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统筹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1
邻近城市区,区位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个别小城镇城镇建设用地拓展较快,其中部分镇区面积已经超过原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各镇镇区规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现状建设用地最大的镇建成面积约181ha,最小的镇建成面积约7ha,相差约25倍。主城小城镇基本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达到25万,全部体现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其原因在于主城区是重庆市集聚程度最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快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带来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强中心的格局加大了对城郊小城镇人口和资源要素的吸纳。主城区小城镇呈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资源向中心城区汇集的单向“外流”式发展格局。小城镇三产结构比例为1:0.5:1,基本上以凭借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的农副产品种植、矿业开发和观光旅游业发展为主。2010年,主城区人均GDP超过6.5万元,已逼近沿海城市。而27镇人均GDP基本在1~1.7万元左右,与中心城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有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现状镇区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约43%,公共设施用地比例约13%,产业用地比例约为18%,用地结构中居住单一拉动特征明显。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以满足镇区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中小学、水电气和基本商业交易网点为主,公共设施协调和配套程度差,特别是文体、环卫方面的设施普遍性的缺乏。除巴南丰盛和渝北金刀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专门的保护规划外,其余的镇在城镇风貌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建设指导,导致各镇整体风貌无序和特色缺失,体现为镇区内的无序化和镇与镇之间的同质化。各小城镇总体规划在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审批通过之前的2005~2007年编制完成。在此之后,“314”总体战略部署的提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设立、两江新区成立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修订、《重庆市“四山”管制区分区规划》等针对重庆市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均有所提升,并从相关上位规划层面对主城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原有相关镇总体规划已经与城市发展整体要求逐步脱节,急需对部分小城镇相关规划在上位规划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
主城区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策略
针对城郊小城镇实现情况,为加强城郊小城镇发展指导与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对小城镇发展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突出六大策略,多层面研究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根据城郊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发展现实,将其划分三大总体功能分区,从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策略,实行分区特色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格局(见图1)。现状发展较好小城镇主要由两大动力机制驱动,一是在“两江、四山”的主城区总体山水格局下,城市发展依托长江、嘉陵江“黄金水道”跨越城市发展门槛进行扩展型发展,如北碚的澄江、渝北的洛碛、巴南的木洞镇等;二是在中心城区槽谷地带,受两江新区功能向北延伸实现的拓展型发展,如渝北的古路镇。该区域的小城镇将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备选区域,承担主城区部分城市功能的外溢,与邻近城市功能组团的发展相结合,承载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业、区域基础设施布局、配套产业协调为主导的发展区域。拓展型发展区将是中心城市功能与小城镇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相互渗透的区域,体现为“城绿相融”。该区域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区域,也是城郊四山管制的主要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化,自然与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是重庆主城区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重点发展区。该发展区重在加强生态涵养,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城郊旅游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观光区。突出小城镇风貌特色,展现城郊自然风光的重点发展区域,体现为“城在绿中”。优化型发展区位于主城区东南区域,现状发展相对落后,人口集聚度较低,生态敏感度不及其他发展区域。该区域内重在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和资源高效开发,优化城镇发展条件和产业;并结合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后发区域的快速发展。该发展区将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的发展区域,体现为“田园结合”。主城小城镇范围内自然生态基质优良,为保护山水环境,构筑主城区生态功能屏障,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城镇建设为目标,以保护促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构建主城生态功能屏障。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是重庆主城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市政府颁布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永久性保护。将四山管制区控制范围和管制要求落实到小城镇区域空间控制要素中,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管制区控制要求,切实保护好“四山”生态资源,协调镇区建设用地拓展和转换。主城区的五个水库水源保护地均位于小城镇范围内,应根据水源保护区相关保护规定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保护地范围内人口尽可能迁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严禁在控制区域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严禁布局污染性产业。主城的次级河流中,流经小城镇镇域范围内的共计6条,涉及14个小城镇辖区范围,流经8个小城镇的镇区。次级河流流经的小城镇提出强化河流治理,完善城乡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控制人口集聚度较高区域的生活、工业、畜禽养殖污染源,特别是加快建设集中处理设施等保护要求。素除以上三类重点生态保护内容以外,在四山管制范围外的静观、安澜、南湖三大郊野公园,以及安澜自然保护区、东温泉风景名胜区等提出保护管制要求。统筹中心城区与城郊小城镇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在主城区,以城郊小城镇为整体,建立起与中心城区相互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该体系分为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和镇区基础设施网络两个相互衔接体系。结合城乡总规相应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和布点,充分预留进入城市的交通、能源走廊;在镇域范围内优先考虑区域性的港口、环卫、能源转运基地选址布点,并与镇域、镇区规划相衔接。以区域性城市交通网络为骨架,重点建立镇区至主城对外交通干道相衔接的道路体系,实现镇区主要交通性道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口和城市快速路的快速衔接。同时,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分析,针对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排水、环卫存在的普遍性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以服务镇域为主、城乡衔接的镇区基础设施网络。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城郊小城镇是主城区主要农副产品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旅游为代表的绿色发展模式,并在三个方面构建城郊绿色新型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体系[3]。以各镇现有农业资源为依托,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扩大农副产业基地产能和效益。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2],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储运、展示、观光基地。结合各镇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可建立农业观光基地5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基地37个。重庆主城城郊休闲旅游构成要素齐全,自然风景资源包括山地、高原、江、岛、湖、森林、温泉、人文风景资源较为完整,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和可开展的娱乐项目都较多,为城郊小城镇休闲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部分小城镇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如统景、东泉的温泉旅游、静观花木世界、金刀峡镇峡谷、古镇游等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行政界限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各小城镇为了自身产业链的完整,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二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理念滞后,没有把自身的农业资源作为农工商经济网络链条中的节点,丧失了农业产业化优势。因此,从区域角度出发,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创建若干休闲旅游示范区,突出不同特色性的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业。结合主城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以高度整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和休闲旅游示范区为目的地,构建9条城郊休闲旅游示范线。将自然资源、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要素溶为一体,形成1~3天不等的休闲度假游线。按现有户籍人口测算,至2020年27个小城镇户籍人口总规模约为96万人。城乡总体规划确定城郊小城镇总人口规模为70万人。因此,在2020年内,城郊小城镇需向中心城区转移约26万人,基本上与现有户籍与常住人口差额相当。至2020年,主城区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将从现状的64.4万人增加至70万人。通过增强小城镇吸引辐射功能,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通过逐步搬迁在非城市建设区域内的现有人口的方式,将城镇人口规模由当前的13.9万人提升至30万人,并引导15.1万人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总体城镇化率由当前的22%提升至43%。现状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93m2,未超过城乡总规修订确定的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9m2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居住比例高、公共服务、产业用地结构偏低、绿化用地比例不足的不合理情况。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景观绿化环境、推动城镇产业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要,高度集约居住用地建设,充分预留提升小城镇核心产业能力的适宜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是城市风貌与乡村风貌相互融合的节点。城镇建设中,应按照突出地域特色、弘扬历史文化、体现时代风貌的要求,加强小城镇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在镇区重点地区,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形态分区、空间疏密关系、特色表现、城镇功能协调几个重点控制要素进行研究,并具体落实到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控制要求中。该区域内的小城镇属于未来城市发展备选区域,镇区风貌按照新城标准建设,其风貌以新市镇和郊区卫星城市为主,镇区逐步减少居民宅基地建设审批,进行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开发和建设。减少未来城市拓展至小城镇后出现较大的风貌差异性。镇该区域内小城镇结合开发主体、地域特色、旅游发展,倡导“一镇一风貌”,突出多样化与可识别性。该区域内小城镇现状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重在加强引导,城镇风貌以川东传统建筑为主,突出地域特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力求形成整洁统一的城镇风貌,减少未来改造的难度。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的旅游类型,并以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2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
作者简介:卢驰文(1968-),男,江西余干人,经济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保险统筹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79-03 收稿日期:2007-10-21
一、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由于中央授权各地方政府建立农村及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导致与农民有关的社会保险制度重复建设,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和社会保障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农民有关的社会保险制度五花八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差异性很大。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大体分为两类方案:第一,单独建立农民工社会综合保险制度。上海、成都和大连等市实行了综合保险制度,尽管这些城市对农民工实行的是同一类型的社会保险制度,可这些城市的农民工综合保险还是有区别的。第二,基本上与城镇职工适用同一种模式。尽管北京、南京、广州、南昌等城市对农民工实行与城镇职工大体相同的社会保险模式,但各地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不相同,享受的待遇肯定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北京市农民工社会保险方案和城镇职工的还是有较大区别。由于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权力下放到各统筹地区,各统筹地区对设计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看法和目标不一致,所以设计出来的方案五花八门。这些社会保险制度导致“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对接”(卢海远,2004)。
其次,各地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差异性也很大。各地对被征地农民安置的做法不一样。有些地方由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按照城镇职工缴费标准,采取一次性缴费的方式加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有些地方由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按照低于城镇职工缴费标准,一次性缴费加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有些地方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足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些地区政府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完善。比如:青岛城阳区按照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低标准“仿城”模式,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北京市大兴区针对被征地农民创建了个人账户与储备调剂金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有些地区针对被征地农民单独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比如:2003年10月,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小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由此可见,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多种多样,这说明全国各地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太规范,难以真正维护广大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再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千差万别,说明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存在不规范的做法,难以得到广大农民拥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有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作为制度基础,但各县都根据本县实际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暂行办法,2000多个县(市)制定的方案肯定各不一样。由于没有明确的集体补助标准,导致各地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出现同一单位集体补助过分悬殊,遭到一些农民的抵触。“从10多年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经济绩效分析,其效率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并不理想(庹国柱、王国军,2002)。”
最后,与农民有关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不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险利益,而且“多元化制度供给是社会保障资源的一种浪费”(杨翠迎,2005)。
农村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重复建设和相互割离,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利益。目前,国家在农村推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农民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北京市对外来农民工也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对发生在北京市以外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而国家正推行的大病统筹制度正是按照户籍制度进行的,也有严格转院治疗程序,没有通过正规的转院程序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也无法报销。假设:一个在北京打工的四川农民在北京患大病,如果他选择在北京治疗,就很可能无法享受四川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如果他选择在四川治疗,就无法作为农民工享受北京的医疗保险,而且回家要花不少路费,还可能耽误病情。北京的农民工医疗保险是以他劳动报酬一部分参加的社会保险,按理这个四川农民工应该享受这种保险待遇;而他在自己的家乡四川也参加了国家推行的大病保险,不仅国家一年为他拨款20元,他本人一年也交了10元,甚至更多。正是国家没有统筹建立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导致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利益受损。
浙江的城市化进程速度是很快的,假设一个浙江农民参加了本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缴费8年,包括集体补助共缴费4000元;他又在广州的一个企业打工并参加了6年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广州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城镇职工相同,6年共缴纳养老保险费28000元(包括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此时,这个农民的1亩土地被征用,获得补偿金40000元,浙江省政府要求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但必须从征地补偿金中抽出一部分一次性补交社会保险费。一般选择最低标准,即以所在统筹地区的上年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占8%,统筹部分为20%,便于计算以平均工资为1000元计,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费为30240(15×12×1000×60%×28%=30240)元,即这个农民一次性要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共30240元。如果全国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是统筹建立的,那么这个农民就可以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和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充抵,抵扣补交款后还有1760元剩余。而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分割独立的,特别是统筹部分不转移,导致这个农民处境尴尬。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不能转移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账户中,他必须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中的30240元补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可以转移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账户中,他也要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中的26240元补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正是因为他感到有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就可能会盲目地退出农民工社会保险,不过退保只能领取个人账户中8000元[28000×(8%/28%)=8000],其中统筹部分20000元就无法再享受。退一步说,即使不盲目退保,如这个浙江农民在广州不能缴费满15年,也同样不能享受广州养老保险统筹部分。换句话,即使这个农
民不退保,由于流动性就业,他也未必能享受到广州农民工统筹部分。可见,统筹建立全国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维护农民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利益的重要途径。
二、统一同类群体社会保险制度
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规划,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城市和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孟醒,2005)”。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在运行。为了避免社会保险制度的五花八门和相互割离,为了搞好城乡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工作,国家在深化各类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必须对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和规范。
首先,统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统一筹集和管理使用基金、统一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和人员管理、统一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做到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政策统一,只是各类基金的管理层次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也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模式进行改革。
其次,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全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做到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待遇标准、基金管理和基金监管等方面的统一。第一,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应该和城镇职工完全相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直接由中央负责统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的享受条件及待遇水平与城镇职工完全相同。第二,医疗保险只由用人单位缴费,大概为工资的4%,个人不缴费,只建统筹账户,不建个人账户。第三,不设农民工失业保险项目。鉴于全国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高低各不一样,建立中央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之初,建议给予各统筹地区几年的过渡期,允许各地逐渐调高缴费比例。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可按以下档次逐步调高,第一档:用人单位缴费比例10%,个人缴费比例4%;第二档:用人单位缴费比例15%,个人缴费比例6%;第三档:用人单位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比例之间的比值保持固定,有利于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资金数量关系的推算。我国已有一部分地区(如北京、广州、福州等)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完全一样,一步到位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分步到位和一步到位相比,笔者更主张一步到位。
再次,统一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实际上是被征地农民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制度。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农民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险的人数较少,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要求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农民越来越多,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费的人数也会减少。尽管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费的人数可能会减少,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费的问题仍然存在。为了规范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办法,国家应统一其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待遇标准等。缴费基数是以统筹地区的上一年的平均工资为准,还是以统筹地区的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的60%为准,都需要国家给予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是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缴费比例,还是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比例之和),国家也要做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被征地农民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以统筹地区的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比例以个体工商户的缴费比例为准,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鉴于被征地农民人数众多,以最小缴费基数,以最低缴费比例,以最少缴费年限补缴社会保险费,这样会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会拉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水平。2005年12月国务院对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作了调整,建立了缴费年限与基础养老金待遇挂钩的制度。城镇职工以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通常不会满足于缴费累计15年。以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职工也未必一辈子按最低缴费基数缴费,个体工商户也未必满足于缴费累计满15年,并非各地都允许所有个体工商户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为了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价格,也为了保护其他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缴费基数以统筹地区的上一年的平均工资为准,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比例之和),补缴国家规定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最少缴费年限的养老保险费。随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基础养老金与对统筹账户贡献的正相关度将会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以统筹地区的上一年的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并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比例之和)补缴养老保险费,也有利于维护被征地农民自己的利益。
地方政府要求征地必须事先把被征地农民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的方案上报到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在征地补偿时优先补缴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否则,不能实施开发计划。
最后,统一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体职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全国各地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体职业者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也不完全相同,普遍而言,其缴费比例低于城镇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上海市2002年8月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为:(1)养老保险――个体业主为自己缴付18%,为帮工缴付10%;帮工自己缴付8%。(2)医疗保险――个体业主为本人缴费的比例为8%,为其帮工缴费的比例为7%;帮工自己的缴费比例为1%。(3)失业保险――个体业主为自己缴付3%,为帮工缴付2%;帮工自己缴付1%。江苏省从2006年7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为20%(个体工商户中的雇工个人缴纳8%,雇主为其缴纳12%);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各地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体职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应该统一,对缴费比例、缴费基数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缴费基数标准究竟是以统筹地区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准,是以上一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60%为准,还是否与城镇职工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相同,都要做统一的规定。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属于个体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过,这两大保险事业都需要政府的财政补助才能办好。由于国家的财力有限,农村的两大保险制度还属于起步阶段,只是少数发达地区推行得比较好,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推行困难重重;进一步而言,即使在发达地区,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人均保费相比,农村的两大社会保险也只能算低水平的保障。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增强,随着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增强,这两大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完善。
三、建立各类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制度
首先,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险与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相互
衔接的制度。目前农村社会保险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农民可以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可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单独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确实需要把强制性列入其制度的内容之中;可是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相比较起来,农民工养老保险对农民生活的保障作用远远大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孤立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然认为强制性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征。可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国家强制执行的保险项目,而且其对农民工健康保障作用远远大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大多数地区农民工医疗保险没有个人账户,只有统筹账户,而且缴费比例也低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了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农政策。一些地区政府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了财政补助。但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工作又不稳定,如何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
这就需要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给每个公民发放一个社会保险号和一张社会保险卡。政府给予农民社会保险财政补助之前,农民必须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政府给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也在社会保险卡上做记录。凭此卡可以查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信息,也可查询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信息,还可以查询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信息。在农民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农民工必须至少参加一种,不过,允许农民优先选择农民工医疗保险。没有参加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必须参加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养老保险能够保障农民工老年基本生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阶段只是补贴老年农民的生活。故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之间,农民工养老保险则成为强制性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成为自愿参加的保险,而且农民(包括农民工)至少要参加其中的一种。在农民没有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成为强制性的保险,当地政府有义务促使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有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查询农民的缴费情况,无论农民在家还是外出务工,农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县政府部门,都能了解辖区内的农民的缴费信息,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开展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如农民工既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又参加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可他没有缴满农民工养老保险规定的可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最少缴费年限,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可以作为一次性补缴费用,转入他的农民工养老金账户;若还不够,可以补缴现金。补缴资金当然要分成两部分,即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发展策略;红山村
【 abstract 】 as China's urban and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its core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city back-feeding countryside", is China's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the village with the great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location and resource advantage, to guangzhou city flower all area red mounta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llage new idea planning, from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particularly construction and rebuilding ol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village villagers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 keywords 】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d mountain village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4年以来,村庄规划作为缓解“三农”问题的实施路径,至今在各地已经陆续展开和成熟起来,尤其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律地位以后,各地都陆续开展各种类型的村庄规划及村庄规划全覆盖的工作。
同时,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大、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城市和乡村也从单一的讨论主题逐渐的融为一体,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被列入了探讨的重点。城乡统筹规划也在实践中展开,从理论上升到了具体的策略和路径的探索过程中。
2008年,广州市花都区开始陆续编制花都区内各村的村庄规划,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要点,统筹城乡用地,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在此之前,编制了《广州市花都区村庄规划(2008-2012)编制指引(试行)》作为区内村庄规划的编制标准。
对村庄规划的认识
笔者自2007年开始关注村庄规划,参观了一些示范村并参与了一些村庄规划项目,但从所接触到的村庄规划来看,现有的村庄规划讨论范围集中于村庄集中建设区域;规划设计集中于村庄形象的改造、道路的梳理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部分村庄考虑循环经济的效益,结合村庄改造发展农业循环产业,如湛江市遂溪县马六良村。目前,村庄规划的实施主要为政府主导、村民参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庄规划的实施内容有限。与此同时,由于大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村庄人口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已经实施的建设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废弃,如梯面镇横山村的体育锻炼场地及设施。
村庄规划和建设存在投资大、使用效率低、老化快的普遍状况,其中,村庄人口流失和经济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提升村庄活力应该成为新一轮村庄规划的关注点。
项目特点
区位特点:红山村所在的梯面镇位于珠江三角洲2小时经济圈内,距广州市区只需40分钟车程,临近空港,距广州新国际机场仅十几分钟车程。红山村位于梯面镇的中北部,自广州市区到达王子山森林公园的必经之路上,距梯面镇区约4公里,距王子山森林公园约6公里。
资源环境:红山村所在的梯面镇是目前广州市辖十区唯一的山区镇,村内森林植被较好,村庄借力王子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发展了油菜花观光,推动农家乐的建设,并利用山泉水资源发展了山泉水产业,在广州地区的村庄里已小有名气。村域内山体林地和河流水域占村域用地的98%,村庄集中建设区域(1-6队,村庄共9队)四山环抱、山青水秀;与此同时,红山村自发建立红山村经济合作社,推进经济林的种植,整个红山村的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城乡统筹利好:2008年,广东省陆续开展了宜居城乡的建设和考核工作,在红山村进行村庄规划时,镇政府提出需要统筹镇域给排水系统、电力电信系统和道路系统,红山村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落实和对接上层次规划道路和城镇管网。市政设施水平的提升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加快红山村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旅游的发展。
村庄的发展路径选择
村庄类型:根据花都区村庄分类及界定标准,红山村为远郊村。
规划定位:王子山森林公园的中转站,广州北部的村庄旅游基地,生态环境
优越、村庄建设有序、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规划目标:在与上一层次规划、村庄的现有规划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充分协调
的基础上,确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完善村庄市政设施及
服务设施,丰富村民日常生活,推动村庄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富裕、充满活
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庄发展策略:面对红山村人口增长调查显示的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和现场走访发现的空心村现象,通过多次沟通和现有资料收集,了解本地的发展优势和倾向,整合村域资源,发挥城乡统筹利好,将重心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提升红山村的经济活力。利用村庄集中建设区域发展集中游览服务中心,利用分散的民居和废弃企业用地建设旅游服务点;利用经济合作社建立村庄旅游服务平台,提升村庄服务水平。
村庄旅游规划
旅游功能结构:
结合村庄发展策略及现有村庄格局,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的旅游功能布局结构。
“一心”为游览服务中心,位于村庄集中建设区域(1-6队),以油菜花观赏、山体游览、村庄农业种植体验为主要特色,并建设度假农庄,提供食宿服务。
“四区”为特色种植游览区,为分散的村宅及周边山体区域(7对两处种植游览区,8队、9队各一处),以赏花品果为主要的游览特色,并结合民居设置服务点和休闲设施。
旅游线路组织:
规划旅游线路分为人车混合游览路线、自行车和人行游览路线,联系主要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设计考虑现有的山体资源,可引入山地自行车运动。
旅游设施布局:
规划的主要旅游设施分为景点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点三种类型,结合现状用地、特色景观区域及道路交通节点进行设置。
旧村改造与新增村宅
旧村改造:鉴于红山村此前规划和建设条件,村庄规划落实了上层次旅游大道和市政管网布局、明确新增村宅布局、新村的选址、新增了文化活动和停车设施,结合旅游服务和现有资源情况布局了旅游服务性用地及设施,提出了旧村环境改造措施和新村建设建议。
新增住宅:规划对新增村宅的需求进行了多次调查,比进行了相应数据计算比对,从而确定了规划需新增村宅规模,但是结合历年新增住宅的自然增长情况,最终确定的新增住宅规模过高。新增村宅布局结合现有宅旁空地进行布局,并在村庄集中建设区域入口位置布局一处新村,作为远期村宅选址区域。此外,保留了集中区域外分散的村宅用地,作为今后农业种植管理和旅游服务点的依托。
结语
项目前期资料收集过程经历了传统村庄规划的现状踏勘、问卷调查、现场座谈,规划阶段成果也进行了公示,力求更多的了解村民的意愿,指导村庄的规划;同时利用城乡统筹的利好条件,加快推进村庄的发展。但是由于项目的进程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笔者对项目实施情况并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踪,仅将对项目的思考与同行分享,希望在下一轮村庄规划开展中,能从区域发展环境出发,从村域整体发展入手,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利用城乡统筹的利好条件,将提升村庄活力作为村庄规划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村庄规划(2009-2012),李启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1月;
上海村庄规划探讨—以农民的意愿来描绘农村,张娴,上海城市规划,2010(5)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4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
农村与城市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而就目前而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而小城镇规划又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重新定位,把城乡统筹作为促进小城镇能否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小城镇建设应与辖区、农村(包括农业)统筹考虑,并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城乡互动、村镇互动、工业、农业互动、带动小城镇的健康、稳定发展。
1、城乡(村镇)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1.1城乡统筹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收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五个统筹”是其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又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同时小城镇的统筹建设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只有在解决好小城镇的村镇统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使城乡接合、村镇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不断发展。
1.2 城乡统筹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
城镇化必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就业岗位增加为前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离不开农民进城。①在城市快速发展下,大量农民进城已成为必然趋势,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只能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闲置。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城市不仅仅是产业聚集中心、政治中心和地区发展引擎,而且是人才中心、教育中心、知识创新中心,以现代城市的丰富多彩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镇集聚产业和吸引人口的能力,更能够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1.3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原始的以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带动农村的单一模式,应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突破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1.4 城乡统筹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1954年,刘易斯创立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的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1]。就目前而言,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程有的历史现象。长期累积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促进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和城市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构成村镇体系的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乡村的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措施。规划好小城镇建设是这一战略措施的重要环节。
2.1 国外小城镇建设
国外的小城镇建设多注重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下面以几个在小城镇规划会中比较成功的国家为例,分析这些国家在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2.1.1 美国小城镇追求个性
美国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非常注重环境建设,为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发的社会经济环境,在美国,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没有的,这也正是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中所应借鉴学习的
2.1.2 英国小城镇更多的考虑小城镇的发展扩张
相对于周围的农田而言,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例如伦敦以北的一个小城镇,由于是农业区,所以在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时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并且经过深思熟虑,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同时,特别注意小城镇或村庄的发展潜力,当地的居民也积极参与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由于人们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因而也更加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等,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与实际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规划的实施、运作。
2.1.3 日本发展小城镇缩小城乡差别
日本国土厅要求在制定村镇综合建设规划时,最初应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规划的主题, 以后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地调整主题, 这种作法不但明确了不同时期的规划方向和实现目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规划水平。
日本中心城镇人口密集而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人口过疏,这是日本建筑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相对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日本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大城市,这时日本的城乡差别加大,城乡二元化趋势明显,小城镇没有发展反而萎缩。7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小城镇具体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的收益,对农产品实行限产,对价格实行保护,逐步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2.2 我国小城镇建设
2.2.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一直把发展重心放在城市的自身建设上,而忽略了小城镇以及乡村的发展,因此造成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局面,城镇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量的不断增加创造了条件,但是小城镇建设力度不够,持续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2]。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乡差距却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就应将“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完善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着眼点。
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2.2 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办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③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和它相互关联的县域、村庄的规划,也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城乡统筹、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小城镇建设应该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落实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3、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的融合
小城镇由镇区及其行政管辖的村庄组成,小城镇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各中心村、基层村的协调有序发展,统筹小城镇的村镇发展,首先应该在村镇体系的规划上做足文章,谋求村镇建设的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村镇的互补性、协同性、融合性在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村镇发展中的不合理关系,重视调控村镇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村镇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3]。
小城镇建设的统筹发展应遵循以下几点:
3.1 地域空间的统筹管制
为协调村镇建设与村镇用地的关系,引导城镇各项用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小城镇进行空间管制区划,将辖区范围内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空间管制分区。各类管制分区应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严格界定,对位于城市与村镇边缘地带的用地,则在进行空间管制时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和基本农田的相互关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总体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用地的严格管制与分区。
3.2 基础设施的统筹完善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瓶颈”。村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利手段。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具体应做到:
3.2.1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扶植力度,指导统筹镇域村镇体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2.2 村镇之间基础设施要合理化,小城镇在供水、燃气和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由城镇联网辐射提供服务,实施城镇支持农村,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组织中,自组织自平衡为前提下,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在城乡一体化系统中统筹解决。农村的燃气要充分考虑发展利用沼气的可能。
3.2.3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规划合理、配置适度超前,并通过规划引导适当超前进行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带动开发建设的原则以吸引外部投资进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3.2.4 按上述原则争取周边互动区域的资金,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上一级和更上一级规划组织结构中的城镇统筹项目。
3.3 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罗杰・特兰西克在图底关系理论及联系理论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图”,乡村及生态空间是“底”,认为“图”与“底”通过一些“联系线”可组织成一种关联系统和一种网络,这些“线”可以是交通线等实体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技术、资金等虚体要素。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4]
我国小城镇交通发展的技术标准、发展规划、投融资政策、补偿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宜的地方,现有道路网络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原有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交通统筹协调方面应重新做全面的规划和建设。
交通统筹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做好交通统筹协调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国家对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使小城镇的交通能真正与城市交通接轨,实现交通统筹。
其次,为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先行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只有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先行区的建设步伐,才能为全国的小城镇树立榜样,进而带动所有小城镇交通的统筹发展。
最后,将城市与城镇的交通规划做统一部署,规划之间不再脱节,不再不相关联,成为有机整体。
3.4 生态环境统筹建设
在生态环境的统筹建设上,遵循生态化原则,按“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方式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做保障,以组织产业链为手段,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按节能、降耗、减排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自组织、自调节、自平衡。
同时既要搞好规划,又要搞好建设,既要治理,又要提高城镇居民保护环境意识,将城市与城镇生态规划紧密结合,使生态环境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5 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统筹安排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综合防灾、抗灾、减灾、救灾预警机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尤其是城镇、乡村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以现代化的手段向小城镇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方法,依靠科技之力进行科学防灾,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救灾事业,对城市与村镇的防灾减灾设施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城镇防灾体系一体化、网络化。
3.6 公共卫生体制的统筹协调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尴尬局面,逐步缩小城镇公共卫生体制的差距。
3.7 社会教育的统筹部署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5
关键词:山区农村;新村点;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2129文献标识码:A
1观音庵村地理区位及新村点用地现状
观音庵村位于巴中市巴州区观音井镇西部,距离镇政府驻地约12km。巴南高速自村域中部南北穿越。在村域中部设有下巴庙高速出入口,高速路连接线自村域中部向东连接唐巴公路(省道101线)至下八庙镇。
本次规划的1号新村点位于观音庵村北部,巴南高速下巴庙连接线以北,龙坝河自南向北自该新村点西侧流经,北侧和东侧紧靠大山,南面河谷冲积坝区中部有一小丘,依山傍水,具有非常优美的自然生态本底。用地范围5.44公顷,规划区内现状建筑均为居住功能,无公建服务设施。道路现状基本为机耕道路,路面等级差。
2规划方案说明
充分利用顺应地形及用地条件布置,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不挖山,不填沟,保持基地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突出以山、水、田、路为特征的田园院落式布局,使得建筑充分融入周边环境。
该新村交通区位良好,西侧紧邻规划观音庵村主要村道,规划利用现有紧邻基地西侧流经的自然水系,通过整治河道两侧滨水环境设置亲水平台和游憩设施形成一条滨水休闲景观廊,新村内部通过顺应地形自由布局的主要车行道路,形成多个组团院落,组团院落之间充分利用周边田园、山体景观楔入,展示出富有本村特色的农家生活情调。
平面布局采用院落组团布局方式,结合观音庵村紧邻高速路出入口的交通区位优势,在龙坝河西侧以及新村东侧山体平地分别规划一处产业用地用于发展农业观光体验、特色餐饮娱乐、山野生态旅游,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展示出农村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3功能结构
整个新村呈现“一心、一带、多组团”的功能结构特征:
3.1一心
公共管理配套服务中心。
3.2一带
通过打造基地西侧蜿蜒流经的龙坝河作为新村的滨水休闲景观带。3.3多组团
结合优美的龙坝河亲水环境布置的一个滨水旅游服务组团和新村东侧依托山野生态环境布置的一个山地旅游服务组团以及新村内部多个居住小组团,每个小组团形成一个院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邻里氛围。
4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上结合地形顺势布局,同时采用不同层高的建筑户型进行组合,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整体空间视觉形态,避免出现“一般高、一样齐”的兵营式生硬布局,同时每个院落组团之间采取种植本土植被,或乔灌木或经济果林或蔬菜稻谷的方式将田园景观引入,使得建筑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统一。
4.1际轮廓线
居住建筑结合地形顺势布置,形成有变换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序列。主要聚居建筑均采用2~3层建筑交叉组织的方式,形成多样的立面透视效果,增加空间可识别性的同时也利于采光和通风。
4.2院落空间
通过围合、半围合、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相对独立的多个组团院落,每个组团均有一处公共绿地,尽量用田园景观进行塑造,可采取种植经济果林或蔬菜地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周边田园景观的楔入形成每个组团外动内静的空间体系。
4.3筑尺度与体量
整体尺度应按照有关控制要求执行,满足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和通风要求。建筑体量和高度应注重与人的尺度关系,建筑主要以2~3层为主,采用高低错落的自由式布置,形成自然和谐的开敞空间。
4.4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在满足户型平面优化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布置及安装设备布置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进行了统筹考虑。在外观和立面上也充分体现现代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采用围合式布局,中间以中庭田园绿化来营造组团环境景观。
5景观系统规划
新村内部以利用周边沟渠引入水系为主要景观,在新村中部形成一处荷塘,主要景观节点分别沿着荷塘周边布置,并延伸至各组团内部景观节点,形成多个景观视线走廊,结合荷塘周边布置的公共绿地形成一处居民亲水休闲的主要场所。
6总结
观音庵村紧紧抓住巴中市新一轮村庄规划的契机,依据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自身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定位,借鉴成都成熟的城乡统筹规划方法,对新村点的功能结构、建筑布局等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划,为观音庵村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面。巴中市可借助此次新农村规划浪潮,逐步有序的对其他尚未走上城乡统筹之路的村庄进行科学的规划。把过去贫困落后的山区农村打造成交通方便、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安居乐业的新型绿色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白选杰.新农村 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黄静,冯兵.新农村建设规划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0(05).
城乡统筹规划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规划, 问题, 探索
【 abstract 】 : th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rapid urbaniz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mutu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realize the strategic, on the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planning obviously can't adapt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ural new deman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illages plan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villages planning method of a positive exploration. From advoc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shape characteristic, plan as a whole village use the village space and land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llocation are discussed.
【 key words 】 :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village planning, and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村庄规划的编制,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其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法定依据,对成果编制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展开的。
一、目前村庄规划在编制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从实地的调查和走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划编制基础薄弱
虽然农村的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但各项规划工作仍须建立在现状资料搜集与调查的基础上,如规划要对现状村民的户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统计,为规划编制提供支撑。但由于体制上的众多原因,关于农村社会的相关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地流于形式,并未形成适时跟踪、更新的系统机制。因此,在新农村规划急需资料时,基层的建设部门往往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数据。(二)村庄空间利用分散 中国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着较强的地域特征,有的为了适应气候需要,有的为了适应地形地貌需求,也有的与自然山水结合分布,但它们都具有“空间利用分散”的共同特征。这是由于为了便于农业耕作,农民宅基地基本选择与各自农地相邻。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集体所有的大量“公共建筑”的职能逐步丧失,用地却未能得到及时置换,造成农村地区空间利用过度分散。这种分散的布局虽为统筹城乡建设空间利用提供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但却存在由于大规模的集中建设造成资金不足等难题。(三)公共设施配套不全 传统的乡村公共设施配套是以行政村为基础,建设商店、卫生所和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四)编制内容缺乏特色
近年来,部分新农村规划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手法,在规划过程中,对村庄原有的地形地貌、人文风俗等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是一些古村落,村庄的形成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其空间布局也具有其特色。目前的村庄规划不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不注重对传统文脉的继承,不能引起村委及村民的认同感,不能激发起改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的村庄规划的实施。
(五)编制过程缺乏公众参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编制主体与实施主体脱节较为严重。即乡镇政府在编制中,很少顾及村庄规划真正的实施主体――村委和村民的想法,使得村委和村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公众参与严重不足。而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对村庄的社会、经济、人文等调查不够重视,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和群众沟通,规划成果与村民意愿相差甚远,降低了村庄规划的可实施性。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针对目前村庄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基础资料库的建设
掌握翔实的基础资料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的基础,尽管现在有些地区因经济条件、人员力量等原因无法做到专业的资料收集、存档,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口、经济、产业、地形资料等应做好收集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适时跟踪、更新的系统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加大对基础资料库建设的投入,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认真做好村庄布点规划
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人口的流动性也逐步加大,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减少,原有的村庄职能已经逐步退化,急需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可以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居住。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减少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费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向广大农村延伸,繁荣农村经济。
加大公共设施配置力度
在完成村庄好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引入新农村社区概念,重点研究新形势下村民对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并在村庄规划中进行布点,确保能落地。此外,各级政府要在财政上进行通盘考虑,加大农村公共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使村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地制宜强化村庄特色
在新形势下,“村庄特色就是村庄发展的生命力”,村庄规划必须通过对村庄自然、人文条件的解读,把握村庄特色,不断强化村庄的可识别性,增加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1、尊重并延续原有村庄布局形式。村庄的整体布局不宜全盘否定,特别是原有的具有村庄代表性的核心公共建筑,比如祠堂、大会堂、中心活动广场等。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建筑风格、色彩的选择必须于核心建筑相协调。
2、公共配套设施应尽量尊重原来的格局,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聚会等基本需求为规划依据。特别是道路,应尊重原有路网和空间尺度,突出人行交通,并结合当地特色,切勿盲目拓宽改直。
建立村庄规划互动机制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与村民的沟通交流,让村民参与规划全过程,并与规划设计人员互动,使规划能真正反映村民的意愿,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实施村庄规划的积极性。
1、开展问卷调查。
在进行实地调研前,先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作调查问卷。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村民的意愿,并对问卷进行细致的分析。问卷要尽量全面,并且通俗易懂,便于村民理解,确保问卷反映出真实有效的信息。
2、积极入村走访。
作为规划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复进行现状调研。应逐门逐户了解每户的人口、家庭构成、建筑用途、建筑质量、建筑层数等。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地的一些政策要求,既要遵守相关规章又要兼顾村民的实际需要。
3、召开不定期座谈会。
为了使村民的意愿得到充分落实,应在不同阶段召开不同内容不同侧重点的座谈会。在交流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村民介绍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思路和涉及的主要内容,实现与村民的互动。
此外,为了确保村庄规划的有效实施,还应注重与相关规划的无缝衔接,特别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三、结束语
村庄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逐渐显现,这也对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城乡统筹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然而如何因地制宜地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将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及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