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1
随着学习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成人学习过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出现了各种学习理论如经验学习论、情景学习论、共同体学习论等。行动学习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出现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它具备现代学习的诸多特征,集以上各种学习理论的优势,是一种符合成人认知特征的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的理念来源于管理学领域,最早是由英国管理学家Ravens提出并运用于企业培训管理人才,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理念与方法。最为全面地概括行动学习内涵的定义则是由麦吉尔和贝蒂(McGill & Beaty)提出的即行动学习是为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同事的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中,学习者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的实际问题带到学习小组,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解决问题,参与者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反思已有的经验,得到学习和提高。[2]由此可见,行动学习的组织要素包括学习者、问题、学习小组,而学习者又包括问题提出者、支持者、小组协调者等,其过程要素则包括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改进计划和实施计划。行动学习将学习既看作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专业发展项目,其实施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同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其内涵可以用公式L=P+Q来表示,即学习(Learning)是程序性的知识(Programmed Knowledge)和具有洞察力的疑问(Questioning Insight)的综合。[3]
行动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由Kolb提出的经验学习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所组成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参与获得体验;接着通过交流、讨论分析体验、并对之进行思考和评价;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假设的正确性。如果检验得以证实,学习则暂告结束;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致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4]此外,社会建构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与行动学习的理念也密切相关。行动学习具有反思性、参与性、实践性、合作性等主要特征,其学习过程体现了反思实践、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的基本要素。
二、英语教师与教研员的行动学习模式
尽管行动学习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领域的运用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其运用于教师教育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且多运用与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技能,近年来也有关于运用行动学习增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顾名思义,教师行动学习就是由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组织和参与的行动学习。英语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备丰富的经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因此就需要同事的帮助。行动学习小组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的实际问题通过集体的讨论逐渐明晰化,并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英语教师行动学习小组一般应包括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等。一线英语教师将实际教学问题带到学习小组,在教研员的引导下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研讨并最终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后小组成员再次聚在一起总结问题并改进方案,如此形成不断的循环。
根据行动学习的操作流程,英语教师开展行动学习首先要组建学习小组。行动学习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6~8人为宜,成员来源应尽可能做到多样化,具体而言就是要考虑到不同成员的加入,如一线英语教师、英语教研员、学校管理人员等。而在一线教师中也应该使其来源尽量多样,要努力吸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不同年级教师的参与。行动学习小组一旦得以组建就必须开展定期的研讨学习活动,这就需要主持人的组织。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主持人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也可以由小组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教研组长担任,主持人的任务在于合理安排研讨的时间、地点,调整小组学习的进度,评估学习的效果等。此外,为保证教师学习不囿于低水平重复,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也需要促进者的参与,这里的促进者一般由资深英语教师或英语学科专家担任。教研员作为学校英语课程的规划者本身就是英语学科专家,可在教师行动学习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是担任促进者的最佳人选。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小组确定研讨话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深入进行,并从问题解决方案上给一线教师具体指导。然而,教研员对教师行动学习的促进身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行动学习的开展,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得以提高,教研员所起的促进作用也逐渐趋于弱化。按照赫伦(Heron)所提出的促进模式,学习小组将由最初的促进者与学习者的等级模式发展到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模式。[5]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最理想状态应该由教师自我引导与管理,但由于部分一线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自我引领在行动学习的初级阶段很难做到,因此就需要教研员的专业引导与协助。
在具体的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中,教师会将各种教学问题带入学习小组,主持人要从这些问题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研讨学习。如在英语教学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课堂的“沉默现象”感到困惑。学生们由于种种原因英语课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的课堂互动效果会大受影响。教师对这一课堂现象都有切身体会,也曾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改进,这些就构成了教师的先前经验,对于他们开展小组行动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们献言献策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如组织学生口头汇报、将课堂英语口语表达与平时成绩挂钩等。教研员对这些方案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其中的可行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将最终确立的方案付诸于教学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参与新一轮行动学习;而教研员也对此过程实施观察评估,最终达到提高教学的共同目标。整个行动学习的过程可如图1所示:
图1 英语教师与教研员行动学习过程图
三、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与教研员专业发展
通过上述模式可以看出,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加深了对教学问题的理解,为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们在反思实践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能。教研员通过对教师学习的引领对一线英语教学加深了认识,获得了实践性知识;而学校管理人员也通过行动学习对本校英语教学总体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从教研员那里也获得了其他学校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和进展,这对于制定相关英语教学管理制定、积极倡导英语教学改革都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使得参与其中的各类人员都获得了收益,尤其对于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1.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一线英语教师来看,行动学习可以从教师反思意识的提高、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以及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几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行动学习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教师将具体的教学问题带到行动学习小组本身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开展不断地反思;而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学习体验,其反思意识也得以不断提高。[6]其次,英语教师行动学习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实践知识来源于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是一种隐性的默会知识,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基础的核心,其获取必须要求作为主体的教师的积极参与,而行动学习所强调的主体参与性正符合这一特点。最后,行动学习还有助于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出于自身意愿和共同兴趣组成的学习群体,在这一群体中教师通过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或研讨理论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利于英语教师个体知识的丰富和自主发展意识的增强,还能够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英语教师在行动学习中不仅需要和同伴交流,还需要和专家共同研讨,学习小组为了解决问题致力于合作学习,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对于教师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发展态度、对于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2.英语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如前所述,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话题,这对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事实上,教研员一般由优秀教师出身,具备教师发展的切身经验,同时也具备丰富的英语学科理论知识。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规划者和监督者,教研员的专业水平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其专业发展值得重视。在行动学习中,作为促进者的教研员一方面加深了对一线教师实际英语教学的了解,增加了他们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研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教师在行动学习小组中的交流互动,教研员也增强了反思意识,为他们更好地反思英语教学、更好地思考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在与教师的合作学习中,教研员积累了大量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的经验,这为教研员参与教师培训、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教育者做好了准备。在行动学习中,教研员与教师形成一种互信、互惠、开放平等的合作关系,以具体教学问题为中介,通过反思、讨论、实践等方式不断构建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在行动学习中,英语教师与教研员在合作探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互动实现了各自的专业发展,两者互相协助、互为促进,整个过程可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在教师与教研员共同参与的行动学习中,教师构建了互信、互助的学习团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提高了反思、教学、研究与合作的能力;而教研员则提高了与一线教师的沟通技巧,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7]双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互动的专业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对于提高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综上,行动学习为英语教师与教研员的互动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途径。然而,要保证这一学习模式对双方专业发展的共同促进作用,在实施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注意行动学习小组中一线英语教师与教研员的合理构成与搭配。在选择一线教师加入行动学习小组时要考虑教师职称、教龄分布;同时还要考虑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能力,争取吸收资深教研员加入学习小组。其次,行动学习小组中应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学习氛围,以确保各成员之间特别是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开诚布公地开展交流,使参与学习的所有成员都能互相学习有所收获,这需要学习小组主持人的合理安排与干预。最后,行动学习要求参与人员定期参加研讨学习,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所在学校和教研员所在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并尽可能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计划,以确保英语教师与教研员参与行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9(8).
[2] 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Revans,R.Action Learning: Its Origins and Nature.Brookfield: Gower Press,1997.
[4] Kolb,D.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4.
[5]秦旭芳.行动学习法中促进者的身份和作用——教师培训中的培训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2
一、制定方案
7月6日,我镇召开党委专题会议,传达贯彻有关《通知》精神和《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从总体要求、学研内容、学研方式、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前提工作充分扎实。
二、学习讨论
学《摆脱贫困》等必读书目,做好学习笔记。制定了研讨方案,并要求参与研讨人员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和心得体会。与会人员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班子成员带头逐一进行发言、交流研讨。大家围绕“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题,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各主管职责深入探讨。在讨论中寻找自身的薄弱点,认真研究新思路、学习新观点。
三、组织集中学习研讨
按照“四个围绕”的要求,利用个人谈观点、相互搞交流、共同查问题、一起议改进等形式,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以同志带头围绕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四个方面在全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指出,提出的新方法、新举措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运用到工作去,不能走形式主义,确保学习研讨的效果是有实际作用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和指导,既要注意面上统筹推进,又要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活动健康开展。
四、活动讨论结果
围绕“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通过研究讨论,大家认识到:近年来,镇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胆略高远、步履坚定、成效显著、在全县乡镇中是屈指可数的。但是,与工业化、现代农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在“想不想”上还存在着“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创业激情不足”的问题。要做到真“想”,就必须改进思维方式,转变思想观念,认清形势,立足实际,用怀、大抱负、大构想理清和确定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敢不敢”上还存在着“求稳怕乱、怕担风险、依附依赖、等靠要惯性严重、责任意识不足”的问题。要做到真“敢”,就必须敢想、敢干、敢试,做到常规工作出亮点,重点工作出精品,创新工作树品牌。
在“能不能”上还存在着“行动迟缓、能拖则拖、工作被动、执行力弱、主题意识不足”的问题。要做到真“能”,就必须要自我加压、自我奋进、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努力完成既定目标,把承诺变为现实。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3
论文摘要:教学能力培训的核心是训练教师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能力。致力于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的行动学习法,是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值得尝试并推广的一种新模式。阐明了行动学习的涵义,探讨了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优势、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0引言
在《WhatMattersMost:TeachingforAmerica''''sFuture》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的未来,现在越来越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m。我国为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发了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也普遍认识到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每个教师都必须知道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以使他们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和社会能力。现在中小学教师素质中更为突出的问题,不是在专业知识的结构上,而是在教学能力上。然而,现有的培训基本上都是针对教学技能的,使教师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
致力于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非常适合教师的教学能力训练,教师能通过反思和实践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的成长,这无疑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新模式。
1行动学习的涵义
行动学习法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欧洲,由英国人雷金纳德·瑞文斯(ReginnaldRavens)教授首创。瑞文斯认为“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而没有学习就没有行动”,并提出了行动学习的等式:L=P+Q。其中“L"指的是学习;+P”指的是程序化知识的指导(ProgrammedKnowledge);"Q”指的是询问,对不明事务的新的洞察力(QuestioningInsight)。根据瑞文斯关于行动学习的提法,我们可以看出其认为学习是只有把“指导”与“询问”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更有效的学习。
马奎特(Marquardt)于1996年将行动学习描述为“涉及一小组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内容,而且关注他们的学习对每个小组成员,乃至整个组织带来益处的过程和有效项目”。其同时提出“行动学习是建立在个体或群体的经验和知识及能够产生创造性新知识的巧妙而新奇的询问的基础之上的”。
爱伦·毛姆福特(AlarlMumford)等人(1997等)经过行动学习的实践研究,对瑞文斯的学习等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新的学习等式:L=Q1+P十Q2。爱伦·毛姆福特等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来自于迫切解决某个问题的驱动力,所以学习是以相关问题、困惑或机会的发问开始,即等式中的“Q1‑。针对某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会有一些已经形成的相关知识,具有这些知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学习的第二步是获取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往往通过指导或讲授的方式进行学习,即等式中的“P"。最初提出的问题和相关知识的结合,会引发对问题的重新定义,激发出更为多样化或更有深度的见解,该过程由团队成员共同促进,即等式中的“Q2”。
通过以上各位学者对行动学习的定义,不难看出学者们对行动学习在以下方面有一致认识:行动学习的基础是反思与行动的相互联系;行动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学习;行动学习是团队成员通过指导或讲授方式获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享、反思和询问自己的经验并互相碰撞对所需解决的问题产生新的见解或创意,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可见,行动学习是“在做中学”、“在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的循环过程。
2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尝试探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新方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训练和培养,来满足广大师生的训练要求。然而,教学能力毕竟不是靠单纯模仿和练习就能获得的动作技能,在其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是起主要作用的。
教学能力培训的核心是训练教师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技能训练是完成具体的操作,而能力则是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各种技能,通过解决特定问题而形成的。它是通过在任务环境下,创设特定的情境,提供适合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资源和环境,进行与具体问题相关的包含多个单项技能的综合训练,而不仅仅是单项技能的训练。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经过技能形成这个环节,才能形成某种能力。
与传统的接受和指导式培训相比,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具有以下优势:
2.1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在行动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发现并提出自己工作中的疑难、困惑,在小组交流中坦诚地阐述出来,虚心听取他人的见解,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试验探索,或对他人的学习或工作中的疑难、困惑,经过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活动需要教师发挥主体作用,须有认真负责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这种培训方式使得教师以一种完全主体参与,积极负责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克服接受学习中的被动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本的培训理念。
2.2强调培训中教师的反思
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学能力培训的基本思路是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经验,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教师反思,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fs1。行动学习为参训教师反思性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行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参训教师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可对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个人在反思与体验中获得成长性发展。
2.3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行动学习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它在“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能力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培训中教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真实教学问题,而非人为设计假想的任务、问题,培训内容的设计服务于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因而,真正做到了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性强。
2.4强调小组是一个共同体
行动学习小组中每个教师的工作背景、知识和经验等都不尽相同.这样的群体是一个思想多元、具有自我完善性质的学习共同体,大家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共享的智慧库。对一些问题的解决,一个人单干式学习或研究往往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和思路狭隘,有时甚至对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而利用多元化的智慧库,教师能有效防止思维定势和思路狭隘,有时甚至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
因此,将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又有利于在工作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3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
行动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根据学习主题,学习者自己提出比较棘手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分享知识与经验。通过分析、实践和反思,最终使每个成员提出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在小组中,别人可以充当一面镜子,促进自己的反思与行动。个体有自己难以解决的工作上的疑难、困惑是行动学习的前提,小组研讨是行动学习的交流环节,而会后在行动中的探索和反思是行动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就是说,问题、研讨、行动与反思是行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行动学习非常符合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的步骤和原理(如图y,原因如下:行动学习源于实际存在的教学问题,小组成员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质疑和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成员通过实施方案,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并在行动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行动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行动,并提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启一个新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循环。
行动学习法具有反思性、合作性、行动性等特征。我们不难看出行动学习过程是以小组支持下通过行动与反思的不断循环来学习为理念构建起来的。结合所描述的行动学习的循环过程,可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1)选择行动学习主题。行动学习是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习能力。行动学习主题选择是否有意义,是否能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一个带有急迫性、重要性的学习主题,是激发小组成员学习激情的关键要素。真实的学习要求真实的主题,所以选择学习主题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该行动学习项目的成败。
(2)组建行动学习小组和选择辅导老师。行动学习的小组成员必须能优势互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一方面可以促进良好合作;另一方面亦能避免由于思维惯性造成缺乏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产生。小组成员的人数也不宜过多,以6-8人为佳。行动学习的辅导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不但起到传授知识的角色,同时承担了组织者的角色,所以在选择该角色人物时要考虑其知识结构,同时更要考虑其激发学员学习和思考的技巧。
(3)向行动学习小组成员传授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成员之间一起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结合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共享的工作经验,对行动学习项目所提出来的拟解决的问题进行重新定义。
(4)鼓励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创意,不断讨论、反思和碰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并确定最优方案。
(5)展示和评价解决问题方案,并进一步优化修改方案。行动学习的项目以解决问题为结果导向,所以必须拿出解决方案,该步骤就是把整体方案向相关人员展示和讲解,根据相关人员对解决问题方案的评价和建议进行进一步修正,形成最终方案。
(6)解决问题方案的执行或实施。行动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把方案落到实处。
4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行动学习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可以促使“培训”走向“学习”,让培训变得更高效。但是行动学习项目要想取得成功,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要确保教师的出勤率以及完成作业任务外,还应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定期开展行动学习小组会议,记录会议过程和行动学习日志,在培训中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而过程日志的纪录,恰恰能够引导、督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2)充分发挥培训者的作用。一是为参训教师收集学习理论知识提供帮助;二是为小组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指导,促使小组活动积极有效。小组活动是行动学习成败的关键。当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时,行动学习也就失败了。
(3)实施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在行动学习期间,培训者和教师要及时地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有效的全程评价,对于培训是否成功,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4
关键词:四有工作法;循环提升;全过程受控
吉化锦江油化厂是吉林石化公司北方公司下属石化类企业,共有6套石化装置。近几年,随着工厂老装置的不断技改和新装置的投入运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2008年,结合创建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体系(Health,Safety,Environ-ment,HSE),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即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经过几年的学习转化和活学活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管理四有工作法已经不断深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贯穿和渗透在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管理成效显著。实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受控,确保设备安全平稳、长周期优质运行。
1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备管理工作的精心谋划就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上。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就是要把管理目标、管理要求、计划指标、实施措施和重点工作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各类计划中。设备系统编制的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就是设备管理的综合工作计划。在工作要点的指导下,设备管理部门精心编制各种专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技改技措项目计划、固定资产零购计划、装置窗口检修或换剂短停检修计划,以及年度检维修费用使用计划。在年度计划的控制之下,基层车间精心编制各个装置的具体月份各类专业计划。总之,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类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深入掌握计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和各个装置的具体情况,努力提高各类专业计划的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各类专业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情况变化时的应变措施。
1.1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精心把握编制计划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为了确保工作计划制定的及时准确,必须确保留有足够的编制计划时间。每年10月份,利用2个月时间,设备部门就着手对本年度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并对下一年度工作提前规划。各个基层车间要先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然后召开设备系统内部专题研讨会。经过讨论、研究、归纳,形成指导全年设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涵盖设备管理关键指标在内的当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和当年年度设备综合计划。全部计划必须立足于各个车间的准确的具体情况,落实好编制计划的责任和计划执行的措施。工作计划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计划的编制必须有历年装置运行数据支持或者有成功经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只要严格要求工作计划的质量,不断积累编制的经验和数据,就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就能够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计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1.2注重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衔接
精心把控计划的实施时间,注重各类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一个精心安排的计划是争取更高工作效率的前提。编制计划并注重各时段各类工作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是推动整体计划完成的根本保证。工厂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全部工作计划的完善落实和各类计划的时间衔接。根据年初下达的设备考核指标,结合工厂的重点工作,建立从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季节时段特性和设备历年运行的经验数据,将设备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到各个基层车间,将各类计划执行的具体时间明确到月份。把控好计划的实施时间和相互衔接,防止出现计划执行的盲区,计划的执行率可得到有效保证。
1.3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
精心把握计划实施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执行计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计划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对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补充,它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实行“日检修计划作业申报表”和“检修工作记实日汇报”的制度,就是信息反馈对完善计划的一个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施工的信息、资源、计划、方案、技术,通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将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局域网以电子文件方式提交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批准,使各项工作的方案和决策得到快速解决,职能部门也能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形成日常施工管理、紧急施工管理和计划施工管理三者的平衡。通过对执行中的信息实时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中问题以便全面掌控施工部署、进程,确保工作程序高效运行。
2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是确保计划落实到位的关键
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可以特指设备检维修和项目施工方案,也可以泛指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管理规定细则,设备管理的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或设备管理中重点工作的特色方案。此类行动方案在编制上,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现科学严谨的编制态度,并经过反复研讨和验证。这样的方案才能确保设备工作计划落实到位,设备管理工作走向正确轨道。
2.1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科学严谨和规范标准
凡是工作行动都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施工管理方案化是工作计划落实到位关键。以往施工方案通常比较重视技术方案的论证,而对有些施工方案重视不够。方案涉及内容有些步骤较粗,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细节规定不明确,实施过程中操作弹性大。自推行四有工作法以后,工厂不断强化设备受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方案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和规范标准。各类行动方案编制批准之后,要求各个相关基层单位必须统一思想,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好行动方案。
2.2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符合现场实际要求,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在检维修施工前都要深入现场,对项目现场环境、作业过程等进行全面勘察、预判,制定具体措施,有效削减“行动方案”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环保风险因素,切实有利行动的可靠推进。另一方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注重实体成本的控制,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有效削减检维修费用,确保现场管理文明有序地合理推进,各项目标平稳受控达成。2013年工厂异丁烯装置进行窗口检修,技改项目多,工期仅为5d。为确保窗口检修按期竣工,针这次装置窗口检修的特点,提前勘踏现场,根据现场实际,详细编制了《装置停工检修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网络图;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等,这些方案的编制为确保检修计划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此次成功的检维修就得益于经济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
2.3重视推进各类行动方案的标准化编制
各类行动方案编制要求各式各样,标准不一。给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工作强度和编制难度。因此,高效推进标准化编制各类行动方案很有实际意义。积极推进施行系列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标准化,应急预案标准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准化以及检维修实施方案标准化。这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案编制模板可以极大地提高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推进和经验积累,设备管理涉及的各类“行动方案”就一定会真正起到指导现场管理和培训维管人员的重要作用。
3步步确认是确保预期管理效果的必要保证
设备管理的步步确认,就是对设备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执行监督、状态控制和检修结果的确认过程。执行设备管理全过程步步确认制,是有效控制设备事件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有力管理工具。
3.1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发挥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规程》作用,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因生产与设备检修作业深度交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违章引发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5%,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格、规程不具体、操作无确认的问题。为了彻底消除这些不规范行为,工厂重新编制了新版《设备检修作业规程》、《检维修施工作业票管理标准》等规定细则。规定中要求:检修前,必须严格履行工艺与设备界面交接手续,属地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各类行动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的要求。只有经过工厂设备、安全、生产等管理部门和车间主管、专业工程师、现场操作员多级人员严格的多级确认,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程序。就是要求切实把规定动作做准确,坚决杜绝自选动作。例如:在芳构化车间的富气压缩机大修过程中,把检修工作分解成了若干状态、步骤,设立风险确认点,量化了检修标准,操作步骤顺序严谨。每执行一次操作,相关责任人都要在规程的相应位置做好标记,进行逐级确认签字,实时记录检修数据,杜绝了一些习惯性违章导致的操作失误问题,设备检维修安全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发挥已有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优势,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随着工厂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设备管理可以实现在网上的高效程序化确认管理。检维修施工信息日报制,就是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基层车间要对每日的检维修施工和设备其他管理情况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全面分析、记录、整理所有设备管理信息,做到当日上报、当日统计、当日处理。同时加强内部信息平台控制要体现6个关键,即:实施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场合,把握关键环节,作出关键决策,解决关键问题。并以此推动设备管理向更加注重效率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3.3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监督职能,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一个运行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把各级管理要素,优化到一个标准管理体系中,即设备管理的HSE体系,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部门的监督职能,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势实施监督管理。如:在检维修作业中,各基层单位突出抓好施工前HSE教育、措施制定与落实、施工监控、安全作业管理、施工过程等五方面工作。以自检、互检、他检多种形式对HSE体系运行中那些操作不当、维修不当而造成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利用体系中的各级监督职能和利用标准化的管理,积极实施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从而,确保设备检修全过程、全方位受控。
4事后总结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就是做好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分析,提出管理提升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发现管理短板和管理漏洞,不断地修订完善设备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就是要发现装置设备技术水平的低点,找到弥补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发现设备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差距,组织好专业技术的学习、交流和培训,使各类人员素质有所提升。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关键是要做好管理绩效考核和各类人员的激励工作,集合设备系统全员之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使之步入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1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建立设备管理总结分析制度,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KBC设备管理大视野建立了设备管理技术总结分析体系,分别对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绩效指标分析。经过在实践中摸索,通常把下列数据列为主要分析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故障频率;维修成本;故障根本原因;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利用率等。根据对各类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不断改进管理策略,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在实践中强化管理数据的科学分析总结利用;坚持对一些典型疑难问题的攻关研讨制度;坚持对设备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事件的追溯研究。充分利用设备电子档案、设备检查表和设备巡检表等管理工具,做好设备运行状态和监控参数的分析总结工作。
4.2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工作,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由于工厂的各类人员知识老化,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实际上已经影响了设备管理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视频录像、专家讲课、外出交流培训等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相互学习交流,定期进行普遍性专题现场管理仿真培训课程,定期进行各项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的宣贯和学习。每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一些“事后总结”攻关研讨会,逐一分析攻关问题的理论成因,归纳出应对的措施办法,总结出经验教训。如此,就可能逐步解决一些过去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比如:2013年1月,组织TPM攻关小组对导热油炉燃烧机故障诊断处置进行了总结分析攻关。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导热油炉燃气燃烧机的故障诊断检修标准化手册》,普通维护人员使用该手册就能够用最短时间消除燃烧机存在的异常和隐患。可见组织好交流培训的实际管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4.3实现全员抓管理提升的良好势头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5
在2012年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秀青年干部培训中,人资部与丰满培训中心着眼于公司发展战略要求,深入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精心策划项目设计方案,大胆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有效实施项目运作流程,在青年干部培养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以“十个一”活动贯穿项目始终辅助培训教学,应用4种教学方式、5种管理模式、沉淀出6项学习成果,简称“456项目体系”的青年干部培养特色新模式。
“456项目体系”主要内涵
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即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学习与交流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
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训练,一次读书交流会,一次生日party,一次党性材料分析会,一次座谈会,一次参观水电博物馆,一次篮球比赛,一次辩论赛。
四种教学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体验式学习。
五种管理模式:全封闭式培训,团队学习,互动教学,自主管理,积分考核。
六项学习成果:每周周报,PPT成果汇报,学习行动笔记,感悟集,学习论文,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两结合”指学习内容结合工作;“4A”指4项行动计划)。
“456项目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理念渗透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使培训学习从单一的学员对知识层面的认知上升为以更新观念、拓展思维、锤炼心态、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全方位、立体式互动交流,实现从听到、知道、认可、实践,到行为改变的递进关系,使培训价值达到最大化。
“456项目体系”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公司对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层级和标准的专项问题,结合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实现“456项目体系”的建立。
基于“456项目体系”的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置及应用
设计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党性修炼、卓越表达、思维激荡、知识拓展、管理提升。“党性修炼”加深青年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及公司政策领悟能力,着眼公司战略总体目标,提高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卓越表达”提升个人公众表达能力,学习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维激荡”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个人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拓展”中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宽视野,接触前沿理论知识,了解新领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学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个人领导力,学会合理制定计划,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贯彻力。
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为加强对培训班的有效管理,培训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四位老师分别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前期,由专人负责培训学习手册的编排印刷,培训学习资料的排版装订,培训实施过程中所需教学物品准备以及会场设备的调试等;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分享交流”等多种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训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确保实效”的主旨;培训结束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整理培训相关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对学员工作改善行动计划进行后期跟踪回访,收集经典案例,并对下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学习交流相结合。交流是促进团体学习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读书交流会”、“PPT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课后“学习园地”感悟粘贴等过程中,都给学员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是“每周简报”的交流方式。班级成立编辑小组,针对一周在培训中心学习、生活等情况制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一周动态、学员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悟、风采展示、分享互动,每位学员都可以在简报上发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二是“学习园地”的交流方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感受或老师课程中讲到的经典语录写在即时贴上,粘贴在学习园地,课间学员们相互浏览,一周总结一次,评选优质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爱心家园”的交流方式。41位学员,每位学员都通过抽签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这位神秘伙伴的到来,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默默关注着他,记录他的成长以及每天的表现,把想对他说的鼓励粘贴在“爱心家园”上。在学习的同时,使学员都能感受到被别人关注的温暖。班级里的爱心大使会不定期的宣读爱心语录,传递每个人的爱心。
四是“总结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课程结束后,学员根据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分享学习体会,并选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点,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学员以空杯的心态从别人的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五是“辩论赛”的交流方式。聆听智慧交锋,感受语言魅力,举行以“责任·能力”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辩手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六是“座谈会”的交流方式。培训班党支部召开了“依法治企”学习座谈会,并邀请公司监察部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了新源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有关要求,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学习期间,每位学员要填写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以一周为节点,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工作改善点,将思路转化成方案,再将方案转化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应用smart原则(可操作、可实现、可衡量、可评价、有时间限制),制定并描述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根据计划的制定,实施改善行动,使培训有效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四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课程之外,还设有专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
专题讲座。为了使每位参训学员训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质有新的增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训班安排了包含多学科门类的30个专题,涉及历史、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当前时政,开设了关于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专题讲座中,课程将互动方式的演练、角色替换、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结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性格测试等穿行,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表达技巧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有效完成组织任务》课程中,为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主讲老师设计了“最佳搭档”的互动游戏。课后,学员们分享了学习的所思所得。学员张会贞就在以“参与、分享、反思、成长”为主题的所思中写到,游戏过程中被指挥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挥者情急之下有亲自操作的冲动。反思工作中,作为上级领导,如追求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习惯于指挥部下,这种“大权在握”、“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员工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才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难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活动中,分别通过班委、党支部、各小组队长组织,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流程,组织研讨过程,使学员相互学习,畅所欲言,有效沟通,实现思维拓展,观念交流。培训班顺利完成了“读书交流会”、“党性分析会”等专题研讨活动的召开,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整个过程,一方面使学员丰富了学习内容、交流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体验式学习。从团队建设、室内体验式活动、户外拓展、晨练四个角度设计了体验式学习内容。将直接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强化青年干部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团队精神。体验式学习对个人而言,使学员战胜了自我心理舒适区,克服恐惧,直面困难和压力。对团队而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正确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种管理模式的实践
“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指严把各项考核制度,实施军事化管理。学员按照考勤要求,按时上课,并且克服严寒及自身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晨练,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响亮的口号传递着青年干部的热情和活力。
“团队学习”的管理模式。即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队长、队长助理、纪律委员、5S委员(5S源于日本精益生产,此处特指维护小组环境,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员可自愿竞争上岗。队长带领小组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大家制定本小组的队名、队徽、学习目标、学习公约,并依此进行风采展示。团队学习中,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队长负责组织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小组案例分析、总结研讨等环节各小组成员的发言;队长助理负责收集学员的学习感悟,课间粘贴在团队的“学习园地”上;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小组及班级的课程纪律;5S委员负责带领团队成员维护小组的5S环境。
“互动教学”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完整讲授,助学师进行课前气氛的调动和培训现场管理,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享受知识的盛宴”。“课间操、小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能充分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来吸收课程内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班中成立党支部及班委,实施管理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组成,党支部成员由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他们承担着沟通师生、引导班风、服务学员的重要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策划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十个一”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搭建学员相互交流平台,辅助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团队累计积分制,分别针对团队建设速度、风采展示、课堂互动、5S环境、精彩感悟、研讨总结、竞赛活动、好人好事、课堂纪律等环节,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将得分情况真实有效地反映到班级评分规则表中,运用透明机制,评选优胜团队,激发团队学习热情。
学员展示的六项成果
每周周报。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编辑部,针对每周的培训学习情况编写周报。周报内容包括:本周要闻、本周动态、组织活动、心得体会、学有所思、培训分享等模块。学员积极投稿,针对课程、活动等自拟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周报提供了学员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学员学习期间各项收获以及丰富的培训学习生活。
学习成果汇报(PPT述学)。学员间的交流在整个培训班的培训管理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其搭建起了多样性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学员间学习成果交流。如每位学员五分钟的PPT述学,就是由学员梳理、提炼、总结其学习期间的所感、所悟、所得而进行交流。
学习笔记。为学员设计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员每天都将学习收获整理成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知识点,学习期间经常回顾翻阅。培训结束时,每位学员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收获。
感悟集。学习园地是培训班的一个亮点,课间总能聚集许多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大家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共收集到300余条学员的感悟,且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个美好纪念。
学习论文。学习的真谛是能力而非信息的获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学习论文,41份论文分别从多个角度设定主题,涵盖了公司系统生产、管理、建设、安全、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计划。培训设计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别制定了个人的“工作改善4A计划”,计划中详细描述如何按步骤将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各项工作业务能力,最终实现行为的转变。
制定行动计划作为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联系了学员实际工作,优化了学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系统思考能力。由于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培训评价和改进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顺利开展,达成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中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全面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对活动安排、课程设置等信息,以此进行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估。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管理、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在对评估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查的基础上,对培训效果再次进行跟踪调查,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议。
“456项目体系”的鲜明特色兼具推广性
行动学习研讨方案范文6
按照《关于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的方案》部署和要求,今天我们召开“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议。以阜阳市在脱贫攻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为反面教材,联系我县发生的“问责不当”事件,扎实开展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始终坚持“三严三实”,持续深化“三查三问”,以巩固“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成果,以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中央有关通报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高质量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三严三实”,深化“三查三问”。
深刻领会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题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切实端正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政治上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参加研讨会,组织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二 、加强组织实施,坚持“四对照、四检视、四整治”,从思想上深入查找突出问题。
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做到“四对照、四检视、四整治”,坚持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检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深刻剖析根源,进一步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识,砥砺勇于自我革命的使命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好警示教育,从思想上查找问题,努力解决妇联当下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