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体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创新的体现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1

关键词:漫画式表现;动画运动;创新;问题

动画的运动特性是动画本体形态最重要的标志,这种标志通过符号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来体现。①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动画片中,动画师为角色绘制运动过程的时候,都会在仔细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遵循迪斯尼经典的动画运动规律来进行运动过程的绘制,因此在传统的动画片里,角色的运动表现流畅并带有弹性,在银幕上栩栩如生。这也是动画的英文含义――“赋予生命”的最好表现。而现在的电视与网络动画当中,由于制作成本、周期和创作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类动画当中融合了大量漫画的表现方式,因此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动画的特殊的审美特点,最直观的就体现在漫画式的动画运动表现。

漫画式表现,从定义方面理解:是指通过虚构、夸张、比喻、象征和假借等不同的手法,描绘图像用来叙事;同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文字,语言对白,漫画符号或者拟声词等,用于辅助、启发观者的理解或思考。这种解释是借鉴了在文学作品中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风趣幽默、夸张生动的效果。在动画运动中应用,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一、漫画式表现让动画运动方式更加多元,更具有设计感

传统动画中,角色的运动往往是流畅、连贯的,像《大闹天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经典动画片中,角色的运动都是客观现实的理想化处理,角色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融合了物理定律和运动规律,使传统动画的运动美处处体现出严谨和科学。传统的动画的运动表现方式让它更加接近于电影,由于其强调动作设计的真实性,贴近于自然界事物的真实的存在和运动的状态,所以在我们看起来它可信度极高,可是在表现形式上已经模式化了。

漫画式表现的动画运动较之传统动画就更为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模仿和夸张,转而拥有了许多新颖的表现方式,在画面处理上、镜头切换和特殊情节的表现上也更有设计感。

以《罗小黑战记》中,山新(片中角色名)高兴的出门这一连串动作的设计,作者用了一个十分漫画化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山新一个连续的像龙卷风一样的回转出了门,同时背景也迅速的切换,直接闪出门后,节奏迅速,但是非常具有想象力,与传统的“一步一步”走出门的画法相比,这种带有奇想性质的设计极大的提升了动画运动的视觉冲击力,也让这一段动画带有很强烈的漫画感。通过逐帧进行分析也能看到,这一段龙卷风一样的运动过程并没有体现多少运动规律,它完全是一段臆想出来的运动,尽管这样,也符合动画“创造不可能”的艺术精神。

(一)漫画式的运动表现改变了观众对于动画的欣赏方式

在漫画中,对于运动的表现往往是一个瞬间,或者以静态的画面来表现一种似动的视觉错觉,抑或是添加一些指示符号来起到说明的作用。观众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运动的空白。将这种表现方式融入到动画运动当中,观众从观看动画的运动转变为读画面的内容,有些时候动画片中的连续静帧配上旁白的台词就可以占到很长的一段时间,观众在观看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来让影片的内容和运动在脑海中完善起来。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观看动画运动的同时似乎也扮演了“中间画师”的角色。另外以连续的镜头运动代替动画角色运动的表现方式在部分动画片中也被频繁使用,带给观众的是连续紧凑的视觉冲击和前所未有的震撼。“人们对于传统视觉形式显得日益麻木,对于具有高度视觉刺激的表现形式则表现的更为灵敏和易于接受”②。不同于在传统运动规律的指导下,所绘制出来的运动状态连贯而逼真,漫画式的运动表现则反其道而行,用不连贯的跳跃的形式,有时甚至是静止的表现,强化了对于观众视觉上的刺激,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比如在动画片《足球小子》中,在比赛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静帧和面部表情的连续特写来渲染一种白热化的气氛,虽然动作不多,但是配以雄壮的音乐和激昂慷慨的台词,让人热血沸腾,浮现在脑海当中的会是球员之间激烈的拼抢和比眼前看到的更为激烈的球赛场面。

这样的表现方式也有创作者方面的原因,比如制作周期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创作者为加快制作进度,降低难度,会采用此类表现手法。日本动画从手冢治虫时代就开始了这种“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广泛应用于电视和网络动画当中。这种表现手法在解决经费和制作周期等问题的同事,也让动画运动表现具有了全新的审美风格。

(二)更加直接的心理活动表现

传统动画对于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一般都是含蓄的,即便是有较大的肢体动作,但是要想细腻的表现角色的内心,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漫画式表现则可以很好的做到。

一般来说,动画角色心理所想的,脑袋里所思考的东西,是比较虚幻的,动画尽管可以将表现很多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对于心理的刻画,也需要化虚为实,一般都是通过肢体动作的精细刻画,透过角色的神态和动作来凸显内心的情感。如图中法国动画片《疯狂约会美丽都》当中,对于主人公查宾少年时期想要一架自行车的刻画,是通过奶奶几次的试探,用不同的东西来试图逗他开心,最后翻出查宾的剪报来表现的,由于全篇几乎没有旁白和对话,它用了较长的一段篇幅来表现。

相比之下,运用漫画式表现,动画很容易表现角色的心理和脑海中所想的,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某一个动画角色在想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在他的脑袋上方会浮现一个悬浮泡泡,里面用来表现角色心理所想的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可以十分生动的把本来需要通过许多连续的肢体语言来刻画的内容形象化了,而且手法十分有趣,并且观众在有过大量的漫画阅读基础的同时,可以十分容易的去理解。

二、漫画式表现在动画运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漫画式表现手法在动画运动中的运用,让动画有了不一样的表现力,但是它的运用也不是没有限度的,漫画式表现手法的过量使用,会使得动画特有的美感减弱。动作显得僵硬,画面静帧过多会让动画有跳跃感,观看起来不流畅。

漫画式表现手法在动画的运动中,应当适量应用,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思考,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把原本应该仔细表现的情节简化,或者漫画化,使其失去了运动的特性,会逐渐变成所谓的“动态漫画”。

“动态漫画”是出现于美国的一种漫画形式,由于其在平面的漫画上加入了声音与简单的镜头运动,用电视或电脑等媒体播放,以供大众阅读的一种新型漫画形式。但是它的出现一只饱受争议。我觉得这种漫画形态恰好可以用来例证漫画式表现的使用对于动画运动所产生的问题。尽管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实验意义但是它所处的位置仍然很尴尬。与漫画相比,它并没有那样纯粹,与动画相比,它又缺少了应有的运动。但是它又无法成为一种桥梁性的中间介质,所以它的存在显得比较艰难。

动画应当保持它应有的纯粹性和美感,动画的运动表现虽然可以融合一些时下流行的元素来进行革新,但作为一种艺术,它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会违背这门艺术的初衷,并最终丧失它的艺术性。动画和漫画原本是同源,但动画属于综合性艺术,漫画是平面艺术,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但是过分的融合会失去原有的艺术美。(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贾否.动画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

②曹丽亚C《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7.P110

参考文献: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2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68-03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技术创新一般具有继承性(连续性、渐进性、积累性)、飞跃性(阶段性、非连续性)、相对性(可重复性和可选择性)、社会性、革命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具有系统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短周期化、科学化和经济化、软件化和信息化、高技术性与复合化。[1]技术作为一种系统,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系统的创新;技术创新的共性在于技术人员对原有的技术系统的某些要素进行改变,使之更加完善,从而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并为企业内部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2]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学术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论述已不少见,然而现有研究往往论及其中一点而忽视其余,未能注意到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二者之间的内在耦合。事实上,企业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和互动,方能实现企业创新的双轮驱动。

一、技术创新的文化价值蕴涵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同社会经济性相结合变为产业技术的过程。生产型企业需要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型企业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性;对纯粹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理念本身就蕴涵了文化理念。三种企业虽然各自有所侧重,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从技术创新意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检验都可寻求到技术创新的运营机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本身显示了企业的内在文化模式和运营机制,也是企业文化在技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经营机制和组织与管理机制中也体现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文化价值。技术创新最终形成的产品这是企业文化的物化代表物,人们通过产品不仅感受到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更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象符号。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为企业树立品牌地位、改善员工精神面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些构成企业新的文化价值。

二、文化创新的技术价值蕴涵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融通,二者你中有我,我中含你,互相蕴涵,互相转化。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经济方式的变革和经营结构的改变,也同时改变了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并日渐演变成一种工作标准,一种工作作风,进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的积聚和提升,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效的激励制度保障了技术创新的持续性,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技术创新的产床,能使得企业自始至终追求企业的技术个性,获取和保持企业在市场上一段时期内的技术垄断地位,保证技术成果的有效扩散和推广,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文化创新中的人本思想为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提供了理论支持,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文化创新为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环境,提供内在驱动力。

三、文化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性支持

技术创新涉及各方面的内容,牵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网络信息、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仅仅考虑技术革新层面的创新活动不足以把握技术创新的整体特点,要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原则上更深层次地把握技术创新的原因和后果。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的技术创新系统,它与市场联系最紧密,也是最容易受市场打击的前沿性的技术创新关口。企业技术创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个人的事,直接关联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局势稳定。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面临着外在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内在文化也在影响技术创新的战略制定、人员素质、推进快慢。技术创新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人员的事情,而是一个企业文化实力的体现。

1.文化创新为企业人财物的解放提供了保障

企业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宏观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囊括了企业的各个方面:从企业建筑的风格,内在价值观念的形成,到制度建设、管理体系等等都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现有的企业文化为已有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系支持和环境优化功能,使得技术创新自然而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技术创新代表了企业文化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一方面它和其他众多因素一起构成了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仅靠笼统的企业文化概念难以阐释技术创新的特性。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当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生机和活力时,就需要进行文化创新;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几乎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实际情况。

文化理念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灵魂。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的发展蓄积创新生产潜力、营造产品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的力量源泉,而文化理念则使得这种生产潜力、产品市场和经济增长变为现实。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现在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上。文化理念是否符合市场要求,是体现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所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在不同的文化理念指导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构成什么样的责任意识、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观念为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起到了一种思想指路灯的作用,在这种价值观念指导下,技术人员的技术革新行动就带有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技术人员的做事风格、研究思路常常带有本企业的思维特点,而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文化理念指导技术人员投入技术创新的活动之中去;企业的经营理念涵盖了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如何服务用户和如何改善经营的问题。经营观念需要不断随着市场去改变,竞争的日益残酷,用户的多元需求,经营的变化莫测,都会影响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经营理念,进而折射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去;管理理念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从管理对象的人,到管理过程的控制,同样涵盖了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如何更好地面对技术创新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企业文化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是把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的纽带,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灵魂。企业的价值理念和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直接或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力度。

营造文化理念指导下的技术创新,靠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推进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高新技术营造高端产品,无论是文化理念的构建还是技术创新的推广,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技术创新不再是技术人员或技术群体个人或小圈子的事,它还涵盖了企业战略规划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部门的管理人员。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统一上,企业文化可以物化成技术革新成果,反哺企业的创新发展。

2.文化创新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调整经营结构提供了可能

文化创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撑、制度支撑和理念支撑,体现了一种“软件”建设功能。文化创新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由简单到综合,由高消耗到低能耗,由粗陋向精致的转变。企业的价值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并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软环境。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文化创新的影响,文化创新推动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为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正为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两翼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样也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综合作用的结果。

3.文化创新催生了技术自主创新群体

技术创新是一个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技术创新需要三种制式投入:通用的科学知识、产业通用的技术知识和企业特定的技术知识,其中企业特定的技术知识构成自主创新的关键。文化创新的魅力在于,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体现本企业创新的文化革新过程的软环境。现在国际上一些经营势头长久不衰的大企业,经营的秘诀来自于独特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价值观念等文化创新理念引导下的技术创新的持久推动。在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创新群体的合作形成了竞争型合作创新组织模式和供需型合作创新组织模式,在合作中锻炼了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内部,通过理顺程序,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构建到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形成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群体。对基于技术关联关系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群体则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群体力量。围绕自主创新群体构建市场、技术、信息、组织和制度支撑体系,通过核心产品打造核心技术创新品牌,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

四、以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结合推动企业创新

文化创新催化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为文化创新内容的丰富提供物质支撑;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缺少技术创新的企业,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创新的企业,无法为技术创新提供优势软环境。只有坚持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结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和实践主体、经营主体,要加大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要确保技术人员的投入,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智力投入和精神投入,同时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培养高、精、尖的一流技术人才;要加大奖励力度,按照非常规的奖励政策催化企业技术创新之花;营造企业全过程的技术创新领头企业制度,培养有潜在发展优势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要认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兼具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要有最宽泛的视野,最科学时尚的思维方式,能敏锐地捕捉到国内外市场上的科技脉搏,让这些企业家在搏击市场中靠遵循市场规律来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式。

营造企业文化创新氛围与倡导企业技术创新是一脉相承的思路,坚持营造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需要,也是技术创新的具体需要;在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中,坚持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品格,会使得技术创新走出更加优化的路子。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技术创新成果,就需要建设一个积极的文化环境。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力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只有重视文化基因的培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创造发明环境,[3]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使科技人员富有创造发明的热情,并富有居里夫人般的追求品格,才能保证创新的高品质。

文化创新可以营造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竞争的文化,竞争一方面追求刺激创新,另一方面蕴含公平、公正原则,这种原则构成一种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作为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在产品的营造中体现了尊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尊严、宽容人的个性,[4]这样的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要求,也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追求。企业做好文化创新指导下的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品位;技术创新在创新文化的指导下,才能引导技术人员完成文化的自我塑造。

参考文献:

[1]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企业文化创新相关研究著作可参见:姜岩.林泽炎.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效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郝明道.中国企业文化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欧勇.我国企业文化创新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8).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3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2-1

若想提高文学期刊的质量,办出优质的期刊,关键在于办刊人的职业素养。随着中国期刊业改革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人才瓶颈悄然凸显,这就对期刊编辑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培养出一支职业素养过硬的编辑人才队伍。

(一)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内涵。作为文学编辑的内在属性之一,创新意识本身是抽象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具体来说,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处于编者、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以语言学、文学、编辑学、心理学和新闻学五大学科为基础,针对文化热点或已有文学观点在文章内容、编辑策划、文化思考及编辑决策方面的创新思维的体现。就文学编辑行业而言,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可简单理解为包含打破原有文化氛围的“框框”和构建新型文学氛围或模式两方面,这里的“打破”和“构建”即是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行为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评判一个文学编辑是否具有创新意识,须建立在“不自主”体现的基础上,即在文学期刊或稿件编辑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自发体现,任何故意或是刻意地想在文学作品编辑过程中实现差异化的观念,都不能被称为是创新意识。

(二)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特征体现。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下加以分别介绍:一是对文学信息要敏感。对文学信息的敏感性有助于编辑发现新的文学题材,及时最新的文学动态以及更好地把握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二是文学意识的转换。实践证明,编辑的文学意识成不变时是无法实现创新工作的。所以,新时期文学编辑的文学意识要适当地转换,比如在新形势下,编辑自身要开拓文学视野,以文化产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指导,勇于不断打破保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意识,试着在编稿、审稿、版面设计、内容组织形式、栏目策划等方面加入新元素。三是善于批判怀疑。文学编辑通常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从本质上来说,一个合格的文学编辑需具备作家般的文化内涵。能够发现并提出原有文学观点的弊端或不知之处,并用其他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新观点对原有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是可取的,这也体现了编辑对出版物负责的态度。四是具有创新思维。

二、新时期文学的创新分析

(一)文学作品内容上的创新。笔者认为,从现代视角下去发现和解读文学,这并不是反对或传统文学精髓的行为。对于传统文化,编辑人员要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具备现代意识和精神的文学解读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宣扬。需注意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弘扬真善美是文学内容创新的原则,编辑在内容的标新立异方面要确保不陷入创新的误区。

(二)文学作品选题的创新。文学作品关注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作为文学编辑,需及时了解文化发展动态和趋势,对于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文学热点和文学新秀要密切注视,在选题上推陈出新。积极新颖的选题利于文学事业的建设,选题上的创新是编辑对新事物、新现象研究激情和研究动力的最初体现,也是作者创作上创新的“指南针”,同时,新颖的选题会为编辑在和读者的互动中赢得主动地位。

(三)编辑的创新意识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意识甚至可以作为我国文学事业发展能力的代名词,这种理性的推动力量,是唤醒和激发文学潜在内涵的重要工具。

(一)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的文学创新含义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文学成就,勇于寻找新机会和新题材,进而为我国文学事业赢得更好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文学编辑,需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勇于打破原有文学观点的框框,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否定自我,进行自我修正,不断追求新颖、创新,开拓文学的“处女地”。

(二)文学编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实际上,“发现”本身就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发现并抓住文学的中心思想和闪光点对于编辑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是极为有利的。文学编辑“慧眼”的发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善于发现已有的具有创新题材或内容的作品,并将其中优秀的作品筛选出来呈现给读者;二是自己发现文学上的创新之处,撰写文稿表达创新见解,或是对一些在已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有崭新的认识,并借用自己的文学功底进行学术性的评论,要知道,作家不一定要有编辑的素质,但编辑定要具备作家的功底。

(三)锻炼快速的敏感分析能力。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其应具有快速理性的判断力,这也是编辑正确创新的方向支撑,如果文学编辑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判断出错,那么基于此的创新将是徒劳的。人们对事物或现象做出判断之前通常需要完成分析步骤,不通过分析而达成的判断在学术上被称为“猜测”。因此,文学编辑需具备对文学现象敏感的分析能力,需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逐渐锻炼形成。

总之,随着出版行业不断趋于成熟,编辑学科和编辑理论都逐步实现着专业化的转变,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学编辑是文化产业进步的生力军。如何用开放和发现的眼光看待和发掘多元文化的思想精髓值得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深究。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4

1.1社会责任

1)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关注员工或劳动者的自我发展,提高福利;

2)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或优质服务;

3)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生态污染,追求可持续发展;

4)不仅要追求自身发展壮大,也要积极回报社会,多做公益事业。

1.2科技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指企业应用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加工、生产制造,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新服务的创新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创造和应用,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具体来说,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包括对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运用新技术研发全新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后是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企业原有生产工艺的改进,依托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

1.3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基本信念、管理体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创新为动力,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作用,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最大化。

2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企业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文化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在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中发挥协同作用。

2.1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既要承担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政府的责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还要遵守商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注意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外部消费者利益[]。因此,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有了终极目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就有了明晰的方向,在创新设计时,就会从长远考虑企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把未来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在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文化中,从而有利于企业创造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2.2科技创新是企业更好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

科技创新不但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还包括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通过研发全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量消耗等,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因此,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与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并不矛盾。有了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考虑到其它关联方的利益,从而在产品设计、工艺选取中提前考虑未来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如果仅仅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口号,没有实际行动,就难以承担社会责任,最终也无法发展壮大。企业只有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但为自己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3文化创新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突出,企业文化涵盖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公司制度等都需要被员工接受并认同,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的责任,如果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其企业文化中就会渗入相应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在文化创新或科技创创新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生产新的科技产品或文化产品,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使自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效应分析

3.1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渗透提升作用

1)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在员工、客户、外部生态环境和社区等利益共同体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那么企业就会在科技创新时考虑消费者、员工、生态环境、社区等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共同体会给企业提供良性反应,最终促使企业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第一,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风险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要求企业以客观规律为指导,结合企业现状进行技术革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更全面地考虑企业内外部利益共同体的诉求。一切技术创新都应体现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完成科技创新目标时,更注重培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包容厚德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第二,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创新外部效应的最大化,促使全体员工敢于开拓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第三,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全体员工集体奋斗的结晶,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家更注重消费者权益的把握,在思想创新和构思设计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容易发挥全体员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企业更容易形成不断创新、造福大众的核心价值观。

2)注重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与企业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密切相关,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创新功能是否完善,社会责任能否体现,取决于创新系统结构能否与之协调。当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的企业制度不再满足科技创新要求时,企业只有通过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变化。同时,也更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

3)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现社会责任,就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一方面,科技创新促使企业开发出能满足社会责任要求的新工艺,生产出符合社会责任理念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及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首先来自于产品形象,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注社会责任,将技术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3.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导向作用

1)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的开展需要依靠诱导机制的推动作用。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创新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价值导向。一方面,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更符合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帮助企业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所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但影响科研团队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等。过去企业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创新团队逐渐放弃唯利是图的思想,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目标制定科学的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既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又使员工形成一种强烈的企业认同感,自觉发挥主人翁精神,激发全体员工创造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基于社会责任的文化创新能够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创新团体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保障,并保护和鼓励创新失败者,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敢于尝试、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更容易吸引优质创新资源。企业文化创新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容易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完善的企业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创新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创新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策略

4.1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科技与文化创新整体流程

首先,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新产品还是采用新生产工艺都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调整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方向,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生产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体现出来;其次,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最后,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互融合中,要时刻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方面践行社会责任理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2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开展科技与文化创新,首先应具备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具备先进文化理念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创新中真正体现社会责任。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或引进创新人才。基于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为创新人才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

4.3用社会责任理念重塑企业制度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制度,技术创新知识就得不到积累,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需进行制度创新。第一,适时安排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把社会责任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中,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进程。第二,进行具体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共同创新目标,设计制度让员工有意识地参与创新,如通过设计奖惩制度强化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或态度。第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内部审计制度应以是否满足社会责任目标为判断标准,检查企业创新活动是否要求健康运行状态。

4.4以社会责任理念完善创新体制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5

关键词:校园文化;成绩;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一、全员参与,凝练主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把我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好,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校园文化的培训;其次是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大家对学校现有文化的看法,对学校多年来办学中的优缺点进行理性地分析;再者,就是征询大家对现在新的学校校园文化的设想。我们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大家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仰韶文化的发祥地半坡博物馆很近,这一地域特点,决定把我校的文化与半坡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产生出了以“火”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设想。

二、理念先进,文化鲜明

1.校园文化主题:火文化

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是在原省示范小学四棉小学、三棉小学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基础上,政府投资2000万元,于2010年8月25日建成启用的一所高起点现代化学校。

学校教学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硬件上,在灞桥区甚至西安市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学校的建设承载着诸多的希望和责任,也饱含着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政府大手笔的投入,给了学校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建学校,环境上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美、最好的图画,这,又给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和思考的巨大空间。软件上,原来的两所学校,均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从学校原有文化上来说,师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特色鲜明。并且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全面发展、乐学爱学的学生群体。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东城一小人具备了传承文明,敢于拼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基本素质,而这些,与火的特征非常吻合。

火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火文化是一种内核,那就是精神和力量。“火”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历史朝着文明迈进了一大步,而后人类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又是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在文明中不断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文明。这都是东城第一小学全体师生学习和传承的文化财富。而且学校毗邻半坡文化遗址,半坡先祖在使用火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造,发明了尖底瓶,这一发现和创造,被当代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誉为古代中华发明的奇迹。从这一发明创造中,我们不难看出,半坡人的探索和创新也正是我们今天要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火文化是半坡文化和东城一小学校文化最佳的契合点。

所以学校把校园文化主题定位为:火文化。切入点就是传承和创新,我们要做文明的传承者,创新的实践者。

2.办学理念:点燃成功人生

点燃成功人生,体现了东城第一小学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把每一个人作为办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也只有把教育落实和体现在师生身上,教育才会真正产生意义和效果。

东城第一小学以“点燃成功人生”为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专注于育人、专心于教育的体现。点燃成功人生,就是用文明让每位师生的人生更精彩。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担当传承人类文明的责任,探索创新的精神,满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激发求知欲,不断探索、创新,使华夏文明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3.学校精神:传承文明探索创新

首先是学习文明。我们开发了校本教材“传承文明之系列”如《彬彬有礼》《中国传统节日》《文明歌谣伴我成长》《追寻火的足迹》等,让师生学习和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的足迹,通过学习和了解,认识文明的本质和他源远流长的文化,从而实现自己的文明。

我们开设了文明礼仪课程。例如国学经典诵读,(每日一诗、一词、一段)上礼仪课等等。

师生文明礼仪规范工程如:文明学生,文明教师,文明家长,文明班级,(每周的文明旗,每个月的文明星,每个学期的文明班)文明管理,(文明小卫士――学生的,文明使者――教师的,文明监督――行政的)文明校园,文明课堂和文明家庭。

其次是传承文明。开展了“文明伴我行之系列”如:与文明同行,迎世园拉练,我文明,我健康,队列队形比赛,文明岗认领(少队、党员),文明你我他征文,演讲比赛,文明大舞台,才艺大展示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具体做法,实现我们传承文明的目标,并以此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

创新文明。我们不但要把优秀的民族精神,传统文明继承下来,更重要的是发扬光大,而且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发展。用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首先是课堂创新。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探索创新之系列”如《海量阅读》《心中有数》《乐陶陶》从语文、数学、艺术教育入手,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其次是活动创新。如艺术社团活动,木艺、陶艺、创意、合唱、绘画、柔道等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教育教学活动,六校联谊送教等等。还有制度创新。书香校园,和谐团队,教师的一日等等。通过这些日常的工作,使我校的文化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起到润物无声而且经久不衰的效果。

文化创新的体现范文6

一、企业文化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企业灵魂,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只有树立科学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与管理观念,才能稳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保障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新已经逐步转变为企业创新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成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内部形成不了良好的文化创新环境及基础,企业也将难以实现制度和经营管理的良好创新。文化创新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了顺应市场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的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侧重点

企业实现创新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立足于发展着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实现创新发展前,必须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利用创新管理促成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创新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水平。企业管理创新的侧重点是战略管理,战略决策指引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管理创新应加强实现战略创新,促成企业创新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从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创新帮助形成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文化创新影响着企业战略管理这三个方面中体现。

(一)文化创新是基础

企业管理创新理念与管理模式是以管理理念为基础的,而企业文化引导着管理理念。企业的管理就是为了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内部人员的共同认知中,构建出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帮助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文化实现良好的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内部促成统一的价值观念,文化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精神力量,帮助落实企业管理中的各项措施,形成良好的企业凝聚力,促成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文化创新试试先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基础。

(二)文化创新利于形成管理创新能力

企业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支持,包括资金支持、设备支持等有形支持。企业经济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同时,也促成了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不但需要物质支持,而且也需要精神支持,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精神支持。文化精神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创新力量则在推动发展中不断提升与完善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使得其顺应社会的发展。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软实力,文化创新同样也是推动企业能力发展的推动力,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文化创新影响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形式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信念。企业战略管理受到文化创新的重要影响,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时,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一种手段引导着企业战略管理,并且对战略管理产生一定的限制与约束作用,这样的双向作用更加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发展,促成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另外,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在管理中的战略改革,企业战略管理若出现改革,改革后的内容倘若不能适应当前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不能有机融合,企业文化对变革后的战略管理有所排斥,而企业文化形成之后有其一定的影响力,容易造成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失败,所以,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改革时还应考虑企业文化,对其也应进行对应的改革,才能促使两者之间和谐共处,实现协调发展。企业战略管理还受制于企业的价值观、制度规范等,企业的价值观和制度规范属于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战略管理受制于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在对战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文化创新也在利用着对战略管理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