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1
关键词:吴冠中;波洛克;墨彩画;绘画空间
画家吴冠中先生创作过大量的墨彩画,从形式上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波洛克的绘画风格。本文所论述的墨彩画指的是如《流逝》一类的表现绘画,也可以定义为抽象画。在吴冠中《画外文思》中这样解释这幅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光的流逝看不见,摸不着……似纷乱的雪掠过人间春色,予人苍茫、迷惘之感。不见明显的具象实物,也可以说是抽象的画面。笔者引入这段话是为了将这类墨彩画定义为抽象画找到有力的证据。本文要论述的波洛克绘画是指形式上与《流逝》相似的“滴画”,如《陶醉的森林》,《淡紫色的薄雾》。
两种看似风格极其相似的绘画在创作思想生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根源又在哪里?本文将根据以下几点分析两种形式相同的绘画中各自不同的创作情感。
1 从创作动机看文化根源
吴老的墨彩画是不是可以定义为国画,至今还有不少人争论,也有说是“新国画”,不管怎样他的画最终被收录入《当代中国画全集山水卷》。同中国古代大师一样他提倡写生,我们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出从形象到抽象的过度,《小鸟天堂》、《春潮》、《点线迎春》,都可以看到具象的形体,画家将自己对对象形体的感受提炼并真实的表达出来。吴老的创作是对生活阅历的一种提炼,而非突发奇想没有创作根源的创新,波洛克却不一样,作品中有很多以《作品8号》这样来命名。我们看以想象作者在画面中想表达的思想并不明确,虽然他起初的画面中也摆脱不掉被人束缚,但在后来的作品中已经很难找到具象的元素,画家的创新正如吴老所说,冲动是一种情感宣泄。
吴老在江浙长大,年少时热爱绘画选择了艺术道路,受到过正规的中西方绘画的教育。在国内时热衷于临摹石涛、等人的画,即使在逃避战火的艰难岁月里也依然坚持。出国留学也使他对西方传统绘画和现在绘画有很深厚的了解,吴老是一位贯通中西的绘画大师,在他的油画中能见到中国画的线,在国画中能见到油画中的形与色,创作出了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油画和焕然一新的国画,这源于吴老深深地爱国情怀和国画美学。
2 形式相似中见不同
从两者画面中看到组成画面的都是抽象的点、线和零碎的色块。两人的创作都不是随意挥洒的,吴冠中的墨彩画遵循着中国画的绘画理念,波洛克的绘画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随意挥洒,波洛克工作方法最常见的误会是以为他的‘滴画’是一次完成。恰恰相反,他习惯于分阶段工作。对他来说,中断一件作品是很常见的,因为这使他有时间思考下一步怎么做。虽然两位大师绘画中用了同样的元素表现,同样对创作有着深沉的思考。但是两者的点、线、色块、甚至绘画空间都深受两种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线与空间。
(1)惜墨如金、笔墨等于零。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惜墨如金,在画面上不会出现一点多余的对画面无用的墨色,这对于画面是一种极大地破坏,这正是吴冠中先生说的“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能做到惜墨如金是因为作画者在作画之前就已经胸有成竹,向心中所想之画境推进。而波洛克在创作中经常停下来思考更改最初的想法,油画的特性使得画家可以覆盖掉画面多余的色彩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也就使得油画的创作中的思维和方法种种方面与国画的不同。
(2)两种不同的线。我们在两种画中都能看到看似杂乱却有着生命气息的艺术线条,而这两种线条相似却又有着根本的不同。相似在于两者在画面上同样醒目,贯穿了整个画面的主体空间,让人印象深刻。而两者的不同在于这两种线技法和精神空间上。波洛克在画面上滴撒颜料油漆,用木棒、小桶、旧的油画笔来作画,为创造出脑海里设计出的构图效果反复的修改最初的设想。可见波洛克的线条色块都是顺序而来并不遵循什么艺术或文化理念的。画面在于追求一种单纯的多维空间,但这种创新缺少一种文化历史的填充,使人耳目一新却没有情感的追溯。
吴冠中先生则受到中国画的影响,又曾受教于国画创新的先驱林风眠先生,但吴冠中追寻的更远。吴冠中一向推崇古代绘画大师在画面中的真情流露。国画用线遵循书法用笔,讲究气韵、虚实、浓淡、富有宇宙生命之气,或是遒劲奔放变化丰富或是行云流水般飘洒自如,颜精柳骨笔笔入画,好似先祖造人般在孕育宇宙之新生。吴冠中的墨色画中线条正是如此,起笔收笔之顿挫,飞白或是苍劲或是飘逸,点墨色彩浓淡、虚实,抽象中见远山、初春新柳、溪水桃花、隐士之草庐、雅士之兰亭,带有浓重的中国画情感空间。飞梭的线条、墨、色与留白产生的气韵将画面推向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
(3)中西方绘画空间差异。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故人将神话传说中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阴阳虚实,文词中的浪漫遐想带入绘画中,使中国画的视点与西方的画面透视不同。例如《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又如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古人对空间的大胆想象在画面中得以体现,所以我们在观看中国山水画时有一种在仙境中游走的感觉,人与自然宇宙的“天人合一”。我们能在吴冠中的墨彩画中看到相比波洛克更加深远的空间,我们所感受到的正是这宇宙之生命气息。
西方绘画空间思维是理性的,视点固定,在绘画中力求真实的描绘眼睛所能观测到的空间景象,作画者追求所能看到色彩、光线、形体的真实性,注重视觉存在而非思维存在或是真实存在。中国人在整个宇宙中作画,西方则在画布上作画,所反映的是两种空间,当然这两种空间都是真实的,只是所受的哲学思想指导不同。所以波洛克的画面空间是停留在画布上的。
3 两种美学
中华民族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创造了伟大的文明并无私的奉献给世界其他民族,在这过程中也形成了本民族的美学,并在艺术创作中将民族美学思想运用其中,这是不曾间断的民族血液的延续。正因为像吴冠中先生这样的画家吸收前人的血液不断探索,才使得我们的文化宝库中不断地有新题材的绘画产生。波洛克所处的国度是一个历史短暂提倡创新的国度,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波洛克既不可能接受东方的美学思想,又由于自身的个性使他排斥欧洲的绘画思想,这让他走出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先生与波洛克都是在绘画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师,他们有各自遵循的美学思想和民族文化,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运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但却创造出了带有两种情感完全不同的作品。波洛克艺术早已受到推崇,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精神同样让后来者尊敬。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冠中.画外思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刘永胜.走进大师――波洛克[M].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2
中国文化以为人生价值的根源在人自已的“心”,中国文化中说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构造中的一部分,在心的这一部分所发生的作用,认定为人生价值的根源所在。徐复观说“孟子、庄子、荀子及禅宗所说的心,是通过一种修养工夫,使心从其他生理活动中摆脱出来,以心的本来面目活动,这时心才能发出道德、艺术、纯客观认知的活动。所谓其他的生理活动,即儒家所说之私欲。所以孟子说:“养生莫善于寡欲”。寡欲就是减少其他生理作用的干扰;这样,心的本性才表现出来。道家更进一步说“无知无欲”,知指的是成见。摆脱这些成见与私欲,才显出心的本来作用,由心的本来作用主宰知与欲,转化知与欲。在这里,心才是人生价值的根源。”心之为价值根源,须在克服主观性之后才能成立的,可以说,人的价值主体呈现时,才能使客观的事物,站到自己应有的地位,得到真正的价值。而心在艺术中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说明的庄子虚、静、明的艺术心灵。艺术价值之根源,即在虚、静、明的心。总的来说,纯客观的东西,本无所谓美或不美,当我们发现它是美的时候,我们的心便处于虚、静、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创造,才能不被成见、私欲蒙蔽,发现真正的美。故自魏晋时起,中国伟大的画家,怀着虚、静、明的艺术心灵,创造了无数的经典,时至今日透过古代中国画经典还可以感觉到隐藏在作品后面的那颗艺术心灵。唐代著名的画家张b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中国画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就是中国画精神的精髓。
进入新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功利思想浮躁之风左右人的价值观,中国画的视觉性和图式性越显突出,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取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物画创作如何传承心文化的文脉,表现现实生活的人,成为当下人物画创作重要的问题。
一、 创作与艺术心灵
庄子之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庄子所成就的人生,就是艺术的人生。庄子认为心的本性是虚、静,是道、德合体的。“但由外物所引而离开了心原来的位置,逐外物去奔驰,惹是招非,反而淹没了它的本性,此时的心才是可怕的。但若心存于自己原来的位置,不随物转,则此时之心,乃是人身神明发窍的所在,而成为人的灵府灵台由灵府灵台所直接发出的知,即是道德的光辉,人生精神生活的显现,是非常宝贵的……”(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所以庄子强调通过修行工夫,使人的心,能照物而不致随物迁流,保持心原来的位置,以心的本来面目活动。庄子之心的“虚”是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静”是不为物欲感情所扰动。虚静的工夫是让人从欲望中解脱,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那什么是“明”呢?《庄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世间》)。心斋的意境是《庄子》中所言“坐忘”的意境,即庄子所谓的通过“无己”、“丧我”所达到的真实内容,所以,心斋与坐忘的历程,就是美的观照的历程。心斋的活动就是使心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使精神得到当下的自由;此外,心与物相接时,心对物不作知识的活动,且无成见的遮蔽,虚静之心便可呈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虚静之心的结果则是“明”,“明”则成为美的观照“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庄子・天道》)故“明”是发自与宇宙万物相通的本质,故能透彻宇宙万物的本质。一个人让心的本来面目自然呈现,就能做到主客自由衔接,也就实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人生;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捕捉到美的对象和本质。
庄子虚、静、明的艺术心灵,在中国艺术史上影响深远,艺术家创作可能在理论上不像庄子有深刻的阐述和彻底的反省,但伟大的画家在把握精神自由这一点上基本都会不谋而合,从而成就中国绘画的绚丽多彩。“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并由此而在绘画方面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画家和作品,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并且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
二、创作与生活
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说的“心”,是人生理构造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所发生的作用,认为是人生价值的根源所在。“人生价值的根源在心的地方生根,也即是在具体的人生命上生根。具体的生命,必生活在各种现实世界之中。因此,文化根源的心,不脱离现实,由心而来的理想,必融合于现实现世生活之中。”(徐复观.游心太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可见“心”一方面,它具有生理结构的一面,立足于生命和生活的常态性上,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人的具体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具体生命,指向人的生存依据和价值取向。“心”是现实的,人们可以自己把握和实现的,即儒家所谓的“正心”、“养心”。 他又说“心可以主宰其他的生理作用,但是亦不离开其他生理作用;而且心的作用,须由其他生理作用来完成,此即孟子的所谓‘践形’。因此心的作用一定是实践的。所以孟子强调‘必有事焉’,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徐复观.游心太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就是心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如果艺术创作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只重视形式的游戏和视觉的吸引,便如王阳明所说,是被其他私欲隔断了。所以“由生命所发,由现实世界所承,由五官百骸所实践的文化必然是中庸之道”(徐复观.游心太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人物画创作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是人物画创作的不二法门。画家在生活中以庄子之心,实现艺术的人生,用心感悟、用心体验,通过人生百态、世迁,发现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意识。
三、现代人物画创作
中国绘画的发展深受心文化特别是庄子之心的影响,这种影响已成长为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精髓、中国画的画种基因。新的文化语境下传承心文化的文脉,在人物画创作中应重在坚持和发展写心精神
1、人物画的“写心”精神
东晋时期著名人物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强调 “悟对之神通”“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认为人物画创作应注重传神和人物心灵的表现,这种理论奠定了我国古代人物画发展的基础。人物画发展到盛唐达到高峰,把人物的“神”表达到极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画家并不满足于此,开始追求新的审美标准,宋文人画的出现,“写心”便凸显出来。“形神”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重要理论,而“写心”作为“形神”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深入,“写心”论强调的是人物思想、品质、灵魂、操守等的表现,显然比“形神”论深刻,所以宋代陈郁的《藏一话腴・论写心》首先提出“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如此看来,庄子艺术心灵的出现,中国古代画家眼中万物入得心来,必先得虚、静、明心源,然后师造化,因此中国画家的艺术心灵一开始装下的便是造化之心,并经历了一个由“传神”到“写心”的过程,而宋文人画出现,中国人物画开始关注“我心”。
作为最成熟的中国山水画,从南宋到元经历了一场美学上的革命,由“无我”进入到“有我”的境界,其实是经历写“造化心”到写“我心”的变化过程,这种审美取向的变化和宋文人画出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画重“理”,元画重“意”,二者奠定中国画在世界画坛独特的发展面貌。宋画家多视绘画为“思想的艺术”,于绘画中追求理的趣味。元画家视绘画为“心灵的艺术”,绘画是“泻”心灵、抒逸气的媒介。画家们由“外观”走向“内治”,由重视外在灵动活泼的形式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朱良志 . 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研究[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 .)这种“心灵的艺术”发展到明清,越发强调张扬画家的个性和个人思想情感生命感受的表达,石涛题画诗:“我写比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写出个体生命与宇宙贯通,表现内在的呼应。于是达到庄子艺术心灵中虚、静之后“明”的境界,“明”则成为美的观照“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庄子・天道》)最终实现 “我心”“造化心”衔接,实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创作状态。
2、人物画写心创作
人物画进入现代,受西方美术影响,吸收了写实的造型观,不可否认,现代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大大提升,但正是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顾此失彼,中国画精神的精髓――“写心”精神,却逐渐丧失。笔者以为当前中国画的创新之路应坚持和发展写心精神,重新回到传统心文化文脉并传承之,实现庄子的艺术精神,以宋元山水的辉煌作参照在21世纪创造现代人物画高峰。中国画通过意象方式抒发画家的内心情感,画家在表达对象时须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以不为欲望所缠缚、功利所左右的虚静之心关照对象,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中,得物象之神韵,使画家与所描写的对象之间产生艺术感应,达到庄子“明”心,从而生发出意象情感及艺术语言,把自然形转化为艺术形,再由艺术形升华为艺术之“境”。通过“写心”使精神上的相互交汇形成艺术上的“意象”,使画面中所描绘出的形象既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神”,又能体现出“象”以外的人格品质与精神情感。(李文绚.我对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再认识[J].美术观察,2006)“意象”一词最早源于《易经》的“立象以尽意”,后来“立象尽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一种方式。艺术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发现、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画家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心有所悟,便将之寄托于自然物象,融合画家的一定理解和想象,并注入作者某种情感,最终自然之形转化为艺术之形―――“象”,这个“象”是画家观念、情感与自然物象融会的结果。再由“象”尽“意”,“意”是艺术家精神情感,通过艺术形象来寄托、象征和表达。可见整个创作过程和“写心”精神密切相关。在现代人物画创作中,画家应重振“写心”精神,在把握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情感的基础上,注重“造化心”和“我心”的交融、升华,在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艺术的根源、生命的本真,表达生命个体和现实世界的内在关系及节奏呼应。
3、人物画创作实践
蒋兆和主张人物画“传神写心”,作品不做笔墨游戏,而是深刻地认识人、分析人、研究人的基础上去捕捉人的外形特征和刻画人的内心世界,注重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高度。可当今中国画坛浮躁和功利之风盛行,人物画家对“写心”普遍缺乏深刻认识,热衷视觉和形式上的纠缠。但是,既便如此,仍有一些深刻领悟传统心文化的画家在坚守和传承着这种古典艺术精神,不断发展“写心”精神,如当代活跃于画坛的李孝萱、刘庆和、尉晓榕、张瞄等,李孝萱、刘庆和把现代人物置于一个臆造的空间中,以符号的方式出现,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和判断。“…在那些略见荒诞幽默的描绘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真实,李孝萱接受了西方现代表现派艺术的精神启示,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现实感受。…”(张强.国画现代形态[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2 .)张瞄洞悉现代都市人无奈、飘浮、焦虑的生存状态,笔下人物表情怀疑、藐视、冷漠,揭示人“心”的错位及当下生命与现实的矛盾。以上这一类画家的思考和努力正为中国画的创新和发现提供更多的可能。
四、结束语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3
关键词:商业摄影;视觉创新;民族元素
一、人像摄影发展现状
一般来说,商业人像摄影作品是用光、曝光、构图、策划、后期、服装造型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现,是商业人像摄影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而一幅优秀的商业人像摄影作品的要求则更多。摄影师应该具有非常前卫的拍摄理念,拍摄中期需要有高端摄影器材作为保障,同时对影棚灯具及道具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专业模特的状态展现同样重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摄影师和后期修图师对整个画面细节的处理,对颜色的校正也是决定画面最终效果的重要环节。随着消费者的审美品位的逐渐提升,想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商业摄影行业的领军人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民族摄影发展现状
商业人像摄影最重要的就是个性的体现。所以如何将民族元素融入商业人像摄影中,并能够体现创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融合并进行创新,通过摄影语言进行展现是现阶段商业人像摄影的必然趋势。当代摄影师的重任是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传承并展示给世人。但单凭摄影技术去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摄影师应该充分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并且能够抓住民族的灵魂,这样才能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体现出来。中国民族元素符号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标记,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精炼的文化印记,是现代设计师、摄影师进行艺术创新的灵感和根源。我国文化符号是民族深厚文化传统的象征,摄影师有责任肩负起传承、宣传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所以在摄影创作中,中国元素的应用,应当在传统符号的使用方面继续体现,更应该从拍摄理念上有所表达,比如作品的选题立意、服装造型、化妆、用光、构图等方面。传统的拍摄表达方式可以作为借鉴,但如果想走出一条属于新一代摄影师的路,那就必须以更加先进的拍摄理念作为前提,通过对传统元素的提炼以及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进行呈现。
三、人像摄影引发的创新点
代新锐摄影师陈漫在作品中融入中国少数民族苗族、侗族的传统服饰、头饰、装束等民族元素来重新设计、创新并拍摄的时尚商业人像摄影照片,既保留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元素,又与时尚的商业人像摄影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时尚的完美结合。高级定制的服装、考究的用光、加上绚丽色彩的搭配和过硬的后期制作技术,给观者带来了民族传统文化上的共鸣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模特的服饰采用现今最流行的裸色晚礼服,头饰沿用苗族的传统银饰,配以夸张的发型和妆容,配合整体画面感的白色妆容,选用了突出少数民族颧骨和脸颊特点的褐色腮红,展现出少数民族自由奔放的特点。
中国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摄影师应该多翻阅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有机会需要深入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体验生活。这样才会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所拍出的照片才会更有深度,拍摄的角度才会富有临场感和真实感。摄影师体现的照片应该是具有典型性的,其情感的注入与价值取向客观、中立,表现的内容信息量丰富,并具有表述的可延伸性。摄影师有责任用影像的方式客观记录或主观表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我们摄影人应该行动起来,通过中国民族元素在商业人像摄影中的体现,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四、结论
在现今的商业人像摄影中,很多摄影机构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审美理念,一般都会用比较多的光位,以顺光或前测光为主,将人物塑造得过于平面化,刻意将曝光增加,更有甚者将曝光严重过曝,无论拍摄男性和女性都用一种光线。这种光线一成不变,没有层次的体现,更谈不上画面的细节表现。所以现今审美生产和审美消费的平衡是一个暂时很难解决的问题。商业人像摄影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创新,应该成为走在时尚前沿的群体。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更加有个性,才会创造出新的摄影风格,从而逐渐被大众了解并接受。
参考文献:
[1]徐忠民.大学摄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4
关键词:民俗旅游;伏羊节;特征;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70-01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地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个范畴,有其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对这一范畴,我们可做如下概括:民俗旅游是旅游者以异地风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徐州伏羊节作为民俗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在徐州的旅游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并且其蕴含的潜力更是无尽的。徐州伏羊节作为一种多层次的民俗旅游,不仅具有一般民俗旅游的共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独特的地域性
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里根源。全国很多地方都不乏喜爱吃羊肉的人,为什么只有徐州才办起了伏羊节。这里面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在胡存英的《伏羊节与徐州的地域文化》一文中,作者将徐州伏羊节的文化渊源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有彭祖文化、两汉文化和徐州民俗文化。其中,彭祖文化因为发源最早,所以就成了一条主线。
二、形式的多样性
但凡一种民俗旅游其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让参与到其中的人感受到不同的活动带来的奇妙体验。徐州伏羊节更是如此,在节日期间会进行“彭祖圣火”采集及传递活动,举行祭祀彭祖大典,举办“美好伏羊”摄影、DV摄像大赛, “欢乐伏羊”啤酒之夜活动,其中有喝啤酒、品伏羊、观民俗、叙友情等。
更有“两汉文化看徐州”汉式宴席礼仪体验之旅。进行汉式礼仪推广;汉式宴席体验;汉服、汉乐表演。内容涵盖多个方面,给徐州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推力。
三、紧密的相关性
这里的相关性是指民俗旅游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社会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徐州伏羊节的举办既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有序组织,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它的产生是依靠多种力量的合作,而产生以后又会对其他各方面起反作用。徐州伏羊节扩大了徐州城市的影响力,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应成为必然趋势,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民俗与旅游的共同发展。伏羊节是徐州特有的民俗,它作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在塑造城市形象上开辟了很大的空间。民俗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中,具有历史传承与族群认同的意义,蕴含着特定群落和社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因此这种历史的纵深感,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体现了极大地魅力,所以民俗旅游才能应运而生,成为新热点!
民俗对城市旅游的拉动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伏羊节作为民俗旅游,是当下徐州一个及其吸引人的创新旅游点。作为徐州城市形象的有力传达方式,伏羊节继承彭祖的养生理念,体现出徐州地区深层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从而构成一个想象的区域共同体。伏羊节不仅是重复性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仪式把徐州及周边城市的市民与自己的过去联系起来,进而使人们回复到自己所属的文化系统中。
其次是民俗旅游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当伏羊节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已经超越了城市的各种社会设施而成为一种展现城市形象的象征符号资源,是徐州城市形象的魅力之处,也是影响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拉动了民俗旅游而且拉长“产业链”,近年兴起的“特产”以及伏羊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开发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承保护与开发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的原则。不能过度开发民俗旅游以至于扭曲了民俗的本真,这样就失去了民俗旅游的独特性,对外地游客就不具有文化的吸引力了。同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社会效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俗旅游时重塑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契机,伏羊节是徐州人的文化外衣,不能一味追求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5
摘要:美术创作总有其挥之不去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基调。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几乎每位电影艺术大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他们的影片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深刻体现出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的巨大影响。可见地域文化对于美术创作深刻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某个历史环境下的艺术发展和艺术形态表现手法。
关键词:美术创作;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多元;西方现代哲学;地域特征
一、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潮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流派繁多,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就当是的社会环境来看,在不到30年间,相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空前的动荡和浩劫。人们沉浸在极端空虚、困惑和烦恼的精神世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正是在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这种巨大裂痕中产生出来的。
就其思想根源来说,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流派,尤其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酒神”精神和超人哲学等,为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潮提供了哲学基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这股非理性主义思潮广泛渗透在西方生活。文学艺术和一切思想文化领域之中。从总体上讲,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基本倾向,暴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是对这个社会丧失自我的不满和抗议,是对西方世界中人们的孤寂和苦闷的心情的宣泄。
现代主义第一次进入电影,主要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场运动持续十年左右,在无声电影时期通过向绘画、音乐和文学等传统艺术门类学习,寻找电影的表现形式,以追求“绘画电影”、“纯电影”和“主观电影”。努力为电影在艺术领域中争取一席之地。从2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实验电影,则是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商业电影,这类电影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集中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从艺术实质上来讲,堪称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无论什么时代,人总是生存于一个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不可能漂浮在空中。这个地域的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都对人们的意识有着直接的作用。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是塑造着这一地域人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西方艺术美学思潮的来袭下,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便应运而生了。
二、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的美学倾向
“新浪潮”电影主要是指以法国年轻导演戈达尔、特吕弗、雷维特、夏布鲁尔等人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拍摄的影片,这批影片敢于打破传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由于在影片题材和表现技法方面的类似性而被认为构成了一个电影流派。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左岸派”,因为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这批成员中,一类是长期从事电影创作的导演如雷乃和瓦尔达等人,另一类则是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编剧如格里叶和杜拉等人。“左岸派”电影也同样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敢于向传统挑战,与“新浪潮”有相似之处。
第一,法国“新浪潮”电影与“左岸派”电影均以反传统为标记。他们反对法国电影界的讲话状态,要求废除从戏剧借鉴来的编剧理论,摒弃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抛弃得到公认的商业化成功模式,代之以一种具有鲜明个人化风格的创作方式。这一创新潮流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把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影片带入商业化,使现代主义思潮从此真正在世界影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二,“新浪潮”与“左岸派”都十分强调突出个人风格。这批年轻的导演大胆提出了将电影变为个人化艺术的主张,他们认为影片应成为个人作品,导演应该在影片中体现出个人的风格,表现出自己对世界、人生、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见解与感受。世界美术同世界文学一样,是一种人类超越自身、超越个性、超越时空的努力。是一种纯粹的、理想的艺术形式。
第三,“新浪潮”和“左岸派”电影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对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浪潮”和“左岸派”在电影形式和电影语言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展开。
三、现代主义电影创作题材中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给人们的各种事物现象,艺术家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予以表现。电影的创作也有着其自身的文化积淀以及地域性。现代主义电影流派的艺术创作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不可能摆脱自己生存的那片孕育他的地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
欧洲现代派电影强调表现作者“自我”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世界观上的唯我主义色彩。西方现代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被认识的,只有人的自我感觉、情绪状态才是真实的。帕格森的“直觉主义”主张艺术家凭“直觉”去表现心灵状态,萨特认为文艺正是表现自我作为本体存在的最适当方式,弗洛伊德情调艺术应当表现潜意识中未得到满足的本能和欲望。以上的这些非理性主义的美学观,使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的“自我表现”说得到了新的理论武装,强调以深奥的隐喻、离奇的想象、飘忽不定的联系、扭曲变形的象征来表现“自我”他们追求的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逼真模仿,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
例如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于1962年摄制的影片《八部半》,就是一部充满作者“自我”主观一时的影片。他个人认为,他是通过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顾,来叙述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并且通过影片中人物经历的精神危机,来表现处于危机中的普通人。萨杜认为:“《八部半》是一部吐露内心隐秘的作品,很似虚构的自传,情节繁多,表面上看来似乎混乱,却安排的颇具匠心。”
无论什么时代,这个地域的特定历史文化都对人的性格、心理起着直接的作用。现代电影反映了西方社会动荡变化中的重重危机和矛盾,深刻地揭示出这个社会被扭曲和异化的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技术文明与精神危机的两极分化下,形成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对立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揭示了其社会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了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文思想。
可见,地域文化是深深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根源,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意识,给予人们在美术创作中深刻的地域性特征。也给予某个特定时代与众不同的标签。(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群
参考文献:
[1][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2][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3][美]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文化创新的根源范文6
【关键词】初中 英语阅读 阅读焦虑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焦虑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的英语阅读焦虑是指在英语阅读课堂学习中、在英语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及行为的情感因素。本文从分析初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的根源出发,探讨了缓解学生英语阅读焦虑的建议措施。
一、初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的根源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英语阅读焦虑,其根源则主要是以下三点:第一,学生的英语知识不足导致的焦虑。英语阅读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如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等。由于学生这些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障碍,影响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英语阅读的焦虑。第二,阅读策略的缺乏和阅读的不良习惯。不同的阅读材料需要不同的阅读策略,没有使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则会对阅读质量带来影响。在当前,虽然学生能够进行阅读,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抓住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思路,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在学生潜意识中就会形成英语阅读难的认知,从而产生阅读焦虑。此外,一些阅读的不良习惯,如边阅读边查字典、指字阅读、重复阅读等,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对学生理解英语阅读造成障碍,这也会逐渐的使学生产生焦虑。第三,过于注重阅读效果。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由于是外语的学习,且与本民族语言文化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要求自己像学习汉语一样学习英语,尽力全文理解英语阅读内容,正是基于这样的阅读目的,才使得学生因为过度注重阅读效果而产生焦虑,这也是目前英语阅读学习焦虑的最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二、缓解初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的建议措施
1.创新教学模式降低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难度。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除了教师从始至终的讲授之外,学生们所做的大多是对于教师所讲解知识的被动消化,所以学生的学习内容其实是教师的讲授内容所决定的。因此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呈现的状态大多是昏昏欲睡的,或是如木偶般的被灌输。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成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合作的开放的创新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都多了很多新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可以看到各种学生展示自己的身影,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生本课堂”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使得学生更加拥有了参与感,而不再是一位旁观者。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展示形式是多样的,教师们甚至可以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们,由学生们组织安排,这样一节课在学生的手中,有了组织者,有了参与者,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得他们更加的有自信,在这种形式的锻炼之下,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2.增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活力。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活力不足,不能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轻松消化、理解学习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这对学生阅读来说,也是导致英语阅读学习的障碍之一。只有基础的巩固,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过程中更加轻松,从而缓解学生因为知识基础、知识背景等问题产生的焦虑。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在内心不再抗拒英语阅读学习,这也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
3.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质量,是缓解学生阅读焦虑的主要措施之一。具体措施是要学生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不再是旁听者,保证学生必须投入精力参与到课堂中来,因而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课堂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内化学习的内容,这样对学生的基础来说至关重要,同样也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自觉的就学习了英语阅读知识,这在学生课后的学习中也会不自觉的运用出来,长此以往,则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质量,这种牵引性的作用,也是应用创新课堂的关键原因之一。
三、Y语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认识到初中生阅读焦虑的根源,才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本文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三个建议措施,主要是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强英语阅读学习的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学习质量能够保证学生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吸收。
参考文献:
[1]奎清泉.英语阅读焦虑、学习动机和英语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7):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