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规划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厂规划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厂规划方法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1

关键词:电气器件;工业自动化;DIN导轨;改进方法

引言

当今,工业自动化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正在呈现飞速发展。而对于企业,工业自动化程度更是体现企业智能化制造高度的重要表现。工业自动化现场电气器件更是工业自动化生产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它的安装方式关系到日常对于它的维护、维修、保养速度、质量,从而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进行生产。所以工业现场电气器件的安装方式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1 相关定义介绍

1.1 工业自动化现场

工业自动化现场宏观上是指生产企业中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具体包括工控机、工控网络设施(交换机、路由器等)、控制柜及相应电气控制柜的安装运行环境。微观上指具体某一工业控制设备安装运行所处的工业环境,如PLC控制柜、低压电气控制柜等。工业自动化现场通常环境比较复杂、恶劣,具体指环境温度较高(如钢铁、化工等行业)、电磁环境复杂(如电力、通信行业)、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如矿产、石油及炼化行业)等。

1.2 电气器件

电气器件在工业自动化应用领域是指在工业自动化现场承担着为工业设备电源供应、现场各种信号采集、传输、控制等具有电气特性的器件。通常它承担着感应、数据转换、保护、控制等作用,对其稳定性、测量性、电磁兼容性(EMC)、快速反应性、准确性、抗电性(具体指高电压、大电流)等有足够的要求。具体器件种类繁多,如浪涌保护器、传感器、控制器、接线端子、保险等。

1.3 DIN导轨

DIN导轨是德国工业标准中用于现场电气元器件的现场安装方式,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力、工业自动化等现场安装环境中。DIN导轨的尺寸通常用“宽度×深度×厚度”来标注,目前最常用的宽度尺寸为35mm(毫米),厚度尺寸为1mm(毫米),深度则根据现场安装要求来制定。现在,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现场的安装设备采用DIN导轨普遍常见的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触器、接线端子、浪涌保护器、断路器等。

2 DIN导轨发展及现状

2.1 DIN导轨发展

DIN导轨是根据德国工业标准DIN EN 60715标准[1](对应GB/T 19334-2003 )要求规定,主要针对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元器件的安装而制定的,通过DIN导轨实现了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元器件安装的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元器件安装实现了统一。从1981年DIN EN 60715-1981到2001年DIN EN 60175-2001以来,甚至到今天,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DIN导轨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现场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元器件安装的最广发的标准,各种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厂商包括西门子、菲尼克斯、研华等纷纷也根据该标准生产了自己的导轨。

2.2 现状

DIN导轨在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从控制室的控制柜内的PLC安装(如西门子S7系列、罗克韦尔AB系列等)到各种控制电气器件如浪涌保护器(如英国MTL)、安全栅、接线端子模块等都是安装在DIN导轨上来使其固定,它已俨然成为各种工控电气器件机械支承的标准安装轨。常见的DIN导轨一般用宽度×深度×厚度来标注,一般标准是厚度为1mm,宽度为35mm,而常用的尺寸有:35×7.5×1、35×15×1、35×15×1.5、32×15×1.5、35×16×1.8等。由于只需要DIN导轨用少量螺钉打孔固定在控制柜或现场接线箱内的背板上,然后将各种电气器件通过器件上的导轨卡扣卡在导轨上,所以安装比较方便,且器件可以密度安装,所以DIN导轨得到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气器件厂商和运用商的青睐。

3 电气器件DIN导轨安装缺点

虽然工业自动化现场电气器件DIN导轨安装有着充分利用空间,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但是其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工业自动化现场控制系统复杂,涉及到的控制系统设备较多,且控制柜或现在控制接线箱空间有限,必然会带来设备密度大,维护、维修空间有限,如果其中涉及到部分电气器件损坏,需要更换。通常这类电气器件是通过卡扣来和DIN导轨机械固定,拆卸需要一定力度,且空间受限,经常会导致维护、维修人员无法直接拆卸需要更换的电气器件。再者,在用有些工具如旋具拆卸时容易碰触到其他电气器件,造成其他控制回路出现短路、断路的风险。如果无法拆除,在DIN导轨一段或两端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方可沿着导轨方向依次移除电气器件,这会给维护、维修人员带来额外极大地工作量,甚至工作效率下降,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既定工作,造成影响工业安全生产的后果。

4 电气器件DIN导轨安装改进

4.1 改进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DIN导轨安装产生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改进方法,避免新问题的出现。解决方法是采用中间加设电气器件卡座,该电气器件卡座的作用是通过卡座自身具有的DIN导轨卡扣与DIN导轨机械连接,电气器件安装在卡座上,而非安装在DIN轨道上,而电气器件以卡键的固定形式固定在电气器件卡座上(形如台式电脑主机内的内存安装在内存卡槽一样),由于三者连接部分具有金属导体连接,故从电气保护接地的角度而言,电气器件卡座连同电气器件是一个整体,故只需在导轨上做统一电气接地保护接于接地汇流排上,且满足接地连接电阻小于1Ω、接地电阻小于4Ω[2]。当需要更换电气器件时,只需扳开两侧扳座卡即可轻松取出,既安全又操作方便。

4.2 实现现状

目前,该方法已经开始进行研究试验验证,国内部分厂商已经实现。但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应用。其实现难度是由于DIN导轨与电气器件直接机械卡扣连接,各大电气器件厂商已生产的产品都采用该种形式,需要对电气安装底座进行统一标准化。

参考文献

[1]DIN EN 60715-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尺寸在成套开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2

水泥厂总平面创新设计的原则是:1)节约集约用地;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兼顾,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3)平面布局紧凑、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工艺流程顺捷;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条件,以节省投资;5)优化工厂运输系统,降低工厂运营费用,减少能源消耗;6)绿化厂区,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笔者结合本企业几个厂点及国内近几年设计的水泥厂总平面布置实践,介绍总平面创新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1999)要求,近20年来,水泥建设项目在节约用地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下是节约用地的几点措施和看法。

1)水泥厂规模大型化。建一个大型水泥厂比建小型水泥厂单位占地面积要小得多,规模大型化是在保证产能前提下有效降低水泥厂单位占地面积和总占地面积的主要途径。

2)装备大型化、工艺流程先进化。这是水泥厂规模大型化的关键。可在很大程度上压缩工艺单元的空间,使主厂房有条件实现联合布置,从根本上节约用地。

3)运输方式的变化。以前我国水泥厂的运输多以铁路方式为主,厂内铁路的布置不可避免地在总图上产生三角形的空隙地带,用地面积较大。近年来,随着水泥厂分布密度的改变及公路运输业的发展,物料运输主要采用胶带机、道路和管道等方式,各主要生产单元可以按工艺流程布置,使厂区更加紧凑,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

4)联合、集中布置工艺车间,提高一体化程度。联合布置是指不同主要生产工艺车间联合布置在一起,既缩短运输距离,节省能源,又节约用地;集中布置是指将工厂中分立的建构筑物尽可能地集中,以减少占地。

5)露天化布置。在满足生产可靠的前提下,尽量使厂房采用露天化布置,既可减少占地面积,又大幅度降低土建投资。

6)立体化布置。将设备、设施通过竖向发展减少平面占地。亦即将相当一部分设施“住进高楼”,从而大大节省用地。

7)在厂址选择阶段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山坡地、劣地、荒地建厂。

8)合理确定通道宽度。水泥厂的通道宽度主要考虑道路、管线、排水沟、发展预留等因素,在设计中应予以统一规划。避免管线曲折迂回,以最小的通道宽度满足生产需要。

9)辅助生产设施社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泥厂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生活福利设施都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10)施工场地统一规划。总体布署中应在建设用地范围内统一规划施工场地,严格控制修建临时设施,合理利用下期工程和物料储存场作为临时施工场地,避免施工场地的位置影响主车间的建设,拆了又建;离主车间距离较远,增加了施工成本;超出了征地范围,占用了耕地。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的工程实践表明,只要在总平面设计中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就可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兼顾,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

实践表明,绝大部分水泥厂的扩建规模超越了最初的规划,有的老水泥厂由于预留发展空间不足,多次扩建,拆小建大,扩大几倍,造成总体布置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总图设计宜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近期为主、远近兼顾”的建设模式。

三、平面布局紧凑、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工艺流程顺捷

厂区总平面布置是水泥厂总体规划的核心,目的是将水泥厂各系统组成科学合理的有机整体,形成生产流程简捷、物料运输顺畅、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利用有效的现代化工厂。因此需根据厂址的地形、地质、气象、运输、周边环境等条件,结合工艺流程要求,扬长避短,优化设计,力求厂区工程量最小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条件,以节省投资

统计2000年以后新建水泥厂建设场地85%以上为山坡地。山坡、荒地建厂虽可节约耕地,但由于其坡度陡、高差大、宽度受局限,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条件,采用高台段阶梯式布置,合理确定竖向标高,以降低施工和生产成本,缩短物料运输距离。该方法对同类建筑设计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优化工厂运输系统,降低工厂运营费用,减少能源消耗

运输系统在工厂总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规划专家J.A.Tompkins指出:据估计,在制造业中,总经营费用的20%~50%是物料搬运费用。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使这一费用至少减少10%~30%。工厂总平面是将来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和加速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水泥厂运输系统的占地一般约占全厂总面积的1/4~1/3,包括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及胶带运输。

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长距离运输方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水泥厂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和水泥厂分布密度的改变,汽车运输及胶带运输逐步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汽车运输具有初期投资少、布置灵活、管理方便等优越性,但其活动频率高、运营费用大,易对环境产生废气、噪音、粉尘污染,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做好汽车车流规划至关重要。总平面设计中应按如下原则进行汽车车流规划:1)运输车流尽量集中布置在厂外公路一侧,以减少对工厂环境的干扰;2)进出车流应最大限度地靠近装车点、卸车点,缩短在工厂内的停留时间;3)保证进出厂的主要重车车流在道路右侧顺向行驶,减少交织点,避免交叉;4)对于流量或运量较大的熟料、水泥等成品车流,应规划好装卸作业场地和线路,尽量不倒车,以加快通行速度。

胶带运输具有运营费用低、安全、可靠、环保等特点,是水泥厂厂内物料运输的主要输送方式。厂内胶带输送,因其低运营成本成为水泥厂厂内的物料运输的主要输送方式,但受到爬坡能力的限制,其长度往往影响总平面布置的紧凑。因此在设计中应利用台段压缩输送长度,减少转运点,以降低投资、节省电耗;尽量将胶带傍依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减少有效占地面积。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3

1.1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调查发现,在原料、人工、水、电成本及折旧等方面不同企业差异不大,关键在转化率,而解决转化率的关键是技术人员,快速发展杏鲍菇工厂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奇缺,与小规模季节性生产在技术层面完全不同,工厂化生产技术和管理难度大,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知识老化的现象,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工厂中真正专业的大学或专科食用菌科班人才很少,很多企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很难找到满意的技术人才,难以应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跟不上,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专业化人才的不足影响了工厂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许多业外投资者不懂得技术,又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没组建好自己的技术团队,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也没有充分了解,对如何成功制作栽培包的方法技巧不够,特别对菌种的使用与新品种研发、菌包生理成熟后诱导菇蕾形成的机理和方法缺乏基本了解,对子实体发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不能正确调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成功率。

1.2现代企业运作理念缺乏,管理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自身管理缺失,没有建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过分依赖技术人员,使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目前,许多工厂化生产企业难以发挥工业化生产方式所应有的效应,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工厂化企业管理除了专项技术外,还应有设施工程、电器自控、环境工程,甚至经济管理等技术的支撑。许多业外投资者不懂杏鲍菇生产企业管理,认识不到栽培技术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多专业分工协作,精细化管理,才能够产生效益的道理。由于不重视企业管理,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一线员工量化指标管理的具体方法,造成工人不按操作规程去做,经常发生制包污染杂菌率、畸形、生物效率低等问题。另外,一线技术人员、熟练员工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也是管理层面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2.1投资前进行杏鲍菇市场现状分析投资前先对国内杏

鲍菇工厂化生产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投资项目作可行性研究。一方面了解工厂分布与规模、设施与技术能力、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主要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区域主要批发市场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价格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饱和时的产销动向以及新消费市场的开拓等。只有对市场的需求情况做具体全面的了解,才能以销定产,确定生产规模。

2.2设计建造专业化厂房

按正规标准设计建造厂房,合理化设计安装设备,工厂规划建造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是栽培稳定的外因,也可节省能源、提高效益。杏鲍菇标准化工厂的设计以生产工艺为基础,物流转运方便快捷为前提,要考虑空间使用效率和车间内工作的便捷性,根据日生产量,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还要考虑栽培车间的保温性和温、湿、光、气的调控系统。根据生产布局一般分为5个区域(表1),Ⅰ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Ⅱ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Ⅲ区为搔菌、栽培、包装区,对环境的整体要求较高;Ⅳ区为操作区,包括装瓶和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殊要求;Ⅴ区为废料区和原料堆场,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有菌区与无菌区需合理布局。厂房设计包括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车间、出菇车间、冷却包装车间。按杏鲍菇栽培特有的工艺流程来进行设计,所需的设备要与车间相匹配,发菌和出菇车间主要是考虑四大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光照系统。温度调控主要是通过制冷机组进行控制,制冷机组的选型和匹配需根据菇房大小、最大容量、不同菌种的菌丝培养及子实体生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了解,具备规划设计能力的有资质的单位确定建设方案和布局图,并设计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基建、给排水、暖通、净化工程及配电等的详细施工图,再选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建设。

2.3组建稳定的技术及管理团队

2.3.1组建技术团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转化率。投资建厂前需建立一支通晓杏鲍菇理论知识,精通本职工作,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科研技术队伍;要有一个在技术上能统筹兼顾的技术总监,组建技术团队,菌种生产组组长、拌料组组长、灭菌组组长、接种组组长、发菌组组长、出菇组组长等一线技术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相互配合班组长或研发主管工作。生产操作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培训,培养其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严格遵守企业的生产规程和劳动纪律,能熟练承担并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解决工厂化生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缺乏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2.3.2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组建管理团队,节能增效。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不仅需要素质高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需要管理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人才队伍,依托现代工业技术,把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成熟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积极协作调控,达到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

2.3.3建立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建立企业员工培养、培训制度,企业可与科研院校展开合作,积极引进、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注重员工培训,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建立、完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避免重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流失,满足工厂化发展的需求。

2.4建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作业体系和生物生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农业企业是新事物,应以工业视角,结合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营。做好企业经营,单纯从技术层面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从管理层面着手,认真有效的管理是工厂化栽培的核心。建立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从原材料采购、菌种生产、菌包生产、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一直到产品包装、出厂、运输、上货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操作规范要求。同时,要制定生产线流程及标准、生产岗位标准、管理岗位标准,形成符合杏鲍菇工厂设计条件和杏鲍菇生长发育规律,切实可行的、系统的生产方式,使杏鲍菇在最佳的生长发育环境进行连续的可控生产。

3总结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4

【关键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回用;难题

当前随着全球水质的恶化及用水量的增加,全世界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匮乏的危机。我国作为世界性的人口大国,在这一点呈现出了更为严峻的局面,尤其是城市的缺水状况日益严重,水利部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669座城市中越近400座城市处于供水不足的局面,其中110座城市出现严重缺水;在32格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格长期受缺水的困扰。其中46个重点城市中,45.6%的水质较差,14格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相关专家已明确指出,“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难题。”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厂所产生的污水也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城市严重的缺水,一方面城市工业大量污水的白白的流逝,污水的流失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同时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如实际情况以及水资源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以为要想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污水处理及回用成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最有效的方法措施。

1.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废水中,工业废水的比重最大。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全年废水排放总量达571.7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241.7亿吨,占总废水排放量的42.3%,因此有效控制废水的回收再用率,是提高我国城市供水率的主要途径。当前,国内各大企业对废水的处理及回用都越来越重视,近冷却用水处理后可以实现回用的就能达到50%以上,文中笔者总结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做如下简单分析介绍:

1.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处理的主要对象是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镍、铬、铜、铁、锌、汞等)和两性元素(砷、硼),除此之外还可以处理工业污水中的碱土金属(镁、钙)以及一些非金属元素(如氟、硫等)。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其技术方法较容易实现,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应投量,而是可以达到物尽其用不浪费的目的。若处理的废水量较少,可以直接通过手工操作进行处理;水量大,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大型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针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设置不同的PH沉淀条件。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采矿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

1.2电解法

常见的电解法有隔膜电解法、凝聚电解法等。通过电解法处理不仅可以实现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的处理,甚至还可以实现重金属的回收。但国内外电解法处理工业重金属废水,往往存在着电极板消耗大、耗电量高等缺点。

1.3浮力浮上法

工业废水进行分离处理过程中,通过将重金属依附着微小气泡,使其的比重小于水从而浮上水面,实现重金属清除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浮上法有离子浮上法、沉淀浮上法、电解浮上法等。

上文中只介绍了部分污水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是确定回用目的及污水水质以后,然后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从而使工业废水达到可回用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但往往只用一种却很难实现将全部污染物进行清除,为了实现预期处理目标,通常是多种方法共同配合来使用。

2.城市工业污水的回用规划

2.1回用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将污水回用分为两种方式:污水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回用和污水的相对集中回用。污水的“分散回用”也即是在某个或某几个建筑物中设置中水系统,这一系统的设置实现了自身排出污水且经过相应的处理再次进行回收利用。其优点是根据不同水质的要求和不同的回用对象,灵活的选择处理工艺,从根本上节约了废水处理的费用;相对集中回用则是针对全市的区域,通过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再根据水质的污染程度做适当的深度处理后,送入中水管网,最后再将其分配给各用户。其优点就是便于宏观管理,提高规模效益。

2.2污水“分散回用”的规划

污水处理的单体循环方式也即是在单体的建筑物中进行回收设施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这种污水处理方式相对容易实施,不需要建立污水管道,但污水处理费用相对较高。一般这种方式适合一些工厂或小区内。

2.3污水“集中回用”规划

每个污水厂的污水来源,所在地区等不同,往往得到的中水也有不同的用途。除此之外,污水处理厂的一些工艺也会对水质产生直接影响。污水再生回用的相关处理工艺流程不仅受处理厂规模、回用水水质标准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由此可见,再生水用户和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其处理工艺流程也将不同。

总之,保护环境、净化污水、拯救地球已成了大家的共识,如何提高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的速度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成了我们当今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因此对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的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涛.破解水短缺水污染两大难题 行业亟待产业升级[EB/OL],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7-18:省略/views_news.asp?Newsid=83034

3532323.

[2]废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04-21,zls.mep.省略/hjtj/nb/2008tjnb/201004/t20100421_188515.htm.

[3]韩剑宏.中水回用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4]方战强.工业废水处理水的回用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5

一、项目概况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项目建成后年产乘用车30万辆,选址于天津开发区泰达宁河工业园内,主要建设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原料库房、成品车停车场、试车跑道、车间生活间(食堂、休息)及技术中心等设施。生产单元包括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等。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8.1万m2,总建筑面积为103.94万m2。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采用钢结构厂房,联合站房、污水处理站采用框架结构。贯彻工厂建设“三同时”的方针,加强安全、环保、节能措施,提高生产安全,节能降耗,防治污染的水平,满足国家和地方法规要求。

二、规划方案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建设单位在前期多个整车厂建设绿色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本项目搭建企业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化流程。在项目规划阶段明确绿色工业建筑的星级目标、总投资增量以及技术路线,并在选址、总图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考虑绿色技术的应用。2.1项目选址总体规划和厂址选择是节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运输也密切相关,一汽—大众天津工厂位于天津市未来科技城内,厂址选择主要考虑因素如下表。2.2总图规划项目选址及用地确定后,总图规划是绿色工业建筑节地技术应用的关键点。考虑后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预留场地,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物流组织结合以往整车厂规划经验,基于精益理念、以物流配送为中心建设超大型联合厂房。此类总图布置方式是目前发展方向,较过去U型、或平行布置,节地、物流路线短捷优势明显。结合项目工艺流程,项目冲压车间、冲压件存放地、焊装车间联合布置,减少物料运输距离;项目焊装车间及涂装车间通过空中连廊连接,负责构件的传送,尽量缩短运输过程的物流消耗,并节约用地;总装车间、检测返修间、技术中心组成总装联合厂房。以往设计中SLP法常用于厂区整体布局,随着物流行业发展,EMplant等软件在厂区物流、生产线物流分析方面得到小规模应用,物流模拟分析对于精益生产、零库存等具有重大意义,合理的厂区物流布置是节地章节中为运行单位节约成本的最主要措施之一。2.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光热、地热、空气能等,根据项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项目可采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利用形式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天津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并且并网接入条件优越,电量就地消纳能力强,拥有较好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外观的要求、屋顶面积利用率及发电量,利用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和技术中心等屋面区域,共布置功率为280W的太阳电池组件约4万块,总容量11MW。电站所发电量升压至10kV直接并入地区电力网10kV系统。太阳能热水用于生产部门人员洗浴,在联合站房内设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分别输送至各使用部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高温热水加热。采用的太阳能集热器为Z-QB/0.06-WF-2.50/30-58型,全玻璃双真空玻璃管共30支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可编程S7-200PLC(中文)控制器。具有时间、温度、水位、运行工况、能耗计量、故障报警、手机APP远程监控等参数显示功能;具有防雷、防漏电、防高温等功能。控制箱内预留网络接口。

三、设计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在设计阶段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流程,初步设计文本、施工图中加入绿色工业建筑专篇,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一体化。并详细计算绿色技术投资及回收期、评估绿色工业建筑总得分、优化施工图设计。3.1技术经济分析3.1.1涂装车间烘干炉余热利用为进一步降低涂装车间的能耗和热能排放损失,将烘干炉的废气热能进行重新回收利用,将该部分热能引入前处理工序预水洗或预脱脂工序,进一步释放能量,减少热能直接排放损失。根据计算结果,将烘炉废气的能量直接用于前处理预水洗工序进行日常生产时的热量供给,解决预水洗生产热损失约549.3kw的能量;按照生产线设计数据,则一年可节约的能耗为Q=6.3×109KJ,折合标煤为215吨。3.1.2太阳能利用洗浴热水由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50555-2010版,确定本项目用水定额为:公共浴室淋浴:35L/人.次;职工食堂:7L/人次。本建筑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1575m2,全年产生热水量为20708.61m³,可再生能源提供热水量占总热水量34%。年节约费用为81.43万元。天津市年日照在2200小时左右,近年水平面平均年太阳辐射量5016MJ/m2。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天津工厂太阳能光伏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在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和技术中心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屋面预留光伏荷载0.2kN/m2,计入静载,充分利用厂区建筑屋面空间,减少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光伏敷设面积初步估算为210000m2,装机容量为11Mw。经初步核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330.72t/a。项目年用电总量为1215.50万kwh/a。3.2施工图优化设计3.2.1模拟分析平时开启车间外门窗通风,通过模拟车间内速度场、矢量场、平均空气龄、流动迹线、静压等分布情况,对暖通设计新风口位置的选取、排风口位置的确定以及自然通风的方式提供参考,尤其在提升车间内环境空气品质、建筑系统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内自然通风效果较好,通风情况相对均匀,空气流通顺畅,风速分布在0.2~1.3m/s之间,局部达到1.4m/s,风速较小,换气次数均大于2.00次/h。为合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在保证围护结构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外窗的比例,并设置天窗,确保自然采光效果。项目在厂房车间设置天窗,天窗的设置可有效的改善厂区内的自然采光效果,降低室内照明运行能耗。屋面采光窗选用圆拱型电动采光排烟天窗,采光材料采用厚16mm三层双腔;颜色为半透明乳白色(透光率32%-35%),模克隆板,其技术指标符合《JG/T116-1999聚碳酸酯(PC)中空板》规定的指标。3.2.2景观植物选择优化设计中的绿化品种均适合大众工厂栽植,筛选出的品种具有抗风性、耐旱性、耐寒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特性,对于降尘降霾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香氛植物也有缓解疲劳清醒大脑的功效。项目选用绿化物种充分考虑地区土壤性质及气候特点,选用耐盐碱、耐涝、抗SO2、耐寒性能中强性植物,部分苗木表如下表。

四、施工阶段绿色技术应用

施工阶段,绿色技术落实与材料收集是关键。项目开工后已完成施工招标绿色工业建筑专篇编制,施工前期影像资料收集,建设期材料清单编制与收集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4.1开工前期资料收集(1)拍摄地貌图照片应反映建设前地貌、地势;(2)场地内如有名木古树应拍摄其迁移过程或保护措施;(3)场地内如有浅层或地表水系,应拍摄其所在位置并记录保护措施;(4)表层土壤如可利用,应拍摄表土分布情况,将表土堆放后期用于绿化应有记录影像;(5)临山、临水工业建筑的防护措施竣工图及相关影像资料。4.2建设期材料收集建设期保留项目重要节点影像资料。确定建设期材料收集联系人,开工后开始收集资料,监理配合收集工作。收集材料清单如下:(1)各公用设备能效值(产品说明书或铭牌,制冷机应保存说明说);(2)外门、外窗产品说明书;(3)外墙、屋面保温材料性能检验报告,外窗传热系数检验报告;(4)冷库、温室、烘房等的墙体和门的保温材料检验报告(必要时提供现场抽样检验报告);(5)外窗气密性检验报告、现场抽样检验报告;(6)减少设备和管网漏损所采取的措施实景影像资料(施工期间拍摄);(7)水处理设备产品说明(附能耗等级、效率、噪声值参数资料等);(8)土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决算书;(9)涂料工程验收报告;(10)抗腐蚀或抗渗透混凝土进厂验收单;(11)混凝土抗腐蚀或抗渗透性检验报告;(12)废弃物为原料的建材产品说明书、出厂证明和进场记录;(13)混凝土、预制建筑构件和钢材的供货合同;(14)装修建材产品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15)装修建材进场报告;(16)玻璃幕墙主材的产品说明书及其反射比性能检测报告等。

五、总结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佛山、青岛等工厂建设的基础之上,以天津工厂为实践对象,逐步完善了绿色工业建筑建设标准体系,将绿色理念融入建设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形成汽车整车厂绿色工业建筑适用技术名录。项目在施工及后期运行中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化流程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汽—大众绿色工业建筑实践经验对汽车行业整车厂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福军.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工厂规划方法范文6

关键词:油茶加工厂;景观设计;人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行业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由于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工艺,油茶生产加工场地的规划与景观设计与其他普通工业企业相比既有共性,又存在特殊的设计要求,随着我国油茶行业的新一轮大发展,研究油茶加工厂的规划及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行业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时代的需求。

1 本项目设计概念的缘起与项目概况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建设如火如荼,但是,相当多的工厂设计只注重生产工艺流程的科学、交通系统的顺畅和建筑的实用,即便考虑到景观,也仅限于种花种树。难道工业企业就应该是毫无人文特色的工业承载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江西省高氏油茶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便在景观设计时有意识地进行了人文特色研究。

高氏集团立足江西,依托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国际化的标准建设新型的农林业经济,在建的高氏油茶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位于江西省进贤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预计累计投资将达18亿元人民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山地综合开发,建设30万亩油茶林基地和国家级良种油茶苗木等基地,打造全国顶级的集种植示范、研发、深加工、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油茶综合示范园区。其中,油茶加工厂占地300亩,东至工业大道中心线,南至空地,西至空地,北至工业用地与商住用地分界规划道路中心线(图1全园鸟瞰)。

2项目定位与总体布局

江西省高氏油茶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周边山峦叠嶂,清溪环流,风光秀丽,其设计定位是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科普环保教育、山水野趣、油茶文化、农业生态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基地。而本次规划的油茶加工厂是其中重要一环,主要展现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的现代企业风貌。

2.1总体布局原则

油茶加工厂总体布局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低耗、景观优美舒适的总原则[1]。满足复杂工艺流程的要求,保证厂区内外车流、货流、人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合理确定功能分区,以节约能源,优化资源配置,统一管理,同时保证各建筑物获得最佳朝向。因地制宜,注重建筑空间序列的布局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营造景观,美化环境。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协调,分期建设,滚动开发,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2.2总平面布局

本次规划的加工厂位于基地西部,为精制油茶加工区,根据场地现状以及总体布局原则,由道路将场地分为两大部分,道路以西为油茶加工区,占地260亩左右,道路以东为成品仓库及生活办公区,其中仓库位于南部,中部为综合服务楼,东北部为生活服务区,共占地40亩左右。容积率0.7,绿化面积57 000,绿化率30%。

结合周边道路状况,在地块以东的工业大道设置三个出入口,包括生活性主入口、办公性主入口和生活服务专用出入口,厂区内道路垂直交错,形成网状,其中主干道宽15 m,采用单幅路,形成主次分明、便捷顺畅的道路系统。本项目涉及茶油生产工艺、茶油的微胶囊化技术、油茶皂素提取工艺、脂肪酸制取工艺、茶粕有机肥生产工艺等技术工艺,根据设备车间要求,该建筑布局紧凑、合理,联系便捷、迅速,总建筑面积139 528,建筑占地面积56 316,建筑密度29%,露天堆场面积4 160。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生产区景观以简洁、实用、美观(不干扰正常生产过程)为设计原则,而厂区的景观设计重点在于生活办公区,彰显人文特色。本文论述的重点即如何在工业企业内营造人文氛围,打造现代化的宜人环境。

3 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3.1油茶加工厂生产废弃物分析

工业企业景观设计的首要要求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理作用,发挥植被的保护功能。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主要以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等形式存在。

高氏油茶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精炼油脂过程中排放的洗涤用水、皂素浸提过程中的酒精蒸馏后的废水、生活污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SS、CODcr、BOD5、动植物油。此外还有深加工车间化工生产、化妆品、制药等产生的废水,均通过管道加以处理。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过滤渣,过滤渣主要成分为植物籽、油籽等,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其他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纸屑、塑料袋、有机物等生活垃圾,均可经正常途径加以处理。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预处理、浸出(皂素和油脂)、锅炉设备产生的噪音,均低于80分贝,不需要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仅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气以及预处理和回收过程产生的粉尘需要利用植物进行简单阻隔。

3.2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景观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建筑风格、竖向设计及管线设计统一考虑。应考虑不同功能用地的具体要求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的需要。不应妨碍生产活动、消防作业以及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这是所有厂区景观设计的总原则,由于本文意在阐述工业企业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厂区一切可用之地,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努力发掘景观的文化内涵。

植物选择也是该类用地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应尽量选择经济、实用、美观的乡土植物,适当考虑驯种的观赏植物;根据加工厂生产特性选择耐性好、抗性强、滞尘及净化大气效果好的植物;根据加工厂防火、防爆及清洁卫生的要求,选择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植物;选择易成活、病虫害少、耐修剪及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此外,还要注意慢生树种与快长树种结合,近期景观效果与远期景观效果结合。在此基础上,再发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与景观美学特性。

4 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

根据景观布局与设计原则以及植物选择原则,对本加工厂进行景观分区、景点设计、植物配置,打造丰富多样、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油茶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茶园十景。

4.1厂前区和主要出入口景观设计(包括综合办公楼)

厂前区和出入口是职工上下班时的人流密集地,也是外来访客形成第一印象的场所,景观设计形式、风格、色彩应与主体建筑统一,多用花坛、草坪、雕塑等小品设施,同时不阻碍交通,对建筑应起到烘托、修饰作用。油茶加工厂于综合楼南北两处各设主入口,一为生活性,一为办公性,两处出入口之间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是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春鹃Rhododendronsimsii&R.spp和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形成的带状花境,同时还辅以季节性草本花卉和溪坑景石丰富景观效果。生活性主入口内结合建筑布局形成一个开阔场地,路南侧设置一九龙壁雕,配以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雪松Cedrus、芭蕉Musa basjoo、春鹃等形成起伏有致的景观层次,形成茶园十景之“九龙揽胜”,该入口干道毗邻生活办公区,因此于综合办公楼北侧设计了几处起伏的微地形,以层次丰富的灌木为主,强化地形特点,同时配以乔木形成五彩花丘,形成茶园十景之“花丘醉蝶”,美化入口景观的同时隔离综合办公区与生活服务区。办公性主入口干道呈45°斜伸,道路南侧利用成品库场的边角空间设计了一红花木Redrlowered loropetalum的花丘,顶植雪松强化地形,作为入口的对景,综合办公楼出入口位于道路北侧,结合建筑布局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亲切又精致,简洁又大气,春有春鹃的烂漫、夏有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的妩媚、秋有银杏Ginkgo biloba L.的高贵、月桂Laurus nobilis的浓香,形成茶园十景之“宾场媚香”。

4.2厂区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绿地是线性绿地,首先考虑交通的功能,其次才是景观性。道路两旁的绿化设计要充分研究厂区结构,人、车流量,道路的宽度和结构等情况,车行系统宜选分枝点高、适应能力强、树冠整齐、枝繁叶茂、耐修剪、抗性强的落叶树,同时增加不同色叶、枝奇、花繁的景观树种,树下辅以矮灌木,既美观又能有效减少灰尘及汽车尾气,同时还能防止行人随意横穿街道。道路绿化20~25 m可以使景观环境发生变化,形成优美和谐的韵律,奠定厂区道路文化与特色。该方案根据这些要求选择香樟作为基调树种,配以春鹃形成和谐一致的厂区道路景观,同时,为了丰富景观效果和活跃厂区气氛,于适当路段变换观赏性树种,如入口主干道两侧列植绚烂的樱花Prunus serrulata,以烘托迎宾的热情,乃茶园十景之“驿路飞雪”,综合服务楼门前的道路选用优雅的银杏以展现企业的文化,乃茶园十景之“镏金岁月”,生活服务区道路则结合水景设计,选用樱花、红叶李、月桂、水杉等多种植物,丰富多变,取其漫天的芳香与挺拔的体态。由于常有承载货位较高的货车通行,因此植物分枝点应高于城市干道,通常为3 m,交叉口转弯处等地段植被高度应小于0.7 m,不影响行车安全[2]。

4.3生产区景观设计

该区景观宜少线条,少图案,重功能,一般要从光照、遮阳、防风等方面考虑,南向宜种植高大繁茂的落叶乔木,以利盛夏荫庇、严冬采光,西向也宜种植高大繁茂的落叶乔木,以避夏季西晒,北向宜乔木灌木相搭配以防冬季风沙,污染较大的车间周围种植的植物宜通透,多用低矮花灌木,便于通风,稀释有害气体[2]。结合本企业特点和用地条件的限制,同时为了保证油茶产品的清洁卫生,不宜选用落毛飞絮的植被,因此多用红花木作为生产区车间之间的基础种植,适当地段配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银杏、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等植物以形成荫庇环境并点缀空间。而对于防火要求高的车间,应以防火隔离为主,选用含水量大,能阻燃的树种(银杏即为一例)。

4.4生活服务区景观设计

生活服务区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应因地制宜开辟小游园,设计灵活多变,形成优美宜人的景观环境。本企业生活区是由高管公寓、酒店客房、职工宿舍、KTV餐厅等四栋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院落设计手法多样,植物精巧,种植层次丰富,集中了茶园十景之五,中心地带以室外泳池――玉泉汤为景观重点,优美闲适,戏水天地间,景名“影落泉汤”,四角结合建筑转角空间形成“初春红玉”“八仙醉夏”“银杏问秋”“寒冬探梅”的四时景致,均主要以植物营造简洁、精巧、亲切的活动休息场所。

4.5厂区周边地带景观设计

上文分析,本企业不属于重污染工业,因此卫生防护林带更多考虑的是景观效果,沿工业大道一侧留出近30 m的绿化带(围墙内外之和),厂区围墙以外用木、金叶女贞、八角金盘、春鹃等灌木奠定色彩绚烂的基调,其上层用水杉列植,密植的毛竹结合围墙形成封闭的院落环境,围墙以内以金叶女贞覆盖地表,结合内部道路停车配置红叶李林形成荫式停车场环境。北临城市干道一侧亦留出20 m左右的绿化带,种植春鹃、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毛竹、八角金盘、金叶女贞、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等丰富景观层次。生产区与生活服务区之间密植香樟、八角金盘、春鹃,隔离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及废气。

5 结语

研究油茶加工厂规划及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行业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时代的需求,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功能合理、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低耗、优美宜人的原则,充分利用一切可用之地,结合生产过程中可能排放的污染物的治理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和各功能用地的景观要求,全面规划,分区、分期实施,以树立生态、优美、宜人的现代油茶加工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