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城市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城市特征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1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觉识别;地域化特征

一、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概述

城市的视觉识别是一种识别的静态符号, 把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积淀加以视觉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以往的有关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的研究中, 城市形象识别 (City Identity) 就是将运用于企业的 CI(Corporate Identity) 理念转嫁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中,多应用于城市的标志、色彩、标志性建筑和其他专用标准字等方面的研究。而作为“City Identity”与“Corporate Identity”尽管两者具备不少共性,同时在行为对象、行为主体以及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市形象识别较之企业形象识别在内容上更为复杂,它包含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传统以及许多其他方面。因此城市形象识别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全面的、三维的立体形象的全部展示,城市视觉识别作为一个概念识别的载体,本质上就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应用于城市道路、街道、照明、建筑体系结构、空间布局等城市形象的一系列设计中,以实物的形式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概念,并且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视觉识别系统是各种视觉信息传递形式的统一,它在系统中是最直接向社会传递信息的一部分,是城市通过静态的符号和具体的视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与社会交流从而建立统一的城市形象识别。视觉识别系统是城市形象的外观整体内容框架,它不仅可以建立城市的视觉形象,也可以塑造城市的精神内涵,展现城市的气质和风格。因此,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视觉识别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识别城市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视觉符号,也是传播城市形象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人们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获取外部信息,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是首先要做的,所以在建立城市视觉识别的规划时,就要求统一的多层次有机结合的功能最大化的视觉识别系统,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喀什的城市视觉识别形象主要展现的是维吾尔族民族装饰元素,多用于宗教建筑外观、民居内部装饰、民族手工艺产品的装饰中。

城市的视觉形象能够直观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在涵养,它是一种有形的、外在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形象能够综合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产业等情况。一个城市的整体宏观形象主要包括功能区域的布局形态和空间构成,而某些具有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或者建筑群聚合而形成了城市的部分典型形象,而自然的、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则构成城市形象的本底氛围和色彩基调。只有在这些方面操控得当,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一种创造才能,这也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因子在城市的外在客观形式上的具体现和突出反映。

一个城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能够反映出其城市的青春活力和强大生命力,喀什市在现有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完整的情况下,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坚持将维吾尔族文化艺术植入到城市视觉形象的营造过程中,以此来强化人们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历史印记,创建一个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氛围,展现新疆喀什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全新视觉形象。文化信息传达的基本载体是构成城市整体形象的元素符号,它既可以是天然无修饰的,也可以是人文雕琢而形成的。所以喀什市的视觉形象识别需要将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完整的展现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装饰元素放在首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展现维吾尔族的精神文化脉络和人文历史的传承。总之,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形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二是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概括以及在视觉上的符号化,强化视觉感受。

二、新疆喀什的民族地域化特征

城市理念是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而视觉形象的识别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因为视觉系统的诸多要素都能够广泛的被观众所感知,对城市形象设计中所有的视觉元素又都是公众视点范围以内的,因此,在重建或树立新的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时候应强化视觉元素的民族化和品质化。

一个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通常会凸显该城市的地域文化、民俗特色、历史风貌或时代精神,依托城市的行为识别能力,尽量多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符号形式,直观迅速地将城市的特征信息传达给世人。喀什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克孜勒河中游,是喀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宗教中心。喀什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伊斯兰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以维吾尔族建筑为主,历经数百年逐渐演变形成了地域性的特色和装饰图案。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集散之地”。 喀什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100余年,是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是一个最具西域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地方。喀什还是一座具有多元文化,宽厚包容精神的城市。喀什地区的少数民族有12个,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地域性特征是喀什的突出表现。各地区、各民族的乡土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于丰富和发掘装饰艺术的表现语言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新疆喀什市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主要以当地维吾尔族传统的民俗特色和特有的建筑风格为主,因此,喀什的视觉识别系统具有喀什地区特有的地域化民族特征,而由于视觉识别系统涵盖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以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建筑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

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及其发展和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城市建筑中的装饰首先展示的是一种不脱离本土文化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品,是一种贴近本民族群众的艺术。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展示出来的是一种本土文化现象,在多元文化和当地社会历史和民族群众的影响下,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建筑装饰主要以花砖拼装和雕梁画栋为主,展现出浓重地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痕迹。

人类文化的形成是由多民族、多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的整体,在不同的文化地理环境和特质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造就了当前各个城市间不同的地域景观环境和特色文化历史。因此不同地域的城市视觉形象应该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要完善地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推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既要保持自己的历史文脉,又能适应城市高速发展的节奏。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离不开该地区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演绎与发展,城市建筑中的装饰体系是一种本民族原生态的生活艺术品,它的形成和展示应植根于喀什地区深厚的地域文化土壤之中。

三、喀什老城规划中的地域化特征表现

在城市形象个性化建设中,不同地市都有自己的思路,但就一般性看,大多走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这样做的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城市的雷同化。一味走“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是困难的,无论就地缘优势、还是从经济实力来看,都难以赶超已经向这个目标迈进的少数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而挖掘自身自然优势和城市地域文化,创建具有地域特色,在视觉上具有不可复制的城市形象才是城市形象具有个性特征的唯一途径。喀什老城规划中的地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建筑分布和形制

喀什老城核心区的改造范围主要是人民路以北,吐曼河以南,以尤木拉克协海尔路、色满路、亚瓦格路、吐曼路围合的旧城,主要属于吾斯塘博依街办、亚瓦格街办和恰萨街办的辖区。老城核心区的主要特征为,在空间格局的特征上弯延曲折的街巷形成迷宫式平面格局,以清真寺形成各个居住单元的中心,道路以最大的清真寺为中心趋向。在建筑结构的特征上老城核心区的建筑基本上为生土建筑,建筑群形成不规则的、依弯延曲折的道路组成片状分布。在图底关系的特征上以道路为底,街坊为图,呈现不规则形状的街坊拼合的特征;以街坊为底,则道路显示出一种网状经络式的格局,在中心部位形成若干个小广场和空地。在手工艺街道的特征上同种手艺基本集中于一条街上,且非常明显地反映在各传统工艺街区所在的道路名称上。最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集中的特征上,同类业务或人群适当集中于某一街坊片区上,如外国人主要集中在“安江阔恰”一带,又如阔孜其亚贝希台地,以制陶人较为集中。

2. 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建筑装饰特征

新疆的伊斯兰装饰纹样在世界上都是享负盛名的。从居民的建筑装饰到其他的手工艺品中,可以欣赏到的图案、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有其匠心独运的出彩之处。他们的装饰纹样美观大方、结构紧凑且变幻无穷,反映出维吾尔族在物质生产、精神需求以及民族审美层次的多元化艺术特征。喀什建筑装饰中的图案题材主要是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几乎没有动物纹样的形式,这主要是由于维吾尔的绘画艺术受伊斯兰教的制约,人和动物等一切生物都禁止装饰在建筑物上。因此,装饰图案一般以葡萄、石榴、巴旦木、无花果以及植物的藤、蔓为主,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和其他拜物教的某些特有图案。在维吾尔族的建筑装饰手法上主要有石膏雕花、彩绘、木雕和拼砖等常见种类。

相比伊犁地区则由于受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建筑屋顶形式的影响,其主体建筑屋顶呈现出三角形尖顶、两面斜坡顶、平顶、圆锥体顶和拱顶等多种形式共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貌。室内入户门多为双扇对开门,走廊,门窗、廊檐、廊柱上都有雕花图案,具有鲜明的伊犁维吾尔族民族特色。

3.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色彩特征

城市的色彩就像城市的历史一样时间久远,城市在诞生之初就建构了城市的色彩倾向。当今世界的许多历史名城都饱含其色彩属性,比如梦幻巴黎的米黄色调,英国伦敦则偏爱红色,市内公交系统、公用设施以及视觉导向系统等都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城市建筑中的色彩是城市形象视觉设计中,人们能够直观感受的、最富情感和理想的表现形式和最活跃的语言表达。

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语言就是色彩,它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喀什维吾尔族建筑色彩特征中,建筑装饰的颜色使用自由、活泼且淳朴,公共区域的建筑色彩能够反映出民族化和地域性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传统的喜好特点。建筑装饰的色彩比较喜欢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在装饰原则上既要做到整体色调的统一,又要使自身的对比效果得到积极的发挥,在装饰色彩中寻求统一而不单调,对比而又不杂乱。喀什维吾尔族的建筑装饰色彩非常注重整体性,它不再关注自然色彩的写实性变化,更加注重色彩结构的形式搭配,着力体现建筑装饰中的色彩效果对人的心理结构产生的感应和想象。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视觉装饰更注重色彩的视觉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城市中的特色消褪和趋同现象越来越突出,对于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品牌的树立,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应趋向于民族化、地域化和更易识别的战略性举措上。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并不是将城市中所有的文化形态要素都成为城市特色,而是要对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进行发掘与描述,并在新时代的审美理念下发扬光大。

在“寻求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前景的延续与融和”、在“自觉地汲取古今中外一切城市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注重城市文脉的保护延续并深入挖掘城市的内在魅力”的不懈探求中,我们只有把外在的理论探索落到实实在在的城市建设中,这种研究才变得有意义。它的实施对改变当前我国城市形象的同质化倾向,将迈出最为实质的一步,这不仅对新疆喀什市,对中国的许多其他城市树立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和世界形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江金洪.浅析建筑中装饰艺术的特性[J].艺术与设计.2007.

[2]江守义.城市视觉艺术的美感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

[3]郭青.济南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

[4]罗娟.喀什市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装饰艺术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

[5]段轩如 张建华《城市形象的个性化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

段轩如(1958.1~),男,山东郯城人,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传播、文化产业创意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2

一、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立

教育是对美术文化传承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美术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蕴含着我国整个时代的发展历程,诸如:时代的政治、生活、经济等等内容,属于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欣赏水准等等,使得美术文化也呈现出地域特色,诸如:西域、乌江流域、东北地域等等他们的地域特色不一样,所创作的美术也不尽相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民族的同化,时代经济的发展,文化媒体的出现,使得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成为尤为关键的问题,新一代的青年对民间美术文化认知呈下降趋势,为了更好的继承、保留、发展地域美术文化,高校开始增设民间美术课程,以必修课、公共课、讲座等方式来对地域美术文化进行宣传,引导更多的人对地域文化的发展、变革等知识有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可以说,现在高校美术教育都开始民间美术文化这一课程,为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来欣赏地域美术作品,了解各个地域的美术文化特点、审美观点、创作原则等等,有意识的在教育中渗透地域美术文化。如:西安美术学院邀请陕北著名的剪纸艺术家高凤莲到学校来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熟悉、认知陕北地域美术文化的技巧、风格等。再如:长江师范学院属于乌江流域,他们在开展民间美术文化课程时,以乌江流域民间美术研究所为依托,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蜡染、陶艺、泥塑等美术文化,这样运用教育途径来实现对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

二、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的建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作为民族、地域大国,其不同的风俗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形态,而不同的地域差异性决定了多元化美术文化的生命与价值。为了将这种美术文化价值更好的延续,我国大多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地域美术研究机构,借以整合了地域美术文化,建立了一定的地域美术文化体系。拓展了教育的传承途径和范畴。如:江苏以江苏人学单位为中心成立的民间艺术研究所,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其重点是挖掘地域美术文化,整合地域美术文化信息,开办地域美术文化的实践、宣传、展览等活动,将江苏地域的美术文化相关技艺开辟一条传播途径。再如:河北省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中心成立了“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将冀派内画的一些创作技巧、实践经验、工艺美术等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整理,从而让更多的人众来鉴赏、学习,促使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的情感。我们知道,时代以及审美的发展,使得美术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建立一个集保护、研究、发展、经营为一体的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能够有效的缓和目前美术文化的发展现象,对地域美术文化的“后继有人”进行实际的弥补,进而,有效的唤醒地域美术文化的生命力。

三、地域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地域美术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出现以及建立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为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提供了一定的发展途径。而想要地域美术文化从根本上让大众深入认知,明确地域美术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必须开展一些地域美术实践活动,诱发群众的参与,让地域美术发挥其作用和价值,促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地域美术文化本身是以群体的形式发生和发展的,是劳动者集体生活、智慧、需要、理想愿望的体现,呈现出的特点是群众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等。因此,我们开始结合大众的需求开展一些地域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地域美术文化的渗透、传承。美术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中国地域文化多种多样,其美术文化也应试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开展地域美术实践活动,诸如:就剪纸美术文化,南方可以开展佛山剪纸、福建剪纸、莆田礼品花、扬州剪纸、浙江戏曲窗花、浙江民间剪纸等剪纸活动,而北方则可以开展蔚县剪纸、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活动等等。其活动形式可以是美术工艺展示,也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进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信息的了解,诸如:宗教、经济等方面的文化。这样以来不仅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丰富了群众文化项目,而且能够让地域美术文化在传统文化的领域中拥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深化了地域美术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总的来说,地域美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我们应基于这种传统的地域、民族特征,吸取其艺术文化精华,努力发扬地域精神,探究地域美术文化传承途径,将地域美术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来开展。借以来充分挖掘地域美术文化所特有的艺术文化价值,最大限度的传播、发展它,力争让更多的群众来加入对地域美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来,借以来确保地域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3

[关键字] 普昌 矿区地质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结论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0-1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矿区内未发现有地层基岩出露,在沟谷中分布有少量冲洪积物,另外由于矿山已开采,在矿区中部Ⅰ号矿体分布范围有较多人工堆积物。

1.2 岩浆岩

矿区位于普昌岩体中部,全矿区均为基性岩浆岩出露。

矿区出露岩浆岩主要为辉长岩,其结晶颗粒从粗粒、粗中粒、中粒、中细粒均有出露,各不同粒度的辉长岩相互间为渐变过渡,总体上从矿区北东往南西呈现出结晶颗粒由粗粒中细粒分布。

⑴粗粒辉长岩(ν43-1a):分布于矿区的北部及东部,约占矿区总面积的20%,岩石呈灰黑色,粗粒、粗中粒辉长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长石、辉石组成。

⑵中粒辉长岩(ν43-1b): 分部于矿区的东西部,为矿区出露的主要岩性,约占矿区面积的50%,岩石呈灰黑色,中~中细粒结构,以中粒结构为主,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长石、辉石组成。

⑶青灰色中粒辉长岩(ν43-1C):呈小面积分部于矿区中部Ⅰ号矿体的东侧,岩石呈青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长石、辉石组成。

⑷含磁铁矿(矿化)中粒辉长岩(ν43-1d):分布于矿区的中部,为Ⅰ号矿体的主要围岩,约占矿区面积的20%,岩石主要呈灰黑色,中~中细粒结构,以中粒结构为主,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由长石、辉石组成。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形态与产状

矿区内的磁铁矿化主要产于后期的中粒辉长岩中,顶底板围岩主要为灰黑色含磁铁矿中粒辉长岩,局部为青灰色中粒辉长岩及粗粒辉长岩。矿体规模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产状各异,有用组份为铁,伴生有用组份为钛和钒。

2.2 矿石特征

2.2.1 矿石成份特征

钛磁铁矿: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主要呈半自形晶紧密堆集成块状矿石或稠密浸染状矿石,少数呈它形晶充填于自形程度较高的脉石矿物粒间,生成具海绵陨铁结构的稀疏浸染状矿石。

钛铁矿:见于稠密及块状钛磁铁矿矿石中,呈独立的自形-半自形板状分布于钛磁铁矿颗粒间,较纯净。

基性斜长石: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为它形-半自形的拉长石,An=60左右,大小在0.2~2mm间。

普通辉石:它形-半自形粒状,大小0.2~2mm。

矿石结构:半自形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格状结构、结状结构、交代结构。

矿石构造: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密集条带状构造、稀疏条带状构造。

2.2.2 矿石类型

按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如下:

矿石中MFe/TFe 85~15%,属混合矿石。

矿石的主要有用矿物为钛磁铁矿、钛铁矿。矿石自然类型为(钒)钛磁铁矿矿石。

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斜长石,属斜长石型。

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划分,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密集条带-稠密浸染状、稀疏条带-稀疏浸染状、稀疏浸染状矿石。

从工业利用途径看,矿石TFe品位小于50×10-2,矿石属需要进行选矿工作的(钒)钛磁铁矿矿石。

3 矿床成因探讨

3.1 矿床成因分析

在基性岩浆侵入过程中,由于成份及粘度的不同而产生了分异作用,粘度低的边部岩浆会比内部的先期冷凝结晶,一部分矿物如辉石、长石等先期结晶形成,随着一部份岩浆冷却固结,其中因冷却收缩所形成的节理裂隙及矿物颗粒间隙就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容矿空间,初期这些有利容矿空间是沿岩体边部呈带状有序分布的。

受岩浆继续侵入活动的影响,早期固结的岩体由于其塑性相对较差,在岩浆侵入强大压力作用下,原先沿已固结岩体边部有序分布的容矿构造空间被相互挤压、错动或位移。而由分异作用产生的化学成份活度较高的含矿残余岩浆溶液在这种岩浆侵入压力作用下被挤压到这些形态不规则、产状各异的容矿构造空间中。由于容矿构造空间本身为先期冷却的凝结体,被挤压进来的残余岩浆溶液其压力及能量得到迅速释放,有用成份如Fe3O4、TiO2、V2O5等,有的沿着先期冷却收缩形成的节理裂隙中充填成矿,其形成的矿石呈条带状构造;有的是沿着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间隙中充填成矿,其形成的矿石呈各种浸染状或块状构造。因此,现在矿体的形态产状就代表了当初形成容矿空间上的产状,如此一来也就可以解释以下现象:同样是由分异作用形成的各矿体,为什么在位置非常近的情况下却产状相差极大,矿石不同的构造相互过渡却没有在空间分布上形成规律性。

由上述推测我们对普昌钛磁铁矿床的形成下如此结论:普昌钛磁铁矿属于岩浆连续多次侵入分异作用所形成。

3.2 控矿因素

岩浆岩控矿

基性岩体为含矿母岩,岩体分异程度较低,钛磁铁矿体产于以中粒为主的辉长岩中。

3.3 找矿标志

⑴海西晚期基入岩岩体是寻找钛磁铁矿的间接标志。

⑵同一岩体中,分异程度相对较高的相带是寻找钛磁铁矿矿体的有利部位。

⑶由于矿体的氧化铁部分容易产生褐铁矿化蚀变,因此地表褐黄色中的灰黑色地质体多是矿体或矿化体露头。

4 结论

统合上述依据分析认为:普昌钛磁铁矿属于岩浆连续多次侵入分异作用所形成。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气候长期平均状况基础上,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叠加的变化。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则称为气候变异。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有证据表明大气温室效应的加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 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现有科学研究普遍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过度集中排放到大气层中被大量积累。而这些温室气体被认为能够引起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冰川消融加速,北半球的积雪面积在急剧减少,海平面也在上升。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而改变释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们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

二 城市化过程与碳排放

城市活动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城市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因此,城市需要在承担经济聚集与增长、保持市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的前提下,需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动承担碳减排责任,并成为碳减排责任的主要作用体。特别是那些资源型城市的减排潜力巨大,应积极成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生力军”。基于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城市建设以低碳经济为主调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以及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任务日显迫切。城市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发展趋势,也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并已成为城市研究问题研究的热点。

尽管城市化进程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人为减缓,但是,城市化进程也为我们提供了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机遇。因为城市是工业节能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有利于能源的集约使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城市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较大,其在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政策和生活方式下,能源消费有不同的特征。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以节能为向导的积极能源政策以及提倡节能生活方式,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能源效率、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形成以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节约和能源结构转变为特点,以低碳经济为核心,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而有效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自身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保持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 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作出贡献。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碳减排提出的低碳城市, 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发展模式,在自身取得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碳减排作出贡献;2.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构建低碳社会;3.体现人类生存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倡导低碳生活方式;4.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为前提,不排除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不但使自身复合生态系统取得协调发展,还为全球减缓生态系统的破坏作出贡献。低碳城市的实质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涉及到全社会生存和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其发展是一个既紧迫又长远的过程,适合于所有城市根据自身特点的发展。

四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的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 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应当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为基础,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 逐步构建低碳城市规划体系。

基本框架包括;

1.规划理论创新。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限制性要素,创新研究低碳城市系统构建、大城市地区规划编制技术、城市总体规划低碳编制技术、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低碳编制技术。

2.专项研究。重点研究低碳城市生活模式、低碳城市产业系统、低碳城市能源系统规划、低碳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规划、低碳城市扩大碳汇系统等。

3.规划方法。研究用城市规划和设计手段降低城市碳排放的技术方法,包括城市空间低碳优化布局方法、整合交通规划方法、低碳城市更新方法、低碳化社区设计方法等。

4.指标体系。在国家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基础上增加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

5制度建设。包括具有低碳目标的不同城市规划中决策保障制度、低碳城市规划的政策框架、低碳规划理念的制度执行效力等。

6实施机制。包括低碳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评估、低碳城市规划的综合绩效评估等。

五 结语

进入21世纪,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全球没有人能够置身于气候变化的挑战之外,气候变化已经把人类首次凝聚起来应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不可能人为地减缓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应当把发展过程作为节能减排的机遇,在发展中推行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作为调配土地、资源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公共政策,应当及时转变理念,改进规划方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等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规划;低碳背景

在世界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低碳经济发展是未来的必然方向。从地域角度来说,城市发展规划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间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在联系

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中,低碳经济缘起于排放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严重后果。IPCC在1990年阐述气温升高的危险后,以此为强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紧密关联,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 年《京都议定书》分别强调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是国际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全球变暖业已无法逆转,排放温室气体减排是世界各国的生存和发展严重阻碍。

现代城市发展规划开始于城镇化建设,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得大量农民从农村到城市成为工人,导致城市数量和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加速和工业使得城镇化建设加快了进程。传统城市向着工业现代化城市转变,也给城乡设施如何布局带来难题,这些难题对城市进行现代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探索,提出许多理论,极大促进了城市发展规划的现代化学科和现代化体系建设。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共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互相作用,互为依托。

二、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实际性质

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阶段,发展特征是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开始朝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演化。我国城市数量多,规模大,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的能源消耗位于世界前列,根据IEA报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的同时,低碳减排任务巨大。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越来越产生关联,发达国家外移高能耗企业,对包括我国履行减排温室气体和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很大阻碍。我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水平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部分城市尝试进行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率。我国低碳经济须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低碳建设,减排、节能促进新能源、新经济的发展。我国低碳经济重点应在于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要积极利用已存在的产业,结合新能源的产出和利用,实现低碳产业的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要减少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为关键,建立生态、绿色、环保的低碳城市,强调以人为主,建立复合的低碳城市生态系统,侧重于系统、层次和环境。

三、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特征

我国的城市发展规划是为了维持城市发展的公共生活秩序而进行的未来空间的设置和安排的具体表达。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特征是建立在城市的发展、思路、总体布局等基础上,安排合理空间达到节能、环保和减排的规划目标,主要表现为:

1、低碳城市规模适度

我国的城市规模与碳排放量有正向联系,既城市规模越大,则居民碳排放量越多,更深层的表达就是人口越增加,碳排放水平越高。从这一理论看,只有适合的城市规模才能保证城市碳排放的相对合理。

2、低碳城市紧凑形态

我国城市发展要持续发展,则城市形态必须相对紧凑,要充分成复合土地利用效应,因为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密度、城市交通和碳排放间有紧密关联,紧凑土地予以复合利用,多功能结合,有助于降低居民的日常出行成本,对提高城市密度,推进城市交通利用效率有积极作用,进而减少碳排放量

3、低碳城市高效交通

交通作为我国城市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指排放汽车尾气,不停增加的城市道路建设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阻力。所以我国应建立居民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合理、高效的交通体系以降低城市碳排放增长。

4、低碳城市低碳政策

在一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之初,就要考虑低碳发展为主,留下足够的用于低碳建设的政策实施空间。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低碳发展的操作空间,制定低碳政策,并规划、实施低碳措施,促进低碳观念普及和低碳技术应用。

四、低碳经济前提下的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对策

我国现在的城市发展规划对发展城市和管理城市有着重要的任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方法、内容和管理等措施,要围绕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展开。

1、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

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建立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体系。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时期,也要相应地改变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目标,调整、研究我国的城镇化与低碳经济的有机融合渠道,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理念和体系。

城市发展规划以低碳为出发点,要遵循城市本身固有的复杂结构,认清碳排放不断增加的影响因素,要找到适应低碳经济下的、可以覆盖城市发展的低碳理念。城市发展结合低碳目标,为发挥城市发展规划对低碳经济的调控作用,低碳城市规划必须关注城市的消费全过程,加强低碳、环保、节能、生态等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

2、探寻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探寻我国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创新规划内容。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要降低碳排放、增加碳汇两种方法,城市发展规划要与这两种方法结合,研究碳源和固碳地,探寻城市发展规划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适应模式,创新城市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减少碳排放主要通过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和发展规模、促进城市紧凑性突破和多方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式来达成;增加碳汇指经由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增加绿化、限制城市任意扩充规模和建设、健全城市生态环境等实现。

3、调整低碳城市规划的城市规模

改变传统的建设城市以人口数理决定城市规模的方法,改由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空间和规划规模的决定因素。生态承载力可以客观、准确地说明城市和自然间的切合度,能严格控制城市发展影响自然的负面程度。以城市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发展规模更利于城市发展规划的低碳化发展。

4、强化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策略研究

我国必须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实施对城市发展的安排和管理作用,强化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策略研究。低碳作为经济发展方向和城市规划的新兴观念,我国低碳理念推广和宏观计划还远远不够,城市规划必须依靠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才能确实实施。要尊重城市发展的低碳特点,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低碳措施。

参考文献:

[1] 毛小苓、田坤、李静萍、李天宏、刘永伟. 城市生态需水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2)

[2] 中国低碳城市论坛——(2012河南)智慧低碳城市顶层设计[J]. 城市规划. 2012(05)

低碳城市特征范文6

【摘 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需要,世界各国正逐步转向低碳生态发展模式。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是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论文从低碳生态的内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碳 生态 城市 评价研究 述评

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最早由Ann & Daniel(1998)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英国2003年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碳排放的75%~80%。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助于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测评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内涵研究

关于低碳经济,目前学术界暂无明确定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认为低碳是“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发展中国家则秉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低碳排放”(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09)。作为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解,出现有多种提法,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李迅、刘琰,2011)。

二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研究

1.个别指标法

个别指标法利用对低碳城市表征意义最强且便于统计的关键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常用指标有两类:一类侧重于衡量“低碳”特征,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国泉等,2006;胡初枝等,200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谭丹、黄贤金,2008;刘竹等,2011)等;另一类聚焦于“发展”特征,如人类发展指数(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等。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反映城市的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动态变化且计算相对简单;但缺乏碳排放系数的统一口径及指标间的空间可比性,不同指标衡量同一城市的低碳水平差异较大。

2.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个指标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如付允等(2010)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潘家华等(2010)则用六个指标衡量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即人均碳排放水平、碳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弹性、进出口贸易。该方法涉及较为广泛、考虑全面、时空可比性强,但侧重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

三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研究

1.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及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Hanley et al.,1999;Phillis & Riantiatsaholiniaina,2001;Cornelissen et al.,2001;Streimikiene,2005;Streimikiene & ?ivickas,2008),已形成多个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2.脱钩理论评价方法

庄贵阳(2007)以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GHG)排放国家在各阶段人均收入与GHG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相对于其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脱钩”评价方法注重时间序列推演,考虑历史趋势与预测结果,其“相对脱钩”模式对当前我国提出的单位GDP减排指标,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简称DSR)模型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如潘家华等,2010)。

四 结论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和评价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水平做出了有益贡献。整体而言,国外低碳生态分析注重实践检验,研究方法上,以数理模型应用为主,但模型与机制的适应性不强;研究对象上,对基于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讨论较少;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文献在指标设置上未予足够重视;评价方法上,大多为一维线性组合模型,缺乏低碳生态城市多维空间属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生态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充实并改进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Global Environmen-

tal Change,1998(3)

[2]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