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1

统筹性是保证

实现统筹性,必须按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创建活动,有规划地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格局、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再有,体现在要求的统一上。一方面对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规定共同的创建程序、验收标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工作职能的差异性,规定各行业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把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相统一,形成科学、具体的创建要求。第三,组织统一验收,统一给予创建结果的认定。统一性,是保证创建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协调性是实质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构建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第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地区和单位,要把环境、民主政治、经济、道德风尚等内容纳入创建要求,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各级党委、政府所授予的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单一的荣誉称号,而是指三个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任务等一项不达标,则不能授予或取消已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典型性是特征

各领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必须达到两个层面的典型要求。首先在辖区行业内,与非创建单位比较,工作业绩最佳,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在行业间相比较,在民主管理、人员素质、硬件设施、工作业绩等方面是比较先进的单位,在一个地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比、学、赶的过程,是一个争当典型、塑造典型的过程,也是典型带动的过程。通过在一个地区不断地扩展典型面,不断地提高质的要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经常性是必要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无止境的过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应地也应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过程。对各类文明单位称号实行任期制,就充分反映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渐进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分年度提高要求,促进创建单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克服重检查、轻自查,重创建、轻保持的倾向。

群众性是目的和归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素质。因此,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组织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教育、提高素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任务。为了达到目的,首先,要策划、安排好创建活动,把创建要求内化为干部群众的观念,外化为行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要组织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参与的群众愈广泛,受教育面就愈大,组织开展的创建活动愈落实,群众受教育的效果就愈好;第三,要在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创建活动组织成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群众主动参与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哦,香雪》 铅笔盒 寓意 文明

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1982发表),讲述的是山村姑娘香雪如何获取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故事。香雪,生长在一个叫台儿沟的小山村,台儿沟没有中学校,于是香雪只能到离家十五公里以外的公社去上中学。香雪的同学问香雪为何没有铅笔盒?实际上香雪是有铅笔盒的,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一个木制铅笔盒,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然而在可以自动合上的泡沫塑料铅笔盒面前,木制铅笔盒就显得那样的笨拙和陈旧,只能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为换取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香雪在火车经过台儿沟停车的一分钟间隙里,毅然决然地登上车厢,用积攒的40个鸡蛋,做成了这笔不等价的交换,因此甘愿领受父母的责怪,一个人摸黑走了30里的山路。

小说中的这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无疑有着特殊的寓意:它代表着山外文明,是知识的象征。追求它,意味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对自尊的维护,对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和家乡命运的憧憬……不过作者的这一美好构想,在作品叙写中引出的结果却是相反的。因为香雪不遗余力地花费物力(40个鸡蛋)精力(摸黑走了30里的山路),换取这个代表知识与先进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存,有别于只是物质文明的发卡、纱巾、尼龙袜和小手表等)的新式铅笔盒,原是难以忍受公社中学同学对于自己的木制铅笔盒的鄙视和嘲笑。如果有了与同学们一样的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就可以不受同学们的轻视,因此争取到了身份的认同,获得了地位的平等。结果便是木制铅笔盒的从此被搁置,而这个木制铅笔盒可是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寄托着家人莫大希冀的。香雪对知识和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得到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实现的同时,却将凝聚于木制铅笔盒中的质朴亲情遗弃了。木制铅笔盒与自动铅笔盒,虽然一个简陋,一个精巧,但在功用上是一样的,香雪仅是由于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新潮,就为木制铅笔盒的笨拙和陈旧感到失落,并不顾一切地追逐到手,未免显得敏感与小气,实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当然这样的虚荣心,原是因为贫穷闭塞落后的山村(物质缺乏:一天吃两顿;精神生活更是贫瘠:一到天黑便睡觉)造成的,物质的贫困造成了山村姑娘在强大的物质刺激面前,难以保持精神上的从容与淡定。这种因为生活环境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对于一个不屈从命运的人来说,又难免会伤及她(他)的自尊,而虚荣的产生恰是因为要维护自尊。其实香雪身上的这种虚荣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自我认识的一种觉醒,也因此成了想要达成自己愿望的一种内驱力。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3

高一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求:必须坚持以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二是思想道德建设。)

(1)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如何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1)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2)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3)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2)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3)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3、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和谐文化的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多种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充当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重点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一政治必修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 马尔库塞 非压抑性文明 解放 乌托邦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代表人物,这位充满理想精神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在他思想理论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里,思想发生了新的转折:主要致力于实现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结合,把弗洛伊德的“本质论”与的“人类解放论”联系到一起,从而提出他的“非压抑性文明论”来发展和“修正”弗洛伊德理论与,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描绘未来文明的蓝图。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他从广义理解的“文明” 概念出发,围绕着性与文明的关系,对文明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性本能的压抑与升华创造了文明,人类文明史就是性本能压抑史,非压抑性文明是不可能的。

弗洛伊德指出:“人类文明,我的意思是指人类生命将自己提升到其动物状态之上的有别于野兽生命的所有那些方面――我不屑于在文化和文明之间做出区分――如我们所知,向观察者展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包括人类为了控制自然力量并攫取其财富以满足人类需要而获得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尤其是调节可用财富的分配所必需的规章制度。”“‘文明’一词是指所有使我们的生活区别于我们动物祖先的生活的成就和规则的总和,有两个目标,即保护人类抵御自然和调节人际关系。因此,‘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

弗洛伊德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生,总的来说都是产生于性本能的压抑,或者说性本能的压抑、转移和升华创造了文明。在他看来,人的性本能可以分为两类:生存本能如爱的本能和死亡本能如攻击性本能。现代文明表现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爱的本能与攻击性本能之间的斗争。而文明的最大障碍就是人类相互攻击的本能,如战争。所以文明必须首先压抑人的攻击性本能,从而产生集体秩序;同时,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牺牲自由的。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个体追求快乐的本能相对立,人类文明史就是性本能压抑史,非压抑性文明是不可能的。

马尔库塞继承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的基本观点,但他并没有单单停留于此,而是把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力图发掘弗洛伊德文明论的哲学意义及社会学意义。他认为弗洛伊德只提示了文明产生的生物学根源,而没有发现文明还是社会学的产物。因此,他用马克思对文明社会历史根源的揭示来改造弗洛伊德文明论,否定压抑文明永恒性的观点;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尤其是异化理论来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最终使人获得自由解放。

马尔库塞究竟是如何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结合到一起的呢?

首先,他把弗洛伊德的“本质论”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一种“解放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现代文明中,人受到压抑,就是因为他本质的受到压抑。马尔库塞指出,当马克思说人的解放时,实际上就是的解放。当然,马尔库塞所指的的解放并不等同于的解放,虽然弗洛伊德并没有区分与的区别。马尔库塞是将看做向温柔和爱慕的自我升华,所以他并不认为人的解放就是人的的毫无限制的满足。

马尔库塞认为,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劳动毕竟是最基本的。很明显,解放的关键是要解放劳动,也就是说,要使进入劳动领域,使人摆脱异化劳动的痛苦,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学中并没有区分异化的工作与非异化的工作。马尔库塞认为,能满足的只是非异化的工作,是人的各种器官和机能的自由消遣。这种消遣,不像异化劳动那样,只是为了人的自我保存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相反,它的本性就是满足,而且除了提供这样的满足,别无他骛。马尔库塞认为,这个思想不仅符合而且补充了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从而认为人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然而只有把劳动与相联系,认识到劳动的解放就是的解放,才能说明人何以能在劳动中实现自己而获得快乐。

其次,他把弗洛伊德关于在现代文明中受压抑的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被异化的观点相结合,发起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人的本质要求解放,可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却受到压抑。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在早期根据异化劳动理论所作的批判十分认可,而对于马克思晚期以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武器所作的批判持否定态度。因此,他把批判的重点放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上。由于马克思没有明确地、具体地指出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所以马尔库塞选择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充。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压抑的社会。这种压抑表现为劳动的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人们在劳动中从事越来越单调乏味的操作,人越来越成为一种工具。而且,马尔库塞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压抑着作为人的本质的,而且还把不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强加于人,把人的欲望和需要纳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异化状态而麻木不仁。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达到的顶点,但是,同时也是受到压抑的顶点。

最后,他把弗洛伊德对受压抑的社会根源分析与马克思对人类苦难的社会根源的分析结合,论证了解放,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与文明是对立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的被压抑的历史。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非压抑性文明是不可能的。马尔库塞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对建立一个解放的文明社会充满了信心。并发掘了受到压抑的社会历史根源,以证明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是完全可能实现的。马尔库塞把文明社会对冲动的压抑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基本压抑”,另一种是“额外压抑”。 前者主要出于生活资料匮乏以及种族繁衍的需要。后者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而对本能进行的过多压抑。文明发展到今天,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文明已经没有必要压抑人的本能,相反,为本能的满足提供最有力的条件。因此,基本压抑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所受的压抑不仅没有减轻或消失,相反日趋严重,这正是额外压抑造成的。既然如此,消除这种压抑,彻底解放,就不会颠覆文明本身,而只会现行社会的统治秩序。就此,一种非压抑的文明就可能诞生了。

在《与文明》的1966年政治序言中,马尔库塞写道:“在今天,为生命而战,为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显然,他强调,解放实际上不只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它同时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马尔库塞认为才是人的本质,的解放才是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只有实现了的彻底解放才能建设“非压抑性文明”,文明是本能释放的产物,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改造主观世界的劳动成果。而马尔库塞的“解放论”显然颠倒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错误地认为是精神文明孕育了物质文明。在劳动问题上,虽然马尔库塞也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但在他眼里,劳动只是达到解放的工具和手段,劳动解放仅仅是解放的一个方面。而认为,人类的解放与对客观世界的征服和改造密不可分,劳动在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人类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解放仅仅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

马尔库塞的理论明显有许多错误之处,它把人的解放归结为的解放失之片面、把的解放与劳动的解放扯在一起牵强附会、对建立解放的非压抑性文明社会的现实性的论证缺乏科学根据。但必须指出,这一理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是偶然的。它从存在论的角度对人寻求新的存在,即本质上是快乐的存在的正当性的说明,对人追求满足合理性的探讨,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感召力和征服力。

马尔库塞说:“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可能性: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而不是从乌托邦到科学。”他的非压抑性文明论在原则上是一种乌托邦,他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是来自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而是用乌托邦的、抽象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构想。这种乌托邦式的非压抑性文明论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科学社会主义不是虚构的理想型社会,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所以说,马尔库塞主张从科学到乌托邦的道路,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倒退。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论文明[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2]马尔库塞.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精神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二、浙江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国家工商联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总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还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及宁波文体用品、德清钢琴制造、富阳古籍影印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在较短时间内吸纳了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正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归纳浙江民营文化产业主题文化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宋城集团、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如德清钢琴制造中心。

3.民营文化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民营文化企业主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营企业主体是乡镇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刚刚从田地里上岸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着扩大再生产欲望和能力的企业,产生了希望提升素质的自发要求,开始加强自身的学习。二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

4.注重文化创新,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如:横店影视城的全国品牌推广。

5.民营文化企业国际化迅速提升。浙江义乌文化商品国际贸易覆盖世界各国,宋城集团筹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

6.民营文化企业已融入市场,面对竞争找市场不找政府,形成开发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的独特运营模式。

三、结语

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强心针。这既拓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对文化产业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省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民营文化产业在促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的进入。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柳士发.从经济学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信息,1999,(2).

[3]“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

调查报告.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6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文化生活等日趋多样性,这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自我教育的好途径,是寓教育于活动、虚功实做的好形式,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好办法。思想政治工作则担负着把党

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职责,担负着动员、激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可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群众性、广泛性、教育性和实践性,本质上都是群众工作,都负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光荣使命。因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该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而有效的载体。

中央明确指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这说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本身就是在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办法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晶。如果不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做群众欢迎的事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不会充满勃勃生机,更不会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词典解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讲,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那么,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载体包含着途径、方法、形式、方式之意。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作用,就是要求我们珍视和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好的途径、方法、形式、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其中,并贯穿在全过程和渗透在各个方面、环节,进而达到教育人、服务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提高人的目的。

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综合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全党重视,全民动手,依靠全社会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综合性优势,就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

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团体的组织作用和基层单位的依托作用,建立“大政工”工作格局,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是开放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封闭运行,必须开门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放性优势,就是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出发,从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与的方法、发扬民主的方法,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同行。

三是多样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决定了二者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样性优势,就是要科学设计人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坚持把思想教育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因

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交又科学,学问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困难更是希望。结合实际,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用,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因为重视和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用,就把二者简单地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应当认识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差别,二者各有各的规定性,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我们既不能把二者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抵消,而应当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