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1
一世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特征
1体育文化的地域特征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边远的高山或丛林地区,以狩猎或农事生产方式生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转变为从事小农经济为主的产业,故农耕文化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奠基石之一。由于黑龙江省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地域分割后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世代少数民族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而迁址至集中居住,在区域相连、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相互吸收与同化使群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特有历史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出带有明显地域共性。如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和鄂温克族等民族都能骑马善射,他们以“骑射”列为民族之根、生存之本,将狩猎为生存的技能传承下来。
虽然居住在不同地域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特征的内容和形式有一些相像表现,但从本质来说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有着鲜明特点,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居住在不同的少数民族才能够发展风格各异的多元化体育文化,彰显出不同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在各民族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浓缩而独特的体育项目中可以看出:如满族的骑射、蒙古族的摔跤、达斡尔族的曲棍球等体育项目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少数民族所需的技能技巧,这些体育项目在各民族间和现代体育竞赛中广为流传,说明地域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基础。
2体育文化的民俗、民间特征
调查结果发现: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其文化的产生形成了原生态的自然特性。这些居住偏远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具有上百年历史,其传统体育无论是从外在的技术到内在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掺杂点现代体育文化的因素,使民族体育文化的原始性和现代性得到了展现。曲棍球是达斡尔族最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历史悠久,一直流传在达斡尔族人民中间。达斡尔族人从小孩就开始玩比较轻有弹性牛毛沾上水团的软球,到了成人玩的是硬球,用杏树根块削成的,坚硬,耐打。场地跟足球场差不多大小,两端分别竖起两根棍子作门柱,比赛双方各11人,1人守门,2人后卫,其余的人进攻,用带拐子的木棒运球、传球和击球,将球打入大门为得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现在曲棍球作为奥运会比赛的项目,人们从游戏的玩耍到正规竞赛可以看出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健身性、娱乐性及竞技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体现了健身、娱乐、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及民族情感和价值取向。
少数民族民俗、民间体育的起源都在边远山区的田间地头或山涧林地,人们利用劳动之余使用生产生活工具自娱自乐、因陋就简的进行体育活动。这些简便而适用的体育文化健身项目非常适合民间体育开展和普及,如摔跤是很多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项目,蒙古族、朝鲜族、满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和鄂伦春族都有摔跤活动。在地头休息或夏日游玩时,没有规范的活动场地,也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摔跤的动作技法也不是很规范,但是都能展示本民族的特色。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性特征不是哪一个民族所独有,而是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相同所共有的特征。
二世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娱乐特征
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多种多样,具有节日集体娱乐和竞技比赛色彩,但从整体上看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娱乐性大于竞技性。在黑龙江省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节日之中,依靠民间赛会和节令活动得以开展,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
1节日娱乐特征
少数民族集体娱乐特征是以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形式展示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娱神和自娱。在少数民族众多节日里,集体娱乐活动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色彩,活动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虽然各民族的节日民俗从纪念意义和活动内容上不尽相同,但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节日民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欢庆丰收、欢度佳节将娱乐寓于体育之中,增强欢快的氛围,推动了民俗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互动发展。
在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集体参加的活动占绝大多数,往往是一个乡镇或者乡镇共同参与抗性的项目。另外,在祭祀、庆典中也以巫师为导师传授某些技能,传授礼仪习俗及部落历史知识,而下一代也会自觉地或在督促下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教育是部落下一代获得技能和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家庭娱乐特征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一种血缘关系的亲情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的终身教育。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居住成长的地方,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从出世首先迈进的是家庭,第一个老师是父母,所以,家庭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少数民族家庭也非常讲究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少数民族家庭体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孩子成才的体育活动都可采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来源于生活,具有简便易行、娱乐性强的特点,还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家长在劳动之余或闲暇时同孩子们做体育游戏,这样既增进了亲情,又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都涉及家庭生活劳动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进行本民族的体育游戏活动,配合社会和学校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世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特征
1体育文化的时代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时代的产物,经过了漫长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过程,形成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色彩。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民族人们观念的转变,使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受到一定冲击,传统体育的技术层面和文化内涵都发生着悄然变化。如骑马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最擅长的传统体育。但是,现代的马上技巧运动是马术运动中的一项技术和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它不但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乘马技术,而且要在时速50至60公里高速奔驰的马背上能够准确优美地完成各种动作。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熟练的骑术和一定的体操基础,还要很好地调教好所骑乘的马匹,做到人马协调配合。马上技巧运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不断得到发展。
现代与传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总体趋势所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必然产生新的文化结构。因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逐渐促使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要求,以自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为基础,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吸收现代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了自身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形成标志着现代与传统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相融合的现代文化模式。
2体育文化的竞技特征
在社会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逐渐由娱乐化朝着竞技化和表演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黑龙江省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届全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0年7月黑龙江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佳木斯市成功举办,本届赛会设竞赛项目9大类共33个小项,表演项目20个。全省13个市(地)、省农垦总局、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等15个代表团,共750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创造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及参赛队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赛会,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基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会,往往是一个乡镇或者乡镇共同参与抗性的项目。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以增强欢快的氛围。同时,还有许多的体育和文艺表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如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近年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有现代体育的内容,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传统体育内涵。
总之,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过历史传承和发展,已经内化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这些特殊内容是由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其表现出民族历史文化群体共有与现代体育文化共存的综合特征,蕴含着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精神形态。在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和精神层面上都能反映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因此,整理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梳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加强民俗体育发展的理论创新研究,对增强民众体质,美化社会风尚,传承、沿袭具有深厚传统的文化将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井方,吴瑶.关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2).
[2]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
[3]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2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人类体育文化的各种现象和发展规律具有特殊意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浓郁特征的亚文化形态,由于它与现代体育在形态特征、规则制度、功能结构、组织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具有与现代体育迥异的地域性文化符号与标记。要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个别现象与人类体育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从人类体育的一般规律来考察,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形成、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结构,以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借助人类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
人类学研究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由于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中,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呈现出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特色。因此,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阐释各民族的体育现象与发展规律就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人类文化特征与人种概念不同的是民族并不仅以体质特征来区分,而是根据人们的语言、生活的地域、经济生活的方式和心理素质等共同特征来划分。
从体育人类学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对人种特殊运动能力天赋形成的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外,还要探索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成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并从体育人类学的综合视角去探寻民族体育的历史渊源、本质特征、文化内涵、价值功能、形态结构与社会组织形式。作为体育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还可以通过对恩格斯称之为“活的社会化石”的现存民族和部落的实地考察,对其民间传承和流传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实际研究。
2.人类学发展背景下的民族体育发展
体育人类学是从体育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体育原理,以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民族体育,以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竞技,以摆脱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定位和标示,以把握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轨迹。
多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当今重要课题。体育人类学应用研究不仅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体育。在保护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缺憾是现代所谓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是重构出来的,有些还能找到零星源泉,有些是勉强重构,许多当地人、本民族并不了解自己这个民族还有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现代化,一些学者提出继续保持原创价值的内容文化。是保持传统还是体现现代?目前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处于两难的尴尬处境。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十分丰富,也十分优秀,但中华民族并不故步自封,同任何事物一样,她也有不足、不完善之处;聪明的中华民族总是善于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分来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并已形成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即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
3.体育人类学对保护民族体育的要求
第一,保留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文化内涵,面对民族传统体育这样一种存在和继承的危机,我们决不能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并在一定区域内发挥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如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保护,然后才能谈到发展,而且是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去加以保护。
第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单纯地从体育视角进行论证,而应跳出体育视角,从世界性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理论。
第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中,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更具时代性。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发展,学校是重要的载体。在大、中、小学校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4.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文化系统,它经历了长期的、缓慢的、不断变化的积淀过程,其间受到政治、经济、民俗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取得发展,应采取立足于本民族体育文化,向世界体育文化开放的战略,积极融合一切先进的世界体育文化。本民族体育文化既是历史文化之根,也是未来文化之源,这是我们与世界体育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当然,如果我们不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自觉地从事世界体育文化的创造,那么,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要失去其创造的活力与对话的权力。其间,当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随着文化的大交融而发生文化变迁时,我们亦无需感到悲观,因为一个更高级的体育文化一定会从其内部所提供的条件中产生。
人类能动地有效利用符号构建出各种文化系统的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新的系统会产生,旧的系统会消亡,但也有一些系统保存下来。能够保存下来的系统,足以说明它们是人类在生态适应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语言、服饰、建筑乃至传统体育运动等,都是这种文化系统的具体表现。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3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关 键 词】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1 植根深厚的精神物质文化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事象。它涵盖生产、狩猎、渔业、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方面,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民族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内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民族成员强烈地感到自己属于“这个民族而不属于那个民族”的归属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固有的特性
1.2.1 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4]。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项目,到技艺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嬉耍,到配合岁时节令的大型文体生活广场,把体育融汇于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载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同民族舞蹈、音乐相联系,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1.2.2 竞技性 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这项最能显示人们的强壮、机敏和征服的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5]。竞赛活动是自黄帝以来为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先秦时期以技击为基本特征的武术已有一定的发展。以民族、以地域构成封建割据时代的国体政体,为生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争夺地盘,兵事纷争;为扩充势力,就得练兵黩武;全民尚武成为弱小民族理所当然的习俗。这种在战争中孕育与创作,在生活中扩大与丰富,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在交往中维系与承传的习俗有着独特的技击、练武和宗教信仰特点,是古代体育竞技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产生于该民族,又流传于该民族,使参加者在相互较量的竞赛中,获得心理的愉悦,起到磨练意志、开启心智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2-03
前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一文中从积极与消极的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姜明,文格西则着重从消极的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策略;朱晋元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有关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还有很多此不在赘述,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按照佛教的理论“事物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灭。事物的产生并不依仗于一个因缘,而是依仗于众多的因缘,其中直接的因缘或许是可以计数的,而间接的因缘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察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本研究的进行是另辟溪径,运用系统学理论,把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论述,进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以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
1 研究路径
要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就要把二者放入一个逻辑结构中,把二者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放入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从繁琐复杂的点滴信息中理出一个线路来,进而进行论述,得出研究结果。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即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 核心概念的厘定
2.1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总有一些特别关键的点是所有的研究学者都没有、也不能丢弃和省略的部分。首先,在时间意义上来讲,一般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1840年以前。中国处于地理上的封闭状态,其文化形态一直处于天朝上国的民族情怀之中;其次,是指中国社会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农耕经济。中国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决定了中国社会自夏商以来直到近代都是以田亩农桑为主的小农经济体系;再次,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以伦理宗法观念为主的皇权氏族承袭制度,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大一统的帝国思想。商朝后期诸侯争霸,列国纷争,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起起落落最后由秦朝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中国的大统一国家观念,秦朝以法家的严密律令管理人民,最终秦朝传二世而亡,最后由刘邦统一中国,中国社会进入到了汉氏王朝,刘氏以儒家的伦理宗法观念结合法家的律令来管理国家,被称为外儒内法思想,经过汉朝四百年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与稳定的社会制度,从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宗法观念;最后,在具体的文化上,中国文化在它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佛家思想为主体,以法、兵、阴阳等家为互补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中,儒、道、佛常被称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1840年以前的、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包括流传至现今及历史中国版图上的所有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流,以兵、法、阴阳等家为互补,包括伦理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包罗万象的非自然内容。
2.2 民族传统体育
同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动机、研究方向不同所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可以肯定学者们给予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观念的立体性、时间、空间的不同性,总能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特征,进而给予不同的概念,赋予它不一样的价值和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42-02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在具有共同种族、共同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人群生活共同体中开展并流传的、具有历史相对稳定性和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文化活动。[1]如武术、气功、太极、箭弩、摔跤、龙舟、龙狮等。作为一种以形体活动来展现传统文化的样式,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形成的九百多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不同民族在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甚至政治和上的差异性。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因而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观念价值、、审美情趣、哲学思想、民族心理,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阴阳论”“五行说”“天人合一”等思想。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
(一)强健体魄、修身养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以形体为主要形式,直接的功能体现在健身和养生之上。也正因为如此,使其日益受到大众及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过去,在体育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与世界接轨,我们培养了大量竞技体育人才,如举重、体操、田径等运动项目。不可否认,这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该体育活动仅侧重于强健筋骨、发达肌肉和增强内在器官的技能上,忽略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修身养性、调整心理和融合社会方面的功能。[2]人的健康是一个概念,它包含修身、养性、健身、调心、益群和遵守公德各个方面。在融合传统哲学、医学、养生甚至社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太极、气功等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益健身,更有益修身。以实现道家所倡导的“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活跃文化、丰富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普遍实现了小康水平,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而以传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早晚在公园就可见到的武术和太极,正逐渐发展成规模,引导着人们重视养生,甚至在近几年被引入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龙舟赛、舞狮、拔河也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甚至组成了龙舟赛代表队、龙狮赛代表队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使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而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活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凝聚感情、促进稳定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承载传统文化信息的一种符号,内含浓厚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让老百姓在活动中全面了解了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更能让人们在接触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内涵的过程当中,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起到了一个消除不同民族之间民族文化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稳定的良性效果。大力开展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能有效增进社会稳定。
三、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一)主要特点
目前高校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上,呈现出“以竞赛促普及、以表演促发展、营造多维校园健身模式”[3]的特点。如自1982年以来的每4年一次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如期开展;作为重大节假日、领导视察、校园迎新晚会等活动的必备节目。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还将民族传统体育设为专业必修课和校级公共课,小到组建不同层面的健身俱乐部,大到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队,如龙舟代表队、舞狮代表队。可以说,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不足之处
与仅重视竞技类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相比,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确实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也使其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发展还不完善,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大多停留在以武术教学为主,没有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也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未能很好地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专业化教师数量还不足等。
四、对于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议
(一)科学编写体育教材,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
提高认识,转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存在,还可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模式加以传授。同时要转变对教育的看法。21世纪的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方面要求老师在开展自身教学活动时能有一定的自主性,能自主灵活地安排教学,而不是停留在一成不变全校一致的教学上。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除此之外,还应对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理论研究,尽量编写出科学完整的教材体系,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动作要领,还要充分诠释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等人文知识,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笔者认为,在理论研究上,我国高校目前为止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融竞技性、健身性及娱乐性于一体开展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西方体育、不同于过去高校开展的纯竞技类体育的地方之一是它寓健身于娱乐。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展示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优越性,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同时在服装设计、鼓乐配置上尽量体现出当下的流行元素,达到民族传统与时代特征的完美结合。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使体育教学的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同时传承中华文化。
(三)结合区域特征,发展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广且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自己的区域特征,发展适合自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方面在于该体育项目在当地流传广泛,开展起来轻松易接受。另一方面有助于以高校为基点,带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果全国各地的高校都能很好地开展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那么各种体育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民族传统体育也就得到了一个全面的传承。
(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
由于受资金、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面临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培养深度等多方面的困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投入,多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既可让现有的部分老师进行深造,也可引进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以及其具备的基本功能,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能以高校体育作为有效途径来实现。再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应面对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范文6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常更加注重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更加体现了东方的文明和精粹,培养了人们善良、诚信的优良品质,在表现我国的仁义礼贤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部活的教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不仅将现代体育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同时还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表达,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民族文化传播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的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这与终身体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涵盖广泛、要求简单且易于实现、种类众多,在性格不同、体质不同的学生中更加方便推广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制以及兴趣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从而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魄,使学生达到终身受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必须要在人民中实现,当前,我国以学校体育为重点,作为实现推广的关键和突破口。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往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给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就使得必须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体系,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格不变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民族特征和地域差异等因素,将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且易于实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经过学校体育的推广,使得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方法,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为以后在社会中成为体育骨干、引导周围群众爱好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采用了技术要求高且规则很多的体育项目,这使得体育教学禁锢了体育的特性,在学校体育中教学方式单一且呆板,从而使得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甚至厌恶体育的现象。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同,它具有娱乐性、便于操作性、种类众多性以及新颖、不受场地限制等众多优点,因此,在学校体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将其逐渐地应用于学生的体育锻炼中,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还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教学,更好地体现和传播民族文化,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必要性
(1)学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最佳渠道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土壤是延续数千年的农耕和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各地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传统体育活动的习俗正在逐步消失。有学者认为,必须要找到一个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渠道,否则继承就会出现断层。现在比较成熟的渠道就是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学,民族体育才能获得强大和持续的生命力。经过挖掘、整理和改造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不断地赋予新时代的健身、教育、娱乐等意义,使其既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特征,成为新时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引入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实践,成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高脚马从民间引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通过学校这个环节不断得到完善与规范的发展,继而成为影响较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脚马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面对全球一体化和西方竞技运动的强烈冲击,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教育中,不仅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现变革,在新时代找到生存的沃土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让青年一代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来说,不仅学生兴趣大,而且也能节省教学设施的投入。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民族中小学就把高脚马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了发展这个项目,湾潭民族中小学还专门摸索了教学方式;在甘南州,很多中小学已经用锅庄舞代替了课间操,现在藏区不论是牧区还是城市,很多孩子都会跳锅庄舞。锅庄舞已经成为甘南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当地促销旅游的一大因素。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根本出路。
(2)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完善的中间环节
1984年,国家体委综合古代蹴鞠、花毽运动、现代足球、羽毛球以及排球项目的运动特点,推出了毽球项目,并重新规定了毽球运动的规则以及技术要求。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近百所大学把毽球作为大学体育的常设科目,毽球运动的发展逐步步入正轨,比赛规则不断得以完善,技术发展不断成熟。正是有了如此坚实的群众基础,毽球项目才会成为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并且还走出国门,成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又如中南民族大学对鄂西地区的摆手舞的校园化创编。摆手舞又名“社巴”,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摆手舞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中南民族大学通过对这些生活化舞蹈动作的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配合以现代乐律,创编出了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式体育舞蹈,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特点,受到了学生欢迎。国外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历程也证实了学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如北美原住民青年奥运会(The Native Youth Olympics)之所以能得到极大的发展,除了受到政府的支持外,还在于它一开始就把主要参与对象定位于青少年,通过学校进行了推广和普及。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必须利用教育的渠道来聚敛。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是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找到生存根基的最佳媒介。
(3)学校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发展模式的形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并不排斥现代体育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相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希望通过现代管理和组织模式为其注入新的理念,以便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和良好的运作。如日本所建立的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和竞赛系统,使它摆脱了片段生存状况,具有了广泛的民间基础。北美的原住民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因素是印第安人建立了很多现代组织机构,这些机构服务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例如,1974年由美国体育领导者成立的“国家印第安体育协会”(National Indian Activities Association),发起了一年一度的男女篮球运动和“快投垒球”(fast-pitchsoftball)赛事。国家和地区级的印第安高尔夫锦标赛也从1975年开始一年举办一次。这些举措促使原住民传统体育现代管理制度的形成。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引领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学校拥有优秀的社会资源,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理念,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势必会不断实现与现念的融合,进而找到民族传统与现代科学的契合点,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良性变迁。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方法
1.研发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因而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并且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想顺利有效地融入学校体育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区域特点和体育项目特色,有效地发掘资源并进行整编,研发科学的体育教材,这不仅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研发,构建涵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体育教学,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构架。
2.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是一项崭新的创新工作,为了便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有效的融合,必须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假如体育老师没有清楚的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类型、训练方法以及规则等一系列问题,就无法给学生清晰的讲解,也就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进行锻炼,更谈不上有效的传播民族文化。因此,必须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培养能够带动学校传播民族文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学校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通更多的渠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由于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文化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历经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运动,深刻地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以及行为等。要想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学校体育中,开通更多的渠道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学校内课堂体育课的开展,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渠道,例如开展课外体育运动、组织体育运动比赛、举办运动会比赛等等都是广泛的开展民族体育运动的渠道。要尽量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融入学校体育中,提高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有效的渠道积极的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锻炼,还能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其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不仅将现代体育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同时还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表达,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民族文化传播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研发,构建涵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体育教学,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构架。还要加大投入,培养能够带动学校传播民族文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在这些骨干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昌毅.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民族教育研究,2001(1).
[2] 刘少英.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 韦晓康.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民族教育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