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1

摘要:文章从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出发,对乡镇和社区对接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林甸县花园乡的实际情况,对乡镇区域实践推广数字图书馆的有效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95-03

1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1.1存取自由度高

从根本上讲,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图书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就是与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和文献资料进行资源对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今的数字图书馆已经开放了多种登录渠道,可以同步支持会员在多种登录渠道中进行多种方式的自由阅读。由于技术的进步,每一名会员的阅读记录都可以被缓存留档,方便会员自由读取。

1.2城市覆盖率高

据统计,由2009年开始实施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覆盖全国40所省级图书馆、479所市级图书馆,服务辐射2,900所县级图书馆,实名用户超过655万人,用户分布在内地、港澳和部分海外地区,各服务系统年均点击总量超过12亿次。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网络技术环境基础上,在前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网络环境比较稳定的城市区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较好的地区。

1.3资源共享度高

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带动和影响下开始的。在相关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各地都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构建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库。②组建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③搭建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一库一网三平台”的工作方案。

1.4用户满意度高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所需要占用的社会资源并不大,但是数字图书馆建成之后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和帮助却是非常巨大的。正因如此,在数字图书馆的投建过程中,各地数字图书馆的注册用户对于建设完成的数字图书馆的满意度比较高。如:贵州数字图书馆在建成之后就实现了以IP范围为限制,向全省读者免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推出,实现了读者异地借阅、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的阅读,有效解决了数字图书馆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无法覆盖的问题,对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乡镇和社区对接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

乡镇和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层一线,社会文化建设的任务重、基础薄,常规的宣传教育手段收效不大。在乡镇和社区全面铺设数字图书馆的成本不高,维护难度不大,能够为乡镇和社区的基层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具体说,在乡镇和社区建设开通与城市区域的数字图书馆对接的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2.1扎实的技术支持

在乡镇和社区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同样是承担着公共图书资源共享、居民文化教育等艰巨任务的虚拟公共设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工作,主要是在乡镇和社区进行高速稳定的网络铺设工作和在适当的场所进行公共服务器的运行维护。这些工作和数字图书馆在城市区域的建设工作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相关的运营企业能够定期参与维护,就能够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乡镇和社区对接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

2.2旺盛的客户需求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城镇和社区居民了解社会文化、融入全新发展的社会文化的内心需求非常强烈。数字图书馆建成之后,可以让他们在现有的生活节奏下,在不增加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和生活习惯,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文化学习和活动,有效地迎合了乡镇和社区人们的学习需求。

2.3适宜的服务环境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不同,这就决定了在数字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为会员提供的服务方式也不同。对于乡镇和社区的居民来说,只要学会了利用关键字进行搜索,就可以在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料搜索和查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会员来说,学习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式的过程,也是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2.4强大的政策支持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社会文化综合服务水平,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强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重大文化发展建设策略。在相关策略的带动下,我国现已建成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40个县级支中心、28,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和60.2万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各级文化服务机构的建立,快速有效地建立起一个系统覆盖全国、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六级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络,这种服务网络的建立,为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对乡镇地区人口的社会文化普及和教育工作,而这项工作的主要诉求和乡镇及社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根本诉求是一致的。鼓励性的政府指导政策的出台,为乡镇和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

3乡镇和社区对接数字图书馆的实践探索

林甸县花园乡在前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实现了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移。应当说,花园乡的前期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必须要建立在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的基础上。所以,花园乡也积极地进行了数字图书馆的实践活动。

3.1林甸县花园乡的发展建设情况

花园乡是林甸县的下辖乡镇,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和78个自然屯。全乡面积67.8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只有28.5万亩,草原面积有30万亩;全乡共有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76人。因劳动力产业结构比较传统,为了更好地促进花园乡的发展,当地政府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工作作为主要工作。目前,全乡共有劳动人口1.7万人,占总人口的54.8%。其中从事奶牛养殖业的劳动人口有5,200人;从事绿色、特色种植业的劳动人口有800人;从事商业、餐饮、服装、建筑、运输、贩运等行业的劳动人口有3,400人。从目前林甸县劳动力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劳动力都在从事着比较基础的劳动工作。这些工作传统、简单,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有限,但事实上,随着社会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参与各项社会劳动所需的文化知识水平已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种植还是农畜养殖,先进的科学知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和劳动效益。如:我国奶牛养殖业就已经实现了奶牛喂养管理的机械化以及牛奶制品加工生产的自动化,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已经依靠科技进步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林甸县花园乡,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知识文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能够参与专业文化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工作的劳动力数量非常有限,这说明林甸县的劳动力的总体文化水平迫切需要得到提升。

郭敏:数字图书馆资源在乡镇和社区的延伸服务研究与探索3.2林甸县花园乡的实践状况

在发展过程中,花园乡政府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展趋势与自身的建设发展工作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与数字图书馆的普及工作结合起来,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工作探索:①按照土地区域的功能用途,将全乡土地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分别划定居民生活活动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农工项目开展较好的农业区、种植业项目发展较好的种植区和草原区等多个主题区域模块。②以有线网络线路铺设全面覆盖居住区,无线网WiFi信号基本覆盖农业区、种植区,手机信号全面覆盖草原区为目标,实现网络信号和手机通信信号在全乡高密度覆盖。③投建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行服务器,将服务器设置在乡政府、学校以及农机站等场所,以农业主题为主要范围,建设一个与大庆市的城市数字图书馆系统全时空对接的数字图书馆。④组建教育小队,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数字指导生活”的专题教育活动,每周三活动一次,在乡政府以及各村村委免费开设数字图书馆使用方法的主题教育公开课,为广大劳动者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推广教育工作。

3.3花园乡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

首先,关注社会文化建设,促进数字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投建,将会对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花园乡的数字图书馆投建实践过程中,当地政府就注意到数字图书馆与地方文化环境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投建数字图书馆的同时,对图书馆所在地的城市功能板块进行合理划分,顺应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开放,为地方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将数字图书馆对各地方文化发展的积极效用放大。其次,只有夯实技术基础,才能取得积极投建效果。数字图书馆的投建,离不开基本的技术支持。由于花园乡的有线网络铺设技术条件不够成熟,数字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只能在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花园乡政府在投建数字图书馆之前大力推动无线网络覆盖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花园乡居民的实际需要,有效地解决了花园乡网络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让馆内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再次,多服务器同时运行,保证客户的使用效果。由于花园乡政府在投建数字图书馆之前,就对全乡进行了功能区域的划分,设立多台同时运行的数据服务器的做法,既增强了数字图书馆运行平台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的使用感受,为数字图书馆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优质的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后,专职教育团队的存在,保证了图书馆的推广效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会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才能真正将数字图书馆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起来。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花园乡的实践活动,充分考虑了数字图书馆投建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重点照顾了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的使用需求,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落实。从实践活动取得的效果上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有效地提升了乡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艳慧.浅析数字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233-234.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2

一、重要意义

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推进我县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后,将使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明显提高电视画面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商务、生活、娱乐等各种服务信息,并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阳光政务”提供电子政务平台。推动家庭、城市和社会信息化。同时,整体转换后,通过加密和认证等手段进一步加强电视信号制作、传输、接收全过程安全运行和管理,可有效地防范非法信号侵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播出问题。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宣传文化阵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政府支持、网络实施、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快城市信息化和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建设,确保按时完成我县的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我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由*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县支公司(简称广电网络公司)具体负责实施。

(一)实施办法。

1.由县广电网络公司负责搭建分前端和服务平台,将上级下传的信息和本县自产的节目和信息集成后,安全传输到用户。并为有线电视在网用户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新入网(新安装)用户按县物价局批准的(*费证字*-*181)工时材料费标准办理有线电视入网手续后,为其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

2.在核定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的基础上,按用户选择的业务项目,适度提高资费标准,相应增加节目数量和信息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根据需要,用户可购买使用副终端机顶盒,每月需另行交纳*元资费。

3.按片区划分,对暂不愿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用户,可保留中、省、市、县公共频道的6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

4.居民社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由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协调,以光节点为单位分区分片整体转换,适时关断模拟信号。

5.新建住宅小区、楼宇,按照省建设厅与省广电局联合发文精神,从20*年起统一按照有线数字电视标准设计和建设,经县城建、广电等部门验收后,由广电网络公司直接传送数字电视节目,执行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标准,不再传送模拟信号。

6.宾馆、酒店等窗口经营单位,要把有线数字电视作为树立对外形象的硬件设施,20*年内完成整体转换。

(二)实施步骤。

根据省、市广电局和*广电网络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全县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从20*年开始到20*年结束,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年为试点阶段。主要完成支公司前端建设和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信号统调,同时选择城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区进行试点,试点阶段计划转换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

第二阶段:2009年为推广阶段。主要完成传输网的扩容和数字电视系统延伸及其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推广阶段计划转换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

第三阶段:20*年到20*年为普及阶段。完成有线电视网络的延伸及其升级改造,扩大覆盖面,普及阶段计划完成8000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

第四阶段:20*年到20*年为完成、验收阶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计划完成农村7000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

城区2009年底以前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县城周边及已通有线电视的乡镇在20*年底前整体转换完成。结合我县有线电视用户分布情况,将分六大片区实施整体转换:

第一片区:汉白路以北、进站路以西区域,20*年实施整体转换(莲花苑小区、紫薇花园、城北小区、文昌路教师小区、东康巷、西康巷)。

第二片区:汉白路以南、进站路以东区域,2009年1-4月实施整体转换(桔园小区、新桥小区、兴庆花园小区、梅苑小区、钜富小区、城东小区)。

第三片区:北环路、立交桥附近片区,2009年5-8月实施整体转换(*矿家属区)。

第四片区:上渡大桥以南,城南开发区及县城新规划区,2009年9-*月实施整体转换(*镇周边区域)。

第五片区:人口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20*年-20*年实施整体转换(**镇等)。

第六片区:其余已通有线电视的乡镇,20*年-20*年实施整体转换(*乡等)。

四、推进措施

(一)提高数字电视服务质量。在数字化转换的同时,将*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生活娱乐频道>免费打包进入有线数字网络,确保信号高质量传输至各用户终端。将公共电视节目要由现在的35套增加到60套以上,基本月使用费25元。建立省、市、县及乡镇数字广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提供阳光政务、电子商务、旅游、交通、教育、医疗、就业、气象等各类便民信息服务,使电视机成为沟通政务、商务信息的桥梁,并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实施自主选择,互动点播,付费收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二)明确收视维护费价格标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一项高投入的社会事业,根据*价经发〔20*〕84号文件精神,我县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执行标准为:县城用户主终端每月25元;农村用户主终端每月20元;所有副终端每月*元。宾馆、酒店等营业性场所每终端每月在城市居民用户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按不超过25%的上浮幅度协商收取。对在整体转换中暂不愿接收数字电视终端的用户暂时保留6套模拟电视节目,每月按5元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对特困户和低保户予以优惠。

(三)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县政府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列为县*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应按照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扩大融资渠道,突破投资瓶颈,加快干、支线网络建设步伐,延伸网络覆盖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县城建规划部门要将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改造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安排广电网络路由通道,减免城市道路开挖费、占道费等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并将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纳入新建小区的专项审批和综合验收内容,要求新建小区、楼宇按照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建设有线电视网络。同时,为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国有资源,对于广电网络公司未形成的杆路、管线,电力、电信等部门要为广电网络改造提供管线、杆路路由支持,并按照公益事业给予资费优惠。

(四)推动整体转换平稳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设数字电视宣传栏目,大力宣传数字电视的优势和功能,逐步转变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消费观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先点后面的原则,选择条件较好的居民小区进行转换试点,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整体转换完成后,以片区为单位关闭原有模拟信号,确保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平稳推进。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目标实现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3

整体转换,助数字电视一臂之力

目前,中国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最普遍的方式是整体转换,这可以说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人们都是不敢接受新事物的,而广电总局又有明确的数字化进程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强行采取措施。但无论如何,这种方式确实为数字电视的普及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以笔者家乡为例,自2008年1月五泄村上朱、下朱尝试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以来,诸暨市的数字电视转换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当地的做法是通过台商投资一大部分、政府负担一部分、村(社区)或用户负担一部分的“三三制”形式来开展整体转换业务的。按照一户一机赠送机顶盒的原则,当地已入网的有线电视用户,在规定的整体转换期间内,凡自愿接受整体转换的用户均能免费领用一台“普通型”机顶盒。若要加装机顶盒则必须由用户自行购买,收视维护费也得按照副机机顶盒标准收取。而且,自整体转换开始,当地已经停办模拟网入网手续,新安装用户以及恢复信号的用户必须进入数字电视网。整体转换结束后,将停止传送有线电视模拟信号。

诸暨市能够华丽地完成转换,和本身具有良好的网络铺设也有很大关系。诸暨市于1992年开始发展农村有线电视,1999年投入数亿元进行农村二级光缆联网,2006年又斥资开始实行一村一个光节点工程。因此,诸暨市进行数字光纤网络转换的成本比较低。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诸暨市顺利地完成了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工作,2009年的前3个月就新增2万户农村数字电视用户。目前,诸暨市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12万多户。

问题不断,数字电视步履维艰

数字电视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这赋予了电视机许多全新的功能。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通过遥控获得各种网络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视频点播(VOD)。在数字电视时代,电视机不再仅仅是播放视频的工具,它还提供了包括数据传送、图文广播、上网服务等功能,用户能够通过电视实现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购物、缴纳费用、远程医疗服务等要求。

这确实是一个完美的生活状态,但是当农村的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后,完美的生活真的走进百姓的生活了吗?其实,自2006年在农村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转换以来,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缺乏宣传力度。数字电视究竟是什么?它和传统的电视有什么区别?数字电视到底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中国大多数的农民,甚至是城镇居民和诸暨市的百姓一样,没有办法顺利地回答出来,他们知道的也许就是“电视节目由原来的20多套变成70多套”。对于他们来说,数字电视仅是多了频道而已,根本没考虑过它的点播视频、查询信息、缴纳费用、预定餐饮、医疗等生活服务功能。对于付费频道、互动点播等新的收视方式,农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接受。这种对新生事物的抵触是所有人都会产生的情绪。因此就需要对之进行不断地宣传、推广、演示、介绍,但对此有关方面却做得不尽如人意。

节目内容匮乏。虽说数字电视和原来的模拟电视在频道的数量上有了增加,但节目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频道同质化现象很严重,根本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更谈不上满足百姓的个性化需求。

而所谓的服务频道与百姓的互动也存在很多问题。以诸暨市开设的图文频道为例,由于诸暨市是块状经济模式,每个镇都有其优势经济,大唐的袜业、枫桥的轻纺、店口的五金业、山下湖的珍珠业等,私营企业比较多,雇佣关系成了当地最常见的一种关系,因此该频道每天只是循环播放一些招工、求职信息。它确实为私营企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信息,但它缺少互动性,如果用户可以通过遥控选择某个方面的招工、求职信息,将会更人性化、更贴近百姓的需求。但到目前为止,其在这方面显然做得很不充分。

交互业务不够。交互业务就是实现屏前幕后的互动,它可以是包括大量数据信息的多媒体杂志,可以是包括股票行情和气象信息等的信息资讯,也可以是像课堂一般的互动教育,还可以是通过遥控在电视上进行的游戏服务。

但现在这样的服务并未普及,在农村情况更为严重。没有人向农民们介绍这样的服务,而且尚不成熟的频道也不能提供完善的服务。在诸暨市尚未有订购类似服务的家庭,也从未见过类似服务的宣传。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县级广电部门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这一方面是由于乡镇里真正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又留守本地的人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县级广电部门能够提供的薪酬不如城市高,很难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到乡镇工作。

能够依靠的力量除了电视台自己的技术人员外,就是那些从本地职高或技校毕业的人,但他们并不能算是在网络规划设计、光缆资源管理、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多方面都精通的高级专业人才。而且据笔者了解,在诸暨市,这些从职高毕业的人,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他们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当地的私营企业,因为那儿有更高的薪酬。

资金匮乏。数字电视关系到千家万户,面大量广,需要高技术、高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它的全面完善不仅涉及前端机房、路由交换设备、光缆杆线等的建设,还包括支付赠送给用户的机顶盒的全部费用,而且在内容建设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一些增值业务的开发也迫使其改善相应的设备。例如,开通在线支付功能,就必须先对银行卡智能付费系统进行建设,并解决传输这些信息的技术问题,这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

而农村地区的收入本来就不如城市高,能够用于广电网络铺设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乡镇地区地形复杂,居民相对分散,给网络的建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政府的资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多方竞争,新挑战迎面而来

随着三网融一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竞争对手,IPTV、卫星电视、手机电视如猛虎一般对其进行夹击。

卫星电视,首要的冲击。卫星电视业务通过卫星不加密地传输节目,将信号直接送到用户,并且可以大面积覆盖。也就是说,卫星电视不需要通过电视台的再转送,用户只需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收看节目,不需要支付任何收视费。它主要针对广大的农村市场,特别是铺设有线网络困难的地区,被视为是对有线电视的一个补充。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花最少的钱看电视节目。

IPTV,强劲的对手。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它集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于一身,它的终端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网络机顶盒和电视机的结合。它与数字电视形成直面竞争,主要的卖点就是交互性,实现在线的互动,这正是现在的数字电视的弱势业务。从2004年起步至今,IPTV在中国已经走过整整5年,每年都在以100%的增长率成长,发展最好的主要是上海,其次是江苏和广东两省。截至2008年底,在上海5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中,有70多万是IPTV用户。

手机电视,可能的新挑战。随着3G时代的全面到来,手机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另一重要途径,移动电视也将逐渐兴起,可以预料的是在不久后,每个人的手里都将拥有一部具有高分辨显示屏的手机。手机电视的方便快捷,或多或少地夺走了一部分数字电视用户。但是手机电视具有私人性,而且屏幕小,并不适合家庭成员一起共享,这成了手机电视的一个天然劣势。

在农村地区对数字电视冲击最大的其实是卫星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都涉及技术开发和政府资金投入的问题,它们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尚不会那么快。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家庭固定电话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通话需求,手机并不是必需品,自然手机电视在农村的市场也是很有限的。而卫星电视不需要那么多开支,却同样可以满足农民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乡镇里对卫星数字接收器的管制不像城市那么严格,老百姓只要肯掏钱买卫星数字接收器就可以随意安装。在浙江诸暨市的农村就可以看到这么一幕:卫星锅在房顶遍地开花!

长风破浪,完善农村电视数字化

农村地区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过程中,不仅暴露出了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遇到种种新技术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强化它的建设。

完善节目内容,建设专业付费频道。虽说传统电视频道仍是数字电视的主要业务,但是,如果开通数字电视只意味着多几十个和原来类似的频道就毫无意义可言了。数字电视时代,应该建设有特色的付费频道。作为频道专业分众之后的产物,付费频道是运营商利润的新来源。建设符合农民需求的付费频道,不仅可以增加电视台的收入,还能调动用户对数字电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

增强服务意识,提供交互业务。在农村,交互业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在线支付和视频点播,它们引领了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使百姓真正体会到了数字时代方便快捷的生活。在线支付主要是通过运营商和银行的合作,实现在线支付功能,将继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之后,成为第四大资助金融渠道。有了在线支付的功能,百姓就不用再为支付水电费、电话费等一系列繁琐的生活小事奔波了。

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百姓疑虑。不用说农村,就算是大城市中的居民,对数字电视的特点和主要业务也不一定了解。所以,政府如果想大力推行数字电视,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宣传,使百姓真正了解数字电视的特点和功能。同时还要做到深得民心,让百姓心服口服,所以还必须增强行动公开度,让百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好处等。

沟通产业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数字电视产业链涉及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等一系列环节,建立和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是促进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状况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更应该加强和设备供应商的关系。正如前文所述,数字电视的建设包括前端机房、光缆杆线、路由交换设备、机顶盒等一系列环节,而这些恰是资金花费最多的地方,因此若是能和设备供应商打好交道,电视台在运营资金时将会轻松很多。

吸引本地企业,打造优质节目。当遇到资金问题时,除了依靠政府的投入外,我们还可以吸引当地一些经营良好的企业加盟。以诸暨市为例,就有很多这种有投资潜力的民营企业,他们需要借助一个平台宣传自身形象,电视台也需要有那么一位投资人参与。这些社会资本可以参与虚构类节目的制作,既充实了节目内容,又帮助了电视台的资金运转,这样一拍即合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不惜重金,聘请专业人才。人才就是生产力,在农村地区,专业化人才稀缺的状况阻碍了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电视台内部的人员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独当一面,虽然精神可嘉,但是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会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数字电视在进驻农村时会遇到种种问题,有些问题是城市中不会遇到的,譬如在网络铺设时的地形问题、人口的分散程度、专业人才的匮乏等。但是尚未出现不等于不会出现,城市在建设数字电视的时候应当防患于未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城市到乡镇,从东部到西部,每家每户的电视都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

参考文献:

1.赵梅:《浅谈数字电视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前景――以浙江店口镇为例》,《广播电视信息》,2008(10)。

2.张健琪、吴宇鸣:《农村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视听纵横》,2008(6)。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4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20**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以来,我省累计完成了72个乡镇、5364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任务和12756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新标准建设,分别为任务计划数的100%、105%和119%。目前,我省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了城市100%、乡镇99.6%以上、行政村98%以上、20户以上自然村80%以上,位居全国各省第一;有线电视综合入户率达到了78.6%,城乡居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了99%和60%以上,位居全国各省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有力指导,凝聚着各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全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回顾三年多来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下一步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关键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时任省委书记的同志专门批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吕祖善省长、陈敏尔常务副省长、黄坤明部长、葛慧君副省长等领导,多次就“村村通”工程建设开展调研、听取汇报、提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将“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当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不少地方还将这项工作列入了政府任期目标和部门年度考核内容。

第二,部门协作紧密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有效机制

各级发改、财政、税务、广电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分解工作任务,切实明确职责目标,积极整合部门优势,围绕全面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在全省上下较好的形成了坚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和齐心协力抓建设、千方百计促民生的工作局面。

第三,资金筹措落实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必需条件

按照“四个一点”的办法,各地各部门积极有效的筹措“村村通”建设经费,保证了工程的按时启动和顺利完成。三年多来,工程建设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4亿多元,其中省级财政先后投入1.71亿元,各级地方财政投入1.2亿元,全省广电系统自筹了近3.5亿元。此外,在地税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明确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免税范围,从20**年到20**年,全省每年对农村地区用户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免征营业税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三年预计免税近1亿元。**、**、**等市都安排上千万财政资金支持工程建设,其中**安排了3000多万元资金。

第四,务实推进工作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各级广电部门始终把“村村通”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切实明确责任目标,细化落实建设任务,积极开展督促检查。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不辞辛劳、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进度。**、**、**、**、**等5市三年任务实现了两年完成,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等4市也按期并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第五,创新工作机制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有力举措

各地各部门立足实际,切实创新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建立了“村村通”资料数据库,采取年度审核和成果公示的办法接受社会监督,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采取实地测量和财务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第六,人民群众满意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检验标准

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维护了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工程建设受益广、影响大、效果好,成为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成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成为了农村走向生活富裕和精神文明的“文化信息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和拥护。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快工作重心由“村村通”工程建设向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

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胜利完成,为全面推进我省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8月15日,王太华同志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明天,省政府还将召开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将专题部署这项工作。下一阶段,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在认真做好查遗补漏、完成个别海岛工程扫尾等后续工作的同时,加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上来。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

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的重要手段,是传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促民生的文化普惠工程。在胜利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共同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有效覆盖范围和节目内容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广电事业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省广电系统一定要从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切实增强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推进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第二,围绕中心任务,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向优质化、数字化、均等化的更高目标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要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运营维护管理长效机制。要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和明天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围绕完善公共财政和技术维护两个保障抓紧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管理好、维护好、巩固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切实确保广播影视长期通、优质通和有效通,真正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不断提高对农节目水平和有线覆盖范围。要按照“节目与网络并重,内容与覆盖并举”的原则,以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为重点,花大力气提高对农节目的宣传服务水平和农村地区有线电视联网率,并切实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优质的传输保障和节目内容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良好的广播影视惠民服务。

三是积极推动农村广播影视数字化。要按照中央“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看电视变用电视”的要求,切实做到城乡同步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认真制定并实施农村地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确保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广播影视数字化带来的实惠。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农村数字电影的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的建设。

第三,保证建设质量,如期完成今年度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经省委领导审阅同意,省广电局已于日前正式制定下发了《20**年广电惠民服务工作标准》,对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分类和界定,对今年建设任务进行了具体明确和安排,要重点抓住今年度建设任务的几个关键指标要求,确保如期完成。

一是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广播和电视对农自办栏目每周分别达到2档以上,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广播对农自办栏目每周达到3档以上。

二是“村村通”后续建设工程。完成嵊泗、洞头和椒江等海岛县(区)乡镇的微波联网建设。确保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乡镇100%以上、行政村98%以上、20户以上自然村85%以上。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达到85%以上。

三是“村村响”工程。所有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建有广播室,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综合编辑一套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广播相关栏目的特定节目。

四是“广电低保”工程。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确保98%以上的低保户群众享受到免费收看有线电视的政策。

五是中央无线覆盖工程。完成19个发射台、20部发射机的更新改造任务,达到“满功率、满调制度、满时间”技术运行要求并实现安全播出。

六是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全面规划农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并在部分乡镇开展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乡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和农村数字电视入户率都达到50%左右。

七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80%以上中心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100%中心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5万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八是创建无“小耳朵”活动。建立创建领导小组,85%以上的街道和80%以上的乡镇实现无“小耳朵”。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90%以上的街道和85%以上的乡镇无“小耳朵”。

三、明确分工,创新工作,进一步形成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合力

各级广电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扎实、全面、有效地推进广播影视惠民体系建设。

第一,文广新局要加强组织协调。文广新局作为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并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组织好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要制定规划方案、加强实施指导和督促检查验收,确保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为广播影视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5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

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规范、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我局的计划统计工作获得了泰州市农委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继续在四市两区中处于先进行列。XX年、XX年被泰州农委表彰为系统计划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今年来主要是按季度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各阶段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情况调研总结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按照泰州市农委及市政府和局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等五次专项农业调查和分析,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报表等进行了报送。

为了确保系统全年各项职能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乡镇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明确。全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另外,结合职能工作的开展,还进行了系统农业招商引资、乡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累计全年共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十四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农业调查等任务指标。

三、认真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一是组织进行了XX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XX年泰兴市农业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为促进系统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及相关专门人员对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省、市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完成了泰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是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XX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XX]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政策性意见。

客观分析全年的工作,虽然做了一点琐碎的事情,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XX年,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室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按照“编制计划,切实可行;提供信息,准确可靠;农情调研,经常深入;事务管理,系统规范;为农服务,热情周到”的工作要求及服务承诺,从严要求,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改进和提高。

一是多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农业调查与研究的广度和结合度,努力做到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克服就数据、材料分析情况的现象,充分发挥本科室为农业生产指导和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统计工作的计划性、时效性,提高组织和协调水平,在系统内部积极开展业务学习、竞赛、评比等项活动,促进农业统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乡镇数字经济总结范文6

关键词:乡镇水利规划;编制方法;农村综合改革;规划原则;规划资料

前言

随着当前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乡镇水利规划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此,笔者根据现阶段的情况谈谈当前乡镇水利规划编制工作。

1 规划的作用及规划原则

乡镇水利规划是乡镇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规划和县水利规划的基础,也是乡镇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有科学根据的规划,既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又可更好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同时,制定规划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乡镇水利规划除涉及防洪、除涝、供水、灌溉、排水、航运、小水电、水土保持、水产和水源保护,还涉及改良土壤、平田整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网、修建道路、新农村建设等。因此。乡镇水利规划应根据上级规划要求,对水、田、林、路、居民点和供水等具体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布置。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做好乡镇水利规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②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讲求实效。

2 规划内容与要求

一个完整的乡镇水利规划,应包括基本情况和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和治理标准,总体规划及布置方案,分项规划,工程量、资金、材料用量、设备、效益、分期实施意见,规划图等内容。乡镇水利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种植农田林网,筑堤坝、修渠道、开沟河、兴建排灌站、打井、发展喷滴灌、深耕整地、硬化农田道路等措施。进行水利综合治理。规划中要明确规定防洪、除涝、除渍、灌溉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标准,以其作为安排各类措施及确定各种设计规模的依据。由于各地条件不同,用水要求不一致,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标准不能强求一致。一般说来,水源条件好的比条件差的标准高,大型工程比小型工程标准高,自流排灌比机电排灌标准高,长远规划比近期规划标准高。

3 规划方法与资料

3.1 规划班子的搭建

要有一个专门的规划班子,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水利、农业、林业、农机及科研有关单位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大纲;然后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制定规划方案,提请当地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重要规划可提请人代会审议批准。

3.2 规划需要的主要资料

3.2.1 地形资料。为了便于使用并具有一定精度,进行乡镇水利规划,应采取1/10 000―1/25 000的地形图;进行村规划和工程布置,须采用1/2000~1/5000的标出村组界线的地形图或航测图片。

3.2.2 水文气象资料。应搜集和分析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水体及土壤冻融等资料。一般乡镇因没有水文站和蒸发站不能直接取得水文资料,规划时可用下列方法推求计划数据:①利用降雨径流关系和附近区域数字推求年径流量、洪峰、洪量等;②根据附近区域数字用《水文手册》、《水文图集》的公式估算。

3.2.3 土壤资料。主要包括:①土壤类型及分布;⑦土壤质地和层次;③障碍层次的部位分布;④土壤容重、孔隙率、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透水性、酸碱度等土壤理化性状;⑤有机质含量和氮、磷、钾含量等土壤养分状况及耕作层厚度;⑥水土流失、盐碱化和渍害低产等土壤的形式原因、机理和治理措施、经验等。

3.2.4 地下水资料。主要搜集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含水层岩性、厚度及埋藏深度;地下水位及其变幅;地下水流向、流速及补给条件;地下水的水质(矿化度及类型);设计计算参数(给水系统、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资料。

3.2.5 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和荒地面积等。

3.2.6 工程现状资料。主要应包括:现有排灌站等工程规模、机电设备情况;现有灌溉水源保证情况,灌溉渠系、建筑物的数量和布置;现有水井数量、质量及配套情况;现有排退水渠系建筑物数量和布置、排水出路和排水效果;土地平整状况,各种作物的田间耗水量,灌溉试验资料以及现有水浇地的灌溉保证程度;排涝、降渍、改碱等试验研究成果以及田间排水改良情况;水土保持面积及措施;历年受灾情况及现有工程设施的抗灾标准。

3.2.7 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劳力、年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每个劳力平均负担面积;历年粮、棉等主要作物总产和单产,每人平均占有数量,主要历史阶段增(减)产原因;历年农、林、牧、副、渔以及地域内企业的总收入和各项收入所占比例;历年分配和积累;历年农田基本建设和投工、集资和国家投资数量,每个劳力平均投工数,平均每人负担资金数,农业机械化程度及发展情况;历年林、牧、副、渔业发展情况;农、林、牧以及地域内企业、厂矿等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用水要求;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产量、价格、运输情况等资料。

3.2.8 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划要求。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和作物面积;产量增长;林、牧、副、渔业发展;城镇经济和空间布置发展情况;地域内企业发展等。

4 规划成果的编制

4.1 规划报告

4.1.1 提要。扼要说明规划地区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的主要内容、措施、投资、效益及结论。

4.1.2 当地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土资源、土壤、地质等概况和自然特点;②土地利用、人口、劳力、城镇建设、农业机械、牲畜、农业区划、作物组成、耕作技术、作物产量、工副业状况、多种经营情况、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等;③洪、涝、旱、碱、渍、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分析;④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治渍、改良盐碱地、水土保持、航运、小水电、水产等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⑤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4.1.3 规划原则和治理标准。论述规划所依据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提出防洪、除涝、抗旱、水土保持等各项措施的治理标准。

4.1.4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全部规划的主体,主要包括:①规划布局和工程规格标准,综述山、水、田、林路等的总体布置,说明沟渠系统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分析计算各种规划设计参数,提出各类工程的规格标准和配套建筑物的形式、数量等;②分析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说明完成规划所需的工程量、劳力、材料、设备,计算其经济效益,论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③分年实施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综合平衡投工和筹资能力,提出分年实施计划,以及完成规划所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4.1.5 分项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再分项制定更详细、具体的规划。各项规划中,应有劳力、物料、设备、器材和经费概算等,特别是对骨干工程要经过论证和方案比较确定。各分项措施规划,应作出效益和经济分析。

4.2 规划表

包括:①基本情况表。应列人人口、劳力、土地、作物、产量、投入、分配等项;②农业和有关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表。分别列出近期与远景规划指标;③工程项目及数量表;④分项工程规划标准表;⑤规划工程概算表。包括工程项目、工程量、工程定额、投工数、工程单价、资金等;⑥规划物料预算表。包括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砖、石、砂子、石灰、铅丝、炸药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⑦主要设备表。包括施工和管理运行需要的各种主要设备;⑧分期实施进度表。按当地实际条件,量力而行,分年度列出计划完成的工程项目、工程量以及所需材料、设备、投工、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