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因组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肿瘤治疗;个体化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4-39-03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genomics of anti-cancer drugs

HAO Zhiying LI Yun'e

Shanxi Cancer Hospital, Taiyuan 030013,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genom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spects such as guiding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in clinical setting and illustrating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s. Commonly anti-cancer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 in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is the preferred first-line drugs regimen.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pharmacogenomics of commonly anti-cancer drugs, differences of the genetic level between patients are identified with the aim of predicting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determining optimal dosage and reducing adverse reaction. As a result, true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s] Pharmacogenomics; Cancer therapy;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药物基因组学作为一门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已逐渐走入了抗肿瘤治疗中。与肿瘤药物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尤其是单核苷酸多态性已成为研究热点[1]。当前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及药效靶点的相关基因多态性。通过对药物体内代谢关键酶或关键靶点的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研究,找到不同患者在基因层面的个体差异,达到预测化疗疗效、选定最佳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从而保障用药安全[2-3]。常用药物也称为一线药物,在肿瘤化疗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是一线方案的首选药物。因此本文对常用化疗药物基因学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常用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1 紫杉醇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进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达到使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目前影响紫杉醇疗效的相关基因组学研究主要关注在其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上。

紫杉醇的体内代谢主要是在肝脏由肝药酶CYP2C8、CYP3A4/5催化,最终转化为无活性物质随胆汁排泄[4],因此,影响这些P450酶活性的各种改变均会影响紫杉醇的体内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疗效和毒性作用。有研究发现两种新的CYP2C8遗传变异型:CYP2C8*2(I269P)和CYP2C8*3(A139L或L399A)。与野生型CYP2C8*1相比,CYP2C8*2型基因携带者的紫杉醇体内清除率降低2倍;而CYP2C8*3型的代谢活性仅为野生型的15%[5]。CYP3A4/5酶也被发现在不同种族中出现等位基因的突变,如非洲籍美国人中出现的CYP3A4*1型变异体[6],及部分人群中发现的缺陷性CYP3A5*3变异体,这些基因多态性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紫杉醇的代谢有重要意义。

紫杉醇进入肿瘤细胞后可由细胞的外排泵ABCB1泵出细胞,降低细胞内药物有效浓度。ABCB1的转运能力直接影响紫杉醇的治疗效果。已发现的ABCB1基因多态性包括ABCB1 G2677T/A 突变和C3435T突变。导致细胞外泵能力降低,表现在靶肿瘤细胞中,则使疗效更好[7]。

1.2 顺铂

顺铂是作为临床化疗一线用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DNA复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顺铂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形成的复合物水溶性大、药理惰性强,能很快从尿液和胆汁中排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参与其生物转化的主要药物代谢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参与肝脏有关解毒过程的酶,GST超家族基因主要包括21个亚单位,分为8个亚家族,它们中已有部分相关的遗传多态性被发现,GSTP1为其中之一。基因型为GSTP1(Val105Val)时,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了顺铂的代谢清除率,延长了它在体内的抗肿瘤药理作用,使患者化疗后的生存率升高。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Val105Val 纯合子的5年生存率较非突变纯合子高出30%;在结肠直肠癌患者中,Val105Val 纯合子2年生存率高出70%。而GSTP1(Ile105val)基因型使GST活性中等,顺铂代谢率中等,患者使用顺铂后的疗效居中,GSTP1(Ile105Ile)代谢率最高,抗肿瘤疗效最差[8-9]。

由于顺铂及其代谢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在肾脏内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由此导致了顺铂在肾细胞内的蓄积,并引发了顺铂的肾毒性。有研究提示顺铂肾毒性与介导其进入肾细胞的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2的基因多态性有关[10-11]。OCT2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热点集中于Ala270Ser突变位点,与Ala270Ser基因变异患者比,野生型患者使用顺铂肾毒性更明显[12]。

1.3 他莫昔芬

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干扰雌激素的某些活动,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乳腺癌和卵巢癌。他莫昔芬在体内经CYP2D6代谢酶代谢为产物4-OH-他莫昔芬,此代谢物活性大大增强,后由磺基转移酶SULT1A1硫酸盐化作用代谢为药理活性更高的硫酸盐-他莫昔芬,因此CYP2D6和SULT1A1基因多态性对于他莫昔芬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CYP2D6可参与多种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目前已发现其有70种不同的功能性多态性。对中国人群来说,纯合突变的CYP2D6*10是最常见的弱代谢型,此型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的效果不佳。而在对日本人群的研究表明,携带CYP2D6*10型基因者单独使用他莫昔芬,复发率明显增高[13]。另有研究显示,携带CYP2D6*4和*41、*5、*10和*17等突变基因的患者在使用他莫昔芬后,复发期、复发率、生存率无明显变化[14]。

SULT1A1作为磺基转移酶SULTs超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广泛表达于体内肺部、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基因携带为Arg213Arg、Arg213His型的患者,SULT1A1酶活性正常,使用他莫昔芬存活率高,为His213His时, 酶活性、稳定性降低,患者存活率降低3倍。

1.4 5-氟尿嘧啶(5-FU)

5-FU作为消化道肿瘤化疗首选药物,用于临床已有40余年,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作为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阻断DNA复制的必需原料――胸腺嘧啶的合成。在5-FU的体内代谢过程中,已证实嘧啶核苷合成酶(TS)、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二氢尿嘧啶脱氢酶(DPD)的基因多态性影响5-FU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15]。

5-FU进入体内后先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5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TS),5,10-甲酰四氢叶酸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进而阻碍脱氧脲嘧啶(dUMP)转变为脱氧胸苷酸(dTMP)。故胸苷酸合成酶(TS)是5-FU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目标酶。编码TS 的TYMS基因多态性主要由其5’端启动子增强区域(TSER)的一段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的拷贝数目调节[16]。此重复序列的增加能够使TS 基因表达增加,进而使TS酶活性增加。参与研究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携带TSER*3G/3G纯合子基因型的患者TS mRNA表达显著降低,对5-FU灵敏度增加,而携带纯合子TSER*2/2或杂合子TSER*2/3的TS mRNA表达相对较高,对5-FU灵敏度相对较低[17]。另外,有研究显示TS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5-FU疗效密切相关,5-FU对TYMS mRNA低表达的患者疗效较好,延长了中位生存期;反之,TYMS高表达的患者对5-FU疗效较差。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体内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参与DNA合成。目前研究表明MTHFR基因多态性主要是其677位碱基C被T置换,由此产生的突变导致其合成的蛋白质会出现热稳定性降低和酶活性的改变。有研究显示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携带MTHFR C 677T C/C基因对5-FU 的有效性表达显著低于C 677T T/T基因型的患者。而携带MTHFR A 1298C A/A基因型患者对5-FU的敏感性和毒副反应均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18]。

80%以上的5-FU在体内通过二氢尿嘧啶脱氢酶DPD代谢为无活性产物。故此酶活性的高低对5-FU的抗肿瘤作用较为关键。DPD由DPYD基因编码,DPYD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导致的DPD表达的个体差异可达20倍酶活性差异,研究显示携带DPYD*2A基因的患者,使用5-FU敏感性降低,半衰期延长,毒副作用增加[19]。

1.5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是一种前药,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喜树碱在体内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可诱导可逆性单链断裂,使DNA双链结构解旋;而伊立替康转化的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阻止断裂单链的再连接,发挥抗肿瘤作用。而此活性代谢产物SN-38可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β-葡萄糖苷酸SN-38(SN-38G),从而丧失抗癌活性。因此代谢产物SN-38不仅与伊立替康的疗效直接相关也与其毒副作用密切联系,而影响其代谢酶UGT活性的基因多态性也至关重要。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UGT1A1上[20]。UGT 1A 1的变异型UGT 1A 1* 28与UGT 1A 1 表达下降有关,可导致SN- 38 水平降低。而UGT 1A 1* 28等位基因的存在可导致SN- 38的显著增加,骨髓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增加。

2 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的局限性

目前,关于肿瘤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结果都来自回顾性小样本研究,甚至仅在某种特定的疾病中得到证实,尚不可推至其他疾病中;许多药物的研究环境相对局限,诸如人群异质性、疗效评价的系统性等混杂因素的欠缺也使一些研究受到质疑。因此,还需要更严格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和大样本资料分析来推进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3 展望

传统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的给药方式依旧是先采用常规剂量,而后医师根据患者的药物反应、临床疗效、毒副作用逐步摸索、调整,最终找到适合不同患者的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昂贵的药费、严重的不良反应、不确定的疗效等往往已经从身体和心理上给患者带来了多重痛苦。而未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临床治疗将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更多预测性和预后性研究成果将为患者从一开始就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用药,并且逐步阐明能够影响肿瘤药物在人体内反应的各种因素,逐步将肿瘤“治愈”。

[参考文献]

[1] Johnson GC,Esposito L,Barratt BJ,et al.Haplotype tagg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disease genes[J].Nat Genet,2001,29(2):233-237.

[2] Donnelly JG.Pharmacogenetics in cancer chemotherapy:Balancing toxicity and response[J].Ther Drug Monit,2004,26(2):231-235.

[3] Gao B,Klumpen HJ,Gurney H.Dose calcul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J].Expert Opin Drug Metab Toxicol,2008,4(10):1307-1319.

[4] 唐金海,赵建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与乳腺癌个体化治疗[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1(1):10-14.

[5] Dai D,Zeldin DC,Blaisdell JA,et al.Polymorphismsin human CYP2C8 decrease meta-bolismofthe anticancer drug paclitaxelandarachidonicacid[J].Pharmacogenetics,2001,11(7):597-607.

[6] Lamba,Lin YS,Thummel K,et mon allelic variants of eytochrome P4503A4 and their prevalence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J].Pharmacogenetics,2002,12(2):121-132.

[7] Sissung TM,Mross K,Steinberg SM,et al.Association of ABCB1 genotypes with paclitaxel-medi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neutropenia[J].Eur J Cancer,2006,42(17):2893-2896.

[8] Sweeney C,McClure GY,Fares M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urvival after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 Ile105Val polymorphism[J].Cancer Res,2000,60(20):5621-5624.

[9] Stoehlmacher J,Park DJ,Zhang W,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T1,and M1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2,94(12):936-942.

[10] Filipski KK,Loos Wj,Verweij J.et al.Interaction of Cisplatin with the human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2[J].Clin Cancer Res,2008,14(12):3875-3880.

[11] Yonezawa A,Masuda S,Nishibara K.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ubular toxicity of cisplatin and expression of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tOCT2(Slc22a2) in the rat[J].Biochem Pharmacol,2005,70(12):1823-1831.

[12] Filipski KK,Mathijssen RH,Mikkelsen TS,et al. Contribution of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2(OCT2) to cisplatin-induced nephrotoxicity[J].Clin Pharmacol Ther,2009,86(4):396-402.

[13] Kiyotani K,Mushiroda T,Sasa M,et al.Impact of CYP2D6*10 on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adjuvant tamoxifen therapy[J].Cancer Sci,2008,99:995-999.

[14] Massarweh S,Osborne C,Creighton C,et al.Tamoxifen resistance in breast tumors is driven by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with repression of classic estrogen receptor genomic function[J].Cancer Res,2008,68:826-833.

[15] Schwab M,Zanger U,Marx C,et al.Role of genetic and nongenetic factors for fluorouracil treatment-related severe toxicity: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by the German 5-FU Toxicity Study Group[J].J Clin Oncol,2008,26:2131-2138.

[16] Pullarkat S,Stoehlmacher J,Ghaderi V,et al.Thymidylate synthase gene polymorphism determines response and toxicity of 5-FU chemotherapy[J].Pharmacogenomics,2001,1:65-70.

[17] Lecomte T,Ferraz J,Zinzindohoue F,et al.Thymidylate synthase gene polymorphism predicts toxic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5-fluorouracil-based chemotherapy[J]. Clin Cancer Res,2004,10:5880-5888.

[18] Etienne-Grimaldi M,Francoual M,Formento J,et al.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variants and fluorouracil-based treatments in colorectal cancer[J].Pharmacogenomics,2007,8:1561-1566.

[19] Fleming R,Milano G,Thyss A,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 and systemic clearance of fluorouracil in cancer patients[J].Cancer Res,1992,52:2899-2902.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艾滋病;HIV基因组;中西医结合;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11-05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m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艾滋病至今无法治愈,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如何防治艾滋病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针对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干预、清除研究也是国内外科学家探索治疗艾滋病的策略方向。

1HIV的病毒特征及性质是其目前无法从人体完全清除的根本原因,病毒基因是决定其特征和性质的关键,对HIV基因组序列分析,可反应病毒遗传变异调控信息,从而找到清除HIV的突破点。

HIV 是一种逆转录RNA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在病毒逆转录酶、病毒体相关的DNA多聚酶的作用下,病毒RNA先反转录成cDNA(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再经RNA酶H水解,而以剩下的负链DNA拷贝成双股DNA,逆转录过程线性DNA分子进入胞核并在病毒插入酶的催化下插入宿主DNA,成为细胞染色体的一部分。感染细胞后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可以通过逆转录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当中。当宿主细胞转录激活,HIV的病毒基因也一起被转录。但由于HIV的病毒基因在选择性压力下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性,其自身的逆转录酶忠实性差,同时在人体免疫应答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下病毒易出现突变和重组现象,形成变异-整合-转录-变异的循环链,故多年来艾滋病的防治及疫苗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流方法。医学界曾一度寄希望于通过HAART治疗彻底清除人体内的HIV病毒,从而根治艾滋病。然而有许多证据表明,接受HAART并且血浆病毒水平已经被抑制到检出限以下的感染者体内,仍然进行着低水平的病毒复制。

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部分临床实验室工作者和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国内外的科学家们都试图以HIV病毒基因遗传变异调控的变化为目标探索清除HIV的主要措施和策略。而基因治疗的前提是我们要对艾滋病患者的基因组特征及病毒进化和传播关系有充分的了解。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片段及单位点的分析,解码过艾滋病病毒基因组某一小部分的遗传信息[1~5],不同治疗措施对HIV-1病毒某些基因片段或位点的作用也被研究过[6~12]。直至2009年8月美国科学家凯文·威克斯等[13]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HIV-1病毒RNA基因组的体系结构和二次结构》一文,HIV-1病毒的全基因组的编码及结构才被真正完全破解。由此,抗HIV的药物及治疗措施的研究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片段单位点转移到了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组测序是了解病毒基因遗传变异调控信息的最直接方法,能够更真实反映病毒进化和传播关系。

2中医药、中西医药合用对艾滋病的疗效已经广泛报道,我们也从病毒基因水平探讨了中药与HAART联用治疗,纯HAART治疗,纯中药治疗对HIV-1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作用,但以不同治疗策略下群体HIV-1病毒基因组序列变化差异为目标来研究作用机制的,国内外未见报道。

我国治疗艾滋病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中药与HAART联用治疗,纯HAART治疗,纯中药治疗。三种治疗策略广泛使用后的疗效报道表明,纯HAART治疗可显著抑制患者血浆中的HIV病毒量而发挥疗效,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纯中药治疗在改善症状体征及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有明显作用,延迟HIV-1感染者进入AIDS期[16],但在抗病毒方面不能使体内的HIV-RNA降低到检测下限的水平。中药与HAART联用可互补而起到缓解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存储病毒释放表达的效果,疗效优于纯HAART、纯中药治疗,国内很多学者从免疫水平探讨了三种治疗策略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阐释不同治疗机制。我们也从病毒基因水平探讨了中药与HAART联用治疗,纯HAART治疗,纯中药治疗对HIV-1病毒基因调控表达的影响作用[17~20]。

从基因水平初步比较了中药与HAART联用治疗、纯HAART治疗对HIV-1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17~19],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HAART+安慰剂组(n=62例),HAART+康爱保生丸组(n=65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月检测所有患者全血中HIV-1中 gag,env、gag-po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HIV-1RNA有效抑制下,结果可见在第3个月治疗HAART+康爱保生丸组的HIV前病毒DNA的 pol相对拷贝数和HAART+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

从基因水平探索了纯中药治疗是否对HIV-1病毒tat,rev,nef,vpr,vpu,vif的基因表达有所影响[20],我们随机抽取在本院艾滋病临床研究室接受中医药治疗的HIV感染者39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9例从未参与过任何治疗的患者(空白组);30例患者接受纯中医药治疗——21例治疗时间小于12个月(短期治疗组);9例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长期治疗组)。39例患者均为本院收治的背景资料详实,依从性较好的HIV感染者,在治疗期间一直服用康爱保生丸。对3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HIV病毒tat,rev,nef,vpr,vpu,vif的蛋白表达量的测定及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rev、tat及vpr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

对于生物体来说,基因表达调控信息隐藏在基因序列的上游区域,在组成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通过序列分析识别这些特征,HIV病毒也不例外,已有研究显示HIV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变化与基因表达、转录、复制、调控密切相关,进而影响疾病进程。通过单位点片段基因多态性分析纯HAART治疗下病毒的耐药变异研究显示:HIV病毒基因呈高突变以抵抗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压力,已经确定的与6类艾滋病抗病毒药物耐药的有关HIV基因突变有200多个,其中50多个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基因的突变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s)的耐药有关,包括M184V、TAMs、非核苷类似物的耐药相关突变,多核苷耐药性突变以及一些附属突变;40多个RT基因的突变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s)的耐药有关,包括主要的原发和继发突变,非多态性次要突变以及多态性附属突变;60多个突变与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s)的耐药有关,耐药变异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1~35]。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HIV病毒在选择性压力下的变异情况的研究也有相关报告[36~39]。但这些位点或序列的变异研究仅处于横断面,未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而中药联用HAART治疗、纯中药治疗下,HIV-1病毒基因组变异情况;以不同治疗策略下群体HIV-1病毒基因组序列变化差异为目标来研究作用机制的,国内外未见报道。

3通过研究中医药、中西医药合用治疗时,HIV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变异规律,探索多位点变异和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对从病毒基因水平阐释不同治疗策略的抗HIV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在分析HIV-1基因的致病能力、分子流行病学和开发靶向抗病毒药物及疫苗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目前,由于尚无大样本HIV-RNA病毒基因组变化的基础信息,人们对HIV-1的基因变异规律及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缺乏相对完整认识,不能全面揭示HIV-1全基因组遗传变异与疾病进展的内在联系。己有的研究大多数是探讨HIV-1基因中某一部分的变异情况与病情演变的关系,并没有对不同群体样本基因组序列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虽然欧美国家对于其流行的毒株己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在国际HIV序列数据库收录的1800条HIV病毒近基因组序列中,只有46条是来自中国,同时,获得病毒基因全序列的技术方法也有待改进,因此如何确保得到的全长基因完整性成为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不同治疗策略下,HIV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变异规律,构建大样本HIV-1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可在HIV-1病毒组学方面获得以下重要信息:

基因组学方面,可对同月份不同治疗策略所取样本进行基因组与HIV Database做比对,发现snp,indel位点,水平基因转移的发生,并进一步研究这些位点的变化,对病毒致病性,耐药性的影响;对所有病毒的基因组进行core and pan genome分析,发现HIV病毒的保守基因,作为药物治疗研究的潜在基因靶位点;对所有月份病毒基因组与HIV Database做比对,使用treebest软件进行系统发育构建,并进行Ka/ks分析,对HIV病毒的系统发育及不同选择压力下变异的情况进行研究。RNA病毒变异很大,在同个样品中存在类似“种群”的多种亚型,通过高深度测序,测得尽可能全面的亚型后,分析在不用样品中各种不同“亚型”的分布比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的比较,获得每个样品中种群变化的信息,全面关联药物使用让HIV的变化,包括主要“亚型”的变化,“亚型”组成的变化等,分析药物对HIV可能作用的位点,并探索在不同选择压力下,HIV进化、变异的区别。

转录组学方面,可对相同月份,不同的治疗策略下的病毒样品进行转录组研究,发现致病性较强的病毒与致病性较弱的病毒基因表达的差异,结合患者及病毒的特点,发现导致致病性减弱的原因,并作为治疗HIV病毒侵染的可能手段。

基于以上的结果分析,可发现HIV-1感染者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HIV-1基因组序列差异,初步分析多位点变异和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从病毒基因水平阐释不同治疗策略的抗HIV作用机制,探索抗HIV病毒新的和可能的靶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应用的基础支持,为我国HIV-1感染的预防、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在分析HIV-1基因的致病能力、分子流行病学和开发靶向抗病毒药物及疫苗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Raha T,Cheng SW,Green MR.HIV-1 Tat stimulates transcription complex assembly through recruitment of TBP in the absence of TAFs[J].PLoS Biol,2005,3(2):e44.

[2]Zhou Q,Yik JH.The yin and yang of P-TEFb regulation:implications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gene expression and global control of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Microbiol Mol Biol Rev,2006,70(3):646~659.

[3]崔凡,刘维达.HIV-1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 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2):123~126.

[4]Zhou M,Deng L,Kashanchi F,et al.The Tat/TAR-dependent phosphory lation of RNA polymerase Ⅱ C-terminal domain stimulates cotranscriptional capping of HIV-1 mRNA.Proc Natl Acad Sci,2003,100(22):12666~12671.

[5]Kevin VM,Chris HC,Werner W,et al.Inhibition of HIV-1 replication by siRNA targeting conserved regions of gag/pol[J].RNA Biol,2008,2:1,e17~e20.

[6]Markowitz M,Nguyen BY,Gotuzzo N.Rapid and Durable Antiretroviral Effect of the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 Raltegravir as Part ofCombin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Naive Patients With HIV-1 Infection:Results of a 48 Week Controlled Study[J].J Acquir Immune DeficSyndr,2007,46(2):125~133.

[7]Jan Münch,Ludger Standker,Knut Adermann,et al.Discovery andOptimization of a Natural HIV-1 Entry Inhibitor Targeting the gp41 Fusion Peptide[J].Cell,2007,129:263~275.

[8]16th 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August 13-18,2006,Toronto,Canada.:Abstracts WEAB0202,WEAB0203,WEAB0204,WEAB0205.Presented August 16,2006.

[9]Hughes DA,Vilar FJ,Ward CC,et al.Park BK,Pirmohamed M.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HLA B5701 genotyping in preventing abacavir hypersensitivity[J].Pharmacogenetics,2004,14:335~342.

[10]Ekaterina Dadachova,Ruth A.Bryan,Xianchun Huang,et al. Cancer therapy with antibodies and immunoconjugates: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pecific IgM and IgG Antibodies andF(ab’)2 and Fab Fragments as Delivery Vehicles for Radioimmunotherapy of Fungal Infection[J].Clin.Cancer Res,2007,13:5629~5635.

[11]Beda Joos,Alexandra Trkola,Herbert Kuster,et al.Long-Term Multiple-Dose Pharmacokinetics of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against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Envelope gp120(MAb 2 g12)and gp41(MAbs 4E10 and 2F5)[J].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2006,50:1773~1779.

[12]Michael B.Zwick,Richard Jensen,Sarah Church,et al.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Antibodies 2F5 and 4E10 Require Surprisingly Few Crucial Residues in the Membrane-Proximal External Region of Glycoprotein gp41 To Neutralize HIV-1[J].J.Virol,2005,79:1252~1261.

[13]Joseph M.Watts,Kristen K.Dang,Robert J.Gorelick,et al. Architecture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n entire HIV-1 RNA genome[J].Nature 2009,460,:711-716(6 August 2009).

[14]赵红心,张福杰,郜桂菊,等.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新血片治疗HIV/AIDS患者24周临床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4):297~299.

[15]安明晖.辽宁MSM人群HIV-1原发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

[16]吕岫华,刘伟,李泽琳,等.中药抗HIV/AIDS研究中病毒与免疫关系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22(4):250~252.

[17]温敏,李艳萍,赵竞,马克坚,等,HIV-1 RNA被有效抑制下T细胞与外周血中HIV-1前病毒DNA相关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27):49~54.

[18]温敏,赵竞,马克坚,等,HIV存储库:清除HIV的障碍与目标[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4):327~329.

[19]温敏,李艳萍,马克坚,等.中西药合用对HIV-1RNA有效抑制下的HIV-1前病毒DNA的干预作用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2011(7).

[20]李艳萍,宋娜丽,温敏,马克坚,等,中医药对HIV-1基因调控蛋白的干预作用研究初探[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6):99~101.

[21]Friedman SR,Bolyard M,Gelabert PM,et al.Some Data-Driven Reflections on Priorities in AIDS Network Research[J].AIDS Be-hav,2007,11(5):641~651.

[22]Morris M,Levine RO,Weaver M.Sexual networks and HIV pro-gram design[ED/OL].http:///.2005.

[23]Morris M.Sexual networks and HIV[J].AIDS,1997,11(supplA):s209~s216.

[24]Potterat JJ,Muth SQ,Bothenberg RB,et al.Sexual networkstructure as an indictor of epidemic phase[J].Sex Transm Infect,2002,78(suppl 1):i152~i158.

[25]Rothenberg RB,Potterat JJ,Wodhouse DE,et al.Social network dynamics and HIV Transmission[J].AIDS,1998,12(12):1529~1536.

[26]Choi KH,Ning Z,Gregorich SE,et al.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sexual networks in the spread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Shanghai,China[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7,45(1):77~84.

[27]汤后林,吕繁,张大鹏,等.不同招募场所的男者性网络特征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1):965-969.(Tang HL,Lv F,Zhang DP,et al.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of sexual networks for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recruited at different sites in Harbin[J].Chin J Prev Med.2009,43(11):965~969.).

[28]Wohlfeiler D,Potterat J.Using gay men's sexual network to re-duc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ransmission[J].Sex Transm Infect,2005,32(suppl 10):s48~s52.

[29]Potterat JJ,Plummet LP,Muth SQ,et al.Risk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early epidemic phase of HIV transmission in Colo

radoSprings[J].Sex Transm Infect,2002,78(suppl 1):i159~i163.

[30]Buchbinder SP,Vittinghoff E,Heagerty PJ.Sexual risk,nitriteinhalant use,and lack of circumcision associated with HIV sero-conversion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5,39(1):82~89.

[31]Dan W,John P.How do sexual networks affect HIV/STD pre-vention[ED/OL].http://caps.ucsf.edu/networks. Html. 2005.

[32]Rothenberg RB,Potterat JJ,Wodhouse DE,et al.Choosing a centrality measure:epidemiologic correlation in the Colorado Springs study of social networks[J].Soc Networks,1995,17(3/4):273~297.

[33]郑迎军,许娟,张洪波.男性接触者性伴网络特征与HIV传播[J].中国公共卫生,2005,22(5):531~533.

[34]Liljeros F,Edling CR,Nunes Amaral LA,et al.sexual network: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J].Microbes and infection,2003,5(2):189~196.

[35]Berry M,Raymond HF,McFarland W,et al.Same race and ol-der partner selection may explain higher HIV prevalence amongblack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J].AIDS,2007,21(17):2349~2350.

[36]Laumann EO,Youm Y.Racial/ethnic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anetwork explanation[J].Sex Transm Dis,1999,26(5):250~261.

[37]Service SK,Blower SM.HIV transmission in sexual networks:an empirical analysis[J].Proc Biol Sci,1995,260(1359):237~244.

[38]Halperin DT,Epstein H.Concurrent sexual partnerships help to explain Africa's high HIV prevalence: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J].Lancet,2004,364(9428):4~6.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 青年;脑缺血;危险因素

青年脑卒中是指年龄45岁以下的成人所发生的脑卒中,其在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上均与老年脑卒中有所不同。近年来,青年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有文献报道,脂代谢异常在青年脑卒中患者中起重要作用[1],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选择45岁以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发病原因,并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以及60岁以上的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选出年龄≤45岁的患者52例,年龄32~44岁,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60岁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55例,年龄61~75岁,其中男32例,女23例。青年对照组48例,年龄31~42岁,其中男26例,女22例。中老年对照组50例,年龄61~70岁,其中男29例,女21例。对照组均为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者。入院或体检时询问其吸烟情况,既往史及家庭史。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晨空腹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血糖,并于入院或体检时测量血压及心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脂成分比较

表1

不同年龄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脂成分比较(x±s)

组别例数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A(g/L)Apo-B(g/L)

青年脑卒中组(A) 525.00±1.461.92±1.441.16±0.352.98±0.931.12±0.18 0.83±0.26

青年对照组(B)484.35±0.951.41±0.582.18±0.822.41±0.801.37±0.73 0.92±0.24

中老年脑卒中组555.02±0.821.70±1.261.43±0.323.51±1.081.32±0.17 0.85±0.25

中老年对照组(D) 504.44±0.801.40±0.621.32±0.482.71±0.911.35±0.36 0.91±0.23

F值5.972.8336.8512.823.941.64

P值

注:经q检验:A与B比较(TC、TG、LDL-C、Apo-A),P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Apo-A显著低于对照组(P

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年缺血性脑卒中组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血糖、血压及吸烟率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糖异常率为3/52,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血糖异常为8/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为2.23(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病例为27/52,而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病例为36/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为0.005(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吸烟率为13/52,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吸烟率为23/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检验为0.007(P>0.05)。

3 讨论

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升高,HDL-C及Apo-A显著降低。而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HDL-C及Apo-A浓度均降低。已有研究结果证实,LDL-C是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DL-C则是一种抗动脉硬化的脂蛋白。HDL-C浓度下降及LDL-C浓度升高被认为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该年龄层不该有的血脂异常,且在某种程度上较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为明显。这种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有关。在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危险因素在青年脑卒中组与中老年脑卒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进一步说明脂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多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HDL-C是所有血脂指标中可能惟一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DL-C浓度降低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有文献报道,某些诱导HDL-C浓度升高的药物可减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但不能改变血中HDL-C浓度[3]。这些发现与动脉硬化形成学说相吻合。HDL-C参与动脉壁的代谢,其能抑制LDL-C诱导的对人类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4,5]。因此,可以推测,HDL-C浓度下降将降低其防止LDL-C毒性的作用。

通过与同龄对照组及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HDL-C浓度降低及高血压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DL-C浓度下降对脑卒中的影响更大。

参 考 文 献

[1] 李东芳,闫小林.血脂、脂蛋白与青年卒中的关系.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0,9(8):600-601.

[2] 韦云飞,赵伟佳.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医学综述,2008,14(15):2315-2317.

[3] 张雪风,薛伟书,吕秀玉.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研究.哈尔滨医药,2005,25(4):18-19.

[4] linderstrom E, Boysen G, Nyboe J. Influence of total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on risk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MJ, 1994,309(2):11-15.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4

原发性高血压(EH)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迟显性和易感基因外显不全性,这为确定EH相关基因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EH候选病因的研究一直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其中,种族与EH的关系很早就受到注意。抽样调查发现,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间和不同地区同一民族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1〕。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患病率最低为彝族(3.28%),较高为朝鲜族(22.95%)、藏族(21.04%)和蒙古族(20.22%)〔2〕。我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经济文化乃至遗传背景千差万别,为进行EH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场,多年来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若干少数民族进行了EH候选基因的研究。所谓候选基因,即其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血压调节,该基因就可作为候选基因。本文就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的几个候选基因在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AS是以强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为中心的血压调节系统,在维持水盐平衡和调节心血管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在限速酶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分别作用下,血管紧张素原(AGT)依次转变为AngⅠ、AngⅡ,后者与AngⅡ受体(ATR)结合,通过各种机制升高血压。因此,编码以上多种蛋白质的基因均是EH的重要候选基因,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广泛的高血压相关基因。

1.1 AGT基因

AGT基因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研究最多的血压调节候选基因,定位于1 q4243,cDNA序列全长1 030 bp,基因组全长12 kb,共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是单拷贝基因。AGT是AngⅡ的惟一前体,从根本上决定着AngⅡ的产生,AGT的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浆AGT水平。研究发现AGT基因约有50种多态位点,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位于第2外显子的M235 T和T174 M多态性,文献分析显示,新疆哈萨克族人AGT基因M235 T和 T174 M分子变异可能与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发病无关联〔3〕。有研究表明位于AGT基因启动子区的A6 G 直接影响基础转录速率,A20 C 变异则影响人体血浆中AGT和血管紧张素水平,并影响AGT表达,A6 G 和A20 C的变异可能与EH相关。文献分析显示AGT 基因A6 G 变异与哈萨克族、藏族、蒙古族的EH相关,而A20 C 变异与哈萨克族、藏族EH的发生无关;但是,A20 C与蒙古族人群的EH相关,并且可能与A6 G具有协同作用〔4~6〕。

1.2 ACE基因

ACE基因位于染色体17 q23,全长21 kb,包含26个外显子,其内含子16中一段长度为287 bp的Alu序列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近年来被广泛论证与EH发生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ACE基因3种基因型(II、ID、DD)与EH的关系,不同研究的结论不一。壮族、维吾尔族高血压组与正常组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ACE基因缺失型(DD)可能是EH的遗传易感性基因标志;而凉山彝族男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人群ACE基因3种基因型(II、ID、DD)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藏族男性的研究结果与彝族相同,而藏族女性高血压却与ACE基因D等位基因相关;在蒙古族、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隔离群体中却未发现ACE基因I及D等位基因分布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显著性〔7,8〕。有研究者认为,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由于基因的微效作用,在小样本研究中可能得不到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

1.3 ATR基因

ATR基因定位于3 q22,其编码区全长1 kb,只有1个外显子,无内含子结构。目前已知的人类ATR有1型(AT1R)和2型 (AT2 R) 两种亚型。对AT1R研究比较清楚,认为大多数AngⅡ的生物作用,如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收缩血管、刺激醛固酮分泌、促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肥厚等,均通过与AT1R结合后实现。现已发现的AT1R基因多态性约50多种,多数研究集中于3′端的A1166 C多态性。文献分析显示,藏族男性EH患者A1166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A基因型是EH的独立危险因素;彝族EH患者和正常对照之间A1166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则无显著性,A1166 C 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EH不相关〔9,10〕。AT2R介导AngⅡ对心血管的作用可能与AT1R相反,有关AT2R基因与EH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均甚少报道。

2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

β2AR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肾脏的多种细胞中,与受体激动剂结合,通过G蛋白偶联信号传递改变血管紧张性、调节肾素释放、影响水盐代谢等途径调节血压,且对血压的短期和长期调节均有重要作用,因此β2AR基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重要,在候选基因识别研究中是一个较受重视的候选基因〔11〕。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 q3132,有1个外显子,在β2AR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至少存在20个变异位点,其中对46A/G (Argl6 Gly)和79C/G(Gln27 Glu)多态性的研究较多。文献分析显示,β2AR基因Arg16 Gly和Gln27 Glu多态与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群EH均无相关关系〔12〕。吴弘等〔13〕在大别山区汉族人群研究中发现 + 252 的 多态性在EH人群和正常血压人群的多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疆哈萨克族的研究中+ 252 多态性与EH的无明显关系。

3 水盐代谢相关基因

高血压,特别是低肾素型高血压与钠水潴留及细胞外液容量过多密切相关,与钠盐代谢相关的基因已被看作EH的候选基因。

3.1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

醛固酮合成酶由CYP11B2基因编码,在催化生成醛固酮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基因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候选基因近年来备受关注,争论最多的多态即344 T/C。研究显示,该变异可影响CYP11B2基因启动子与SF1因子结合进而影响醛固酮合成酶mRNA的转录和醛固酮的合成及分泌,其中C等位基因与SF1因子结合的能力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已有报道,CYP11B2基因344 T/C多态性与蒙古族、怀化侗族、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人群EH不相关,但是344 T/C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女性EH相关〔7,14,15〕。

3.2 α内收蛋白(ADD)基因

ADD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骨架蛋白,调节细胞骨架结构和透膜蛋白的暴露情况及细胞表面钠钾泵的数量和活性,在钠离子转运和细胞外液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人类ADD基因由α和β二个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基因全长85 kb,有2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定位于4 pl6。近年来,有关人类ADD基因多态性Gly460 Trp作为EH尤其是盐敏感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的研究较多。Ju等〔16〕报道,在中国北部人群中,Trp460等位基因携带者EH患病率比其他基因携带者高,且ADD多态性与收缩压相关。王从等〔17〕发现蒙古族Trp460等位基因和EH相关。

3.3 心钠素(ANP)基因

ANP基因具有扩血管、利钠、利尿作用,ANP通过控制血容量在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ANP基因被认为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人ANP基因位于l p36,长约2.5 kb,cDNA分子全长为850 bp,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目前已发现ANP基因至少存在11种多态性,且其多态性分布存在着种族差异,其中第3外显子上T2238 C具有内切酶Scal酶切位点多态性〔18〕。T到C的突变可能引起血浆ANP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具有一定相关性。新疆哈萨克族人ANP基因T2238 C存在基因变异,但该变异可能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不相关〔19〕。

4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

高血压患者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均有改变,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物质产生异常,血管反应性异常和血管舒缩机制失衡,这些功能紊乱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内皮细胞依赖的舒缩功能异常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密切相关。一氧化氮可使血管舒张,还可诱导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流,从而降低血压。一氧化氮合酶是一氧化氮合成的限速酶,一些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受限,这种变化可能与eNOS基因变异有关,其已作为EH的候选基因。

eNOS基因定位于7 q3536,长度21 kb,由26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产物合成的一氧化氮进入血管平滑肌后能激活cGMP,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Lap等〔20〕在中国重庆对eNOS G894 T多态性的研究结果是,eNOS不直接导致高血压,但可能通过其他的危险因子起到升高血压的作用。王从等〔17〕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的研究认为,G894 T多态性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EH易感基因的作用可能具有地域性,而新疆哈萨克族eNOS 基因G894 T多态性与EH 不相关〔21〕。

5 载脂蛋白E(ApoE)基因

ApoE基因是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成分之一,是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成分,并且是脂蛋白与受体结合的配体,在脂蛋白代谢中起重要作用。ApoE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基因全长3.7 kP,含有4个外显子。人群中具有6种表型,即3种纯合子(E2/2、E3/3、E4/4)和3种杂合子(E2/3、E2/4、E4/3)。中国人群E3/3分布频率是目前国际调查结果中最高的,为78.8%。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中国人群中常见的表型是载脂蛋白E3/3,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E3〔22〕。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研究检测到E2/2、 E2/4、 E3/3、 E3/4、E4/4 5种基因型,未检测到 E2 /3基因型。ApoE4与藏族EH相关,与回族EH不相关〔23〕。新疆哈萨克族均以E3/3基因型和E3等位基因为最多,ApoE与哈萨克族高血压不相关〔24〕。

6 结 语

目前,候选基因法在EH遗传机制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已报道的候选基因达到150种,但迄今没有任何一个被确认为EH的易感基因。如前所述,即使在同民族人群中,变异基因与EH关联研究的结果多不一致且可重复性较差,一方面可能由于统计分析中存在样本偏倚及假阳(阴)性错误,另一方面更因为EH本身的复杂性。① 血压是数量性状,在人群中呈连续的单峰分布,按照血压水平将受试者截然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忽略了大量中间表型并不能真实反映这两组人群的遗传学差异;② EH为多基因遗传病,只有当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微小表型效应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孤立研究单个基因位点并不合理;③EH形成过程中存在基因基因作用,基因间的协同作用可能更显著地影响EH的易感性。因此,注重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研究,进行多个基因联合分析,是今后研究EH基因机制的较好策略。

我国少数民族高血压的研究随着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入,但也很遗憾地看到,我国丰富的现场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以家系研究为代表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开展得比较少,受跨学科的限制,水平较低。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制约着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更深人进行,针对酶、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缺乏。另外,社会心理因素受到忽视,导致在病因解释时不够全面。这些既是以往研究的不足,也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天一,汪师贞.我国部分民族及高原地区高血压调查的综合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4;12(1):14.

2 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高血压杂志,1995;3(增刊):718.

3 李南方,周 玲,董旭南,等.新疆哈萨克族人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 T174M 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0):726.

4 李南方,周 玲,吴卫东,等.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核心启动子区(6)AG 和(20)AC 变异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21(1):238.

5 杨 春,邱长春,卢圣栋,等.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突变与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17(3):14952.

6 呼日勒,赵世刚,牛广明,等.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启动子区A20C 和A6G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58658.

7 呼日勒,张春雨,赵世刚,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I/D多态性及醛固酮合成酶基因T344C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1668.

8 王笑峰,汪师贞,林仁勇,等.新疆哈萨克族隔离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I/D 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20(3)2535.

9 刘 英,单广良,崔超英,等.AT1 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汉、藏和彝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20(3):2204.

10 李 涛,李南方,周 玲.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8):6068.

11 Kato N,Sugiyama T,Morita H,et al.Association analysis of beta(2)adrenergic receptor polymorphisms with hypertension in Japanese〔J〕. Hypertension,2001;37(2):28692.

12 张丽萍.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a ENaC和A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B〕.新疆医科大学,2007.

13 刘克坚,周 玲,杨 进,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G(+ 252)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J〕.农垦医学,2008;30(5):3657.

14 徐新娟,汪师贞,林仁勇,等.新疆哈萨克族隔离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21(6):6224.

15 黄雪梅,江兴林,段于峰,等.怀化地区侗族高血压高发人群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344C/T)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1):189.

16 Ju Z,Zhang H,Sun K,et al.Alphaadducin gene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Chinese:a casecontrol and familybased study 〔J〕.Hypertension,2003;21(10):18618.

17 王 丛,孙 刚,闫旭龙,等.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αadducin 基因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7):5257.

18 Pamasawmy R,Kotea N,Lu C Y,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polymorphic Sca I site by a PCRbased assay at the human atrial peptides (hANP) gene locus〔J〕.Hum Gen,1992;90(3):3234.

19 李南方,张艳敏,李 涛,等.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心钠素基因T2238C多态性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9):5135.

20 LapuBula R,Quarshie A,Lyn D,et al.The 894T allele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is related to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J〕.Natl Med Assoc,2005;97(2):197205.

21 徐新娟,汪师贞,林仁勇,等.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与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协同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35.

22 张怀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基础研究,2002;2(2):202.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阻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23―03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相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缓慢上升趋势,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对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部分在校本科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成效提供借鉴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资料源自2014年4月至6月对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共600份调查问卷。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校内随机选择大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三所高校各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共600份,收回564份,回收率达94%。主要调查了在校大学生的年级、性别、对自己心理状况的满意程度、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量的看法等相关问题,并使用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调查对象性别、年级分布

男生:326人(57.8%);女生:238人(42.2%);大一:268人(47.5%);大二:118人(21%);大三:122人(21.6%);大四:56人(9.9%)。

2.对心理问题的态度

从表1可以看出,有61.71%的人认为少数人存在心理问题,而36.87%的人认为大多数甚至所有人都有心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及各年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在心理咨询问题中占很大比重,比例达到48.21%,其次是学习问题和生涯规划。学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成才性的心理问题为主。

3.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比例为10.34%,以后会接受或者可能会接受的学生比例为70.3%。在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别,没接受过心理咨询和以后也不会接受心理咨询的男生比重明显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以后会接受或可能会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拒绝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统计,排在首位的是“保护隐私和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所占比重为43.62%;其次是认为“可以自己解决”,比重为23.76%;然后分别是“怕被认为心理有问题”“不了解心理咨询”及认为“咨询师无法解决”。

在对“哪种咨询方式更易被大学生接受”的统计中,“网上咨询”所占比重最高,为45.04%;其次是“电话咨询”和“当面咨询”,分别占24.82%和21.63%。

4.对咨询对象的态度

研究者把调查对象对咨询对象的态度做了统计,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希望咨询的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朋友,比重为56.7%,其次是家人老师,11.3%表示对谁也不说,愿意对专业心理工作者咨询的仅占6.0%,排在末尾的是向陌生网友咨询。

三、分析

1.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比例偏小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比较严重,诸多资料均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但本研究调查中显示,主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仅有10.34%,数值偏小。不过,比较喜人的是70.3%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接受咨询,处于徘徊状态。因此,目前心理咨询这种有必要但无行动的情形需要引起高校师生的重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利用心理咨询帮助自己成长。

2.男生需要更多关注

分析显示,接受过心理咨询及以后有可能接受心理咨询的男生都明显少于女生。传统习俗认知对于男性的界定更多的是强者的形象,遇到问题都能自己处理,无意识中给男生以“接受心理咨询是弱者的表现”这一认知。这种性别特征以及错误认知造成男生更不易接受心理咨询,同时男性的耐受力又相对较差,所以,男生比女生需要更多关注。

3.咨询学生及其问题在不同年级呈现一定规律

调查显示,各年级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和咨询问题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基本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从总体来说,大一学生最多,会或者可能会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为39.7%,咨询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对新生来说,他们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面临陌生的人群、新的学习旅程,他们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伴随着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压力与焦虑,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困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高校都会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普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新生对心理咨询的关注。从大二到大三,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数相对少一些,这时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比较熟悉了,相应的压力开始减轻,异往开始受到关注,同时开始考虑生涯规划问题。到了大四,随着生涯规划的执行阶段的真正开始,他们对于自己的个性特征、人格是否完善,是否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开始关注,更多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学生面对。

4.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

研究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当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从小被呵护长大的一代,他们普遍个性比较鲜明,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集体生活需要大家相互体谅、相互约束,在还没有适应这种环境时,就很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多年来,校园中的恶性事件绝大多数源于人际关系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5.拒绝咨询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拒绝咨询的原因有: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本调查中占43.62%;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认为通过努力自己可以缓解或克服不良状态(占23.76%),把心理咨询和精神病等同,害怕被人说成是有病(占15.60%),认为心理咨询都是骗人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不相信有人能帮助自己(占8.15%);不了解心理咨询,讨厌被人说教。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有误解,或者说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科学。对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的科普宣传,消除学生的误解和顾虑。

四、建议

1.重视心理健康宣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

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以各类载体全方位普及相关知识,积极举办心理健康相关活动、讲座,让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解心理咨询,进而在必要的时候能接受心理咨询;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向大学生系统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一定的自我调适方法,学会自助并助人,完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增强认知的科学性、系统性。

2.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咨询方式

(1)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有机结合。实践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为两大类:诊断范围和发展性问题。据以往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发展性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发挥两种咨询各自不同的优势,做到点面结合,既针对诊断范围的心理问题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又在整个学校范围开展发展性团体咨询。从而可以在心理咨询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全体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摆脱心理困扰。

(2)同辈咨询、自助与指导相结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希望咨询的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朋友,比重为56.7%,其次是家人老师,最后才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所以,同辈的指导和帮助在某些时候可能比心理咨询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等候学生的求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有效便捷。虽然心理咨询的理想结果是实现来访者自我调节,遵循自原则,但毕竟靠学生自己摆脱心理困扰是有一定难度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学生心理咨询时,既不能直接进行是非评判,也不能直接地给出相关的建议与指示,可在启发的基础上给予适当指导,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助。

(3)网络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有机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老师基于网络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巧对求询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人的欢迎。相对而言,网络心理咨询拥有“时空不受限制、信息获取迅速、隐蔽性强、更利于咨访双方互动,从而使心理咨询更顺畅、有效等”优势。因此,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及时建立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网络心理咨询和传统心理咨询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3.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建设

做到“专职人员培训专家化、兼职人员培训专业化、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系统化”,建立心理咨询督导制,定期对心理咨询案例进行讨论,成立“心理咨询师沙龙”等,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

4.注重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层面的学生,针对性地加大专业心理咨询的服务力度。消除男生在性别角色认知方面的偏见,提高其心理求助意识,加强对新生、毕业生、网络成瘾学生、贫困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对这些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的关爱。

5.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

高校要注重分析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的问题和主要原因,引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经验技巧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教育学生与同学交往应遵循平等、相容、互利、信用原则,调整人格因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建立和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上官俊,韩云涛.医学本科毕业生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7(01).

[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3]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等.不同性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

[4]刘宗安.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基因组学研究范文6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

在荣膺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沃森(JamesDeweyWatson)、克里克(FrancisHarryComp?tonCrick)和威尔金斯(MauriceHughFrederickWilkins),于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之后。相继于1958年和1980年罕见地两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FrederickSanger),先后完整定序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和发明很重要的DNA测序方法,这些划时代的杰出成就于20世纪后半叶完全“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于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基因组学,在随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并取得很大进展后,基因组学取得了惊人的长足进展。

基因(gene)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特征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系具有遗传物质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例如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不仅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还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蕴藏着生命的奥秘。

基因组(genomes)是一个物种的完整遗传物质,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即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显然原先只关注单个基因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深入研究整个基因组,于是产生了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专门从分子水平系统研究整个基因组的结构(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功能(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以及比较(基于基因组图谱和序列分析对已知基因和基因的结构进行比较)的分支学科。基因组学着眼于研究并解析生物体整个基因组的所有遗传信息,突出特点是必须以整个基因组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只研究单个基因;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基因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基因组学概括起来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问题。这门分支学科交叉融合了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并以全新视角探究生长与发育、遗传与变异、结构与功能、健康与疾病等生物医学基本问题的分子机制,同时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加以利用,进而解决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的有关问题[3]。基因组学的主要目标包括认识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进化规律,阐明整个基因组所涵盖遗传物质的全部信息及相互关系,为最终充分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以提供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科学依据。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确立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可追溯到寻求新方法解决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幸存者及其后代的基因突变率检测低于预期问题。1984年12月美国能源部资助召开的环境诱变和致癌物防护国际会议,第一次提出测定人体基因和全部DNA序列,并检测所有的突变,计算真实的突变率。1985年6月,美国能源部正式提出了开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形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初步草案。历经几年酝酿与论证,1988年美国国会批准拨款,支持这一被誉为完全可以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列相比美的宏伟科学计划。1990年正式启动后,陆续扩展成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参加的国际性合作计划。2000年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草图)完成,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的标志。

HGP这项规模宏大,跨国家又跨学科的大科学探索工程。旨在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所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解码生命奥秘,探索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规律,揭示疾病产生机制以提供疾病诊治的科学依据。截至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但基因组学等研究工作一直在不断深人和扩展。例如,2006年启动了肿瘤基因组计划力求揭示人类癌症的产生机制以及癌症预防与治疗的新理念。当下已经迈进后基因组时代,从揭示生命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体水平上对功能的研究(功能基因组学)。21世纪的生命科学以新姿态和新方法阔步向着纵深发展,同时有力推进了基础与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社会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为促进这些相关学科及其应用的更好发展,尤其推动在人类健康与疾病、个性化医疗、农业、环境、微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自2006年以来巳经召开了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第10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于2015年10月在中国深圳举行,特别就临床基因组学、生育健康、癌症、衰老、精准医疗、人工智能与健康、农业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生命伦理和社会影响、相关组学及生物产业等热点问题进行深人研讨,展现了相关组学的旺盛活力。

二、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与基因组学相辅相成

基因组学作为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组成,组内各基因的精确结构、相互关系及表达调控的科学,又必须从系统生物学角度与方法,着眼于整体出发去研究人类组织细胞结构、基因、蛋白质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整体分析研究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状态,从而才能更有效地探索解决人类疾病发生机制及其诊治与保健问题。

虽然人类基因组图揭示了人类遗传密码,而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蛋白质。基因组研究本身不能体现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表达时间、存在方式以及蛋白质自身独特活动规律等。因此,自从基因和基因组学问世以后,分子生物学的组学大家庭中,不断延伸分化形成了相互密切关联的转录组学(tmnscrip-t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代谢组学(metabo-lomics),以及脂类组学(lipidomics)、免疫组学(lmmu-nomics)、糖组学(glycomics)、RNA组学(RNAomics)等,这些相互密切关联的组学构成丰富的系统生物学以及组学生物技术基础。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情况以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分支学科。也即转录组学是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转录组即一个活细胞所能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总和,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见在整体水平上研究所有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的转录组学,乃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一个基因、一个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研究不同时间、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及其群体;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蛋白质表达模式和功能模式及其机制、调节控制及蛋白质群体中各个组分。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基因组相对稳定,而蛋白质组是动态的概念。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后续部分,也即生命科学进人后基因时代的特征。

代谢组学的概念源于代谢组,代谢组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的低分子量代谢产物。代谢组学则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分支学科。代谢组学以组群指标分析为基础,以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为手段,以信息建模与系统整合为目标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是借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的活动,而实际上细胞内许多生命活动是发生在代谢物层面的。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告诉你什么可能会发生,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什么确实发生了”。所以,代谢组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诸多领域,例如疾病诊断、医药研制开发、营养食品科学、毒理学、环境学、植物学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各领域。

三、放射组学在交叉融合中应运而生

2015年是伦琴发现X射线120周年,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评价:X射线的发现“宣布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使医学发生了革命”W。近40多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以X射线透射开始并不断拓展许多种类型的医学成像技术,又经历了数字化革命而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医学影像学在保健査体、疾病预防、疾病筛査、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方法选择、康复疗效评价等,以及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作用。随着多排螺旋CT、双源CT、能谱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和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与PET)、图像融合一体机成像(PET/CT等等)诸多影像医学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影像学巳经从结构成像发展到功能成像,又迈向分子影像学的新阶段。尤其进人21世纪后,分子影像学方兴未艾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手段。当前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所形成的大数据又密切关联到相关基因组学,应运而生了放射组学(radiomicsV)。如果说20世纪驱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工程科学技术等,而21世纪则迫切需要与医学、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组学等诸多组学)等相关学科进一步深人交叉融合相辅相成。

放射组学(亦有称之为影像组学)、分子影像学完全是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组学彼此关联并相互促进而不断发展的。整合各种技术实现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人体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并能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从而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分子影像层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无论在人体保健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者在药物研究开发,以及在基因功能分析与基因治疗研究等方面,都凸显了巨大优势和良好前景。

包含分子影像学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可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多层次医学影像数据资料,显然必须加以深度发掘并充分利用这些极其庞大的数字化信息。通过放射组学研究,解码隐含在医学影像信息中的因患者的细胞、生理、遗传变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综合影像信息,并客观且定量化将其内涵呈现在临床诊治、预后分析的整个过程,这无疑会成为临床医学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应运而生的放射组学,就是致力于应用大量的自动化数据特征化算法将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0I)的影像数据转化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可发掘的特征空间数据。数据分析是对大量的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化的定量高通量分析,得到高保真的目标信息来综合评价肿瘤的各种表型(phenotypes),包括组织形态、细胞分子、基因遗传等各个层次。例如近期文献报道,放射组学可揭示肿瘤预测性的信号,能够捕获肿瘤内在的异质性,并与潜在的基因表达类型相关联。

美国的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NCI),已经建立量化研究网络(quantitativere?searchnetwork,QIN),旨在共享数据、算法和工具,以加速影像信息量化的合作研究网络U5]。他们将放射组学的建设及应用框架分为5部分:①图像的获取及重建;②图像分割及绘制;③特征的提取和量化;④数据库建立及共享;⑤个体数据的分析。当然这些均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放射组学通过标准化的图像获取以及自动化的图像分析等,能为疾病的诊断、预后及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近期的研究还提示放射组学能有效预测不同患者中的肿瘤基因异质性等,可见放射组学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四、发展相关组学更好共促精准医疗

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2直到新形成的放射组学,均是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中,当条件与时机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瓜熟蒂落催生。

这些相互关联的组学全部都兼备着学科分化以及整合的特色。学科交叉融合根据发展需要分化催生出4新分支,而所有这些组学分支学科又都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注重对形成的分支学科自身整体开展研I究。正是如此辩证统一的现代科技发展特点,如同DNA的螺旋结构一样在不断深化中而螺旋式上升,7推动科学技术向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