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1

【关键词】股票期权;市场指标;可行权日

一、引言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ESO)拥有悠久的历史。美国在过去十年,对执行管理层职位以下员工的人力资本,实施以股权为基础的补偿迅速增长,股票期权是其中最普遍的做法[1]。经济的运行存在周期,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高估的股票和员工对经济环境乐观的情绪,抵消或减少现金薪金的涨幅,从而降低人力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利润,Oyer和Schaefer(2005)就认为,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实际上是本企业员工丧失外部发展机会的延缓补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通过股票期权,在经济繁荣时期就能以低成本争夺到外国高素质人才,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期权还保留对人才的捆绑作用,因此对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增长,起了关键的作用。

美国企业一般通过回购自身股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这种做法普遍受到高级管理人员(下文起简称“高管”)的欢迎,因为回购股票促进企业股价的上涨,而股价的上涨又反过来促进高管行权的可能性;我国上市企业不同,一般通过定向增发为股票期权提供票源,结合行权价不得低于市价的规定,企业主观因素对股价影响小,高管的业绩考察更为客观。

美国高收入员工更倾向于利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以避税[2],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收入越高,交税越多。二是激励用股票期权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免税资格股票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若符合持有期限的规定,员工只交税率较低的个人资本利得税,另一种是无免税资格股票期权(Non-qualified Stock Option),若是价内期权,员工需要交纳税率较高的个人所得税,[3]高收入的员工自然倾向于前一种股票期权,实际上美国是通过累进税率与股票期权分类的相互关系,相互促进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二、关于股票期权费用的测算

授予股票期权的效果达到最佳时,公司的边际收益应等于边际成本。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B-S模型测算股票期权费用,但B-S模型利率使用复利而不是中国的单利,不考虑交易成本,而且考察的是到期方可行权的欧式期权,成本相对在行权期任一时点都可行权的美式期权低。ESO计划公布后,由于存在对高管的激励作用,投资者预期将促进企业的业绩,股价存在上升动力,若此时所有投资者都考虑到B-S模型与成本间的差异,股价的上升就归为合理,现实是不可能所有投资者都在公告后或等待期就对差异成本有所察觉。投资者只从报表过去的数据考虑,这样一来,市场倾向于低估ESO的潜在费用,股价就不合理地上涨[4]。以某企业的ESO计划为例,将来应分红利未能确定,没有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的成本降低,直接造成等待期现金分红后利润虚增,若市场没有偏见,股价上涨自然会受到抑制,不利于行权,相反若市场在等待期没有察觉,股价就趋向不合理。这可能也被认为是市场无效性之一,但显然这种无效性与制度的完善没有关系,是由于模型建立和投资者——人知识的局限。

各种差异成本虽然最终会通过正常的会计制度反映出来,但积极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例如被套牢者)的应激性不同,积极投资者早于被动投资者认识到被忽略的成本,不同的积极投资者依据认识时间分时期决策,其投资决策分时期反映在股价上,即企业股价合理的回归过程,这种过程可能又被认为是中国证券市场有限有效性的证据。

企业ESO实施范围越广,股票波动越剧烈,Beta系数越高,即风险更高。这是由于股票主要面向外部投资者,而ESO面向内部员工,当企业情况发生变化时,一定是内部员工首先获得信息,因此实施ESO范围更广的企业,股票波动率相对更高,企业实施ESO后股票波动率的提高,反过来又提高了ESO的价值,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初始的B-S公式对成本估计偏低。

高管通过市场行权出现的异常报酬,部分源于计算公式中无法或没有列入的企业低估的成本,被动投资者低估费用造成,即虚增的利润(如未设应付股利),以现在的股票市值(包含高管的努力)表示。现行的会计制度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相关成本,以企业的角度,ESO价值不可能低于0,由于存在行权日的特殊性,以高管的角度,企业实施ESO计划的过程,是股价在行权日达到峰值的正态分布,使用Tobit模型的间断功能。

为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即不能直接观察得出),是企业发行ESO计划的成本(忽略发行费用),在第二种情况下,员工都不能达到行权条件,全部无法行权,企业成本为0。

在有员工能达到行权条件,即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发行费用作为常数项已忽略,实际成立的是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是影响ESO计划的各种因素,就是人持有的、未公布的信息对ESO计划的影响,是随机扰动项,方差表明离散程度,表现为企业股价偏离证券市场总体走势的程度,当员工对企业毫无贡献时,存在,使仍可能大于0,即员工可以行权,企业实施ESO计划成本大于0。若存在行权日的特殊性,是以行权日为峰值的正态分布,对应也应是按正态分布。

三、 关于市场指标

行权价根据指数变化(公司业绩超过平均业绩)的是指数期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股票期权计划[5]。各行业指数都需一定的样本量,还要涵盖大中小型代表企业,有些行业上市企业也只有一两家,还是大中型或多元化经营,在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群根本不能说真正具有代表性。高端经理人市场毕竟是买方市场,中小投资者希望激励更透明,企业希望留住人才,高管希望油水多,政府则从社会各种角度考虑,很明显,经理人可能是这场博弈的赢家,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虽然《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鼓励企业进行同业比较,但很多上市公司已是本行业龙头,引入市场指标可能没参考价值且只会让高管白白占便宜。市场指标除了同行业之间比较的作用,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就是反映经济的景气度,这方面的功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实际上,由于高管时时都考虑股价,因此市场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于ESO计划整个过程中,但很明显市场因素是不可能被全面考察的,这就表明市场既是ESO的优势,也是天生软肋。

四、 关于盈余管理(Earnings Manipulation)

Nittai K.Bergman和Dirk Jenter发现,ESO与盈余管理强烈正相关,通过修改后的琼斯模型,测量到实施盈余管理的公司授予股票期权数量比其它公司多13%-23%,美国的企业不同于中国上市企业,所得实施累进税率,因此美国企业考虑到边际税率,可能更有动力实施ESO,两国企业因此产生的企业行为差异,仍须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ESO与递延所得税可能存在一定关系,ESO与递延所得税同样存在时间跨度,由于递延所得资产的确定需要管理层作出判断,递延所得税会对净利润产生影响,而很多上市企业行权条件根据净利润作出,递延所得税间接联系到ESO的考核。

五、 关于激励作用

由于高管对ESO的期望收益不同,因此很难判断ESO在激励中究竟发挥积极还是消极作用,而且股票期权的授予,每年相同行政级别的每个人会获得相同数量的股份,相同的激励力度。这种现象在美国也存在,无免税资格股票期权的授予,仅仅依据经理们特定薪酬(specific compensation)的级别,个人必须依靠特定薪酬级别的上升,才能获得更多的股票期权[6],这种现象已非经济现象,与组织内部的权仗权势和组织行为有关,任何积极的激励作用前提,应是减少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s),在同一团体或部门中,员工间容易搭便车,仍然难以起到区分的激励作用,激励作用没有紧密联系员工业绩,没有独立于行政级别,甚至依赖于行政级别,这样会出现的问题是,人情岗位依旧存在,就算工夫不够,只要人情做足,依旧能获得激励,甚至通过岗位的提升,比埋头苦干的员工能拿到更多的股票期权,起不到公平竞争的作用。

高管本身是另一个影响ESO激励作用的因素,由于是ESO的相关利益者,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高管就有耐心说服股东,股价的上涨是由于有效的经营,而股价的下跌是由于经济的影响,因此会产生重新制定较低的行权价,这就是消极归因偏差。Peter Cappelli和Martin Conyon根据2001至2007年,美国大型公众企业中4500名经理的行权情况,提出礼物交换效应,即增加每份股票期权行使时的利润,比单单增加期权的数量更能提高员工表现,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员工看来,ESO数量的增加,不仅意味着收益的增加,同时还意味着直观的,必定的责任增加,增加ESO行权的利润,则让员工有福利的主观感觉而被认为更好,有趣的是,中国上市企业若对ESO进行变更,一般都不是股票期权数量,而是行权价的重新制定,中国市场也印证了他们的说法。实际上在总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这两种途径相互转换的成本,理论上可以达到效果最优,因此企业可在不损害职工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度上增加行权时的利润,减少行权数量,增加员工的福利感,两者转换的极限,最佳比例及边际效应问题,仍需继续研究。

六、 关于可行权日

高管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占有绝对优势,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由其决定信息传播的速度及程度,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是信息的制造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就能产生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这种优势也体现在可行权日考察股价的停滞性和缺乏延续性。

假设高管通过自身知识和能力,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不能确保行权条件,立刻使用该信息。2.能够确保下年的行权条件,按自己意愿将该信息延迟到可行权日,择时交董事会讨论,不获通过,由于股票期权的授予量和行权期已定,股价不受影响,高管也没有账面损失,一旦通过,即可通过发表公告,影响股价行权获利,这就是可行权日使通过信息反映的股价产生停滞性,产生原因主要是信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才能产生作用,如果假设成立,问题远比高管使信息滞后更为严重。

由于ESO不仅要解决激励的问题,还要解决高管拥有有利于企业的信息问题[7],所以这决定了给企业信息生产者ESO不一定是明智的。

七、 关于建议

美国员工可以在辞职后三个月内行使股票期权,不需要在保住饭碗的前提下才能行权,因此决策具有一定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是高管和技术人员发挥其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反对的学者认为,ESO计划中员工本来就没有付诸成本,因为若ESO无法行权,员工也没损失,但笔者认为,就算相关计划制定科学且最终ESO无法行权,员工也曾为企业付出努力,初始授予的股票期权有雇主的成本,等待期还含有员工的努力,因此员工离职后立刻不能行权的做法,违反了人力资本理论。

参考文献

[1]Nittai K.Sergean,Dirk Jenter.EMPLOYEE SENTIMENT AND STOCK OPTION COMPENSATION[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June 2005.

[2]Paul Oyer,Scott Schaefer.WHY DO SOME FIRMS GIVE STOCK OPTIONS TO ALL EMPLOYE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THEORIES[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January 2004.

[3]M.P.Narayanan,Cindy A.SchipaniH.Nejat Seyhun.The Economic Impact of Backdating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D].August 2006.

[4]Gerald T.GarveyTodd,T.Milbourn.Do Stock Prices Incorporate the Potential Dilution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R].February 3,2003.

[5]马永斌.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2

关键词: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对象;股票来源;业绩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在金融危机股市动荡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经理股票期权制度长期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讨论解决的问题。青岛海尔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青岛海尔股票期权计划的特点

1、青岛海尔2009年新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简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海尔)于2009年5月12日夜间抛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下称草案),标志着青岛海尔重新启动了股权激励。海尔股票连续两天涨停,最终在13日涨8.92%,收于11.60元。根据《草案》,青岛海尔将向受激励人员定向增发1,7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相比原计划8,000万股缩水近80%;行权价则由原来的7.63元大幅提高至10.88元。首期激励对象49人,其中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层7人获621万股,占总数的35.066%,他们获期权份额较原计划占总数14.78%成倍提升;公司及子公司核心技术或业务人员42人获1,150万股,占总数的64.934%。

2、严格区分控制股东和高管。草案中激励的对象主要包括持股比例很小的高管人员,包括董事长杨绵绵将获225万股期权,占总数的12.705%,副董事长梁海山将获158万股期权,占总数的8.92%,其余5名高管为副董事长崔少华、董事谭丽霞、副总经理金道谟、财务总监洪晓明、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明国珍,他们分别获得28万~68万股不等的期权。此前,青岛海尔董事会成员及高管持股甚少,据青岛海尔2008年年报披露,截至2008年底,董事长杨绵绵持股数仅为6.13万股,副董事长梁海山持有4万股,副总经理金道谟持有2,066股。这种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大股东和高管的身份混同,避免了公司治理被内部人把持。

3、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行权条件。新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由原来的7年缩至5年,激励对象分4个行权期,分别在授权日起12、24、36和48个月后,按所获股票期权总量的10%、20%、30%、40%行权。首个有效行权期为自授权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新计划规定,第一个行权期时,公司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且公司200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较2008年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8%。这一规定,高于此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的标准。青岛海尔2008年净利润为7.68亿元,较2007年净利润6.44亿元增长19.3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72%,由此看来,新计划相对比较贴切。可以看出,新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缩短,行权期规定更加具体,不同行权期的行权比例是递增的,这种严格具体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高管为了短期利益操纵股价。我国资本市场是弱有效性市场,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2007~2008年之间出现了股市跳水的巨大动荡,海尔新草案这种分散行权,递增比例的方法可以避免股市动荡引起的激励失效。

4、严格控制激励成本。海尔新股票期权计划规定: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激励对象行使股票期权的资金全部以自筹方式解决,青岛海尔承诺不为激励对象依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使股票期权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也就是说,除了标的股票之外,海尔并不支出任何现金或者信用成本,权利人如果要行权就需要自筹资金足额支付标的股票对价,这说明海尔公司刻意避免了公司实行股票期权增加公司负担的可能性,体现了我国企业已经对经理股票期权有了理性认识,并且谨慎地付诸实行。金融危机表现了金融体系的脆弱一面,海尔的这种做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降低了企业自身对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的依赖,避免股票期权行权环节仍然依赖企业和银行的金融信用的风险。

5、杜绝利润操作空间。新计划规定,第一个行权期时,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且公司200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较2008年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8%。这一规定,高于此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的标准。青岛海尔2008年净利润为7.68亿元,较2007年净利润6.44亿元增长19.3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72%。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若公司发生再融资行为,净资产为在融资当年及下一年扣除再融资数量后的净资产值。净利润增长率是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率。股票期权成本应计入公司管理费用,并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这一期权业绩条件指标的设定是比较具体和科学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非经常性损益历来是高层操作账面利润率的手段,新草案的规定从源头上杜绝了账面利润操作的空间。

二、青岛海尔新股票期权计划的启示

海尔股票期权计划是符合我国市场环境、公司治理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一个比较合理的经理股票期权案例。经济分析师朱力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家电行业的竞争近年来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2005年以来,海尔主营的家电产品如冰箱、冰柜和空调等,利润率只有2%~3%,与西门子等跨国巨头7%左右的利润率差距不小,经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二级市场,青岛海尔新股权激励计划受到投资者狂热追捧,2009年5月12日自9.68元启动,连续5天上涨,5月18日收于12.15元,创年内新高。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青岛海尔股票期权计划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提高经营业绩,但是至少说明了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作为长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已经深入人心和市场对股票期权制度的高度期望。青岛海尔股票期权计划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1、完善经理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海尔股票期权计划的特点就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规定来规避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负效应,如规定激励对象必须现金行权且自筹行权金以避免激励对象利用职权以获取比较轻松的行权方式导致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规定高持股比例人员不能成为激励对象以避免高管和股东利益混同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种种措施一方面显示出海尔决策的谨慎,更重要的是显示出我国经理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企业需采取保守的股票期权计划才能符合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又或者企业需要负担外部市场环境、法律制度等障碍造成的激励低效率、甚至激励负效应,而这些往往是企业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经理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是我们迫切的要求。

2、注重金融风险的规避。海尔股票期权计划从股票来源到行权业绩、方式的规定都传达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降低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性,从而避免成为金融企业规避风险的受害者。资本市场和金融企业的存在对企业筹集发展必需的资本非常有效,但是生产性企业的增值根本在于其产品价值的实现而不是片面追求股票价格的上涨。因此,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制定必须合理地为激励对象确立业绩目标,使经理们不仅能从业绩提升中获利,也须为经营失误买单,这样才可以避免管理层为了单方面追求股票价格上涨而采取高风险的融资、合并、信息披露策略,从而导致企业过分依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甚至在金融危机中发生不应该的巨大损失。青岛海尔新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业绩指标,禁止向激励对象提供行权资金和信用,这样就有效地约束了管理层用不合理的融资来提高股票价格的可能性,同时行权金全额自筹也尽量地减少了对银行资本和银行信用的依赖性,很值得我们借鉴。

3、制定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必须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股票期权计划。青岛海尔主营家电产品,属于家电行业名牌企业。家电行业的特点就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产品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增值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面对西门子、松下等跨国公司的竞争,家电行业中的企业必须依靠增加科研投入改善管理来更新产品设计和功能降低成本,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获取市场份额。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水平的提高依靠的就是人才,也就是想办法提高专有型人力资本的供给,这就要求企业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吸引、稳定和激励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股票期权计划才能把激励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得到比较高的激励效率,获取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股票期权计划。通过上文对海尔股票期权草案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整个计划都是基于企业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考量后制定的。激励对象的选择避开了高管总持股比例高的人员、行权窗口期行权比例的规定符合海尔自身经营周期时间的调整、行权条件业绩衡量指标选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以避免高管通过财务操作来提高业绩指标,以上种种都是海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表现。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股票期权计划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专有型人力资本进行有效激励,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律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3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内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评价

目前我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一直采取相对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 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1)忽视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2)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讲课与实际相脱离,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最终导致学生了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创新能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许多高校通过沙盘训练,实习基地实训,角色扮演等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校配备相关的硬件设施、经费及师资等,有些活动如实习基地实训,也需要学校日常教学过程的统一安排,教学实施起来困难较大。

课内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较强、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而且具有便于教师指导,易于实施,易于复制等特点。通过加强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缺点和不足;并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研、分析、组织和创新能力,从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良好效果。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属于教学计划中“化工防火课群”的内容,是消防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消防指挥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学员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熟悉通过编号、包装、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获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信息,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为应急救援、生产工艺防火等消防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的防火和灭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目前该课程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 的课堂讲授方式。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为:首先确定教材各章节的知识点,然后是确定其重点、难点,再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并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但是,这种教学设计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另外,这种教学设计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有效形成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课堂的效率低下;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和学生无法充分发挥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适应消防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是消防指挥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把案例教学作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配以沙盘训练,实习基地实训,角色扮演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需要学校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而且,有些活动如实习基地实训,需要学校对日常教学过程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若要单独实施难度较大。而针对目前消防院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在硬件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针对消防指挥的学生来说,其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都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案例教学、沙盘训练和角色扮演等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实践性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象,加强课内实践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的专任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围绕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通过课内实践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和操作,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从实践性教学角度看,课内实践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具有针对性较强、操作简单、资源利用较少、比较容易实施、容易复制等特点 。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

根据学校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方案,要求必须安排8学时实践教学。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作者创建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以创新为灵魂,以培养技能为重点,以参与式、亲验式、学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能力为主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有感性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从而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在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设计不占用实践教学课时,而是贯彻在每一章节的课内教学中,体现每节课都有实践教学环节,运用讨论和思辨,是改变“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学课程中,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充分运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环节,由教师指出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和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学习的重点、难点仅作简单的说明,将时间大部分用在对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上,采用判断和选择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使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2.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教学实施设计和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后,让各组到图书馆、网上或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寻找一个或多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然后进行分组交流,并由组长整理归纳总结相对较好的案例,最后由班干部组织班级学习园地。实训地点可选在图书馆或电子学习室,课时安排2课时。二是教师先布置课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管理范畴是什么?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你如何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结合收集的案例资料和教材的学习内容,写出小论文,每个人都进行准备,每组必须有一人进行汇报演讲。由班干部组织课堂演讲;演讲完毕后,从学生中抽取一个人对演讲从内容和表达上进行综合评价。课时安排2课时,演讲2课时,共4课时。充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和归纳分析的能力。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动将课堂让给学生,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认真细致指导:一是如何收集和归纳资料方面的指导,二是如何进行演讲较为细致的指导(如演讲的语词、语音、语调、语速、表情、手势、目光等),并适时进行点评,做好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理论掌握的情况和学生自身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

3.以提高专题研究和辨析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分如下:首先布置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毒性物质的安全管理”。各小组通过教材、书籍、网络及毒性物质的生产或存储企业现场参观考察后,整理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老师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课时约2课时。这个方面的课内实践教学,要点面结合,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完成关于“毒性物质的安全管理” 的小论文,进行班级学习园地专栏的安排。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实教学内容、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门课;可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积极性。

三、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课内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成为课内实践教学效果延续的关键;其成绩评定机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了保障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建立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教师可以制定该学期各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平时成绩汇总表,除了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外,课内实践教学成绩应占本学期平时成绩的较大比重(可达30%-40%)。该表将平时成绩的明细环节清晰明确地列出,不仅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他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阶段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力求全面、客观、公正,让学生心悦诚服。这种考核方法可充分激励学生去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学生只要认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期末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会成为期末的精神负担。这种做法既能提高了成绩的公信力,又能有效减少了学生对教师平时成绩评定不够透明的抱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四、结论

课内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教师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舍弃“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工作或生活中获得感悟和体验来学习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知识;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其思考、分析、陈述、辩论、组织和创新能力,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董华英.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践救学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3.

[2] 刘旭灵.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1.

[3] 陈静.管理类课程进行课程实习的设想[J].中国市场,2007(39):123.

[4] 刘广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86-88.

[5] 朱阮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问题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4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公共场所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高效卫生监督管理论文模式,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宁夏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指南》和评分标准评价体系。于2004~2007年在不断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在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和石嘴山市旅店业、游泳等公共场所开展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及推广工作。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分别在经济发达的自治区直管企业银川市、中等发达地区吴忠市、石嘴山市和欠发达地区固原市,共选择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试点企业98家,其中旅店业47家、洗浴场所19家、美容美发店24家、游泳场所8家。1·2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1]等标准制定宁夏旅店业、美容美发、桑拿洗浴、游泳场所量化评分调查表。通过基线调查、宣传动员和培训、准备阶段、自查整改和现场指导、评估等阶段完成调查评估。1·3评分标准得分为总分的90%以上者,评为A级;得分为总分的70%~89%者,评为B级;得分为总分的60%~69%者,评为C级;得分为低于60%以下者,评为D级。1·4资料处理汇总整理调查评分表评分结果,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和成效分析2·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情况本次共对自治区及吴忠、石嘴山、固原市98个公共场所(包括旅店业、游泳洗浴场所、美容美发)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其中信誉度A级31家,占31·62%;B级37家,占37·76%;C级23家,占23·47%;D级8家,占8·16%。其中旅店业、游泳场所信誉度A级所占比重较大(31·62%、25·34%),洗浴场所(7·15%)和美容美发业(6·07%)较少。2·2比较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和实施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各项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各项卫生管理指标测评得分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表1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监督项目量化企业数①1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银川750004)2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公共场所各类指标得分前后测评结果比较实施量化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量化测评前(P<0·01)。尤其在产品索证、卫生设施、专用消毒设施设备添置方面提高最为突出;而建筑和布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相对较弱,与更改建筑布局难度较大,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日常工作量大,企业较难坚持有关。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化工企业;安全问题;预防;处理

一、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的高危险工艺生产装置主要是指含有硝化、磺化、卤化、强氧化、重氮化、加氢等化学反应过程和存在高温(≥300℃)、高压(≥10MPa)、深冷(≤-29 ℃)等极端操作条件的生产装置。高危险储存装置主要指剧、液化烃、液氨、低闪点(≤-18 ℃)易燃液体、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

(一)高危险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1、硝化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如苯硝化制取硝基苯、甘油硝化制取硝化甘油;另一种是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生成硝酸酯的化学反应。生产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反应大部分是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硝化是剧烈放热反应,操作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冷却水供应不足或加料速度过快等,都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2)火灾。被硝化的物质和硝化产品大多为易燃、有毒物质,受热、磨擦撞击、接触火源极易造成火灾。(3)突沸冲料导致灼伤等。硝化使用的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腐蚀性,与不饱和有机物接触就会引起燃烧。混酸遇水会引发突沸冲料事故。

2、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反应。磺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火灾。常用的磺化剂,如浓硫酸、氯磺酸等是强氧化剂,原料多为可燃物。如果磺化反应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搅拌不良、冷却效果不佳而造成反应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危险。(2)爆炸。磺化是强放热反应,若不能有效控制投料、搅拌、冷却等操作环节,反应温度会急剧升高,导致爆炸事故。(3)沸溢和腐蚀。常用的磺化剂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会放出大量热能造成沸溢事故,并因硫酸的强腐蚀性而减少设备寿命。

3、卤化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或其他基团被卤素(Cl、Br、F、I)取代生成含卤有机物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卤化反应有:黄磷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磷、硫磺与氟气反应生成六氟化硫、双酚A、苯酚、二苯乙烷与溴素反应生成溴系阻燃剂等。卤化反应主要危险性有:(1)火灾。卤化反应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被卤化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过程条件,反应过程所用的物质为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时,容易引发火灾事故。(2)爆炸。卤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因此卤化反应必须有良好的冷却和物料配比控制系统。否则超温超压会引发设备爆炸事故。(3)中毒。卤化过程使用的液氯、溴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氧化性,液氯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露会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

4、强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或强氧化剂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强氧化反应。常见强氧化反应有:氨氧化制硝酸、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氧化制丙烯酸等。强氧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强氧化反应一般是剧烈放热反应,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造成反应失控而发生爆炸事故。氧化反应中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副产过氧化物的性质极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有爆炸危险。(2)火灾。氧化剂具有很强的火灾危险性,如遇高温、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都能引发火灾。

5、重氮化反应。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常见的重氮反应有:丙酮氰醇与水合肿、氯气合成偶氮二异丁腈、芳胺与亚硝酸钠反应制得偶氮染料等。重氮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重氮化反应的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极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外部条件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分解,有爆炸着火的危险。(2)火灾。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多为可燃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易引发火灾

(二)高危险储存装置的危险性

高危险储存装置:储存剧毒、液化烃、液氮、低闪点易燃液体和液化气体的储罐、钢瓶、气柜等。其危险性:(1)泄漏。由于储存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从而大量释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将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如四川发生的液氯储罐泄漏爆炸事件,使数十万居民紧急转移,影响极大。(2)中毒。有毒物质泄漏后形成有毒蒸汽云,它在空气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3)火灾。储存易燃液体、易氧化或遇水剧烈反应的物质,易引发火灾事故。(4)爆炸。储存低闪点的易燃液体或气体,如液化烃储罐,由于液化烃闪点低,极易燃烧,一旦泄露遇酸、撞击、摩擦、有机易燃物质或积聚的静电会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如南京金陵石化的油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

二、危险事故处理和事故预防分析

事故处理是强化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责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一)事故预防

在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树立“零事故”思想。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各企业应制定严厉的事故处理和考核细则,加强事故处理及监督考核工作;认真吸取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各企业应建立一套收集外单位事故信息,分析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程序,以便利用别人的教训,促进自己的管理;将承包商的事故与业主的管理相联系。各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则要在帮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时,认真检讨自己在HSE管理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失误,以便做出改进;以事故为契机,审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当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由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要建立纠正措施和跟踪制度;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公司应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程序,所制定的管理程序应保证能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订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综合检查的几点建议

企业可按照自身要求进行综合安全检查。检查内容要划分为设备、安全、质量、现场四大类;每周以一个大类为专题进行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负责组织每次的专题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指定或邀请相关领导和职能人员参与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须将检查的详细内容提供给参加的检查人员,便于现场检查;每次的检查以专题内容为主,不局限于专题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其他内容;各分管职能人员须将每次的检查结果在次日及时进行通报。

股权激励实施计划范文6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公司员工的工作表现。企业会计准则已对职工职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了规范,对于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则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进行了明确,包括财税[2005]35号、财税[2009]5号、国税函[2009]46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第27号。但是,对于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税务机关经常采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处理,对许多已有股权激励安排的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税务不确定性。

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年5月23日出台了《关于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公告”),就我国居民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进行了明确。18号公告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8号公告的适用范围

18号公告基本延用了据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相关概念做了定义:

股权激励,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以下简称“激励对象”)进行的长期性激励。股权激励实行方式包括授予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

限制性股票,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

股票期权,是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为了体现税收的公平性,18号公告第三条规定,在我国境外上市的居民企业和非上市公司,凡比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且在企业会计处理上,也按我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的,其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可以按照上市公司的税务处理办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换言之,18号公告的适用范围包括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居民企业或者符合条件的我国境外上市的居民企业和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计划企业所得税处理原则

上市公司依照《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并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时,按照该股票的公允价格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上市公司相关年度的成本或费用,作为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对价。上述企业建立的职工股权激励计划,其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二)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下简称等待期)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三)本条所指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以实际行权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确定。

根据上述规定,国家税务总局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实质上是通过减少企业的资本公积,以换取企业激励对象的服务,因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此类费用应属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并且考虑到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是企业员工,相关费用应列为属于工资薪金范畴。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的个人所得税处理办法,员工实际行权时,该股票在行权日的公允价格与实际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股权激励计划,18号公告中关于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的金额和时点的规定实质上与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思路保持一致。

但对于限制性股票,国税函[2009]461号文对于个人所得税有明确的规定,基本原则是按登记日和解禁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作为依据来计算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限制性股票并不需要行权且涉及解禁问题,18号公告只对股票期权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进行了规定,对于限制性股票的企业所得税处理,18号公告并未明确说明。

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对上市公司建立的职工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

1.上市公司授予股权激励时,不做会计处理,但必须确定授予股票的公允价格(该价格是采取会计上规定的期权定价模型计算)。

2.等待期间,根据上述股票的公允价格及股票数量,计算出总额,作为上市公司换取激励对象服务的代价,并在等待期内平均分摊,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其对应科目为待结转的“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授予时即可行权,可以当期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

3.职工实际行权时,不再调整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只根据实际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

4.如果股权激励计划到期,职工没有按照规定行权,以前作为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的,要进行调整,冲回成本和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