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1

--淮阴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从创建伊始到现在,淮阴区渔沟中心卫生院规模扩建两倍,门诊量、位院病人翻了两番,分别达到年均22万人次、1.5万人次——

当栀子花开的时候,在渔沟中心卫生院工作了10多年的院长繆长安说,“渔沟卫生院就像自己一样,迎来了人才发展的春天。”而,这,只是淮阴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生动剪影。

“对医院来说,除了先进的硬件设施,人才、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渔沟中心卫生院院长繆长安告诉记者,“我们所有临床医生进来都要经过一条固定的培养通道:先老带新一年,再送区医院学习一年,回来工作三年,再到市一院进修一年,成长成为业务骨干后,再送到省人民医院进修一年……”

张建宁正是通过这样的培养通道,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内从一名基层卫生院普通的内科医生迅速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特色科室的“掌门人”。谈起外出进修的最大感受,张建宁说:“最大的收获是看病的思路拓宽了,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了。”

为了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渔沟中心卫生院创新实施“靠大靠强”战略,4年来选派20余名骨干到北京、南京等省内外一线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医务人员轮转到市一院、二院、保健院进修学习达16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培训 600余人次。

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突破绩效工资总额控制和分配比例,坚持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突出向一线和业务骨干倾斜,遴选一定数量的业务骨干发放特岗津贴。基层单位收支结余的40%可用于职工的奖励和福利;在计算结余分配时剔除单件10万元以上设备配备和100万元以上基建项目资金支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乡镇卫生院的健康管理团队设立每月每人600元的专项津贴,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盘子;按规定考核发放值班费、加班费、站台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目前,全区大多数基层单位临床一线人员年收入8-10万左右,业务骨干年收入在15—20万元左右。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求“活”,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由卫计委协调有关部门直接办理人事,待遇等同在编人员;对影像、口腔等急缺人才,采取降低开考比例等政策公开招聘,特殊人才引进实行一人一策。人才激励求“专”,设立薄弱乡镇卫生院人才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部分边远薄弱乡镇卫生人才培养和工作津贴;率先推行“公开选岗”,分配由“准医生”“自选婆家”,将选岗的主动权完全交给考生自己。人才培养求“精”,全区建立“三基”理论培训基地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2

【摘要】目的 对襄州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行绩效考核,综合分析并总结实施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和方法。方法 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襄州区各镇级和区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个乡镇卫生院,考评为合格的7个,考评为基本合格的7个,考评为不合格的5个。结论 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能够全面、客观、科学评价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内涵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考评 分析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和《襄州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2010年10月11日至26日,区卫生局和区财政局组织考核组按计划对全区各镇级和区级医疗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对各镇卫生院、区直各有关医疗单位2009-2010年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

1 对象和方法

1.1考评对象及方法

本次参与考核单位共19家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抽查2个卫生室。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访谈、问卷调查、询问、电话核实等方式对各单位公共卫生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1.2考评内容

1.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等数量和质量情况。

1.2.2考评结果评价 绩效考核结果分为3个等次,考评分值200000分(折合为70分,含70分)以上为合格,,1000000-20000000分为(折合60-69分)为基本合格,1000000分(折合为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 结果

各镇(编号1-19)的综合考评结果见表1,全区编号19、15.6、17、4的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编号为3、8、10、1、14、18、12的考评等次为“基本合格”,其余各镇的考核等次均为合格。其中,编号为5、16、2、9的乡镇得分超过了90分,编号为13、11、7的乡镇得分不足80分.。见表1。

3 讨论

襄州区2009-2010年按照15元/人标准,其中国家补助9元,省补助2元,地方补助4元,总计投入1034万元,实施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保证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3.1目前在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性缺乏认识 一是相当部分单位的领导、特别是院长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缺乏认识,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组织人员开展项目工作。个别院长甚至基本未过问项目工作。二是对项目工作缺乏计划性,采取的措施具有很大的临时性。

3.1.2专职公共卫生人员少,专业素质差 一些卫生院仍没有把公共卫生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安排必要的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存在年龄老化、素质偏差问题,很多公共卫生人员是滥竽充数,导致无法完成基本的公共卫生工作。

3.1.3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未到位,职责不清,也缺乏管理;二是卫生院没有很好的履行组织计划,人员培训、督查等方面职责;三是未发挥村卫生室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作用,不清楚村卫生室应承担的项目具体工作,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必须由村卫生室为主完成的项目工作,也由卫生院包办,结果是根本无法完成好;四是没有建立完整的镇村考核与奖惩制度,未能充分发挥镇村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1.4公共卫生人员待遇偏低 重临床、轻公卫的思想仍普遍存在。有些卫生院仍未将公共卫生科视为主要业务科室,工资待遇比单位其他业务人员相差悬殊,有的甚至未得到基本保障,严重挫伤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看得见、能拿到的蛋糕,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卫生院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深刻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性,主动创造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证,特别是要认真做好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保证公共卫生人员到位,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工作管理。 转贴于

(2)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督导管理,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今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的考核,都分别由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具体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考核有卫生局基妇科实施,每季开展一次考核,并兑现部分项目经费,同时作为年度总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适宜卫生室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以卫生室为主开展,卫生院给予协助,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督导考核,及时兑现相应经费。

(3)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抓好基层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重点加强全科医学知识、社区护理、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严格执行项目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全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4)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加强社会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免费服务项目,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营造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项目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项目工作深入开展。

(5)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对这次考核提出的问题,各单位要组织专班制定整改措施,现时整改。

总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估,是对公共卫生服务成效的反映和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和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引导和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1]。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指标杠杆作用,对当前居民迫切需要的、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要在评估指标权重上重点倾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和高效地推进。

表1 2010年慢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得分统计表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为标准,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大力提升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防治需求,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充分体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性特征和区域医药文化特征,推进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创新,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有效、便宜的中医药服务。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构建县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形成和完善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县中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切实推进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加强硬件软件建设,逐步配备完善人才队伍,至2018年12 月30 日全面建成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所带来的健康水平快速提高,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三、实施方案

(一)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印江自治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计局医政医管和中医药管理股,由樊越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吴松江、刘兴洪等2位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二)开展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基本情况调研 要求于2017年4月底前摸清统计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具有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资格、西医专业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及乡村医生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员情况、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能够调剂用于中医馆建设的具体情况、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具有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可以调剂用于中医馆建设的具体情况。在卫计局医政医管和中医药管理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统计上报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工作决策实施提供依据。

(三)拟定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需求包括人才需求、业务用房需求、设施设备需求目录,为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组织实施打下基础。

(四)组织实施

1、编制项目报告

根据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人才需求、业务用房需求、设施设备需求目录,分析汇总,编制人才需求计划,编制业务用房(原则上以现有办公场所进行调剂)和设施设备需求项目报告,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人社局、财政局等主要部门报告。

2、资金筹措

根据上级项目资金,统筹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资金需求,积极争取中央配套资金和多渠道自筹建设资金,采取以项目资金为主、不足部分单位自筹、卫计局统一协调的方法,做好资金预算安排,初步概算每个中医馆装修费用人民币8万元、器械配备人民币10万元,合计18万元,如需新建房屋另行计算。在暂时没有项目资金的情况下,由局党组向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解决当前资金。

3、项目建设范围、内容和建设方式

3.1建设范围

在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2015年已建4个乡镇(板溪、刀坝、合水、杨柳)卫生院;2016年已建缠溪卫生院;2017年建设朗溪、中兴,拟建洋溪、木黄、紫薇、杉树、沙子坡、天堂、新寨、罗场、峨岭、龙津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建设内容

以《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为标准,将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在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内,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和各单位具体情况,尽量达到以下水平。

(1)中医科室设置

a、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含民族医,下同)科独立设置,并设中医诊室(2个以上)、中医治疗室(2个以上)等,每间诊室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诊室外悬挂科室标识牌(字体为金字行楷、隶书等常用字体,深色背景,使用规范名称)和出诊医师个人信息牌(包括医师照片、姓名、职称、特长、出诊时间等)、每间治疗室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煎药室、中药库、治未病室、中药熏蒸室、示教室和候诊区等。

b、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原则上设在机构的一楼或沿街等突出位置,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色调一致,风格古朴,门窗可悬挂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对联,走廊、诊室张贴中医药知识宣传栏、宣传图片等,诊区外悬挂“中医馆”牌匾(字体为金字行楷、隶书等常用字体,深色背景),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人文关怀,形成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并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50平方米,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平方米,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以适用为原则合理安排。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内悬挂中医馆基本情况介绍和所有中医医务人员基本情况介绍。中医科室、中医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悬挂相应的规章制度。

c、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等基本设备,并配备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选配参考详见附件6)。

(2)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

a、中药房原则上在中医综合服务区内相对独立设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进行建设。中药房总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中药库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中药房分区标识清晰,药品排列整齐,房屋通风、干燥、避光,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

b、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剂、民族药制剂)原则上不少于300种,中成药不少于100种,且药品质量良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以向合法药品经营企业采购为主,鼓励培育和使用梵净山道地药材,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c、有条件的可按照《医疗机构中医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要求设置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其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平米,配备药架、操作台、煎药机、冰箱、药桶等设备,并建立完善的台帐资料,也可与上级中医医院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煎代送等服务。

(3)中医药人员配备

a、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资格、西医专业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及乡村医生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员情况,每个中医馆尽量安排1名以上人员首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在本区域内对中医相关人才进行调剂安排并报局机关备案,自治县卫计局根据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人才需求计划,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人社局、财政局等主要部门报告,采用引进、招录、调配等方式,逐步实现每个机构中医医师不少于2名,占本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b、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考核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C、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并获得符合规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分。其他非中医药专业卫生计生人员应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4)信息化建设

a、接入并使用中医健康信息平台,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等。

b、鼓励使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收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5)规章制度制定执行

a、制定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适应的中医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医行业诊疗技术规范,规范从业人员诊疗行为,制定执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

b、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采取争取国家项目培养、配备系统中医药学习教材和资料、集中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专家讲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学习效果与考核和职称挂钩等方式,激发人员内生动力,酝造浓厚学习氛围,提升人员内在素质与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c、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

d、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中医药基本医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等情况,纳入人员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

e、建立管理机制,明确1名熟悉中医药政策法规和中医药业务的领导负责中医药工作。

f、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医疗事故风险防范、管控和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3.3 建设方式

(1)场地建设采用项目招标方式由局机关统一进行。

(2)设施设备采购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由局机统一进行。

四、预期目标

全县中医馆建成后,能够基本实现:

(一)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

1、能够提供以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6类为主兼顾敷熨熏浴、骨伤、肛肠、中医微创、其他类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

2、尽量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中,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提高病人治愈率和满意度,突出中医药在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和优势。

3、能够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4、鼓励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坚持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5、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5%以上或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10%以上。

6、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0%以上;中药处方合格率95%。

(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国家基本要求。

2、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权威中医类报刊等媒体的健康传播作用,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把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内容纳入居民健康档案,所有居民健康档案均有中医药内容。

4、针对老年人、儿童、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开展常人体质辨识、药膳食疗、针灸经络养生、推拿按摩、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工作,推广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运动。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4

赵玉亭说,“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医改,努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他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2009年以来,南阳市医改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新增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6个。2012年,新农合参合人数达797.72万人,参合率99.52%,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186个乡镇卫生院和5532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这些数字换来的是百姓“病有所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幸福来自居民的切实感受,源于居民的健康需求。围绕民生,服务民生,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是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赵玉亭说。

着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居民有处看病。实施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儿童医院、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医院)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和市肿瘤医院、市三院、市九院、市骨科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重点提升县级医院治疗重大疾病的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深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夯实基层卫生网络基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积极创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就医圈”。

赵玉亭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40元,参合率保持在97%以上。推进了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在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市直26家医院全面实施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涵盖的病种数不少于40个,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科学合理制订新农合报销补偿方案,实施即时结报。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5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农村三级医疗网近于解体,特别是村、乡医疗机构。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失去了资金支持,乡镇卫生院入不敷出,人才流失,处于半瘫痪状态,村级卫生所也基本被私人诊所替代,因而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基本失去保障。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农民朋友就医基本要自掏腰包,加之医药费用水涨船高,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因病不医”,一部分刚富起来的群众“因病返贫”。此间,虽然各地均有探索农村医疗机构的办法举措,但因体制原因,始终未能如愿,致使广大农村地区百姓的就医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帮扶农村医疗机构的实践特点

基于上述社会背景,邯郸市第一医院从2004年底起,坚持从医疗机构自身做起,把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重要抓手,以“最大程度惠及弱势群体,最大限度方便贫困患者就医”为服务理念,把关注点放在医疗保障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把着力点放在扶持农村医疗机构、提升其服务能力上,把落脚点放在为百姓提供便捷、有效、质优、价廉的医疗技术服务上,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伸援手”等三种方式,从人、财、物上全方位帮扶农村医疗机构,较好地发挥了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骨干带动作用。

1、走出去,躬下身来为农民朋友服务

(1)向全市214个乡镇卫生院派出名誉院长,帮助指导工作。针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2005年2月10日,邯郸市第一医院出台《关于组织副高以上医疗专家到全市乡镇卫生院担任名誉院长的通知》,选派医疗专家到全市214个乡镇卫生院担任名誉院长,规定名誉院长每月下乡1―2次,医院每人每天补助50元钱。这些医疗骨干下乡后,通过查房、手术带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方式,较好地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这些医疗专家下乡做大小手术800余例;会诊及解决疑难病例1000余例;到乡镇卫生院讲课300多次。此项活动曾由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2)实施行政后勤科室包县下乡义诊宣传举措。针对农民朋友健康防病知识贫乏的现状,2006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推出《关于机关科室下乡包县为农民服务的意见》,全院22个行政科室分包16个县(区),医院专门采购2台面包车,除周一外,每天都有机关科室组织专家下乡义诊宣传。截至2010年年底,组织下乡2050次,下乡人次13600次,义诊病人2149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6年来,邯郸市第一医院给予职工下乡补贴40余万元,支出购车、维修及耗油等费用50余万元。

(3)推出临床科室对口联系县医院制度。2008年12月,在与鸡泽县医院、曲周县中医院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又在全院临床科室推行了对口联系县医院制度,要求临床科室每月派专家到县医院坐诊,使医疗下乡工作步步深入,交叉推进。同时为建立城乡医院双向转诊、技术协作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请进来,为农村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

针对农村医疗机构临床经验不足、医务人员渴望提升技术水平的现状,邯郸市第一医院克服繁重医疗救治工作的困难,主动邀请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到该院学习锻炼。

(1)免费对全市县、乡、村医务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和体检。针对乡村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欠缺的现状,2007年至2008年的两年间,邯郸市第一医院主动与各县卫生局联系,陆续为全市16个县的10478余名乡村医务人员举办短期培训班64期,医院为其免费提供午餐、往返路费和一张健康体检卡。培训由农村医疗服务部组织、资深医疗骨干任教员,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为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及医学前瞻性知识。

(2)免除县、乡、村医务人员来院进修费。过去,基层医院到该院进修每年要花费6000元左右。2005年后,医院领导班子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决定永久性免除县、乡、村医务人员来院进修费。6年来,共为1300余名县、乡、村医务人员免除进修费300余万元。

(3)免费接收部分县以下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来院培训。2007年以来,应下级医院请求,该院分别为曲周县中医院、临漳县医院、馆陶县医院、峰峰矿区中医院、马头工业城医院等县以下医疗机构进行中层干部对口培训。每期15―30天,分别到对应科室学习交流,6年共计培训400余人。

3、伸援手,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物资、设备和资金支持

针对县乡村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匮乏的现状,从2005年始,邯郸市第一医院改变过去变卖旧设备的做法,将逐年更新下来医疗设备、物资用品有选择地送给急需的农村医疗机构。6年来,先后无偿支援鸡泽县医院、武安市妇幼医院、魏县医院和许多乡镇卫生院核磁共振、CT、大生化检验设备、大型电话程控交换机、B超、心电图机、X光机、手术床、监护仪、计算机、病床、桌椅等更新下来的医疗设备、办公用品1000余件。2010年,该院在邯郸市卫生局组织的“村村配置心电图机”活动中,又捐资65万元为农村卫生室购买心电图机,并编辑教材、免费培训乡医600余人,被邯郸市卫生局评为“村村配置心电图机”活动突出贡献单位。6年来,邯郸市第一医院还支援新农合启动资金22.5万元,支援部分农村医疗机构资金100余万元,为改变农村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体会

1、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走出去为农民诊疗,免除了农民朋友奔波之苦,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技术服务,使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就近得到了诊治,使大部分急、难、危、重症患者在本县范围内及时接受治疗,较好地方便了群众,为农民群众节省了往返费用,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2、显著提高了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伸援手”等三种帮扶方式,指导农村医疗机构开展了一些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为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医疗人才,使农村三级医疗网得到巩固,免除了农民到大医院看病的奔波之苦。

3、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

四年来,通过不间断地下乡义诊和宣传,帮助农民朋友普及了常见疾病预防、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等知识,使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4、促进了医院健康发展

邯郸市第一医院在帮扶过程中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与农村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共赢关系,促进了双向转诊,吸引了更多患者来院就诊。与2004年相比,邯郸市第一医院日住院病人由300人左右上升到1600人左右,日门诊量由500人上升到2600多人,年业务收入由7000多万元上升到5亿多元。

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感受范文6

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卫生院门诊外科湖北省公安县434302

【摘 要】目的:分析感动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在门诊护理中实施感动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感动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和实施感动服务前相比,实施感动服务后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更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感动服务,有助于融洽护患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 感动服务:门诊护理: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基层卫生院争创优质医院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全方位的护理需求,提升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竞争力,本卫生院近年来将感动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当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感动服务的理念

感动服务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创新服务,是把满足患者深层次需求作为服务的最高目标的优质服务,以使患者接受感动服务后有喜出望外之感,从而深受感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1]。

2感动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

2.1更新门诊护理服务观念

门诊护士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的需求摆在门诊护理工作的第一位,及时了解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发自内心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尊重,把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对门诊护士的服务态度是否感动等作为评价门诊护理服务的标准。

2.2创立感动服务模式

为了给门诊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创立感动服务模式。当患者踏入医院后,就给予患者热情的招待,用合适的称谓称呼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于患者的配合和合作,给予发自内心的感谢;对于自己的失误,给予患者发自内心的道歉;对于患者的痛苦,给予发自内心的关心;对于患者的病情,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对于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受;患者即将离开医院时,亲自陪其走出医院大门。

2.3营造良好的门诊就医环境

根据本卫生院实际情况,对门诊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设置清晰、醒目、易理解的指示牌,保持走廊和诊室的清洁干净。设置门诊询问台,为患者提供门诊咨询服务。为等待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随时可饮的热水、随时可看的健康宣传册子和报纸等。注重植物绿化,放置防滑垫,设置温馨安全提示,营造温馨、和谐的就医环境。

2.4对门诊服务流程加以优化

不但设置常规挂号,还设置了电话咨询和预约挂号、分诊挂号等,缩短等待时间,方便患者及时挂号。根据门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就诊人员数量和就诊时间,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诊[2]。

3感动服务的实施效果

3.1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

实施感动服务前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3.2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3.3实施感动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和实施感动服务前相比,实施感动服务后患者对门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更高,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4小结

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基层医院也应当顺应医疗模式的发展,重视感动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将感动服务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发现,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服务理念,发自内心地给予患者更多的尊重、关心、理解,从患者护理需求的角度,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不断优化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时刻感受到门诊护士和医院给予的人文关怀,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也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措施将感动服务更好地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当中,以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