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的意义

三农的意义范文1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引领改革开放大潮之先的广东省围绕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施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在不断地验证说明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项从根本上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三农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三农的意义范文3

办时装来料加工赢得创业第一桶金

1980年,17岁的郭正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父母为他今后的生计安排颇费了一番思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天生就不是块作田的料,要谋生该让他去干什么?思来想去,父母决定让他去学徒做裁缝,因为干这活儿轻,都是一些“手头功夫”。郭正明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拜师学艺格外刻苦耐心。为尽快学到一手裁剪缝纫技术,白天他跟随师傅走村串户学做裁缝手艺,晚上找来废旧书报裁裁剪剪、缝缝补补。一晃三年过去了,郭正明“出师”了。因为他文化程度较高、悟性好,学徒时又格外用功,经他裁剪缝制出来的衣裤,不仅布料算得精准,而且款式新颖,找他做衣服的“东家”越来越多,郭正明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裁缝师傅”。

1985年,郭正明在万隆圩租下了万隆村村部礼堂,办起了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第二年,他为满足南下打工群体学技求职的需求,又办起了服装裁剪缝制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两个月,随到随学。准确的定位,使他的生意颇为火爆,邻近的小河、正平及广东南雄界址、坪田的青年纷至沓来参加培训。一时间,郭正明的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成了邻近乡亲的职前培训中心。他也由此掘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1986年至1991年,短短5年间,他先后培训了1000余名南下求职青年,有很多人南下广东成为了制衣厂的业务骨干,有的当了“指导工”(班组长),有的当上了车间主任,郭正明自己的收入加上来料加工收入也累计达到了5万余元。

勇敢挑战自我改行成了酒楼老板

1991年,郭正明拿出做裁缝和举办服装裁剪培训班赚来的钱,在万隆圩上盖起了占地100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却是,住上小洋楼后,他却彻底放弃了干裁缝和举办服装培训班这一行。1993年,郭正明办了新居乔迁之喜的宴席之后,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的牌子换成了明星酒楼。远近乡亲和亲朋好友都好生纳闷:做服装、举办培训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了却突然改行,真不知他吃错了哪门子药。而郭正明却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改革开放几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改变了不少,自己剪布请师傅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商场店铺来自全国各地红红绿绿款式新颖多样的服装越来越多,村民们衣着打扮的选择也越来越宽,做裁缝这一行当要保住往日红红火火的辉煌越来越难。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凭着自己炒的一手好菜,以及自己做裁缝手艺时吃过百家饭,结识的人多,在圩上办个饮食店准有出路。

1993年,他又投资了3万余元,在酒楼大兴土木(装修)的同时,购买了彩电、VCD搞起了卡拉OK,并安装了空调设立了包厢雅座。酒楼环境的改善,使他的饮食生意越做越红火。食客的增多,不仅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为他带来了不少致富的信息。在经营酒店的同时,每年他都要为万隆乡亲销售生姜、生猪等成百上千吨农产品,使他在贩销农产品中也获益不少。

办起自来水厂惠泽邻里乡亲

三农的意义范文4

努力增加存款总量,优化存款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占领农村市场阵地的优势,借鉴同行业的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在巩固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的金融服务,如生产、教育、住房、婚嫁、养老金存款等,扩大

信用社存款市场份额,积聚支持“三农”的金融资源。

二、更新思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搞好支农服务工作要高处着眼,细处着手。首先应巩固完善已有的信贷业务大力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信贷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信贷需求。在此基础上,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在贷款贴现、应收帐款、融资等方面实行配套服务,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建设,可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贷款。二是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已经大大地滞后于以业务创新为重要标志的现代金融发展潮流,也极大地制约了农信社的业务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在存款、结算、票据贴现,保险、柜台代收代付及电子网络建设等服务领域大胆偿试,开辟新的利润来源。三是构建与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要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定期信息交流机制,解决支持“三农”工作的具体问题;建立信用社与农户的联系制度,加强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支农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四是抓好“阳光放贷”工程。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为主要贷款方式,以村社集中办贷或设立信贷服务大厅为主要方式,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信用社支农服务的有效监督,把信贷操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手续合规的阳光放贷。

三农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6

引言

随着散养鸡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许多散养业主发现其中的市场和商机,在未了解科学养殖方法的前提下便盲目扩大散养鸡规模,这样做容易造成散养鸡群数量急剧增加,患病几率也会随之加大。农村散养鸡在鸡群数量、养殖范围、开放性等方面与规模化养殖呈现出差异化,散养鸡对于鸡群的管理、疫病的防治实施等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散养鸡疫病的发生率,对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十分关键。

1 散养鸡疫病发病原因

1.1 雏鸡质量⒉畈黄

专业规模化生产的雏鸡具有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质量较高的鸡雏。但大部分散养鸡业主的雏鸡来源于周围的散养户,鸡雏主要以作坊型孵化为主,这样生产出来的雏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一些种蛋在孵化前并未进行消毒和清洁,鸡雏的孵化、生产环境很差,这些都会使得鸡雏的质量较低,对于疫病的抗病能力较弱。

1.2 群体疫病预防无法有效实施

散养鸡的特点在于鸡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处于分散状态,仅在晚间进行回笼处理,这种散养方式给疫病预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尤其在散养鸡业主集中的区域,有的业主进行疫病防治时间早,有的业主时间晚,还有一些业主不进行疫病预防,由于所有散养鸡所处的环境相同,所以其感染的疫病种类也因此有多样化、变化迅速的特点,这就对散养鸡的疫病预防产生了更大的阻碍。

2 加强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1 提高基层防疫站的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主要作用,是为农民提供饲养、防疫技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饲养,针对农村散养鸡的防疫问题,基层防疫站应积极应对,将服务、技术带到农民家中,由农村生产小组、村镇政府等,对散养鸡业主进行防疫指导,帮助散养鸡业主提高技术能力、防疫意识,从根本上改善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2.2 集中育雏和饲养

育雏在鸡群饲养当中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针对农村散养鸡业主的鸡雏来源不一,质量差异大的问题,可以对散养户的鸡雏来源进行规范和统一,在专业的育雏业主手中购买鸡雏,并进行鸡雏的培育,培育到鸡雏7周龄,然后对达到周龄的鸡雏进行分售,将统一饲养的鸡雏销售到散养户家中,避免散养户自己育雏,通过集中育雏的方式,帮助散养业主减少鸡雏白痢、球虫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上述疾病的防治效果,为鸡群的防疫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科学饲养和防疫

针对散养鸡业主鸡群防疫难度大的问题,可对散养业主进行鸡群防疫重要性的宣传,并对散养业主的饲养问题进行观察和整改,使散养业主能够适当改善粗放型的饲养模式,采用科学的饲料搭配方式和固定的散养范围,来降低防疫工作的难度,提高防疫工作的效果。

2.4 科学使用疫苗和药物

增加散养业主对疫苗使用的了解,在疫苗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剂量过大等严重问题。由鸡雏开始,对于散养鸡,应在饲料中、饮水中加入抗菌素,以减少鸡雏突然转变环境产生的应激性疾病,添加时间为5~7d,在鸡雏的饮食中加入维生素提高鸡雏的抗病能力。根据散养鸡的日龄进行不同疫苗和药物的使用,60日龄的鸡群应进行驱蛔虫处理,70日龄前,则要进行球虫病的预防。根据天气进行疾病的预防,疾病包括霍乱、大肠杆菌感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此时应对鸡群进行科学用药预防,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积极地对鸡舍以及散养鸡的活动范围进行消毒,减少环境中致病菌、病原菌的滋生。鸡舍的打扫频率为15d/次,并在每次打扫结束后撒上干石灰。

参考文献

三农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散养户一般饲养数量较少,户外散养,开放性大,疾病的防治存在一定困难,一旦发病,控制不好就容易大批染病死亡,不仅给散养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民众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做好鸡疫病的防治工作,变得尤其重要。从散养鸡饲养过程中容易引发疫病的因素找起,从根源上做到预防,一旦发现疫病,也能及时处理控制,减小范围,不让疫病扩大影响。

1 预防散养鸡疫病措施

1.1 选择合适场地,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农村散养鸡一般是在散养户自家庭院、房前屋后、山坡空隙地等地,邻里走动,家人进出都较多,都会带来病菌。农村鸡舍大多简易,通风朝向都受到很大限制,又没有相应的消毒措施,容易引发疫病。

在选择散养场地时,应选择通风、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对场地应进行彻底打扫,把对鸡群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品进行清理,鸡舍也要进行清洗消毒,及时清理污物,下雨天要将鸡群赶回鸡舍,以免淋雨生病。

1.2 选择优质鸡苗

农村散养户一般在当地养殖场或鸡贩子手中购买雏鸡,选择少,质量也不高,有些散养户从一开始就没有选好健康抵抗力高的雏鸡,病弱雏鸡很快死亡,成活率自然就低。在购买鸡苗的时候,尽量到有一定规模的种鸡场购买,选择个体均匀、两眼有神、羽毛光洁、皮肤有光泽、腹部收缩良好的小鸡。

1.3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鸡病的防治,重点就在于“防”,预防是重点,散养户大多受专业水平的限制,对疫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防病知识,对鸡苗免疫接种工作往往非常疏忽,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是对疫苗认识有限,对什么时候该接种疫苗,该接种何种疫苗,都不清楚。市面上疫苗质量也参差不齐,散养户疏忽大意,没有仔细辨明,贪图便宜或嫌麻烦,以为打了疫苗就可,其实疫苗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散养户应该了解当地鸡群流行疾病情况,合理选择免疫疫苗种类,通常情况下,农村散养鸡户应对鸡马立克、鸡新城疫、法氏囊、禽出败、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痘等疾病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在选择疫苗时,也要选择有明确生产日期,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按照说明要求和方法进行正确操作。

1.4 加强防治意识

很多散养户没有经验,或是没有把精力花在鸡的养殖上,对鸡的情况不清楚,没有提早发现,一旦发病,还会胡乱用药,病死鸡随意丢弃或宰杀食用,加重了疫病的传染和扩散。

2 常见鸡疫病与防治方法

散养户要加强鸡疫病的防治意识,早期病症出现时,应注意观察,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找专业人员帮忙,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散养户对鸡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要有所了解。

2.1 鸡新城疫

俗称鸡瘟。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传染快而迅速,死亡率极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鸡瘟的防治主要靠采取措施预防,除免疫接种外,在鸡瘟流行时,可以用樟树叶、柑橘叶、柚子叶或艾叶垫鸡舍,也可给鸡服用鸡瘟灵、鸡瘟散做预防。一旦发现有鸡发病,要迅速把健康鸡与病鸡分开转移到另外的地方,避免或减少接触,控制传染范围。

2.2 禽霍乱

该病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所以日常做好鸡舍的清洁卫生,保持干燥通风,可大大减少发病。同时,青霉素、氟哌酸等多种抗生素对禽霍乱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3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通过有效的免疫接种,使鸡群获得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最重要的措施,早期紧急注射卵黄抗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2.4 鸡球虫病

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苍蝇、甲虫、鼠类等都可成为本病传播流行的媒介,所以在防治方法上,需要搞好鸡舍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粪便应彻底清理,消灭卵囊。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可采用抗虫药控制球虫病。

3 结语

鸡疫病的防治不单单要在发现病情后及时控制治疗,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事前预防。鸡舍和场地应勤于打扫、消毒,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除粪便,以免堆积传染,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对病死鸡进行焚烧、深埋等措施,让疾病不再扩大流行。加强防治意识,积极学习,相信对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有很大帮助。这样才能养出优质农村鸡,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散养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粟元文.农村地面散养鸡疫病防治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