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设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建设制度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1

1、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要制订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培训,按时完成培训任务,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与考试,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中级通过人数比例;要大力开展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把计算机中级培训作为新进人员岗前第一训,综合运用专题培训、网上培训、以审带训、视频培训,提升培训成效。

2、加大大数据分析团队建设。采取招聘、雇用、培养等方式,加快审计大数据分析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审计大数据分析人才,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常态化开展审计大数据分析;制定大数据分析团队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建立数据分析团队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架构、主要职责和选拔机制等,促进提升大数据分析水平。

3、加大数字审计攻关团队建设。整合审计机关信息化专业人才、审计业务骨干,组建数字审计攻关团队,将审计知识、审计经验 、审计规律与信息化知识、信息化功能、信息化规律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攻关、数字化审计攻关、联网审计攻关、信息系统审计攻关等,充分发挥攻关团队作用。

1、完善网络平台建设。要紧跟“金审三期” 工程的建设步伐,增加审计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完善联网审计平台,建成数据分析室,健全数据中心库,更新办公电脑,添加笔记本电脑,使用正版软件,加快建设审计会商系统、审计指挥系统、审计网上监控系统。

2、完善审计模拟室建设。构建完善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为主导,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突出审计专业特色,注重学习体验和分享,符合在职审计干部学习培训特点的模拟实验室,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模拟审计实验,加速提升审计干部业务能力,提高审计攻关水平。

3、完善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制订完善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制度、审计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制度、数字化审计管理制度、审计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审计数据库建设管理制度、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形成审计信息化制度体系。

1、加快被审计对象数据库建设。收集整理被审计对象基础资料,包括单位机构人员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营管理状况、历年审计情况等,分类存储,系统连接,对接OA,连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录入、导入、导出、修改、删除、调整、统计、打印等功能,为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健全管理发挥作用。

2、加快审计政策法规数据库建设。收集国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收集地方颁布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收集中央、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分类录入、分级存储,构成审计政策法规数据库,对接OA、AO系统,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供定性、处理方面的依据。

3、加快审计案例库建设。收集各地审计机关的典型审计案例,包括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审计、金融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审计、社会保障审计、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等方面的典型审计案例,将其分类录入,构成审计案例库,为开展审计提供借鉴。

4、加快审计事项库建设。根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参照历年的审计资料,收集整理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的审计事项,构成审计事项库,对开展数字化审计发挥指导作用。

5、加快审计问题库建设。收集整理自身历年各类审计所发现的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借鉴其他审计机关所发现的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分类构成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的审计问题库;在开展数字化审计过程中,以审计问题库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搜索疑点,发现问题,提升审计效率。

6、加快审计流程模版库建设。制订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模版、审计操作规程模版、审计报告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2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思索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档案来源于文件,其本质属性是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到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也逐渐地趋于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RC技术、数字化摄影等高新技术将传统档案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并储存,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巨大有序的档案数据库,并最终实现资源的共享。数字化建设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它的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受到了广泛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档案数字化建设,我国也在2000年5月建设了我国的第一个数字档案馆――深圳市数字档案馆。这标志着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1 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

数字化档案建设必须要保障两个方面,一方面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是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可以长期存取和可读。这方面同样重要。而影响档案数字化建设安全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来自与存储方面的问题。档案数字化储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键盘录入,这种方式的速度较慢,而且效率低、成本也高,另一种是扫描,这种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图像质量较差,速度低级文字识别率低等。这些都不利于信息的安全。

(2)管理问题。档案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管理的工作,同时管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一些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混乱、责任人不明确等问题,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破坏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另外,也有一些非人为的因素,如设备故障、意外灾祸和社会自然灾害等。

1.2 法律问题

法律问题主要是数字化档案信息许可权问题。而许可权问题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收录问题。法律保障了著作人拥有著作权。在数字化档案建设中,要对这些著作人的文件进行数字化收录时,必须要经过作者的同意。二是保密问题。基于档案所具有的保密性质,一些数字化档案信息只有经过所有权人同意之后,才能进行不同密级的公开。三是网络问题。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共享,这些被上传到网络上的信息将会被大量复制与下载,极易导致侵权问题的发生。

2 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途径

2.1 制定档案数字化建设标准

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提高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保障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质量。然后制度出详细统一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标准,使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有序进行。要统一著录和机读目录格式标准,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合理构建,并组建利用平台。对建设当中所涉及到的软件,如OCR软件、校对软件、标引检索软件等相关软件,在购买时要选择那些统一、易于数据接口、兼容性优秀的软件系统,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存储介质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接口来选择不同的存储介质,优化配比,选择最为合适、质量最优的设备。另外,也要健全档案数字化建设制度标准,使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在信息收集、整理、归档的过程当中造成信息的丢失与损坏。

2.2 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也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提高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专业技能,也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首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字编辑能力,使其能编纂出内容全面准确、实用性强的各类编研材料,直接为社会各项工作服务。其次是提高档案人员的现代化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数字化档案业务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对档案数字化建设所涉及到的软硬件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使用,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最后,要提高档案职业素养,使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高度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对于保密档案,必须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和档案借阅规定,保障档案的安全。

2.3 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数字化档案管理以网络为平台,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来对档案进行转换、储存与访问的。所以,要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必须运用信息加密技术将档案信息进行加密,提供授权的档案信息服务。对于机密性的文件要将其信息转换成乱码型信息,防止被随意使用,保障网内数据的安全。另外,要对电子档案要加强立法,使档案信息管理有法可依。以制度的完善来不断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明确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使档案数字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3 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些思索

3.1 非全盘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建设并不是一定要全盘数字化。档案管理部门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要优先选择那些珍贵的、特色的、利用率高和不易纸面保存的档案进行电子录入,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档案要滞后录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另外,对于优先录入的档案要做好数字化分类,方便检索,发挥数字档案的最大优势。

3.2 优化设置扫描参数

影响档案数字化扫描的因素较多,包括分辨率、亮度和对比度,而影响最大的要数扫描分辨率。对文件进行扫描时,高分辨率将会增加扫描时间和储存空间,但是扫描文件也会相应变得更清晰。但也有例外,有一些大号的粗字体如果分辨率过高反而会造成识别率低、速度慢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扫描文件前后档案检查的问题:

(1)数字化前的档案整理检查。在数字化扫描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原始档案文件进行整理、排序。对于一些古籍资料、年代久远的文件和一些纸张薄、脆、软等文件要加以整理区分标注,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检查和保护工作,,防止文件受到损坏。

(2)数字化后的数据质量、图像质量检查。扫描的文件必须要保证文件的原貌,不能出现确缺失的现象。必须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的规定。如文件中出现字迹图像模糊、倾斜的现象时,要重新进行扫描。而且扫描时的档号要与原文件保持一致,保证准确度和清晰度。

3.3 数据联接检查

在数据联接时,为了避免出现文件目录和内容出现问题,工作人员一定要打起精神,认真检查录入的档案,看其是否与原始档案一致。等检查完毕之后并确定没有问题,就可以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与已扫描的档案扫描图像文件进行联接,形成一一对应。

4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现阶段我们还需要将它与传统档案相结合,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档案建设将会有新的突破,实现更高的目标,这需要我们所有档案人长期的努力与付出。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陶水龙.档案信息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J].中国档案,2012(01).

[3]高艳华.谈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几个问题[J].沪东档案,2007(4)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3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档案工作的变革,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办公自动化不断普及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了高校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来对档案进行管理,有效降低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实现了档案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来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其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而且通过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因此对于当前高校档案工作来讲,需要加快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打造档案网络化平台,依托于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来强化对档案的管理,有效的提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从而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信息设施配置。在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来,设置专项建设经费,配备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加快更新档案管理设备和相关设施。同时结合高校档案工作的特点,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通过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化。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要建立健全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相关制度,使其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工作属于服务性质的基础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高校领导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务的支持,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

(三)完善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当前各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细则,特别是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以此来对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提供具体的标准,明确电子文件的数字处理和信息转换要求,制定统一的标准,加快推进传统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转化,实现电子档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为档案信息交换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大力开发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当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对自身馆藏档案进行优化和规范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工、提炼和开发档案信息,让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特色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对档案馆藏结构进行规划,科学规范档案收集范围,并做好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价值档案的收集工作,并征集能够反映本校专长和特色的档案材料,进一步对档案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些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信息进行抢救、搜集和保护,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有效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档案工作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为现在的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为依托的技术密集型,因此,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是顺利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各高校档案机构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馆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档案管理技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档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六)促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了馆藏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这为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和检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而且学校党群、行政、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源有效实现了共享,使广大师生能够实现对现有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对工作效率提高及研究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档案实现信息化后,档案利用者在利用档案时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能够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促进了高校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档案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下转第121页)(上接第97页)根据需求来开发档案信息产品,不断对档案信息服务内容进行充实,有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高校加强档案网站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档案信息网上数据传输、信息整合和,为社会提供已公开档案信息、已公开现行文件,充分利用校园网系统,开辟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4

(一)进行工商文化建设、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以崇高的精神激励人。制订了20*年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如坚持每周四晚上的学习日制度。学习创建文件资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工商法规以及开展廉政、党性学习教育。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岗位职责、工作定性、定量指标等内容,实行量化细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终奖金等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外部激励环境和评价标准。其次是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相继制订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考勤制度等大批可供具体操作的制度。其中业务管理制度12项,服务形象建设制度9项,队伍建设制度6项,内务管理制度10项。这些制度内容都人手一册,并到数字化工商所系统中。

三是重视教育与培训,以科学的知识培育人。把教育培训工作与干部的学习、生活、工作融于一体,鼓励干部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和电脑、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形成学习、创新和发展氛围浓郁的一种学习互动模式。如有4位同志参加本科函授学习,所有同志参加普法的学习和考核,所长参加过二次专门培训,一次市局举办的后备干部培训,参加百名工商所长知识竞赛并获初赛三等奖。

四是营造健康人文环境,以深厚的感情凝聚人。重视全所的人文环境建设,特别是与人员管理有关的硬件建设,如建立食堂解决干部职工的伙食问题,在单身干部职工宿舍配备电视机、全套家具、热水器;建立健身房、乒乓球室、篮球场等,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娱乐环境。

五是创新文化载体,以丰富的活动吸引人。结合红盾工程开展格言征集活动,每名干部选定自己最喜欢的人生格言并制作成标志牌,摆放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建立缙云壶镇工商论坛,在设计精美的版面上,开设了各地工商交流、最新法律法规文件、案件讨论交流、巡查监管探究、队伍教育基地、原创作品、电脑技术交流以及一些音乐、flash、电子书等休闲娱乐等版面,注册用户达500多人,不仅激发了干部职工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而且已成为本所和全省工商干部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休憩、放松的精神家园,被认为是全省人气最旺的所级论坛。此外还建立了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同学录,加强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同学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深友谊。

灵活多样的文化学习教育活动,为创建工作增添了活力,也使队伍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一是政治素质的提高。全所同志能坚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没有发现违法乱纪行为,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二是业务素质增强。到目前为止,我所17名正式干部,45周岁以下11人已经全部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并全部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14人取得中级执法资格,1人取得初级执法资格,2名新录用公务员也通过统一的上岗培训,3名干部取得了核准员资格、3人取得审查员资格证书。全所同志工作适应性更强,业务知识更全面,执法准确性更高,如经检案件今年查处180件,其中大案23件,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今年新办个体工商户546户,变更登记136户,行政确权等均无过错。总之,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

(二)实施信息化工程,提前迈入数字化。

创建工作一开始,我所就以数字化工商所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提前介入数字化工商所建设,以数字化建设推动红盾风采创建,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

一是抓设施改善入手,创造条件在硬件上达到数字化的标准。为使我所的创建工作在硬件建设上更上一层楼,县局非常重视,经多方筹措资金,投资达400多万元的新办公大楼从去年5月开始建设,并于最近顺利完工。今年9月1日我所搬入新办公大楼后,县局投资100多万元为我所相继添置了执法用车、空调、电脑、激光打印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新的办公用具和电器设备,并重新设计布置了宣传栏窗等,目前我所的硬件设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数字化工商所创建的中级标准,并在丽水市各县市工商所中达到一流水平。

二是全面运用省局开发的四大政务办公系统,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全所20台电脑全部联入局域网(其中2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联入互联网),全所干部都能熟练或成熟运用政务办公系统和数字化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并在以下一些方面已实现电脑化管理。1、文件传输、文书处理、工作计划、工作任务下达、请示汇报、信息反馈等。2、纪律作风、考勤考核、内务方面的统计、信息报道、来信来访等。3、学习教育、会议记录等。4、财务管理、财产管理。5、各种规范和制度。

三是以经济户口和信用工程建设为基础,实现监管电脑化。以省局市场准入系统和经济户口综合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局域网为基础,实现了企业、个体登记监管电脑化。1、建立了电子档案,将辖区范围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监管和信用资料录入经济户口监管系统。2、实行了监管数字化。把年检、验照信息、荣誉信息、警示信息、处罚信息、回访信息、巡查信息、收费信息等内容都采集到系统中。3、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用情况自动生成信用报告,确定企业信用等级。

四是在丽水地区率先建立了内网和外网两个缙云壶镇工商红盾信息网网站,这是丽水地区第一个所级网站。实现了办事程序、岗位职责、收费标准、廉政纪律、监督电话以及有关政务信息、监管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布、查询和监督,向社会公示服务内容、工商信息,提供工商咨询服务等。

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全所干部在电脑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目前,全所同志包括部分年纪较大的协管员都已经能运用电脑网络管理和工作,如进行户口查询、缴费情况查询等,其中部分年轻干部已经能比较熟练运用电脑进行数字化办公和监管。

(三)开拓创新求突破,强化职能促到位。

我所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始终把创新作为促进职能到位的切入点。

一是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市场巡查制,我所在过去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原有责任制作了重大修改,制订了更为详细、规范、可操作性更强的考核奖惩办法,并建立二级市场巡查制,由分管所长抽调内勤有关人员组成,每年组织4次对各巡查组进行监督抽查。将巡查组与经检线职责互捆,内勤组与巡查组的收费责任挂钩,形成组与线既互相监督,有竟争又有合作的巡查监管模式。

二是开展了以电脑收费工作为突破口的监管模式改革。20*年下半年着手准备,20*年一开始我所就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个体工商户主动缴费制度和电脑收费工作,两费收入显著增加(去年直接增加20多万元),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扩大了电脑收费范围,把壶镇镇的十几个村也列入电脑收费管理范围。为适应电脑收费制度的要求,我们对定费、核费和收费的程序进行了规范,设计了个体管理费核费单,规定个体户新开业由辖区管理员根据所集体确定的定费标准,先提出拟定管理费额,经组长审核后连同开业表报分管所长核准,然后由内勤将定费额和收费月份输入电脑,实现了定、管、收的彻底分离。

三是积极开展网上监管的探索。今年9月份,我所在进行网上监管时,发现知名的阿里巴巴网站上有许多当地辖区企业登记注册,其中个别企业怀疑是无照经营。经过用关键词“缙云县”搜索,发现共有920条缙云县企业的供求信息。通过与本局市场准入系统的经济户口数据进行核对后,发现有9家企业涉嫌无照经营或冒用公司名称。根据这些企业在网上所留的联系地址和电话该所立即组织干部对这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先后查获了浙江万邦针车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无照经营大案和1家擅自使用“浙江”省名的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案件,案值20多万元,暂扣款2.5万元。

四是拓宽监管领域,提高工商监管权威。如涉足房地产监管,与经检大队联手查处了一起无照开发商品房案件;行使商品质量抽检职能,对社会热点商品如三合板、液化气等产品进行了抽检,查处了7家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商家;实施了重点商品市场准入工程等。

(四)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塑造工商红盾形象。

服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工商部门生存的基础,也是提升队伍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创建文明规范工商所的具体要求。我所在服务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及广大群众,对我所的工作和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一是提升服务理念,树立“发展—监管—发展”的思想,把自身和工作定位到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大局,确定服务型工商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延伸到具体的工商工作中。

二是结合当地经济热点提供特别服务。如工刃具行业是壶镇的重点行业,为了促进壶镇工刃具行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我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壶镇设立“浙江省工刃具行业商标品牌基地”。为此县委县政府、壶镇镇党委政府共同提出了“做大做响做精工刃具业,培育优势行业,壮大名牌企业,打造名优产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注册商标,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制订和实施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在壶镇形成一股“小企业有品牌,大企业创名牌”的浓烈氛围。据统计,到目前止,壶镇工刃具行业有注册商标50只,其中省著名商标1只,市著名商标3只,今年又有15只商标正在积极申报省、市著名商标,并为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努力创造条件。品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壶镇工刃具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2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其中工刃具行业工业总产值8.7亿元。

三是结合工作职能推出服务新举措。如“企业并联审批制度”、“一审一核制度”、“全程制服务制度”、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为市场主体进入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服务。对工业园区企业、二十家重点企业及三大重点行业企业实行创业绿卡及绿色通道制度,特事特办。市场管办分离后我所按照“以管助办,以管促兴的”的思路积极参与辖区市场的培育发展工作,帮助五金工具市场开展争创二星级市场,使市场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目前该市场经营状况良好,成交活跃,日均上市人数300人,日均市场成交额20—30万元。今年年初先后支持和帮助壶镇新民村、前路乡大集村和三溪乡东雅宅村兴办了茶叶市场,并派出干部参与市场管理,如壶镇新民村茶叶市场从5月份开业以来日上市人数500多人次,成交额达110万元。每年协助镇政府举办五.廿八和十.廿八二次物交会,每个物交会都有全国20多个县市的1100多个单位和个人前来参加,设摊数3000多个,上市达10多万人次,商品成交额达300余万元。这些市场的举办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方便群众,活跃城乡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是在窗口建设中,施亲情服务,努力为民多办实事好事。执行五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推行五项便民制度,即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角工作制;实行“四服务”,即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延伸服务、文明服务。以此规范窗口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用规范塑造红盾形象,用亲情展示红盾风采,用效率确立红盾地位。

五是运用工商职能提供具体服务。开展了“访企业、学企业、帮企业、促企业”的访学帮促活动,帮助企业冠省名和扶持商标品牌等服务。今年以来,我所帮助7家企业冠省名、帮助申报2只省著名商标和3只市著名商标。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5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95 ― 0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大工程,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和实施策略,是其成功的两个基本要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在实施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策略选择,这些对我国档案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都至关重要。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取向,在前一章已作了具体介绍,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具体实施策略的选择。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其实施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管理、合作共建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要求各系统、各级别的档案管理部门内部的密切配合,还要求档案部门与社会其它信息部门的协调一致。因此,要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活动能够始终有序、正常地推进,就必须加强管理,创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各机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目前,国内图书文献系统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工程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它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力于工程开展之初就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级中心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统一实施调控与管理。就目前我国的实践来看,档案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图书情报等相近行业,全国范围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也还尚未起步,各级档案局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虽然发挥了重要的管理职能,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科学的管理是整合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要改善当前的实践管理情况,提升管理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管理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浩繁的工程,应该要有一个专门性的组织,进行协调控制,在机关组织内应该由信息中心负责,组织间应由行业协会或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各级档案局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对本地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进行宏观的管理与组织。其次,要理顺管理体制。在中央,要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下设立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地方各级档案局设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也要并入同级政府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办公室,下级对上级负责,接受上一级管理机构的监督与指导。再次,要加强管理力度。当前管理力度不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管理手段的单一,上级档案行政部门对下级档案行政部门,档案行政部门对档案事业管理部门的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常常是令行不止,置若罔闻,因此,要加强管理力度,必须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严格控制管理对象的行为,确保政令的有效性。最后,要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部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与其它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统一标准,协调发展,合作共建,从而为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集成准备条件。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一个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统一的标准是资源共享的最核心的保障因素,因此,合作与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各自为政、盲目建设只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孤岛”,极不利于高层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多方的原因,区域之间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大都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已经出现了系统类型多样、信息标准不一等诸多的问题,为下步的互联互通埋下了隐患,某些档案部门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在后期的建设中,应该把统筹规划作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重点。相关领导机构和管理组织要统观全局,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参考图书、情报等相近行业的做法,尽快出台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近期规划,加强对各级档案馆信息化工作的宏观管理,从而使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取向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必须按照总体的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首先,应重点抓好标准体系的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如某些标准规范等予以明确,并要求共同遵守,使各部门各系统的信息整合工作都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这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良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其次,要在统一的标准下分系统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按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实现形式,机关档案室、综合档案馆以及信息中心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总体目标,在各自的范围内以工程的形式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整合的程度与水平。最后,组织国家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综合前期各系统的整合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高层次的整合与最大化的社会共享。

三、由点及面、协调发展

由于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原因,各地区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不可能做到同一步调,必然会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水平也有高有低。针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可以考虑借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由点及面的方针。对于一些档案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应该重点建设,在资金、人才、技术上予以大力支持,并加大研究力度,为之提供智力支持,促使其早出成绩、早见效益,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和资源整合发展取向,从而为其它地区信息化建设和资源整合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带动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以及其它区域性的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切实解决档案信息“数字鸿沟”问题。

档案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与其它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社会其它信息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因此,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当务之急在于加强与其它社会领域信息资源建设的合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入到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来,确保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同级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之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同步,档案馆在网络建设、系统建设、数

据库建设时要充分与政府部门合作,遵守电子政务的相关标准规范,集中开发,统一使用,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发挥系统和资源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开展同图书馆、情报机构的合作,充分借鉴其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在资源建设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地区综合信息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体化与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数字化建设制度范文6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问题;工作重点;方法

顺应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变革,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为以信息化为核心、数字化为手段、网络化为支撑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即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目前,开展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道路,加强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档案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抓住档案信息化就是抓住了加快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2 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档案部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因循守旧。许多档案部门还沿袭着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方式和做法,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致使档案管理效率和档案服务水平低下,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查询和利用档案的需求。

2.不够重视。许多档案部门没有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当作重要工作进行规划设计、安排部署,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不力,投入不够,存在着“小、散、乱”和“等、靠、要”等不良现象。

3.基础薄弱。一些档案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零敲碎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软硬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没有形成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不高。

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档案信息化具有档案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等特点,涉及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针对性地做好有关工作。

1.要注重制定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要及时制定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机制制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形成按照规划建章立制、依据制度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工作机制。档案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系统和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争取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予以支持,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得到强力推进。

2.要加强软硬件建设。要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按照档案管理软件统一、扫描仪规格型号统一、档案扫描采集软件统一、扫描技术规范标准统一、电子档案异质光盘刻录存储材料统一的要求,建设信息化数字档案馆(室),建立档案信息化数字管理中心,通过购置、引进、自主研发、租赁等方式建立档案信息化数字管理系统和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应用软件,建立健全电子档案数据库,搭建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大力推进档案存储、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电子档案服务。

3.要切实管理好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具有易发生改变和丢失的特性,必须切实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建立标准,采取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对档案、重要档案的存储介质要进行检验和认证,确保电子档案能够长期保存与利用。

4.要实现档案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平台,努力探索档案信息为民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把档案馆(室)可公开的各类电子档案及时上传至网络,大力推进网上虚拟档案馆、虚拟档案陈列(展览馆)、数字档案阅览室建设,广泛利用和开发各种平台中的档案信息服务功能,努力使“档案信息通达四方,人民群众就近利用”;同时,要建立起高效的档案利用体系,使公众查询档案信息方便快捷,让档案服务惠及广大有需要的群众,切实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5.要建立档案信息化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全面建立档案信息化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和档案信息化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化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档案安全受到危害时能够按照应急预案正确开展工作,让档案得到及时抢救和妥善处置,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4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要建立和完善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细化目标,经常研究,加强部署,合理安排,扎实推进。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具体抓、紧紧抓、长期抓,及时了解、准确掌握档案信息化工作进展,统筹协调、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合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各个单位和多个部门、多个领域,技术含量高、建设要求高,各个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凝心聚力,共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从人力、财力、物力及项目建设上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配齐配强专业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举办档案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和水平;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经费预算,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配备齐全并不断优化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设备物品,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硬件建设水平;积极参加档案信息化项目研究,及时组织开展档案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和档案信息化项目立项工作,制订和印发档案信息化项目立项指南,对已立项的档案信息化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规范管理相关档案信息化项目的结题、评审和鉴定等工作,确保档案信息化项目立项准确、保障有力、推动有效。

3.增强队伍素质。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一要建设好领导班子。以班子带队伍,以队伍促发展。二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造就人才,特别要大力加强档案电子信息资源管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人才管理队伍。三要注重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善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和水平,使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琼.浅谈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 .

[2]王晶,李晓华.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

[3]马志波.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