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1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亿元、增速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速9%,投资2.5亿元的光伏扶贫项目现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民生工程逐步改善。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助260元,累计发放320.9万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166元,累计发放2053.4万元;累计发放孤儿生活补贴330.876万元;实施临时救助94人次,支出救助资金8.8万元;资助16名退伍军人报考驾校。

(三)食药工商质监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逐步巩牢乡村监管网络。调整了274个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新城镇、竹核等5个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已全面运行,有25名工作人员到片区所工作,已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的新城镇、四开乡等9个乡镇授牌。二是全面推行持证服务。目前完成持证餐饮服务166户,A级2家,B级8家,82所学校食堂持证率达100%。三是强化食品药品监督力度。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积极开展对食品、药品、化妆品经营监管力度。

(四)防震减灾工作推进有序。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维护,加大对“三网一员”、47个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群测群防培训,举办“5.12防灾减灾日”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五)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以“量体裁衣”式服务为抓手,为全县持证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县残疾人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开展,慰问补贴如期发放到残疾人手中。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2

一、基本经验和体会

1、强了自身建设。组织建设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通过开展保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残联职业道德教育,县残联日愈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各股室工作职责,进一步帮助干部职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选派干部职工参加省、州残联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开展。

2、清了工作思路。残疾人事业要持续发展,没有对当前形势的清醒认识,就难免会陷入日愈繁杂的工作事务中。今年年初召开的残疾人工作总结会,提出了“创造特色、完善机制、强化职责、积极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对各乡镇、场残联年终“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的工作打算。参加全省、全州残联理事长工作会议后,理事会又及时召开会议作传达布置,确定了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扶残助学”春雨行动和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重点项目,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挥了政府高层作用。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起决于残联自身管理和工作职能发挥的程度。经过县残联积极主动的请示汇报,县政府召开了残联工作座谈会,先后两次召开了残工委协调会议,明确了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维权工作

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关于“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给予便利和优惠”的规定落到实处,今年6月,**县残联积极与**县公交集团公司和人寿保险**支公司进行协调,从今年7月起,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可以到县残联办理残疾人乘坐公交车意外伤害保险,均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截止11月17日,我县已有38名残疾人办理了《公交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卡》。

(二)宣传文体工作

根据文山州残联《关于统计上报运动员参加文山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比赛活动的通知》(文残发〔2010〕10号)文件精神,为活跃我县残疾人文体工作,组织好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操和促进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我县积极做好参加文山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运动员的筛选工作,共选拔残疾人运动员41名,为参加文山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组织建设

2、加强内部管理。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之机,切实加强单位组织建设,制定《**县残联执行理事会管理规定》。

(四)康复工作

我县康复工作始终坚持“康复1人,造福1家”的指导思想,为认真完成今年残疾人康复任务,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牢牢把握残疾人康复工作这一永恒主题,县残联以狠抓社区康复工作为重点,克服工作经费不足等实际困难,认真开展社区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康复、聋儿语训、肢体康复训练、假肢装配、用品用具供应等各项康复工作。

1、社区康复工作

为提高社区康复员的康复服务工作能力,落实云南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社区康复工作,按照cbm合作项目的要求,县残联先后于今年4月和10月举办了肢体残疾康复和精神病防治康复两期社区康复培训班,对我县残联康复工作管理干部、各乡(镇)残联专职干部、社区康复员、县卫生局医生等33名学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学习了肢残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精神病防治康复的全面康复技能,为今后我县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对全县社区肢体康复残疾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起到带动辐射作用,通过众多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享受到来自社会、来自党和政府实实在在地关爱与帮助,全县社区康复工作将更上一步台阶,不断向“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迈进。

2、白内障复明工作

3、低视力康复训练

按照“十一五”期间,州下达我县的低视力康复任务,我县认真开展好低视力康复工作,今年共完成低视力康复训练2人。配用助视器2台。

4、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组织开展好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工作,共先送7名聋儿到州残联参加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培训班,发放助听器9人。

5、肢体残疾康复

6、智力残疾儿童康复

按照“十一五”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完成了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人。

7、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

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4种30件;免费赠送轮椅3辆。为了解决我县部分下肢重度残疾人出行难的问题,县残联决定12月份将50辆轮免费赠送给农村下肢重度残疾人。

(五)教育工作

(六)就业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切实把我县残疾失业人员纳入全县失业人员登记,加强对残疾失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县残联结合我县实际,积极与县劳保局和就业局进行协调,10月31日在**县委党校对全县残联乡镇(场)残联专职干部和7个社区残协专职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残疾失业人员登记业务培训。

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今年年初,我会按照文政发〔xx年〕90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及《**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调查报告》提交县人民政府审批。

(七)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2010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我们也看到我县的残疾人工作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有待加强,由于我县处于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慢,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障能力还很弱,贫困残疾人的低保制度不健全,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比较困难。

(二)我县残疾人工作基础薄弱,资金缺乏,致使许多工作不能按计划开展。

(三)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不够,措施不硬。残疾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存在,几年来,我县一直没有争取到康复扶贫贷款。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3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8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x社部函[2017]x号)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决定于元旦、春节期间,在全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集中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创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二、活动时间

2018年1月5日至2月5日

三、援助对象

就业困难人员;

残疾登记失业人员;

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去产能中登记失业人员、长期停产停工企业职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等人员。

四、工作目标

实名登记建册。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上门走访,精准认定、登记建册,做到人员底数清、技能水平清、就业需求清、就业情况清。

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辖区内就业援助对象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等集中帮扶活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建立就业援助工作机制。通过摸清底数,及时掌握就业援助对象的就业情况、问题困难、意见诉求,进行动态跟踪帮扶,建立长效就业援助工作机制,为全年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打好基础。

五、活动内容

(一)逐户调查,摸清底数。省、市就业服务与残联机构统筹指导,县(市、区)就业服务和残联机构组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人员分片包干,深入街道(乡镇)、社区开展逐户走访登记,准确掌握其家庭情况、个人现状、就业意愿、困难问题,建立实名制台账,做到走访到户、登记到人、信息到库。(责任单位:县级人社部门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残联就业服务机构。 完成时限:1月15日前)

(二)准确认定,因人施策。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准确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需求,紧扣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援助内容、效果要求、时间节点,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尽快实现就业,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责任单位:各级人社,残联就业服务机构。 完成时限:1月20日前)

(三)多措并举,精准帮扶。活动期间,各地要广泛开展去产能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专题招聘活动,同时依托当地企业开展爱心帮扶,广泛征集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工作岗位,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网络招聘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发岗位对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针对援助对象就业意愿,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为其提供至少三次职业介绍,尤其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要组织开展职业及创业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要着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于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要开发公益岗位实施托底安置。要加强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工作,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责任单位:各级人社部门人才服务、职业介绍、就业训练机构,残联就业服务机构。 完成时限:1月31日前)

(四)聚焦重点,强化指导。各地要对就业困难人员多、就业压力大的地区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去产能企业集中地区等,要派出专门工作队、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强化工作指导,切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对因去产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符合失业保险条件的,落实失业保险待遇。(责任单位:各级人社部门就业处(科)、就业服务机构,残联就业服务机构。 完成时限:2月5日)

(五)加强回访,务求实效。各级人社、残联部门要强化跟踪问效,通过实地检查、随机抽查、集中督查等方式,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逐一回访。各级领导要带头开展回访援助对象,听取反馈意见,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对援助效果不理想的,要及时找准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加强政策倾斜与资金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区域性失业风险。(责任单位:各级人社、残联部门。 完成时限:2月5日前)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通过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报道就业援助月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就业援助社会氛围。根据就业援助对象需求,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帮助辖区居民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知晓就业扶持政策、经办机构和申报程序,让用人单位了解各项优惠政策与具体办理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就业困难人员都能依法依规享受政策。(责任单位:各级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残联就业服务机构。 完成时限:2月5日前)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是落实党的关于“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本地本部门绩效目标考核体系。“两节”期间,各地要把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全省人社、残联系统一项重要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和解决困难群众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扎实推动各项活动的开展。省本级成立河北省就业援助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办公室设在省就业服务局社区就业处,负责全省就业援助工作的组织和工作指导。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4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2020年脱贫任务,按照我县脱贫摘帽后,“摘帽不摘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要求,继续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工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各项帮扶工作,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田贾村基本情况

田贾村位于庆祖镇政府西北6.5公里处,濮渠路西侧,与张贾村紧邻,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86户,1478人,12个村民小组,1920亩耕地,42名党员。全村低保户27户64人,五保户9户11人,残疾人25户27人。全村以农业为主兼顾外出务工,村内配备了合格的乡村医生,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改造,群众全部吃上了自来水,水质达标,户户通电。移动、联通、电信宽带已进驻该村。

田贾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1人。2017年脱贫3户18人,2018年脱贫3户10人,2019年脱贫1户5人,2020年脱贫4户8人,全部实现脱贫目标,目前我们村贫困发生率0%。

二、抓党建促扶贫,提升科学化治理水平

今年,我村持续开展抓党建带扶贫行动,充分发挥“一站两组三会”作用,一是利用广播站大力宣传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各类扶贫政策,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提升知晓度,为各项政策的持续落实夯实基础;二是调动村内党员干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凡涉及脱贫攻坚工作事项,按照“4+2”工作法,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让村内群众广泛参与,会前宣讲扶贫政策,会中对会议事项进行商议讨论,形成民主决议,决议结果在村内公示栏公示;三是充分调动五老人员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五老扶志组和党员互助组的形式结对帮扶11户建档立卡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训诫懒汉,激发各户内生动力,增加稳定收入,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三、坚守抗疫一线,统筹开展抗疫和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我第一时间赶赴村抗疫一线,同村两委连续作战,在岗在位,严控疫情。针对村里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及时协调购买了5000个口罩,并捐款1000元用于购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带动村内43名党员、群众自发捐款20000余元,方便面、面包等生活物资50余件,有力保障了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广播一天两次向群众宣传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劝导村民没有急事不要出门,不聚餐、不扎堆,做好卫生防护,陪同村医,每天坚持为疫区返乡隔离人员送预防中药、送口罩、测量体温,询问解决家庭困难,并讲解隔离政策,做好心理疏导。发动党员、公益岗,立卡设防,轮班执勤,对进出村人员做好详细登记,严禁外来人员入村,保障了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春耕复产期间,及时组织村两委认真学习上级防控精神,对两委人员进行分工,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防疫、生产两不误。做到村内卡口撤卡不撤人,充分利用村里大广播、路上小喇叭、村里的微信群向群众传达上级关于复工复产的精神,帮助群众联系农耕物资,推送企业招聘信息,鼓励健康人员外出务工,并每天为符合条件的复工返岗人员开具健康证明。疫情期间,先后帮助100余名群众顺利返岗。

四、有序推动脱贫退出,持续强化帮扶力量

田贾村继续发挥好脱贫攻坚责任组作用,2020年初制定了全村脱贫规划,持续做好剩余田付修等4户8人的脱贫及“两类户”动态监测工作,同时对全体成员按照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在责任组组长刘笑敬带领下,大家协同合作,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办好惠民实事,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强化了帮扶合力,明确了帮扶责任,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周四扶贫日集中学习扶贫政策,和上级关于脱贫工作的整体部署,保证帮扶工作精准,落实政策精准,资金使用精准,为我村圆满完成脱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因户因人施策,持续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一)村内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持续提升

2002年,协同村两委,齐心协力,持续加压奋进,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先后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新建桥梁1座、生产道路1000米。

(二)产业扶贫有序推进

因田贾村贫困户组成主要为因病、因残,贫困人口多为老弱病残,自身发展能力有限,针对这个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产业扶贫:

1、新鼎泰辣椒种植合作社6户:享受到户增收8000元,入股新鼎泰辣椒种植合作社,每年收益800元,

2、2020年,村两委积极协调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流转土地500余亩,规模化种植辣椒、大蒜,远期规划,在此基础上,打造万亩种植基地,进一步解放村内生产力,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致富。

(三)金融扶贫“四方协议”。由镇政府、村、濮耐公司和农村信用社签订四方协议,2020年带动贫困户4户,每户分红1500元,该项资金全部已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户。

(四)持续开展好脱贫攻坚各项自查整改活动

202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以我县2020年度查弱项、补短板、五查五确保及上级反馈问题对标自查等活动为契机,我村持续开展入户排查、对标整改,完成了各项问题清零:1、完成了田会玲、田双元等中原农险及扶贫公益岗17人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2、全部完成田梓萌等9名建档立卡学生的教育补贴发放;3、落实全部6名建档立卡残疾人的残疾补贴发放;4、为脱贫监测户田成亮等及时申请办理A类低保,增加收入;5、为全部11户建档立卡户免费参保了人身意外险,新农合优惠保费30元/人,政府代缴大病补充保险70元/人,同时落实好贫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2020年以来救助田秋太户(363元)、田更录户(358元)、田志科户(87元)、田付栓户(413元)、田会玲户(1960元)、田付修户(13元)、田石海户(348元)、田双元户(646元);医疗报销外救助共计4188元。

六、完善公益岗考核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村容户貌

田贾村目前有中原农险及扶贫公益岗17人,2020年以来,持续完善公益岗日常考核管理机制,开展签到上岗、定期安排卫生考核评比。现所有公益岗人员,均分包至街道、胡同、坑塘,开展卫生村内保洁及本户卫生保洁工作,每周五,由村两委安排专人负责卫生检查,对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家中挂红旗,发放动力超市券,年底增加绩效工资,对表现差的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到位,拒不整改的挂黄旗、扣发工资和绩效,直至撤销公益岗。经过持续努力,我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全村群众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贫困户树立了劳而有获的思想观念!

七、下一步帮扶计划

1、严格按照“四不摘”工作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每周四开展入户走访,着力宣传、落实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服务群众,办好惠民实事。

2、重点关注“两类户”的动态调整及政策落实工作,按照网格化工作分工,每月20日前,根据各网格长入户走访排查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确定“两类户”动态调整名单,对于新纳入“两类户”管理的人员,精准落实产业、金融及综合保障帮扶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为下步乡村振兴工作夯实基础。

3、持续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在现有辣椒、大蒜千亩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实现群众就地务工,切实增加稳定收入。

4、鼓励有条件的困难群众持续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在增收致富的同时做好各户卫生保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5、持续推动村内基础设施及便民服务设施建设。2021年计划申请新建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一座、文化广场增设健身器材2套、新打机井23眼、新建村内胡同排水设施1.2万米等工作。

8、持续开展脱贫攻坚问题自查及对标自查整改,促进扶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问题。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5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完成总结之年,同时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开端之年,____镇在“十二五”规划这五年中,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____镇政府团结依靠全镇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本镇实际,围绕“打造旅游景观镇、建设美好新农村、主动承接城区东向发展”的工作目标努力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64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950万元,支出94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同比增长13.6%;人口自然增长率7.6‰;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

2014年,我们紧抓经济建设不松懈,切实把握新机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镇发展300亩以上苗木花卉企业3家,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3个、家庭农场8个,新型农民培训320人。上半年完成土地流转27476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380亩。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投资3800万元的飞马新型建材厂和投资近1000万元的10000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入住企业2家,共投资达9000万元,已签约7个待建项目。商贸经济稳中有升。依托我镇区位优势及独有的“天天集”,大力发展商贸业。目前,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并存,以批发、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同时运安码头、东城苑、中天商贸街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二)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征迁工作稳步开展。S340拆迁710户,东三环征迁270户,已全部完成。二是美好乡村全力推进。大力推进北照村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根据规划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中心村道路绿化和迎宾大道绿植栽种完成,路灯亮化工程已施工完毕,美好乡村初现端倪。三是秸秆禁烧成效显著。建立三级秸秆禁烧网络机制,“全天候”严防死守,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既定目标。同时,做好秸秆的清运和利用工作,大力推广高温堆肥技术,每村建立了高标准的堆肥示范点。四是控建拆违紧抓不放。东三环和阜口路的征迁导致我镇控建压力增大形式严峻,两辆执法车全天候巡查,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2014年共处理违法违章建筑260多户,开出违建通知单300余张,拆除违章建设面积3.8万平方米。

(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民生工程精心实施。14个道路项目、1个路灯项目、范沟和河北两座危桥新建、11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按期完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各项补贴类民生工程等得到较好落实。各类民生工程资金已按规定发放。同时,立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____”的目标,重点整治公路沿线、河边沟塘和村庄周边,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环境;始终保持控建拆违的高压态势,加大了巡查力度,有效地打击遏制了新的违建。便民服务大厅建成投入使用,城镇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农民建房等信息咨询、手续办理可在大厅“一站式”办理。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482人、31374人。1374户、2354人农村低保户低保金按时发放,共发放低保金230多万元;全镇563个五保户生活得到保障;为54名大学生办理贫困救助,减轻了他们学费负担。66499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创100%新高。社会救助提标扩面。上半年兑现医疗救助137人,发放救助金15万元;救助贫困孤儿451人,发放救助金14.76万元;实施白内障康复项目16人,发放精神病药费补助97人; “一事一议”项目有序推进。2014年全镇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个全部完工,工程总预算280万元。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一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原民办

教师教龄补助工作扎实开展,第一批有物证的已经高质量完成上报工作,第二批无物证的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夕阳红歌舞队较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发挥聚集正能量的引领作用。二是人口计生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全镇共计出生人口990人,政策符合率92.3%,完成手术__2例,奖扶151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5.94万元。三是依法治镇扎实开展。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开展安全生产检查8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起,均已整改到位,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四是阳光高效运作。上半年,来信25件,办结25件,来访57人,办结55件,结案率98%。妥善解决各类社会矛盾23起,无群体性矛盾发生。五是其他工作成效明显。国防教育动员、民兵整组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统计、关工委、工会、统战、农技、农机、共青团等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五)改进作风,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理论素养、工作水平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圆满完成村(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工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市“三十六条”、区“三十条”规定,动真碰硬反“”。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工作机制,规范招投标流程,全年共组织招投标工作13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和阳光操作。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树好政府自身形象,严格执行“三公”经费支出规定,大力压缩行政支出。切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健全和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3月9日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活动。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镇村干部走村串户宣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多方征集意见和建议,镇班子成员共深入基层130人次,走访农户320户,征求意见和建议110条,其中群众反映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80条;各村(居)两委成员每人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征求意见和建议240余条,其中群众反映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180余条。二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了《》、在兰考调研时的讲话、“三严三实”等内容,观看了焦裕禄、沈浩等先进典型纪录片,每位班子成员写出对照检查材料,镇班子成员对照检查材料平均进行了8次较大修改,高标准高质量的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扎实开展“走基层、听意见、抓落实、办实事”活动。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广开言路,聚焦“”,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通过梳理,收集党委、政府班子存在的“”问题6个,收集民生问题意见建议39条。对以上意见、建议分类建立台账,边学边改,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工业欠发展、农业结构不优、商贸业散而小,镇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二是旅游景观镇建设步履维艰,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缓慢,承接颍东城区东向发展的控制违法违章建设的压力较大。三是伴随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而来的矛盾还较突出,社会保障、维护稳定任重道远。四是行政效能、绩效管理水平还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旅游、宜居、商贸三大功能定位,大力实施“打造旅游景观镇、建设美好新农村、主动承接颍东城区东向发展”三大战略,着力构建“西城、东农、南商、北工、中旅”五大主体功能区,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繁荣三产,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健康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人民幸福指数有较大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功能定位、三大战略和五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统筹考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目标,不干劳民伤财的事情,静下心来,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始终保持____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观光农业和专业养殖,使____的近郊特色尽快凸显。树立控建拆违也是发展的理念,下大力气规范群众建房,保持打击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强力推进北照、武郢、同河、前楼四个中心村建设,尤其是使北照中心村在体量、功能上实现大的突破和飞跃。积极探讨创立发展工业的融资平台、招商平台,努力在发展工业方面做到扶持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力促运安码头、文炳商贸街、中天财富广场、安置区以及程家大院、皇家寺院、红色公园的建设,使____商贸、旅游的功能定位逐步彰显。

(二)强力推进结构调整,突出现代产业新特色。一是树立农业兴镇理念。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利用____镇的区位、

交通优势,整合人文和自然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精致高效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有机蔬菜、有机瓜果的种植论证和生产规模,以标准化生产创立绿色农产品品牌。二是树立工业强镇理念,培育镇域经济支柱。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力争年内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2个以上。____镇钢材大市场和运安码头预计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园区正在规划立项之中,力争到2016年开始依托项目带动园区建设,同时在“十三五”期间,我镇将再建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三是树立商贸富镇理念。选准突破口,采取市场运作办法,改造升级集贸市场,巩固扶持现有批零业,引进连锁、电子商务业态,不断增强____商贸物流市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同时要进一步拓展____镇大棚街的建设,加强信息商业街的发展,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房地产、物流管理、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建立和发展专业批发集散市场。强力推进文炳商贸街、程家大院、皇家寺院、红色公园等项目的招商建设,使____商贸、文化旅游的功能定位逐步彰显。 (三)依托商贸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商贸宜居名镇。一是认真抓好土地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加大土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大对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打击力度,使全镇违法违规建设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认真做好集镇规划管理。完善集镇规划,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整治乱停乱放乱扔乱倒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行为,加大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依托“天天集”优势,完善集镇功能,深化“农超对接”,引进有实力的物流、大型商超、高档餐饮企业,提升集镇品味,增强集镇的辐射能力。三是认真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生态文化旅游,加快程文炳宅院、北照寺恢复重建工程及安置区建设,实施魏沟口阻击战红色公园建设。加快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沿颍左大堤沿河湿地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整合湿地现有水面,发展休闲垂钓、休闲农庄等现代休闲农业。四是精心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完善中心村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北照、武郢、前楼、同河中心村由点向片发展,稳步推进西康东城苑安置区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改造、危桥改造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四)强力推进民生改善,/:请记住我站域名/实现幸福指数新提升。一是拓展提升民生工程。确保惠民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民生工程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推进制度创新,严格执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确保民生工程任务全面落实。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工作,认真做好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和失地农民参保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完善五保、低保体系,积极创新五保、低保管理工作;按照便民惠民、救急救灾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服务水平,切实减轻特困群众等弱势群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加强农村五保、优抚对象、低保的审核,切实做到民生工程真正惠民。

农村残疾人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法律援助现状人权保障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①

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

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

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援助法规《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保障贫、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实现其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机制度的确立。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突出了为见义勇为行为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重点,率先制定了《成都市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暂行办法》,特别是三月份经终审的张德军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案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南方周末》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一、成都市法律援助的基本概况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6年。其下设有20个区县法律援助机构,设立100个法律援助机构乡镇社区站点。成立法律援助中心是国家从司法制度上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对经济特别困难的群众实施司法救济,以体等这一司法原则的最终实现。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0人,隶属于成都市司法局,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多人工电话咨询等法律服务;指导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工作。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在市妇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成立了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妇人具有律师资格,下设综合科、业务科。其主要职责是:免费受理公民的法律咨询,并经常向社会公众宣传法律知识;为各种法律援助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免费为公众提供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工作站。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经费由成都市政府预算拨款,并设立法律援助基金,接受社会捐赠。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受了15万余人次的法律咨询,了3000余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了4200余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二、成都市法律援助取得的成效

㈠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成都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全委会健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产业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工作和解决问题,切实加强法律援助组织机构建设,积极为农民工、贫困残疾人、下岗职工、妇女儿童等社会贫苦群体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成都市援助案件办案数量每年增长近20%,办案质量也不断提高,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成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㈡设立社会法律援助组织。都市司法局与成都市工会、妇联、残联组织相互加强沟通和协调下,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妇联、残联、成都大学四个工作站建立,这些社会团体逐步承担起一定的受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职能。

㈢“123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的开通,它是以法律咨询作为法律援助的重要形式之一,由成都市执业律师每天义务轮流值班解答咨询,方便了市民咨询法律问题,及时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极大的满足了全市广大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受到了市民的良好评价。

㈣发展全市法律援助援助律师队伍,每个区、县法律援助中心不少于3名法律援助律师,使之成为直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力量,还不同程度地吸收红市了一批专业突出、素质较高的人员,增强了法律援助力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效率明显上升。

㈤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积极开辟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和区(市)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工作站,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24小时内受理制等,并对农民工经济困难状况一律免于审查,以实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法律援助便捷措施。

㈥分解法律援助案件总量

成都市近年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如下表所示

成都市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件)

法律援助机构工作承办社会律师承办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社会组织人员承办

2004年785706380

2005年394161736117

2006年上半年25981425235

(七)扩大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倾注对法律援助的奉献与爱心,通过开展法律援助爱心活动、成立农民工应急服务队、组织送法下乡律师宣讲团、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大型咨询活动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三、成都市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㈠宣传力度不足

随着成都市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且有大批“外来工”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缺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于法律援助部门或者法律服务者,于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大多集中在基层,所以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基层。然而一些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不够,怕宣传多了,老百姓找上门来,应接不暇,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越不宣传,老百姓就越不了解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也就越困难。

㈡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目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直接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发挥。在法律援助案件所涉费用中,由于诉讼费用以及相关部门收取的调查取证、坚定等所收取的费用相对困难群众的收入来说较高,而法律援助机构又无力承担这些费用,虽免除了法律服务费用,受援人最终因交不起相关费用,或者无法进入司法和仲裁程序,或者得不到相关的证据材料,法律援助的效果大受影响。

㈢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及其需求的矛盾突出

据了解,成都市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在4000件以上,而按成都市现有的1300多名律师每人每年免费办理2件计算,每年最多也只能办2600件,而这当中缺口很大。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却不能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力、物力上的投入。

四、完善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

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故有必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针对是法律援助的现状,联系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实际,笔者拟对完善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认识

法律援助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群众工作。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和通过法律下乡(如可以尝试制发法律援助服务卡,便于群众掌握法律援助知识)、法律咨询(尤其要加强“12348”专线律师值班,拓展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服务的领域)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法律援助家喻户晓,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知道怎么寻求法律保护,让社会弱势群体及时得到法律帮助,以使他们“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得到解决,进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要让关心社会进步,有能力支持法律援助的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法律援助事业;更要使成都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意识到法律援助工作不是可搞不可搞的事情,而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从而真正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为困难群众谋利益具体落到实处。

㈡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

法律援助的重要对象是在农村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社会群体。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弱者原本不是弱者,但由于他们经济上的贫困、知识和信息的匮乏、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淡薄、缺少社会人际关系、心理中的劣势、生理发育上的某种残疾以及区域间法律服务资源存在不平衡等主客观因素,才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特别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他们不知什么可为什么可不为,不知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一切都是凭感情用事,无法用理性的眼光来判断,于是出现了大批“文盲”、“法盲”和“流氓”,更谈不上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法制观念,才能使弱者成为强者,这是治本之策。

㈢积极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使众多的社会团体,法学院校参与进来,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的法援体系,包括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法援案件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对从业者提出考验同时也增加了援助成本,自身制度设定的壁垒也限制部分热忱于法律援助的团体和个人。《条例》颁布以明显的规定吸引有能力从事法律援助团体和个人从事法援工作,面对于制度设计不完善的中国法制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缺乏法律实务经验及社会经验成为被评击的重点,法学教育可否与法援工作相融合,答案是肯定的。“福特基金”在资助中国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中将法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在其具体实践中获得极大的成功,以导师为业务指导,学生共同解决,并在《美国律师协会关于法学院的批准标准》302条e款中明确规定,法学院就鼓励学生参加提供减免收费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以制度的形势保证了学学院的实践融入法援体系,其主要的目的(一)向学生教授有效的辩护的技法,职业道德及法律对于穷人的作用(二)在为那些无法得到公正人辩护的同时,批判性的检验的应用法学理论。(三)改革法学教育弊端,并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的融入无非是教学与法援的两赢之选,除学生外,有能力的社团组织和个人也是扩宽法援人力资源选择的范围,部分省市下发的法援指导性文件中均提出引入法学院学生和社团意见,却鲜见实施的具体细则。此制度何参照美国英国等成熟的制度,推行导师制和公益性团体有限参加,即法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援助活动,对于社会团体设定团体设定准入机制,依其水平,章程和法援的需要有限的介入援助工作。

㈣充分发挥个人法律援助的作用

1.凡是有能力以自己的工作为他人提供法律服务者(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具有较高法律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志愿者),都可以参与到法律援助工作中来,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2.允许政法机关离退休人员到法律援助机构发挥余热,从事义务性质的法律援助工作。

3.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法律援助工作,多向他们汇报工作,请他们提出意见、建议。

4.有效发挥基层摄取法律援助联络员、信息员的作用。

㈤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节流”的实体程序的设定和利用网络快捷的工作渠道。

人民不断增强的法律援助服务的需要同目前稀缺的法援资源产生矛盾政府的投入不足,大部分法援资金没有列入政府的预算,软、硬件建设相对于滞后。将法律援助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是低经费保障机制,充分的保障法援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对于增长快但经济基数较小政府收入有限,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的压力较重,通过利用常规的筹款方式满足不了法援需要,必须充分开展社会化运作,积极拓展法律援助经费的社会捐渠道,建立公益性的基金会。90年3月北京就已经成立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内设办公室,财务部,集资部、外交部、开展大型法援公益活动筹集资金。

在开源的同时,采取一定保障节流的措施,降低法援的成本1、引导律师鼓励确已构犯罪的被告在法庭上做有罪答辩。法援的目的性决定了追求程序和实体公正的目的性,保障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对业以犯罪的对象鼓励做有罪答辩,减少诉讼环节和调查费用。2、普及网上办公,加强援助网络的营造和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法援救助,利用网络的覆盖面和快捷方便援助人员和受援助者的交流和公开法援案件的援助流程。通过程序上的公正高效有序的措施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伸张,实体上的改革同样保证了法援工作的效益及提高资金的利用,盘活法律资源,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及司法公正。

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群众利益,法律援助的服务水平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笔者认为,提高成都市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律师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成都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律师管理工作中,应把重点放在律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上,使法律队伍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

2.规范社会团体、法学院校及其其他民间组织的法律援助行为。这些部门提供法律援助必须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批,不使用政府资金,不利用法律援助从事有偿服务,同时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法律援助的水平和质量。

3.拓宽法律援助的受援面。笔者建议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时,适当拓宽援助范围,如给予老年人或高龄老人强制刑事辩护的援助,将法院诉讼费的缓、减、免真正纳入统一的法律援助中来,从而使法律规定与法律援助的宗旨真正一致起来。

4.推行法律援助寻访制度。成都市地广人杂,这就需要政府支持和鼓励法律援助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指定的服务区寻访,主动调查,主动发掘案件,从而保证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5.建立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作为西南地区的发达城市,应当发挥西南核心地区的先导作用,尽早建立符合成都市实际的法律援助人员综合质量监控体系,其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持续教育、业绩考察、顾客反馈、质量评估。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神圣而伟大的“民心工程”,作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作为泽惠人民的“光彩事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成都市法律援助在市党委、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必将日臻完善,其工作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2004年—2006上半年法律援助统计表、工作总结报告

2、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法援简报》第一、二、三期

3、房保国编著《遇事找法—法律援助》中国法制出版社

4、法律援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