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政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政治体系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1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整合路径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05-03

一、整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核心的逻辑因由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把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和根本抓手,这样才能将其奠定在职教的而非错位的、科学的而非臆造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体系的根基与核心。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以及内涵,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而且这种界定至今也还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中。以高职教育为例,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底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又作出新的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1年鲁昕副部长首次提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成教[2011]12号)明确提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姜大源从职业教育性质的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普通中等与高等教育是定界的教育,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是一种跨界的教育。①跨界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客观描述,这一定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这种观点缺乏对跨界以后“行动路径”的揭示与澄明,不能消除人们面对实际的“怎么办”时的疑虑。换句话说,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一种哲学思考,而教育应该是“观念对实践”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教育之间的对话和行动过程。跨界重在指导人们认识事物,却难以指导人们变革实践,而整合却能突破这种局限。整合是将两个以上的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归并、融合为一体的过程。这一概念既包孕了跨界的意蕴和内涵(或者说理论品格),又构成一种实践方式,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归依。因此,整合是职业教育的理论根基、核心范式和逻辑起点,由此出发进行的逻辑推理与演绎,可以生成整个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实践方式。放,可以一生万,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收,可以万归一,回归到整合这个理论原点之上。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个“道”就是整合。既然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应该以整合为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整合为基准和核心。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性思考(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概念解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词组中,两个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现代”和“体系”。现代的内涵和边界是什么,体系该怎样界定和厘清,都需要加以澄明。

现代是一个与古代相对应的代际划分概念,体现了对现代以前的时间节点上的事物的发展和超越,体现了对现时展状况的历史集成以及这种集成对发展的根本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反映了当今社会语境下,职业教育发展、转型、选择及国际互动的现代化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众化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一个标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而成为趋向普适和面向人人的教育。可以说,没有现代性,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大众性。第二,现代性是一个不断趋近职业教育本质的过程。由原始的备受鄙夷的“奇技巧”,到手工作坊年代师徒相授的“学徒制”,再到现代工业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盛行,人们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更新并日益加深。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联系,“将工作经验作为教育与学习的策略,将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已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②第三,现代性应当张扬主体性自由,关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性绝不是单纯的工具理性的膨胀,把人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③这样才能避免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因矫枉过正、回环往复而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

现代是一个框架,现代是一个过程,现代是一种转型。作为一个框架,它承载着更多文明的要素、先进的成分、正确的理念,能够代表职业教育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过程,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既承接传统的厚重滋养,又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发挥着与时代连线、发展过渡、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转型,它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非线性的,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是对发展的一种创新,是一种颠覆式的转型。

如果说“现代”这一概念对职业教育更多的是本质的规定,那么“体系”就是指结构性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特点在于结构的整体性、功能的优化性和内在的和谐性。任何体系必定是由不同的事物或要素构成的结构化的整体,如果体系不能构成整体,就说明该事物是不成体系的,体系就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功能优化性指的是体系的要素加合而产生的作用和性质。例如,苇篾编制而构成席子,砌块组合而形成建筑。这就是说,结构决定功能,体系的构建如果不能产生“1+1>2”的功能优化效果,就不是优化的或合理的体系,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体系既然是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就必须重视其内在的和谐性。如果构成体系的要素是混乱冲突的、矛盾互斗的,就必然是一个失败的体系、内耗的系统。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意义

国家层面的文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有过三次重要表述。第一次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 [2006]16号)提出,要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次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次在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三次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堪称最顶层的设计、最权威的描述。其意义在于,一是反映了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高度重视,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作为衡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努力探索追求。二是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诉求和根本意志,意在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策目标。三是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为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政策支撑。四是彰显了我国自上而下理性追问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目的在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本土化超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特征

范唯等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表述,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概括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④。这三个方面只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目标的规定,将其视为特征,似有不妥。马成荣则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与现代产业相匹配,与职业岗位相对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特征是事物的特性和表征,应该是由概念的内涵所赋予并规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然标举现代,又声称体系,就必须是开放的,而不能是封闭的;就必须是多元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就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断裂的;就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人为敌的。由此可以提炼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大特征: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灵魂;多元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内涵;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人本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旨归。这四大特征以整合为逻辑主轴相互贯穿:开放性是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整合;多元性是在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构背景下,对教育形式和类别的多样化需求的整合;系统性是对教育自身的内在优化和完善需要的整合;人本性是对教育功能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整合。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整合路径

如果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或者手段是整合,那么适应就是它的目标或本质。整合是教育现代性的趋势,没有整合就没有现代性的生成;整合又是体系建构的基础,没有整合,就没有体系的成型和完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介入整合的观点,平衡“现代”与“体系”的关系,在整合中生成现代性、完善体系性。同时,一切形式的教育都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自身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只有体现适应性才能真正构建起合理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体系的开放性,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外适性整合。所谓外适性整合,是指职业教育与影响其发展的外在环境和要素相互整合、彼此适应、协调发展的过程。进行外适性整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教育与之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也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动力。职业教育如果弱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功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姜大源曾指出,“类型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对职业教育生存权的张扬”⑤,而类型是在与经济的互动和适应中凸显的。第二,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如果不与外界进行适应性整合,就不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供给、技术改造与创新、职业培训与就业等方面有所担当,就无法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第三,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要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必须进行跨界的思考和整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才能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使然,也是国际经验的成功昭示。

职业教育进行外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主动与经济发展适应、对接。经济、社会、企业不会主动迁就或适应教育。它们好比是码头、岛屿和海岸,只能是职业教育的“船”来适应停靠的“码头”,而不能是海岸来适应“船”,否则船就永远找不到停靠的码头。第二,要强化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对应。要高度重视与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对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唱好服务地方经济这出“戏”。同时还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始终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相融合。总之,要努力“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⑥。第三,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和贡献度,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一方面,“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状况和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后劲,职业院校只有面向区域经济树立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理念,打好“服务牌”,才能赢得发展和支持;另一方面,没有贡献,只求索取,“守株”无为,办学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第四,要重视与就业结构的外适性整合,防止学生的能力或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二)体系的多元性,要求进行内适性整合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形式、类别、要素的有序整合,这样的体系必然是一种多元架构的“立交桥”式的内在整合。有学者强调,所谓立交桥式教育整合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是教育层次的完善,满足人们对不同教育层次的追求;三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四是弹性化教育制度,满足人们对教育与工作的不同选择。”⑦姜大源也指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架设不同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纵向维度上的立交桥,而且还要架设横向维度的,也就是在不同教育类型,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⑧只有架构起这样一种层级和类别上都能顺畅沟通、有效衔接、交互转换、立交整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将之有效地延伸到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层面以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层面,才能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型社会要求,实现对人的终身造就,“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体系内不受年龄、时间、空间限制,为达到各自职业发展目标而自主选择和有针对性学习”⑨。

(三)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进行自适性整合建构

自适性是指在职业教育自身框架体系下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整合过程。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体系残缺、层次不全颇多微词,噱称之为“断头教育”。这种现状既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大伤害,也是对体系建设的显在挑战。也就是说,从纵向的层级体系来看,无论是中职升高职,还是高职升本科,其体系和渠道都还没有真正打通和完善。所幸的是,在目前生源萎缩和人力资源要求高移的背景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高而本、由本而研的层次上移还缺乏根基,体系建构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观念。不要把职教本科看得太高,不愿轻易松绑,不愿放学生迈过这道“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本科学历内涵或规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反而更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更新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二,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的步伐。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循序渐进固然重要,但如果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和步点,就会迟滞发展、错失良机。所以,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系统化建构、自适性整合的步伐,在中高职衔接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专本职衔接的试点,探索建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模式、技术性本科连读模式、国家示范型高职直接升本模式等,稳步推开,梯度渐进,为职业教育体系向更高层次的过渡、建构、完善与整合提前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体系的人本性,要求进行个适性整合建构

个适性整合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为本位的整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把学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来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将他们塑造成能够立身处世的社会化的人、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人。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关注并引导学生的个适性整合。具体来说,一要重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整合。现实关怀,就是指对人的当下需要的关怀,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就业需要的关怀,赋予他们职业能力,教会他们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资格。终极关怀是对“谋个性之发展”的需要的关怀,是对人生更高意义和价值的超越、向往和追求。个适性整合,只有既面向现实的生活向度,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向度,才能真正体现体系建构的人本性。二要注意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和能力双向提升的过程。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所建构的精神底蕴,是心灵之香、知性之媚、智慧之光的源泉。离开素养的能力是失范的能力,离开能力的素养会沦为空洞的素养,只有将二者有机整合,才能既赋予学生“谋生”的职业技能,又奠定学生“谋道”的精神格局,实现二者的价值整合。

[注释]

①姜大源.职业教育要跳出“围城”办学[N].中国教育报,2010-03-03.

②龚春蕾.现代语境下的职业教育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1(3):10.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71.

④⑥⑨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3):16,21,21.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2

关键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分析

一、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完善之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各个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其管理方式与管理体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问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常常带着过强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体制开始变得具有主观性,在这样的制度下实施行政管理工作,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后患之忧。当一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具备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那么该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必然会出现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责任模糊等现象,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毫无秩序可言,这种现象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还处于资料管理与服务管理等较小的琐事上,这种工作内容与现代社会对企业行政管理要求极其的不符,这也是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大多都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个人意愿来实施的,其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对自身的责任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使得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其次,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建设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但是这些行政管理制度大多都无法在实际企业运营中进行实施,缺乏实际,忽视了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实施性,使得许多部门开始对工作出现排斥现象,这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的管理工作是否熟悉与了解有很大关系,这些制度不仅没有使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反而使得企业陷入了窘境当中。

二、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一)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若缺乏行政管理体制那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与实施。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关联。当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员工的意愿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尤其是在企业员工的意愿问题上,企业应意识到被管理者是否能接受该企业的管理方式,意识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这是制定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考虑到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中各个部门人员的自身利益有较大关联,其企业在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时应对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意向进行调查,确保该制度是在被各个部门员工所接受的状况下所定制的,做到以人为本为行政管理体制制定方向。

(二)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其与企业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企业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明确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运营状况,这也是导致现代许多企业虽然完善了生产制度与调整了工作模式但其发展状况依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领导干部应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让其它部门意识到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性。行政部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把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避免企业再次陷入无规章无制度的管理模式当中,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与管理流程,让行政管理部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遵守管理体制来实施管理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中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体制的不完善和企业对行政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而导致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发展状况变得不再乐观,因此,为了使企业得到宽广的发展空间其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应意识到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性,重新调整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制度,提高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以便于行政管理部门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在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上,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制定出与企业运营相符的可实施管理体制,使企业在行政管理的新制度下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3

(①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 850000;②西藏自治区建筑勘擦设计院,拉萨 850000)

(①Tibet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hasa 850000,China;②Tibet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and Prospecting,Lhasa 850000,China)

摘要: 政府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效应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也有了转变。本文以代建制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重要性,阐述代建制模式下项目风险识别流程,采用菱形思维发散收敛技术建立代建制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代建制模式下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Abstract: Government invested projec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ixed assets in community-wide investments, whose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order of stabi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and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has changed. Starting from the risk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under agent-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arrying on agent-construction mode,expounded the 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 process,set up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ency construction system by using rhombus thought convergence technique,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ystem for further risk identification of agency construction mode.

关键词 : 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风险体系

Key words: agent-construction;government investment;project;risk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54-02

0 引言

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集中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公益性工程项目,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这些投资项目具有比一般工程项目更为严格的管理程序,也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代建制作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能够有效地实现投资、建设、管理、运作四种职能分离的目标,提高工程投资项目的整体效益。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政府在政府投资项目基础建设领域试行项目代建制。

1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重要性

政府投资项目是“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贷款以及行政事业性收入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

实施代建制管理是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产物,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体制创新,实现项目建设向专业化和社会化管理发展的重要转变,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举措。在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代建制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清风险的来源,对进一步有效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对可预知的风险进行规避和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整体效益。政府投资通过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协调,以及宏观经济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代建制项目风险识别

2.1 代建制项目风险管理综述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质量、进度、投资及安全等诸多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Stephen Ward认为,目前所有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都忽视了关于项目不确定性管理[2]。翁谦认为,代建制将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转移给代建单位,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代建方来进行项目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等风险发生的概率[3]。郑树荣认为,项目代建制既是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新的风险承担关系[4]。肖天明认为,不规范的招投标方式、不健全的政府监管制度、高水平代建单位的缺乏是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5]。综上所述,从目前代建制风险研究现状来看,将成熟的理论方法应用于代建制上的实例不多,加之代建制项目涉及的面广,工程复杂,面临技术难题多,成为了制约理论研究不前的瓶颈。因此,本文以政府投资代建项目为出发点,运用菱形思维收敛发散技术研究代建制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问题,为进一步代建制模式下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提供分析思路和指标框架。

2.2 代建制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风险识别是对项目面临的尚未显示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目标是识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6]。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风险事件可能影响本项目。风险识别是否全面、客观真实,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同时,由于随着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风险识别也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

3 建立代建制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项目风险识别是对项目论证或研制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所进行的归类和细化的工作。项目的风险因素随着时间的延续和决策问题的减少呈递减规律[7]。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风险,项目风险最大的不确定性存在于项目的前期阶段,而风险识别又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和前提,两者呈现前后递进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必须对项目生命周期内影响项目较大的所有主要风险进行识别,从而建立完整的风险指标体系,为后续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3.1 菱形思维发散收敛风险识别技术 菱形思维是指利用物元可拓性(发散性),对物元沿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先发散后收敛),出多个相关联的物元,然后运用关联函数与可拓集合建立优度评价模型,不断经过发散—收敛的往复过程,以获得收敛的少量物元(主风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方法[8]。由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从可行性、相容性、真伪性、优劣性出发,根据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问题的实际需求出发使网络拓扑结构往复进行,从而筛选出少量物元并对其进行相应变换或处理,以得到切合实际问题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方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一级菱形思维过程,有时也需要运用到多级菱形,其思维过程如图2所示。

发散过程为:R-|{R1,R2,…,Rn};收敛过程为:{R1,R2,…,Rn}|-{R′1,R′1,…,R′1}。

3.2 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代建制项目的特点和识别原则,采用一级菱形思维和物元变换方法识别代建制项目法人在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其计算过程如下:

①搜寻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物元。根据项目风险识别原则和技术,搜寻可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从而建立s维的不确定性风险物元,其中,为不确定性风险物元分物元R*,

②物元变换和菱形思维。将搜寻到的不确定风险物元在条件物元的限制下通过物元变换和菱形思维方法分别进行变换和发散—收敛,形成影响项目实施的主风险(风险指标)。

③建立指标体系。结合国内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实例和实践,应用上述风险识别技术,建立代建制模式下项目法人在项目实施中二层级风险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反复运用此方法,经过不断的变换和发散—收敛,从而可以建立多层级的风险指标体系。

4 结论

通过对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将可拓学理论中的菱形思维方法运用到项目风险管理中,解决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识别问题,运用一级菱形思维拓扑识别过程,经过不断发散收敛,搜寻出各层级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中的关键风险,从而建立多层级风险指标体系,经过实例引证,说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为了有效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制定风险应对措施,还有待于下一步进行项目的风险评估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昱,严竞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代建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5:29-34.

[2]Stephen Ward,Chris Chapman. Transform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to project uncertainty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97-105.

[3]翁谦.浅谈我国代建制的风险及控制模式[J].中国工程咨询,2005,4(12):96-102.

[4]郑树荣.项目代建制中相关利益主体的风险与防范[J].经营与管理,2006,7(12):41-44.

[5]肖天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成本控制风险与保险[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59(4):62-66.

[6]Akintola S Akintoye, Malcolm J MacLeod.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7,15(1):31-38.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4

[关键词] 妊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结局;左旋甲状腺素

[中图分类号] R58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8(b)-0140-05

Analysis of pregnancy outcome on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f hypo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XU Yue1 CHEN Qiaobin2 HUANGFU Ying1 ZHANG Jing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Nan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Nan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gnancy outcome on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f 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92 pregnancy women with clinical hypothyroidism (OH group) and 98 pregnancy women with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SCHO group)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of Nan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Shenzhen Cit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thes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treatment of sodiumlevothyroxine (L-T4), and 300 normal pregnancy wome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in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in OH group (27.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7.0%), 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mature delivery,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oligohydramnio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ostpartum hemorrhage, cesarea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L-T4 replacement therapy of hypothyroidism during pregnancy can improve the adverse outcome of pregnancy.

[Key words] Pregnancy; Hypothyroidism; Regnancy outcomes; L-T4

甲状腺是脊柱动物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哺乳动物颈部甲状腺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遁甲,故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疾病,90%以上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不再是既往观念中的少见疾病,其目前被认为是仅次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第二大妊娠期内分泌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三种情况:幼年或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经治疗后妊娠;成年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经治疗后妊娠;甲亢经放疗或手术后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1]。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临床表现轻微所以经常被忽略,但近年越来越多研究提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孕妇自发性流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胎死胎、产后出血、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收治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评价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能否改善妊娠不良结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并于孕7~13周初查甲状腺功能单胎孕妇490例,其中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92例(OH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98例(SCHO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300例(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入选标准:孕前无甲状腺病史;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范围参考2011年美国内分泌协会《妊娠和产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处理的临床指南》(ATA)标准(孕早期TSH:0.1~2.5 mU/L,孕中期TSH:0.2~3.0 mU/L,孕晚期TSH:0.3~3.0 mU/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在正常范围:1.25~2.91 pmol/L)。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标准:TSH>妊娠期参考值上限,同时FT410 mU/L。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标准:TSH>妊娠期参考值上限,FT4在参考范围内。

1.2 方法

OH组及SCHO组孕妇均在我院内分泌科给予L-T4(生产厂家:德国默克公司)规范治疗,起始剂量50~100 μg/d,若TSH

1.3 不良妊娠结局

①早产: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分娩者;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者失血量超过1000 mL;④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 mL;⑤妊娠期糖尿病:妊娠24周后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项指标超标1项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孕妇年龄、孕次、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三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x±s)

注:SCHO: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

2.2 三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OH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27.2%)高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CHO组、OH组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释放6个环节: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在血中获取氨基酸,于细胞浆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前体,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滤泡腔内储存。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从血中摄取I-,其经过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发生活化。③活化的I-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的作用下,胞吞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成胶质小泡。⑤胶质小泡与溶酶体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钠和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

3.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机体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病因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可引起机体各系统发生功能或器质性改变:①心血管系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脂质代谢紊乱,诱导脂质浸润;同时高水平的促甲状腺素可以激活氧化应激过程,引起体内大量自由基的堆积,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发生改变,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加,是微血管环境紊乱,从而促进或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引起冠心病的发生。②神经肌肉系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易发生骨骼肌损伤,生化指标中肌酸激酶水平常高于正常人,且升高程度与促甲状腺素呈正相关,可能存在肌肉能量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和情绪异常,注意力及集中力下降。③血液系统:甲状腺素缺乏会导致造血功能受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胃酸减少以及维生素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贫血的发生,成为正常色素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少数出现恶性贫血。④内分泌系统:减退,女性常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约1/3患者可有溢乳表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伴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1型糖尿病。⑤消化系统:常有厌食、腹胀、便秘、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黏液性水肿性巨结肠。⑥黏液性水肿昏迷:见于严重病情者,诱因为严重躯体疾病、中断激素替代治疗、寒冷、感染、手术和实用麻醉、镇静药等、临床表现为嗜睡、低温、呼吸徐缓、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危及生命。

3.2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生理妊娠孕妇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自我调节内源性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和分泌。首先,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会发生改变。受持续高水平雌激素刺激,肝脏合成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从妊娠6~8周开始显著增加,妊娠20周达到峰值,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被大量结合而减少,血清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钠增加。其次,妊娠早期合体滋养细胞开始分泌人绒毛促性素,其分子结构与TSH的同源性,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早孕期激增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重甲状腺的负荷;妊娠期母体血容量较非孕时显著增加,造成血清碘稀释,同时肾小球率过滤增加,肾脏排碘较前增加。再次,妊娠早期胎儿所需甲状腺素完全依赖母体供给,所以孕妇甲状腺功能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因上述原因,妊娠期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较妊娠前平均增加约50%,同时伴甲状腺轻度肿大[3-4]。

3.3 胎儿甲状腺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胎儿甲状腺组织在妊娠10~12周开始形成,18~20周开始分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此后分泌甲状腺素逐渐增强,直到妊娠36周,胎儿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其参与神经髓鞘生成、突触发生、神经递质调节等一系列过程[5]。孕早期胚胎的神经及脑发育完全依赖母体甲状腺激素。动物实验表明,当孕鼠孕早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导致子生不可逆脑发育不良。人类的观察性研究数据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仅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还可能影响胚胎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6]。除受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还受以下因素影响: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甲状腺自身抗体,碘剂或131I。妊娠合并碘缺乏的妇女可导致子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其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均受到影响。

3.4 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影响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常不明显,妊娠期未加控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发生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贫血、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风险增高[6-10]。Sahu等[11]通过对633名印度孕妇的研究发现,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更倾向于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死宫内。Agarwal等[12]认为低甲状腺素血症和抗过氧化物酶阳性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高。Mannisto等[13]认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国内学者吴素萍[14]研究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增加,给予L-T4可改善妊娠不良结局。但亦有文献报道即使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部分妊娠并发症仍有所增加[10,15]。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显示激素替代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子痫前期发病率均增高[15-16]。刘娜等[9]和王允峰等[17]研究显示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较甲功正常孕妇明显增高。本研究表明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无明显差异。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除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早产、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增高。本研究选取病例均为孕早期产检,发现甲功异常即定期监测甲功,并根据甲功结果调整左旋甲状腺素的用量,从而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控制在接近对照组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子痫前期发生率为44%。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推测其可能与孕妇心输出量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继发性增强,肾上腺素能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相关,也可能为继发。发生子痫前期可在肾小球及胎盘发现有抗甲状腺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1]。

3.5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影响

近年随着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深入研究调查,国内报道患病率1.0%[4]。国内临床流行病调查4800例妊娠20周前碘摄入适量的孕妇研究,采用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诊断妊娠4、8、12、16、20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分别为4.59%、6.15%、4.48%、4.53%、5.96%[18]。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产科并发症密切相关,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Abalovich等[7]研究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流产的风险会增加60%;不孕妇女中在卵巢早衰,排卵障碍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40.0%和15.4%[19]。Casey[20]研究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Sahu等[11]研究显示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孕妇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中明显升高,然而Cleary-Goldman等[21]研究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刘娜等[9]研究也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妊娠合并亚临床子代神经智力观点尚未统一,既往国内外研究均报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后代神经智力评分低于正常孕妇后代[22],但2012年发表的CATS研究结果显示:对39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低四碘甲状腺原氨酸血症妊娠妇女,在孕13周启动L-T4(150 μg/d)干预,测定他们出生子代3岁时的智商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标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2%和15.6%)[23]。本研究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经激素替代治疗后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对照组孕妇比较,其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无明显增高。

目前国际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症状的自身甲状腺炎(自身甲状腺抗体阳性,相关甲状腺临床生化指标正常)、具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流产早产史、既往有甲状腺病史定义为易发生妊娠低四碘甲状腺原氨酸血症的高危人群,筛查及治疗高危人群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子代智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4]。

综上所述,本研究除妊娠合并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胎膜早破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发生率增高外,孕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甲状腺功能减退经过激素替代治疗控制甲功在参考范围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甲功正常孕妇无明显增加。维持孕期正常的甲状腺素水平对于妊娠母体和胎儿发育很重要,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纠正异常的甲状腺功能可降低母儿不良结局。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尤其对高危孕妇进行筛查是必要的,筛查时间以孕前及妊娠早期为宜,争取做到早诊断、早干预、严密监测母体及胎儿情况,加强对高危儿的监测及随访,以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母儿的影响。鉴于本回顾性研究样本例数较少,新生儿远期预后调查的缺失,还需要大样本长期追踪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减退症的母儿结局,深入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力,颜耀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6):423-425.

[2] Leung AM. Thyroid function in pregnancy [J]. J Trace Elem Med Biol,2012,26(2-3):137-140.

[3] Nader S. Thyroid diseases and pregnancy [J]. 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4,31(2):257-285.

[4] 郑桂英.妊娠期母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27):4308-4310.

[5] Glinoer D,Delangge F. The potential repercussions of maternal,fetal,and neonatal hypothyroxinemia on the progeny [J]. Thyroid,2000,10(10):871-887.

[6] 高劲松,边旭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9):697-700.

[7] Abalovich M,Gutierrez S,Alcaraz G,et al. Overt and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complicating pregnancy [J]. Thyroid,2002,12(1):63-68.

[8] Leung AS,Millar LE,Koonings PP,et al. Perinatal outcome in hypothyroid pregnancies [J]. Obstet Gynecol,1993, 81(3):349-353.

[9] 刘娜,边旭明,高劲松,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7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12(3):186-189.

[10] Davis LE,Leveno KL,Cunningham FG. Hypothyroidism complicating pregnancy [J]. Obstet Gynecol,1988,72(1):108-112.

[11] Sahu MT,Das V,Mittal S,et al. Overt and subclinical thyroid dysfunction among Indian pregnant women and its effect on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 [J]. Arch Gynecol Obstet,2010,281(2):215.

[12] Agarwal MM,Dhatt GS,Punnose J,et al. Thyroid function abnormalities and antithyroid antibody prevalence in pregnant women at high risk for 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 [J]. Gynecol Endocrinol,2006,22(5):261.

[13] Mannisto T,Vaarasmaki M,Pouta A,et al. Thyroid dysfuction and autoantibodies during pregnancy as predictive factors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maternal morbidity in later life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 95(3):1084.

[14] 吴素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血管病杂志,2013,21(7):77-78.

[15] Wikner BN,Sparre LS,Stiller CO,et al. Maternal use of thyroid hormones in pregnant and neonatal outcome [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8,87(6):617-627.

[16] Wolfberg AJ,Lee-Parritz A,Peller AJ,et al. Obstetric and neona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hypothyroid disease [J]. J Matem Fetal Neonatal Med,2005, 17(1):35-38.

[17] 王允锋,杨慧霞.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减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3),157-160.

[18] 陈彦彦,滕卫平,单忠艳.妊娠前半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 24(6):597.

[19] Ablovich M,Aimino N,Barbour LA,et al. Management of thyroid dysfunc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fill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J Clin Endoerinol Metab,2007,92(8 Supp1):S1-S47.

[20] Casey BM.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pregnancy [J]. Obstet Gynecol Stury,2003,61:416-420.

[21] Cleary-Goldman J,Malone FD,Lambert-Messerlian G,et al. Maternal thyroid hypofunc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 [J]. Obstet Gynecol,2008,112(1):85-92.

[22] 张淼,时立新.2012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0):761-763.

[23] Lazarus JH,Bestwick JP,Channon S,et al. Antenatal thyroid screening and childhood cognitive function[J]. N Engl J Med,2012,366(6):493-501.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5

关键词:精细化设计 产品价值 工作模式

工程总指导: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10-0117-03

近年市场背景

近几年的设计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大大的不同于过去那种建筑师自我陶醉式的设计时期,市场行为中商业利益的驱使是建筑设计面临的最大限制条件。

“积极应对商业意志、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创作平衡点,才是当今建筑师能力的体现。”――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掌握项目的基本特征,采用符合市场要求的工作模式

通常来说,规划方案的概念设计阶段是整个开发设计过程的首要环节,在现行的审批条件下,规划方案审批和产品设计是同一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审批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居住区项目存在规划与产品设计不同步。这个问题在多层及高层产品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产品类型相对较少的特点还不是很突出。但对于产品要求更细致、有一定的特殊化处理要求的低密度产品来说,就是一项不能不考虑的因素,现实情况是:一些项目往往因为在方案规划阶段对于各项综合设计条件考虑的不细致,缺少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使项目在后续的产品设计工作进程里困难重重,一旦遇到很难克服的问题就推倒重来,导致重复性的劳动,以至于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与成败。

这样看来,在低密度产品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必要的规划原则:处理好项目地块与周边城市布局的规划关系、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等公共关系;处理好项目地块内部的交通流线、产品分布、景观绿化、公共设施分布之外,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在时间轴上的设计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管理与成本控制。

所谓时间管理,就是运用时间管理原则确立组织时间、管理目标,排定项目各个发展步骤的合理优先次序,专心地做项目所处阶段中的重要环节,让项目在每个阶段、每一天都按照时间设计表运作,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合理的时间管理,能够极大地缩短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并成功帮助发展商快速回收投资成本,从而合理获利。

如北京的一个别墅类产品项目(图1),该项目位于北京市的北部城区,总用地面积32.96ha,计划建设总建筑面积23.19万m2的低密度社区,发展商希望在十几天的时间内就能看到规划方案和产品设计方案。

面对这样紧迫的设计周期,工作室首先整合了设计资源,增加选派了徒手设计草图表达能力较强的设计师参与到方案设计和讨论中,细化设计团队分工,采取了协同合作,分项设计的工作模式,同时展开规划与产品设计工作;为了给发展商提供合理完善的服务,更整合了总图专业、结构及设备专业,景观专业的优秀设计师,提早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的前期工作,作为全面的设计团队为发展商提供决策平台(图2)。然后在时间管理上,设立每周设计工作例会制度,及关键时间节点和项目设计深度评审制度。最终,通过互动式的设计交流方式,快速锁定客户需求的工作模式,与发展商共同研发创作,采用环形道路骨架和内部自由景观水系,坚持规划弹性生长,产品模块组合,相对完整,逐步系统的方法,充分利用自北向南的百米绿化景观和中心景观视线,营造现代高品质园林社区。

项目策划公司策划团队

投资方项目团队

方案设计团队

工作方法

1、规划设计产品设计

规划设计的思路影响到产品设计中的市场定位,同时产品市场定位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条件,使规划设计必须具有产品针对性,影响到规划设计形态。换句话说,就是二者之间是需要不断地调整,达到动态的平衡。

如北京某住宅规划项目(图3),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总用地面积24.5ha,计划建设总建筑面积20.26万m2。规划从北往南营造一条蜿蜒曲折的曲水,与现状绿林和城市绿带有机契合,形成一条主题鲜明的景观主轴,同时由曲水自然划分设计要求的两类住宅产品,提升产品亲水性;各个分区结合自身产品形态进行主题开发,形成特色鲜明、多元同构的主题社区。

2、规划要为具体的产品“量体裁衣”

规划方案和产品设计都要以具体的现状地形为设计依据,具体的规划形态更要为具体的产品策划提供“量体裁衣”的设计条件,规划道路及单体布局需根据所处具体用地位置的具体形状灵活设置:规划设计要尽量把用地的价值条件用足,针对不同的价值条件灵活选用不同的单体形式,充分用好每一寸土地。例如在上述的两个项目中,在方案初期构思规划形态阶段,本质是在划分土地价值级差,体现不同的地块资源条件上具有不同的市场价值,所以考虑分布不同的具体产品类型,比如项目中的组院产品、双拼产品、联排产品和其他不同的产品类型,都是按照这种原则划分的用地区域。

同时,为了对产品价值有更直观的表达,在方案策划阶段建立了产品数字模型,通过产品土建成本、土地成本、产品市场预期售价等变量的调控,提供供发展商决策的数学模型平台。

3、产品设计:独特的设计、高完成度产品

市场需求决定产品设计中的独特性,任何居住产品设计都要是有道理的、人性化的设计,符合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地理、气候要求,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产品设计的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说需要是高完成度的产品。

例如:在项目的双拼产品的设计中,选取了一个标准套型设计模块作为比选单元(图4)。首先,我们给此类产品的设计定位是“精品大宅”,面积标准为240m2。那么,为什么同样是240m2的双拼产品,有的看上去会比较狭窄逼仄,而有的看上去却显得宽敞通透呢?是设计。只有独特的设计,才能让空间价值最大化发挥。

由此,我们在此设计模块中采用了“T轴”流线的空间布局设计,将客厅、过厅、餐厅等主要功能空间连续展开,达到更为宽广的使用效果,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伺服空间呈纵轴与其平行,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在充分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空间划分(功能空间与伺服空间)灵活组合,压缩走廊等交通空间的面积,让交通流线更加简单便捷,避免造成室内使用空间的浪费,同时考虑到具体的使用情况,划分多个壁橱储藏及展示空间。

如果没有品质。就不能称之为精品大宅。精品大宅的品质是由精装修设计的细节创造的,精装修设计的细节不仅仅在于贵重的材质、精细的施工,还要精心的设计,设身处地的为居住者充分考虑,使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才会打造出高品质的居住产品。

4、产品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S5”

S1、居住系统:生活空间。户均4.5m宽广采光面,12.9m合理进深,交通流线简单便捷,让空间价值最大化。

S2、伺服系统:卫浴、厨房模块式设计。

S3、公共系统:大堂、门厅、物业管理。精心设计的入口门厅,营造星级品质。

S4、电气智能系统:集成高效服务生活,单双联控方便起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周界防卫系统、户内报警按钮组成科技安防系统。

S5、绿色节能系统:能源节约,运营成本节约。

5、规划方案中容积率要求与产品形态的矛盾

在项目开发中,高容积率几乎与高经济效益等同,因此发展商对于高容积率的追求在所难免;但是,设计方由于高容积率而牺牲掉整个项目的规划理念和景观条件,后果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品质减低,进而影响项目产品销售。

由此,我们提出设想增加少量的具有南向采光的东西布局低层产品,围合呈组团,整体采用横向“U”型布局(图5),采用单元自身不同楼层错落,使得产品均有南向采光,且新增加的低层产品可划分理解为具有独立出入口的单栋产品形态,这样由独特的市场视角解决高容积率的矛盾,为发展商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当然在现实情况中,往往由于前期策划准备不足;或是没有详细的产品策划及市场调研;或是由于项目的开发周期所限,致使项目没有可能按照系统的解决方案实施。

现代政治体系范文6

研究生班党政管理专业第一学期课程表

(机关党校)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办公楼6-5教室

9月

16日(三)

17日(四)

18日(五)

19日(六)

20日(日)

上午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时事政策与党性教育

下午

开学典礼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

时事政策与党性教育

10月

14日(三)

15日(四)

16日(五)

17日(六)

18日(日)

上午

行政法

行政法

行政法

下午

行政法

行政法

行政法

11月

18日(三)

19日(四)

20日(五)

21日(六)

22日(日)

上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下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月

9日(三)

10日(四)

11日(五)

12日(六)

13日(日)

上午

科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科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下午

科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科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

1月

6日(三)

7日(四)

8日(五)

9日(六)

10日(日)

上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

行政法考试

下午

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考试

政党政治前沿问题考试

注:

1、上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2、课程:

3、时事政策与党性教育课由各分部(教学点)办公室负责安排。

4、教学点(班主任)联系电话: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