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1
城投债是从发行主体角度界定的一个债券品种,指城司发行的债券。城司又称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不能直接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后,替代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职能而产生的。1993年,上海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发行首只城投债。此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投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上最重要的债券品种之一,年发行量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在整个信用债市场存量规模中占比超过20%。与其他类型信用债不同的是,由于城投债本身所具有的政府属性,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作为信用债,自2014年“超日债”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首例实质性违约债券之后,债券违约日益频繁,违约主体从民营企业逐步扩展至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乃至中央企I。城投债作为我国信用债券市场上最后的尚未出现实质性违约的信用债品种,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零违约”的状态?作为政府行使资源配置职能的重要抓手,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城投债未来的角色地位是否将发生变化?上述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本文将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视角,研究分析城投债发展的背景、逻辑和趋势,以期对未来城投债的投资判断有所裨益。
历史背景
(一)财政体制改革
对城投债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必须结合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财政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1994年,财政正式启动分税制改革,初步划分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变了以往“包干制”、“分成制”的财政体制,既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迅速提高,一度接近全国财政收入的60%,如图1所示。
地方财政资金支出与收入的缺口主要由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弥补。这种财政收支方式有其合理性,不仅提高了中央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使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能够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应该说,财政体制的分税制改革从根本上理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的划分,基本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矛盾,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并不彻底,其中一个体现就是地方政府存在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支出责任与财力不适应的问题。
1.转移支付不能弥补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指定用途,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安排和使用;专项转移支付则由中央政府指定用途,地方政府要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不能随意动用,且通常需要地方财政配套一部分。比如2008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安排1.18万亿元,地方政府配套1.25万亿元,剩下的将近2万亿元的资金缺口则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负债形式筹措。1据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统计,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总额为23679亿元,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性转移支付2仅为3918亿元,而专项转移支付达12359亿元。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长期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虽然近年来占比逐渐下降(见图3),但并没有有效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
2.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到位。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逐步扩大的同时,省级以下政府分税制改革并不到位,大部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仍然是传统的“包干制”、“分成制”,省级政府集中了大部分的财力,市、县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很少,而越到基层政府,其支出责任越大,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越不匹配。
3.在以GDP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有扩大财政支出的动机。长期以来,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一直比较高,其中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支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也持续上升(见图4)。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是引领整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对GDP增长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并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也能使城市土地大幅度升值,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在此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求。
图4 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比重情况
(编辑注:在左轴上方加上“%”,删掉左轴刻度数据中的“.00%”,即保留到个位数;两个图例之间保持一个空格)
4.2014年修订前的《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列赤字、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与地方财政支出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使地方政府只能借道城司举借债务以弥补财政缺口。
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共同成为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城投债爆发式增长的重要诱因。
(二)债券市场发展
在债券市场发展起来之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2005年之后,我国债券市场开始加速发展,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另一条融资渠道。与此同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务院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并《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126号),鼓励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以此为始,城投债正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债券市场也成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
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范管理
从本质上看,财政体制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以推动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大规模增长可能会加剧财政风险。这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城投债的管理陷入两难境地――既要维持经济增长所必要的支出规模,又要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尽管如此,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范和管理框架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开始在搭建,即通过摸清现状、明确监管、放开口子、置换成本四个方面“有保有压”地规范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试图解决上述两难问题。
(一)摸清现状
国家审计署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政府性债务审计,以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尤其是2013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将审计主体范围扩展至全国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33091个乡,是最为全面的一次政府性债务审计。通过审计,基本理清了全口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3,做到了心中有数。财政部还通过要求各级城司上报债务规模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其举债情况。
(二)明确底线
在摸清现状的同时,从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对城司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展开。此后各主要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以加强对城司举债的管理。
2014年10月之后,我国陆续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351号文)、《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225号文),三大文件基本建立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框架――以2014年12月31日为分界点,对存量地方政府性债务先清理、再甄别,逐级上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一般性债务、专项债务,并分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2015年作为过渡安排,进行债务置换;对2015年之后的增量地方政府性债务则完全由地方政府债取代,实行限额管理,纳入财政预算。
简而言之,城投债并没有被禁止,但是新增的城投债在法律关系上与地方财政再无干系,纳入财政预算的地方政府债券是唯一合规的、地方财政需要负责偿还的举债路径。这从根本上撇清了地方财政对城投债的隐性兜底责任。
(三)放开口子
无论是经济增速的维持还是地方财政已经存在的缺口,都使得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不可能仅以简单收紧来解决。在对城投债进行规范后,必须有替代性的渠道来补充地方财政力量,即地方政府债。
早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尚未迅速扩大之前,财政部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正规的地方政府债形式来解决地方财力问题。2009年、2010年,我国开始尝试地方政府债券由财政部发行;2011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四地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2014年修正的《预算法》明确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同年5月,我国《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批准上海、浙江等10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从“代还”、“自发代还”、“自发自还”直至目前的限额管理,可以说地方政府债逐渐走向成熟化和正规化,成为弥补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柱。
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并将其还本付息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可以有效地替代“灰色”的城投债,将地方政府性债务“阳光化”,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保证,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四)置换成本
作为过渡期,2015年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财政部启动地方政府性债务置换计划,而与此同时,降息通道开启,从2014年底至2015年底连续六次降低基准利率,为债务置换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在此情况下,2015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2015年和2016年两年共计发行规模近10万亿元(见图5),有效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本、缓解了偿还压力。
图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编辑注:在左轴上方加上“亿元”,在右轴上方加上“只”;删掉左轴刻度数据中的“.00”,即保留到个位数,并且去掉数据中的千分符;将蓝色图例后的“(亿元)”改为“(左轴)”,红色图例后加上“(右轴)”)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举措,地方政府举债基本上从“不规范”、“不透明”、“风险大”的旧模式中摆脱出来了,建立起一套新的地方政府举债模式。
城投债未来发展
虽然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思路和模式已经基本清晰,但城投债未来的发展并没有随之明朗。城投债的发展实际上是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地方政府是否还有动力和动机继续通过城投债进行融资。近年来城投债的发行情况似乎已给出答案:2014年、2015年、2016年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平均每年近2万亿元。这一方面是出于债务成本置换的需要,但更橹匾的是,在实行地方政府债限额管理之后,地方政府失去了举债的灵活性,尤其对于市、县级政府来说,债务融资需求要层层上报至省级,并通过人大决议,耗时较长、门槛变高。相较而言,通过城司举债更加方便。因此,目前的地方政府债模式并不能完全有效替代城投债,地方政府仍然有足够的动力和动机继续通过城投债进行融资。
2.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偿债支持意愿和能力是否发生变化。既然城投债仍然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那么可以预计的是,地方政府很可能将继续保证城投债的安全性。因为城投债的安全性会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这关系到地方政府能否继续举债以及举债成本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如前文所述,中央政府已经给地方政府性债务划清了底线,即地方政府可以继续举债,城投债也可以再发,但不纳入预算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从根本上与财政再无瓜葛。这意味着一旦地方政府没有足够能力保证城投债的安全性,那么城投债将会成为被甩出去的“包袱”。
总体来看,城投债仍旧是一个具有企业和政府双重属性的特殊品种,并将会在中央政府划定的框架约束内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性保证,其信用风险溢价将继续处于模糊状态。
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前文所提到的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缺陷正在被逐渐弥补:201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要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近年来“省直管县”、“乡财县管乡用”等省级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法》重新修订后,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上述方面从客观上将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依赖,未来城投债是否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尤未可知。
投资思路
虽然城投债对地方政府而言仍然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但地方政府债的替代效应日后将逐渐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L”型底部,未来财政收入增长能否继续保障城投债安全性的风险可能增加。而最重要的是,新增城投债与地方财政的脱钩已使城投债违约成为可能。上述问题使得投资城投债充满了较大不确定性。
因此,建议未来对城投债的投资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注重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一)回归企业本质看信用风险
第一,城司存量、增量债务类型。在存量债务中,被甄别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比例越高,即被纳入财政预算的比例越高,信用风险越小;增量债务中,项目收益来源越明确(如募集资金所投入的项目被纳入财政预算),信用风险越小。
第二,城司的收入来源,即自身造血能力。城司自营收入来源占比越高,造血能力越强,偿债能力越强。
第三,城投债发行主体的级别。通常来说,作为发行主体的城司级别越高,那么其安全性就相对越高。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级别越高,影响越大,省级城投债的违约将直接影响一省的金融生态,比市、县级城投债影响要大,因此地方政府对高级别发行主体的城投债违约将会更为谨慎;二是城司级别越高,能调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安全保障系数越高;三是相对于市、县级的城司,一般而言省级城司的资产规模更大,偿债能力也更强。
第四,其他反映城司信用风险的因素,如资产质量、债务比率、盈利能力、周转率、现金流情况等。
(二)地方财政的实力与结构
由于城投债本身所具备的双重属性,除了分析其本身信用情况之外,其所属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与结构也是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正如前文所言,在目前的管理框架下,地方政府对城投债安全性的维持意愿仍然是较为强烈的。
第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同样重要。总量是财政实力的体现,决定了地方政府债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结构则决定了地方政府支配财政收入的能力和弹性。城投债的偿付除了依靠城司自身的造血功能之外,要么依托财政资金偿还,要么是“以债养债”,因此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和结构都对城投债安全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以税收收入为主的公共财政收入、以土地出让金等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公共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稳定性比较高;政府性基金收入大部分与房地产市场有关,波动性较大,但使用较为灵活;转移支付则需要看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第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新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模式建立之后,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只有两种债务类型,一种是正规的、财政负有偿还责任的地方政府债;另一种是隐性的、从法律上不负有连带责任的债务。那么显而易见的,在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中,地方政府债券所占比重越大,对城投债的保障能力越强。
第三,地方政府市场化程度。地方政府的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地方财政对城投债的保障可能更趋向市场化思路,即地方政府的隐性信用背书越少。当然,地方政府的市场化程度还与当地的政治环境有关。
综上,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城投债投资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市场投资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城投债现在所定的底线,始终保持谨慎和风险意识;然后要回归到城投债本身的经营来判断信用风险;最后再适当结合城投债所属的地方政府财政情况来辅助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注:1.赵全厚. “中央代替地方政府发债”与地方政府债务制度建设[J].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09(6):7-10.
2.均衡性转移支付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把从富裕地区集中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贫困地区的补助,可由接受补助的地区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使用。
3.全口径政府债务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直接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即或有债务。
作者单位: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公司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财政厅联合课题组, 苏明, 王化文.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1(50):2-22.
[2] 霍志辉, 赵旭东. 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回顾及展望[J]. 债券, 2014(9):58-61.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2
20*年市对区执行新一轮财政体制以来,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体制改革前的20*年9.95亿元增加到20*年的26.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8.2%;财政总收入从20*年20.6亿元增加到20*年的46.2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2.41%,可用财力从3.48亿元增加到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4.8%,一般预算支出也从3亿元递增到20*年的8.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0.4%,总体看财政体制运行良好.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主要成效: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截止到20*年我区财政总收入由体制改革前的7.1亿元扩大到现在的将近46.25亿元,总量增加了五倍多。新体制打破了将企业作为政府行政附属物的传统理念、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居民三元结构的要求,理顺和密切了市区各级政府和辖区内各类企业的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有助于将市、区、镇(街)三级政府共同致力于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加快经济发展、共同做大市区财政蛋糕的积极性,在营造公平纳税、平等竞争环境、促进市区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快速集聚、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加快市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引导和效应作用。
2、新体制充分体现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区级财政支出的实体地位。在财政支出基数的核定方面,既考虑了改革原体制中市区义务教育、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基数定额补助、我区新增支出缺乏财力保障的不合理性、同时对已经明晰、理顺的事权、按照财随事转的原则,合理核定了相关支出基数;也考虑了体制运行过程中事权变动、支出基数调整和改革后体制的对接,归并了原来市对我区的补助项目、建立了收支挂钩的财政支出正常增长机制,我区财政支出实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
3、新体制充分体现了“鼓励发展、兼顾公平”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分配总体要求。一方面通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全额比例分成、转移支付补助与收入挂钩增长、财政收入超收奖励以及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励以及对招商大项目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等政策实施,充分调动了我区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在三个区之间统一分成比例、转移支付、企业外迁调整收入基数等措施,达到了区与区之间财力分配的相对平衡,避免了市区之间、区与区之见互挖税源,缺乏合力的局面,体现了建立市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市区两级共同做大财政蛋糕的政策意图;既保障了市宏观调控能力,又做到了调动区积极发展的有机统一。
4、新体制中房地产建筑业的项目属地征管政策,成为推动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体制调整前,我区建筑房地产企业异地注册,本地开发现象较多,税收流失严重,每年流失税收达2亿多元。20*年新体制规定建筑房地产业的项目属地征管,为此20*年我区在市区率先成立建筑房地产业项目税收管理办公室,加强两类行业税收的项目管理,仅直接征收建筑业税收就已经超过5亿元,每年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入房地产业项目税收过亿元,*年两行业税收总额达11.6亿元。建筑房地产业税收的高幅增长,成为我区此轮财政体制中收入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三、新一轮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体制运行几年来,基本实现了新老体制的平稳过度,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属地化管理事权扩大,造成新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企业属地管理后部分事权下移到区级,相应财权未能及时调整到位。20*年12月市属企业明确属地管理后,改革了原来市属企业由政府主管部门扎口管理的模式,按照企业经营发展自主和社会管理属地的原则,将其党群组织、安全生产、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人事人才管理、档案管理等等社会管理职能分别移交给我区负责,但是相应的财权没有实现同步转移,没有能够作到财随事转。
2、属地企业经营者身份观念和市级相关部门管理工作思路有待改变。一方面,部分属地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或多或少存在原市属企业的身份观念。我们想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源情况,得不到企业的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工作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市级有关部门片面强调属地管理,把一些理应由市级部门负责的事权推给区级部门,比如部分市属企业(二纺机械厂、航海仪表厂、国源大酒店等)的改制及资产处置等遗留问题。
3、对严肃查处不正当手段挣拉、互挖税源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尽管新一轮财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三个区之间互挖税源现象的发生,但是市级政府对个别区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出台优惠返还政策等违规行为仍然惩治乏力,使得我区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在我区生产经营、异区注册现象。此外在企业税收级次调整上,个别区仍然存在着擅自通过税务部门调整企业级次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区企业税收企业调整工作。
4、税收统计报表与金库报表的不一致,影响了我区财政资金调度。市区金库分设,但是在企业入库级次上,不能及时调整到位(如外区注册我区经营的房地产项目税收),导致每年年终结算时我区税收报表统计数远远大于我区入库税收总额,总决算报表反映收入数与实际结算税收收入数不一致。由此带来一是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往来款的形式,向市财政“借”本来就属于我区财力的资金,影响了我区机关正常运转;二是给预算安排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我区当年财政急需安排的一些支出没有相应资金不能形成支出,形成财政结余,或者年终追加调整预算数较大,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5、因基数扩大,税种留成比例相对下降,挫伤了基层抓税源经济的积极性。此轮财政体制因为税收下放属地管理后,收入基数扩大,相应税种留成比例下降,虽然财力总量影响不大,但是财力分成比例的下降还是影响了部分基层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增加100万元增值税,区得财力仅仅为6.25万元,增加100万元企业所得税,区得财力仅为10万元,分到基层街道更少,部分挫伤了基层财政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普遍认为税源增加财力不如资产收益来得实惠。
四、微调市区财政体制的建议
本轮市对区财政体制总体上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微调建议:
1、对适合基层征收管理的税种和行业逐步纳入综合治税的征管范围,进一步加大留成比例。比如目前已经实施的出租房屋税收等,为提高基层协税护税积极性可实行全额留区或者进一步提高分成比例。
2、进一步理顺调整相关财权与事权。最近几年,随着体制调整,市级事权不断下放,造成区级人力、财力相对不足。希望市对已经下划的事权和今后要调整的事权充分考虑财权的配套,真正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3、我区地处主城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的加快,我区规模以上企业退城进郊速度明显加快,大量工业企业受到地域、规划的限制纷纷外迁,严重影响了我区税收基数,希望市财政能够在新一轮财政体制微调中予以关注和补助。
4、我区目前税收结构中,建筑房地产业税收高达33%左右,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及可开发地块日益减少,我区建筑房地产业发展将明显趋缓,必然给我区税收高幅增长带来影响,希望市政府能够对此给予财力倾斜补助。
5、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希望市政府能够统一市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是避免市区互挖税源,形成恶性竞争;二是更好地吸引重点企业落户,如在中央商务区的优惠政策,可形成共同扶持,错位扶持的良性机制。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3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对策建议
我国从2002年开始逐步推进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截至2008年,除了一些民族自治区不适合实行省直管县之外,全国己经有24个地区实施了省直管县改革,覆盖面超过了2/3。其中,有40%的县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200多个县市开展了“强县扩权”的试点改革。2009年7月,国家财政部又公布了《关于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省直管县改革的时间表,即要在2012年底前全国除民族自治区外的省份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一、省直管县改革出现的主要问题
(1)省级政府管理任务繁重。实行省直管县后,对省级来说,承担的是更多的事务和责任。根据目前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情况和效果来看,省政府直接管理这么多的下级单位,省政府面临着管理幅度过大的压力,尤其是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日常性、事务性工作非常繁忙和琐碎,管理压力可想而知。(2)地级市政府改革发展困难较多。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打造中心城市,不少地级市为了打造城市品牌以及提升城市的品味、影响力都是大兴土木。还有不少地级市为了统筹全市协调发展、减小县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从全局战略和宏观角度出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有意把一些利税大户搬迁、安排在下属县市,那么省直管县后地级市与县市之间如何划分利税,这些企业又能否得到补偿?随着地级市遗留问题的增多,地级市面临的困难也会增多。(3)地级市与县两级政府之间矛盾突出。第一,市县间财权与事权关系不协调。市级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市、县事权、财权未能理清,市、县的管理关系不顺,是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市的角度看,省直管县的财政权与市级行政权存在匹配错位,由于市县财政的分离与管理权力的限制,在具体操作当中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在全市区域范围内的实施。从县的角度看,实行省直管后,财力和资金全部是由省统一对其管理、结算和拨付,但行政体制权限如人事任免权等却仍然归市管,这就导致县级政府要同时处理与省市两个“婆婆”的关系,即既要跑省政府要政策、资金和项目,又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其理解、关心和支持,从而导致了县级政府的工作难度相比以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大大增加了。第二,市帮扶属县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省直管县体制推行以后,市对县的管理职能大大减少,不少的原有的硬性管理变成了软性约束,缺乏实质性的管理。第三,市县由隶属、合作关系转变为独立、竞争关系。在省直管县改革以前,由于市县存在隶属关系,所以是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互助与合作。但是省直管县以后,市县之间成为了各自相对独立、彼此之间以竞争为主的关系,所以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明朗化、激烈化。这种竞争很容易导致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县市为了自身发展会弃之于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产业竞相发展以及小而全等问题而不顾,从而危害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二、深化省直管县体质改革的政策建议
(1)对于省级政府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大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与县级财力使用的监督力度;二是调整现有行政管理体制,解决省直管县的管理幅度问题,协调好市与县的利益分配;三是省级政府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退出生产经营领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自身的管理“减负”,从而能更有效的管理下级单位;四是科学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的事权与财权,使各级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与收益达到平衡。(2)对于市级政府的政策建议。一是发展市区经济,把城市做大,努力使市辖区成为有强烈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从而更好地带动周边县(市)的发展;二是搞好机构改革,取消一些涉农部门,加强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重塑地级市职能,拓展发展空间;三是规范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与县级政府理顺条块关系;四是在改革中根据省的要求,积极调整财力,继续扶持县域经济的发展。(3)对于县级政府的政策建议。一是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用好下放的经济管理社会权限,做好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二是控制县级机构、编制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减轻县级财政负担;三是搞好“乡财县管”改革,对乡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建立应对机制和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周民锋.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4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财政体制;完善策略;分析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65
1财政分权概述
财政分权主要就是指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支出责任和税收权利,并且允许地方政府自己确定财政预算的支出结构和规模,让基层政府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自由选择政策类型,同时调动他们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1]当前,财政分权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收入合理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支出责任的具体划分制度。
2当前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事权责任没有清晰的法律界定
在分税制实施改革过程中,我国对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支出和事权进行了原则性的划分。虽然在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时较为笼统,但是已经出现了原则性的大体框架。相对来说,在划分地方政府间的支出方面就显得欠缺,基本上还是分税制前的划分模式。因此,我国在地方政府间责任和事权划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收放标准”没有达到法治化和制度化,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使得地方政府行为出现短期化现象。
22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
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职能划分是各政府事权责任划分的基础,如果无法清晰划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那么也就无法精准地配置和划分各政府的事权责任。在划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职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政府包揽事权过多,许多事情都不应该由政府来管,例如,应该由私人或者企业承担的项目投资,依然有很多责任需要政府来进行参与和承担;而且基层政府对企业发展行为的干预现象经常发生。其次,本应该由政府负责的事情却没有进行管理或者管理效果不高,例如,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不足。
23缺乏完善的地方税收体系
在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中,不仅包括营业税,同时还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它们相互不是独立的,而其他税种基本上也都是分布较为分散、收入不稳定、难于征管,无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长。从近年来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中可以发现,地方财政总收入中有1/4是营业税,而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其税收收入还不到总收入的20%,另外一些小税种也不到总收入的10%。[2]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以及收入不稳定等现象,使得地方政府的事权责任和职能的履行缺乏有效的收入支撑。此外,财产税属于一种主体税种,其功能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财产税种虽然很多,但是税额相对较小,从2014年我国各级政府对财产税的收入情况来看,省级政府占371%、市级政府占144%、县级政府占127%、乡级政府占134%,比重普遍偏低。
3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策略
31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公共产品是造成市场经济失灵的重要因素,也是地方政府存在的基础条件。公共产品不仅是公共财政方面的基础理论内容,同时也是划分地方政府事权的重要切入点。在市场经济出现失灵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才能承担起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有效弥补公共产品缺失的问题,保证市场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所以,应该坚持市场优先的原则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进行清晰划分,只要是市场能够承担起来的,地方政府最好不要介入;而需要它们共同来承担的,最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市场的作用。[3]要转变原有体制中政府包揽一切事务的观念,将混合产品、私人产品等交给市场进行管理,地方政府要充分承担起社会保证、教育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责任。而且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有效承担的支出项目,地方政府要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条件,不断提升市场独自承担责任的能力。因此,应该对政府职能进行周期性的审查,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凡是市场可以承担的,政府最好都是交由市场独立承担。
32明确地方政府间的事权
在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地方政府事权进行明确的划分,将地方事权细分为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级政府以及省、市、县、乡合一的事权,将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进行进一步明确。其次,混合事权应该由各地方政府来共同分担。将事权划分成多个部分,然后再将每部分职责分配到各级地方政府手中。如果遇到某项事权不适合细分或者是无法进行细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级地方政府所应该承担的比例,要求各地方政府按照比例规定来承担职责和事权,担负经费。最后,明确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事权。在明确划分各政府事权之后,各地方政府都应该履行自身的职责,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将责任转移,而且上级政府在要求下级政府做事时,应该进行足额的拨款,尽量不留下任何资金缺口,有效控制配套拨款行为发生。[4]此外,在处理各政府共同事务时,应该结合政府间的受益程度,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承受能力,并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将工作职责有效地落实到位。
33完善地方政府的财务保障机制
面对当前地方财政发展面临的困境,应该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构建起事权和财权有机统一的财政机制。实现其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地方政府财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保障责任。在中央政府下移财力和收入的前提下,省级政府也应该不断完善下级的财政体制,提升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市级政府也应该承担县市区协调、统筹发展的责任,尽量提升困难县级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县级政府应该进一步约束自身,对财力进行科学分配和统筹,有效保障县、乡在民生政策和基础运转等方面的支出。其次,在财力保障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市级政府方面建立统筹县域发展机制,对管辖区域下移财力均衡的财政支出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调动市级政府统筹发展的热情。在县级政府方面,应该建立优化支出结构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优先改善民生的支出给予奖励,提高县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主动性。
4结论
总而言之,地方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基层政府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中央政府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明确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完善地方政府的财务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匡小平,卢小祁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与土地财政――来自中部欠发达地区J省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1):61-64,127,143
[2]庞凤喜,潘孝珍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2):29-35
[3]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3(3):39-63,243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5
这次财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战胜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全面贯彻学习市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力促新跨越的关键时候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研究相关政策措施,部署20*年全市财政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分别听取了财政局的工作汇报,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长龚建华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对过去一年全市财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等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定明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今年的财政工作提出要求。市人大陈秋保副主任、市政协刘迪光副主席亲临大会指导,这是对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到实处。会上,还将对《*市市对县乡上台阶奖励政策实施办法》、《*市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方案》两个文件进行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下面,我先就全市财政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财政历史上的跨越之年,财政工作在推进和谐小康*建设的征程上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财政收支实现“双跨越”。一是财政收入一举跨越50亿元台阶。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50.3亿元,增长30.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4亿元,增长29.9%。这一年,全市财政收入不仅一举跨上50亿元新台阶,而且“两个比重”双双提高,财政规模与质量实现同步提升,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8.8%提高到9.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上年87.5%提高到90.1%;这一年,开放型经济成为财政重要增长源,全市9个工业园共纳税19亿元,仅次于南昌,列设区市第二,增收6.1亿元,增收额已占财政总增收的“半璧江山”,达52%,其中丰城市工业园和樟树市工业园纳税双双进入全省前十名;这一年,县市区财政收入再攀“新高”,其中丰城市突破13亿元,樟树市突破8亿元,高安市突破5亿元,袁州区突破4亿元,上高县、奉新县、万载县突破3亿元;这一年,乡镇财政纷纷登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总收入超千万元乡镇达到57个,占乡镇总数31%,其中超5000万元乡镇5个,比上年增加3个;这一年,重点税源稳步壮大,全市纳税超过*00万元企业达44户,比上年增加15户,其中纳税超过2亿元企业2户,比上年增加1户,樟树四特集团成为继丰电之后全市第二家纳税超2亿元的企业。二是财政支出实现“三年翻番”。全市财政支出一年增加18亿多元,连上60亿元、70亿元两个台阶,达到77.9亿元,增长32.2%,三年翻了一番多。20*年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举全力实施民生工程,涉及民生的支出明显增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民生工程”,确保实现“四个全覆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把民生工程资金的安排、拨付和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配套资金全额列入预算安排,优先保障和调度资金,并建立资金落实情况月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了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当年全市各级财政安排落实40项公共财政政策新增配套资金达2.55亿元。20*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5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支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支出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完成*8043万元、156828万元、142534万元和60245万元,分别增长22.3%、42.1%、33.2%和123.7%。全市发放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26292万元、良种补贴702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345万元、燃油补贴1354万元、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及能繁母猪保险补贴2435万元。
(二)财政改革实现“三拓展”。一是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从20*年1月1日起,部门预算、财政收支报表和财政指标管理等均采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顺利到位。全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和市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于20*年4月份上报省政府批准,市直机关20*年8月底发放到位,各县市区也已开始发放。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向县级延伸。*个县市区已有8个启动了此项改革。二是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拓展。“一卡通”改革落实到位。从11月1日起,各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全面启动,并着手实施。三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三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到位。为加快*经济开发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与发展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工业强攻战、城市扩张战、旅游升温战“三大战役”部署,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宜阳新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和完善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三个体制文件,建立了上述“三区”责权利相结合的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根据农村综合改革要求,提出了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三)财政管理实现“四进步”。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市本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定额首次细化到了13个支出项目,并全面采用财政部统一推广的部门预算编审软件编制预算,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的部门预算由上年2个扩大到*个。“乡财县代管”改革稳步推进。所有县市区均进行了“乡财县代管”改革试点,全市试点乡镇达143个,占乡镇总数的78.6%,超过了年初提出2/3乡镇的改革目标,其中上高、万载、靖安、铜鼓、袁州、高安、宜丰七县市区所有乡镇全面推开了“乡财县代管”改革。国有土地收支管理初步规范。按照中央和省要求,从20*年起,全市国有土地收入全额缴入金库,收支全部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创先争优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财政部门以“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坚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精心理财”,大力弘扬*财政人的“五种品格”,落实“32字”要求,着力打造效率、温馨、和谐的财政机关,服务大局,狠抓落实,得到各方肯定,市财政局在20*年推进“优化环境、优质服务”活动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20*年度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基层最满意的机关”、“20*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县(市、区)的财政工作也获得一系列表彰。丰城市财政局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袁州区、靖安县、铜鼓县财政局获市委、市政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上高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获市委、市政府“青年文明号”称号,高安市财政局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综合先进单位”,奉新县被评为“全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第一名”,樟树市、万载县、宜丰县财政局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跨越殊为可贵。在此,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向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对财政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20*年财政工作重点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第一年,是深入推进和谐小康*建设的关键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打造“四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和调控职能,坚持促进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保障民生工程实施不松劲,坚持创新财政机制不停步,坚持依法理财不懈怠,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市委、市政府确定20*年全市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20%,达到60.4亿元,地方收入增长18%,达到33.47亿元,预期目标增幅加上当年物价指数涨幅为奋斗目标增幅;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县级财政进一步壮大,力争全市财政总收入超5亿元县市区达5个,其中丰城市超15亿元,樟树市超*亿元,高安市超6亿元,袁州区、上高县超5亿元;财政支出达到95亿元,力争突破*0亿元,支出结构更趋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养老、低保、医疗、教育、文化和公共管理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中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做大“蛋糕”,致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改进和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把*真正建设成“宜业的热土”,努力达到*经济财政可持续、强后劲、快增长的要求。力抓“四个改进”:一是改进平台投入方式,提高平台产出效能。园区建设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关系,坚持集约发展、规范管理,更多地关注绩效。尤其要努力提高园区每亩投资强度,提高入园企业开工率、投产率、税收贡献率、职工安置率等,这样才能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二是改进招商鼓励方式,提高招商成功比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改进扶持方式,着力支持以引进重大项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促进招商引资大突破。三是改进收入调度方式,提高组织收入效率。进一步发挥财政部门收入调度职能,加强重点行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税收调度,建立完善相应的收入通报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四是改进财政体制,挖掘发展潜力。市政府初步决定,从20*年起,实施县级财政上台阶奖励政策和乡镇财政上台阶奖励政策等两项奖励政策,力促县乡财政壮大规模,又好又快发展。会上已下发《*市市对县乡上台阶奖励政策实施办法》讨论稿,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财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三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长的积极性。
(二)立足改善民生,致力增强和谐*保障能力。按照“四个倾斜”的要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把*真正建设成“宜居的福地”、“宜人的家园”,努力让全市人民从财政收入增长中得到实利,从公共财政政策中得到实惠,达到*财政公共服务与和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的目标。力抓“三个坚持不懈”:一是坚持不懈地调好调优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突出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安全稳定及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坚持不懈地落实民生工程。要把落实好省政府60项公共财政政策作为财政支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在去年实施40项公共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省委、省政府拟再增加安排50亿元,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四个全覆盖”。与去年工作相比,今年的60项政策任务更重、工作量更大,务必要加强领导,细化责任,保障资金,确保落实。财政部门尤其要做好以下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拟订实施方案;足额安排好民生工程配套资金;稳步拓展直接支付范围,并加快资金拨付;坚持抓好月报制度,督促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三是坚持不懈地提高财政跟进重点与服务大局水平。举全市之力,切实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资金需要。与此同时,还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对一般性支出严把审批关,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特别要严格控制“人、车、会、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财政保障范围。
(三)立足改革创新,致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努力达到*公共财政体系日益完善的目的。重点是“六抓”:一是抓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要跟进落实省直管县改革,不折不扣落实省部署和要求,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省直管县条件下市与县财政管理关系。要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坚持财力下倾,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切实理顺县、乡财政利益分配关系。要按照“三权不变”原则,在全市全面推行“乡财县代管”改革。二是抓好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市本级进一步扩大上会部门,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加快项目库建设。同时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部门预算改革试点。20*年以前,各县市区要全部实行部门预算。三是抓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推开。市本级要进一步扩大改革资金面和单位试点面,县级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效结合。四是抓好税制改革跟踪落实。跟踪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切实落实政策,摸清数据,分析利弊,争取支持。跟踪落实消费税完善政策、非税收入改革政策,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稳妥应对。同时,要认真落实省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改革,确保试点改革成功。五是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深化。继续抓好财政惠农资金“一卡通”落实,稳步实施和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六是抓好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按照省财政厅部署,20*年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强化财政动态监管,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同时,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监督管理。
(四)立足精细管理,致力提高理财水平。坚持夯实基础、规范方法、优化手段,努力达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力抓“四个推进”:一是推进理财过程的制度化。要落实依法理财要求,坚持凡事都按法律、法规办,按规矩、按程序、按制度来落实。为此要着力建立岗责体系,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三线分离”运行机制,健全财政各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专业分工与相互制约。二是推进理财决策的科学化。财政决策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上,要通过加强财政调查研究,使财政建言与决策合乎实际,资金分配做到有根有据。20*年,市财政局拟重点抓好“我市规范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及完善意见”等十二大调研课题,确保都出成果,并实实在在推动工作。三是推进理财手段的信息化。重点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抓好*财政内外网建设,深化财政管理软件应用,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财政工作效率,为财政工作实现新跨越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根据省里要求,20*年、2009年,市级财政每年应承担建设资金*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应承担50万元,各地务必做到足额安排、不留缺口。金财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作配合,确保资金到位,各项工作一定要抓紧、抓早、抓实。四是推进理财效果的公开化。重点要在市、县两级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试点,以强化财政支出安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推动财政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今天会上给大家印发了《*市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方案》,这只是个讨论稿,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正式下发执行。
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6
关键词:市区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禀赋;发展路径
一、导言
(一)市区经济的界定市区是人口、资本、人才、技术和资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市区经济又称为城区经济,是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地市级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城区经济之间的竞争优势。市区经济具有方向性和向导性,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市区经济具有高收益型,其经济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市区经济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有体制创新的活跃性,是改革的试验区。
(二)市区经济研究述评作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现有对市区经济的研究主要包括市区经济发展的定性研究和市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发展效率评价的定量研究。市区经济的发展是三明市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市发展的龙头,只有市区经济发展起来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本文在对三明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区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策略,为增强发展三明市市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市区经济的发展持续受到关注2007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从拓展市区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市区工业提速增效、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支持商贸物流与旅游业加快发展、推动市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创造市区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增强市区经济的实力与带动力,推动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促进三明市的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2019年,三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市区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内外协同“两篇文章”。市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三明市区经济发展质量如何,对三明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小需要评估与反思。
(二)市区经济发展质量不乐观通过对2013年-2019年三明市统计年鉴的梳理(表1),三明市区经济总量占全市(共含12个县市区)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20%多一点,在2019年下降到20.1%。
(三)产业机构优势不明显通过对一二三产业市区占比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为平稳,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约为全市第三产业总量的四分之一。第二产业占比有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表2)。
(四)市区尚未形成要素集聚通过对人口数据的梳理,三明市以及市区常驻人口总量均逐年递增,市区人口增速略高于全市人口增速,但增速不明显,说明市区未形成人口集聚优势(表3)。
三、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财政体制改革市区经济发展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财政体制改革。按照税种的不同,市政府与区政府将财政收入划分为市级收入、区级收入以及市区共享收入。区所辖范围内的较大比例财政收入上缴市财政,使得市区财力明显偏弱。省直管县财政的好处是减少行政层级,激活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缺点是直接减弱了地级市政府对全市经济的管理能力,使得各地级市的中心城市发展缓慢。
(二)制约发展因素较多三元与梅列两区面临发展空间受限、工业企业外迁、产业结构不优等制约因素。通过大力发展集约低碳型、集聚效益型、消费驱动型、科技文化融合型和城市治理服务型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向结构效益并重转变,走出城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三)城市规划落后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它明确了一个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目标,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三明市区在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规划落后,特别是城郊规划落后;规划发展不均衡,市区发展重点项目多落地梅列区;规划特色不鲜明,与其他地级市城区规划趋同。综上所述,市区经济实力不断地下降,其带动性无法有效体现,对全市的调控能力也会减弱,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可持续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市级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起各方重视。关注市区经济发展现状不仅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要考察经济发展活力的强弱及经济发展潜力的大小。市区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加快发展市区经济的突破点在中心城市自身的发展,以及市与区之间的工作机制。
四、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建议
(一)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模式梅列区和三元区作为一个地方中心城市所在地,具有对周边的带动引领作用,如果经济实力不断下降,其带动性就不能有效体现。目前,两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成本高,要素资源相对集中,需要承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与两区的企业、居民共同创造市区独有竞争优势,构建城市优先机制,要将梅列区与三元区作为全市的经济高地。因此,梅列区和三元区经济的发展亟待引起三明市各方面的重视。探讨三明市区经济的发展,就是基于市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寻求市区内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些资源包括财政收入、土地、人口等。如何形成上述资源的集聚是市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