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 女性的泯灭女性自由女性生存现时代男女差异

影片《无穷动》四个海归的中年女人,没有安全感,无所归属,经历了非常的历史,迷失了“无穷动”的里面,不过还是要勇往直前。张扬了女性的天赋、忍耐力、善良淳朴,智慧才华,积极奋进和无私的爱。相反遥远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受尽歧视、无奈、儒弱、任人宰割逃避,“白手女”似的悲惨的非人生活。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成了案板上“肉”和人间地狱般的苦难生活。诉不完的幼夫老妻、守寡尽孝、丧夫不能嫁、婚嫁商品化等人间悲剧。

自古以来,本末倒置,“造物主”冠冕于男性,伟大的女性是人类世界真正的创造者,是人来繁衍生息的源泉,有了女性才有了历史的推移和变迁,有了女性人类才由野蛮走想文明,有了女性世界才能具有色彩和安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女性的这种责任不仅不丝毫变移,更加凝聚和要害。某种层面上说,起到了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蒋韵;家园;悲情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14-01

一、家园意识

(一)物质家园

《栎树的囚徒》以范家几代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人性在自然选择和人为灾害下的悲欢离合,善恶分野。

范福生妻子段金钗则是原初人性的代表。段金钗生活在山林,性格坦率耿直,从离开山林之日起,段金钗就预见了这个家族最后的结局,范福生的结拜兄弟在离开原始的生活环境后一个个死去,让段金钗忧心忡忡,在范福生带回来一个个女人后,段金钗选择了吞鸦片自杀。她至死都融入不了物欲生活的环境,因为她清楚认识到原始生活和高度文明的城市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蒋韵安排了人物的死亡来达到对物质文明侵害人性的控诉。

另一部作品《人间》是李锐和蒋韵合著的小说。将一个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进行了现代化改写。白素贞抛弃了最初的生命形态执意为人,小青也因向往人间的爱恨情仇而离开了天界的自由生活,两人都是出于对人间社会的不了解而执意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变生命特征实现了对过往生活的背弃。

但无论她们在人间有过多少善行,哪怕牺牲自己来换取他人生命,仍然得不到人类的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排斥着异族的入侵。蛇界和人间是两种不同的空间,人类固执的守着自己的物质家园,封锁外来入侵,但却在此过程中自我侵害着家园,甚至进行着同族的争斗。但当外来者企图拯救这一家园时,他们却齐心协力排除异己,来保护以污浊不清的家园。两种生活环境的对立,其实象征着两种生命状态的矛盾,一种是纯真美好,一种污秽不堪。

(二)精神家园

在《心爱的树》中,蒋韵以一位教书先生大先生为描写对象,原配妻子去世后,娶了小他二十岁的梅巧为妻,他深知梅巧嫁他另有原因,因为大先生答应送梅巧读书。在大先生一心一意的教给娇妻知识,却不想梅巧抛下儿女,同大先生的学生私奔。对于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丑事,大先生一一扛鼎下来,甚至在梅巧生活拮据时送去食物来接济她的生活。

蒋韵有意安排了大先生的孤独生活,来刻画一位儒雅仁义的人物形象,明知梅巧和他在一起“动机”不纯,仍然愿意娶她为妻,这其实象征了传统人性之美的包容态度,而梅巧的逃离则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明的摒弃。多年后,梅巧问女儿凌香,大先生是否仍然“古板,霸道,不通情理,狭隘,脏,留那么长的黑指甲,吃饭吧唧嘴”,凌香愤然说,几十年来,大先生从未说过梅巧一句不好。大先生一直以来的包容态度其实是传统美德对现代文明的包容,日本人侵入中国,说客来劝降大先生,当地的柿子树一夜之间竟坠下果实,表示无声的抵抗。在民风淳朴,充满仁义道德的地区,却为人们所遗忘,而古典精神的化身大先生最后身患癌症,象征了传统美德的消亡。

二、爱情悲剧

在蒋韵笔下,尤为动人的是她对于爱情的书写,她笔下的男男女女无一不是对爱情抱着执着的信仰,对爱情的看法也是对人性的看法,宁可默默守望也绝不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隐秘盛开》中,蒋韵将背景放置在了熟悉的T城,以一个女子潘红霞的爱情为线索,但这种爱情是不对等的,只是潘红霞一个人的暗恋,她将爱情视为信仰,守护这份爱情几十年。这种执着的举动当然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她企图向现实妥协,嫁给一个医生,但婚姻很快结束,这也标志着她妥协的失败。

潘红霞的“爱情”准确来说有两段,一是年少时曾遇到的女大学生“竖笛姐姐”,并对她有了无限眷恋,还从家里带来食物送给“竖笛姐姐”,终有一天,“竖笛姐姐”突然消失,让年少的潘红霞惊慌失措,后来才得知“竖笛姐姐”回家过年而未告诉她。此时潘红霞的感情轰然崩塌,让她明白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有了前车之鉴后,潘红霞的第二段恋情又陷入了同样的境遇,这次她没有感到受伤,而是将爱情看成“一个人的事情”,没有告白,也没有追求,现代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在潘红霞身上看不到一点痕迹,仿佛默守这段情感就是她的宿命,这种纯真而原始的情感又岂能长存于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社会呢?潘红霞的死亡也成了这份古典情愫的最好归处。

蒋韵是有着独立追求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以死亡作为故事的结局,决绝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对物质文明的极大疏离,让她成为当代文坛殊的一个景象。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高晓声 散文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个体生命对本身存在、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的看法和思考。在当代散文作品中表现在个体生命为离开对政治的依附,以文化与审美的形式构建和展现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尊严。生命意识和文学创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自我人生体验的基础之上,重新认识个体生命,正视个体和故乡、自然的关系,感悟人生,思考生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审视生命的价值,这些都是生命意识的表现。高晓声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存在价值的思考

高晓声的作品主题注重自我存在的价值,对“他者”的存在也表示深切的关注。高晓声文中的“他者”主要以自然景物为主,江南水乡的景、物是作者关爱与体悟的主要对象。

说到江南水乡景物,除了粉墙黛瓦、潺潺流水,给人印象最多的就是江南的鱼了。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汉乐府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对鱼生动的描绘。在高晓声的眼中,江南的鱼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用来供人观赏娱乐的,他写出了大家熟识的鱼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如在作品《鲫鱼篇》《昆仲篇》《黑鱼篇》《“狼外婆”》《篇》等文中他详细描写了风流又倔强的鲫鱼、将军性格般沉稳的青鱼以及与青鱼性格大相径庭的“投煞”般的草鱼、护子的黑鱼、喜欢装呆但却有着狼外婆般性情的鳜鱼、娘娘腔一般的,等等。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写喜欢装呆但却有着狼外婆般性情的鳜鱼的那段,

“鳜鱼装呆,装到无可超越外,便是装死。我小时候,有年夏天在河边放牛,看见有条斤把重的鳜鱼肚皮朝天,躺在水面,一动不动,随风漂浮,分明是死定了。我怕它已经发臭,犹豫着未曾去捞,这时却见岸边游出一条水蛇,去把鳜鱼擒住,在它身上绕了三圈,往紧里收;眼看已是水蛇的食物,谁知它猛然又动起来,转眼之间,水声响处,一片殷红。它脊背上的鳍棘如刀如戟,把活生生的水蛇刺得像绳子一样松散开来……变成了自己的美餐。”[1]由此,江南水乡不寻常的神韵便从这种扣人心弦的描写中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写的都是往常人们所熟知的鱼的品种,但却写出他们性情深处的神韵。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独有的生活情境,还可以在欣赏之余,零距离地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

二、农村生活的思考

江南气候湿润,生活富庶,文化底蕴深厚,因此造就了作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格调,江南的秀丽明媚抹去了生活及生命的沉重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崇尚“快乐至上”,这种独特性在高晓声的作品中体现为通过对所生活的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他对生命深深的思考。

江南的农村生活淳朴、和睦。如在《消暑说瓜》中孩子为吃瓜,偷偷去瓜田采瓜,瓜田主人发现了不但没有把孩子当做贼看待,而是顺水推舟让孩子多带几个回去吃,当然,孩子的父母见到瓜主少不了要表示感谢。北人骑马,南人乘船,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游泳是水乡的孩子们走上世界的第一步,“早在三月三,迟到三月半再不下河去,就不算英雄汉。”[2]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虽然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但却传达出最人文的精神。

对自己生活的家乡表现出深深的赞美与留恋,在与家乡的联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故土成就着高晓声一个作家的存在,是作者永远的精神家园,也是作者生命意识的又一体现。正如《从小捉鱼放牛始》中所描绘的那样:

“我家乡的那些河浜,留给我的印象,却是绝顶的美丽。”[3]

此外生活中的吃食也是高晓声散文中的“常客”,在《也给豆腐唱颂歌》中,从餐桌上普通的豆腐着手,歌颂艰苦的劳动,表现高晓声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

三、人生的沉思

综观高晓声的散文创作,取材大抵都来自日常生活,很少有反映时代的大事件。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高晓声往往能发现隐藏在琐碎之下的奥秘,揭去覆盖在这些琐碎之上的华丽的锦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淡淡的苦涩。读者会在作者幽默的叙述中沉思人生,从而得出某些人生道理,得到满足。散文《最是颠倒马屁场》中,高晓声首先很正式地对“拍马屁”的含义进行了阐释,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认为作者这是故意的。但细细品味,我们却能发现作者正式阐述背后的苦涩。于是,读者们在笑声中会产生一种看透拍马屁这种“聪明”的快意。

作家人生的沉思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交往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人生的智慧上。《三个菩萨》中宁波帮与宜常帮为天宁寺塑大雄宝殿上的三世佛,宜常帮搞花样不按正常比例放大菩萨的脸,从而挤走了宁波帮,作家从两个帮派塑菩萨上升到对文学的反思,进而反思美和丑的界限,领悟人生。《朋友种种》中以朋友不可无为切入点,阐述交友种种,发出“朋友毕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的感叹;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感受,更是对人生的思考的体现。此外,作家还通过描述自己与农民的情感来反思人生,如《土结疙瘩》中“主人高兴,都请我吃酒。”但是吃酒还要“关了大门,生怕被人晓得”既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又让人不由想起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体悟作家对人生的困苦的思考。

四、理想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渴望

高晓声因探求者事件被打成“”后一直在农村改造,但他并没有就此沉寂,在《土结疙瘩》《吹菌记》等文中,他都隐晦地向读者传达他那种虽遭到误解,但却志向不改,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倾向,也在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路上不懈奋斗。

《摆渡》中“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有钱人”“大力士”“有权的”“作家”为了渡河,开始像“摆渡人”展开争夺,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有钱人给了摆渡人一些钱,上了船,大力士举着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有权的人许诺摆渡人“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找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当作家像摆渡人自诩自己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但一时写不出来,要求以“唱个歌给你听吧”的时候,摆渡人的回答让人陷入沉思:“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又说作家唱的还不如别人唱的好,说罢,摆渡人不许作家上船,篙子一点就把船摆走了。然而,当摆渡者听到作家的一声叹后又把船靠了岸,说“你一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后来摆渡人跟有权的人走了,作家改行做了摆渡人,悟出创作的目的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通过作家与摆渡人之间的对话以及作家行为思想的转变,侧面向读者传达出他的志向以及对一个作家使命的理解和遵守。

五、当时社会现代化的思考

1964年中国政府初次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政策转向、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现代化的思想与大量的新生事物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高晓声也认识到现代化所带来的益处,他把理性的思维和生命的体验相结合,人与现代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如《寻找美国农民》中当高晓声到了飞奔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美国,看到美国农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发出“美国的农民,并不是自食其力、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劳动者,而是一个企业经营家”[4]的感慨,进而引发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思考。当他沿着祖国南疆的海岸线走一遭时,更是对祖国工业的繁荣感到由衷的欣喜。

但是现代化如一把双刃剑。江南,已经不是高晓声印象中的那个江南,在高晓声描写自己家乡的一些文章中,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他浓浓的忧患意识。《一路挥霍》《劫掠一空》《莫爱污染》《茫茫飞》《江心洲――一个现代的童话》,高晓声在多篇散文中传达了现代化过程中江南环境的破坏与人们心灵的迷失。这也造就了高晓声面对现代文明时的矛盾心理,作者一方面赞同欣赏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巨变,另一方面又为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弊端表示深深的担忧。现代化为曾经落后的乡村带去了文明进步,但曾经优美安静的江南水乡也遭到破坏和错误的改造。在《劫掠一空》中,记忆中美丽清澈的草塘浜已经被人们所破坏。最后作者也只能发出“优美已经被劫掠一空。让它保存在我的散文里吧!”[5]的叹息。《一路挥霍》一文中作者更是发出了“你的孩子将来长大了,用什么向他的下一代表达他童年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呢?”的疑问。这是作家的忧思,是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忧虑,是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崛起后社会和人心受到物质侵蚀的疑惧和对昔日水乡的怀念。

文学的疆域是辽阔的,高晓声拥有的只是一方天地,他执着地走着自己的文学之路,厮守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他的散文时刻体现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体现着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探寻。生命意识在高晓声的作品中得到延伸,具有哲学的意境。从生命意识出发,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和思索他散文的意境和神韵。无论时间如何流转,社会如何变迁,对生命的沉思将是高晓声散文存在的独特魅力。

注释:

[1]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3]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4]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5]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参考文献:

[1]高晓声.高晓声散文自选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唐惠忠.寓理于趣 意蕴深远――高晓声散文《摆渡》赏评[J].青苹果,2005,(Z1):95.

[3]谢燕红,李刚.记忆与忧思:江南文化视野下的高晓声散文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19-124.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4

摘要:人们过去从“田园牧歌”、“乌托邦”与“人性皆善”等角度评价《边城》,固然可以揭示《边城》的审美与伦理特性,但并不明了它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何在。若从“自然法”角度认识《边城》,看出它以自然生活作为人类理想,意在反思现代文明造成的弊端,则会揭示出《边城》的主旨具有最高的合法性,最能体现文学的正义性。同时也表明,正是作品的这一主旨决定了它没有全方位如实描写现实生活的必要。具有浪漫情怀的作家因橛搿白匀环ā庇凶徘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不消极,反而是更加积极,他们在试图寻找应对文明衰落的良策。

中图分类号:12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135(2016)05-0529-08

就沈从文《边城》的研究而言,在摆脱阶级分析的困窘后,学者们大都将其视为一首“田园牧歌”,上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关联,横与西方的“乌托邦”相比较。或者认为它表现了“人性皆善”的观念,这与“田园牧歌”的看法相一致。这确实揭示了《边城》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但相关解答却不免是乏力的。人们过去批判《边城》祭出阶级斗争的大旗,就表明了阶级分析从来就不服从“田园牧歌”、“乌托邦”与“人性皆善”的美学说词或伦理说词。阶级分析质疑作品的内容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想想看,确实有些道理。生活本来是个复杂的样子,作品却把它写成个单纯的样子,怎么能够令人信服?若没有一个比阶级划分更高的价值标准存在以促使人们得出某种结论的话,仅仅从美学或伦理的美好角度来做出评价,既无法服众,又无法促使人们有所反思。

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回答《边城》的合法性来自哪里,不妨转从“正义论”出发,将《边城》的创作置于“自然法”系统中加以考察,它代表的人类生活的正义性正来自对于“自然法”的坚守与对于“成文法”(即指一般所制订的法律文本)所辖世界的批判,前者揭示了《边城》作为“田园牧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思想来源,后者证明了《边城》并不缺乏对于社会的批判,只是所取视角不同于阶级分析罢了。《边城》表现的实是一个“自然法”的世界,在这里,“成文法”失去了支配地位――至少是暂时地搁置了它的主导地位。所以,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里的生活是平和的,这里的人群是善良的。过去也有一些学者为了证明《边城》的合法性,认为它还是间接批判了现实黑暗,这仅仅抓住了它的次要一面;应该说《边城》对“自然法”的歌颂,才是它的根本一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边城》独树一帜,就在于当人们淡忘或没有意识到“自然法”的崇高地位及作用之际,沈从文却以自身的独特领悟创造出一个活泼泼的“自然法”世界,令人豁然开朗,顿觉信心倍增,心情为之大好。是的,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自然法”的世界也许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可正是它的不时降临,令现实世界黯然失色,从而激起人们对于人类文明的反思,使得人类仍然坚定地向往美好未来。

阅渎《边城》,不能不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二者的互文性非常明显。《桃花源记》所刻画的正是一个“自然法”的世界,它上承《诗经》的“适彼乐土”而来,并且将其具体化;又下启沈从文的《边城》,使得这篇现代作品可以赓续“桃花源记”。虽然现代功利主义已经渗透“边城”,使其没有“桃花源”的那般纯粹,可因为那束高高在上的“自然之光”照进了这个地方,作家所极力证明的仍然是一个生命之花常开的理想所在。

从概念上来看,“自然法观念代表着人类心灵的一种固有期望,也即存在一组有待追求和实现的善和正义的实践原则和道德标准,这一原则和标准乃是超乎实在法之上的法则、事物本然之理的价值秩序,它提供了验证实在法‘合法性’的尺度和标准,探讨实在法是否具有法的资格。”一般认为,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包括三个特征:它是上位法,是社会一切立法的依据;它肯定理性的重要性,所以也是普遍性的,适合于每一个个体;它代表了永恒的正义性。按照英国学者洛克的说法,“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人的意志。”洛克认为,在“自然法”起支配作用的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爱、互有责任的。“人们既然都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所以,洛克称“自然法”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正义与善,是“根据自然之光而被认知的神圣意志的命令”。由此可知,“自然法”与国家之间是目的与实行手段的关系,国家是根据“自然法”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因而它的价值就决定于执行“自然法”的程度与质量。否定国家、批判现实,往往成为“自然法”在展开自身时所必然包含的内容。

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作为一个“世外乐园”,建立在道家“小国寡民”的“自然法”思想之中。在这里,没有“成文法”的无情束缚与压迫,却有人的理想、人情、习俗与和谐相爱的生活关系。王瑶曾有一段评述:

他对政治是有理想的,《桃花源记并诗》的材料虽然有当时实际传闻的根据,但他的确是把它当作社会理想来描写的。那是一个与现实社会远隔了的,没有现实中种种扰乱与贫困的所在;“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正是《老子》中所写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诗中也有同样的表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就因为他不满意当时一般仕宦者的虚伪和人民的贫困,他才希望能有一个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大家都“怡然有余乐”的社会。他把这个理想来形象地表现在《桃花源记》中,在那里,绝对没有那种他所讨厌的人物,所有的都是农民;但又不像一般农民,他们都有一种悠闲高旷的情趣,每个人都有点像陶渊明自己,这就是他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和他的社会地位、生活情况,都是合拍的。而且也多少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理想;“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不也正是农民在当时所可能有的现实要求吗?。

王瑶从诗人反映人民的理想与愿望出发来评价“桃花源”,挖掘了其中所潜藏的老庄思想、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等,是准确的。但我们要补充的是,陶渊明在明确地批判现实政治(如“赢氏乱天纪”)之际,所赞美的“桃花源里”的“秋熟靡王税”,正是对于“成文法”(即“王税”)的批判,对于“自然法”(即“天纪”)的肯定。就此而言,陶渊明是自觉的,因为他明确地否定了现世生活及其王法系统。其时曾有人劝说陶渊明出仕,强调“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不为所动,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所谓“文明之世”并非“自然之道”的体现,因而还是愿意退隐以写作自己的理想之歌,沉浸在“自然法”中而不愿自拔。

即使进入现代时期,“自然法”对于作家的吸引力并没有消退,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类理想生活的核心构成部分。沈从文的《边城》就表现了“自然法”对现实功利的超越,体现了“自然法”的诗性胜利。其他如废名、汪曾祺的“诗化乡土小说”,都鲜明地带有这个特性。甚至在鲁迅、、张爱玲等反思现代文明而有意或无意地提倡自然、原始生活的健康时,也都流露了对于“自然法”的某种程度上的倾慕。

细致地辨析,沈从文的“边城”与“桃花源”也有一些区别。在“桃花源”里,几乎看不到任何世俗权力意志的介入,那里完全是一片自然天成的钐。“边城”有所不同,其中出现了现代权力机关如团总、船总尤其是税务局、兵营、衙门等,可是,这些现代权力在“边城”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不起作用似的。正因为如此,曾导致阶级论者对于小说的批判,认为小说抹杀了阶级斗争的事实。其实,这是“边城”的特色所在,它要让所有的现代权力或者说“成文法”的功能丧失殆尽,至少是被悬置起来。代之而起的是用“自然法”来统领这里的生活,并且让人们有尊严地活着。如果说“桃花源”代表的是“自然法”与“成文法”的鲜明对立,并彻底倒向了“自然法”一边;那么“边城”代表的是“自然法”与“成文法”的和谐共存,但处处显示了“自然法”的胜利与“成文法”的无须生效。

具体地说,《边城》体现的“自然法”精神,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是和谐,体现在人的心灵世界中是安静,反映在生活上则是一切按照习惯运行,这使得“边城”世界,自足而快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先看小说情节。这是由一个没有恶意竞争的故事所构成的。故事主线是船总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美丽女孩翠翠,可二人不是展开恶意竞争而是希望公平追求,根据古老的唱歌定情方式来一决胜负。大老自知不如二老,所以避走他地却最后遇难。此时的二老因负疚而离开家乡,使得翠翠极其失望。这不无遗憾,但也在人情之内。哥哥因这个女孩而死,弟弟怎么能够马上接受这个女孩呢?不过,小说安排了翠翠爷爷的离世,大概也是在为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以提供某种契机。当然,结局到底如何,作家把解读的权力留给了读者。其他如船总与船员的关系、兵营与民众的关系、税务与商人的关系、民众之间的关系,都未见明显的冲突与对抗。所以,《边城》里的故事是自然而然地发展着,好似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进行似的,有了春,就将有夏,有了秋,就将有冬,不是谁用什么手段就能推动的,也不是谁用什么手段就能改变的。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旦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也会将遭到破坏的东西迅速填补上,让生活重回自然发展的轨道。如大雷雨之夜,山上的白塔倒了,翠翠的爷爷去世了,渡船飘走了。人们一方面用老马兵递补爷爷的位置,使孤苦伶仃的翠翠有人陪伴;另一方面则快速增补船只以解渡河之忧;又广泛集资建塔,凑钱的速度极快,以免信仰标志的空缺。在这里,生活总是自然而然、可延续与整体和谐的。

再看人物,各人皆怀着勤劳、谦卑、友爱而生活着。二老与翠翠爷爷的一段对话特别能够显示这一点。二老问翠翠爷爷,都说本地风水好,可为什么没有出大人物?老人家回答得清晰明了:“我以为这种人不生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也不碍事。我们有聪明,正直,勇敢,耐劳的年青人,就够了。你们父子兄弟,为本地也增光彩已经很多很多。”二老认同这个看法,夸起了老人家,“地方不出坏人出好人,如伯伯那么样子,人虽老了,还硬朗得同棵楠木树一样,稳稳当当的活到这块地面,又正经,又大方,难得的咧。”沈从文为什么将“大人物”与“好人”对立起来呢?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作家想说明一个道理,不是文明状态高于自然状态,而是自然状态高于文明状态。在沈从文看来,文明社会成就任何一个“大人物”,都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与付出,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所以,与其像文明社会那样以多数人的牺牲来换取一个“大人物”的扬名百世,不如就像自然社会那样只产生平凡的“好人”,这可以避免牺牲,因而更加人性化。作家赞扬“边城”里的“好人”,其实是希望人民过上平静安稳的好日子。应该明白,沈从文在“边城”里只让平凡的“好人”唱主角,并非仅仅是心系底层,这还是阶级论;而是体现了他对整个文明的反思,对世俗权力的唾弃,这才是“自然法”。

在左翼作家笔下,写到人物时,总会区分为不同阶级出身。可在《边城》中,作家在写船总一家时,根本没有从阶级分析出发,写出有钱人的不仁不义,而是将他们写得有情有义,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船总有点脚疾,走路不平,却为人公正无私,皆以习惯来处理当地事情,一切妥帖平稳。两个儿子也是子承家德,“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激情。”这两个男子,不仅身体结实,而且心灵美好,勇气加才气,和气又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引来当地人的无数尊敬。翠翠的爷爷当然是个大好人,不收意外之财,不谋份外之事,安于生存状态。遇到孙女的婚事,也能尊重女孩意愿,不施强迫,几乎是个恋爱自由的主张者。老马兵与翠翠爷爷具有同样的德性,所以才在翠翠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了照顾弱小的责任。就是那个卖肉的师傅,也是好义之人,每每要给翠翠爷爷一些好肉。在这里,有难,大家共同承担;有酒,大家一起品尝;有事,大家一起做。这般的人际关系,令人生活得自然顺心。

最为极端的例子是写到妓时,作者也赋予她们以特别品质,一旦相好以后,就心心相印,甚至能像杜十娘那样为情而死。作品赞扬了这些野鸳鸯们:“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问,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当作者把他们与城里人相对照时,肯定他们而否定了城里人,“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使是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在沈从文笔下,城里人连乡下妓都不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实际上是因为城市人生活在“成文法”的笼罩下,依据“成文法”行事,因而是算计的,利己的,私心的,不免也是狡诈的。而乡下人依据“自然法”行事,因而是按照习惯来处理问题,利他与利己同一,是少有私心的,所以也少有投机与狡诈的心态。小说中叙述到了乡下的习惯是如何起作用的,曾这样写到:“水面上各事原本极其简单,一切皆为一个习惯所支配,谁个船碰了头,谁个船妨害了别一个人别一只船的利益,皆照例有习惯方法来解决。”只是要行使这个习惯,还得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来主持,这个人就是船总顺顺。如此一来,习惯就在不断的执行中延续下来了,始终成为支配人们生活的准则。这里所说的习惯,实指“自然法”,而船总遵循习惯的做法,也就是遵循“自然法”的做法。“边城”人们之所以谦和友爱,是因为他们“习惯成自然”,受到了以习惯为基础的“自然法”的滋养,才能产生如许的人性光热。如果需要“成文法”来管理这里的人们,不仅表明他们已经陷入纷争之中,且会不断地扩大纷争。

“成文法”统治的地方,人们将任何一点的人事都视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展开利益的交换与保存;“自然法”统治的地方,人们将无论什么人事都归结为“天意”或“命运安排”,因而在处理人事时能够坦然面对,使得各种人际关系的解决趋向于自然与平和。这里的“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他们遇到困难了怎么办?将它视为“天意”“命运”或“自然”。这里的人民“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其他则仍然是安分乐生的。如若某一年的洪水大,淹了自家河边的吊脚楼,也惟有“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如大老遇难后,他的父亲与弟弟心中作痛,难免怪罪翠翠爷爷,但也表现出极大克制,只是有些冷淡而已,并非要呵斥乃至痛骂才能解恨。船总说:“一切是天,算了吧。”并赠送好酒给翠翠爷爷,他自己只是独自忧伤罢了。二老心中没有忘记翠翠,只是无法跨过心里的那道坎,所以常苦笑。老船夫一心想成全翠翠与二老,可总是表达不清,又加上大老的死与他有些前因后果上的牵绊,也是一直神情沮丧,但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绝不强求对方的同意,体现了顺天随意的性格。我们发现,在“边城”生活中,虽然出现了某些竞争的要素,如龙舟竞赛、小财主家攀亲、翠翠羡慕别人家的磨坊陪嫁、往来的商船与各种生意等,可是,这些竞争都在人情事理之内得以实现,而非引起了一连串的勾心斗角。作品中每每写到“只应天去负责”、“这是天意,一切都有天意”、“一切是天”、“不是人的罪过”、“一切有个命”、“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一切皆是命”、“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说明人民已经习惯了“天意”安排,因而没有无谓的恶意争斗。强调人事的活动受“天意”或“命运”的安排,其实是“自然法”的应有内涵,即认为当初的人类就活在这个“天意”与“命运”之中,因而显得极其和平、安详与快乐。相反,一旦人类抛弃了“天意”与“命运”观,人类就堕入了无边的纷争之中而失去了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同时即失去了安详与快乐。

在《边城》中,人与“自然法”的统一还体现在人的取名与性格描写上。不少人物的取名或与自然有关,或与事业有关,或与性格有关。如“顺顺”的取名既合乎职业需要,行船人需要的是顺利;又合乎他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均以和顺为指导。大老与二老的取名,是按照出生先后,这本与自然相统一。其中关于大老二老的描写,用了诸如“结实如小公牛”、“结实如老虎”、“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等,不仅是写他们身体的结实,也相应地写出他们的品性单纯。而老船夫与老马兵的取名,则干脆用职业来指称,体现了人物的单纯与敬业。翠翠的取名最能体现性格与自然的统一,因而也最能体现人的品性特征。翠翠与爷爷住在两山之间,山上多篁竹,翠人。老船夫为孙女取名“翠翠”,一方面以应身边景象,另一方面则寄寓了厚望,希望孙女长得像苍翠欲滴的篁竹一样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这与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使得老船夫在不经意间体现了最为深刻的中国智慧――与自然亲密无间,并让自然来塑造人的品格,助人达到极其高妙的境界。请看作品的一段描写: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翠翠的取名来自山间绿色,翠翠的性格也在自然山水的涵养中“清水出芙蓉”,她单纯善良到如小兽物黄麂,没有一丝恶意,没有一丝忧愁,平和怡然。卢梭曾说,处于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还没有善恶的观念,因而总是充满同情与仁慈的。翠翠正是这样一位小小的“野蛮人”,不解文明社会的善恶,因而也就比文明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更善良。

这种把人拟物化的修辞方法说明了文学描写正是回应或者说是表现“自然法”的一种天然体裁,可把自然所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单纯与友爱注入人类的生活中。人类允许文学做梦――文学所做的就是一个极其美妙的梦。沈从文在自己的作品中,一面夸赞“边城人”的美好善良,一面贬抑“城里人”的道德丑恶,这种强烈的对照,正是反思文明社会所采取的一种写作策略,表明惟有那个“自然法”才是人类应当恪守的最高法。人们不必将这里的描写与现实生活一一对照,检验作者所写是否属实,因为作者已经不在写实的层面上来刻画生活,而是在理想的层面上来创造生活了。这时候,只有认识到作品的理想性,才能合乎实际地评价作品。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反思性;自反性;全球化

作者简介:李庆霞,女,哲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学院教授,从事理论和文化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08-0669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023-06 收稿日期:2011-06-27

西方现代性理论中的reflexivity具有三层含义:(1)行动中的反思性,是指对于现代化过程及现代化理论的批评性审视,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后现论。(2)双向互动,是指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地彼此相互反映和作用的过程之中,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改变着自己的特征,吉登斯称之为制度性反思。(3)自反性,自反性是指自我对抗(self-confrontation),是指由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向全球化时代的转化,贝克称之为自反性现代化。本文旨在揭示现代社会由于现代性的自我审视和制度性反思而走向自反性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分析出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征,研究现代性走向全球性的逻辑。

一、反思性: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反思性,是对人类活动特征的界定,从根本上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包含着反思性。不论人们具体做的是什么,人作为主体行动者本身就构成了他们所做事情的内在因素,人们总是对自身的行为及其情境进行监测。作为一种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启蒙理性就是一个反思监控的体系。这种反思并不是现代性的反思,但它是现代性反思的基础。“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反思性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它被引入系统的再生产的每一基础之内,致使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地彼此相互反映的过程之中。”[1](P33)现代性是一个反思性的过程,这种反思性社会不断依据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人的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作出阶段性的修正。

现代社会的制度性反思性特征表明它与传统社会有着显著的区别:传统社会中人们把君主制看做符合某种宇宙形式的、天经地义的,这种看法是非反思性的。现代社会不再将传统文化与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前提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现代人明确意识到政治形式具有人为构成的性质,政治形式是人们发明的、创造的、可变化的,换言之,传统社会可以直接依靠人们的经验或者过去的传统就可以从事经济、政治以及各种活动,它不需要理论及知识就可以得到解释,这是因为传统社会主要是依靠传统、习惯、经验生活的社会,社会体系不是很复杂,因此不需要反思性或很低的反思性即可。反思性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但是由于前现代社会具有以过去为定向的特征,因此,在前现代文明中,反思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重新解释和阐明传统。而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反思性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现代性的反思性是指知识对社会生活形式的塑造。在现代社会,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知识的改造,并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大部分社会生活形式都是由行为者对社会生活的知识构成的。科学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实际上比自然科学更深地蕴涵在现代性之中,成为对社会实践的不断修正的依据。虽然自然界不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它不会因为自然知识的积累而改变自身,也不会由于新的自然科学发现在结构上或状态上发生变化,但是自然界与社会一样同样受到新知识和新理论的影响,“在现代性条件下,新知识不断被嵌入到社会中去,就其性质和作用而言,社会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环境。新知识(概念、理论、发现)不仅更清楚地描绘了社会世界,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性质,使其转向新的方向。这种现象的影响,对那犹如猛兽的现代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既影响到社会化自然,同样也影响到社会制度本身。虽然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并不以直接的方式影响自然界,但社会知识的循环却能通过抽象体系中的技术构成而与自然要素发生碰撞”[1](P134-135)。总之,现代社会受到社会知识的巨大影响,可以说,现代社会是在现代社会理论的构建中生成的。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知识的一个特殊类型,对现代性建构有深刻的作用。

知识、理论不仅塑造着现代社会生活,而且直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依据。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婚姻生活、教育以及日常生活无不是在各种相关理论的介入和参与下展开的。吉登斯论述道:“社会学知识忽隐忽现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范围之中,在此过程中,它既重构社会学知识自身,也重构着作为该过程整体的一个部分的社会生活领域。”[1](P13)没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的现代经济是不可思议的,经济环境由于这些概念的参与而不断地变化着。人们的婚姻状况无不受着关于家庭、婚姻等相关知识和众多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家庭、婚姻就是在婚姻理论和政府公布的关于离婚率、复婚率、婚姻与经济的关系等信息的塑造下形成的。在现代社会,人们认为可以获得关于社会的确定知识,人们依赖这些知识,相信这些知识可以控制社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离不开专家系统及象征标志,现代日常生活一刻离不开对抽象标志和专家的信任,或者说,失去了对象征标志和专家的信任,人们的生活将不可思议。在现代社会中,多重抽象系统的信任是今天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作为相互交流媒介的货币就是一种象征标志,生活中任何一个使用货币这种象征标志的人无不相信货币的价值。专家系统和象征标志的存在表明现代性具有突出的反思性。正如霍克海默在《批判理论》中所说的,“在18世纪,新社会已经在旧的社会结构内发展起来了。那时的任务是把既存的资产阶级经济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它自由运行。资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为了沿着它制订的路线前进,从根本上说,也只需要砸碎旧的教条主义锁链就行了。相反,今天,在既存社会形式向未来社会形式转变过程中,人类将第一次成为有意识的主体,并将主动地规定自己的生活方式”[2](P220-221)。吉登斯则进一步论述道:“一个反思性强化的世界是一个聪明人的世界。我不是说,人们比过去更有智力。在后传统秩序中,如果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的话,就或多或少必须参与更广阔的世界。专家(包括科学知识)制造的信息不再能完全局限在特定的团体中,相反,普通人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习惯性地对它加以诠释并作为行动的依据。”[3](P7)

现代性的反思性不是指通常那种对于外在行动的内在反思监控过程,而是一种社会制度化了的社会生活本身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这种机制通过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循环作用来实现。人们把关于社会实践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反过来应用于基于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衍生的实践,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社会实践的特征,现代社会就是在理论的选择与建构中生成的。这在吉登斯的现代性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有四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而这四个维度的发展或者说现代性的扩张可以导致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与上面四个维度相对应,一方面会出现超越匮乏体系、技术的人道化、多层次的民主参与和非军事化,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破坏和灾难、极权的增长和核冲突及大规模战争。吉登斯的理论分析不仅是对现代性实践的反思,同时对现代性实践也具有进一步的引导和预设作用。人类为了避免第二种可能性结果的出现,一定要在各种分歧和矛盾中达成一致,在劳工运动、生态运动、民主运动与和平运动中促成现代性第一种结果的实现。现代性的反思性就是指现代性的实践总是在理论的分析与引导中进行的。

二、自反性: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反性现代化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贝克提出来的。它主要指工业现代化正处于全面的自我颠覆之中。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自反性现代化是一种与工业现代化迥然不同的现代化。作为第一次现代化标志性成果的民族国家、大型组织、阶级、阶层、核心家庭等都趋于衰落,工业社会的制度体系出现全面崩解的趋势。自反性现代化一方面是由工业现代化的胜利推进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工业现代化的后果产生的,也就是说,它既是由现代性的成就带来的,又是由现代性的破坏性导致的,这就是所谓“自反性”一词的由来。对此,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机器发展已经转变为机器控制的地方,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最后导致的是对人的总体把握,这种落后的状态也并非是不真实的。与此相反,对进步权力的适应既引起了权力的进步,又每每带来退化的结果,这种退化所展现的并不是进步的失败,而恰恰正是进步的成功。势不可挡的进步的厄运就是势不可挡的退步。”[4](P32-33)自反性是人类社会继现代性之后开始的又一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们反思现代性的结果,更是现代性自身发展的结果。关于现代性的成就与自反性现代化的关系我将在下文中分析,现在我要探索现代性的危机如何导致了自反性现代化的发生。

随着现代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正在消失;资本在全球肆意横行,金融风险不断威胁着这个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风险的这种全球性和紧迫性促使各国之间的沟通不断扩大,全球意识和共同行动初见端倪,这些现象揭示了启蒙时代以来由西方创造并且在世界范围普及的基本价值和制度正在遭遇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换言之,现代化和现代性正经受着来自各方面力量的质疑和挑战。

众所周知,现代性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安全与风险、自由与孤独贯穿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可否认,现代性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理性化原则和理性化精神不仅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和高效率的管理,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但是随着理性化的日益发展,它对人们的束缚也越来越牢固,致使人们像囚徒一样被囚禁在牢笼中,直至出现了科层化、极权主义,甚至大屠杀。现代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官僚体制组成部分的分工化、专业化,在这种官僚体制面前,人的个性、独立思维能力、反抗的意识成功地被压制了,结果是各种极权主义盛行,对此马尔库塞分析道:“当代工业社会,由于其组织技术基础的方式,势必成为极权主义。因为,‘极权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恐怖的政治协作,而且也是一种非恐怖的经济技术协作,后者是通过既得利益者对各种需要的操纵作用发生的。当代工业社会由此而阻止了有效地反对社会整体的局面出现。不仅某种形式的政府或党派统治会造成极权主义,就是某些特定的生产与分配制度也会造成极权主义。”[5](P4-5)而关于理性与极权主义、大屠杀的关系,鲍曼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大屠杀漫长而曲折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时候与理性的原则发生过冲突。无论在哪个阶段‘最终解决’都不与理性地追求高效和最佳目标的实现相冲突。相反,它肇始于一种真正的理性关怀,并由一个忠实于它的形式和目的的官僚体系造就而成……大屠杀不是人类前现代的野蛮未被完全根除之残留的一次非理性的外溢。它是现代性大厦里的一位合法居民;更准确些,它是其他任何一座大厦里都不可能有的居民。”[6](P24)是的,理性是现代文明的主要精神,而大屠杀无疑是暴力运用与理性计算相结合的产物。没有现代文明的支撑,大屠杀在技术上就无法实现,官僚系统的冷酷与精确,又把这种技术变为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屠杀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假如没有现代文明,没有工业文明的技术成就,没有理性世界的官僚制度,纳粹分子集体屠杀欧洲犹太人的行径就是不可想象的。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无论是自然灾害对人的威胁还是疾病对健康的影响都极大地降低了,但是与这种安全相伴随的是更多的风险。吉登斯就曾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性低但后果严重的风险决不会消失,尽管乐观地说,它们可以被降到最低程度。即使所有现存的核武器都被销毁了,具有类似毁灭力的武器再也没有被发明出来,再没有相似的社会化自然的大灾难的出现,全球性危险的景象将仍然存在。因为,如果我们接受了人们不可能根除已有的技术知识这个限度,那么核武器就完全可能在任何时候被重新制造出来。此外,任何主要的技术创新都可能彻底扰乱全球发展的方向。难以驾驭的影响存在于现代性的内部。”[1](P117)是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会与危险相伴,这些危险不仅远离个人的能力,而且也远离更大的团体甚至国家的控制。更可怕的是,假如核战争一旦爆发,就再也没有什么旁观者,参战者和那些没有卷入战争的人都会深受其害。风险是如此的无处不在,致使现代性的风险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不可遏制的人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以及其他潜在的全球性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勾画出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危险前景。贝克指出,当今社会的风险具有全球性,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构成了威胁,至于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原来的社会也有所不同,它本身就与科学技术的使用有关,是现代化自身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的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7](P15)于是我们看到,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在获得了本体性安全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本体性焦虑。

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以主体的自由为最重要特征的方案,或者可以说,自由构成了现代性的根本价值。因此,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随着这种自由价值的实现,人们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孤独状态。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指出了工业社会带给了人较大程度的自由,与自由相伴随的却是巨大的孤独。人摆脱了上帝的统治,却又进入了理性统治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资本控制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控制着人们的命运,总体上来说,人陷入这样一种状态,“他自由了――也就是说:他孤立无助,备受各方威胁。由于没有文艺复兴时期资本家的财富和权力,又失掉了与人和宇宙的一体感,于是他被个人微不足道和无助感所淹没。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茕茕孑立,直面世界,仿佛一个陌生者置身于无边无际而又危险重重的世界里。新自由注定要产生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无能为力、怀疑、孤单与焦虑感”[8](P44-45)。在传统生活中,人在物理意义上是分离的而在社会意义上却很接近,而在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中,人在物理意义上接近却在社会意义上分离。现代人之所以感到深深的孤独,主要在于现代社会成功地压抑了人的精神,使人的获得他人认可的欲望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这就不能不导致人陷入莫名的孤寂中。大工业在生产出成批的产品时,也生产了成批的毫无个性的单向度的人,随着现代性成功地对人的个性的剥夺,个体不可能不成为孤独的人。

现代社会本身充满了诸多的矛盾,理性与非理性、安全与风险、自由与孤独等只是这诸多矛盾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它还包含着其他自相矛盾的因素或成分,这些成分的存在表明现代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它创造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导致了自反性现代化的发生,韦伯和泰勒对其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韦伯指出,当人们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理解科学,试图使得一切――企业、国家、管理方式、科学、艺术,甚至人格都服从形式化和可计算化的原则时,一个被禁锢在官僚支配的“铁笼”中的噩梦般的世界也就诞生了。关于现代性的自反性,泰勒在《现代性之隐忧》中也作了类似的阐述。他指出个人主义的极端发展导致了道德视野褪色和生活的狭隘化与平庸化,理性主义的猖獗导致了温和的专制与自由的丧失。“我们的技术统治、官僚统治社会赋予工具主义理性越来越大的重要性。这必然助长了个人利益至上主义,因为它诱导我们像看待其他许多事物一样,用工具主义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共同体。但是,在使得我们对生活和环境的所有方面――过去、自然以及我们的社会安排――采取工具主义立场的过程中,它也滋生了人类中心论。”[9](P67)

三、全球性:自反性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现代性的反思性与自反性的现代化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现代性的反思性是指主体能够意识到并可以改变的社会状况,而自反性的现代化则是在反思之外发生的,是工业现代化的自我消解和自我危害,用贝克的话说,“现代化利用自主的现代化的力量挖了现代化的墙角,这是意料之外的,也是看不见的,因此没有反思”[10](P224)。

反思性是现代性的突出特征,自反性是继现代性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性主要指知识对世界的重塑,自反性则指世界本身的进程。这便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现代性的反思性与自反性的现代化既有区别又存在着联系,现代性的反思性越强,则自反性现代化的到来越早。反思性是现代性的突出特点和动力,正是由于反思性,现代性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风险,可以说现代性的成就与灾难导致了现代性的终结、自反性现代化阶段的出现。现代性中的很多不确定性甚至危险就是由知识的增长及使用产生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同时带来人的全面自由和人的解放,相反,在现代技术世界中,人由于受制于自己的造物和丧失了超越的维度而陷于深刻的异化之中。”[11](P166)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本来相信随着知识的增加与之相应得到增强的是控制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未曾料到的是不但这种控制没有加强,人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社会和自然的主宰能力,即现代性走向了自反性的道路。按照吉登斯的“社会知识的循环性”、“社会知识的反思性”,必然会出现个体活动和社会运行的“未预期的后果”,出现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的情形,出现贝克所说的自反性的现代化。

自反性现代化是现代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前的过渡,这个新阶段就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不是通过革命的方式产生的,它没有经过运动,也没有政治对抗,甚至没有明显的标志,它没有造成社会的分崩离析,也没有诞生于痛苦之中。它是由于现代化的成功导致的,它的出现是悄无声息的,也是未经计划的。贝克说:“自反性现代化应该指这样的情形:工业社会变化悄无声息地在未经计划的情况下紧随着正常的、自主的现代化过程而来,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完好无损,这种社会变化意味着现代性的激进化(a radicalization of modernity),这种激进化打破了工业社会的前提并开辟了通向另一种现代性的道路。”[11](P6)

工业文明的困境是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一个前提。在工业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财富更积极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和其他社会扩张,而这导致了风险的无所不在,为了避免各种风险,有些人甚至开始对科学技术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是,风险是工业社会中现代化的意料不到的后果和产物。在风险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全球时代的风险虽然可以通过计算加以体认,却不能通过什么办法消除。“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结果,我们可能改变了世界的气候,还大大改变了地球的生存环境。我们不知道进一步的改变将带来什么结果,我们也不知道它们将带来什么危险。”[12](P17)实际上,人们真正要做的不应是取消科学和技术,而是要改变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改变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改变人们之间的相互对抗,从而走向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而依赖与合作正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全球性既产生于现代性的危机,也产生于促使全球化到来的各种力量中,这种力量主要是指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往来和相互理解,也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在经济上,随着大型跨国企业的建立以及金融市场的形成、贸易的相互依赖及金融风险的存在、发生在遥远的事件对自身的影响等,无不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认识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如果对促成全球性到来的各种因素作一个总结的话,阿尔布劳的概括非常精辟,他指出:“全球性至少在五个方面使我们超越了现代性的种种假设。这五个方面是:由全部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后果;由具有全球破坏性的武器导致的安全感的丧失;通讯系统的全球性;全球性经济现象的涌现,以及全球主义的反省性……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就对那种认为‘现代性会不断扩张’的观点,并因而也对民族国家构成了极大的挑战。”[13](P9)

现代性是工业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全球性是自反性现代化追求的目标。现代性发展到鼎盛时期时,迎来了它的自反阶段。经过自反性现代化的断裂之后,一种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在这种对现代性的否定中生成了,这就是全球性,它是与现代性不同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全球性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正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才形成了同工业社会不相同的一种生存方式,对此,人们给予了不同的说法。吉登斯的后现代性、贝克的风险社会、阿尔布劳的全球时代、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等,都是对这种即将终结现代性的新社会形态的描述。说到全球性的生成,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都经过自反性现代化阶段进入了这种生存方式。毋庸置疑,还有很多国家没有充分实现现代化,但是它们的现代化进程与自反性现代化变成了同一个过程,现代性与全球性同时成为其追求的目标。

全球性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有以下特征:从生产方式看,它既不是以土地为主的农业生产,也不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而是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生产;从交往方式看,全球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经常性事务,这种交往日益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并且往往采取不在场的状态,与此同时,西方的中心地位逐渐削弱,传统的左与右的划分不再具有实质的意义。自反性现代化意味民族国家的政治为以公民团体为主体的“亚政治”所取代。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越来越同质化,同时也越来越异质化,出现了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并存的局面。从生活方式来看,不再以物质消费和紧张的生活为主,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提倡后物质主义生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总的来说,全球化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进程,它受到政治与经济两种影响的合力推动。全球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在建立国际间新秩序和力量对比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4] (P36)

综上所述,现代性的反思性是现代社会迥别于传统社会的最显著特征,它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前提。自反性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自我否定,是现代社会走向全球化时代的过程。全球性是继现代性之后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凸显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为目标。在全球化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精神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 霍克海默. 批判理论, 李小兵等译[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 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 李惠斌,杨雪冬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刘继译[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 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 贝克. 风险社会,何博闻译[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8] 弗罗姆. 逃避自由,刘林海译[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9] 泰勒. 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 贝克等. 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 衣俊卿. 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M].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2] 吉登斯. 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3] 阿尔布劳. 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 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郑戈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Epistemic Reflectivity of Modernity and

Self-reflective Modernization

LI Qing-xia

(School of Marxism,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China)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学

艺术设计美学化,在设计领域中属于美学问题的学科。这种应用美学的学科,能够在美学在技术上达到统一性,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指向性。从对产品设计,制造及构想方面,所能够研究和服务的各种方面几乎包含了艺术设计中各个领域。

1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

在艺术设计中融入美学是从审美角度进行认识和理解的。研究的具体对象包括在设计艺术上种种领域包括对具体产品的设计,构思,技术制造;从产品的实用功能到具体设计;从造物的形态到思想。这些都是源于对审美价值的研究。

(1)艺术设计的功能美。在本质上产品实用功能和自身功能美并没必然联系。但是从主体上,实用功能对其审美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其审美的评价,其中表现的东西是具有美感的。功能设计对18世纪以来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功能的错误思想进行了纠正。同时成立了一种简洁,现代的新风格,可对功能结构美进行深入挖掘。

(2)艺术设计的材料美。目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材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是现代文明重要支柱,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新型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材料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现代工业上艺术设计也离不开材料,要深入处理在产品结构及环境设计中,产品在形态,颜色,质感以及肌理方面处理,这样能够显示出新型材料重要特点。在运用较为适当有效的方式去处理材料,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满足人类的需求,达到一种美的共享。对于不同材料而言,工艺手段也大不相同。正如常说的材美工巧,对于不同的材料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产品的功能性和美感具有直接影响。对于手工产品而言,需要制造者真正去触摸材料,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性能,整点,质感等。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本身的质地优势。例如在我国典型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是展示出最好质地美的家具之一。对于不同器材,在一些选材,制作方式以及加工技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征。要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特点,最终达到能够传递更多美的信息,在产品与人类中间让生产和艺术达到高度统一。

(3)技术和功能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开的,而且两者还具有一定的内涵。在审美价值的本质和形态结构上,形态美能够做出明显界定,相对于功能美能够在审美价值的表现方面做出相应界定。通常来讲,美学中技术美在思辨方面更具有操作和应用的性能。随着物质生产和产品文化中对美学的应用。技术美学,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三者,共同作为美学中应用学科。在生产方式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美学在社会和技术存在科学内相互渗透,融合,达到技术和艺术真正统一。美学原理中,技术美学真正达到了物质生产和生活中具体化,又能够在美学上对设计观念进行哲学的总括。技术美学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综合体现了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其中还包括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4)艺术设计的科学美。艺术设计中科学美是一种较为独立审美状态,体现了一种理智问题。在形态的角度上对科学美进行思考,其中包括科学伦理美以及科学产品美。在创作学中进行思考,又包括理论创造美和科学实验美。科学方面的美感并不是积极体现在研究成果上的,而最注重还是科学创造的过程。科学美必须经过理智所能够深入体会。这样也表明了科学的独特之美。科学美并不是自然所存在的,更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和感知。在此种美感中,最主要的体现了自然的和谐。无论是在外在还是在内在,均能够享有一种美感,领会更为全面美。科技美也能够作为美感中一种高级形式,在总结出美的规律后,进行创造。在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心理中达到了较高发展阶段。在客观上的,在人类创造的科学发明中,是通过不断发展的,总结出自然规律中的创造的形式与成果。在低碳环保的大形势下,应遵循内外空间条件和自然条件一体化的理念。真正实现设计的科学,专业化。例如北戴河美术馆建筑就深入遵循了这一理念。具体为:

(5)艺术设计的装饰美。艺术源于以装饰成为的标志。在艺术史中,装饰艺术一直在不断前进。在手工创作时代中,一般主要是通过对自然形态对产品的外形做出形状上装饰。在工业革命时期,大多数艺术运动都是围绕着装饰及被装饰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在观念上视觉和功能美学上都存在一定的更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装饰艺术是焦躁的艺术形态。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装饰艺术占有重要位置。

2 艺术设计美学的特点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存在这样的看法:主观上,设计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再通过创新使得形成的要求对象及对其进行调整,对观念进行转变成为一种外在的形象和产品。与此同时会需要物质手段和技术,以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创造形式。进行艺术设计的核心是源于创造的,在创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单纯进行欣赏,区别于纯艺术形式。艺术设计是通过一种为人造物实现的,出发点也是“人”。这样的在设计中要尽量满足于人类基本审美的习性,达到艺术和技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设计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艺术本身的设计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设计美学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艺术集中反映了对现实的审美,并增强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观。在艺术美学的特征下,将人与自然,现实以及社会进行充分的掌握。美学也是以艺术为中心的,通过艺术对现实和意识的审美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不断深入,这种艺术美学形态也不断深入,丰富起来。

3 结语

现代设计能够在创新上给人类以美的享受也能够促进审美的品味和审美标准的,对原有设计概念进行不断挑战。艺术设计中美学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美感。

参考文献:

[1] 朱志明.公共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的探讨与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

[2] 李洋洋.试论科技手段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03).

[3] 任留柱.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艺术设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4] 刘海峰.艺术学院隆重举办2007年应届毕业生艺术设计展[J].洛阳大学学报,2009(03).

[5] 张勇.环境艺术设计与美的形式法则[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 徐红娇.平面设计中如何能体现出涂鸦艺术的特点[J].艺术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