.2 术眼护理。术后出现术眼伤口疼痛予颅痛定60mg肌肉注射,恶心呕吐者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术眼予眼垫包眼一天,勿自行摘除,不能用力睁眼,禁止揉眼。术后第一天换药,严格无菌操作,防交叉感染,动作轻揉,用消毒棉枝擦去分泌物,让患者缓缓睁眼,避免强光刺激。观察角膜有无水肿,混浊,前房有无出血,深浅是否正常,瞳孔大小,植入晶体有无脱位,术口有无感染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检查视力恢复情况,检查完毕予托品酰胺眼水散瞳,防止虹膜粘连。术眼使用激素眼水及抗生素眼水滴眼预防感染。
2.3 出院指导。
2.3.1 指导患者注意科学饮食,食物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继续按医嘱用药。教会患者(或家属)滴眼药水的方法,滴眼前洗手,勿压迫碰撞术眼,保持术眼清洁。
2.3.2 出院后休息一个月,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游泳。出院后每周复查一次,一个月后每月复查一次,共复查三次。
2.3.3 发放健康联系卡,健康联系卡上注明手术医生姓名,联系电话,24小时热线电话,告知病人如果出现眼痛,眼红,视力下降等不适可随时咨询医生。
2.3.4 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病人出院后设电话回访登记本,将病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职业,文化程度,术式,术后情况等作记录。由责任护士承担电话回访工作,回访的时间安排与复诊计划一致,回访时主动询问病情,了解术后恢复情况,解答病人的咨询,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 体 会
Phaco+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期可选择在白内障初期,尚有视力时可手术,不一定等到晶体完全混浊时才可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切口小,无缝线,视力恢复快,反应轻等优点。因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因此术后前房保持良好,屈光状态稳定,散光小,手术安全,成功率高。虽然手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但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与精心护理,特别是高龄患者,热情接待、细心照顾、耐心解释以及动员家属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医护观点统一,尽量达到条理化,手册化,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改善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教可使病人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避免不良因素,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眼科护士要有良好的素质,扎实的基础,还需要有过硬的专科理论与技术水平,才能在护理中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医生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生态市场经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 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 “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 小 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 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 R Brown. EcoEconomy
Building an Economy for the Earth[M].Beijing: East 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 Xianzhong. Theory of Ecological Market Economy[N]. daily Guangming 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Liu Sihua. Theory of Ecological Revolution of Economy Idea[J].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 Yangqing. Economic Research on Ecological Needs[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 People’s Daily Editorial. System Insuranc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N].
The People’s 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 by Wu Xiaodong et al. How Big World the Human Needs:MIPSthe Effective Scale of EcoEconomic[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Yan Fashan, Liu Huiqi.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3).]
[8]景维民, 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Jing Weimin,Tian Weimin.
On Ownership Theory in Market Socialism from the Evolutional Perspective[J].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2).[Yuan Xiaoyun. On Practical Ethics of Marxism and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ransition[J].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2008,(2). ]
[10]周德海. 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Zhou Dehai. Market Economy and System Reform[J].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2008,(2).]
[11]夏瑞林. 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 Ruilin.Economic Development: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Practice of 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 Decheng.Concise Discuss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D].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 Shuang.MaoZedong's Socialist Economy System Thought 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 Though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FANG Shijiao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primely actualized. But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There seem to be opposite movements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both of which impact the overall situations. The opposit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of modern market primely built in China has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ystem, belonging to a kind of antiecology without basic capaci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the market system now in China must be reconstructed into an economic market system of socialism that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is not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ing bedrock for the nonce, but it is still a longrange and formidable systematic project to be done.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4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5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在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过去的福利性的学前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的定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学前教育的定位不准,改革的成果不明显,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学前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体制转型;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体制转型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实现资源的配置,我国的社会体制开始转型,逐渐向市场体制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型,势必会引起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因此政府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政府可以包揽一切、统筹一切,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政府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的政府,细化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明确了社会各界的责任。社会体制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学前教育在之前被认定为福利性事业,如今也要进行重新定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建立和谐社会
一些补偿性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这种教育可以对一些学生起到扶持的作用,推动社会实现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公平。同时,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开展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降低违法行为的机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办园性质的变化
国家在施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很多政府机关采取依托单位办园的模式,由于学前教育地位不准确,很多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低收入阶层开办的学前教育,面临则巨大的生存危机,另外,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定位不准,教师的身份比较尴尬,很多教育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也难以进行确切地定位。政府在改革中虽然明确说明将由政府机关来接管中小规模事业单位办园,而且改变了企业单位办园的性质,将其由福利型的地位转变为社会职能型的地位。但是,政府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办园情况的业绩处理方案等,因此,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办园的地位不明确,在施行中容易发生混乱,而且目前很多企业办园逐渐走向市场,因此学前教育的定位更加模棱两可[1]。
(三)农村学前教育举步维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仍然属于福利型的事业,主要采用集体办园的形式,辅以独立办园,因此,在集体办园中办园的经费主要是由集体来承担,基本上国家很少进行财务上的支持,集体的力量可以满足办园的经费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且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形式,使政府的职能更多集中在服务职能上,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体制的改革需要重新划分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必须要对学前教育重新定位。然而体制改革带来了一些“单位”的解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因此原有的办园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因此导致政府学前教育服务职能欠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逐渐脱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行政手段开展学前教育面临着困境,其已经不适应市场体制的发展,再加上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导致未尽到一定的职责。在学前教育的开展中,出现了很多推卸责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规范管理。
(二)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主要采取地方分级管理的形式,但是政府的有关职责还不明确,各方面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因此各级政府在权责配置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特定的层级政府在开展学前教育中表现出明显的权责不对称,政府职责严重缺失。政府职责缺失、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关乎大范围的学前教育发展程度的制度等,比如学校教育的投入保障制度长期没有修订等[2]。二是地方政府之间权责不明,难以确定责任主体。
(三)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的学历水平差异较大,由于学前教育对教师的学历水平的要求相对不高,因此很多教师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下,甚至更低,因此教师在学历上表现着不均衡的趋势,也缺乏规范性。同时,教师学历呈现出不均衡的趋势,会进一步导致学前教育不同学历教师的工资待遇有着较大的差别,而且极不稳定。
三、社会体制转型下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将学前教育摆在福利型事业的位置,社会办园仍然坚持主导地位,政府办园作为辅助,但是这种办园的分布格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因此要结合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重新定位学前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认识到学期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如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公众等,它是一种公共产品,可以被定义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二)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市场与政府共同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私人物品经过市场配置,效率将会更高,但是对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则政府配置的效率会更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利于促进公平。所以,学前教育的产品属性影响着其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定位[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要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学前教育在费用承担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家庭是学前教育的承担主体,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而且县级、乡级政府承担的比例不尽合理,因此学前教育要继续秉持公益性的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成分分担机制,并结合不同阶层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根据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成分分担模式,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家庭分配、公平的地方政府分担和全面可行的中央政府的承担效果。
(四)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
目前,国家重点的教育项目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纳入其中,但是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较为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家庭的幼儿更容易被忽视。
(五)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政府的定位和职责不明确,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身份也不明确,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教师难以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农村集体办园教师的身份也尚未明确,因此教师的一些基本利益得不到保护。
(六)多种形式扩大资源,政府要明确职责划分
我国教学资源还不充足,在教学上难以实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近年来在学前教育中不仅出现了“办园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众多的家庭,一些地方幼儿园收费价格昂贵、但是质量却不高,导致一些家庭负担不起。
四、结语
在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等。因此,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并积极扩大教学资源,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前教育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欣 单位: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学毅.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趋势;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转变,传统的集中制计划经济洗的事业单位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因为事业单位的多元化,我国各类人才的集中营是事业单位,同时事业单位也是我国进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营,因此,事业单位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方方面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健全和完善,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却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这就导致俄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始终面临严峻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因功能定位不清晰而导致政事不分
我国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由国家投资兴办,因此其管理权直接在于政府手里,政府在这样庞杂的事业管理组织体系中即是经营者,又是所有者,同时还是管理员的身份,因此,事业单位已然成为了政府的直接附属物,直接归属于国家机关领导,进而导致政事一体化。由于行政系统在事业管理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那么行政机关对事业单位就可以进行直接的管理,原本应该属于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权利都要在行政机关的控制之下,而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过多的从事了本应属于行政单位的职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被建立起来,简言之,我国事业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需要依附于政府行政机关,这就导致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趋向于行政机关,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也就划等号了,最终事业单位成为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延伸。政企、事企不分就无法使得事业单位分清自身角色,也不能明确自身职能,这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人事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
我国国务院于1998年开始实施机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因此都的了深入的发展,同时,可想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都取得了进步。从新世界伊始,我国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这十几年间,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初具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优秀人才的成长,对提高事业单位发展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没有独立出来,也就是说其人事制度改革进的还不够彻底,人事制度创新能力也就相对较弱。同时,我国事业单位人员臃肿,从业人数每年呈几何数字递增,这就给外国的财政支出造成了一定困难,财政负担过重。
3.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我国事业单位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政化。在这一方面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制度来配合事业单位资源布局和配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事业单位管理各方面都还处于封闭的局面,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缺乏了解与沟通,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上,本来可以共享的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进而使得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程。我们只有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经常总结经验教训,统筹规划,分工明确,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1.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历史,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对事业单位形成的发展背景和历史要充分认识,对事业单位职工改革的担忧做到全面理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执行国家下达的政策,在认清这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对本单位进行考虑,其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的时机情况,其改革的复杂性和改革的最终目标,对影响改革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寻找相应的、合适的解决对策。同时,还要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进行安排,其基础要建立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上。这样才能保证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2.制定科学的管理人员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其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考虑也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推行聘任制度是最符合现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要求的,通过聘任制度可以将原来的人员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这样的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能够到达科学性和公平性。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不难看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组成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当中,其中社会与经济发展都颇具成效,若我们还能够进一步全面的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结果我国政府、行政机关和各大国有企业的改革,那么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做到如此,我国才能真正进入到社会全面、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