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1
按照保护区的功能进行划分,保护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自然保护区;②生物圈保护区;③森林公园;④风景名胜区;⑤传统文化森林保护地;⑥天然林保护地;⑦自然遗产;⑧国际湿地;⑨地质公园。
2各类保护区施工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本文将以青海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的项目建设中采取的预防及治理措施为例,探讨项目建设中涉及保护区时应注意的事项。
2.1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距循化县城30km。东西长12km,南北宽24km,总面积17290hm2[1]。
2.2涉及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及范围
2.2.1涉及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自2005年起,涉及孟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一个是循(化)积(石山)公路改线。①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从大坝到上游约12km之间,穿过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施工和水库淹没区,有栾树一株、露仁核桃一株和小叶朴五株是该树种在我国分布的最西标志,淹没区外尚无发现[2]。等受保护的植物物种。②循———积公路改线初设穿行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对保护区的珍珠梅、文冠果、羽叶丁香群丛三个重点保护灌丛会产生不利影响。文冠果群丛是该物种在国内分布西界,并且是国内仅存的自然群落。2.2.2涉及孟达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以上两个建设项目均在保护区的实验区,项目建设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3建设项目施工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1)首先建设项目施工应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取得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工程建设开工之初,与积石峡水电站建设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循积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单位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进行了工作沟通,确定建设单位拿到了环境保护部(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同意批复及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2)应针对建设项目制定严格的施工环境管理计划,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落实环境管理资金。施工严格限定在保护区及实验区内开展,不论任何情况严格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内进行施工。孟达保护区管理局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由积石峡水电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葛洲坝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第四、第十五局等单位,循积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武警交通部队第四支队,青海正平路桥公司等单位参加到保护区的“联合保护保护委员会”中去,加强自身管理,并做好以下管理工作:①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②做好施工组织实施规划。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污水、扬尘、噪声等。③加强植物检疫。严格执行种苗的检疫制度,防止外来病虫害侵入保护区。(3)委托环境保护专业监理,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理,通过巡视、旁站、检查等手段监督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4)对受到影响的生物,如国家地方性保护树木、名贵树木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尽量减小对保护区的影响。孟达自然保护区与积石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单位联合对工程施工和水库淹没区内受到影响的栾树、露仁核桃和小叶朴等几株受保护的植物采取了异地带土移植、培育新苗栽培、剪接栽培等措施,将工程建设对植物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5)委托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对施工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电磁辐射、土壤等进行监测。孟达保护区施工时,委托开展了地表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监测工作,动态控制施工对保护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3结语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2
(一)着力推进城乡绿化。
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各级林长高度重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提出按照一地一策、一村一方案、一乡镇(街道)一系统,实行挂图作战。为做好疫情防控和植树造林“两不误”,全区采取分单位分批次分地点开展“绿化龙山凤水,共享怡人”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各乡镇(街道)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乡村绿化、道路绿化等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据统计,完成营造林X.X万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造林X.X亩(长江岸线X公里范围内建新绿X亩)、封山育林X亩、森林抚育X亩;全区参加义务植树X.X万人次,植树X.X余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X%,新建义务植树基地X个,面积达X余亩;“青山白化”专项治理补植提质X亩;通过“封、改、造”等方式,全区“一山一策”完成X亩;通过“扩、改、提”发展主导产业X亩;道路绿化X.X公里;河流绿化X.X公里;建成区绿化X.X亩;X个美丽乡村绿化X.X亩。
(二)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
全面完成X-X年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X.X亩,清理病(枯)死树X株,采用破碎、焚烧、钢丝网罩等方式就地除害处理,并顺利通过市级第三方验收。加强日常监测,组织春季松材线虫病普查,据统计,全区共发现枯死树X株,面积X亩。
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实施挂设诱捕器X个诱杀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坚决遏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扩散趋势。
(三)坚持狠抓森林防火。
一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防打保”责任制。落实“六级包保”责任制,启动区、乡、村、护林员四级联防。二是强化指挥调度。启动区级智慧平台,实行人防技防结合,成立由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林业局组成的森林防灭火综合执法队,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宣传、队伍建设、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和重点区域销售经营烟花爆竹、祭祀用品、塑料花情况。三是加大打击力度。打击违规野外用火和破坏坟前绿化行为,先后打击处理违规野外用火X人,人为破坏坟前绿化行为X人,并及时在区新闻媒体曝光。四是是严抓火源管控。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纸,祭祀池一律封闭(拆除)。五是强化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制定X-X防灭火行动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检修防火器材,对区、乡、村三级防火队伍开展培训演练,全区春季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
(四)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严格规范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上半年共办理采伐证X份,采伐蓄积X.X立方米,办理永久征占用林地X起,林地面积X.X公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X起。完成区“十四五”期间年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完成省林业局下达我区林督查疑似图斑X个、长江经济带即时监测图斑X个的前期初核工作。完成省林业局反馈的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破罡湖实验区X个人类活动遥感点位进行现场核查。组织开展全区珍稀野生植物调查。
开展野生动物林业执法检查X次,野生动物养殖场专项督查X次,收缴黄麂、乌栋、珠颈斑鸠、野兔等野生动物死体X只,清理收缴兽夹、索套等非法猎捕工具X件,清理鸟网X余米,救助放飞凤头鹰、夜鹭、领角鸮、鹰鸮等野生动物X只,疫情期间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猎捕X只黄麂刑事案件。X月份,我区启动X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在充分征询各乡镇、区直相关部门基础上,并经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务会议多轮汇报会形成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在通过省、市级各二轮专家审查后,为确保我区自然保护地调出、调入保护地斑块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合肥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召开了论证会,修改预案已上报省林业局待第三轮审查。
二、林长制改革工作。
(一)试点抓示范。我区启动“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市直X个部门联合区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支持解决“一村四企”的建设用地、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等系列问题,增强林业企业发展后劲。区借“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示范契机,抢抓机遇,突出苗木花卉、鲜果、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按照“区级统筹、乡镇实施、村级服务”的工作原则,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先导、科技指导”为线,带动全区林长制改革,全面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林长制改革示范,“一村四企”供水供电及通讯问题全部解决,申报解决建设用地X亩,完成园区道路建设X.X公里。近两年,润家生态园完成X亩山场绿化,建成润家欢乐农场,园区建设进度加快,X年收入将增加X万元;戈雨生态园完成林下茶园建设X亩,山楂育苗X亩,投资X万元省财政湿地项目完工,X年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中,年产值增加X万元;中国秀园连续举办了三届郁金香花展和五一花海欢乐游,形成了三产融合格局,年产值增加X万元;绿丰园杨梅园完成杨梅全园整枝提质,杨梅育苗X.X万株,发展林下经济X亩,并举办了第四、五、六届杨梅采摘节,年产值增加X万元;杨亭村完成新扩建茶园X亩,林场制茶改扩建项目完成,花溪茶谷景区建设初具规模,X年人均收入将达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X万元。
(二)治理见成效。
“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是全市林长制工作四大示范工程之一,三年任务X亩。区坚持疏堵结合、建管并举,做好“减存量增绿量”工作,三年超额完成治理任务X亩,“青山白化”植被及景观恢复技术获省级科技成果并立项推广。“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坚持“三量”整治,减存量。全区“三沿五区”范围内的坟墓数量共有X穴,共迁移X穴(永安高铁X穴、潜江路四期X穴、虾子山X穴、芭茅村后山X穴),遮蔽X穴。
全区“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已投入X万元,亩均X万元。控增量。完善视频监控网络,设立电子监控点X个,组建X人的“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执法队伍,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防火、防林木盗采、防私埋乱葬,打击私埋乱葬和扩坟修坟行为。增绿量。坚持“包栽、包活、包遮蔽”,对“三沿五区”范围内坟茔集中区域进行规划设计,项目化管理,一体化推进,确保增绿见效。
(三)宣传有特色。
全区紧紧围绕“八个一”抓好林长制宣传,即重点地段安装一块公告牌、悬挂一条宣传横幅,致全区市民一封信,全区党员干部签下一份承诺书,每月一次电视媒体宣传,每周发送一次短信、制作一次新媒体宣传、下发一期工作简报(工作动态)等,营造林长制及“青山白化”专项治理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支持参与林长制工作。
(四)协作新机制。
X月X日,区检察院驻区林长制办公室检察室挂牌成立,正式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全区通过建立、完善“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增强涉林行政执法的刚性,强化对林长及相关部门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法律监督,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深入推进了我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目前,我区“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展顺利,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活动X次,处理乱砍滥伐案件X起(罗岭花园案件),并参与环保与自然保护地督查。
三、问题及困难。
(一)执法队伍问题。森林公安划转,林业执法队伍薄弱,且纳入市级林长制考核,经与区编办多次协调沟通,由于我区人事编制由市级掌控,目前已满编运行,且在去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林业部门虽得以保留,但没有林业综合执法队伍这一内设机构,林业综合执法队伍机构及编制问题近期难以解决。
(二)林业融资难的问题。
尽管我区成立了市龙鑫林河投资有限公司,已编制《市区林长制林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虽多次与市农发行对接,目前由于缺少增信担保,仍无实质性进展,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一)进一步加大新修订《森林法》、《市实施林长制条例》宣传工作。
(二)加快林长制项目融资力度,争取农发行林长制项目融资和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专项债项目。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3
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严格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举措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和蓬勃发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空间交叠交错、保护对象重复、保护目标混乱等问题受到学者的长期关注。近几年我国逐步开展构建国家公园的步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随后国家发改委联合中编办、国土、财政、建设、农业、水利、环保、林业、旅游、文物及法制办等12个部门联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因此,我国许多学者也从国家公园的概念、性质和功能、管理模式和发展历程、其他国家经验的对比和借鉴以及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国的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从而丰富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模式,进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
“国家公园”这一概念兴起于美国早期自然保护运动,1832年由艺术家乔治・卡特琳提出。目前我国对国家公园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现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对国家公园的概念都引用美国的定义或是IUCN的定义。其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国家公园的最新定义为“保护大尺度生态过程及其典型物种、生态系统的大型自然或近自然区域,同时在环境和文化方面具有精神、科学、教育、游憩和游客体验兼容性的区域”。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的一些自然保护地与国家公园概念进行了区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风景名胜区最接近IUCN所界定的国家公园类型,但风景名胜区并不等同于国家公园。我国学者对国家公园概念的研究以朱里莹为代表,从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对国家公园主要概念的型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的国家公园概念的设立提出了建议。建议包括四个方面:明确体系定位、突出资源优势、提倡社会公益、合理平衡保护和利用。另外,还有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探讨国家公园概念的一些学者,将国家公园划分到生态旅游的范畴。陈耀华等提出国家公园的生态概念:国家公园应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本底,以及排除外来伤害的生态保护机
(二)国家公园的性质和功能
国家公园已被证明是能够有效地实现生态保护和开发双赢的管理模式。它之所以与其他类型的公园和保护区不同在于它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我国学者多数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后延伸到英国、德国、新西兰、日本、南非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对国家公园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早期学者从整体方面得出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有:一是为当代及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二是保存物种基因库,保护国家战略资源;三是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方式或占有行为;四是提供科学、 教育、 娱乐和游览方面的活动,满足公众的休闲需求;五是促进生态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学者们将其细分,分别从国家性、公益性、自然生态保护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尤其在国家性和公益性的探讨较多,而早期主要研究于自然生态保护这一方面。在国家性方面,有学者提出了国家性的在国家公园中的作用和意义。国家公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在宣传国家形象和传播国家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在他的《国家公园中央治理模式的“国”“民”性》一文中提到的那样:以国家为名,才能树立国家权威,实现国家所有,体现国家价值。有学者提出了国家性的在国家公园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公益性方面,多篇提到“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娱乐”,并认为国家公园是一种公共物品,同时提倡脱离门票经济,实现全民共享、共保护的局面。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经验的对比和借鉴
由于国外发展国家公园先于我国,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成果。所以我国许多学者从其他发达国家发展国家公园的经验和对比,希望找出能为我国所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其中,对发达国家国家公园的案例研究较多尤其是美国,与此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比如越南。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们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研究法、文献研读以及实地考察。其中,研究视角有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工具视角、旅游公共管理视角、区域性遗产保护视角等。对于其他国家国家公园起源与发展的这类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以国外某个国家公园为例,主要包括美国、新西兰、加拿大、芬兰、德国等进行研究;归纳比较国外各个国家发展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将国外国家公园和我国现如今与国际定义的国家公园相近的保护地进行对比;研究内容分为: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及管理制度、立法体系、经营机制、利益相关方的协调等等。
三、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与发展的探索
通过其他国家经验的对比和借鉴我国学者提出了各自对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与发展的建议。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发展和快速成长阶段。在管理方面,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核心理念与各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种较为普遍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央政府治理、中央与地方共同治理和地方治理。其中建议采用美国垂直管理模式即中央政府治理的支持者较多,建立类似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部门直接管辖。除此之外,众学者还提到借鉴不等于照搬,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钟士恩则认为美国国家公园制度体系被无限放大,与其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倒不如建立新时期、新常态的“保护区体制”。除此之外,近年来,立法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学者就立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立法的前提是对国家公园概念的界定,立法规范的问题主要来自多部分管理的矛盾。在发展模式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局部试点。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暂缓或停止试点,重新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后再规划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可继续局部试点,但扔需要通过建立新的体制和立法等多方面来保障其健康发展;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与其他国家合作。例如,喻江平提出云南-东盟的国际合作,深刻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基础和可行性。
四、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措施
自国家公园理念传入我国后,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随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再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我国学者对于国家公园理念应用于实际以及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高度的关注。本文通过归纳,发现我国现阶段国家公园的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学者们提到最多的有以下几点:1、我国在国家公园的设立时缺乏综合的顶层设计:临时政策和措施多。2、管理体制问题,由于国家公园的权责不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从而产生矛盾,这种不统一导致管理混乱;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又使得营利性大于公益性。3、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无法可依。4、资金不足。5、利益平衡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明确国家公园定义,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其次,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先完成这两项才能不断完善国家公园的发展。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和平衡利益分配问题则可借鉴国外的慈善募捐,倡导公民参与等方式。
五、结语
不管是从我国学者对其他国家国家公园发展的研究还是对我国国家公园发展的研究来看,国家公园的建立、发展和研究是具有艰巨性的,并非一蹴而就的。文献表明我国在发展国家公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也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国外文研究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总的来说,我国国家公园概念的引入及理解还需进一步界定清晰,立法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未来的国家公园体制的构建、管理与发展模式还需要漫长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一)研究现存问题
第一,研究方法、理论欠缺以及研究视角的稀少。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研究法、文献研读以及实地考察,而研究理论鲜有涉及。在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有生态保护视角、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工具视角、旅游公共管理视角、区域性遗产保护视角等,对于一个包罗万象的国家公园理念,它的研究视角绝不仅限于此。第二,研究深度不够。大多停留在表面现象分析,而没有研究其背后发展规律的原因。对于一些研究国内外国家公园发展的起源和现状的文章,一部分有所提及其历史及社会经济原因。但大部分在谈到问题时并没有深究其内部原因和规律。
(二)研究展望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4
当前,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要做到“五位一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保护五个方面的全过程,以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具体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1.1建设绿色经济体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有效途经。它的含义就是要求把自然保护的任务纳入经济、财政和市场发展规划中去,使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融为一体,彼此相互支持和促进[7]。当今的经济建设一般都未能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它大多是无偿或低价地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水源、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但其价值并未包括在产品的价值内。这就常常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现象,既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威胁地方的生态安全。要改变这种情况,办法就是经济、贸易和投资规划包括自然保护任务在内,公司、行业协会和消费者集团把自己所应承担的自然保护任务纳入自己的规划中。这样,把自然保护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手段引入到自然保护事业中,保护的成果计算出其经济价值,而且重视发展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不再把它只作为所谓公益事业看待,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性。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林区不再采伐木材,并投入大量资金重新安排原有人员转户业。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态补偿来保持原有的自然资源,以达到维护所在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可以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有效行动,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8-9]。如果原来的林场能够根据其自然和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遵循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要求,按适当管理类型保护区的特点,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过渡区的建设,必然就会产生新型的绿色经济体系,既使自然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也不会失去其应有的活力[10]。
1.2理顺管理体制
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重要的举措。实践证明,我国许多生态问题难以落到实处,并非缺乏理论领御或技术支撑,而是在于缺乏制度性的考核、监督与奖惩的办法,需要认真的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全体社会成员必需共同遵守的法规和条例等,考核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活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需理顺政府职能和管理体系,避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保护机构功能扭曲、管理无效或不敢过问等情况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组成部分的保护区,尽管建立已经50多年之久,至今仍是这种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起的作用。应该建立更加有权威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工作,例如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局或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局,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统一协调部门合理分配使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企业家、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的积极性,通过委托、承包、合股甚至出售给他们经营管理才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贡献力量。其次,要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我国现有的许多保护法规,大多是把保护单位看为公益事业的观点来制定,已大大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还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除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的[11-13];单独制定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同时,地方立法机构还可据此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尽的管理细则。
1.3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制定规章制度是一种强迫执行的办法;那么,加强教育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人们的自觉性增强,执法当然就容易得多。在当今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要求广大公众有较高的生态保护意识,但是,迄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深刻意义和对国计民生的价值还不为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充分的了解;要长期耐心地开展宣传教育。一旦人们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决策者下定决心,困难就容易解决得多。可以说,生态保护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可从校内外两方面着手,中、小学校要增加相应的自然保护课程或内容,大专院校应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学院(或自然资源管理学院),在自然保护、资源持续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专业或课程,大力培养人才。各个县市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至少一所以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高中,为迎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培养第一线工作急迫需要的人才。各级党校也应建立专门的讲授课程,并组织学员们定期举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使他们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收获,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校外教育可通过各种传媒,把各地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向广大公众广泛传播,大量散发宣传和培训材料[14-16]。这样,使人们在经济、政治、法律、科技、伦理等领域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提倡作家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的所谓生态文学应运而生。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密切而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会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认识和制定政策似乎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还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养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寂静的春天”一部散文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果,令人惊叹。它标志着文学家不仅要讴歌人类的力量,关注人类的利益,描述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表现人类对世界的征服;而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反映和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保护区不仅要邀请自然科学家参与指导,还应邀请社会科学家特别是作家参与自然考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且具体负责几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其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寂静的春天”作者的成就与她长期在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参与海洋生物考察,从事农药污染研究密不可分[17-20]。
1.4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及其丰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尽力做到利益公平分享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事,它的利益涉及到每一个单位乃至个人,不能由任何人包办和控制,要严格按照“统一协调、分散管理”和“广交伙伴,共同管理,利益公平分享”的方针行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生计,减少贫困和环境脆弱性,维护环境和人类安全。当前,日益扩展的荒漠化、耕地土壤肥力降低、资源枯竭、天然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和环境碎化等大大促使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降低,造成贫困加剧和人类安全缺乏保障。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健康状况欠佳、获得教育机会和信息机会少、缺乏敏感性、对决策影响有限、缺乏必要的自由和拥有资源、资金和其它经济财富的权利和机会,脱贫的办法必需使广大公众能劳动致富。当前,强调把生态保护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已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但保护和群众福利之间的关系仍未被决策者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需把改善人民生计、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任务列入自己的规划中。实施利益公平分享政策将会激励人们生产积极性,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合作,增加生产财富的机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利益分配不公的陋习。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团结合作伙伴能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活动,实施利益公平分享[21-24]。
1.5加强和完善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为止,全国已建立保护区2640处,如果每个保护区都能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持续社会的目标基本就能达到。但是,目前的情况离此要求还远。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对保护区与它们发展的关系了解还少。人们对水、旱、风、沙和火灾与环境污染的危害十分关注,但对保护区遭受破坏、自然资源枯竭和物种陷入灭绝的严重性不大关心,更不了解保护区的存在对上述灾害防治的关系和作用。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种条件的人工绿色工程,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将来的作用;而对保护区不是这样,但保护区正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自然绿色工程。可见,保护区虽然已大量建立,但对它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如何经营管理为好。当前,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人们都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生活,技术革命被视为万能良药,破坏自然的力量愈来愈大,自然是否存在似乎已无多大必要;但是,许多地区实现现代化之后,原有的自然系统被破坏,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才意识到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们不能征服自然,消灭自然,反而招致自然的惩罚,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因此,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需纠正过去的失误,改变错误的行为,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才能真正地去管好它。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国际人与生物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强调,必需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保护区的工作和当地的区域生态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合在一起。它通过在保护区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和制定各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必需严加保护的区域得到应有的保护,并通过研究试验把当地丰富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各个方面,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彼此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彼此可能出现的矛盾。它还特别强调要与周边社区合作建立过渡区,帮助他们规划土地合理利用,从事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兴的生物多样产来业,建设生态小城镇、民族文化村和村落生态经济园,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之成为由多种多样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所构建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25-26]。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有机结合的整体就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不同部门从其实践中所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物圈管理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含义[27-3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是为了现代和未来的繁荣而设计的管理自然的基本单元,应为其有效管理下一番功夫。人类社会发展是迅速接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还是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能克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呢?不管情况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会按前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就是极限区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即使像后一种情况那样,有一个富饶的未来,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美好的生境。它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形式的依据,使人们更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利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选择若干保护区或生态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广泛地推广,是一项最迫切的任务,特别是如何促进2010年成立的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免于流为形式是一项最具体的要求。
2实施途径
2.1现代的工业和信息社会似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不清晰,经济全球化和保护地方化所产生的矛盾,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来解决。尽管信息社会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一切都变得如此方便、舒适和快捷;但是,还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或完全忘记人类的食品安全、健康、繁衍和许多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科学地管理地球,建设持续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确定适当的发展速度,避免好高骛远,欲速不达的空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帮助人类扩大思路适应时展的一种指导思想。现代信息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似乎更为迫切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32]。
2.2生态文明建设被升格为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战略层面,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成为“五位一体,”并强调要将之融入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这标志着我国21世纪开始跨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后又攀登上一个新的阶段。对此,人们必要需有充分的认识,并将之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时刻记住把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下去。
2.3从科学角度来看,美丽中国意味着要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目标。它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柱。它与信息、电子、通讯、遥感和生物一样,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完善现行“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发挥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为建设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5
摘 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 ,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总结出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着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等有关社区共管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X36; S759.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在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中,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保护区的管理者和社区居民。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社区发展是衡量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2]。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发展之间还存在许多矛盾, 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正确处理好自然保护区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社区群众的关系,对每一个保护区管理者都是严峻的挑战。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0.8×106ha,是全国第十大自然保护区(1991),错综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保护区社区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加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摸清保护区管理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对策,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研究区概况
1.1 保护区基本情况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与1987年,是戈壁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纳为首批网络成员,1994年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荒漠生态系统重要保护地点。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亚四大荒漠(合头草、泡泡刺、红砂、珍珠)为代表的植被类型;亚洲中部特有种和濒危植物及其生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繁衍地和栖息地;名胜古迹和特殊地质地貌[3]。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分南北两片,总面积80万公顷,南片位于瓜州县南部,北片位于瓜州县北部,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科学实验区。保护区管理局隶属省环保厅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资源保护科、科研开发科、宣传教育科4个科室和锁阳城、柳园2个管护总站、1个公安派出所。现有编制21人,在职职工2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4人。
安西自然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和暖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植被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内共有植物60科192属362种,调查到的脊椎动物有26目56科160种,特产种类10种;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的2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种类8种,Ⅱ级保护的种类20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规定保护的种类14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53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鸟类17种。保护区境内昆虫308种,隶属于98科13目。[4]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周边社区一个市、8个乡镇(锁阳城镇、三道沟镇、沙河乡、布隆吉乡、双塔乡、玉门昌马乡、肃北石包城乡和马鬃山镇、新疆哈密市)。社区共有39个村民小组1504户农户(不含双塔乡固定户1530户),农业人口5079人(不包括双塔乡6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8.74万人 (2006年统计)的5.81%。农村劳动力3393人,占社区农业总人口66.8%,男劳动力为1775人,女劳动力为1618人,男女劳动力比为1:1.1,分别占总劳动力的52.3%和47.7%,农民因外出务工流动585人,占总人口的11.5%;调查的195户中,移民35户,占调查户数的17.9%。
社区农户总耕地面积24107亩(不包括双塔乡种植面积13000亩),人均耕地4.75亩,因浇水困难而撂荒土地94.3亩。保护区社区农户种植总面积24107亩。其中,棉花9286亩,以小麦为主的粮食面积为6021亩,以玉米、啤酒大麦为主的饲料作物面积为2216亩,种草面积为833亩(含复种),以孜然、茴香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为4983亩,其它以制种、番茄、甘草等特色种植的面积为768亩。
1.3 社区群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
经调查显示,有85%的人认为有必要,充分肯定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认识到通过加大保护,恢复了自然植被,减少了风沙危害,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45%的农户表示无所谓或认为保护区只是指禁牧围栏区域,对保护区的其它范围不清楚;保护区有关的规定有80%的农户表示知道,除社区绿洲范围放牧的农户外,有32户在南北片放牧,占总户数的2.1%,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认为保护阻碍了牧业发展。保护区与社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土地权属、资源管理权、分区管理(保护区不同功能区)、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思想认识和观念等方面的矛盾。
2 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作用
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分布在远离社区的无人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小。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打击非法砍柴、挖药、限制保护区放牧等活动,使部分农牧民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生存成本增加,依赖自然资源的收入有一定减少。但是,保护区通过社区帮扶,为社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资助社区发展生产,建设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2.1 社区共管可调动社会人力参与自然保护
社区管理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互助互利协调发展的关系 ,提高社区干部、群众对自然保护目的、意义的认识,引起领导、群众的高度重视,赢得各 阶层的支持,树立自然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激发他们主动投入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然保护者,形成全民办保护的大好局面。社区管理搞得好,等于给保护区增了警卫兵,加了保护网[5]。
2.2社区共管可聚集社会财力投入自然保护
实行社区管理,可以接纳国家、集体、个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参与保护区建设和 管理,吸收社会各界资金,广开财源,壮大实力,加快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步伐。
3 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
安西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 。
3.1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我们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管理一般实行强制性保护,对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在严格限制传统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社区对资源的利用。而且,安西自然保护区位于瓜州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偏僻地区,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限制,而新的替化生计方式又没有形成,造成大量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发生,对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保护构成威胁,成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面临的主要矛盾。
3.2利益分配不均匀
因生存危机和发展经济的需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甚至有些管理机构都走上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道路,通过各种创收途径增加经费来源。当地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这种限制当地社区利用资源而允许自身开发资源以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势必引起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3.3社区自身压力的增大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及其需要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如果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负担能力,就会转变为压力、负担甚至是一种破坏力量。在人口增长而又无法获得更多耕 地的情况下,掠夺自然资源成为增加个人收入的首选手段。资源耗尽的最终结果是环境质量 退化,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入双轨恶性循环。
4 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如何辩证地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新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态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具体化。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破坏力是无法阻止的,既要为保护区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这正是在自然保护项目中,强调社区的参与,强调对社区的发展提供帮助,社区发展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保障,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否则,社区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结合安西自然保护区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6
关键词:铁路施工; 环境污染;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目前,铁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水污染。铁路施工较多采用了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 由此产生的清洗废水、不良机械及自设油库的油类泄漏、水中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隧道施工时排放的有毒施工废水等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大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也造成水污染。(2) 固体废弃物。 每个铁路建设项目一般涉及的施工项目都较多且工程数量较大, 由此将造成大量的建筑固体废物, 如路基土石方施工中挖出来的大量不符合路基填筑要求的弃土, 桥梁施工时的废弃混凝土, 试验检测中制作的混凝土试块, 隧道施工中开挖出的大量弃碴等。(3) 噪声。 铁路施工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较多, 会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如路基施工中使用的振动碾压设备、强夯设备, 桥梁施工中使用的打桩设备, 隧道施工中各种爆破使用的空压设备、钻爆设备,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4) 大气污染。 各种施工机械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行走乡村道路未及时洒水造成的扬尘均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 以及施工便道车辆行驶扬尘覆盖便道两旁的农作物等。(5)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问题。铁路施工有时要穿越国家自然保护区, 如何保护这些区域内的动植物生态环境非常重要。(6) 环境破坏问题。无论是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铁路,施工的线路均较长,架桥、修路、开挖隧道:大量占用土地和取土,造成了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数量大,对地表植被产生较大的破坏。如在平原地区修建1km的双线就需永久性占地 40 余亩,修建一个日生产供应能力为 800 立方的级配碎石场就需临时占用约 30 亩的场地。如采取措施不当,将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一、对铁路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1. 在管理方面的措施
在铁路选线设计时,平、纵断面设计尽可能结合地形、地貌并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及对地表植被破坏,减少高填深挖,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既有水利设施与自然水利系统。各个具体项目环保措施要尽可能周详、考虑长远,确实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环保评审后实施。不能先开工后评审。招投标过程中,要组织环保专家充分审视投标单位施工环保措施是否符合建设项目要求。铁路施工企业要有计划地培养环保方面专业人才,在企业内部认真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自主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成立有效的环保机构,设立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有效地监、管、控制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在实际铁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根据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科学组织各项环保与水保工程施工。尽快在铁路施工中引入环境监理制度,由环境监理工程师直接进行施工中环保监督。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与建设、设计单位及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听取和执行当地环保和水保建议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环保措施。
2.水污染的防治
施工时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水污染的防治。一是禁止将有毒废弃物作土方回填。二是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 桩基、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和施工机械油污、隧道开挖排除的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排放。三是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要进行防渗处理, 可采取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渗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 要防止油料跑、冒、滴、漏, 防止土壤或河流受到污染。四是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并定期清理,防止污染。五是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 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 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六是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 妥善保管, 防止污染环境。七是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 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 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防止水质恶化。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因此, 在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一是回收利用。对建筑碴土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 废钢可按需要用作金属原材料; 对废电池等应分散回收, 集中处理。二是减量化处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后减少其最终处置量,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过程中, 也可采用焚烧、热解、堆肥等技术措施。三是焚烧处理。对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理的废物, 尤其是对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 避免造成对大气的二次污染。四是稳定和固化处理。利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 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 减少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 减少污染。五是填埋。经过无害化、减量化或焚烧处理的废物残碴集中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 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 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边的生态环境隔离, 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六是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 应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4.噪声的防治
在铁路施工中,若施工标段里程较长, 或部分施工现场靠近村庄、城镇时, 施工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环境标准。一是在设备选型时, 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声学影响评估, 选择低污染或低噪声设备, 并采取消音、隔音、护板等措施降低噪声。二是在靠近居民区施工时, 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否则应采取消音措施, 降低噪声。三是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一般晚 10 点到次日早 6 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但因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进行施工时, 应公告附近居民并采取消音措施。四是机械车辆途经居民区地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要修建临时隔间屏障, 减少噪声传播。五是在施工期间,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 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 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声叠加。六是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场地要尽量远离居民区。七是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声区间作业时, 要配备劳保用品。
5.大气污染的防治
铁路施工中,遇到工程量大、上场机械设备数量较多且集中施工时, 或结构物大多采用水泥、粉煤灰、白灰等易飞扬物且施工机械多以重型机械为主时,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一是选择低污染的机械设备, 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二是在运输和储存水泥、粉煤灰、白灰等易飞扬物时, 应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防止和减少扬尘的措施。三是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超速行驶, 防止沿途撒漏并产生较大的粉尘。四是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 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 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 控制粉尘污染。五是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 废机油、废塑料等) ;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 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 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 以减少废气排量; 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 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六是配备专用洒水车, 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 减少扬尘。
6.自然保护区的环保措施
一是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内施工场地和生活区应设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栏。严禁捕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得恐吓、袭击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 禁止参与任何有关野生动物及标本的买卖行为。严禁在野生动物主要通道附近大规模取弃土、设置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 避免因地貌的变化引起动物的识别错误。要合理布置驻扎营地和施工场地, 加强管理, 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要配置野生动物抢救设施和药物, 野生动物因意外需救助时, 积极给予救助并立即通知相关保护区管理机构。要积极配合自然保护管理部门的工作,无条件地接受监督和指导, 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法规, 对违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植被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内尽量限制人为活动范围, 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取弃土场要选择低洼、无地表径流、无植被覆盖或植被覆盖较差、远离线路的荒地, 不得侵占河道、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保护区内植被均属毛柳、沙柳、柠条等沙漠植被, 不易恢复, 施工时除路基经过地区外, 其他地区应尽量不予破坏。施工便道选址时尽量选在植被稀少处, 结合工程位置和需要尽量缩小便道的长度和宽度; 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开挖基坑采用爆破方法时, 严禁使用扬弃爆破, 以保护地表植被。施工完毕后, 应对施工营地及各种建筑场地进行清理、规整, 必要时进行植被恢复或采取其他环保措施。
三、维护生态平衡措施。
线路穿过自然保护区的两侧设置隔离带、隔离网, 禁止施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 并设置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督员, 对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负责。施工过程中做到文明施工,保护施工现场生态平衡, 防止和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振动、废水、废料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为保护保护区内沿线景观,对施工场地、施工营地从美学角度进行恢复设计, 取土应遵循分段集中取土的原则, 应在设计的范围和深度取土, 严禁在线路两侧乱挖。
四、结束语
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还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跨越式铁路施工的来临,环境保护问题
也越来越突出,在施工时加强环境保护是每个铁路施工人员应尽的责任,大家都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环境保护的先行工作,把新建铁路建成环保铁路、绿色铁路、人文铁路。
参考文献:
[1]包早明.铁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2] TBl0202-2003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袁吉鸿.铁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环保对策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李凤超.浅谈铁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8(增).
[5]GBl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作者信息:杨林虎、路春才
工作单位: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