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5-02
一、引言
当前,按照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要重视对小学生素质的教育,加强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小学生教育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也促使小学教育教学方法要进行改进,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要根据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变化,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这与小学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的小学生素质具有紧密关联。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积极利用和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将新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这对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都是新的挑战。要使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朝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分析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解决。
(一)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滞后
由于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比较大,使得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很难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难以在实际的教学与管理中体现出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学评价标准方面,有的学校还存在着应试教育思想,这样不能培养出较好的综合素质的学生,也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意识与素质需要提高
一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存在的问题不进行深入分析,对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不进行创新,这种学习意识与创新管理意识比较弱。这使得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有距离,也难以有效融合。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管理者在自身素质方面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一些教师缺乏对小学生个性的关注,忽视了小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三)教育教学管理还不成熟
由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标准还处于推广与适应阶段,一些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目标与方法,在摸索与适应阶段,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然存在着盲目性,甚至存在着混乱。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与准确的教学方法。
(四)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还不健全
当前,一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还比较封闭,缺乏与学生家长、社会等开展积极合作,仅仅依靠学校的内部管理,忽视了对学生教育教学中问题的探究,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这样就不利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存在于学校,还包括学生生活的家庭与社会,这些情况都能够反应着学生的动态,如果小学忽视了这样的管理,就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也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与准确性。
三、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
(一)确立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先转变管理观念,要以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引。小学要举办相关的培训,开展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坚定贯彻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要摒弃陈旧的应试教育理念,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要以素质教育为本,制定更为全面、详尽的评价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体系。
(二)增强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小学要积极发挥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与投入,给予教师激励,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与素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知识。这样就为真正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奠定了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三)制定教育教学的管理目标
为了指引教育管理者的努力方向,小学应制定教育教学的管理目标。这样对教育工作日常工作进行有效规范,有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小学要重视家长与社会方面对教育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积极与家长、社会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样才能开拓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路,也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四、结论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得出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方法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创新,教育管理者要掌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质,有针对性地完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要将人本管理思想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满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2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4.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自强品质有所下降,虽然只降了2.5个百分点,但是这确实是广大教育者们的失败。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3
关键字:教育 教师 学生 学习 人才
小学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生的教育阶段,其发挥着奠基石的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博学就像万丈高楼一样必须以稳固地基为基础,小学教育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作为启蒙教育,无论是从语文、数学、英语还是科学、品德等的教育,都对人生今后不同方面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一、学生学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不懂,对课外知识完全不了解,学习信心和兴趣降低。其次,了解学情可以指导教案的编写,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的教学大纲往往注重两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以为学生成绩提高了,教育过程就算是取得了成功,其实不然。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尽相同,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了解学生学情。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初期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定义,不是为了让学生涨多少分成绩,而是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把它叫做“启蒙”的教育。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不仅要设计课堂内容,在语文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词典故,多方面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讲解,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从小培养他们纵观古今的思维方式。在方法上,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讨论,自我领悟,自主学习,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再加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
第二、把基础做为教学的重点。
在一个班,不管是多优秀的班集体在学习成绩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基础掌握扎实的学生来说,课堂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课堂表现积极,作业能够认真仔细且准确的完成。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堂知识相对困难,作业难以按时完成,或抄袭现象严重,以此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信心也越来越不足。
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要注重基础教学。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理解课堂知识,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语文课而言,基础就是语拼音、识字、写字、,只有学生扎实记号汉字理解词语的含义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能力。在基础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注重拼音汉子规范的教学,还需要学生在课堂熟识课后练习,然后再由教师予以总结和评讲。这样才能逐渐的改变学生基础差所造成的影响,拉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教授学生过程中可以用拆分和谐音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某个汉字或词组,提升课堂趣味性,在备课的重点应该安排在基础知识的教育,夯实学生基础,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构造坚实的台阶。
第三、温故而知新,注重复习课的安排。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授课堂识后,学生回忆温习学过的知识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要适当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对于不易懂的知识点和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进行点拨,从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考试过后要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学生做错的原因,把相同的知识点归纳起来,系统讲解,这样使学生们更好的把握考点,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讲错题而讲试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第一,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说出其做错误的思维方式,然后教师就这一思维方式进行评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二,要利用情景法,当遇到阅读理解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同学普遍做错,那么就说明在此块知识上有欠缺或者思维方式不对,应该将材料提出来作为一个案例给学生解析,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其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从而突破难点。当学生在遇到相关类型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块的知识点,从而不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教师寻找自我特点,并融入到教学中。
经验证明,一个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种,不止是长相,年龄,性格这些明显的特征上的不同。每个人不同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长期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还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感悟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点。特点是让人记住的最容易的方式,尤其是学生对于教师的特点。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小的时候会根据老师的特点给老师取外号,多年后我们可能不再记得清老师的长相,但是他的特点我们却记得很清楚。有特点也是一个人被别人喜欢的根本原因,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因为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想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信任和敬佩,所以,教师首先得不平庸,想要不平庸,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特点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发掘自身教学特点,让学生接受和信任,是能够教好这门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4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教育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网络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3.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利用节日和生日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小学生有大幅度增长,由16.2%上升到44.3%。虽然数字仍然没有过半,但是只要加强教育,我们要在活动中培养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不难达到。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法 传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200
1 引言
有一位伟人曾经这么说,“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小学教育的对象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的接班人。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加班人。所以提高小学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在这个方面,小学的教学法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小学教学的教学思想,但是需要更多的教学法的创新和教学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体制下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际上,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开放,更加优化和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可是怎么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2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光光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加关键的一点,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么自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寻求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的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小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目的。古人也有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培养出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自学模式的教育,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具体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指导他们要学什么。第二步就是要学生进行自学了,基于老师的知道学生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和课文的提纲进行自己独立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默读课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大概了解到学生最课文的了解程度,然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返回文章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在文中找到问题答案出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尽量多地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继续深化自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培养学生在围绕具体的问题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自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也就是时候,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课后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引导式的回答和分析,并且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的回答和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点拨式的学习启发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答案,互相谈论提炼答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中介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最后的环节,作为老师要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和解读,给出学生答案,这个阶段老师是主导,通过黑板板书,老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轨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和课文风格相近的文章,给学生进行自学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要求老师也要选择好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并且提出恰当的学习内容。使这样自学的学习模式得到锻炼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更加充实,发展也更加全面,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手段,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共通过对一个事物或者故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情景教学首先要设计和创造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的情景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进行恰当的课前的兴趣引,展示学习的目标,交代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点出有趣的地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用情感来感受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思想和其他,让他们逐渐进入情境,进入感情中,对学生动以情,晓以理,和作者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的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了。
4 总结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的起步。对整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杨道麟.试论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12):8-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小学教育方法范文6
1.1创新体育锻炼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创新的小学体育课堂上,不断丰富的体育内容,能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降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都较为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会有机会锻炼身体。并且,现今的小学教育正逐渐向着中学化方向发展,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生活枯燥,娱乐活动也是少之又少。小学体育的创新教学恰好能缓解这一教学困境,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创新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开展锻炼活动,还可以将体育锻炼的理念渗透到课外及生活中。如要求学生尽量步行上学,课间十分钟可以进行跳绳、跳远等体育游戏,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还能够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学习负担。
1.2创新体育锻炼有利于教师进行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惰性不愿意参加,因此,体育教学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创新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教师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一些体育相关的竞技内容时(类似于50米、200米跑步等),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排斥这样的体育活动,积极性较差,教学效率较低。而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编制成游戏或组队间的竞赛,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这对于体育内容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创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新角度开展体育锻炼。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积极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开展合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的时候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是四到六个人之间。划分好小组之后,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样的自由练习中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团结一致,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共同进退,实现体育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在体育课程上进行球类的相关训练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将五个同学分为一个小组,让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探究如何进行传球和运球,哪种方法更有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后再进行实际的练习,将讨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训练中,在此过程中,老师不能坐以待毙,而是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教师要先观察学生,然后将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予纠正,并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创新体育课堂的顺利开展。
2.2创新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效率较低,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爱玩的天性,孩子们热情开朗、乐观积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会热情高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讲述篮球相关的知识,为了避免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师应该巧妙的采用游戏教学,先让学生站成一字形,站好排之后,教师利用篮球进行接力,篮球接力到每一个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要进行投篮。投篮的时候如果球进了就代表成功,对于没有投进去的学生应该进行惩罚,惩罚的时候教师不要进行过重的体罚,应该将惩罚转化成比较趣味性的方式,例如青蛙跳、做诗歌蹲起等。在学生投篮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如果投篮中学生的动作或者是其他什么存在问题的,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一些基本的篮球知识。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对于篮球的游戏规则更加容易记忆,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这样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开心训练。
2.3通过营造教学气氛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小学体育的教学气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于体育教师就会产生畏惧感,这样就会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不敢张扬的表现自己,对于体育学习内容也很难集中精力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为了调动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足球运动的音乐,音乐要尽量选择热情高涨、比较励志的歌曲,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于足球更加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成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比较争强好胜,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奋力打拼,这样不但能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还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体育课堂。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