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制度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1
(一)诚信知行背离
知行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问题,也是伦理学的问题,知行是对立统一的,知而不行的是空谈,行而不知是盲动。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当前一些大学生的诚信存在知行背离,许多大学生在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形成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遵守诚信行为,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持诚信道德标准。正如万增奎在《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知而不行是我国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经过几十年的道德教育,社会倡导的许多伦理规范为公众所熟悉和了解甚至认同,但并未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
(二)诚信教育虚化
人有别于动物不仅在于其社会性,而且也在于其思想性和精神性,因此,人除了具有物质需要外,还具有精神需要。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不仅是社会有序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需要。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诚实守信之德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必须学习的科学知识,是大学生追求人文知识之必须,《礼记•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尤其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气息缺乏,比较注重社会本位工程,重技术,轻文化。学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虚化,教育方法手段单一、陈旧,缺乏多种方法、手段的配合,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如开展诚信教育,诚信签名,诚信宣誓等没有内化于大学生内心的活动,甚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诚信存在问题,言教与身教不相符,抄袭论文,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既破坏了科学教育的严肃性,又给大学生树立了不守诚信的“榜样”。
(三)诚信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实现诚信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个高校重视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而忽视了诚信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建设,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在诚信制度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许多高校的诚信管理制度要不没有建立,要不就是流于形式,无人使用,无人执行,成为空架子。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甚至空泛,没有操作性,往往是对教育部文件的稍加改变复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校的诚信管理制度,一些制度简单粗暴,单一。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墨子曾经以“素丝比喻人的品格,认为人的品格如同白丝一样”,“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此道理用于大学诚信问题,表明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其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教育和理论灌输的层面上,还需要建立一个维系诚信道德的社会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高校信用制度体系
制度作为环境结构状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人为干扰,明确每个人的权利义务,禁止错误行为的重要制衡因素。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完善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其合理化。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首先,建立和完善大学的“个人诚信档案”。在高校学生入学之时就要建立,对他们的诚信行为进行跟踪记录,由班干部、辅导员以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联合,统一协调,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收集,及时记录学生所受的奖励与处罚信息。其次,要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定性评价以及公开化、透明化,学校要高度重视,不能让诚信档案流于形式,要与教育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和银行等机构联合,使得学生充分重视到诚信的重要性,使个人信用档案真正成为学生的通行证。2.科学系统地完善学校诚信规章制度高校诚信制度体系是一个完善的体系,环环相扣,互相配合的,它包括考试管理制度、学术诚信制度、贷款制度、诚信监督制度等等。考试管理制度要加强对考试作弊行为类型的具体归纳与描述。更要对考试作弊形式细化以及作弊所受到的处分做出详细的处罚措施,使得处分有所依据,规定合理。目前各个高校的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已经开始加速运行,但是大部分内容空泛、单调,缺乏可操作性,震慑性不大,学生造假行为比较突出,健全学术诚信规章,要建立相应的专门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使得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增强学术严密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细化学术诚信制度的相关内容。对于违背学术诚信的大学生,要做出具体的处罚条例。完善贷款制度,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贫困大学生上学,高校和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帮助大学生贷款,使得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没有养成诚信习惯或者故意不还贷款,导致大学生贷款诚信出了很多问题,高校在积极帮助大学生贷款的时候,完善贷款条件的审核,使真正的贫困学生能够获得资助,减少以致避免作假行为,细化贷款和还贷规定,大学生要恪守信用,对大学生贷款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
文化价值的选择和价值导向决定着大学生诚信道德形成的方向,而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地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会对学生形成诚信道德压力,不诚信的校园文化只会助长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大学生即是诚信文化建设的接受者,也是诚信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校园诚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水滴石穿、日积月累,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要建立诚信文化体系,一方面要体现在有形物质方面,加强校报、学校官方平台,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对诚信文化的宣传活动,在教学区和学生宿舍等适当的位置设置诚信格言。另一方面要在广泛开展诚信团学活动月,将诚信活动以日常化的形式落实在学生中。其次要开展隐性教育,以另一个看不见的手进行诚信教育。在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之中,开发隐性课程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提高诚信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2
教育制度建设都是源于解决影响教育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学校制度建设也不例外;但是,并不是解决任何矛盾问题都是判定教育制度的价值标准,最为根本的是所解决的问题应是教育发展中的“本真”问题。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学校制度变革所解决的问题不是教育的“本真”问题,都是围绕表象性的、现实的与经济有关的教育问题,也就是“教育投入一产出”问题: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包括政府投入在内的全部教育投入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学校问题,即在一定的教育投入前提下,怎样调动学校主体的办学积极性。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制度改革简单套用现代经济制度改革的思路,来解决这些教育发展中的表面问题。例如,学校也实行股份制、私有化改革,以增加教育投入;学校单纯强调法人制度、办学自主权,实行所谓校长负责制等,这些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解决方式,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价值判定上的标准存在偏差。其实,这些问题只是教育发展中与经济发展相似的表象问题,根本不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本真”问题。
这些套用现代经济制度的方式、方法进行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在价值判定标准上忽略这样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企业生产风险客观上由个人和企业投资者来承担,而学校教育风险不可能由个人或学校投资者来承担。因为企业生产的是产品,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培养风险的承担者是政府和全社会。
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经济制度在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现代经济制度。如产权制度、法人制度、股份制等,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越来越丰富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财富增加,那么,现代学校制度所解决的问题应当是如何让所有的人有序接受先进知识和思想的教育,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套用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学校制度只会让教育成为机械的、狭窄的、片面发展的教育,如提高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等,不可能成就文化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是两回事,用金钱衡量的办学效益无疑会使学校教育走向拜金主义的歧途。例如,在目前我国教育背景下,公办学校对抓“应试教育”由于存在一些顾忌,有可能推进素质教育;而私立学校往往是一心一意抓“应试教育”,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升学率才能说明学校办学水平,才能扩大生源,才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学费收入。所以,市场化、私有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问题。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经济发展为教育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并讲求经济核算,但这决不意味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套用现代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模式和方式方法。私立学校的经济学本意是把社会能办好的学校交给社会去办。但并非私有化、股份制的学校才是现代学校,同样,并非私有化、实行股份制才是现代学校制度。例如,美国的众多公立学校隶属于学区,学校不是法人,原因是这种学区法人制度的计划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统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的总目标,就是按照布什总统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总要求,让公共学校走向一个关注教育结果公平的时代。
现代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生产先进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从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更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从建设和谐社会来看,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也是社会公平的核心,教育不公平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是创新教育体系文化的组成部分,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自由地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让每个人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设新的条件,唯一标准就是教育公平,从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到教育结果的公平。转贴于
从本体意义上讲,学校是先进社会文化组织,学校是博学的场所,是求真、向善、惟美、神圣的殿堂,现代学校更是民主、平等、博爱的“圣地”。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本体意义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保证学校教育的优先发展,而不是以依靠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左右学校教育。因此,市场化和管理主义对学校教育发展是具有局限性的。由于教育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发展必然受到上层建筑的约束,但这决不等于上层建筑决定教育发展。例如,经济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领大家共同致富,但决不意味着在教育上允许一部分人先接受好的教育,形成人的发展上的两极分化。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违背了现代社会管理中通过教育进行再次分配从而缩小社会差距的理想追求,还违背于受教育权平等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我们现行的学校制度中仍然存在这样一些套用市场化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的现象。例如,不仅存在相对豪华的城镇校和相当简陋的乡村校,而且在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分配标准上,乡村学校也低于城镇学村。我们知道,同样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活动,乡村校的人均教育成本肯定会大于城镇校。这样的学校制度设计无疑会加剧城镇校与乡村校的两极分化,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有悖于现代社会中的民主、平等、博爱。
现代教育的政治价值,就是通过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就要针对人才、劳务、科技等方面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学校教育施加影响,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维护教育的公平与正义。在维护公民教育权利方面,政府的“干预”不是与市场进行“博弈”,而是全面保障,因为所有的人的受教育权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受教育,没有可能也根本不存在“二选一”或“多选一”不受教育或不需要受教育的“旁观者”。所以,一切有利实现教育公平的政治制度,都应当吸纳到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之中。
政府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按照教育公平的价值标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从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政府来讲,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开发教育资源,创设教育公平。政府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一方面使教育资源总是增加。例如,不断加大政府投入比重,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教;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吸收国外教育资源:通过政策倾斜,吸引社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等。另一方面,使教育资源资产增值。例如,将学校所有权与经办权分离,国家拥有所有权,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把经办权交给更有办学水平和能力的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办学,使学校教育资源资产增值等。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动力机制 人才培养
无疑,高职院校在应用人才培养中,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同,是发展大势,教育部也发文(教高〔2006〕16号)做政策指导,目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也在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也在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虽然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决策是正确,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
缺乏政府的宏观管理,虽然教育部强调校企合作很重要,并主观要求高职院校把这项工作做好,但没有从制度上进行设计与操作,教育部作为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应该在宏观管理与政策协调与操作上做更多的工作。不能光停留在宏观决策上,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研究配套实施政策。
2.缺乏可操作性
学校出于上面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适应社会,要求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实际上由于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专业和老师只能被动执行,甚至是在强压下执行,当然效果不佳。所谓可操作性,是指客观上可以行得通,对于企业和高校这两个主体一个是以盈利为目的,一个是人才培养为目的,两者如何融合,尤其是企业动力问题是可操作性的关键。如何提高可操作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可实施性、客观性,而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强制执行,显得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缺乏客观的评价机制
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很多理论专家发表了不少意见,大多讲如何好,如何做,而实际效果如何,实现得怎么样缺乏客观的评价,即都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从实际的实践层面看的不多,我们作为实际的实施者,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老师作为完成上面布置任务的完成者,由于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企业缺乏主动性,因而高校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合同约束,老师在学校的压力下只能应付,事情做完了老师很清楚,虽然知道没有效果,但却实施得还很辛苦,能说自己没有做好吗?没有取得成绩吗?
二、问题分析
企业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利益,企业产生不出经济效益就不能生存。有人认为学校给企业输送人才,企业就会产出经济效益,这种说法看上去有一点道理,但目前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企业挑选的机会越来越大,市场选择余地很大,企业还会来通过所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社会(因人才可以流动)培养人才吗?当然极个别企业有这样的特殊需要。遗憾的是一些人以此作为基础并认为企业有了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动力。
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还得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让企业感到对他们有经济利益才是可行的,经济利用有长远的、近期的和附加的三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属于长远利益,企业收入增加、成本减少为企业近期利益,取得了宣传效果、社会效益和和社会责任等为附加利益,这三者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等没有约束性,属于道德问题,不能通过法律手段约束,这主要靠企业自觉,所以不能作为主要考虑对象。长远利益现在还难以看到,人才却有流动性,所以很多企业短期利益明显,需要更加关注,我们要做的不是认为不合理而去约束它,而是应该去迎合它。让企业自己觉得有利可图,然后产生主动性,这样才有可持续性,这样才能约束对企业的要求,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评价与监督机制。解决企业利益问题还得靠政府、靠政策,因为政策需要政府制定。如果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学校有责任向政府提出建议,因为,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是主体,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反应问题,提出建议与意见。当企业的动力问题解决了,学校自然就能主动解决好这样的问题了。
三、解决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动力问题的办法
(一)政府层面
1.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负责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政策的制定,实施、联络与监督。没有一个专门的办事机构不会有可行的效果。
2.有政策支持: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其它政策,如校企合作专项基金。
政府要出台鼓励性和政策性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引导合作,对积极投身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和信贷上的支持;对做出贡献的学校、个人给予项目上的扶持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加快知识的经济转化过程。只有可操作性的专门法规、政策方可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3.有实施与监督:如果有了政策支持,企业认为有利益、有实惠,则可对实施企业进行要求与约束。关于实施与监督工作,主要要进行平台建设、实施政策、监督政策执行,使其达到效果。
(二)学校层面
1.学校有专门机构管理:学校应有专门机构,要保持常态化和连续性,校企合作和教学业务有联系,但职能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所谓常态化和连续性,指的可持续性,学校有阶段性、周期性,一般与企业不吻合,需要与企业建立、维系长期关系。
学校要加快推进教学制度、学分制改革,完善教育的弹性教学机制,适应企业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的灵活需求,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使职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要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学生实习实训效果的监督评价制度,完善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交融性,使之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特色。
2.在政府宏观制度与法律未健全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方式创新,实现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具体有:订单培养,既培养了学生,还解决了学生就业;与行业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企业型模式;与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与企业合作成立培训中心;建立校办企业,利用校办企业自主开展;与企业或中介建立就业合作联盟等。
(三)社会层面
1.中介参与:政府不适合进行的交中介机构运作。深圳就有这样的中介企业,运作得也不错,但跟政府还没有搭上关系。
2.政府要强化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拓宽校企合作的面,由点对点合作发展到点对面的合作;由于行业协会与行业中的企业关系非常密切,行业协会中的成员也一般由该行业中的骨干人员组成,具有对行业的影响力;发挥行业组织在信息共享、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等方面的作用。
以上三个层面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同时要管理社会层面的行为与运作,只要三个层面互相支持与配合、互相联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喜梅.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华东师范大学[D].2009,(4).
[3]张光跃.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利性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4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73-05
为了贯彻教育部“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相关精神,按照《上海政法学院双语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结合上海政法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笔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重点学科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本文结合上海政法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的双语教学实践,试图深入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的建议,以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实践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以下简称《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选修课,2学分,30学时,开设时间为大三春季学期。上海政法学院从2009~2010学年春季开始对该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4年来,共计5个班122名学生选修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其中60%左右学生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1 教学目标设计
《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学生继二年级学习《人口学》后的第2门双语课程。该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已经具有全国英语四级水平,并掌握了社会保障基本知识。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双语授课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即通过英文教材的使用与学习,熟悉社会保障专业英文术语,加强学生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了解以及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筛选教学材料
笔者搜索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方面的英文书籍和论文等资料,参考了多所高校针对此门课程的相关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选课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精选了5篇英文文献[1-5]作为教学材料。总体而言,这些文献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可读性强;内容不仅涉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文献[1]、文献[2]和文献[3]),也介绍了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文献[4]和文献[5]);作者不仅有政府相关部门(文献[1]和文献[3]),也有相关专家学者(文献[2]和文献[5]);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1942年时贝弗里奇的伟大设想(文献[4]),也有当今社会最新前沿试点(文献[1]、文献[3]和文献[5]);不仅有中国国人自己介绍中国情况(文献[1]和文献[2]),也有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保的评述(文献[2]),还有外国学者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四个国家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文献[5])等。鉴于学生外语阅读水平可能参差不齐,教师也推荐了穆怀中主编的《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教程》等中文教材作为课外补充书目。
1.3 组织课堂教学
鉴于《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授课时间为每周2学时(90分钟),15周,共计30课时。将5篇英文文献作为5章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备课工作。教师在课前必须精读教学内容,并使用英文备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全为英文。课件内容主要是将文献内容分成不同的reading,提前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并准备好重点讲解的知识点。
笔者在借鉴李桢[6]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见图1):首先,进行热身运动,即简单介绍本次课堂主要内容和用中英文解释文献涉及的专业术语;其次,在进行正文内容授课时,根据事先分组的reading进行阅读、提问和回答,接着对该reading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进入下一个reading;最后,在结束时,对本次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并简单提示下节课内容。
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aids)、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分组讨论法(group discussion)和反馈教学法(feedback)等多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英文多媒体课件、中英文板书外,主要内容是阅读每个reading时的问答互动环节和重点讲解。在问答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采取中英文结合讲解时,除了关键概念和要点在讲解时使用中英文,其他分析尽可能地使用英文,有利于同学们重温以前中文的专业基本知识,也使得他们可以从英文角度加深其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为了加深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笔者一共安排了2次分组讨论。在学习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后,进行了第一次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2)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Rural Areas);(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ervice System);(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Guarantee of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for Urban Residents);(6)廉租住房制度(Low-rent Housing System)。在学习整个5章后,进行了第二次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老年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the Elderly);(2)儿童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Children);(3)残疾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Disabled People);(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Relief for Urban Vagrants and Beggars);(5)灾害救助(Natural Disaster Relief)。小组讨论的具体安排是:首先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共5个小组左右,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准备讨论;讨论时,要求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准备10~15分钟的讨论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组间还需进行问答环节;最后,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点评。
笔者除了在上课时间请同学们随时提出有关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外,在期中时(第7周)特地布置了中文的个人报告,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体会,反馈上课信息,广泛收集建议和意见。同学们十分重视这次作业,各抒己见,总结了个人的学习体会,例如从惧怕全英文文献到能接受并习惯全英文文献,从开始的看见不认识的单词就立刻查字典从而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到熟悉专业词汇并提高阅读速度,从课堂被动学习到在课外主动学习等等。另外,同学们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有的同学建议增加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有的同学建议提供一些介绍他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的网站和网页,有的同学建议推荐社会保障中英文专业词汇集,还有的同学建议授课教师谈谈自己在国外的亲身感受等。这些反馈体现了同学们对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强烈学习需求。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笔者在后来的课程教学中增加了一些教辅内容,如观看并讨论反映美国医疗保险体制的电影Sicko等,推荐一些社会保障相关的政府和机构网站和其他大学的课程网站,授课教师整理并介绍在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个人体会等等。这些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让授课者受益匪浅,也更感性地、深刻地体验到教学相长的重大意义。
1.4 考核学习状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每一章学习后会简短地用英文总结和回顾课堂知识,要求学生在每一章学习后用英语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着重于学习过程,因此采取过程考核为主的方法,即15%学习态度(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10%平时作业、25%期中论文、50%期末论文。其中,期中论文和期末论文都是用英文命题。期中论文要求学生搜集某国某一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该制度的特点;字数要求在500个单词左右。期末论文则要求学生针对上述国家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查找我国相同或类似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我国的特点,然后进行中外比较;字数要求在1000个单词左右。这两次所撰写的论文,都要求全英文,以考核学生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
2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效果
根据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中外社保比较》课程的数据库,笔者将从授课质量和学生评教两个方面分析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2.1 授课质量的评估
从5个班级学生总评成绩来看,优秀(100~90分)的比例在30%以上,50%以上集中在89~80分,平均分都在79~87之间(见表1)。从不同学年来看,2010~2011学年优秀率因为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仅为17人,较其他学年选课人数相对少些,因此在同样考核方法下该班级总评成绩的优秀率(41.8%)相对较高。从2009~2010学年和2011~ 2012学年3个班级的学生总评成绩可以看出,大多集中在89~80分,并且优秀率稳定在20%~40%之间。2012~2013学年也与2010~2011学年的选课情况类似,优秀率高达47.82%。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激励了授课教师继续进行双语教学和改革。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开设专业双语课程过程中,也遭遇了学生们对双语课的“暂不适应”情况。2010~2011学年选课学生人数比上一学年锐减,仅为17人,未达到教务处要求的最低要求(下限为20人),但后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还是把双语课程开设了起来。随着双语课程的推广,2011~2012学年的选课学生人数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而2012~2013学年的选课人数仅比最低要求多3人。
表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课程学生总评成绩情况
2009-2010学年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1班 2班 学年 学年 学年
学生人数 21 27 17 34 23
100-90分 5 10 7 9 11
优秀率 23.81% 37.04% 41.18% 26.47% 47.82%
89-80分 10 15 9 25 9
良好率 47.62% 55.56% 52.94% 73.53% 39.13%
79-70分 4 0 0 0 0
中等率 19.50% 0.00% 0.00% 0.00% 0.00%
69-60分 2 1 0 0 1
及格率 9.52% 3.70% 0.00% 0.00% 4.35%
59-0分 0 1* 1* 0 2*
不及格率 0.00% 3.70% 5.88% 0.00% 8.70%
最高分 97 92 95 92 94
最低分 62 0 0 80 0
平均分 82.57 83.78 82.82 86.97 79.70
及格率 100.00% 96.30% 94.12% 100.00% 91.30%
* 因平时出勤率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而取消考试资格,总评分数为0分。资料来源: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课程数据库。
2.2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学校要求学生在修课后,必须对所学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满分为100分。从118名学生参评情况来看,本课程四年来的评教结果均在90分以上,最高达到95.79分(见表2)。学生们从教师的品格和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鞭策了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3 推行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推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课程重视度不够。由于《中外社保比较》为选修、双语课程,在每年秋季选课时,学生们因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不确定而对选修双语课产生了恐惧感,导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人数不太理想。例如2009~2010学年,在社会管理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鼓励下,本课程才能选够20人及以上、顺利开班;而2010~2011学年,虽然有教师的鼓励,本课程尚未选够20人,但出于对双语课程的支持,学校同意开班。经过这两学年已选修课程的同学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在2011~2012学年时达到了34人选修。而2012~2013年却仅有23人选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专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低。《中外社保比较》的授课对象主体为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少数为本专业二年级学生和其他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因此英语程度相对较好。但由于大多学生是高年级的,且已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临就业或者升学选择,学习态度较以前松懈,因此对课程学习的投入水平不高。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长期习惯应试教育、被动学习,对要求较高的双语教学的准备还不充分,没有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对双语学习的投入不足。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做课前预习,仅在上课时间学习,课后基本上很少复习。而在短短的每周9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同学们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的讲解分析,即使当时没弄明白,课后也不太花时间去解决问题,从而听之任之,产生畏难情绪。如此少的学习投入,即使采取全中文的教学形式,对《中外社保比较》这样中等难度的课程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3)教师的英文水平有待提高。授课教师是双语教学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英文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外社保比较》的任课教师虽然在香港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也有短期留学经历,但尚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英文授课训练,在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中英文互换等能力上,与专业英语教师存在客观的差距,对英文授课也需要适应,因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中外社保比较》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因此对授课教师本身的英文水平的要求也较高,需要教师较全面地掌握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改革新动向等,用英文熟练表达出来,并能和学生用英文进行无障碍的双向沟通,从而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计划有待改进。近年来上海政法学院积极推动双语教学,不少院系也尝试开展双语教学,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了《人口学》和《中外社保比较》两门双语专业课程,《人口学》是惟一的双语必修课程,《中外社保比较》是唯一的双语选修课程,且《人口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授课,《中外社保比较》则设置在大三下学期选修,两门双语课程间隔时间长达整整一学年之久。这表明当前的教学计划对双语教学的开设课程和开设时间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无法保障双语训练的连续性,也不利于检验推行双语教学的效果。
4 对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如下探索。
1)坚持双语教学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条件。双语教学首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这两者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趋势下,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双语教学实践却倾向于牺牲专业知识而侧重英文教学,那么这样的改革是本末倒置的。因此,对于教师资源和学生条件不太优越的学校而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条件,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如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加强现有教师外语培训,提高英语水平,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强化其英语应用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全面调整教学计划,确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双语教学难度从低到高,确保双语课程教学的连续和均衡。
2)探讨积极有效的双语教学形式。教学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结合,因此双语教学必须要考虑到选课学生的英语水平。《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虽然是大学三年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但少部分是二年级本专业或者外专业的同学,因此同学们自身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另外,同学们对这种英文授课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同学接受目前的英文授课、中英文板书的形式,有的同学希望用英文讲授、中文板书,有的同学建议用中文讲授、英文板书,有的同学提出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等。这说明学生的需求是不同层次的,虽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改善教学效果,但由于师资有限等现实,在短期内实行分类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虽然母语教学比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进行双语转换等存在较大难度,也可能对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中,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易到难,逐步地增加外语讲授比例,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
3)改善双语教学的考核激励制度。从根本上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就是要从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两方面来着手。虽然上海政法学院大力支持双语教学,例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课程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中对双语课程实行倾斜政策、开设双语课程后计入多倍教学工作量,但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其备课难度远远高于中文教学,加上选课制的实施,虽然有的教师有心想开设双语课程,最终却因学生选课人数不够而取消开班,有的教师却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评价不高而不愿继续开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选择双语课程,其所修学分并未和授课教师工作量所计算的系数同步增加,而且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两者不能兼顾时,由于对自身英文水平评价较低,会倾向于考虑中文学习,放弃难度较大的双语教学。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对双语教学认同不高、缺乏热情,那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必然会很困难。因此必须从师生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双语授课教师的支持,例如通过适当降低现有双语课程工作量计算办法从而鼓励教师先开课、逐步提高双语比例,同时设立双语教学专项教学项目,通过国外进修、相互听课、探讨交流等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双语教学宣传,强化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对选修双语课程给予学分计算上的倾斜等。
参考文献
[1]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China's State Council.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EB/OL](2004-09-07)[2013-09-11].http://.cn/english/doc/2004-09/07/content_372369.htm
[2]Feldstein M.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9,10(2):99-107.
[3]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tatistical Communique 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2008[M].Beijing: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2009.
[4]Beveridge W.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EB/OL].(1942-09-01)[2013-09-11].http://sochealth.co.uk/history/beveridge.htm.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5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培养方案的确定以及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是培养对应人才的重点,而这些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广东省的家电类、电子类、消费品类企业有着很好的地域发展优势,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也非常迅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产品造型设计和款式设计方面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有的甚至是完全走模仿别人的路线。因此,工业设计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性的设计人才对于广东省企业发展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学生因无法胜任雇主的专业要求而一毕业就失业,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出对应的调整和改革。因此,基于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应该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
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绝大部分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按部就班的课时安排、书本知识的传授。把侧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的培养上,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了课堂上,而忽视了市场导向,与产业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对实际的设计项目经验非常缺乏,并不能熟悉掌握现代设计的流程,在他们由学生向设计师角色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实践以及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大学期间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包括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艺术、技术和经济等等的交叉学科,也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一直在摸索中前行。相当一部分高校同时设置了两个工业设计专业,一个是偏艺术方向,而另外一个则是偏机械方向。尤其是偏艺术方向的,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显示出了脱胎于美术教育的浓重色彩,出现了重艺术轻实用;重文化轻工艺;重概念轻市场;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已经难以适应发展迅速的设计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了避免工业设计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而企业却招聘不到好的设计师的矛盾,就要及时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相应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根据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对我校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1.教学内容调整和改革
(1)校企联合,对口设置专业课广东作为我国工业设计的发源地之一,近些年来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对于产品设计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工业设计教育是要给企业提供优秀设计人才的,应该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主导,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每个方向的工业设计应该有专门的对口的单位来提出培养计划,指定培养目标,提供培养条件,进而设置对口的专业课,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委托培养,学生可以定向就业,这样子的话学生的就业趋向就比较明确,也乐于去选择这类专业。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
(2)转变观念,增加选修类交叉学科课程脱胎于美术教育的工业设计专业,尤其是偏艺术方向的专业,重艺术轻实用;重文化轻工艺;重概念轻市场;重理论轻实践等,应该说培养出的学生在设计理念、手绘表现、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很强,但是,这样的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往往停留在概念阶段,很少涉及到加工工艺的问题,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实现,而他们自己也不太有意识去考虑工艺问题,认为那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事情。在改革后的工业设计课程里,应该考虑加入工科的相关课程,让学生来判断自己的设计在满足艺术性体现的同时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能不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或者不久的将来生产出来。如:针对企业反馈的学生在结构、模具、制造方面还是偏弱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产品结构设计、模具制造、注塑加工等课程等等。
(3)紧跟市场需求,增设相关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不适应等症状。我们的设计教育绝不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味的掌握理论,还应该给学生以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来巩固理论。而项目教学就是其中一个方法,学生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之前的项目教学中,先后与湛江市家电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了多款电饭煲、压力锅外观造型设计方案,并有两款被该公司采纳;与广东省诺科冷暖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壁挂暖产品外观设计,其中一名学生的设计方案已被该公司采纳并投入生产……而这些项目教学实践的过程,也从另一个层面充分证明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
2.培养方案调整和改革
学生学习的主目标是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因此,学校的教育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我校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以广东为主,这就要求学校充分考虑广东的地方经济特点、企业需求和就业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也就是在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1)课程体系调整
基于上文的分析,对已有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使新的课程结构更加突出工业设计专业特点,新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大体上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应该包括如下课程:
①造型基础类: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透视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表现技法(产品效果图)、产品模型塑造(模型设计与制作)、造型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摄影基础等。
②专业基础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基础设计等。
③专业技术类: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2、产品设计3、人机工程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加工、产品系统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设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
④实践教学类:专业设计实践强化训练、设计采风、项目实践、毕业实习(参与设计公司实际设计)、毕业设计等。
(2)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及与企业的沟通
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聘请兄弟院校知名教师担任客座教授,邀请他们定期来校学术交流和做讲座。我校就曾先后邀请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汤重熹教授做客素质教育大讲坛,做了题为“旧规范的失落与新秩序的超越——现代艺术设计超越”的讲座;多名设计公司主创设计师来校与我师生做面对面交流。对于企业联系那方面的工作,则可以邀请企业设计师来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设计,真正将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基于此目的,我们专业先后与湛江市家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诺科冷暖设备有限公司、佛山顺德硕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合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鼎典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艺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专业实习基地协议。
结语
教育制度建设范文6
本课为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由于目前初中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史实的讲授,轻史论的分析和探究,基于对课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特点,我认为,本课的着眼点是西周时期为什么放弃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而选择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如何实施的?着重讲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夏商政治制度内容和特点的讲解,培养学生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讲解,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和掌握史实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科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难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让学生学会类比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本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图片:
万名中华儿女壬辰年清明共祭轩辕黄帝、蒋经国之子蒋孝严认祖祭祖
教师:中国的认祖归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特别现象。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都有哪些政治制度?这种情结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时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的学习。
【设计意图】
利用国家大事和学生熟悉的人以及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导入,会让学生倍感亲切,为即将开始的主题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原始民主与专制博弈
教师: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也就是政治史上的早期政治制度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普遍带有比较浓厚的原始民主色彩,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找出夏朝主要的制度。(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出示图片:商 巫师立像、神面形玉饰
教师:通过以上问题还可以知道商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而且学生此前已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所以这两部分不宜用时太多。
教师:分封制让周朝统治效果空前加强,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周王室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设计意图】
这部分讲授的质量直接关系整节课的质量。如果采用单一的授课方法,会让课堂显得比较沉闷,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材料中的“立天子”与“立诸侯”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图片:
教师: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图片,还可以看出宗法制有何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宗法制度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宗法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例如,中国人重视家庭、长子为重,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春节祭祖、清明祭祖扫墓现象。纵观宗法制,我们该怎么认识历史上和今天的宗法观念?
教师:假设当今某知名学者,即将要去做一场关于如何认识宗法制和宗法观念的演讲,你们就是他的助手,请你们帮他列一个提纲。(学生得出答案)
(教师点评)
教师:宗法分封制的一项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具体是如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
【设计意图】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久居城市的学生,对于祭祀等和宗法制有关的东西已经非常陌生了,所以,在这部分我首先用甲骨文“宗”字让学生在深入的理解宗法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学习学生全面掌握宗法制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了。
二、血缘与地缘的博弈
教师: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是断裂的,而是有继承关系的,最后宗法分封制在达到早期政治制度完善的同时也为原始民主制画上了句号,当然也为中国古代政治向封建政治转变做好了准备,正如孔子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那么除了这一特点外,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还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答案。
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依据西周时期三大制度总结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下:
政治制度具有继承和发展性;血缘与政治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设计意图】
结合教师对夏商周三代制度的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达到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和用历史术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课后探究
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畏缩地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