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1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一、聚落的两种形态;二、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三、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这节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材通过图片的比较和分析,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聚落的含义,区分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培养读图观察能力。

2.列举各地民居,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方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懂得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从自我做起,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2.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本地乡村及城市景观图片,读图观察分清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讲述】课件中展示的图片都是人们的聚居地,人们统称为聚落。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乡村和城市。

板书一 聚落与环境

1.概念。 2分类:乡村和城市

【学生活动】展示图片P81图4.12“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活动等方面讨论城乡差别。(分组讨论)

【讲述】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可以总结出:一般而言,乡村规模小,城市规模大;乡村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活动。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图片“东北平原耕作区”“内蒙古牧区”“洞庭湖渔业区”“大兴安岭林区”认识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

【过渡】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居住环境,一个是缺水的沙漠地区,一个是气候温暖适宜的江南水乡,你会选择在哪里呢?

【讲述】大家肯定都选择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适宜的江南水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自然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回答:1.主要位于哪些纬度带。2.海陆位置。3.地形特点

【讲述】四大文明古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而高山、沙漠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很少甚至没有聚落。从宏观上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有着相同特点。课件展示“中国城市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进一步阐明自然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P82,总结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

【讲述】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还有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

【板书】二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P82.P83,并分组讨论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讲述】平原地区聚落呈现团块状,而顺着河流山麓山谷等地的聚落一般呈条带状。

【学生活动】完成P83活动,总结:聚落的建筑风格也受环境影响。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图片“草原上的蒙古包”“西双版纳的竹楼”“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分析图中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渡】聚落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体现,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因此聚落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有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三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图4.18“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4.19“我国皖南古村落”,了解其文化内涵。做P85活动,并分组讨论丽江古城与现代建设间存在的问题。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风貌特色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已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城市物质条件迅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必须面临一系列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社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些问题当中,如何避免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再次重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趋同现象”,这是每一个规划师和建筑师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如图1)。

事实上,我们目前在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导向在重复着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路线------过于专注技术性规划手段的应用,过于用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村的发展。一个村庄的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无序状态下的消失和改变。我们必须要反复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特征”基础是农村社区,他的出现是为解决城乡二元矛盾,提升乡镇居民生活质量,但不是为了割裂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承。

一、乡村风貌的“特色”在逐渐消亡。

[ 王晓雅,《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孔坚说:“祖坟,村头的风水树、 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庙,都是一家、 一族、 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 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 民间的遗产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乡村的魅力所在正是那些融入记忆中的生活要素,与城市人造景观有所区别的生活“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被破坏,其修复过程是不可逆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消除城乡的巨大物质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失去原有的历史传承。两相比较,在GDP、经济利益以及发展速度的压力下,人们很自然的放弃了乡村与城市的不同,选择抹杀了根植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怪圈:人们不遗余力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地呼吁和尝试运用自然的属性纳入城市人工环境为市民服务,却在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毫不留情的为他们烙上城市的痕迹,重新打造一个微缩的小型城镇。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以往村头那个乘凉、交谈、戏耍的树下空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的广场和喷泉雕塑。以往具有人体自然尺度空间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笔直的马路。惬意的农家小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阳台。广场、马路、高层建筑,这些城市有的要素逐渐的取代了原有乡村风貌中的要素,儿时记忆中清澈流淌的小河,随意攀爬的后院大树、偷偷翻墙去采摘的葡萄,这一切都随着城镇化数字的节节攀升而成为了乡村下一代孩子们生活的绝版场景。

乡村“风貌”特色保持策略

记忆中的乡村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逐渐的消亡,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否定城镇化过程中为乡村居民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生活状态的改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建设的误读。

首先,新的乡村面貌应是“洁净的”。早期乡村面貌在自然景观上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整体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城市没有的“单纯”与“洁净”。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发展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上都是扩张性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乡村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无法在城市落户的污染企业在乡村不受控制的发展,排污处理形同虚设,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应以环境为代价,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留原有面貌的“洁净性”。修建先进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新建社区和改建村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不应成为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理的场所,而应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性,成为居民选择“慢节奏”生活的栖居地。

其次,追求个性,追求乡镇建设特点应成为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准则。每个地区,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应以乡村生活的“模式化”和“趋同化”为代价。全球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之后,已经开始将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乡村生活环境,从一开始就应该始终坚持保持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这种地域特色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或人群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而应纳入整体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控制,制订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避免“千村一面”的情况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愈演愈烈。

第三,环境建设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设计。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乡村环境建设应纳入到整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中去,无论是过去分散的村落,还是如今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将其看作是从整体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而不能将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用人工的方式割裂开来。因此,乡村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应更加注意景观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花草园艺、植树造林方面,更应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道路的线形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设计以及城镇标识的设计。应注意区别对待大都市-城市-小城镇-乡村在不同级别中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全面细致地规划,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又要保护水域、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要进行全局性的成片保护原则,而不是单纯的个体保护原则。

第四,合理制定开发策略,形成多元共建的健康环境。乡村小镇的建设在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其中,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乡村小镇建设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和开发商建设是建设资金的主导力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设意图往往成为乡村小镇建设的主导风向。缺少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的约束和指导,地方性开发就成为个人主观臆断的试验场。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数据层面进行指导与限定,而对于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限定与指导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这就很容易造成乡村小镇在建设过程出现“趋同化”和“城市化”的现象;而开发商在乡镇发展过程中极易创造经济效益,却无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加强制定总体开发策略,形成完善的城市设计导则,并将其纳入法定章程,保护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各方利益,形成多远共建的健康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乡村小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将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行动中去。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参与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表面性。地方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建设中来,而不仅仅是“坐、等、靠”的依赖国家、政府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公众参与应摆脱形式化、模式化,保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合法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促进公众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加深公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现代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不能依靠马路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来衡量,生活中也不能仅仅充斥着噪音和汽车尾气;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和文化沉淀永远是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决定因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但是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模仿者”和“复制者”。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然为背景,乡村小镇是两者之间最好的过渡和桥梁,如何保有“乡村”风貌的自然、人文特色,延续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小城镇形象探索的战略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3

小城镇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水乡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08

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形象问题及对策研究[M].王华 陈红玉.福建建筑,2010.08

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M].王晓雅.决策探索,2013.03

【项目基金】: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低碳环保;乡村经济;旅游发展

1.乡村旅游的概述

我们所熟知的大自然是个很广泛的整体,我们作为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存在着,但是当工业、科学和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以后,自然资源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但环境恶劣到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时,人们不得不关注地球生态平衡的保护,这样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崇尚自然、环保以及绿色、健康且低碳的旅游方式。我国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以及农家生活、民俗文化等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为主要吸引物,其主要市场是久居城镇的居民,通过充分满足游客们的休闲放松、求知探索和回归自然等等需求而取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和景点大约两万多个,平均每年接待各地的游客量超过3亿。根据这一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乡村旅游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的结构以及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问题、农民的文化素养的提高等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型的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其是指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从世界范围来分析,部分较发达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已经进入高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目前还是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一些乡村旅游粗放式发展会引发的很多问题而阻碍了其发展,由此可见要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高速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生态化的道路。

2.乡村低碳经济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但是近几年来,因为管理和经营模式的缺失的问题,导致我国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对部分土地资源任意占用,严重浪费土地资源,还有某些旅游接待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碳排放量很过高,这些问题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发展任务。

2.1乡村景观、文化生态环境受损现象严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风险小、投资少以及自发性明显等特点,让很多开发都是由农民自己进行。部分旅游经营者因为教育水平不高的缘故,自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乡村环境和乡村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乡村旅游管理者还缺乏长远的规划以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也造成某些乡村景观的“淳朴”特色的缺失。在现实中的乡村旅游消费者,多为来自城市里的游客,城市较为发达的经济所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相对处于弱势的乡村文化产生了很强的影响。这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追求短期高额的经济效益,乡村景观开发者就会一味的迎合某以部分消费者的需求,造成在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中不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开发,更倾向于城市化的建筑与设施,这就与乡村环境建设的原则背道相驰,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材料的浪费,还会对大自然的和谐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乡村的生态自然美。源源不断城市游客的进入,让乡村的弱势文化逐渐向城市的强势文化慢慢靠拢,甚至最后会被同化,导致乡村独有的“乡村性”的特色逐渐消失,让来自城市的游客没有了强烈的新鲜感,这一类问题的持续会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将不复存在。第二就是城市居民会将自身在城市环境下的生活或者娱乐消费模式带到乡村,这会对当地乡村居民产生某些影响,当地居民可能会为了迎合游客而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或者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的模仿反而会使原有的传统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等等乡村特征吸引力慢慢消失,乡村旅游假如失去了乡村的特色就不再是乡村旅游,这样会影响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乡村经济旅游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很多的乡村旅游主要还是以农家为主的旅游开发,这样的旅游开发对象较为单一,也因为资金不足、开发能力有限以及开发者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开发不够合理科学,反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乡村旅游开发区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比较脆弱,乡村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生态灾害。具体表现有不少旅游区域内的噪声、垃圾以及水质的污染现象都是十分突出的,在还没有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水质处理体统等等的乡村地区,这些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还有在某些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论证不够以及旅游地容量的不足,没有合理安排游客和旅游交通工具的进入,最后无法有效的进行疏散。

2.3低碳化旅游理念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建设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每个公民的思想中,但是还是有很多游客在旅途中的衣食住行以及购物娱乐等方面并没有真正的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对低碳减排的作用,在旅途中的低碳行为的表现和实施,仍然需要加强提高的力度。很多游客出行总是会第一选择自己自驾出游的方式,一个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大,但是成千上万的私家车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还有不少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制品包装袋等,这些物品都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元凶。

2.4低碳型生态旅游产品缺乏。旅游过程中提供的衣食住行方面,没有合理的应用到现代高新的环保技术,例如未合理利用沼气工程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循环和再利用,还是主要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的生产模式进行旅游产品的供给。乡村生态旅游企业不能充分的提供和生产低碳的生态旅游产品项目,旅途中的衣食住行和娱乐购物的接待服务中也没有很好的体现低碳化的观念,目前我国国内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休闲园、生态观光农田、生态采摘果园以及生态产品加工、农家乐等等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根本目标并不是进行生态化、绿色化观赏景区项目的开发,在建设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滥砍乱伐的现象,严重的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阻碍了乡村经济旅游的建设。

3.低碳经济旅游理念优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

3.1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首先,在完善低碳经济旅游的过程中,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指挥,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领导作用,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适应当地发展的低碳型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首先可以基于低碳型产业为核心这一发展原则,有效地去规划乡村旅游具体项目,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出能够有效促进低碳型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实施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产业,积极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充分调动旅游相关产业的积极性。最后是加强关于低碳旅游观念的宣传力度,政府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微博、报纸等现代媒体平台大力去宣传低碳旅游的积极意义与影响,从思想上提高旅游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让游客能够自觉主动的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将乡村旅游作为核心内容,低碳旅游模式为亮点的核心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3.2积极支持生态旅游低碳技术的研发。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关于各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低碳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主要还是低碳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低碳技术研究还是处于相对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和低碳技术成果之间的转化率并不高。国际上相对成型的低碳技术的引进难度比较大,而且引进的成本花费较多,这造成了我国科研机构迫切的需要大力培养低碳研究人才,还应该积极的与国际研究组织合作交流,提高自身的低碳技术,重视研究成果与技术成果之间的转化率问题。

3.3强化乡村旅游低碳化观念。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我国乡村旅游人数日益剧增,随之产生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承受能力超过荷载最大值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应该大力普及旅游者旅游低碳化观念,积极倡导低碳消费、健康环保的新观念。应该积极利用社会效应去宣传低碳旅游观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以及低碳消费的思想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一次性物品,以及尽量减少自驾游的次数,不能乱扔废弃物品,或者爱护乡村野生动物和植物等等我们力所能及的行为,全民只有正确的了解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我国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健康的性发展。

3.4促进开发低碳型旅游产品。应该积极推动乡村经济旅游开发低碳型的旅游产品,包括对衣食住行、购物娱乐方面低碳化、生态化的推广。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能够作为乡村旅游企业在开发低碳型生态产品旅游产品时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效益一视同仁的原则,同时承担起企业对社会应有的责任,重视低碳可能会带来的潜在商机,通过旅游产品项目和服务方式呈现的低碳化生态化转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4.结束语

从整体上来说,低碳旅游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观念,能确保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二者同步。原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其以传统生活方式作为旅游亮点的旅游模式一直都是城市游客群体的第一选择。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中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将自然环境保护和自然环境利用完美结合,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二者的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共同进步,促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屠玉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探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周菲菲.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6(08).

[3]阮慧娟,吴雪飞.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4

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村社区作为活动地方,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业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作为吸引力,以实现农村田园风光的味道,体验农业生产和劳动,了解习俗和民间传说从而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则为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为农村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

通过规划设计,利用农业自然环境、人力资源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田园喜悦般的休闲旅游度假区,能够起到有效地促进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增加农业收入,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的观点,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在一起的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农村的乡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独特的农业景观河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味、体验、休闲。农村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以实现农业对于第三产业和延伸渗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农业特色,应当高度重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注重于农业景观欣赏和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把发展的想法扩大到关注人、地、人和谐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

(三)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乡村旅游对于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掌握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因为所服务的客户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都市游客,所以还需要高素质、多功能的管理人才,这说明乡村旅游是个以服务为重的行业。高素质人才与游客沟通、学习起着传播和带动的作用,让农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去尝试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能力。以促进人流动为目的的行业是旅游业,正因为人员的经常流动,信息、技术、资本也跟着流动,这同时也使得了当地农民的思维理念、价值观的发生了变化。他们放弃了以农为本,小农经济的挂念,开始注意到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加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建议

(一)系统规划特色的乡村并合理定位

江苏省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大,不光要有广泛的旅游项目,还应努力打造比较鲜明的特点。在传统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开发特色新产品,重点发展依照参与型、体验型的创新产品为代表,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突出特色。为了满足游客的审美的市场需求,要利用好农村自然景观资源的优势,从而在乡村旅游实现新的突破,在乡村旅游中应突出当地村里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以便于凸显乡村旅游产品的“土著”。应当努力设计完美的产品,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等,这样可以满足游客的对于跨文化差异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需求特点。

(二)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努力拓宽投资渠道

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发展融资问题,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业。我国现如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加快步伐,增加农村工业经济资金的支持,可是用于综合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是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先解决资金问题,才能使乡村旅游得到发展,增加政府的支持政策,形成企业投资的额外银行贷款筹集模式,充分拓展社会投资渠道,努力吸引外商投资,使投入机制得到不断完善,逐步形成高效、多元化的投资框架。总之,为了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调动各方面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政府应当加大对乡村旅游企业的资金支持,通过制定财政贴息和税收政策,企业的原则则是“谁投资谁受益”。从整个社会方面来看,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吸引外国的投资,例如可以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型企业集团、城镇、村庄和农户参与集体投资。

(三)引进资金,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

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建设,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亿万农民,促使农民全心全意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乡村建筑;生态设计;秦巴山区;生态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人们对乡村生态建筑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而且很多建筑师认为生态建筑是建筑技术解决的问题,脱离建筑设计本身。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四川通济镇大坪村建筑调查及示范工程的建设得出,生态建筑设计应关注人居环境适宜性,解决乡村建筑功能便利性、空间舒适性和环境舒适性,同时考虑到地域建筑风貌与文化传承,以及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建造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适宜性等问题。

1乡村建筑生态设计构思与理念

运用建筑技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结合居民原有建筑文化,针对民居现状,提出合理的组合设计方案,以最经济的方法最大程度改善现有民居,使其成为建筑形式组合多样、形态适应地貌环境的原生、节能绿色山区乡村建筑。

(1)适应山区地貌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土、石、木、瓦材料,结合当地建造技术与现代建筑设计技术,形成适宜当地地貌的建造技术,合理回应山区地形地貌,有效地利用高差组织院落建筑,突出秦巴山区传统民居高低错落的建筑风貌。

(2)适合村民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建筑形式。综合利用资源,在当地传统“三间”房的居住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解决人、畜、卫生间及庭院布局的问题,根据生产需求增加生产用房,按照舒适、健康、美观的原则,科学组合设计,适应山区乡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村民的生活要求。

(3)节能的建造技术。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以简单易造、可行的、直接受益形式的开窗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同时集中解决冬季保温的热环境问题;提高室内采光、通风的设计要求,初步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条件,形成优点鲜明、经济适用的新型乡村建筑。2通济镇大坪村示范工程概况

通济镇坐落在彭州市西北25 km、成都以北65 km处,地处川西龙门山脉之玉垒山脉的天台山、白鹿顶南麓,湔江之滨;东与葛仙山镇、楠杨镇、丹景山镇接壤,南与新兴镇以湔江为界,西临小鱼洞镇,北靠龙门山镇、白鹿镇。通济镇境内山峦起伏,绿岭满目,林海延绵。

通济镇大坪村海拔为805~2 484 m,大坪村所在地约为1 400 m。通济镇境内日照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3 ℃左右,最高气温月为7月,约为22.1 ℃;最低气温月为1月,约为2.4 ℃,气候温湿,雨量充沛。

通过对大坪村的驻村体验和调研,原有乡村建筑存在的问题如下:

(1)现有的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不够紧密,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和现行的建筑材料,不利于抗震且造价成本过高。

(2)建筑平面功能单一,空间形式不利于冬季保温;建筑与庭院的生态系统布局不合理等缺陷。

(3)建筑技术措施简陋,围护结构简单,外墙开窗较小,室内自然光照度随房间进深下降较大。3地理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为保证秦巴山区乡村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在自然环境方面应首先满足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3.1地形地貌的回应

大坪村自然环境优美,山峦叠嶂,因此村民的居住模式一直是分散而居。新建的民居沿袭了建筑风貌与周边山体环境保持浑然一体的协调性(图1),建筑随山势而布与自然山体保持适宜的比例尺度,竖向层次分明有序。

图1建筑与环境的适应

Fig.1Building Adaption to Environment处理遇到地形有高差的地方,建筑和院落需要一定的延展空间,可以解决地形带来的高差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院落适应相对平整的用地,改变建筑的形式来适应地形的高差变化(图2);另一方面是用建筑适应相对平整的用地,用院落来联系不同高差的用地(图3)。虽然地势的变化对各建筑的建造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建筑的造型和空间变化相对丰富,与自然地理环境也结合的更加紧密,凸显建筑与地理环境的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区乡村建筑。

由于大坪村海拔较高,山路简陋,运输成本高,砖、混凝土等材料不适于该地域。但是当地森林资源丰富,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沿用木骨架结构与灰色小青瓦屋顶;由于大坪村周边盛产林木,竹子资源丰富,加工简单易行,采用其作为围护材料具有简便、经济、透气,与山林景观和谐一致,因而广泛用于过去和新建的民居外墙围护面(图4)。设计时可以考虑结合夯土使用,以木骨架为结构,外墙抹灰作为隔墙,可以提高房间保温、隔声效果,降低建造成本,起到保护大坪村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实现人与环境共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4.1科学的规划选址

大坪村村落的规划选址及单体规划设计中采纳了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理念。大坪村坐拥天台山,面对龙门山,左携双狮山,且听流水潺潺,右枕白鹿山,即东、南、西、北各有名山环抱,聚落在中央,凭借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村民选址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村落选址和布局具有明显的地理适应性,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同时又是村民在聚落建设过程中自发建设和模仿改进的聚集结果,利用传统的技术,就地取材,顺应地形地貌,构筑自己的住所,以抵抗气候条件的威胁。科学地选取有利的风土、水文、气候、视野、方位、环境等,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环境,符合天、地、人融合共生及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局面。

4.2合理的建筑布局

由于长期受到成都平原汉民居文化的影响,大坪村建筑形态分为双坡顶和单坡顶2种。建筑单体采用矩形平面,外立面沿袭建筑底层为竹笆墙围护的做法,局部土墙灰白清雅,结构清晰,2层较通透,可兼做储藏,形成独特的山区民居空间形态,如图5所示。

Fig.5Single Building Space Layout汉文化中以伦理代替宗教,体现在居住模式上就是中轴对称为明显的标志,建筑单体采用矩形平面,一户三开间,中间为堂屋,贯通整个进深,左右为分隔的卧室、厨房,形成一字型布局(图6);或将厨房、餐厅、卫生间及其他附属用房位于主体一侧,形成L型布局(图7);根据各家人口规模及经济条件,也可在主体建筑的另一侧增加卧室,供儿女、亲朋好友居住,形成U型布局(图8)。在秦巴山区的居住模式布局上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居住理念,同时这种布局形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一进院的四合院形制,布置灵活,建筑向环境开敞,正如巴蜀人的性格,热情好客。

为了更好体现大坪村山区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能、节材的原则,采用木结构体系(图9),木板竹笆敷土墙。结构形式的灵活变换,采用近似于穿斗式木构架,与传统的穿斗式木构架有一定的区别。在需要营造大空间时使用抬梁式,在需要划分小空间时使用穿斗式,穿斗式结构的质量较轻,对抗震也是很有利的。

5.1建筑保温

设计中为了减少冬季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北墙较封闭,设置小窗或不开窗,南墙设置较开敞的大窗。由于大坪村冬季建筑室内的温湿度与室外接近,居民有2个月都需要通过烤火过冬,原有的居住形式是夏凉冬冷山区发展和延续下来的,因此冬季保温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为了改善传统墙体的冬季保温性能,可将墙体改为夹土或夹聚苯板保温墙(图10),以减少冬季热量损失,同时还可利用阳光间使房间温度升高,延缓冬季热量损失。

Fig.10Polystyrene Board Insulation Wall在厨房设置火炕,利用做饭的余热加热炕面,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火炕既解决了做饭热源,又解决了取暖热源,热效率高,节省能源。

5.2太阳能的利用

住宅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楼梯间屋顶平台上设置太阳能集热板,除了提供日常热水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所得热水,在冬季进行地板低温辐射采暖,或在正房端部附加阳光间,可以有效地改善冬季民居室内的热环境,减少对自然林木作为取暖能源的砍伐。

5.3自然通风组织

门窗设计时考虑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在平面布局上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通过模拟试验,夏季房间全部开窗时,当室外风速为1.3 m・s-1时,两层平面各房间风速分布较均匀,在厨房和堂屋空间组织上有利于形成竖向热压对流,这也符合大坪村夏季湿度较高的特点。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大多数情况下,室内热环境基本可满足热舒适度的要求(图11),设计时仍采用原有的横向矩形开窗形式,尺寸选取通过对现有建筑模型的分析可得,其主要房间堂屋、卧室的采光系数都小于2%,房间内的照度变化与采光系数变化相一致,所有房间采光系数平均值为21.98%,照度平均值为915.77 lx,在设计新民居时需考虑到光环境的舒适度,尽量降低房间的开间(达到3.6 m)和进深(5.1 m)并增加开窗,使得1层房间采光系数在6%以上,采光系数平均值达到38%,2层由于出檐的原因,采光受到影响,采光系数为32%,照度均匀值为0.16,如图12所示,檐口宽度可改为1.2 m。

设计简易的山泉水储水系统,并通过简易的净化过滤系统将山泉水作为生活用水,从而保护整体水环境以及大坪村水域资源。对于庭院的生态系统,可将卫生间单独设置,改善卫生环境,同时家禽的粪便、植物的秸秆都可以作为沼气材料。6结语

乡村民居建筑的生态化特点,即节能、节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必须是在满足建筑安全、经济、舒适、美观等条件下才能得到实现。按照上述策略设计的新型生态民居已在大坪村建造完成,村民全部搬至新居,使用效果良好。表明生态民居设计中结合气候、文化、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是实现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Research Center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Habitat, XUAT.The Green Building[M].Beijing:China Planning Press,1999.

[2]许娟,刘加平,霍小平.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J].华中建筑,2011(8):124126.

XU Juan,LIU Jiaping,HUO Xiaoping.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y on Traditional Building in Qinba Mountain Regions[J].Huazhong Architecture,2011(8):124126.

[3]陈国阶,方一平,陈勇,等.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7.

CHEN Guojie,FANG Yiping,CHEN Yong,et al.The Re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untainous Area―Chinas Mountainous Settlement Research[M].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2007.

[4]成辉,胡冗冗,刘加平,等.灾后重建乡村建筑的生态化探索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9(10):8689.

CHENG Hui,HU Rongrong,LIU Jiaping,et al.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ural Architecture[J].Architectural Journal,2009(10):8689.

[5]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WANG Zhenfu.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0.

[6]闫杰.陕南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4):221225.

YAN Jie.Th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Shaanxi[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009,35(4):221225.

[7]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JING Qimin,ZHANG Lian.Chines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7.

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范文6

由此可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中央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精神,同时也是广大城市人群正在逐渐兴起的新的旅游消费需求。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也造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对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反差,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步伐。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发展乡村旅游,打破农民头脑中传统观念,促进村容村貌“升级“,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经过科学规划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旅游场所。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又能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招揽、吸引城市人群休闲娱乐消费,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特别是老龄富余人员)的本地安置,又能带动的本地农民的收入增加。

(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拓展新型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旅游市场空间新的拓展。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旅游业市场延伸到农村,使旅游业能够借农业的优势发展,同时农业也能借旅游业的优势有新的提升。乡村旅游会给广阔中国旅游市场添加一道“色彩丰富、回味无穷”的“旅游甜点”。

二、发展乡村旅游策略

(一)政府的加强规划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与认识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是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最终融为一体。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要认真和规划引导:一个重要原则:在不破坏乡(镇)、村原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基础上,既能让开发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又能突出当地特色,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二是深度挖掘本区域各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由专业机构进行这些资源规划整合(千万不要同一面貌),一定要具有特色突出、整体协调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还要有发展的前瞻性,然后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二)加强对经营单位监管

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对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围绕景点的基础设施开发与维护、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游购物、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指导,全方位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三)提供丰富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周边的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以乡村优雅田园风光、乡村特色的生产与生活和传统风俗为吸引物,招揽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参与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体验是乡村旅游所独有的魅力,也是真正吸引游客经常游玩的重要因素。为让游客充分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特色,围绕产品主题和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和开发一些参与性强、趣味强的活动项目,例如:菜地认养、春季播种、果蔬采摘、溪边垂钓、抢秋收等活动都是消费者既能积极参与又能放松身心、从中获取感悟的旅游项目。

(四)主动出击、加强宣传

经过规划整合乡村旅游产品以及精心策划的活动项目,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包装推广。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宣传画册等渠道,利用各种公开活动和节假日等城市人群较大范围集聚或有短暂空闲的时间进行宣传促销。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种宣传促销活动,而且要主动与旅行社、学校等人口密集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