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1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锅炉领域;风机监控;燃烧控制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是改善我国锅炉应用中,能源过度浪费、资源量减少的重要举措。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支撑,近些年环保意识提升,对于能源应用方面更注重利用率的提高。作为能源转换的关键媒介,锅炉的应用领域扩大,逐渐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关注的焦点。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若一度过度浪费或者无节制消耗,能源会不断减少,甚至限制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及时将锅炉领域发展以及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力度加大,推进锅炉建设步伐的同时,不能忽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升级,植入更多学科知识,并激发热能与动力工程作用,扎实锅炉发展基础,提高运行效率,有效节约能源消耗。
1锅炉应用研究
锅炉在很多工业生产中都是必备组成。通过化学能转换的方式,将能源以热能或者其他能的方式为人们提供,除了化学能与热能转换之外,还能够将蒸汽转换为机械能,其具体结构详见图1。锅炉实际应用中,与发电机相互配合,将普通能源转换为电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方便产业发展。锅炉的应用种类受到燃料差别影响存在一些不同,如热水锅炉或者蒸汽锅炉等,天然气、煤等都是锅炉运行的关键燃料。应用最普遍的为热水锅炉,是正常生活的必备器械,满足民用热水需求。工业、传播或者机车等行业则应用的锅炉类型为蒸汽锅炉。锅炉应用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也为工业发展等创造更多发展与创新的契机。锅炉应用价值巨大,但是能源消耗也比较大,这方面是锅炉长久发展与创新必须关注的内容。如何提高锅炉应用作用,减少锅炉运行能耗,是当前锅炉应用研究的重点内容。
2热能与动力工程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中,必须掌握其中的组成内容,这样才能在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转化效率方向引导下,取得更理想的创新效果。流体机械、热力发动机、热能动力、火力火电、水利水电、制冷低温工程、能源环境、新能源开发等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重点,寻找更科学的方式,有效转化热能与动力,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综合性较强的体现。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中,加大深入研究力度,从系统化角度出发,融入更多自动化元素,简化能量转化过程的同时,真正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并且为锅炉的应用与升级提供更多帮助。
3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问题剖析
针对当前的锅炉应用来讲,其生产运行期间,风机非常关键,是帮助其实现能源转换的基础,及时为锅炉运行输送所需要的有效气体。在这种情况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将其有效渗透到风机运行中,经过行之有效的优化与调整,对锅炉风机结构加以升级,并且提高锅炉运行效能。当然整个过程中必须认识到,锅炉内部结构尤其复杂,特别是叶轮方面,外界因素极易对温度变化值造成影响,造成锅炉测量的结果准确性下降,系统安全可靠性降低,这方面必须提高重视。面对这方面的问题,热能与动力工程植入研究中,虽然不断寻找更合理的创新方式,但是所提出的处理办法缺乏确切性。两者的融入并非一无所获,热能与动力工程帮助锅炉及时对风机叶片燃烧环节进行检测,不仅能够精准掌握其速度,同时还能够根据数据统计对燃烧速度进行模拟,对风机叶片的使用寿命进行高精度模拟与评估,严格控制锅炉运行与燃烧速度,将锅炉运行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排除。
4锅炉领域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必要性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的应用中,根据锅炉运行依靠的机械工程学原理,及时在其中注入跨热能动力学内容,从而对转化规律进行掌握,梳理与总结将能量进行最大化转化的方法。从整体上来讲,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应用,工程专业性特点非常突出。实际应用中,研究的主体为热能与动力转化,根据锅炉应用特点,注重转化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要综合机械、工程热物理以及其他领域工程变化规律,以达到锅炉运行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目的。作为锅炉运行中的重要组成,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际应用中,必须尊重其中的系统性变化,并且总结锅炉运行规律。加大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的应用,明确锅炉发展的方向,核心在于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有效将其融合到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将锅炉运行效率提高,保证锅炉运行安全的同时,激发锅炉运行的经济价值。
5锅炉中热能与动力工程运用创新举措总结
5.1风机监控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的运用中,针对锅炉中的风机进行了优化与创新。对风机的应用进行了客观分析,认识到风机作为锅炉结构的重要组成,及时为锅炉提供运行所需要的气体,以保证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背景下,锅炉能源消耗率增加,及时将风机运行时间延长,才能真正将锅炉运行效率以及能源供应率等提高。部分锅炉系统运行中,过度追求效率提升,以不科学的手段将风机运行时间延长,如此会增加风机运行负荷,热量迅速增加,风机结构位置特殊,若热量增加却得不到及时措施予以降温,必然会出现问题,不仅无法将锅炉运行效率提高,甚至还会对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威胁锅炉运行安全。面对这种情况,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时明确风机运行期间所承受的负荷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散热方案,保证风机恒温运行,延长风机使用寿命,提高风机运行效率。热能与动力工程与风机运行的结合,必须对其内部结构全面了解,认识到风机运行期间温度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常规测量手段并不能满足其要求,尤其是技术方面存在明显的限制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从电气技术方面着手,利用软件的方式,对风机叶片燃烧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统计监测数据并迅速创建二维模型,在网格划分基础上,得到风机叶片燃烧的准确速度。求解器的协助下完成计算与结构分析,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风机运行期间温度控制、燃烧速度等监测短板,当然实际应用中比较容易受到温度影响而出现一些温差,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5.2锅炉燃烧控制方面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燃烧控制方面。锅炉整体运行中,燃烧控制是重要组成,不仅对能量转换幅度进行有效调整,同时也是自动化控制升级的关键环节。现代化技术与自动化模式的融入,帮助锅炉实现了人力填充燃料的转变,升级为步进式自动控制填料,当前部分锅炉已经实现了全自动燃烧控制,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结合当前锅炉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情况,其与自动控制技术的融合等,科学控制锅炉的燃烧速度。具体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1)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组成部件包括烧嘴、热电偶、流量计、PLC、燃烧控制器以及气体分析装置、电动蝶阀等。从热点偶检测的方式,对燃烧控制数据及时掌握,随后是数据传输,对比锅炉运行规定数值,通过比例积分以及锅炉输出电信号等对存在的偏差值进行调节,还要控制电动蝶阀以及比例阀等开合的具体程度,由此帮助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实现空气、燃料比例的严格控制,从而达到对锅炉内温度有效调节的目的(图2)。当然这种温度控制方式在实施中受影响因素较多,所以精确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其中的额定数值,必须提前仔细确认。(2)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同样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燃烧控制中的应用体现。此系统的运行,涉及到烧嘴、流量计,还应用到燃烧控制器、热电偶以及流量阀等。温度传感器积极配合热电偶,将测量温度的相关信息及时转换成电信号是基本工作原理。测量点实际温度便是电信号,结合工艺曲线测定的方式,对电信号进行数值对比,随后在PLC的帮助下,对空气流量阀开合程度适当调整,并调整燃料,严格按照规定比例对空气、燃料等加以控制。空气流量需要孔板与差压变送器的支持完成测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安装质量控制装置,及时对锅炉燃料量进行控制,保证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锅炉中热能与动力工程运用发展方向研究
锅炉中科学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不仅帮助锅炉实现了各方面数值的严格控制与实时监督,同时也完善了锅炉内部结构,升级了锅炉运行性能。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其中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帮助锅炉对热能有效控制,节约锅炉运行能耗,降低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协助锅炉实现热工自动控制。除此之外,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在汽车工程或者制冷低温工程等方面也有明显应用。及时对内燃机进行优化,科学控制热力发动机的运行排放等,协调其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低温技术学以及制冷原理等研究,完善了制冷低温系统,提高制冷低温系统运行效率。
7结束语
对于锅炉来讲,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其中的运用,不仅从多方面对锅炉自动化运行水平加以提高,同时也优化了锅炉运行结构,提高了燃烧效率,协助锅炉真正实现精细化能耗控制。尤其是风机监控以及燃烧控制等方面,经过有效磨合与优化,锅炉以及热能与动力工程都取得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孟建(1979-),男,山东滕州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刘永启(1965-),男,山东枣庄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 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4003-11118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55-02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1]根据这一目标,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内燃机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点,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生产实习环节、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参与科研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研究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方法,探索构建了面向21世纪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需要。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过去,中国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国外大学相比,都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缺乏综合性、多元化。而欧美大学机械动力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重视对学生跨学科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报告和实践成果的考核。[1]
相比较而言,山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被动接受多,自主学习和动手环节少;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环节。
2.实验教学模式陈旧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开始前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使用及测试方法全部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按指定的过程一步步去操作,不用思考和创新。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实验指导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性差。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很难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很难适应新世纪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3.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枯燥乏味、应用价值不高且许多内容已经过时,导致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4.校外实习形式单一
大多数的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基本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践内容空泛,学生在实习中很难有机会深入细致地学习,更谈不上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实习结束后对技术问题还是感到茫然,实习效果不好。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要求,在长期的实验实践教学建设的基础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建立了逐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原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燃机电控系统设计、内燃机零部件制造工艺设计、内燃机企业生产流程及管理实习、内燃机工作过程模拟训练、内燃机性能测试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从原来的17%提高到25%。
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实验课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课内容的设置只体现在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3]因此,有必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注重纵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的渗透性,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从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影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部分课程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并对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增加了部分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数。新的实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基础内容与学科前沿的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科研、工程实践和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由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结合车辆工程实验室和热工基础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增加了部分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的比例。如:“汽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实验学时由原来的4学时增加到20学时,实验项目由4个增加到9个,增加了5个设计性实验项目;“工程热力学”的实验学时由4学时增加到6学时,实验项目数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8个,其中4个为必做实验,4个为选作实验(选作其中的两个),验证性实验项目数由原来的2个减少到1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验学时数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12学时,增加了两个设计性实验项目;“内燃机构造”的实验学时数由原来的6学时增加到10学时,增加了3个综合性实验项目;“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实验学时由8学时增加到16学时。
3.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被动式”、“抱着走”的实验教学模式,克服了过去教师讲实验,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最后学生交实验报告的做法。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教师根据实验设备的台套数,确定学生每组实验人数,一般为2~3人,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实验预习,写出实验预习报告,达到要求后,网上预约实验时间。实验开始前,教师进行提问,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贯彻“少讲多练,引导为主”的原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巡视中,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首先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处理,而不是学生一提出问题就立即回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4.重视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4]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实际,增强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建立更加清晰的专业意识。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来认识、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重视生产实习,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特点,指导教师制订出较为周密的生产实习计划及完善的实习指导说明书。合理安排实习内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以内燃机关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内燃机的装配工艺为主。生产实习方式采用车间实习、参观实习、专题报告、共同讨论等多种形式。实习期间要加强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每天实习前布置实习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做笔记、带着问题去实习,多看、多问、多记。改革实习成绩的评定方式,实习成绩从传统的单纯依据实习报告内容评定,扩展到依据实习纪律、实习报告内容、实习记录内容、分组讨论情况和实习答辩情况综合评定。
5.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20多位同学参与到教师、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中,承担改造、搭建试验平台和做实验等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设计大赛、“潍柴动力杯”山东省大学生汽车技术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结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保障了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建龙.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9):111-113.
[2]刘咏梅,祝钧,戴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12-14.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3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锅炉;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 TK223 文献标识码: A
锅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元素,严重影响着空气环境质量,长久以往还将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此,要加强其重视,不断引进外国的先进除尘技术以及各种施工工艺,在进行机械设备购置的同时,要以最优的价格进行产品质量性能对比,选择适合本工厂的锅炉燃烧设备,真正做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一、热能动力工程和锅炉构成的概述
1、热能动力工程概述
从字面上看热能动力工程就是研究热能和动力间的相互转化,其中包括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九个方面,其中锅炉的运行方面主要运用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动力机械、能源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部分专业技术。热能动力工程主要研究方面为热能与动力之间的转换问题,其研究方面横跨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等多种科学领域。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用于电厂的热能工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热能动力工程的自动化方向的研究,尤其是工程物理方面,由于我国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国家应该加强对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空调制冷方向、锅炉热能转换方向等的专业人才培养,事实上,热能动力工程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源方面的问题,其作为热能源的主要利用工程,应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热能动力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2、锅炉的构成概述
锅炉的组成由外壳部分以及燃气锅炉电器控制部分组成,其外壳部分主要分为底壳以及面壳两个部分,锅炉的底壳用于固定锅炉的燃烧部分,也就是燃烧器,同时底壳上也安装膨胀水箱、轮回水泵、燃气阀、三通阀、主热交换器以及办事热交换器、电控盒等部件,通过底壳的连接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并且底壳可以做到与固定墙体连接,二锅炉的面壳则是起到防风防灰尘等各种保护作用。燃气锅炉电器控制部分对于锅炉来说是最主要的硬件部分,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控制燃料的燃烧、轮回水泵、风机、风雅开关、燃气阀以及轮回水流、地暖温度探测器等装置的运行,当今社会逐渐流行于是用电脑自动控制的方式来运行,有利于精确的操控温度,保持燃烧温度的均衡。锅炉的构造应该满足热能动力工程中的理论,这样才能够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和温度的控制。
二、热能动力工程中锅炉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应用
1、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风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锅炉的风机用于气体的输送和压缩,也就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动能,在锅炉工作的过程中,风机能够把气体运送到指定的机械内,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不断地增大锅炉的工作量,这就容易导致锅炉内的风机由于长时间运转而烧坏,从而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改进风机的工作状态,正确的将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应用到锅炉的改进中,然而,锅炉内部叶轮机械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还没有研究出理想的解决办法,但是,应用热能动力工程所研发的软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测定流入风机叶片的燃料速度,并通过创建数值模拟的二维模型来进行网格的划分,最后利用求解器求出所需结果和网格的输出,从而得到模拟的结果,也就是锅炉风机的翼型边界层分离和攻角的关系。
2、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运用
以前,炉内燃烧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手动完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手动过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逐渐被自动控制所取代。就目前状况而言,大规格钢锭推钢式加热炉可选用的燃烧自控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控制以及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控制。
2.1、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
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存在相似之处,其组成部件主要有烧嘴、燃烧控制器、空气/燃气流量阀、空气/燃气流量计、热电偶等。其操作原理主要如下:首先,检测出相关的温度,然后对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使用,以此来对温度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一个电信号,那么这一信号就表示了测量点的实际温度,该测量点的温度期望给定值是由预存贮在上位机中的工艺曲线自动给定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两个温度值的偏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PLC对燃气/空气流量阀的开度进行自动校准,这一流量阀的定位主要是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来完成的。通过对孔板和差压变送器进行一定程度的使用,以此来对空气流量进行有效的测量,而燃气的流量是借助于一台安装在燃气支管上的质量流量计来测量,这样一来,就能够对温度进行精确而有效的控制。
2.2、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
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是由多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其部件主要有烧嘴、燃烧控制器、空气/燃气比例阀、空气/燃气电动蝶阀、空气燃气流量计、热电偶、气体分析装置、PLC等。这一控制系统的操作原理如下:首先由热电偶或气体分析装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测,然后再将检测到的数据向PLC进行有效的传送,在这一操作完成之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与设定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分析,然后再将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以及微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运算,并在此基础之上输出4-20mA的电信号分别对空气/燃气比例阀和空气/燃气电动蝶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空气/燃气比例以及炉内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3、流化床锅炉的应用和脱硫技术的改进
我国流化床锅炉的应用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完善化的75t/h示范工程,此后相继成功开发了130t/h、220t/h、410t/h、440t/h、480t/h、670t/h、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内技术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可用率、可靠性、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普遍优于引进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多、技术示范最多的国家。
要想改进脱硫技术,首先要改变石灰石输入方式及输入部位。将石粉通过气力输送方式加入炉膛密相区上部烟气侧。此输入方式不仅可以保证了石粉的均匀输入,便于脱硫系统的调节控制,还可以保证石粉与烟气充分混合以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根据炉膛内温度场的分布,石粉输入点设在锅炉前后墙二次风支管部位最为合适,此点温度一般在900 ℃左右, 处于石灰石与SO2 最佳反应温度区域,且从二次风口气力输入的石粉,进入炉膛后能与烟气充分混合, 并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此外,还可以减小脱硫剂粒径,有效增大脱硫气固反应的表面积,提高脱硫效率。
三、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在工业生产之中,工业炉是十分重要的设备,它主要是通过对燃料燃烧以及电能转化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并以此来对物料以及工件进行有效的加热。中国的炉炼技术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商代,当时的炼铜炉较为完善。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又在原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的炉温提高的技术。到了近现代,法国人马丁运用英国人西门子的蓄热式炉原理,建造了用气体燃料加热的第一台炼钢平炉。而在目前状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之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了连续加热炉。就连续加热炉而言,目前状况下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推钢式炉以及步进式炉。推钢式炉以及步进式炉最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炉内的输料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做出了研究和阐述,还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实验更加深入的研究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尤其是在锅炉燃烧的控制方面,不管是锅炉的燃烧方式,还是风机的旋转问题都涉及到燃烧系统的控制,应该合理的应用热能动力技术来促进锅炉的运转和燃料的利用率。总而言之,热能动力工程无论在锅炉的发展方面还是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希望可以继续挖掘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运作和能源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我国能源的利用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连锁.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袁春杭.锅炉引风机事故的预防[J].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5,14(6):38-39.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4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锅炉应用、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种对热能源以及动力工程进行研究的有关学科,在其专业领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都和能源资源方面的利用有关,凭借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有关技术来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其在诸多工程领域当中也合理发挥了很大的功能作用。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以及锅炉构成方面的概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有关研究领域方面包括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工程、流体机械、制冷技术、能源工程、冷藏冷冻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方面,总体上来说就是对热能和动力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行研究。在锅炉方面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就是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以及能源工程等有关技术。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来说,其作为一种有效利用能源的工程,首要一点就是必须要科学的处理能源以及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应用问题。
我国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该锅炉是一种高压、单汽包、自然循环的水管锅炉。采用由膜式壁、高温旋风分离器、返料器、流化床组成的循环燃烧系统,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器分Ⅲ级布置,中间设Ⅱ级喷水减温器,尾部设三级省煤器和一、二次风预热器。
锅炉为室外露天布置,炉顶布置遮雨棚。运转层标高为8米,锅炉标高从零米层算起,锅炉的构架全部为金属结构,当使用于地震烈度≥7度的地区,应对锅炉钢结构进行加固。
二、在锅炉领域当中有关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应用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有关锅炉风机监控方面的应用
锅炉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性能优越的风机,风机的运行能够把外界夹杂大量氧气的气体送入锅炉之中,从而确保锅炉实际的燃烧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人们在能源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想合理的提高锅炉的使用效率,进而缓解能源危机,就需要应用高效的手段与措施延长风机运行的具体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相关的方式和方法,由于风机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能够产生大量的热,如不能及时利用有效的措施使其降温,很可能导致风机的某些部件被烧毁,严重影响到整个风机的工作质量以及水平。而将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有关理论合理的应用在风机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风机内部结构非常的复杂,运用一些常规的相关测量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温度数据。由于受到技术发展方面的限制,如今还没有妥善可行的相关电气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的对风机具体的运行温度进行监控。目前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凭借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研发软件,通过不同的方向对流入风机叶片实际的燃烧速度进行测定,并且利用创建数值模拟出来的二维模型,对网格进行划分,最后凭借求解器得出需要的结果,即锅炉风机有关翼型边界层分离以及攻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方式尽管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依然会出现一定温度误差,这需要相关的工作者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努力对其逐渐进行完善。
(二) 热能与动力工程有关锅炉燃烧控制方面的应用
锅炉燃烧相关控制技术是对实际的能量转换幅度做出合理调整的非常关键的技术。如今对于锅炉燃烧方面来说,已经由传统上的人工填料方式逐渐转变成了相关的自动填料方式,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全自动锅炉相关控制系统,根据其实际应用有关自控技术我们能够把锅炉燃烧控制合理的分成两种类型。
1、利用热电偶、流量计、比例阀、电动蝶阀、烧嘴、气体分析装置、燃烧控制器以及PLC等有关部件组成的一种空燃比例进行连续控制的有关系统。这种燃烧控制相关系统是利用热电偶检测出有关数据,之后再传送到PLC,和气本身所设定的具体数值做出比较,将偏差值利用比例积分以及微分运算进行电信号输出,与此同时还要对比例阀以及电动蝶阀具体的开合程度做出调节,进而实现控制空气以及燃料比例,并对锅炉内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而这种方式实际的温度控制并不是非常的准确,还需要对额定数值进行仔细确认。
2、利用热电偶、流量计、流量阀、烧嘴以及燃烧控制器等构成的一种双叉限幅相关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凭借温度传感器以及热电偶将需要实施精确测量的相关温度转变成电信号,而测量点具体的温度就是这个电信号。测量点相关的温度期望值是利用预先存贮到上位机当中的有关工艺曲线自动机进行给定的,依照这两个数据间存在的偏差值具体大小,凭借PLC自动调整燃料以及空气流量阀门实际的开合程度。运用电动运行机构方面的定位,还有空气与燃料之间的比例控制,并利用孔板以及差压变送器对于空气具体的流量进行测量,使用一个专用的相关质量控制装置对燃料量进行控制,进而将温度准确的控制到要求的数值上。
三、锅炉在安全运行、节能减排以及环保方面的措施
(一)强化锅炉在安全运行方面的管理
首先,依照锅炉的设计以及安全运行方面的规范制定出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妥善做好锅炉有关安全运行管理具体体系方面的落实,利用对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活动方面的强化,完成在锅炉安全运行方面的有效维护。其次,严格执行有关锅炉安全运行方面的管理制度,锅炉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运行人员依照管理方面的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在制度层面上使锅炉完成安全运行。最后,应该认真做好锅炉有关日常运行以及维护工作方面的记录,并且形成一定的规范,从而方便锅炉技术人员可以快速的、准确的找到锅炉运行当中的问题以及隐患,进而将安全事故有效的扼杀在萌芽阶段。
(二) 锅炉的节能减排以及环保
我国公司制造的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该炉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其煤种的适应性好,可以燃用烟煤、无烟煤、贫煤,也可以褐煤、煤泥、煤矸石等较低热值燃料,燃烧效率达95-99%,由于采用分段燃烧方式、可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尤其可燃用含硫较高的燃料,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SO2的排放,可降低硫对设备的腐蚀和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灰渣活性好可以做水泥等材料的掺合料。
除此之外,该锅炉采用平衡通风的形式,其用风主要由一台一次风机,一台二次风机供给,一、二次风经送风机升压后进入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上面一级为二次风预热器,下面一级为一次风预热器,烟气在管内自上而下流动,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二次风经过两个行程进入二次风管,通过布置在燃烧室四周分层布置的二次风喷嘴进入炉膛,为分段燃烧提供空气。一次风经过三个行程预热后进入炉膛底部水冷风室,一部分通过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另一部分作为播煤风。一、二次风量比约为6:4(根据煤种稍有区别)。
烟气及携带的固体颗粒离开炉膛,从切向进入炉后两侧旋风分离器,粗颗粒由于离心力作用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物料回料装置,由返料风送入炉膛再燃烧,而烟气携带细颗粒则通过旋风筒从顶部引出,进入尾部竖井,从上至下流动,经过各级对流受热面,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去飞灰后,再由两台引风机,经过湿法脱硫系统,从而,实现烟气达标排放。
结束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于工业动力能源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现代工程学科,其可以极大地促进工业锅炉实际性能方面的提高,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技术在锅炉领域应用上的不足进行充分分析与认识,并勇于创新,对其进行妥善的解决,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实践以及学习,从而挖掘出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技术在相关领域当中更大的潜力,能够更加合理有序的确保锅炉的实际运转,提升燃料方面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杭.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106.
[2]孙长远.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J].科技传播,2014,(18);145.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5
关键词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46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the 2013 edi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is set up in the direction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hip equipment. Proposed series curriculum system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hip equipment direct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Key words ship power plant design; Marine Engineering and Ship Equipment; teaching reform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原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门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全国上百所大学均有设置,只是不同院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各有特色,表现在不同专业方向服务于不同的工程技术领域。①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和船舶及动力行业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积淀,特别是近些年的就业走向,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船舶和动力特色的、体现第一线工程师思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调整,我校制定了2013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造船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将本专业方向由2012版的“船舶动力装置”方向修订为“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方向。因此,有必要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及能力结构的要求,进行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1 构建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体系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方向课程包括:海洋工程原理(2.0学分)、船舶动力装置设计(2.0学分)、船舶辅机(3.0学分)、轮机建造工艺(2.0学分)和船舶管系(2.0学分)以及与这些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根据系列课程的内容差别,我们构建了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系统,该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将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分为:
设计类课程和工艺类课程。设计类课程包括海洋工程原理、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和船舶辅机。工艺类课程包括轮机建造工艺和船舶管系。本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适应船舶和动力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建立以船舶动力装置相关的理论及方法为基础,以设计和工艺为主线,侧重学生的工程素质、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课程新体系。
2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长期以来,各门课程始终“自成系统、自我完善与发展”,有些内容门门都讲,有些内容哪门课都不涉及。②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与先修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不必要的重复,课程之间的分工与接口不明确,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等。尤其,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大船厂,而由于造船工业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采用和新型船舶的出现,课程内容远远落后于船厂的实际,学生就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船厂的工作。因而,根据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体系,进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协调和优化,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既加强船舶和动力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方法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拓宽专业知识面,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是本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在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船舶设计规范”观念的培养和设计方法的掌握;船舶辅机以各种船舶辅助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主线,精选典型船用泵的原理、结构及维护,与船舶动力装置和船舶管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海洋工程原理则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目的,加强学生对海洋平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了解。轮机建造工艺是以机械制造工艺为基础,以船舶动力装置制造和安装工艺为主线,注重学生对“船舶建造规范”的熟悉和掌握;船舶管系则是以管系的加工制作和安装工艺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船厂工作环境的了解。
结合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成果,以及船厂的工程实际,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例如,在船舶管系介绍过程中引入“船舶压载水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问题”等等,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同时,迫切需要编写一套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方向系列课程新教材,目前已经出版了教材《船舶管系》。
3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和挂图,学生很难从静态的平面图上真正理解立体运动的主机、辅机、轴系和管系等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媒体有机结合,拟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但是,多媒体课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课件的容量多,播放速度快,导致学生思维跟不上;缺少师生间的教学互动,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③因此,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辅以黑板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为主,并辅以讨论式教学,条件与时间允许适当安排实验室现场教学。设计类课程,适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教学相结合;工艺类课程,则尽可能多安排实验师现场教学。
根据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专业方向课均为考试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比较死板,学生只需临近考试时突击复习应付,便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为了真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设计类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原理、设计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编写程序、撰写文献综述以及案例分析等等都是很好的考核方式;工艺类课程,重点是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而不是对书本上公式的记忆。
4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改革
通过对本学院的动力工程实验室和机械工程实验室以及十九个功能室进行重组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大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聘请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和教师能尽早地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在维护好现有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进一步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增设船舶动力装置拆装实验室。由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具有第一线工程师思想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船舶动力装置的拆装实验,学生才能够将教科书上零部件的原理剖面图与实物相对应起来,了解其内部构造,才能胜任未来的船舶动力装置制造、维修、装配调试及操作等工作岗位。
组建船舶动力装置仿真实验室。实践证明,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对船舶动力装置多种运行工况下的模拟仿真,使学生对主机、轴系和管系等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有更直观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兴趣和效果。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施,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开发模拟实验软件,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部分地取代实验教学,是目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5 总结
为了适应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方向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依托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船舶设计与建造、渔业机械和船舶辅机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本专业已经形成了具有船舶和动力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予以实施。
注释
① 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
能源与动力工程认识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103-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之一,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面向工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的产业领域十分广泛,能源动力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在各行各业中有特殊的应用,也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从事能源利用的教学、研究、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涉及的行业有能源、建筑、机械、电力、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环保等。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在能源与动力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急剧增加;目前国家对能源利用、环保等工作十分重视,能源方面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南昌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直坚持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在教学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改革尝试,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及针对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分层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与学生创新素质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在“江铃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及“吉利汽车卓越工程师实验班”试点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就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营销或其他工程实践环节,并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文化、法律、环境等诸多因素,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目的在于使用的系统、产品、工艺流程或技术服务或其他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
1.动手操作能力
所谓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指通过用手而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可分为三种:一是操纵使用工具的能力;二是加工制作产品的能力;三是科学实验研究能力。
2.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将四年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工程实践中,无论是设计水平的高低,还是施工质量的好坏,反映出来的都是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强弱。
3.工程设计能力
工程设计能力是指对工程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谋划的能力。任何工程实践活动都包括实践目的、实践条件和手段、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等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组织谋划好,才能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且有成效,这就需要工程设计能力。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工程实践活动中充满着许多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问题,要把工程实践活动做好,必须具备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际交往实践能力
现代工程就像一个大的舞台,需要许多人的参与才能完成一台大戏的演出。从一定程度上说反映的是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工程的相关利益者队伍将扩大到许多学科的团队、全球范围内的多样化成员、世界性顾客群等,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工程技术人员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人际交往中的实践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1]
为实现上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须在重视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面向社会,面向工程实际,实行开放式办学。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二、面向企业需求、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分层次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自南昌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试点以来,加强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和培养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实施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文化教育,营造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良好氛围;围绕卓越计划展开实践教学改革,使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力地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南昌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直是以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化培养学生为主,开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内燃机、制冷与空调、能源工程。根据三个方向的培养计划,面向企业构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深度融合”分层次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一个基本目标下,根据认知性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四个层面开展基础型、专业型、综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五个层次的实践内容。训练内容由浅入深,能力培养逐级提高,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渐进式、贯通式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专业认知实践层
在新生入学阶段或是即将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前期,利用校内外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可开展各类参观实习和体验实习。校内外实习基地能较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专业技术,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专业实践层
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可结合专业课的需要,开设校内外实践项目,如某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综合实践层
在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后期,可设计难度较大、过程较复杂的实践项目,综合多门专业课的知识,通过实践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另外,综合型实践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综合型实践的形式有综合性专业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等。
4.创新实践层
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可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和课外科研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5.应用实践层
学生在企业实习培养阶段,综合应用学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表现形式是做企业真题的毕业设计、定岗实习或参与产品开发研究。
这五个层次互为补充,实现学生在大学四年每一个阶段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
三、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运行的教学实践
“校企深度融合”分层次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成功实施必须依靠相应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条件的配套提升,其中实践基地建设是必要的硬件条件,是实践教学的保证。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点和资源配置条件,进一步加强了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开拓是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在已有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完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实验室基础教学实验训练平台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双管齐下共同确保五个实践层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
由于教育部2012年对本专业名称变更,由热能与动力工程变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为体现新专业学科特色,删减部分机械类课程,如“公差”“控制工程基础”等;增加能源类课程,如“能源工程概论”“节能原理与技术”“合同能源管理”等。融合专业方向课程,减少专业方向选修课数量,开设“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课程,该课程包括内燃机、压缩机、空调与制冷机、锅炉、汽轮机、热力发电厂、换热器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整合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的实验项目,组成综合性实验课程:“内燃机实验”“制冷空调实验”“热与流体综合实验”等。为了配合实验课程的整合,学校加大对实验设备购买经费的投入,完善综合性实验设备的建设,力争尽量多的实验项目对学生开出。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为了构建重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3+1”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加专业实训和实践课程,提高实践学分比例,授予学位要求总学分为164分,实践环节学分为50分,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1%。在实践教学内容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和目的,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内容进行改造和优化,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单一性的实践训练内容,创新实践项目;积极融入大热能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凸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用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取代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同时,不断将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工程项目的创新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每个专业方向都增加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型课程设计,使学生直接进行详细的实际操作训练,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力度,改革考核方式,从而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水平。
3.以学生科技竞赛为基础,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制定学生科技训练计划,组织学生组队参与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科技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主持各类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扶持学生创新团队,孵化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来,先后建立了校内学生开放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构筑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硬件平台;进行“开放式”实践创新改革,鼓励学生申请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和专业科技与设计大赛,由专业教师组成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小组,并且给予学生科技创新经费上的支持。低年级的学生以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大赛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科竞赛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参加省级及国家级的专业竞赛为主。对学生开放专业的实训技能操作实验室,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实验室完成各种实训训练及创新项目的模型制作,如学生可以在制冷空调实训实验室完成切割铜管、弯管、焊接、抽真空、充制冷剂等制冷空调专业的基本操作,也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各种参赛的实际模型制作。
有些全国性的专业科技比赛只允许每所学校派一个参赛队参加,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积极性,首先在学校本专业开展校级比赛,在初选赛的基础上选出几个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育,再进行学校的决赛,从而选出参加国家比赛的团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比赛。经过该过程,只要参加了比赛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正是基于这样的选拔和培育,南昌大学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派队参加了由国家制冷工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制冷空调科技大赛”,南昌大学代表队在华中赛区比赛中成绩突出:2012年获二等奖,2013年获一等奖。为了让学生参加全国性的设计大赛,在毕业设计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认真指导学生按照比赛要求完成设计,用毕业设计作品直接送去参赛。2012年,南昌大学有二位学生获中国制冷学会主办的“美的杯空调设计大赛”优秀设计奖;该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使学生努力了解企业的产品,把企业新型的节能产品应用到毕业设计实际项目中去。如“空调调节”课程就是在课程开始就把课程设计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历年都有大三学生参加各种空调设计大赛。
4.校企深度融合是推动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把教与学对象的知识与技能从工作现场中剥离,从实际运用的情景中抽象出来,以教材、教科书等形式独立存在,由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明显脱节。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3+1”培养模式中的“1”是要求在企业完成的,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南昌大学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南昌大学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相支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11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江铃实验班”,旨在培养适应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工程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人才。同时,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每年出资16万设立“南昌大学江铃汽车奖学奖教金”,用于奖励南昌大学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担负着至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并直接参与全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是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和实施,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南昌大学与江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江铃实验班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在委员会指导下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依据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及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制定出了南昌大学合作“3+1”培训方案,实验班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实习。
“江铃实验班”至今已经开办三期,正是基于校企良好的合作,南昌大学与江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于2012年共同申报成功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将为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的全面实施提供强有利的实践条件保障。另外,还积极开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南昌大学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有15名学生到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2014年已经是第二年进行“吉利卓越工程师”试点工作。学生在企业为期一年实习,分别进行了岗位知识培训、制图软件培训、下线实习、拆装实习、定岗实习等。下线实习让学生分别在公司的模具厂、合资总厂、全顺厂的生产线上跟随生产一线的工人师傅学习不同岗位的技能,从而达到能够顶岗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还在企业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如何与线上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如何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如何进行团队之间的配合,理解团队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加强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有利于学生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且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